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10篇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10篇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1附件:附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一章第一章总总则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1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附件:附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经济活动的内部控制。
第三条
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第四条
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
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第五条
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
(二)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单
2位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
(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第六条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
第七条
单位应当根据本规范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并组织实施。具体工作包括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并督促相关工作人员认真执行。
第第二二章章
风险评估和控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制方法
第八条
单位应当建立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对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评估。
经济活动风险评估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外部环境、经济活动或管理要求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及时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重估。
第九条
单位开展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应当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
3组,单位领导担任组长。
经济活动风险评估结果应当形成书面报告并及时提交单位领导班子,作为完善内部控制的依据。
第十条
单位进行单位层面的风险评估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情况。包括是否确定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牵头部门;是否建立单位各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沟通协调和联动机制。
(二)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情况。包括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是否实现有效分离;权责是否对等;是否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内部监督等机制。
(三)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包括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
(四)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情况。包括是否建立工作人员的培训、评价、轮岗等机制;工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
(五)财务信息的编报情况。包括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账务处理;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六)其他情况。
第十一条
单位进行经济活动业务层面的风险评估时,应当重点
4关注以下方面:
(一)预算管理情况。包括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单位内部各部门间沟通协调是否充分,预算编制与资产配臵是否相结合、与具体工作是否相对应;是否按照批复的额度和开支范围执行预算,进度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支出等问题;决算编报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及时。
(二)收支管理情况。包括收入是否实现归口管理,是否按照规定及时向财会部门提供收入的有关凭据,是否按照规定保管和使用印章和票据等;发生支出事项时是否按照规定审核各类凭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是否存在使用虚假票据套取资金的情形。
(三)政府采购管理情况。包括是否按照预算和计划组织政府采购业务;是否按照规定组织政府采购活动和执行验收程序;是否按照规定保存政府采购业务相关档案。
(四)资产管理情况。包括是否实现资产归口管理并明确使用责任;是否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账实不符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是否按照规定处臵资产。
(五)建设项目管理情况。包括是否按照概算投资;是否严格履行审核审批程序;是否建立有效的招投标控制机制;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套取建设项目资金的情形;是否按照规定保存建设项目相关档案并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六)合同管理情况。包括是否实现合同归口管理;是否明确应
5签订合同的经济活动范围和条件;是否有效监控合同履行情况,是否建立合同纠纷协调机制。
(七)其他情况。
第十二条
单位内部控制的控制方法一般包括:
(一)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合理设臵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二)内部授权审批控制。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
(三)归口管理。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采取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并确定牵头部门或牵头人员等方式,对有关经济活动实行统一管理。
(四)预算控制。强化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使预算管理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五)财产保护控制。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六)会计控制。建立健全本单位财会管理制度,加强会计机构建设,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强化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处理程序。
6(七)单据控制。要求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在内部管理制度中明确界定各项经济活动所涉及的表单和票据,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填制、审核、归档、保管单据。
(八)
信息内部公开。
建立健全经济活动相关信息内部公开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信息内部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和程序。
第第三三章章
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单位层面内部控制
第十三条
单位应当单独设臵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者确定内部控制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工作。同时,应当充分发挥财会、内部审计、纪检监察、政府采购、基建、资产管理等部门或岗位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第十四条
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应当相互分离。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集体研究、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相结合的议事决策机制。
重大经济事项的内部决策,应当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重大经济事项的认定标准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第十五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及分工,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单位应当实行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轮岗制度,明确轮岗
