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西安市西咸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
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8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
材料一
钱穆先生曾经说:“孔子所开示者,乃属一种通义,不受时限,通于古今,而义无不然。故为可贵。读《论语》者不可不知。”(《论语新解》)我们今天读《论语》,当然可以把它当作古典来研究,但最主要的是为了思考今天的问题。长期以来,对孔子的学说,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即《论语》主要是关于个人修养和行为的论说。但《论语》的主旨,不仅是关于个人的完善,更是关于文明的完善。人的完善为的是文明的完善。孔子要学生“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分在于,“君子儒”关心的不仅是自己的完善,更有对人类的责任。庄子曾提出“内圣外王”四个字,后来被人们用来概括儒家学派的特色。但是我们要注意,“内圣”和“外王”其实并不能分开讲。在儒家那里,“内圣”是“外王”的准备,“外王”是“内圣”的目标。虽然孔子自己当时面临的问题有其特殊性,但是孔子的思考却能超越时代的限制而具有久远的意义。这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也是为什么今天很多人在读《论语》的时候,感受到的并不只是古代的智慧,而更多的是对于今天的指导和启示。
当然了,我们不能太实用主义,不能说读了《论语》以后,做任何事情都无往而不利。《论语》主要给我们指出了堂堂正正的做人做事的方向。《论语》被很多人看作是中国的第一书。有一位江户时代的日本哲学家甚至说,《论语》是“最上至极宇宙第一书”。在前现代的中国,《论语》更是几乎每一个识字的中国人都要读的书。它不仅影响了读书人的思想,更影响了整个中华文明和中国社会。当然,到了近现代,孔子和《论语》的命运并不太好,经常被人当作替罪羊。在最近一百多年时间里,《论语》不是被批判,就是被忽视。但是不管怎么说,孔子的思想已经成为中国人文化基因的一部分。读《论语》和孔子,实际上也在思考我们自己的生命,思考人类文明的生命和前途。孔子是我们思考的老师,也是我们思考的伙伴。
孔子和西方哲学家不一样。西方哲学家往往会从抽象到具体,用概念和定义来解释问题。但孔子会针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但不管有多少种解释,“爱人”两个字是他对仁的最高本质的概括。对于普通人来说,爱人是基本道德,对于统治者来说,爱人爱百姓是基本义务。但“爱人”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到却不易。所以,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是最后的底线。同时,孔子又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他强调不能够无原则地爱,爱人以德,以天生的善性成人之美。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所以读《论语》,如果会读的话,是会成瘾的,进而会思考自己在生活当中该怎么做。“仁”在孔子那里就属于心之全德,包含了其他一切的德,反之则不然。比方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也就是说仁的容量要比勇大得多。另外,我们再去用这个句式,把它和智一起说,怎么样呢?也可以。《论语》里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仁者做事情不考虑对自己有利没利,只要是正义的事情,刀山火海都会去做;智者则有利就做,对自己不利,暂时不做,或者根本不做,是有条件的。所以,仁者和智者,境界上还是有高低之分的。知而能仁,方为天下之道,这是孔子希望大家能够去做的。
(节选自张汝伦《孔子和〈论语〉》)
材料二
总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两千年以前的东西了。这么问的,实际他已经预设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读《论语》有用吗?《论语》作为基础教育教材的价值,在于有三个体系。
《论语》是知识体系。《论语》包含丰富的、密集的、精练的、非常纯粹的文化知识,文化含量非常高。举例说,一本《论语》五百则,一万六千字,有一百多个成语,成语是最原始的出处,最原始的本意,不是成语字典里的教条。《论语》里几百则终生可以引用的格言,包含了大量的人生智慧。这种知识体系,跟今天的教材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论语》是价值体系。《论语》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社会是理想的社会?什么样的政治是理想的政治?什么样的人是理想的人?概括起来,一句话:什么样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第二个体系,教会孩子做价值的判断,比第一个知识体系更重要。
《论语》,是一部关于理想的书,是一部帮助我们建立信仰的书。信,就是相信一个不确定的东西;但是这个不确定的东西,必须是让你想向上走的。不是什么不确定的东西都能信。让人堕落的东西不能信。信一个不确定的但引领你往上走的,才叫信仰。《论语》,就是给我们提供一个信仰。人活在现实世界里,但是现实的世界只是“实然的”世界,人追求的是“应然的”世界。
《论语》是文化体系。一个民族的教育,一定要让这个民族的孩子有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然后才有民族的凝聚力。教育不是还有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培养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培养民族的凝聚力吗?为什么今天孩子那么喜欢过洋人的节日?我们的教育有没有让孩子们从小就从文化经典里获得文化认同感?
