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操纵
一、内部操纵的涵义
内部操纵是单位为了保证实现经营治理目标,在分工负责的前提下,组织内部经营活动而建立的各职能部门之间对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方法、程序和措施,用以明确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操纵系统的总称。按其操纵目的的不同,内部操纵能够分为会计操纵和治理操纵。会计操纵是与爱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性有关的操纵;治理操纵是指与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关的操纵。内部操纵的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因此,内部操纵的作用要紧表现在:一是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二是有助于治理层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三是爱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四是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企业是现代社会中最要紧的经济组织,没有一个完善、科学的内操纵度,其经济活动就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大量的治理实践证明: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因而内部操纵成为衡量现代企业治理的重要标志。企业应从实际动身,按照企业治理系统要求,实事求是地建立自我调整、检查和制约的内控体系,并形成一个健全完整、运行灵活的操纵网络系统。这既是企业组织治理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运行的全然保障以及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重要保证。
二、中小企业内部操纵的不足及其危害
我国的中小企业差不多成为支撑经济增长、汲取就业人口、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其作用和地位随着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而日益突出。依照国家经贸委公布的《2001年中国中小企业进展报告》,我国中小企业以其48.5%的资产,安置了69.7%的职工就业,制造了57.1%的社会销售额,还为国家制造了43.2%的税收。事实也证明,凡是中小企业进展势头好的地区也是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江浙、广东地区可为例证。
然而,中小企业的内控治理不容乐观。我国的中小企业发迹于20世纪80年代的短缺经济,进展于90年代国有经济的调整时期,近几年来获得较快的进展速度。大多数中小企业具有规模较小、业务单一、经营灵活、效率较高的优点,相对大企业而言,具有一定的创新优势。由于中小企业是在市场经济中出生和成长起来的,具有专门强的生存意识,大多采纳了集中一点、查找空白、特色经营、关键环节突破等经营策略,具备较好的经营弹性。然而,或许正是这些优势造就了它们的诸多劣势:组织结构简单、规章制度缺失、人才缺乏、治理水平不高。许多中小企业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有法不学、有法不依,想方设法打檫边球,有的躲避纳税、逃废债务的愿望比较强烈;偏好投机取巧,产品技术含量较低,质量意识较为淡薄,造成客户资源不广,顾客忠诚度低;治理随意性大,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差,没有预算或预算弹性过大,造成治理粗放,职能部门职责不清,信息不畅,治理死角许多;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不重视精神激励,奖惩没有制度,职员的不公平感强烈;治理观念陈旧,人员选用上任人唯亲,相信血缘关系,不注重才能,强调忠诚老实,往往真正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企业留不住人才;财务不透明,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会计处理随意性大,信息失真严峻。
三、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操纵的几个对策
内部操纵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包括操纵环境、操纵目标、操纵技术三方面的内容。因而,中小企业要加强内部操纵,需要结合自身特点,从这三个方面着手,优化操纵环境,明确操纵目标,改善操纵技术,并在治理实践中不断完善内部操纵系统,提高内部操纵的效果。
1、优化操纵环境。
一个企业的内部操纵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设计、执行和评价,它必定受到组织结构、职工的胜任能力及忠诚度、分权与责任表达、预算与财务报告、组织牵制与制衡等多种因素的阻碍。操纵环境是对操纵程序和操纵技术的选择及其有效性有着重要阻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大类,但外部环境超出了企业的操纵能力,因而不能作为内部操纵系统的组成部分。内部环境要紧包括三方面的因素:①企业治理层对内部操纵的重视程度。他们是否强调和宣传内部操纵的性质与重要性,是否认真组织和领导内部操纵制度的设计工作,是否以身作则严格遵守操纵制度的规定,是否采纳了相应的治理政策与措施来保证制度的认真执行及科学评价等。②制度执行者的态度与素养。执行内部操纵的企业中层治理人员和企业宽敞职员是否充分认识内部操纵的重要性、各自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及对整个操纵与治理的意义;各岗位、各环节的执行者,有无胜任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无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与老实的态度。③与企业性质及规模相适应的治理宗旨、经营方式、组织机构、企业文化、外界协调策略等,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缺一不可。
因此,优化操纵环境,首要的是企业的治理者重视起来。中小企业的进展历史比较短暂,许多企业所有者(他们同时也是企业的要紧治理者)得益于短缺经济、宽松政策和优惠的投资环境,企业快速地成长起来,其效益要紧是依靠政策、市场等外部环境获得的,但他们治理企业的能力并没有同步增长,还比较缺少苦炼内功的经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进展、加入WTO后形成的开放式经济格局的逐步形成,中小企业在用活政策、抓住机遇的同时,也要十分注意加强内部操纵,提高经营效率,从治理要效益。其次,要培育遵守制度的企业文化。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现代企业也要成为“法治企业”。不管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依旧最基层的企业职员,都应当对企业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以制度为标准检验经营治理的对错和效果,发挥其爱护、监督、制衡的作用。再次,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氛围,努力建设“学习型”企业。实际而论,许多中小企业的治理尚处于原始时期,离现代企业的科学治理还有相当差距,应该抛弃个人经验主义的一些东西,以谦虚的态度,从大型企业、先进同行那儿学习治理中的好制度、好方法。同时,还要善于从书本上学习现代企业治理的知识和方法,敏于观看、勤于考虑,总结和制订适合自身治理和进展的内操纵度。
2、明确操纵目标。
内部操纵目标是内部操纵所要实现的目的或收到的效果。目标的要紧功能,一是提供一个中心点,来分配组织资源和拟订作业打算;二是提供一个尺度,作为评价进度与绩效的指标。企业内部操纵的目标与其经营目标紧密相关,企业经营目标一般包括:提供良好的产品与服务,超越竞争对手,为职员提供合理的待遇,维持正常的进展,维持合理的投资酬劳,重视社会整体利益等。内部操纵的目标尽管有多种提法,但要紧有维护资产安全、完整及有效使用,保证各种治理信息的存在、可靠与及时提供,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费用以求盈利,保证下放的各种职责得到圆满履行,提高各项作业的效益或效率,预防或查明错误和弊端,为治理政策的制订查找依据和履行各种法律义务。要实现上述内部操纵目标,应确定单位内部每一治理阶层所应达到的具体目标,进行目标分解;内部各阶层应协调合作才能达到预定目标,因此有必要在各部门之间有效地分配资源;将各作业目标与作业打算传达给有关负责人,使其了解本部门的工作职责;诱导各部门主管尽可能以最精简、最有效的方法领导下属;维持各部门的平衡,促进整体活动的协调;准确而适时地表扬绩效卓越的下属,或批判绩效不佳的下属,并关心其找出缘故及解决方法。
明确操纵目标,前提是科学地制定目标。依据企业战略目标制订公司年度打算,并将其细分至相关部门,确定产品(技术)、销售、生产、成本、工资、费用、利润、资金等各项部门子打算,各部门再据以制定更详细的目标,如销售分解至片区落实到业务员、成本分解至生产工序落实到班组、费用包干至部门落实到项目等等。有了操纵目标,企业的一切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而更重要的,是必须在打算的执行过程中强化操纵目标的刚性。企业的生产经营总是处于动态之中,实际的运行会与打算有所偏差。一般来讲,打算的制订者会依照以往经验和预测因素考虑一些弹性,使制订的打算在执行过程中更符合实际和切实可行。当实际工作没有达到打算目标时,不能轻易容忍差距,而应认真分析执行过程,查找缘故。如此坚持下去,一方面能够督促企业全体人员施展才能、各负其责,为完成总体打算尽最大努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制订的操纵目标更趋科学。
3、改善操纵技术。
内部操纵技术是实现操纵目标的手段,包括特定的政策、打算、标准、人员以及组织与方法。中小企业为更好地实现其内部操纵目标,能够从以下四个方面改善操纵技术:
①建立健全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企业要有效地从事各项业务活动,必须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行使治理与操纵的职能。中小企业在设置组织机构时,首先要依照自身特点,按照不同的治理幅度划分不同的治理层次,设计不同的组织机构,不能面面俱到求得职能部门齐全,也不能因陋就简使得关键职能缺失,而应充分注意部门之间职能的科学划分,做到简单、高效、协调,确保操纵目标的实现。要依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规定各职能机构的权限与责任,依照各职能机构的经营任务与特点划分岗位系列,确定需要的岗位,依照岗位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人才。要规定各层次主管人员不仅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且要对其下属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保证各层次目标的实现。组织结构要有利于上下级信息的沟通,幸免机构重复,以最小费用取得最大效果。
②依照岗位选择合格的人才,不断培养适合自身的人才。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设置的各个岗位,必须要有能履行其职责的人来胜任。造成中小企业的各种问题的因素中,归根结底是人才因素。目前,中小企业中关键岗位的人才还要紧依靠外聘,要善于选择能力突出、经验丰富、具有职业精神的高端人才为己所用,充分发挥其才智。此外,要着手培养自己的人才,逐步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职员培训体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技能技术教育,促进本企业各类人才的快速成长。
③操纵措施有效、到位。要以国家法律、法规及财经纪律为准绳,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其他治理活动进行组织、调节和制约,以利于对违法乱纪行为进行揭露和纠正。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各项治理信息的可靠性,如采取职责划分、审查与核对等措施。为爱护财产的完整和安全,要采取限制接近、双重爱护、突击检查与核对、盘点等措施。要建立成文的方针和职务讲明,保证操纵的制度化、规范化与科学化。职能调整与内审工作的开展
银监会成立后,基层人民银行(下简称基层人行)内审工作应作何调整以更好发挥其作用?笔者试从基层人行职能的变化动身,分析其对内审工作的阻碍,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基层人行的内审工作进行初步探讨。
一、基层人行职能的调整
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下简称银监会)的挂牌,意味着我国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合一的治理模式正式结束。在银监会履行原由人民银行履行的金融监管职责后,人民银行职能相应发生了调整,由此,基层人行职能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变化后的职能要紧有:
1、发行与政府银行职能。基层人行负责发行基金保管、调拨,治理人民币流通,组织反假币工作,履行发行银行的职责;负责经理国库,办理国家预算收入、支出业务,组织国家债券的发行、兑付工作,履行政府银行的职责。
2、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职能。基层人行负责货币政策的传导贯彻工作,要求金融机构按规定缴存存款预备金并对其进行监督,同时对金融机构进行资金“头寸调剂”,要紧通过发放再贷款、提供再贴现及公开市场业务来满足金融机构的资金需求,加强“窗口指导”,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及货币投向;开展宏观经济调查统计分析,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提供支持;做好社会征信、反洗钞票工作,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繁荣;加强与地点政府合作,保持社会经济稳定;组织外汇治理部门实施国际收支监测、经常和资本项目治理,完善外汇市场,维护币值稳定。
3、支付清算职能。基层人行办理金融机构开立账户业务,加强结算治理,严格结算纪律,维护金融市场正常结算秩序;开展联行和清算业务,实现异地、同城清算和银行间的资金划拨;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推进银行卡联网通用工程,加速社会资金周转。
二、职能调整对基层人行内审工作的阻碍
由于内审的客体即人行的职能部门因改革而发生调整,因此基层人行的内审工作在审计对象、范围及审计的重心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
1、内审对象重新定位。银监会成立后,金融监管活动不再成为基层人行内审部门的审计对象,内审的范围有所变化。原有的人行内审工作制度中,内审监督的内容包括:(1)对各职能部门(含下属部门)建立健全履行货币政策、金融服务职能的工作制度、业务流程和责任制度进行评价;(2)监督检查各职能部门是否按工作制度、业务流程等开展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3)按干部治理权限对工作人员履行职责进行审计,对本行有关职能部门、下属机构负责人进行离任或经济责任审计等。
2、内审重点逐步调整。内审部门是人行内部治理、再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行的工作重心为动身点,设计和开展内审项目。当前基层人行内审部门人员较少,而需要审计的事项较多,因此做好内审工作应把握全局、突出重点。
前两年,由于金融监管一直是人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基层人行的内审工作也围绕这一要求加大对监管部门的再监督力度,采纳同级监督、下查一级方式开展各审计项目,对完善金融监管部门的内部操纵、促进监管效率的提高发挥了较好的作用。随着人行职能及工作重点的调整,内审部门的工作侧重点也逐渐发生变化。银监会成立后,人行职能最大的变化集中表现在“一个强化、一个转换、两个增加”,即强化了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有关的职能,转换了对金融业实施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方式,增加了反洗钞票和治理信贷征信业两项职能。人行将更加专注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维护金融稳定及加强金融服务工作。基层人行内审部门也应围绕人行总、分行工作思路,及时调整审计重点,深入开展各项目审计及专项调查工作。当前基层人行内审重点一是要抓住国库、发行、联行等重点职能部门、重点领域即人行自身风险点,强化央行自身的内控;二是要注重传导贯彻货币政策、金融稳定职能的履行情况,关注政策的有效性、诚信环境的营造及金融秩序的稳定等;三是要关注央行自身资产如再贷款等质量的提高;四是要监督好外汇治理部门履行职责情况。
3、内审风险更加突出。由于职能调整导致基层人行的重心发生了转变,基层人行在认真做好货币政策的传导贯彻、金融稳定工作的同时,更加关注自身金融服务工作的开展,尤其重视职能部门内操纵度的健全与完善,这就对内审部门作用的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内审的要紧对象一是与资金往来有关的业务,如国库、发行、联行等;二是涉及整个金融市场,对社会经济阻碍重大的货币信贷业务;三是不断发生变革的外汇治理业务。这些业务多属高风险领域,业务专业性强、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对开展此类项目审计的内审人员的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目前基层人行内审同级监督普遍存在被审对象的抵触情绪较浓、内审缺乏权威性等情况,往往容易造成内审风险的增加。
三、改进基层人行内审工作
基层人行内审部门要结合此次人行体制改革,紧密关注人行工作思路变化及新问题,紧紧围绕总行内审工作要求,督促好各职能部门稳妥、高效地履行其治理职责。
1、要转变思维方式,提高内审工作层次。内审的思维方式从当前侧重微观、就事论事开展评价向微观与宏观并重的方向转变。要跳出为审计而审计的框框,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看问题,分清问题的主次,从政策、制度等宏观层面查找缘故,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被审计对象内操纵度的完善、治理水平的提高,发挥保证与咨询作用。
2、要把握人行工作思路,发挥内审对政策的支持作用。要通过开展货币政策职能履行等有针对性的项目审计或调查,对政策效果及阻碍等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充分发挥内审对央行政策制订和执行的支持作用。
3、要结合国内外内审理论进展,更新内审理念。要紧紧围绕总行内审工作思路,结合国内外最新内审理论的进展情况,探究新的内部审计方式、方法,实现由合规性审计向风险性审计转变,促进被审对象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实现规范治理和提高效率的目标。加快内审工作重心向监督和评价并重的方向转变,既要做好监督工作,以促进内部治理不断加强为目标,加大检查纠正违规和治理操纵风险力度;又要全面评价被审计对象,为其改进治理出谋划策。
4、改进审计方式,大力提高内审科技含量。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规范业务操作,提高审计效率。同时要结合央行业务科技化趋势,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审计。