7周期。不具备轮岗条件的单位应当采取专项审计等控制措施。
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主要包括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以及内部监督等经济活动的关键岗位。
第十六条
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资格和能力。
单位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十七条
单位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建立会计机构,配备具有相应资格和能力的会计人员。
单位应当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第十八条
单位应当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内部控制。对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归口管理,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流程嵌入单位信息系统中,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保护信息安全。
第第四四章章
业务业务层面层面内部内部控制控制
第第一节一节
预算预算业务业务控制控制
第十九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算内部管理制度。
单位应当合理设臵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预算编
8制、审批、执行、评价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第二十条
单位的预算编制应当做到程序规范、方法科学、编制及时、内容完整、项目细化、数据准确。
(一)单位应当正确把握预算编制有关政策,确保预算编制相关人员及时全面掌握相关规定。
(二)单位应当建立内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基建管理、人事管理等部门或岗位的沟通协调机制,按照规定进行项目评审,确保预算编制部门及时取得和有效运用与预算编制相关的信息,根据工作计划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第二十一条
单位应当根据内设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对按照法定程序批复的预算在单位内部进行指标分解、审批下达,规范内部预算追加调整程序,发挥预算对经济活动的管控作用。
第二十二条
单位应当根据批复的预算安排各项收支,确保预算严格有效执行。
单位应当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定期通报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第二十三条
单位应当加强决算管理,确保决算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加强决算分析工作,强化决算分析结果运用,建立健全单位预算与决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的机制。
第二十四条
单位应当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预算编制有目
9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第第二节二节
收收支支业务业务控制控制
第二十五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收入内部管理制度。
单位应当合理设臵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收款、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第二十六条
单位的各项收入应当由财会部门归口管理并进行会计核算,严禁设立账外账。
业务部门应当在涉及收入的合同协议签订后及时将合同等有关材料提交财会部门作为账务处理依据,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及时入账。财会部门应当定期检查收入金额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对应收未收项目应当查明情况,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催收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有政府非税收入收缴职能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项目和标准征收政府非税收入,按照规定开具财政票据,做到收缴分离、票款一致,并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或者私分。
第二十八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财政票据、发票等各类票据的申领、启用、核销、销毁均应履行规定手续。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设臵票据专管员,建立票据台账,做好票据的保管和序时登记工作。票据应当按照顺序号使用,不得拆本使用,做好废旧票据管理。负责保管票据的人员要配臵单独的保险柜等保管设备,并做到人
10走柜锁。
单位不得违反规定转让、出借、代开、买卖财政票据、发票等票据,不得擅自扩大票据适用范围。
第二十九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支出内部管理制度,确定单位经济活动的各项支出标准,明确支出报销流程,按照规定办理支出事项。
单位应当合理设臵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支出申请和内部审批、付款审批和付款执行、业务经办和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第三十条
单位应当按照支出业务的类型,明确内部审批、审核、支付、核算和归档等支出各关键岗位的职责权限。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应当严格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一)加强支出审批控制。明确支出的内部审批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审批人应当在授权范围内审批,不得越权审批。
(二)加强支出审核控制。全面审核各类单据。重点审核单据来源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完整,使用是否准确,是否符合预算,审批手续是否齐全。
支出凭证应当附反映支出明细内容的原始单据,并由经办人员签字或盖章,超出规定标准的支出事项应由经办人员说明原因并附审批依据,确保与经济业务事项相符。
(三)加强支付控制。明确报销业务流程,按照规定办理资金支付手续。签发的支付凭证应当进行登记。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应当按
11照公务卡使用和管理有关规定办理业务。
(四)加强支出的核算和归档控制。由财会部门根据支出凭证及时准确登记账簿;与支出业务相关的合同等材料应当提交财会部门作为账务处理的依据。
第三十一条
根据国家规定可以举借债务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债务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债务管理岗位的职责权限,不得由一人办理债务业务的全过程。大额债务的举借和偿还属于重大经济事项,应当进行充分论证,并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单位应当做好债务的会计核算和档案保管工作。
加强债务的对账和检查控制,定期与债权人核对债务余额,进行债务清理,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第第三节三节
政府政府采购采购业务业务控制控制
第三十二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政府采购预算与计划管理、政府采购活动管理、验收管理等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
第三十三条
单位应当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政府采购需求制定与内部审批、招标文件准备与复核、合同签订与验收、验收与保管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第三十...
篇二: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网站:033经济智库伴随国民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日益活跃,签订的经济合同也越来越多,势必给经济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控制好这种风险,防止犯罪和舞弊,维持行政事业单位的良性运转,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的问题,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刘芳行政事业单位合同是指在开展日常经济业务过程中,与外单位、个人和其它组织之间为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所订立的协议,主要包括:工程承包合同、拆迁改造合同、房屋租赁合同、政府采购合同等等,规范的合同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使行政事业单更好地为公共服务,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将合同控制纳入了内部控制范围,规范合同内部控制尤为重要。一、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一)对经济合同管理不重视、制度不健全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经济活动的范围的加大,订立合同的种类也与日俱增,包括政府采购、房屋租赁合同、物业管理合同、工程承包合同、拆违改造合同、机械租赁等多种合同,大部分的合同管理保留在静态管理层面,没有对合同的风险的防控,没有建立规范的合同订立、审批、实施、监管的全程控制制度,制度建设还不全面。(二)合同订立不规范合同订立时因为缺少专业知识,合同某些条款签订不明确、约定事项不清,甚至有些虽采用了规定的文本格式,但项目空缺,个别还有订立时间空白后补的情形,为以后合同正当履行带来隐患。(三)合同管理混乱首先是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行政事业单位在合同签订完,合同金额支付之后,就简单的随着报销凭证一起移交给财务部门,缺乏对合同履行过程的动态的跟踪问效、科学管理。其次就是没有设置独立合同订立的部门,多数合同由主管办公室、和相关业务科室的有关领导和经办人直接与业务单位签订,没有部门间的合作沟通,重大合同虽然立项、评审手续齐全,但也没有专门的合同订立部门,对乙方综合筛选、对合同订立各个环节统一协调把控。