中国为什么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没有中断过历史的民族?因为有文化认同感。历史是否中断,看文化的认同有没有中断。国家幅员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地理环境、物产资源差距极大,为什么能够保持长久的统一?这就是文化凝聚的力量。《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元典。元者何?始者也,经典中的“源代码”。
(摘编自鲍鹏山《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们今天读《论语》,要读出《论语》对于今天的指导和启示,而不能把它当作古典来研究。
B.《论语》虽曾受到批判,但在古代曾影响了中国读书人的思想乃至整个中华文明和中国社会。
C.孔子没有像西方哲学家那样用概念和定义来解释问题,他始终用“爱人”来概括仁的最高本质。
D.《论语》是一部关于理想的书,能帮助人们建立信仰,引领人们向上走,追求“应然的”世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儒家学派的特色可以表述为“内圣外王”,“外王”是“内圣”的目标,“内圣”是“外王”的准备。
B.《论语》明确了做人做事的方法,因此被人们看作中国第一书,甚至被誉为“最上至极宇宙第一书”。
C.《论语》包含丰富而非常纯粹的文化知识,其中包括一百多个成语以及几百则终生可以引用的格言。
D.《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元典,它构建的文化体系有利于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的凝聚力。
3.下列选项,最适合用来阐述孔子的“仁”的本质的一项是()(2分)
A.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B.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C.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D.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4.对于《论语》,材料一与材料二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论证结构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8分)
(二)文学类阅读(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八岁的哥哥(节选)
陈忠实
唰——、唰——、唰——
一张粗铁丝编织的双层罗网,用三角木架支撑在沙滩上,他手握一把被砂石赠磨得明光锃亮的钢皮锨,前弓后踮着腿,从沙梁上铲起饱饱的一锨砂石,一扬手,就抛甩到罗网上,于是就发出这种连续不断的、既富于节奏而又沉闷单调的响声。
一切都显得十分简单:抛沙取石,卖石头挣钱。只需给手心喷上唾液,摸紧锨把儿,使足劲儿,出力流汗就解决一切问题了。不要精心的谋划,也不必过细的算计,只要一天三顿塞饱肚子,胳膊上有源源不断的力气产生出来就行啰……绕口的数学公式呀,冗长的政治名词的概念呀,堆积如山的数理化习题呀,令人恤恤不安的频繁的考试呀,都像脚印一样留在身后,遥远而又冷寂了,他——18岁的高中毕业生曹润生,作为一个年轻的庄稼汉,加入到曹村庄稼汉们庞大的劳动大军中来了。
一切既显得简单,也很自然。
他背着书包,车架上捆绑着被褥卷儿,网袋里装着脸盆、牙具和杂物,涉过小河,从五里镇中学回到曹村来了。
父亲在门口的槐树下,正用一把铁梳子给黄牛梳制着皮毛,抬起头,淡淡地问:“念完了?”
“完了”他说,也是波淡的口气,“毕业了。”
“大学……考得咋样?”
“不咋样”
父亲就不再问了,继续用铁梳子梳刮黄牛卧圈时粘在臀部和肚皮上的粪便和土屑。他只精通作务庄稼和养育牲畜,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到一块的粗笨庄稼汉,对于儿子念书和考学的事,大约连问询的话题也找不出来……
一月后,他接到一封信,那是高等学校统考成绩通知单。他看了一眼,就塞到裤兜里去了,结果是羞于让人再看一眼,或者告诉他人的。
“润娃,心放开!”父亲显然猜透了信的内容,不用询问,就朗声宽慰儿子,“而今考大学跟中状元一样,太难咧!听人说,咱小河一川几十个村子,只考中了一个女子,人说那女子连着考了三年才得中……”
“嗯……”他不置可否地应着。
“你要是不死心,再念一年,明年再考一回,爸供给你。”父亲说,“爸做那几亩庄稼,还成哩!”