5、重视内审分析,充分运用审计成果。要通过开展充分、透彻的分析不断提高内审质量。不但要充分运用定量分析工具,取得讲服力强的审计依据,还要善于归纳总结,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好定性分析工作。要认真核实被审计对象的整改效果,督促内审意见和建议落到实处。能够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落实整改责任。加强后续审计,及时跟踪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措施到位情况及整改效果。
6、提高人员素养,打好内审基础。要实行内审人员准入制度,把好内审“入门关”。通过培训、资格考试等方式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素养。建立内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内审考核,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内审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内审部门的凝聚力。在打算审计业务时考虑舞弊的潜在可能舞弊与错误的区不:舞弊是有意识的,错误是无意识的,结果损人利己,舞弊的风险因素是操纵弱点,助长因素:无效的内部操纵,职员的勾结,流淌资产的存在
防止舞弊最有效的方法:保持一个有效的内部操纵系统
危险信号:是在总结以往舞弊的基础上得出的在这些条件下舞弊发生的比率较高,不一定记录,收集,坐支是舞弊的因素,该名词被大伙儿熟悉,并产生积极阻碍
舞弊类型:1、为组织谋取利益而进行的舞弊事例
2、谋取组织利益的舞弊迹象或征兆
3、为个人谋取利益行为
4、谋取个人利益征兆
对舞弊行为采取的行动:
1、差不多发生的舞弊迹象,做出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或提出调查的建议
2、足够证据证明舞弊迹象,能够提出调查建议时,要通知适当的权力机构
3、得出结论提交报告,报告内容:发觉问题、结论、建议和纠正措施
如何实现内审协助发觉舞弊职责:确实是评价操纵系统在防止潜在风险暴露方面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舞弊者承认舞弊,应记录成工作底稿,签字,报告高级治理层,请示下一步行动。银行内部审计外包的操作与操纵内容提要:银行实行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策略,不仅能节约内部审计成本,而且还能够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也会产生一定的风险。文中就银行在操作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时,如何把握好风险评估、外包商选择、外包合同审查和事后监督操纵等要紧环节进行了探讨。
(一)
银行业务外包是一种商业战略,确实是银行把自身内部业务的一部分承包给外部专门机构。外包的理论基础是企业再造理论。企业再造全然思想确实是完全摈弃大工业时代的模式,重新塑造与当今时代信息化、全球化相适应的企业模式。它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企业组织如何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进展,包括把内部审计业务等一些银行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已成为一种趋势。
就银行方面而言,实行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策略的要紧好处不仅能节约内部审计成本,而且还能够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以优补绌。我国各家银行内部审计资源普遍不足,这种不足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质量上。一是缺少普遍适用的专业实务标准和审计条例。二是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能满足需要,特不是在收集信息、检查、评价和交流方面能力不够,审计的手段、方法落后,不能适应银行业务活动日益增加的技术复杂程度和内部审计部门需要承担的繁重任务。三是银行审计理论滞后。国内银行的内部审计人员是一个相当规模的群体,但尚无一成熟的理论和专业标准。从银行方面讲,内部审计业务外包能使银行利用自身所没有的专业技能,有机会利用外部先进的审计技术和理论,比如获得特不审计项目的专门技能和知识,而银行内部是不具备这种知识的。通过业务外包可扬长避短,以优补绌。关于某些规模和风险程度都不大的小银行来讲,能够考虑将内部审计职能外包给外部专家,并由高级治理层负责监督实施审计师的建议,确定负责实施建议的人员。
2、降低内部审计成本。国内银行的内部审计机构从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或区域内部审计中心,可能银行系统的内部审计人员超过3万人。如此庞大的机构和众多的人员,银行系统每年为此需耗费数十亿元成本。内部审计业务外包能够部分削减这方面昂贵的招聘、培训和福利支出,从而可大大降低银行相应的成本。
3、提高内部审计效率。作为银行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商的会计师事务所,其注册会计师是审计领域的专家。他们所掌握的审计手段、技术、方法和专业水准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专家来做能更好地完成审计目标。
4、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内部审计的质量要紧体现在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而独立性是内部审计部门保持客观性和公正性的物质基础。我国银行的内部审计体制虽经近年改革,但仍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而外包商不涉及银行的经营活动或选择或实施内部操纵措施,也能够幸免和被审计银行机构发生任何利益冲突。因此,实行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可从全然上解决独立性问题,外包商能够向银行治理层和银行监管人提供高质量的审计信息。
从社会方面看,银行内部审计外包可利用比较优势,使社会审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外包商----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CPA)方面来讲,银行内部审计不仅是一个专业问题,而且依旧一个专门大的产业,因为它是一个专门大的市场。随着中国银行业走向世界,那个市场会越来越大。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社会化是世界性的趋势,因为如此能够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中国的银行内部审计市场,对CPA来讲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有20多万个,金融从业人员300万人,有待审计的银行资产达几十万亿元。这确实是讲,现在不是有没有金融审计市场的问题,而是中国的CPA有没有能量去占据那个市场的问题。对CPA来讲,目前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原逐鹿,不知鹿死谁手。竞争的对手不仅是国内同业之间,更多的还会来自国际上的知名会计公司。我国CPA业应作战略性的调整,将现有的审计资源向金融审计倾斜,作好充分的预备,以迅速占据那个市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金融是现代经济系统的核心,谁掌握了中国以后金融审计的市场,谁就掌握了中国审计市场的以后。它的意义不仅在于银行审计本身的巨大市场,而且可带动整个审计市场;它不然而审计市场新的增长点,而且对传统审计业务可起到优化和催化作用。金融审计业务可提高我国CPA的整体素养,提高事务所的竞争能力,而银行内部审计业务是金融审计业务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在给银行带来上述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银行在实际操作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时,应当把握好风险评估、外包商选择、外包合同审查和事后监督操纵等要紧环节。
1、风险评估。银行董事会和高级治理层应当负责了解与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相关的风险,并确保有效的风险治理程序的充分到位。作为董事会职责的一部分,董事会应当就内部审计外包对银行战略目标和打算的支援情况、与外包商的关系治理情况进行评估。没有一个有效的风险评估时期,内部审计外包就可能与银行的战略打算不一致,或代价不菲,或带来不可预见的风险。
内部审计外包的风险评估应当考虑下列情形:金融机构的战略目的、目标和经营需要;评价和监督外包关系的能力;内部审计业务对金融机构的重要性和被外包的风险程度;对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的明确要求;必要的操纵和报告程序;外包商的合同义务和要求;内部审计的应急打算;对内部审计外包协议的持续评估,以评价是否与银行战略目标一致和外包商的工作业绩;是否符合监管要求和有关准则。
2、选择外包商。一旦银行完成了风险评估,治理层就应当对内部审计外包商进行评估,以确定其运行情况和财务状况是否满足银行的需要。治理层应当将银行的需求、目标和必要的操纵要求告诉潜在的内部审计外包商。治理层也应当对外包合同的有关规定进行讨论。在选择一个合格的内部审计外包商时,银行应当考虑外包商以下三个因素:即专业知识和技能、运行情况和操尽情况、外包商的财务状况。
在外包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银行应当考虑:评估外包商提供内部审计服务的经验和能力;识不银行必须对外包商进行支援以全面治理风险的领域;评价外包商在以后预期的运作环境下提供内部审计服务的经验知识;必要的话,要进行现场督察,以更好地了解外包商是如何开展内部审计服务的。
在外包商的运行和操尽情况方面,银行应当考虑:确定外包商与内部操纵相关的标准、政策和程序的健全性;审查外包商的审计报告,以确定内部审计范围是否全面,内部操纵措施是否完备;评价银行是否能够完全、及时地获得外包商的内部审计信息。
在外包商的财务状况方面,银行应当考虑:分析外包商最近被审计的财务报表和年报;考虑外包商在内部审计行业中的执业期限有多长、市场份额有多大。