再有合同归档管理也有待改善,多数单位合同没有固定的保管部门,只是在财务记账时最为付款依据,由会计做为凭证附件装订归档,各个相关业务科室不留存,没有设置专门的合同档案管理流程和制度。(四)合同监管不到位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只注重合同签订的手续是否完备,依据是否合法,对合同履行没有很好的跟进,合同在履行过程中是否收到了应有的经济效益,没有后续的评估监管制度,缺乏对合同在订立、履行中的的实时监督,更没有对违法违纪现象的责任追究。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的措施(一)健全合同管理内部控制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国家有关合同的法律规定,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合同管理岗位制度、合同签订、审批制度、合同履行、验收制度等,设置不相容岗位,充分明确业务范围、控制目标,和授权审批权限,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权限范围,确认合同风险和应对措施,制定规范的合同签订流程。
通过体系的建设确保合同规范管理。(二)订立规范的合同要想订立规范的合同必须关注合同的每一个环节,首先在合同订立环节,订立前要对合作方认真调研,包括资质、营业范围、经济实力、诚信度都要全面了解,必要时请专家对合同的可行性评估,充分评估之后选择技术过硬、专业能力强、各方面领先的合作方合作,立项的合同还要看是否有年初预算安排,没有预算及时追加调整,重大经济合同要执行集体决策。
合同订立时,要请律师把关,保证合同内容真实合法、资产的出租出借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合同订立条款要明确,包括合同标的、数量、质量、金额、履行期限、方式等各要素要齐全,对违约责任要明确,违约赔偿严格约定。
其次在合同履行环节,合同一经签订就要严格执行,财务部门不能仅凭合同支付款项,一定要有相关部门时时跟进,对合同的履行结果、履行质量定期监控,履行过程中如出现变更、解除应及时签订补充合同。(三)合同归口管理在单位内部建立专门的部门对合同的订立专门负责,与各相关业务科室密切配合,制定规范的合同文本格式,制定合同订立制度,对合同前期的论证、调研、订立及后续履行全程进行管理,监督合同是否有效履行,对履行质量不高的合同要及时查明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合同正常履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按照档案管理办法,在合同履行之后,将合同科学分类、建立合同台账、详细记录每项合同的签订时间、履约时间、履行期限、并编号、装订、编制档案清单,归档管理。(四)加大合同审查监管力度现在,上级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管越来越重视,如政务公开、专项资金平台公示、一文责八清理等各项监管日益频繁,对我们行政事业单位的合同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流程,对合同管理进行全面监督,在合同订立时对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及纠纷处理制定详细条款,一旦有所变动,及时处理,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有效规避风险,对结算的合同严格批,手续不全、合同文本不规范严禁付款,并且要建立合同考核追踪和责任追究制度。
单位内部纪检监督部门要经常联合办公室、财务科和相关科室对合同的签订、履行各环节实时监督,对完成的合同的质量予以确认,与预期效果比较看有无差异,对未完成的合同视进度不同予以评估,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及时调整,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相关责任人员要严格追究责任,保证合同有序有效运行。行政事业单位合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规避经济险,减少经济损失,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海港区西港镇财政所)
万方数据
篇三: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评价和监督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促进内部控制不断规范和完善,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办公室为本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并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章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内容
第三条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内容包括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立和执行情况。
第四条单位层面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内容:
1、决策、执行和监督是否有效分离,权责是否对等,是否建立决策机。
2、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备,是否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3、授权审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是否明确,审批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未经授权审批就办理业务的情形,是
否存在越权审批、随意审批的情形。
4、岗位责任制是否建立并得到落实,是否存在不相容岗位混岗的现象。
第五条业务层面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内容:
1、检查预算业务执行情况,包括各科室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是否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是否进行预算执行分析,是否建立预算绩效机制并有效执行等。
2、检查收支业务执行情况,包括收支是否实施归口管理,印章和票据的使用、保管是否存在漏洞,相关凭据的审核是否符合要求等。
3、检查政府采购业务执行情况,包括是否指定政府采购归口管理部门,政府采购申请审核是否严格,是否建立验收制度并有效执行,是否妥善保管政府采购相关业务资料等。
4、检查资产管理执行情况,包括是否指定资产管理归口管理部门,是否建立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和账实核对等财产保护控制措施并有效执行等。
5、检查建设项目管理执行情况,包括是否建立建设项目议事决策机制和审核机制,是否对项目投资实施有效控制,项目设计变更是否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工程款项的支付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是否按规定办理竣工决算及组织竣工决算审计,相关资产是否及时入账等。
6、检查合同管理执行情况,包括是否指定合同管理归口管理
部门,合同订立的范围和条件是否明确,是否对合同履行情况实施有效监控,是否对合同进行登记,是否建立合同纠纷协调机制等。
第三章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的范围、方法和程序
第六条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的范围包括本单位经济活动中所有业务和业务的所有环节。
第七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性的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此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不定期对内部控制开展各项专项检查、抽查等监督检查工作。
第八条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的方法主要有个别访谈法、实地观察法、证据检查法、重新执行法、穿行测试法等。
第九条本单位内部控制监督和评价的程序:
1、办公室制定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包括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的主体范围、工作任务、人员组织、进度安排和费用预算等相关内容,经单位领导班子会议审定后执行。
2、办公室成立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小组,实施监督检查。
3、各科室对内部控制进行自查,形成自查报告。
4、评价和监督小组对内部控制进行现场检查,找出存在的问题。
5、评价和监督小组编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包括评价和
