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3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3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3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3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3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说明:1.本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单项选择题全部用铅笔按题号填涂在机读卡上。其余题目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单项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谈吟诵吟诵是什么?或者,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吟诵是什么?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初次接触到吟诵的人们,新奇之后,往往会问:古人是这么“吟”的么?这是原汁原味的古调子么?事实上,现在所有古典诗词的吟调,包括出自那些已经八九十岁、曾经接受过私塾教育的老人之口的吟调,都非古调。理由很简单,一是数千年语音变迁,所谓的“正宗”古音并不存在。其次,古人吟诵皆口耳相授,声音实况没有记载。古调绝响,无从谈起。但是,语音变迁之中,仍有不变的因素。比如“入声”被认为是一种“原生态”,华东、华南、西南以及台湾地区的方言就有入声,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当地一些八九十岁老人还能以此为我们传递唐诗宋词微妙的声情韵味。吟诵这个词,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或者两者兼有,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吟诵合称,表明至少有两种方式,即吟和诵。从有利于传承的角度说,概念或者叫法还是统一为好。台湾统一叫吟唱,大陆统一叫吟诵。吟诵的叫法,好在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吟唱的“唱”也并非一般的歌唱,是从吟读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且不受固定乐谱束缚的自由唱。或许,比较方便简单的分类有三:诵、吟、唱。这当中,“诵”为基础,“吟“是结果,“唱”是升华。一个现代人,要想得到古人那种自由吟诵的境界,一是要吟出自己的调;二是要随“调”随出,想吟就吟;三是音情并茂,韵味十足。其实吟诵的根并不是一般说的古诗词文,而是传统蒙学【注】经典。传统蒙学的本意在于“播种于心,求其日后自己发芽”,用“经典"打底,扎根在童心之内,故所读所诵必为精挑细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中华文明,日积月累,不断生发,产生了众多的人文经典。多且文字繁难的经典,须经过“中介”的智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这个转化的结果,便是各种蒙学教材的诞生。于是,中华“经典"的核心思想化作朗朗上口的韵读文字,随着熟诵、吟诵渗入人心。古人把作诗称之为“吟咏情性",诗在性情里,把诗从情性里吟咏出来,即为诗。而诗的鉴赏,则是从相反方向进行,靠吟咏作出来的诗,还须回到声音里体会。所以,“吟咏"的作用,不单是所谓“语言的艺术”问题,或艺术的审美问题,最根本的是它内涵着传统的“性情".(选自2012.3.29《人民日报》,有删改)【注】蒙学,即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1。关于“吟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其独特内涵。B.吟诵,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C.大陆“吟诵“的叫法,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D.台湾“吟唱"的“唱",是从吟读中随意生发出的不受固定乐谱约束的自由唱。2。对于吟诵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语音变迁中有不变的因素,我国一些方言中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B.儿童吟诵精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播种“经典”以“求其日后自己发芽"。C.中华“经典”的核心思想凭借蒙学教材化作韵读文字,通过吟诵渗人人心。D.鉴赏诗歌要反向而行,通过吟咏(诵)在声音中体会其情感美和艺术美。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我们不能吟诵出原汁原味古调的原因是数千年的语音变迁使正宗古音已不存在。B.吟诵比较简便的分类为诵、唱和吟,这三类可以分别看做基础、结果和升华。C.今人学吟诵,一要吟出自己的调,二要想吟就吟,三要有声有情,韵味十足.D.吟咏(诵)不是语言的艺术,也不是审美的艺术,而是内涵着传统性情的艺术。二、古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单项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宰相寇准奇之,特试政事堂,授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其见尊礼如此。出知应天府。天禧中,民间讹言有妖起若飞帽。夜搏人,自京师以南,人皆恐。曾令夜开里门,敢倡言者即捕之,卒无妖。天圣四年夏,大雨。传言汴口决,水且大至,都人恐,欲东奔.帝问曾,曾曰:“河决奏未至,第民间妖言尔,不足虑也."