由此可见,一个良好的外包商必须是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和适当的知识技能、内部操纵完备、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他们应当是一批既精通国际银行游戏规则又熟悉国际审计游戏规则的人才。就我国国情而言,银行内部审计的外包商主体要紧应当是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我国注册会计师要通过审计实践和理论研究,总结、归纳和制造一套既符合国际惯例,又有自身特点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金融审计方法与理论。银行在选择内部审计外包商时除上述因素以个外,还要综合考虑:一是外包商的资质。经人行和财政部许可,目前国内有68家会计师事务所取得从事金融审计业务的资质。二是评价客户在社会上执业信誉如何。三是外包商在银行审计领域的专业水平如何。四是外包商的收费标准。
3、审查外包合同。内部审计外包合同是银行机构与提供内部审计服务的外包商之间签订的一项契约。合同应当考虑银行经营需求和在风险评估、选择外包商时期被识不出的重要风险因素。合同应当明确采纳书面形式,内容应当具体详细,包括:内部审计的服务范围、业绩标准、安全保密、操纵措施、审计条款、报告制度、争议解决等。
(1)
服务范围:合同应当明确规定有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外包商的任务和职责;外包商实施的风险分析和制定的打算必须事先得到银行高级治理层的批准。
(2)
业绩标准:业绩标准规定了外包商最低的服务水平要求以及假如未能满足标准实施的补救措施。银行机构应当定期审查外包商的业绩标准,确保其内部审计服务与银行战略目标相一致。外包商必须亲自承诺将所需资源应用于依照审计打算有效地执行其任务
(3)
安全保密:合同应当规定外包商有保守银行信息资源机密的义务,以防止银行商业机密的泄密。
(4)
操纵措施:银行应当考虑外包商的内部操纵措施;遵循监管要求的合规性;外包商保持的有关记录;高级治理层或其代表、外部审计师或其代表及监管当局有权在任何时候接触与外包商任务有关的记录,包括审计工作打算和工作报告。
(5)
审计条款:合同应当订明外包商提供的内部审计报告类型(如财务、内部操纵和安全评估)。合同也应当订明内部审计次数、有关审计成本和银行猎取内部审计结果的权利。银行应当特不关注对网上银行业务的内部审计服务。
(6)
报告制度:合同条款应当规定银行收到的内部审计报告的类型和次数。
(7)
争议解决:银行机构应当在合同中订立一个争议解决规定,以解决以后潜存的问题。
银行治理层应当考虑合同是否具备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技术和金融机构运作的变化。因此银行与外包商之间也应当订立能够改变合同条款的协议,尤其是假如发觉重大问题需要扩大审计工作的时候。在签字之前,应当由法律顾问进行审查。
4、操纵和监督。实行内部审计业务外包能够给银行带来专门大的好处,但另一方面外包也可能给银行带来风险,比如丧失或减少对外包业务的操纵。尤其是当银行将一项重要职能外包出去的时候,就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治理和监督。而且,外包也可能对监管当局收集信息或要求改变被外包的职能的运作方式的能力产生负面阻碍。
高级治理层应当确保银行达成一项有效期较长的合同,同时确保外包商精通必要的专业知识,能够考虑到有关银行的特点。即使外包商提供了内部审计服务,银行董事会和高级治理层照旧要负责确保内部操纵系统(包括内部审计职能)得到有效的运作。
银行机构应当让具资深和经验丰富的审计师担任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并考虑维持一支少量精干的内部审计队伍。外包商协助审计人员确定要审查的风险,提出建议,实施经内部审计经理批准的审计程序,并与内部审计经理共同向董事会或其审计委员会报告其发觉。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十分精通银行各项重要业务,以检查和评估这些业务内部操纵措施的功能、效率和有效性。但外部专家也能够承担某种内部审计部门可不能或不十分精通的检查任务。另外,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应当了解外部专家的知识要融入其所在部门,有可能的话要让其一到几个部属参与外部专家的工作。
当银行机构实施外包安排时,其运作风险就会增加。监管机构应当寄希望于银行就外包将对银行总体风险组合和银行内部操纵系统所产生的阻碍进行分析。具体而言,银行应当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外包商实施监督操纵程序:
(1)在监督外包商的财务和运作状况时,银行应当定期评价外包商的财务状况;审查审计报告和猎取的监管检查报告,评价外包商系统和操纵措施的完备性;跟踪检查审计报告所指明的任何缺陷;定期审查外包商与内部操纵有关的政策;监督外包商在内部审计方面的人事变动;实施现场监督检查。
(2)在评估外包商提供的内部审计服务质量时,银行应当定期审查有关外包商业绩的报告,确定这些报告是否准确;及时追查内部审计的任何问题,评估外包商加强内部审计水准的打算;评价外包商支持和增强银行战略导向的能力;定期与外包商会晤讨论业绩和运作问题。
(3)在监督合同遵守情况和进行必要修改时,银行应当审查内部审计外包收费的发票;定期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得到遵守,是否有必要依照银行需要和技术进展状况对某些条款进行修改;保留与合同遵守、修改和争议解决相关的档案记录。
假如外包合同突然出现终止的情况,银行应当具备应急打算。假如在内部审计领域有许多可待选择的外包商,应急打算应当对一个候选外包商进行详细的调查。假如新外包商需要一段时刻才能开展工作的话,银行就必须考虑临时增加其自身的内部审计努力。要做好对子公司的内部审计
1、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发挥内审作用的组织保证。只有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两级经营治理体制中,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决策、执行、监督、奖惩,内审的作用和价值才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
2、明确母公司对子公司内部审计的定位,是内审顺利开展的前提。关于母公司来讲,对子公司内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确实是公司决策、治理层的重视,要按照现代内部审计的理念、组织制度和要求给予内部审计职能定位,让内部审计部门不再成为“摆设”,有效地发挥内审人员的职责作用。关于子公司来讲,内审的顺利开展在于母公司审计工作的重点转向为子公司服务,使审计者逐步成为被审计者的合作伙伴,双方的理解和沟通才可不能产生障碍,形成审计者与被审计者紧密合作,携手检查问题,堵塞漏洞,提高经营治理水平的局面。
3、高素养的人员是提高内审工作的内在要求。内审的重点放在内部操纵系统和经营风险预测的审计,突出了内审机构的重要作用,也加大了内审部门的责任,对内审人员的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要注意复合型人才的选拔培养,要使高层次的治理人才进入审计;其次,要紧密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借助有关职能部门的财务人员、治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此外,要加强内审人员的接着教育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养,以确保内审工作的质量。
4、规范的审计程序是提高内审效率的制度保障。为使内部审计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内审程序的建立完善是重要的制度保障。内审的程序,能够分为以下时期:第一步,资料预备时期,即熟悉子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内部治理情况。方法是发出审计通知书,要求被审计子公司提供有关规章制度、治理方法和会计报表等资料。第二步,调查时期。方法是发出审计调查表,调查该公司的领导意识以及要紧职能部门的治理程序和方法,考察内部操纵环境,找出业务流程的关键操纵点。第三步,实地考察时期。方法是深入基层座谈或现场观看一周左右,以了解制度的健全性,程序的规范性以及制度、程序的落实执行情况。第四步,重点检查时期。方法是确定审计重点,进行实质性检查,若通过考察发觉工程治理薄弱,则在审查账簿时将工程竣工决算表的审计列为重点,必要时聘请专家进行工程质量的抽样检查。系统操纵小规模企业审计风险要操纵小规模企业的审计风险,要从企业的审计环境、审计规范和审计风险等方面进行治理
小规模企业审计规范应当把风险审计的观念贯穿在每项条款中
小规模企业审计规范应当明确规范注册会计师依照托付人的真正托付目的
针对小规模企业审计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单从审计技术和方法上研究是难于解决问题,需要系统治理小规模企业审计的环境、系统完善小规模企业审计的规范、系统研究小规模企业审计风险。
治理方法之一:
系统治理小规模
企业审计环境
(1)强化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管。首先,对会计信息实施监管的职能部门应当树立依法监管的理念,增强监管的科学性,减少随意性。其次,治理多头监管,相互制肘的监管局面,降低监管成本。第三,强化会计监管责任。监管部门关于会计信息质量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严格惩戒监管不力、行政不为给会计监管市场带来的混乱。
(2)合理运用审计报告。由于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在履行其行政职能时往往需要企业提供审计报告,如工商治理部门、外汇治理部门、税务部门、财政部门、国资部门等,这本是拉动小规模企业审计需求的一件好事,但由于有些职能部门只是利用审计报告当作转嫁风险的工具;有些职能部门给注册会计师提出超出其职责的过分要求;有些职能部门把行政监管的职责强加给注册会计师等等,这使得审计报告的作用要么被不适当地抬高,要么被贬低,不能真正发挥其正确的职能。因此,注册会计师行业应当与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及时沟通,在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相关规章制度和改革措施出台往常,参与其中表明注册会计师能够起什么作用、出具什么报告,承担什么责任,从而使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了解如何正确利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更好为市场经济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
