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教学设计_第1页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_第2页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_第3页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_第4页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应互交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观书有感》这首诗说理性极强,而所说道理又引含在譬喻之中,这对于孩子们来说,不是一眼能够看出来的,他们肯定会产生许多疑问。有疑问才有探究的动力,才有合作的愉悦,这种愉悦体现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之中,学习就真正成了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只是引路人。课堂教学过程也就成了全方位互动的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交流对话的过程,自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注释或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观书有感》的内涵,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和意境美,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1、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2、领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3.激发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四、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五、 教学准备:课文相关知识PPT(朱熹读书的名言、朱熹的简介),《悬梁刺股》课件,清澈的水塘课件六、 教学过程:(一) 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1、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要想进步,必须要和书交上朋友,从古至今,有许多名人名言都讲述了读书的重要性,你知道有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吗?老师这也有一些名言,谁来读一读?2、 从这些名言中你知道了什么?3、 这些指导我们学习的至理名言都是出自一个人的言论,那就是朱熹(出示)。出示:朱熹简介。(二) 出示课件:清澈的池塘过渡:同学们,请大家认真看看这个影片,想想看,这个池塘里水怎么样?1、看后交流。2、 预设:学生 清。3、 师:你能用哪些词语或句子来形容它呢?古诗也行呀。4、 (预设)学生:清澈见底、水如明镜等。5、 有位大诗人看到了如此清澈明净的水,不禁诗意大发,即兴写了一句诗,想读读吗?6、 生:想。7、 映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8、 读读看,喜欢吗?生:喜欢。9、 读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让学生读一读。10你能读懂这句话?学生:不懂。什么地方不懂?能和老师与同学们交流交流吗?11生质疑问难,先由会的学生帮助解答。教师随机及时地将相关词语的解释用PPT投影出来。12能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谁来试试看?请人试说。教师用PPT将这句诗意投影出来。13喜欢这样的水吗?喜欢这样的美景吗?请大家带着喜欢的心情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诗。14师:老师这儿有一个疑问,不知道有谁愿意帮助我?15(预设)生:什么疑问?你知道水为什么这么清吗?10、 检查预习情况:过渡: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在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他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齐读课题)1、 昨天大家已经认真的预习过了,我想收获一定不少吧,下面,就请大家把你的收获来展示展示。2、 学生交流汇报。(可以是读书、写字、字音、字词意、读后感等。)教师相机指导。22、古诗两首《观书有感》教案设计明星小学李小红教材分析:《观书有感》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中不仅写了池塘的美丽景色,还通过看到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池塘中的水才会如此清澈这一现象,联想到了“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这一深刻的道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自学生字新词,学会3个生字“鉴”“徘”“徊。过程与方法:能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2、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明白诗人借方塘表达的感受。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读书的感受。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激——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文人辈出,宋朝的时候,出了一位伟大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叫朱熹。(板书:朱熹)朱熹的思想很多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一生勤奋读书,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出示,齐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宋〕朱熹作为一个人,就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同时要不断实践,才能获得成功,才能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二、写——整体感知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板书全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昨天,我请同学们按照自学要求自学了这首诗,现在,来看看你们学得怎样?三、品——还原诗情(一)出示:自学要求:1、看看图画,读读全诗。2、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记下不懂的问题。(二)读中体会诗歌的内涵(1)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2)说说诗句中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做上记号)学习古诗,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3)引导学生理解一、二句诗意(出示诗句)师:把半亩方塘比喻成一面刚打开的镜子,突出水的清澈透明。“徘徊”是什么意思?把这两句诗读好。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呢?谁能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多么美的景色呀,(板书:景色)师: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为什么会不停地晃动,它暗示了什么?(暗示了水不停地流动,也就是——活水)那后面两句诗你能理解吗?我们先来读一读。2引导学生理解三、四句诗意“渠”是什么意思?“如许”是什么意思?3、 把诗意连起来说说。先说给自己的同桌听听。4、 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美吗?谁能读好这首诗?5、 背诵这首诗。三、悟——引入哲理理解1、 引导学生质疑。这首诗学完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呢?引出: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诗中却没有提到读书?它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也就是说诗人看到方塘,为什么联想到读书呢?池水清澈读书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 不断地读书使人 2、 交流,指答。出示、齐读: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3、 小结:四、 拓——延伸阅读范围师:朱熹先生写了这么一首写景的诗,非常优美,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藏在里面,使人们一下子就能接受他的观点,他的思考,可真不愧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所以像这样的诗也叫“说理诗”(板书:说理诗)。出示:《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你觉得这两首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前两句都是写景,后两句是感受)同学们想想,你还能举出一些跟这些诗相似的说理诗吗?(学生回答)总结:朱熹先生说理非常地巧妙,所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脍炙人口,千年不衰,我们都知道学习古诗除了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会运用,下面就是报纸上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