监督的总体情况,评价和监督的依据、范围、程序和方法,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报单位领导班子会议审定。
6、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结果应用,包括作为完善内部控制的依据,考核评价相关工作人员的依据等。
第十条除内部监督外,本单位还根据有关规定接受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纪检监察部门和上级单位的监督和检查。
第四章附则
第十一条本制度由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篇四: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2023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单位公章单位名称:
单位负责人:
(签章)
牵头部门负责人:
(签章)填
表
人:
(签章)
电话号码:
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报送日期:
单位性质
组织机构代码
内设机构数量
单位编制人数
本年度支出总额
年末实有人数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补助)开支人数
经费自理人数
填写说明
1.此表由各行政事业单位如实填写,并对所填情况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2.表内的年、月、日一律用公历和阿拉伯数字表示。
3.电话号码处填写填表人的联系电话号码。
4.上年度支出总额应与当年决算数一致,金额单位为元。
5.在年末实有人数中,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补助)开支人数及经费自理人数分开填写。
6.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一般包括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
7.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情况栏中,如单位不涉及某项业务,则在该项业务行勾选不适用。
8.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情况栏中制定制度的政策依据应填写制定各项制度所依据的政策名称及文件编号。
9.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情况栏中,如单位无法详列所有制度的,应将制度清单作为本表的附表一并报送。
10.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栏中应主要填写单位在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做法,以及在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经济业务领域中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后取得的成效。
11.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栏中应主要包括单位在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单位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纪检、巡视、审计、财政检查等外部检查发现的与本单位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经济业务领域相关的内部控制问题,也应一并反映。
12.报告中留有位置不足的,填报单位可以自行加页,但文字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单位名称
单位主要负责人承担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责任情况主持制定工作方案是√
否
明确工作分工是√
否
配备工作人员是√
否
健全工作机制是√
否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是
否√其他
是
否√(请描述)
是否成立单位内部控制领导机构是√√
否
单位内部控制领导机构构成人数3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否在单位内部控制领导机构中担任负责人是√
否
班子成员是否在单位内部控制领导机构中任职是√√
否
如是,请详列姓名及职务:
陈松平,站长是否开展内部控制专题培训是√√
否
是否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是√√
否
是否对单位经济业务流程进行梳理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其他管理领域是√
否
不适用
是√
否
不适用
是√
否
不适用
是√
否
不适用
是√
否
不适用
是√
否
不适用
是
否
不适用√√是否编制经济流程图是√
否
不适用
是√
否
不适用
是√
否
不适用
是√
否
不适用
是√
否
不适用
是√
否
不适用
是
否
不适用√√内部控制牵头部门行政管理部门
财务部门√
纪检部门
内审部门
其他部门
内部控制监督部门行政管理部门√√
财务部门
纪检部门
内审部门
其他部门
以下工作职责是否由同一人担任:
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1、预算编制与预算审批1、收款和会计核算1、采购需求制定和内部审批1、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1、项目建设和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决策1、合同的拟订与审核是
否√√不适用
是
否
不适用√是
否√√不适用
是
否√√不适用
是
否√√不适用
是
否√√不适用
2、预算审批与预算执行2、支出申请和内部审批2、采购文件编制与复核2、无形资产的研究与管理2、概预算编制与审核2、合同的审核与审批是
否√√不适用
是
否√√不适用
是
否√√不适用
是
否
不适用√是
否√√不适用
是
否√√不适用
3、预算执行与分析评价3、付款审批和付款执行3、合同签订与验收3、对外投资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3、项目实施与价款支付3、合同的审批与订立是
否√√不适用
是
否√√不适用
是
否√√不适用
是
否
不适用√是
否√√不适用
是
否√√不适用
4、决算编制与审核4、业务经办与会计核算4、验收与保管4、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的决策、执行与监督4、竣工决算与竣工审计4、合同的执行与监督是
否√√不适用
是
否√√不适用
是
否√√不适用
是
否√√不适用
是
否√√不适用
是
否√√不适用
对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建立制衡机制的情况:
1、分事行权2、分岗设权3、分级授权4、关键岗位轮岗5、专项审计对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是否明确分工、相互分离、分别行权?对涉及经济和业务活动的相关岗位,是否依职定岗、分岗定权、权责明确?对各管理层级和各工作岗位,是否依法依规分别授权,明确授权范围、授权对象、授权期限、授权与行权责任、一般授权与特殊授权界限?对重点领域的关键岗位,是否建立干部交流和定期轮岗制度?不具备轮岗条件的单位,是否对关键岗位涉及的相关业务采用专项审计等控制措施?是√√
否
不适用
是√√
否
不适用
是
否
不适用√是
否
不适用√是
否√√不适用
是否建立了信息系统,并将内部控制要求嵌入其中是
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情况经济业务管理制度未建立已建立不适用预算业务管理制度
√
收支业务管理制度
√
政府采购业务管理制度
√
资产管理制度
√
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
合同管理制度
√
其他领域管理制度
√分类相关制度制定制度的政策依据该制度主要管控的风险点预算业务管理单位名称预算管理办法、单位名称称预算收入支出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
◆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合理,业务活动与其财力支持相脱节◆资金收支和预算追加调整随意无序◆决算分析结果未得到有效运用收支业务管理单位名称收入管理办法、单位名称称经费支出管理办法《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23〕21号)
◆预算执行不力甚至发生支出业务违法违规的风险◆报销时单据审核不严格,存在使用虚假票据套取资金的风险◆不符合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公务卡结算等规定政府采购业务管理单位名称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
◆政府采购活动与业务活动相脱节,出现资金浪费或资产闲置等问题◆政府采购需求审核不严格,需求参数不公允,验收不严格资产管理单位名称资产管理制度《xx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因日常维护不当降低了资产使用年限◆对应当投保的资产没有投保,不能有
效防范资产损失风险◆缺乏有效的资产记录和清查盘点机制◆资产处置行为不合法、不合规或者存在舞弊建设项目管理单位名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政部财建[2023]394号)
◆项目设计方案不合理,概预算脱离实际,技术方案未能有效落实◆建设项目价款结算管理不严格、不及时,资金管理混乱◆项目变更审核不严格、工程变更频繁◆建设项目未及时办理资产及档案移交、资产未及时结转入账合同管理单位名称合同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对合同条款、格式审核不严格◆合同生效后,对合同条款未明确约定的事项没有及时协议补充◆未能及时发现已经或可能导致单位经济利益受损的情况,或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未收集充分的对方违约行为的证据◆未按照合同约定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1、参考各单位工作经验,高标准开展内控建设。考虑到内控工作是一个新生事务,点多面广,涉及到了单位所有的经济业务活动,为了高标准建设内控体系,我单位通过梳理经济业务活动流程,查找流程中的风险点并对标分析,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性的设计控制措施,初步完成了经济业务活动覆盖完整的内控体系建设。