(3)规范会计主体的会计行为。小规模企业不规范的会计行为要紧表现在:大额提现和现金交易多;会计处理缺乏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设置多套账,隐藏资产或收益;缺乏内部操纵,导致个人挪用、占用资金等职员舞弊现象严峻;不规范的企业经营运作,致使真实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难以进行会计处理。这些不规范的会计行为造成了会计信息的混乱和扭曲,必须建立起严厉的法律约束、严格的行政监管,才能予以纠正。
治理方法之二:
系统完善小规模
企业审计规范
小规模企业审计规范的完善应当重点解决如下几对关系:
(1)详细审计与风险审计的关系。由于小规模企业内部操纵不存在或存在缺陷,注册会计师可不能信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操纵,实施以详细测试为主的审计程序,这大概与风险审计(集中有限的审计时刻和力量到重点风险领域,减少非风险领域的审计成本)理念相悖,事实上,小规模企业的审计尽管以详细审计为主,仍然需要结合风险审计的技术和方法,在客观评价内部操纵不存在或存在缺陷带来的风险的基础上,决定是否需要追加详细审计程序或减少不必要的详细测试,以实现合理的成本下操纵审计风险的目的。如此,注册会计师才能针对小规模企业内部操纵不存在或存在缺陷所引发的问题,运用风险审计的技术和方法,合理实施详细测试(既不存在审计过度,也不存在审计不足)。因此,小规模企业审计规范应当把风险审计的观念贯穿在每一条款中。
(2)小规模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时刻有限与存在问题多的关系。假如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会计活动存在的问题多,注册会计师需要更多的审计时刻才能保证审计质量,但关于小规模企业来讲,这两者存在矛盾。因此,小规模企业审计规范应当详细列示出来小规模企业的各种问题及其评价问题后的对应程序,供注册会计师参考,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推断能力,以节约审计时刻。
(3)小规模企业审计目的多样性与简式审计报告的关系。简式审计报告是为了方便公众阅读及其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而做出的强制要求,假如小规模企业审计目的多样化,强制要求简式审计报告格式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满足使用者的真正需要。因此,小规模企业审计规范应当明确规范注册会计师应当依照托付人的真正托付目的,以及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专业推断审计报告的格式(能够是长式审计报告,也能够是托付方与注册会计师协商的格式;能够有意见类型,也能够没有意见类型),审计报告的名称也能够称为“关于**的审计(审核)报告”、“专项审核报告”等等,但必须与相关职能部门和托付方协商与沟通,取得他们认可。同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其出具的报告承担相应的鉴证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假如小规模企业的审计托付确实是单一目的,即对会计报表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只能按照《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修订)》的要求出具统一的简式审计报告。系统研究小规模
企业审计风险
今后,有关部门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小规模企业审计风险的论题有:
(1)小规模企业会计规范与审计风险。
(2)小规模企业审计中重大会计与税收问题的协调。
(3)小规模企业高管人员舞弊与审计风险。
(4)小规模企业内部操纵与审计风险。
(5)小规模企业风险审计中的技术和方法。谈往来账的审计技巧实际工作中,有些审计人员对往来账的审计重视不够,要紧缘故是往来账项的许多经济业务并不直接地表现为收入、成本、利润等敏感指标,而且往来账内容多、项目杂、发生频繁,取证困难,易造成有些审计人员采纳偷懒的方法,或回避往来账的检查,或用小样本抽样的方法泛泛地审计往来账项。如何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对往来账项审计的效率,是完成审计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审计体会,谈谈往来账的一些审计技巧和方法。
一、从各往来账各个二级科目名称上推断往来账核算的正确性,推断对往来账审计的重点领域。依照往来账会计科目核算的性质,所有往来账的明细科目都有明确的核算对象,也确实是讲,会计科目反映的内容与其名称应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核算对象应该有所指,否则就属于审计的重点领域。如:往来科目的明细科目中出现“其它”、“暂挂款”、“暂收(付)款”、“其它科目转来”等没有明确特指的对象;一级往来科目的明细科目中出现若干同一单位或个人挂账;明细账的挂账科目性质与一级往来的核算内容极不相符等。若被审计单位往来账中出现以上这些经济事项,应该在审计时予以充分关注。
二、特不关注长期不发生增减借贷变化的呆滞往来账项和偶然发生大额往来账项。不同的往来账明细科目都有且惟一的经济对象,内容上反映与此对象之间经常性的、相对固定的经济活动。只发生了一笔或专门少几笔业务后便长期挂账的客户,就可能存在信用危机,其在往来明细科目中的反映自然就应成为审计重点。值得重点关注是它的形成、变化有可能带有违规、违法性质,也有可能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如隐瞒收入、少摊成本费用、出租出借银行账户、私分侵吞公款、巨额坏账、账外资金体外循环等。
三、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并重,减轻对往来账项函证的期望值。与其他会计科目审计手法不同,往来账科目的审计对符合性测试有较强的依靠性,即使是在实质性测试时也必须使用符合性测试。由于往来类科目的发生额大多与流淌性的现金有关,经济活动中大量的资金收付过程大多是往来账项增减变动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治理好了往来账也就管好了企业的现金流入与流出。在对相关的往来账项进行实质性审计时都应对比相关内部操纵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往来账的发生符合相应内部操纵制度的要求是往来账项形成合理最起码的要求。有关审计教材十分强调对大额的、异常的往来账项进行函证的重要性,并将函证作为实质性测试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在实际审计过程中,我们发觉对往来账进行函证的审计结果专门不理想。要紧表现在:回函率极低(甚至为零);回函金额与被审计单位账面金额不一致并没有注明缘故;可能通过现代化通讯工具与对方单位统一口径;提供虚假错误的地址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必定使函证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审计往来账项时要减少对函证的使用量和使用面并降低对它的期望,重点使用符合性测试及其他实质性测试程序,努力降低审计风险。
四、关注内容不太正常的往来明细科目。往来的会计核算,一般都有一些固定的规律性内容。如:1.要紧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通常在应收应付账款和预收预付账款中进行核算,反映的内容具有金额大、发生频繁、手续多、外部单位提供原始单据的特点,同时对原始凭证要求极为严格。2.零星的暂收暂付款通常在其他应收应付款中进行核算,反映内容具有金额小、内容单一、孤立发生情况多、手续少、内部单位提供原始单据的特点。3.通常债权性质的往来科目余额在借方而债务性质的往来账科目余额在贷方。各往来科目的有关账面内容若出现与上述常规做法相悖的情况,在对其审计时应适当予以关注。谈谈如何做好审前调查审计是由专职机构或人员同意托付或授权,对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的有关资料,按照法规和一定的标准进行审核、检查、收集和整理证据,以判明有关资料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和经济活动的合规性、效益性,并出具审计报告的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鉴证活动。(目的在于确定解除被审计单位的托付经济责任,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治理、操纵)。审计作为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鉴定活动,是一个专门复杂的过程,从横一直讲,涉及到好多的部门、行业和人员;从纵一直讲,涉及到过去一段时期的经济活动及以后一段时期的经济活动。想要提高一个审计项目的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必须做好审前调查,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审前调查是审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阻碍审计实施时期工作质量的好坏。因此必须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前,依照审计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安排适当的人员和时刻,把审计前调查工作做细、做好。结合多年的调前查实践与审计署六号令要求,谈点个人看法。