已而果然。陕西转运使置醋务,以榷其利,且请推其法天下,曾请罢之。曹利用恶曾班已上,尝怏快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为之解。太后曰:“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以彰信军节度使复知天雄军,契丹使者往还,敛车徒而后过,无敢哗者.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曾资质端厚,眉目如画。在朝廷,进止皆有常处,平居寡言笑,人莫敢干以私。少与杨亿同在侍从,亿喜谈谑,凡僚友无不狎侮。至与曾言,则白:“余不敢以戏也。”平生自奉甚俭,有故人子孙京来告别,曾留之具馔,食后,合中送数轴简纸,启视之,皆它人书简后裁取者也。(《宋史•王曾传》)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宰相寇准奇之奇:认为……奇异B.出知应天府知:主持、掌管C.曹利用恶曾班已上,尝怏怏不悦班:排列、位次D.太后大怒,曾为之解解:解释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少孤,从学于里人张震而君幸于赵王B.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C.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D.余不敢以戏也皆以美于徐公6.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侧面表现王曾的才华和为政才能的一项是①曾令夜开里门,敢倡言者即捕之,卒无妖②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③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④契丹使者往还,敛车徒而后过,无敢哗者⑤仲淹服其言⑥在朝廷,进止皆有常处,平居寡言笑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④⑥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代咸平年间,王曾参加会试和殿试,都考了第一。宰相寇准看了他的文赋,慨叹道,“这真是王佐之材啊!”,认为他是奇才。B.陕西转运使以地方特产醋来谋利并且请求朝廷在全国推行这一办法的行为,被王曾上奏废止,表现了王曾的爱民思想。C.大臣曹利用与王曾在个人感情上嫌隙,王曾对他的专横跋扈也常常加以抵制,但是关键时刻却没有落井下石,表明了他的不畏权势和胸怀坦荡。D.王曾之所以赢得朝廷内外、黎民百姓甚至外族使者的尊敬,除了他的文章才华、为政能力之外,还因为他稳重的性格和公正无私、爱民、勤俭的品质。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⑴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4分)⑵河决奏未至,第民间妖言尔,不足虑也。(3分)⑶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3分)(二)诗歌鉴赏(11分,共2小题)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欧阳修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怀嵩楼为“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1)第二联描绘一幅怎样的图景,景物有什么特点?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5分)(2)请从虚实角度对全诗作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寄蜉蝣于天地,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苏轼《赤壁赋》)(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其蔑视权贵思想的诗句是:____,____?(3)杜甫《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而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坚守良知的翻译家草婴自1942年始,草婴就与苏俄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50年代末,中苏关系的变化波及到苏俄文学的译介工作。解放日报社社长张春桥从苏联访问回国后,在文学界的一次会议上说:“即使在苏联,肖洛霍夫的作品也是有争议的。”这句话倾向性很明显,嗅觉灵敏人士开始改变言论,往日对肖洛霍夫的称赞都变成了贬斥.草婴的朋友劝草婴改弦易辙做别的工作,别惹火烧身。但草婴不为所动,不改初衷,先后翻译了肖洛霍夫的《新垦地》《顿河故事》《一个人的遭遇》等作品。在他看来,文学是沟通两国人民心灵的桥梁,何罪之有?后来,作为肖洛霍夫作品的中文译者,草婴被当作“帮助对象",在批判会上接受“教育"。1957年“反右”时,要给著名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傅雷“戴帽子",要求草婴写文章批判他。草婴认为傅雷翻译态度严谨,对国家有贡献,一个字也不写.草婴说:“我做人有一个原则,人活着,不能说违心话,做违心事。”60年代中期,草婴计划翻译托尔斯泰的全部作品。但很快“文化大革命”开始,草婴被定为“苏修特务”,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草婴坚决放弃出版社的领导岗位,执著于托尔斯泰作品的翻译.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滋育了几代中国人,鲁迅、茅盾、瞿秋白、巴金等作家先后介绍过托尔斯泰的生平、哲学思想、人生观等。托尔斯泰几部有影响的长篇小说也有了中文译本,但大多是从英语转译的,从俄语直接翻译的不多.