2、制度配套,强化内控落地实施。以内控手册的提交为契机,我单位组织相关科室和岗位对与内控流程相关的制度进行了系统性梳理,按照内控体系框架搭建了制度框架,从新编制、修订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并初步设计了相应的业务表单,从而将控制措施中的要求通过制度、
表单这样的形式进一步强化了落地的途径。
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
1、内控执行问题将是一段时期内协会需要重视的重点问题通过内控体系建设,已经为经济业务活动初步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标准,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管理方式方法和岗位人员的固有思想观念限制,要确保所有岗位与人员都能够切实按照内控手册中的要求执行将是协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如果执行不到位,那么前期工作都将变得没有意义。因此,下阶段我单位将根据主管部门和其他单位参考经验,将督促内控执行作为重点工作方向。
2、配套资源不足导致内控工作推动积极性不高当前主要依据上级强制政策要求开展内控体系建设,从自身需求提出的内控要求则相对较少,这主要是由于该项工作以往年度未开展过,第一次开展过程中同时面临着预算不足,人员欠缺等等方面的限制,需要在保证单位牵头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加班加点完成该项工作,由此导致内控兼职人员,乃至配合处室的积极性不高。
3、内控专业人员欠缺导致内控工作缺少规划和持续性截至目前,单位所有内控工作均为兼职岗位完成,尚未配备专职岗位或人员,这不仅导致相应岗位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工作压力加大,同时由于都是兼职人员,接受的内控培训少,也不具备对单位所有经济活动都了解的机会和能力,由此导致内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对于兼职人员不熟悉的领域困难大大提高。
下一步内部控制工作计划1、建立内控监督考核机制
目前,我单位已经完成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完成了立标工作,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将转向内控的执行,要提高内控执行效果,就必须建立起与内控配套的监督考核机制。计划以内控评价为基本抓手,认真组织实施内控测试与评价,通过查找内控缺陷,完善控制措施,督促工作提升。
2、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我单位目前主要的内部控制依然依赖于手工方式完成,对信息系统使用的相对较少,2023年将按照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要求,在现有用友
财务软件的基础上,增加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等业务模块,实现内部控制六大业务模块的全部覆盖。
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见或建议1、进一步加强培训宣贯。上一年度财政厅组织了内控专题培训,对于普及内控知识,提高内控意识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一方面参与人员有限,另一方面培训内容相对初级,完成内控体系建设之后,协会在内部控制方面了解的更多,所遇到的问题也就越多,这些都需要通过外部学习或自主学习逐步来弥补。因此,建议财政部门根据当前各单位内控工作开展情况,因势利导的设计相应的培训课程,及时组织学习。
2、提供经费与人员保障。通过内控建设,深知内控工作量的庞大,涉及面之广是开始之前所未预计到的,因此需要财政部门、人事部门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在经费保障、人事安排上予以考虑,内控工作的长期兼职不仅不利于该项工作的持续推进,同时兼职人员也会长期出于高负荷运转状态。
篇五: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2023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
根据2023年内控报告编报要求及近几年公司内控服务经验,正在协助各单位编制2023年内控报告。
2023年11月24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开展2023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23〕11号]。内控报告要求各单位按照本单位内部控制手册、组织开展内控工作的具体情况、内控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做法以及成效、内控的监督实施情况等信息填报,如实反映单位内控工作的建设情况。本次填报工作内容更多,填报内容都需上传附件,表间逻辑关系复杂,软件内部审核严格,相比以往有更大难度。通过对2023年内控报告填制信息的分析,发现内控报告比以往两年有较大更新,新增内容较多,要求更加详细,更加贴近单位工作实际。增加了对单位机构改革内容的统计分析,更加注重内控的实际执行情况,执行的持续更新完善情况,特别是内控风险评估、信息化建设、监督评价的落实提出了具体要求。内控报告的填制更加具
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建设、执行、评价始终贯穿单位内控体系建设全过程。具体如下:
一、编制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对单位、、、、和六大业务进行梳理,明确本业务领域内部控制的决策、管理、执行、监督机构的职责,明确业务环节和各业务环节的控制目标、控制要求,编制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二、编制单位《内部控制手册》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单位的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的内部控制进行规范,绘制流程图。
通过建立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报告关系清晰的内控体系组织架构,明确内控管理决策机构、监督管理机
构和执行机构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单位内部控制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得到规定和沟通,使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得到有效运行。
三、编制2023年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完善资料根据2023年内部控制报告编制要求,需要单位对2023年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相关佐证资料上传至内控报告软件(确保材料真实有效,切勿弄虚作假)。
2023年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报告填报清单一、基本数据审计发现问题总数
针对发现问题建立内控措施数量
巡视、纪检发现问题总数
针对发现问题建立内控措施数量
是否组织开展机构改革
绩效目标申报项目数
执行集体决议规则的重大预算事项数量
预算细化分解至各部门(或附属单位)项目的指标金额
设定整体绩效目标特殊授权实施
的预算支出金额金额一般授权实施金额
已严格执行管控制度的支出事项款级科目数
本单位适用的支出事项款级科目数
二、附件内容序号附件池类型
附件内容1内控组织材料1单位三重一大制度2内部控制领导小组成立方案3内部控制工作小组、监督小组成立方案4内部控制建设规划方案5重大预算事项统计表6风险评估报告材料2会议和培训材料7内部控制领导小组会议纪要8内部控制工作小组会议纪要9集体议事决策的会议纪要10内部控制培训通知、纪要或照片3考核评价材料11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12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13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报告(或检查报告)
14审计报告
15巡视、纪检检查报告16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标准4岗位职责材料17本单位机构改革方案182023年单位三定方案19单位领导权力清单20单位部门责任清单21单位岗位职责清单22岗位职责说明书23分级授权相关文件制度5轮岗情况材料24定期轮岗(或专项审计)相关制度25轮岗记录表(或专项审计报告)
6不适用证明材料26不适用业务说明(如有则上传佐证材料,如无则不需上传材料)
7业务制度27制度更新内容28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29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30政府采购管理内部控制制度31国有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32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33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34其他业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8业务流程35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