一、调查人员及调查时刻的适当性
所谓适当的人员,要依照审计项目的性质和规模,关于审计范围大、复杂的行业审计项目,要安排数量多的人员,分为不同的审计组分组调查;关于单个的审计项目,由具体承办项目的审计小组进行审前调查。同时,依照审计项目的复杂程度,安排适当的调查时刻,以便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保证调查质量。
二、审前调查内容的明晰性
一是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质、治理体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情况(实有人数、在编人员、临时人员等);
二是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国有资产监督治理关系;
三是职责范围或者经营范围;
四是财务会计机构及其工作情况;
五是相关的内部操纵及其执行情况;
六是重大会计政策选用及变动情况;
七是以往同意审计情况;
八是其他需要了解的情况;
三、注意收集资料的全面性
在审前调查中,需要及时收集相关内容,要紧是:
一是与审计项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是银行帐户、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会计资料;
三是重要会议记录和有关文件;
四是审计档案资料;
五是电子数据、数据结构文档;
六是其他需要收集的资料;
四、注意调查方式的灵活性
一是直接方式:要紧是直接到被审计单位调查了解情况,询问单位领导、财会人员;也能够对被审计单位的报表进行试审,看科目余额的数额、年度变化,确定审计的重点科目;通过查阅相关的经济活动资料,治理制度、业务流程,找出内部治理中的薄弱环节,以确定审计重点;又可通过发放审前调查表或召开座谈会,以掌握第一手资料。
二是间接方式:走访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监管部门、组织人事部门、税务工商部门等其他相关部门,了解被审计单位执法执纪情况;也可通过朋友、同学等熟人侧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一些情况;因此关于非首次审计的单位,可参阅往常的审计档案,要紧是看被审计单位对往常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切不可被往常的审计思路束缚住。
三是充分发挥审计公示的作用:审计公示制度,确实是审计机关对审计管辖范围内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程序、内容、结果、举报方式等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既公开审计活动的结果,主动同意社会监督和群众举报,又公开审计处理、处罚意见的制度。采取的审计公示分为审计地点公示和审计结果公示。审计地点公示,确实是指审计组在进驻被审计单位审计时的公示。关于一些审计项目,为解决被审计单位不配合调查的问题,可先发审计通知书,再审计前调查。在送达审计通知书时,可采取审计地点公示的方式。公示的内容包括:一是审计依据、审计单位(项目)名称、审计内容和范围;
二是审计组长及审计成员;三是审计人员审计工作纪律(审计“八不准”);
四是举报及廉政监督电话。因此在利用审计公示进行审前调查时,审计人员一定注意保密,以爱护举报人的权益。
五、注意重大审计线索的保密性
关于审前调查中发觉的重大审计线索,切不可广泛谈论,注意调查的方式、方法,适可而止,以免打草惊蛇,防止被审计单位做手脚。
六、充分利用审计职业推断的敏锐性
审计职业推断来源于审计实践,是审计人员长期从事审计实践积存的结果。审计客体的千差万不性长期以来挑战着审计人员对不同领域知识与信息的持续猎取能力。由于审前调查的内容较多,涉及的单位、人员也较多,就需要审计人员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要紧矛盾;从全局着眼,善于总体把握;敏锐地捕捉到与审计目的相关的信息,并及时汇总,作为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的内容与重点。谈谈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与弊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
1、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的差不多职能是通过对会计系统实施审计来监督企业的内部操纵和经营治理活动,并对内部操纵的充分性和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将审计结果报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公司的最高层决策机构。尽管内部审计机构代表所有者履行监督职能,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然而事实上际工作和治理层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治理层以直接或间接方式的干预内部审计,另一方面,内部审计机构为了能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必须主动同治理层协调好关系。在这种利益牵制下,内部审计机构可能失去自己的独立性,甚至与治理者共谋欺骗所有者。而外部审计工作一般都由注册会计领导完成。他们独立于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他们遵守公认的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其工作只对社会公众和合伙人负责;因此能够客观地报告审计结果。
2、稳定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必须以公认的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为标准,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来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进行审计。因此从审计程序的执行上来看能确保审计质量的稳定。此外,注册会计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其职业行为不仅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法律的约束,还受到社会公众的监督,因此在专门大程度上能保证审计的质量,从而更好地实现对企业财务行为的监督。
3、为企业节约成本。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企业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内部审计的传统职能已不能满足企业增加价值的需求,因此,内部审计为适应企业经营治理的需要而不断扩充其职能,逐渐向风险治理和治理咨询拓展。风险治理和治理咨询业务的开展需要金融。会计、财务、人事、工程。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人士来共同完成。现在,企业将面临高额成本。而外部化能够从以下几方面来降低企业成本:①节约招募、培训费用和维持成本。外部化能够幸免内部审计人员的招聘费用,为更新和扩充知识而发生的培训费用以及支付专业人员的高额薪金;②节约开发软件和新方法的成本。电子商务的进展是内部审计面临的新环境,为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审计,必须不断开发新的审计软件以及对新出现的问题查找解决方案,这会给企业带来高额的开发费用。假如外部化,咨询机构的这些开发费用能够分摊在多个客户身上因而降低了使用企业的成本;③降低雇佣成本。外部咨询机构之间的竞争可能导致在相同的价格下企业能够通过比较,选择更为优质的服务。
4、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外部化能够使社会人力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外部咨询机构由各领域的专家组成,他们通过了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同时在对不同类型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各种积存了丰富的经验;这一点是仅仅服务于某一企业的内部审计师所不能及的外部化还能充分利用公共信息资源,外部咨询机构在服务过程中也在进行着公共信息的传递,同时将一些企业的先进经验介绍给另外的企业外部化还能够充分利用地理资源优势,关于跨国公司而言,其治理必须本主化,聘请当地的咨询机构或是熟悉该地区业务的外部审计人员能够关心企业专门快融入该地区文化,幸免过长的适应期带来的额外开支。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劣势:
要认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劣势首先应该认识内部审计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内部审计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同意所有者的托付,并站在所有者的立场上,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审计委员会是内部审计的领导机构,它是董事会内部的一个分会,一般由非行政董事组成,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独立性。第二、内部审计在内部操纵中具有重要作用。内部审计本身确实是企业内部操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独立于具有操作和治理之外的操纵层。内部审计部门直接向独立的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或最高决策人员负责,对具有的操作和治理部门内部操纵的充分性和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价,并提出审计建议,以降低内部操纵无效产生的风险。与此同时,内部审计还关心组织进行软操纵环境的营造,是内部操纵过程设计的顾问。第三、从内部审计近年来的进展趋势看,其职能已由传统的监督、评价拓展为监督、评价与咨询,逐渐由“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内部审计的重点由单纯的财务审计转向经营效益审计和风险审计。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治理活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监督和参谋作用。