托尔斯泰的作品采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思想深刻,特别是作品中对人的精神世界细致而深刻的探索与草婴的气质特别契合,语言文字不崇尚华丽,风格也与草婴比较接近。1978年至1998年,历时20年,草婴以一人之力完成了400万字的《托尔斯泰小说全集》的翻译.除了草婴,世界上还没有哪个翻译家译完了博大精深的《托尔斯泰小说全集》。草婴说:“20年翻译托尔斯泰小说,最大的收获是让我触摸到了一个高尚的心灵.”1987年苏联作家协会授予草婴“高尔基文学奖”。草婴是唯一获此奖的中国作家。可以说,草婴是中国读者了解俄罗斯文学的一扇窗户。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深入,许多年轻人也加入到翻译的行列.但有些人常常仅拿到一部分书稿就开始翻译,翻译速度惊人,一本30万字的书不到半年就译好了。还有一些人,翻译以追求利润为目的,找出许多已有的版本,东抄一句,西抄一句,就完成了译作。草婴认为,作为一个翻译家,首先要耐得住寂寞。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几本外语书、几本词典、几张稿纸、一支笔,在这样的环境里,不是过一天两天,不是一个礼拜两个礼拜,而是终身,因此一定要培养这方面的精神力量。二是要认真。在翻译之前要先把原著读透了,了解原著中涉及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包括作品产生的历史环境、当地的风俗习惯等等。在读原著的同时考虑这部作品值不值得翻译,适不适合自己翻译。在他看来,翻译家就是原著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桥梁,必须时时想到原著作者和译文读者,并对二者负责。草婴翻译每部作品,总是逐字逐句地把原著译成中文并对译文进行检查与通读。在完成译稿之后,又仔细阅读译文,看有没有脱漏、误解之处,并逐一加以更正。之后,再从中文表达的角度来审阅译稿,务求译稿流畅易读。最后才把译稿交付编辑审读。根据编辑所提意见,认真考虑,做必要的修改。即使是经过这样严格的步骤完成的译稿,在校样出来后,草婴仍坚持自己至少通读一遍.作家王西彦先生说草婴在翻译的时候“有一种忘我的虔诚态度和傻子精神"。2003年,草婴80大寿,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柯富安致函草婴:“您是连接两个邻国伟大人民心灵的桥梁,您介绍了托尔斯泰、肖洛霍夫这样的世界大师的作品,凭着您的才华,这些名著不只属于俄罗斯。"(摘编自柯琳娟、杜雅萍《草婴传》)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解放日报社社长张春桥从苏联回国后说肖洛霍夫的作品也是有争议的,但草婴缺乏政治敏感,仍然埋头翻译肖洛霍夫的作品。B.草婴用了20年的时间独立翻译400万字的《托尔斯泰小说全集》,不仅让中国人民深入了解了托尔斯泰的作品,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升华.C.许多年轻译者在不熟悉原作的情况下,翻译速度快得惊人,对这种急功近利的翻译态度,草婴提出了严肃批评,并以自己的行动教育他们。D.苏联作家协会授予草婴“高尔基文学奖",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柯富安向草婴致函祝寿,这说明草婴在传播俄罗斯文化方面贡献卓越。E.本文撷取草婴人生的若干片段,生动描写他60年执著于俄罗斯文学翻译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翻译家的高尚品格。12.草婴为什么选择翻译托尔斯泰的作品?请简要分析。(6分)13.草婴在文学翻译工作中的认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14。草婴的“坚守良知"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第Ⅱ卷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一)15~17题(单项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韩寒和郭敬明是80后作家群的翘楚,都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其能量早已突破了文学的领域,我们不必求全责备他们某些过激言论。B.哈尔滨大桥垮塌、山东威海居民楼爆炸、济青高速淄博段特大车祸……一个个悲剧如影随形.人们不禁要问:安全监督部门是否尽到了应尽的职责?C.多读书少应酬,是我们党一直倡导的作风,也是领导干部应该努力做到的,但有些干部却打着“盛情难却”的幌子,对小恩小惠却之不恭。D.那时的大宋河清海晏,风调雨顺,朝廷偃武修文,百姓生活无忧,经济文化高度发达。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哥是江南Style”一夜之间成为韩国最流行的时尚短语,中年歌手鸟叔极具感染力的“骑马舞”更是风靡一时,被大人、孩子们竞相模仿。B.陕西神木县公安局近日开展重人重户清理整顿工作,尤其对公务人员、企业老总、个体老板、社会知名人士等人群进行了重点核查。C.试飞取得圆满成功的运—20,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种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运输。D.作家写出的文学作品缺乏生活的深厚底蕴,更缺乏民族的独特风格,这是目前阻碍中国文学不能获得许多国际大奖的最大障碍。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家"作为社会关系的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又铸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②这既为中国人提供了一套安身立命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③在今日中国仍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④春运也应该是饱含希望与温情的⑤行孝、团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最美的情感⑥从这个角度来说,春节是温馨祥和的A.