图36收支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37政府采购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38国有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39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40合同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41其他业务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14合同材料42合同申请审批单(已审核的)
43合同台账44合同验收证明15信息系统材料45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方案46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更新/改造/升级方案47大数据平台构思方案48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合同文本49内部控制信息系统说明书50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系统截图16执行层面材料51决算报表(含封面)
52预算分解表53重大预算事项集体决策会议纪要54预算执行分析报告55采购验收记录表56资产处置审批单
57单位内控工作总结(需包含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内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下一步内控工作计划、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的建议)
四、明确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内容及工作步骤内控建议:明确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内容及工作步骤
篇六: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业单位合同管理制度(共共9篇)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县政府及其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签订行为,减少因合同签订、履行不当造成的损失,有效维护政府及部门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为规范县政府及其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签订行为,减少因合同签订、履行不当造成的损失,有效维护政府及部门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县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提供公共服务或从事民事法律行为时,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经协商一致,订立合同、协议及其他合意性法律文书(以下统称合同),适用本办法。本县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提供公共服务或从事民事法律行为时,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经协商一致,订立合同、协议及其他合意性法律文书(以下统称合同),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行政事业单位,是指县政府及其所属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派出机构、直属机构、开发区管委会和各乡镇人民政府。本办法所称行政事业单位,是指县政府及其所属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派出机构、直属机构、开发区管委会和各乡镇人民政府。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事业单位合同,主要包括下列类型:
(一)国有土地、滩涂、水域、森林、荒山、矿山等自然资源的租赁、发包、承包、出让合同;(一)国有土地、滩涂、水域、森林、荒山、矿山等自然资源的租赁、发包、承包、出让合同;
(二)国有资产的建设、养护、出租、承包、买卖合同;
(三)行政征收、征用、委托合同;
(四)政府采购合同;
(五)政府特许经营合同;
(六)政策信贷合同;
(七)行政事业单位委托的科研、咨询合同;
(八)行政事业单位签订的招商引资合同;
(九)行政事业单位借款合同;
(十)计划生育管理合同;
(十一)行政事业单位签订的其他合同。
第四条
政府及政府部门的法制机构具体负责本单位的合同管理工作。政府及政府部门的法制机构具体负责本单位的合同管理工作。
政府各部门应协助政府法制机构做好政府合同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签订合同的,应当明确承办部门和承办人具体负责合同的谈判、起草、履行等事宜。行政事业单位签订合同的,应当明确承办部门和承办人具体负责合同的谈判、起草、履行等事宜。
在以县政府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中,承办部门是指具体负责合同前期工作的有关部门;在以县政府部门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中,承办部门是指县政府部门的办事机构。在以县政府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中,承办部门是指具体负责合同前期工作的有关部门;在以县政府部门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中,承办部门是指县政府部门的办事机构。
第六条
合同承办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合同项目的调研、评估、提供初步意见;
(二)审查合同相对方的主体资格、资信、履约能力;
(三)负责订立合同的协商与谈判,合同文本的拟定与修改;
(四)将合同文本等资料报本部门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
(五)县政府或县政府授权或委托签订的合同应当及时报送县政府法制机构审查;(五)县政府或县政府授权或委托签订的合同应当及时报送县政府法制机构审查;
(六)根据法制机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配合法制机构对合同进行监督、检查;(六)根据法制机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配合法制机构对合同进行监督、检查;
(七)负责合同履行,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和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七)负责合同履行,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和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
(八)负责合同纠纷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活动;
(九)保管合同文本及与履行、变更、解除合同有关的文件资料,并负责按规定整理、移交。(九)保管合同文本及与履行、变更、解除合同有关的文件资料,并负责按规定整理、移交。
第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订立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诚实信用、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行政事业单位订立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诚实信用、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第八条行政事业单位订立合同一般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市场调查。凡需要订立合同的项目,应当进行市场调查,形成书面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根据合同标的物的市场状况和合同内容的具体要求,提出要约邀请或要约事项,报送单位负责人审定并签署意见。(一)市场调查。凡需要订立合同的项目,应当进行市场调查,形成书面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根据合同标的物的市场状况和合同内容的具体要求,提出要约邀请或要约事项,报送单位负责人审定并签署意见。
(二)资信调查。对潜在的签约对象,应当对其注册登记情况、股权结构、经营业绩、管理水平、财务状况、行业声誉、以往信用情况等进行调查研究,形成书面资信调查报告报送单位负责人审查。(二)资信调查。对潜在的签约对象,应当对其注册登记情况、股权结构、经营业绩、管理水平、财务状况、行业声誉、以往信用情况等进行调查研究,形成书面资信调查报告报送单位负责人审查。
(三)谈判。合同标的额巨大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应由单位负责人和具有相应技术、经济和法律知识的人员组成谈判小组或招标小组。(三)谈判。合同标的额巨大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应由单位负责人和具有相应技术、经济和法律知识的人员组成谈判小组或招标小组。
(四)拟定合同文本。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合同内容的具体要求,做到标的明确、内容齐全、条款完备、责任明确、用语规范严密。国家和省市政府有关部门已印制格式合同的,按格式合同要求确定合同内容。(四)拟定合同文本。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合同内容的具体要求,做到标的明确、内容齐全、条款完备、责任明确、用语规范严密。国家和省市政府有关部门已印制格式合同的,按格式合同要求确定合同内容。
(五)合法性审查。合同在正式签约前,应当交由单位法制机
构或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的,不得签订合同。构或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的,不得签订合同。