由内部审计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分析内部审计外部化可能带来的弊端:
1、破坏内部审计职能的整体性。内部审计的评价、监督、咨询的职能是相互支持、互为基础的一个整体,能为企业增加价值的咨询活动是建立在对内部操纵的监督和评价的基础之上的,而咨询意见的采纳和顺利实施需要对过程进行监督,同时对绩效和风险进行评价,保证过程按预期方向进展。因此,将任何一项职能外部化都不利于内部审计发挥其整体性功能。
2、导致治理当局缺乏对内部操纵的责任感。内部审计在关心治理当局改善内部操纵中发挥着积极地主观和客观方面的作用,将其外部化不利于对内部操纵环境的优化,同样也不利于内部操纵手段和方法的改进。
3、可能降低企业的竞争优势。这一点能够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企业缺乏积存知识和制造价值的动力,因为这些专业性的工作完全由外部咨询机构来做,企业只是起到协助的作用,而关于内部审计的充分进展所需的知识和人才能够不于理会;另一方面,要想获得真正有价值的咨询服务,势必会泄露企业部分核心的秘密,这可能阻碍企业的竞争优势。
4、放弃了内部审计自身的资源优势。首先,内部审计人员熟悉本公司的治理政策、业务程序、经营活动和人事状况,了解企业的组织文化。业务过程和风险操纵方面的特点,能更好地提供符合治理当局长期战略和风险特点的咨询服务。而外部咨询机构只能通过一些公开的资料以及通过询问和观看来确定服务的重点。而外部咨询机构只能通过一些公开的资料以及通过询问和观看确定服务的重点。往往由于保密的需要,企业不可能向他们提供完整的资料,这势必阻碍到外部咨询机构的推断和对企业进一步的了解,从而阻碍咨询服务的质量。其次;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有着专门高的忠诚度。他们是企业的成员,企业的进展壮大是他们的目标,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与他们自身的利益休戚相关;再加上他们对组织的文化有强烈的趋同感,因此,他们会比外部审计人员更加投入地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5、企业将面临着高额的边际成本和放弃内部资源优势所带来的机会成本。一方面内部审计机构的消逝将会使企业越来越受制于外部审计人员,双方在博弈中的谈判地位发生变化,外部审计机构因此能够索要越来越高的佣金。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的战略治理。组织操作程序和企业文化的了解程度是外部人员所不及的。假如内审外包,外部审计人员能提供更符合企业进展战略和经营方针的建议吗?企业必须权衡考虑成本-效益问题。
6、内部审计外部化关于咨询机构而言可能意味着丧失中立性和独立性。外部审计的差不多功能是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发表意见;股东和宽敞投资者依靠于外部审计师的专业性。独立性和客观性。外部咨询机构的业务一旦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他们所提供的非法定服务范围一旦超过了法定服务范围,在这种自身利益与客户利益相互牵制的情况下,他们还能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态度吗?
综上所述,在大力提倡外部化的今天,企业应该平复地分析外部化能够带来的利与弊。笔者认为,能够确信的一点是,内部审计不能放弃,然而内部审计业务及机构所带来的大量成本和费用必须考虑。因此关键问题是企业在进行组织设计时如何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降低成本的同时,又不阻碍企业对自身经营治理的监督和操纵,从而保证其核心的竞争优势。审前调查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开展审前调查,是加强审计质量操纵、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措施之一。审前调查从广义上讲包括审计机构项目打算时期的审前调查和审计组项目预备时期的审前调查两层涵义。
(一)审计调查的内容
审前调查的内容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内外两方面情况。外部情况有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行业地区环境等;内部情况有被审单位的组织经营情况、财务会计及内部操尽情况等,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调查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济环境。如宏观经济形势对被审计单位产生的阻碍,政策因素对被审计单位产生的阻碍和政府对被审计单位限制性规定等,要紧考虑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对某些行业进行扶持,财税金融政策的优惠等。
2、调查被审计单位所处的法律环境。包括与被审计事项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等,要紧考虑开展对被审计单位的合法合规性检查的内容和重点。
3、调查被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的地区环境。如行业的现状和进展趋势,行业地区的要紧经济指标和统计数据,行业地区运用的法规,特定的会计规定和惯例等。
4、调查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经营情况。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质、治理体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情况,职责范围或者经营范围情况,财政财务隶属关系和国有资产监督治理关系,被审计单位涉及经济活动的业务开展情况等。
5、调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及内部操尽情况。包括财务会计机构及其工作情况,相关的内部操纵及其执行情况,重大会计政策的选用及变动情况,银行账号及重要财务收据,重大决策及相关的会议记录、合同、协议、文件等。
6、其他需要调查的情况。包括往常年度审计或其他监管部门的检查情况以及有关账外资产负债收支等。
(二)审前调查的方法
审前调查的方法能够采纳批阅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观看调查法、分析调查法和重点调查法等。
1、批阅调查法。是通过对书面资料进行审查、阅读而取得证据的一种方法。审计人员能够依照需要,查阅与被审计单位的报表、账册、财政财务收支打算、内部治理制度、重要会议记录文件合同,调阅相关的审计档案、统计资料等。运用这种方法,要紧是为了收集有关资料,熟悉被审计单位内外情况,为下一步调查作预备。
2、问卷调查法。这是通过发放调查表而取得证
据的一种方法。调查表的设计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设问式,将调查的内容和提纲设定为若干个问题;一种是表格式,依照调查内容确定若干个量化指标。问卷调查通常可与布置自查结合起来。运用这种方法,要紧是为了查询有关问题,了解可能出现的账外信息。
3、访谈调查法。这是通过召开座谈会或个不访谈而取得证据的一种方法。访谈的对象既包括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和干部职工,也包括被审计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监管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运用这种方法,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内收集更多的信息,拓宽审计思路,发觉重点关注领域。
4、观看调查法。这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实地观看来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应用于调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内部操纵制度的遵循情况和财产物资的治理等方面。运用这种方法,能够获得实物和行为的亲历证据,初步推断行为的规范性和实物的真实性。
5、分析调查法。这是通过对书面资料所反映的各种比例和趋势关系的计算与比较而取得证据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报表的横向纵向分析、账户的结构分析和相关经济活动的因素分析,揭示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线索和变化趋势,依照异常波动确定审计重点。
6、重点调查法。这是在普遍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少量典型样本进行重点检查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能够抓住典型,解剖麻雀,理清审计的整体思路,规避大型项目的审计风险。
审前调查必须明确审前调查的目标,调查人员组成及分工,调查的时刻、地点、内容、方法,形成审前调查小结,为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打好基础。调查结束后,调查人员要及时将被审计单位的情况进行汇总,召开审前调查组会议,讨论重要性水平,评估审计风险,确定审计策略、审计范围、内容和重点,规划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程序,形成会议结论和记录。然后,依照审前调查组会议记录,调查人员把审前调查的过程、方式、参加人员,调查的重点内容及审前调查的结论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并存档.审计中开展综合分析的几种有用方法