④①②⑤⑥③B.③⑤②①⑥④C.④①⑥②⑤③D.③⑤⑥④②①(二)18~19题笔答题(8分,每小题4分)18.将下面三个句子整合为一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4分)①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书写汉字的一种艺术实践。②中国书法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③中国书法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了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答:19.以“谅解”为话题,另外仿写两个句子,包括比喻修辞,并能一起构成排比句式。(4分)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作文(60分)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据报载,凡志愿报考印度“孟买佛学院”的学生,开学的第一节课就是由该校教授把他们领到该学院正门一侧的一个小门旁,让他们每人进出小门一次。这个门只有1.5米高和0.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撞头了。进出过这个小门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独特的行为,使他们顿悟,让他们受益终身.在人生之路上,常有需要我们弯腰侧身才可以过去的小门。

选择一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开滦二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答案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二、古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22分)4~7题(每小题3分,共12分)4.D(此处意为“开脱’’)5.B(B顺接连词,就;A介词,到、向/介词,被;C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这;D连词,相当于“而”/动词,认为)6.B(①③⑥属于直接描写,分别写了他的行为、语言、神情,表现王曾的威严)7.A(慨叹是大臣王亿发出的)8.翻译(10分)(1)因为早些时候十分想念爱卿,所以来不及穿戴朝服见你,爱卿不要以为我是傲慢了。(4分)(2)汴河决口,却没有奏书报上来,(看来这)只是民间的传言罢了,不值得忧虑.(3分)(3)老百姓对他的施政很满意,为他画像并为他立生祠供奉他。(3分)(二)诗歌鉴赏(11分,共2小题)9.(1)(5分)深秋时节,霜林木落,群山争出,野菊竞放.不畏寒霜,富有生机。(3分)昂扬向上,豪放达观.(2分)(2)(6分)前三联是实写,最后一联是虚写。实写轩中与郡僚小饮之事和眼前深秋景物,虚写来日携客踏雪看群峰的场景。(4分)虚实结合,拓宽了意境,丰富了情感。(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10、(1)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5分)(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12.(6分)①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滋育了几代中国人,值得翻译;②托尔斯泰的作品大多是从英语转译的,从俄语直接翻译的不多,需要翻译;③托尔斯泰作品的风格与草婴的气质特别契合,适合草婴翻译.(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3。(6分)①翻译前,读透原著;②翻译时,逐字逐句并检查通读;③完成译稿后,反复通读审阅修改。(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4.(8分)①不为政治形势所迫,不改变初衷,翻译肖洛霍夫的作品;②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拒绝写文章批判傅雷;③潜心于翻译工作,耐得住寂寞;④责任心强,时时想到原著作者和译文读者并对二者负责。(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第Ⅱ卷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一)单选题15~17题(9分,每小题3分)(二)18~19题笔答题(8分,每小题4分)18。(4分)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句式1分,语序通顺3分。)19.(4分)答案示例: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一股清纯的泉水,能荡涤人们心中的淤泥;谅解是一团熊熊的火焰,能祛除人们心里的严寒。五、作文(60分)20.参照高考评分标准【参考立意】我们都知道,人生路上,人们要出入的地方,大多都有壮观的大门,或者有大门也不是随便可以出入的,尤其在通向成功的路上,几乎所有的门都要弯腰侧身才可以去。人固然需要刀剑般的锋利,但也需要柳条一样的坚韧,柔中带刚,刚里带柔,方里显圆,圆中显方,面对人生会改变自己。人生路上的“小门”可以理解为在人生路上遇到的限制、束缚、困难、坎坷、挫折、屈辱等,在面对它时,人们应该学会“侧身弯腰”,即要有策略、学会变通、学会适应、忍一时之屈。在人生之路上,也常需要我们弯腰侧身。【附参考译文】王曾,字孝先,膏州府益都县人.少年丧父,从师于本地学者张震,善.一写文章词赋.宋代成平年间,以单人身份参加会试和殿试,都考了第一.大臣杨亿看了他的文赋,慨叹道:“这真是王佐之材啊!’'宰相寇准认为他是奇才,特地在政事堂考验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