第九条
县政府重点工程项目或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并且合同标的额县政府重点工程项目或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并且合同标的额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应在合同签订前报送县政府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万元以上的项目,应在合同签订前报送县政府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
以县政府或以县政府办公室名义签订合同,由县政府法制机构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以县政府或以县政府办公室名义签订合同,由县政府法制机构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
第十条合法性审查采用书面审查方式,送审单位对送审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送审单位应当提交以下材料:合同当事人身份证明第十条合法性审查采用书面审查方式,送审单位对送审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送审单位应当提交以下材料:合同当事人身份证明;合同当事人资信证明;合同文本以及相关法律文书。
第十一条
需要办理合同所涉及事项的审批、合同登记、备案或者需要办理合同公证等法律事务的,依法或者依合同约定办理。第十二条需要办理合同所涉及事项的审批、合同登记、备案或者需要办理合同公证等法律事务的,依法或者依合同约定办理。第十二条合同一般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合同主体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合同标的或者项目的详细内容;
(三)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四)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五)违约责任及赔偿损失的计算方法;
(六)合同变更、解除及终止的条件;
(七)合同争议解决方式;
(八)生效条件、订立日期。
第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订立合同时,禁止有下列行为:
(一)以欺诈、胁迫、恶意串通等非法手段订立合同的;
(二)超越行政事业单位职权范围作出承诺或义务性规定的;
(三)利用合同低价折股或者无偿、低价转让国有资产的;
(四)利用合同违法发包、分包、转包,牟取非法利益的;
(五)利用合同垄断经营、限制竞争,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五)利用合同垄断经营、限制竞争,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
(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直接或间接以行政机关名义为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提供担保的(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直接或间接以行政机关名义为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提供担保的;
(七)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者利用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七)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者利用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第十四条
行政机关订立合同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一)对合同当事人的资产、资质、信用、履约能力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一)对合同当事人的资产、资质、信用、履约能力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二)选择合同争议解决方式时,优先选择临沂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涉外合同应当优先约定适用我国的法律和仲裁规则;(二)选择合同争议解决方式时,优先选择临沂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涉外合同应当优先约定适用我国的法律和仲裁规则;
(三)合同履行的期限应当明确,并设立合同变更和终止条款,如:遇到国家政策、法律变化,本地规划调整、本地重大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等,难以履约的,合同无条件变更或终止;(三)合同履行的期限应当明确,并设立合同变更和终止条款,如:遇到国家政策、法律变化,本地规划调整、本地重大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等,难以履约的,合同无条件变更或终止;
(四)涉及国有资产出租的,合同期限不高于五年;
(五)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应当做好保密工作。
第十五条行政事业单位法制机构应当从以下方面对合同进行法制审核:行政事业单位法制机构应当从以下方面对合同进行法制审核:
(一)合同主体的资格、资质及履约能力;
(二)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
(三)合同文本的规范性;
篇二: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管理暂行办法
陕西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第一条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23]35号)、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范本)〉的通知》(国人厅发号)、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范本)〉的通知》(国人厅发[2023]158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发。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经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按规定权限批准设立的事业单位(以下称聘用单位)与其受聘人员建立聘用合同关系的,适用本办法。本省行政区域内经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按规定权限批准设立的事业单位(以下称聘用单位)与其受聘人员建立聘用合同关系的,适用本办法。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聘用合同是指聘用单位与受聘人员确立聘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第三条聘用合同是指聘用单位与受聘人员确立聘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第四条聘用合同以书面形式订立。
第五条订立和变更聘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并符合国家和我省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订立和变更聘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并符合国家和我省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聘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聘用合
同规定的义务。
第六条政府人事行政主管部门对聘用合同制度的实施负有指导和监督检查的职责。第六条政府人事行政主管部门对聘用合同制度的实施负有指导和监督检查的职责。
第二章人员的聘用
第七条聘用单位应当成立聘用工作组织,就人员的聘用、考核、续聘、解聘等具体事项提出意见。第七条聘用单位应当成立聘用工作组织,就人员的聘用、考核、续聘、解聘等具体事项提出意见。
聘用工作组织由本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工会负责人和职工代表组成,必要时可以吸收相关专家或者其他有关方面人员参加。聘用工作组织由本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工会负责人和职工代表组成,必要时可以吸收相关专家或者其他有关方面人员参加。
第八条聘用单位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额内,按照岗位任职条件聘用人员,可以优先在本单位现有人员中公开选聘,也可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涉密岗位确需使用其他方式选拔人员的除外。第八条聘用单位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额内,按照岗位任职条件聘用人员,可以优先在本单位现有人员中公开选聘,也可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涉密岗位确需使用其他方式选拔人员的除外。
第九条应聘实行执业资格制度的岗位,应聘人员应当持有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第九条应聘实行执业资格制度的岗位,应聘人员应当持有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第十条人员的聘用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聘用单位公布空缺岗位及其职责、聘用条件、工资福利待遇等事项;(一)聘用单位公布空缺岗位及其职责、聘用条件、工资福利待遇等事项;
(二)应聘人员提出申请;
(三)聘用工作组织对应...