1、对比分析法。它是依照一定的标准,对分析对象的资料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其中的本质规律,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结论的方法。在资料的整理时期和搜集时期都要用到这一方法。如在预算执行审计中,我们要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就必须在审计时取得预算执行与打算的对比数据情况;分析财力增长情况,就必须取得同期对比数据、与业务系统先进指标对比数据等等。有了这些对比情况,审计分析就能较容易地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对比分析方法要紧包括纵向对比、横向对比、打算与实际比、整体与部分比四种。分析中,具体的对比方法也有多种,如绝对比、相对比、百分比、倍数比、比率、比重等等。
2、共性合一分析法。共性合一分析法是指对分析对象情况进行逐个比较分析后,从中归纳出某一共性问题的分析方法。共性合一分析法简便易行,是捕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步骤:(1)确定分析范围。分析的范围越广越好。在条件同意的情况下,应将被审计的所有单位情况纳入分析范围。(2)对问题梳理归类。分析中,按问题的概念、逻辑关系对其进行合并归类,形成专题。小专题还可依照需要合并成为大专题。(3)定量分析。对审计发觉的共性问题进行量化分析,进一步精确认识事物存在的范围、程度及进展趋势等。(4)定性分析。依据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对共性问题进行定性,以确定问题的性质。
3、因果关系分析法。因果关系分析法是指依照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推论,从而达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因果关系是客观事物间的必定联系,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规律,能够由事物的果推出其因,据其因找出其果,进而得出某种结论。比如,账外资产多,财务治理必定松弛;财会人员业务技术较差,财务处理差错率必定要高。任何一个事物的出现差不多上由一定缘故引起的,而它本身又是引起它事物的缘故。加法制观念淡薄,导致小金库的产生,小金库的存在又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因果关系又是特不复杂的。有一因多果,有一果多因,有时因复为果,有时果复为因。进行因果关系分析时,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将缘故和结果即问题混为一谈,因此,分析中要注意划清问题与缘故的界限。
4、计算机辅助分析法。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分析,要紧是借助计算机信息储存量大、计算准确快速,制作图表方便简捷的功能,将审计或审计调查的有关数据输入计算机,对全部分析对象进行专题性、行业性、综合性等相关分析。计算机辅助分析能够通过编制计算机专门程序或一般通用软件如EXCEL等进行。利用这些软件能够专门方便地制作各种表格,计算有关数据,对多个专题内容分不进行筛选分析,也能够依照分析者的要求,对一些分析项目的数据进行整理加工,生成多种特定内容的新表,为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地分析提供方便审计移送处理应抓好六个关键环节
近几年来,审计机关利用专业优势,为公安、检察等司法机关提供了大量大案要案线索,使许多重特大案件被侦破,相关人员被追究行政和刑事责任,充分发挥了审计机关在维护财经秩序、打击经济犯罪中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发挥审计机关的职能,树立良好的审计形象,提高移送案件的立案率和侦结率,审计机关在审计实践中应注重把握好审计移送处理的六个关键环节。
一、注重把握审计移送处理的“标准关”
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明确:行政执法机关在依法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发觉违法事实涉及的金额、违法事实的情节、违法事实造成的后果等,依照刑法的罪行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及经济犯罪案件的追诉标准等规定,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需向司法机关移送。《审计法》规定“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些法律法规强调了审计机关作为行政执法机关要依法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线索,同时也明确了移送案件线索所应具备的条件,那确实是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并构成犯罪的要做出移送处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认定构成犯罪需要主体特征、主观方面、客体特征和客观方面等四个要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否则不够成犯罪,也不能作出移送处理的决定。有些审计人员认为,审计移送的是案件线索,只要发觉有关单位和人员有犯罪嫌疑就能够移送,没有充分考虑四个犯罪构成要件之间的相互联系,造成移送的线索指向不明,针对性不强,最终的结果是立案率低下,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讲,审计机关作出的移送处理是为司法机关进一步侦察提供线索,是一种行政行为,一定要按照法理和刑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充分调查核实,合理取证,准确定性,符合“发觉违法事实涉及的金额、违法事实的情节、违法事实造成的后果等涉嫌构成犯罪”的标准,才能依法移送。
二、注重把握审计移送处理的“范围关”
《审计法》和《国家审计差不多准则》规定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和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涉嫌犯罪的,作出移送处理书,由司法机关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由此移送的范围多被理解为被审计单位的行为和被审计单位的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只有上述单位和人员涉嫌犯罪的,才能作出移送处理。但在审计过程中经常发觉被审计单位之外的单位和个人的涉嫌犯罪行为,假如不移送处理,就可能使犯罪分子有逃脱之机,逍遥法外。如在金融审计实践中经常会遇到通过虚假的会计帐簿、合同资料、伪造法律文书等骗取巨额银行贷款的案件,犯罪的主体是贷款人而不是被审计的银行,银行存在治理责任,但认定内外勾结骗贷的证据不充分,这种情况下,审计机关就应对审计中发觉的被审计单位之外的责任人――贷款人的骗贷行为作出移送处理,《审计机关审计处理处罚的规定》中“审计机关认为有关单位或者有关责任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依法应当构成犯罪的,移送有关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和《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操纵方法》关于“对审计发觉的依法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纠正、处理、处罚或者追究有关责任人员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问题,审计组所在部门应当代拟审计移送处理书”的规定也体现了上述原则。同时关于审计机关在举报信调查落实中发觉的需要相关部门或司法机关处理问题,也应及时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三、注重把握审计移送处理的“权限关”
审计移送处理作为审计机关的一种处理手段,应当严格按照审计机关的职权划分和审计项目的授权范围进行办理。关于审计署统一组织实施的项目,对发觉的依法应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市场摊位租赁协议(年租)
- 2024年区域市场拓展合作协议
- 信息化办公系统服务协议(2024年版)
- 企业规章制度协议(2024年版)
- 2024年工业用挤塑板购销协议
- 2024年个人卖房协议标准版
- 企业用电采购合同
- 2024年工程融资担保协议样本
- 2024邮政快递外包合作协议
- 2024年工程建设合同工程质量与安全标准
- (零模)徐州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
- 四川公安基础知识模拟5
- 英语KET官方样题Test1- Test 2
-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长岭镇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 2023年四川农信(农商行)招聘笔试真题
- 《纪念白求恩》说课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财务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汽车机械基础-说课课件
- 【课件】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新版教材单元分析-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 2024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 CCAA年度确认 试题与答案
- 5.1平行与垂直(进阶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