篇七: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充县群德小学学校合同管理制度为维护学校合法权益,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为维护学校合法权益,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学校合同管理的指导思想:贯彻执行国家法律的规定,循序渐进与顺势而为相结合,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学校合同管理的指导思想:贯彻执行国家法律的规定,循序渐进与顺势而为相结合,集权与分权相结合。
一、学校合同管理的目标: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学校合同行为,努力做到低成本控制、低风险运行,高起点定位,高效率管理,确保学校事业健康发展。一、学校合同管理的目标: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学校合同行为,努力做到低成本控制、低风险运行,高起点定位,高效率管理,确保学校事业健康发展。
二、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类运行,责任到人,全面监督的合同管理体制。二、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类运行,责任到人,全面监督的合同管理体制。
三、学校可根据合同承办部门的需要,联系法律专家参加合同的起草、修改和审核重大合同,参与重大合同谈判、合同纠纷的调解、仲裁、诉讼等活动,并根据具体法律服务明确双方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费用。三、学校可根据合同承办部门的需要,联系法律专家参加合同的起草、修改和审核重大合同,参与重大合同谈判、合同纠纷的调解、仲裁、诉讼等活动,并根据具体法律服务明确双方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费用。
四、校长负责学校合同综合管理,负责协调合同承办部门的合同管理工作。四、校长负责学校合同综合管理,负责协调合同承办部门的合同管理工作。
篇八: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的通知财会[2023]21号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我部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财政部
2023年11月29日附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
经济活动的内部控制。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第四条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
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第五条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
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
(二)
重要性原则。
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
(三)
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四)
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第六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
第七条单位应当根据本规范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并组织实施。
具体工作包括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并督促相关工作人员认真执行。第二章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
第八条单位应当建立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对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评估。
经济活动风险评估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外部环境、经济活动或管理要求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及时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重估。
第九条单位开展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应当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单位领导担任组长。
经济活动风险评估结果应当形成书面报告并及时提交单位领导班子,作为完善内部控制的依据。
第十条单位进行单位层面的风险评估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
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情况。
包括是否确定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牵头部门;是否建立单位各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沟通协调和联动机制。
(二)
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情况。
包括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是否实现有效分离;权责是否对等;是否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内部监督等机制。
(三)
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
包括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
(四)
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情况。包括是否建立工作人员的培训、评价、轮岗等机制;工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
(五)
财务信息的编报情况。
包括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账务处理;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六)
其他情况。
第十一条单位进行经济活动业务层面的风险评估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
预算管理情况。
包括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单位内部各部门间沟通协调是否充分,预算编制与资产配置是否相结合、与具体工作是否相对应;是否按照批复的额度和开支范围执行预算,进度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支出等问题;决算编报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及时。
(二)
收支管理情况。
包括收入是否实现归口管理,是否按照规定及时向财会部门提供收入的有关凭据,是否按照规定保管和使用印章和票据等;发生支出事项时是否按照规定审核各类凭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是否存在使用虚假票据套取资金的情形。
(三)
政府采购管理情况。
包括是否按照预算和计划组织政府采购业务;是否按照规定组织政府采购活动和执行验收程序;是否按照规定保存政府采购业务相关档案。
(四)
资产管理情况。
包括是否实现资产归口管理并明确使用责任;是否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账实不符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是否按照规定处置资产。
(五)
建设项目管理情况。
包括是否按照概算投资;是否严格履行审核审批程序;是否建立有效的招投标控制机制;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套取建设项目资金的情形;是否按照规定保存建设项目相关档案并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六)
合同管理情况。
包括是否实现合同归口管理;是否明确应签订合同的经济活动范围和条件;是否有效监控合同履行情况,是否建立合同纠纷协调机制。
(七)
其他情况。
第十二条单位内部控制的控制方法一般包括:
(一)
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二)
内部授权审批控制。
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
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
(三)
归口管理。
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采取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并确定牵头部门或牵头人员等方式,对有关经济活动实行统一管理。
(四)
预算控制。
强化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使预算管理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五)
财产保护控制。
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六)
会计控制。
建立健全本单位财会管理制度,加强会计机构建设,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强化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处理程序。
(七)
单据控制。
要求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在内部管理制度中明确界定各项经济活动所涉及的表单和票据,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填制、审核、归档、保管单据。
(八)
信息内部公开。
建立健全经济活动相关信息内部公开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沼气专用发电装置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采购合同签订制度
- 不可抗力融资租赁合同
- 编外合同用工标准
- 智慧路灯系统解决方案
- 颈椎病手术前后配合
- 线粒体脑病的护理
-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西部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河南省邓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 电梯技术2通力故障代码-2009cn
- 1373特殊教育概论-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1月(2021秋)期末考试真题-开放本科
- 《西方音乐史》课件李斯特
- 《服务礼仪》考试试卷试题含答案
- 传统园林建筑构造--亭、廊、榭、舫75页PPT课件
- 牛津上海版4AM3U2-Around my home
- 经销商准入及评定表格vr
- 管理学基础PPT课件:领----导
- 机能实验考核细则
- 刮痧养生的作用与功效PPT
- 抗浮锚杆防水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