“不咧!”润生苦笑着摇摇头,口气却是坚定的,他的高考成绩离得那个录取的分数杠儿,距离太远了。他看着父亲皱皱巴巴的脸颊上的笑纹,反倒难受了,是啊!他供给他念到高中毕业,花了多少钱哪!而他却把好多时间抛洒在五里镇中学的篮球场上了,他断然说:“不用补习了,爸。”
“那也好!而今做庄稼,日子也好过了。”父亲轻松地笑着,仍然在替儿子宽解。在他看来,年轻人都想通过念书考试而进入城市,达不到目的的就三心二意,连做庄稼也觉得没意思了。他说:“你看看,天底下的庄稼人有多少……甭在心!”
他和父亲在自家的责任田里秋收,掰苞谷,掐谷子,随后就在收获过庄稼的田地里播种下麦子,当秋收秋播的忙季一过,父子俩闲不了。
“得寻个活儿干呀!庄稼人怎能闲吃闲坐呢?”父亲在灯下抽着旱烟,“整整一个冬天,整整一个春天,到搭镰割麦,地里没活儿。润娃,你得搞个营生呀!”
“我早想好了——”润生看父亲一眼,胸有成竹地说,“我要养蜂,爸,我把一本《养蜂学》看得快要背过了。”
“哪来的本钱呢?”父亲总是切实地想问题,“一箱蜂要七、八十块,咱能买起几箱呢?养得少,划不着:养得多,又没那么大的本钱……”
“给我买一张罗网。”润生早有打算,“我下河滩捞石头,挣下线来买蜂。东场村俺同学家养了十群意大利蜜蜂,他爸不会管理,没赚着利,不想养了。我想把他那些蜜蜂连窝端过来,我今年捞一冬石头,挣的钱差不多够了。”
“你爱弄,就去弄那蜂儿去。”父亲从来不违拗儿子,总是顺着儿子的兴趣。
他扛上铁锨和罗网,走出自家小院低矮的门楼,下了场楞,下河滩来了。河滩里刚刚落下头一场小雪,冬小麦嫩绿的叶尖翘在薄雪上头,像河岸两边的庄稼人一样,在宽阔的沙滩上,选择一道石头多的沙梁,用三角木架支撑起罗网,用铁锨抛起第一锨砂石,石头撞击崭新的铁丝罗网的第一声响亮的声音,新奇而又陌生,长久地留在他的记忆里。
他没有烦恼,倒是很踏实地在曹村门前的沙滩上撑起了自己的罗网。他学业平平,只是个中等生,对于参加高考,本来就缺乏一定要考中的狠劲,结果自然是早可预料的。因为所望不高,失败时也就减轻了痛苦的程度。他喜欢蜜蜂,那个神秘的王国比什么大学现在都令人动心;他喜欢养蜂人的生活,天南海北去赶花采蜜……为了尽快地把东杨村那十群蜜蜂买过来,他现在必须埋头苦干,拼命轮动铁锨,从一锨一锨抛起的砂石中,挣下买蜂的钱来!东杨村那个同学他爸,简直是个大笨熊,把二十多箱可爱的金黄色的意大利纯种蜜蜂,弄死了大半,太可惜了……到他攒下千元款项的时候,就要把那十箱蜜蜂连窝端过来。那时候,他就扔下铁锨和罗网,离开这冬季奇冷而夏天特热的沙滩了……
唰——
曹润生抛着沙子。他穿一件蓝色秋衣,短头发的运动员平头上,热气蒸腾,红润润的脸膛上流着汗水,可胳膊上并不困乏。下河滩近一月来,最初的不适应重体力劳动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双手已经磨出厚硬的茧子,无论速度和耐力,乃至捉锨扬沙的姿势,都完全可以与任何一位庄稼汉相抗衡了。在篮球场上训练出来的四肢,灵活而轻便;膀阔腰细,行动敏捷,连抛沙提笼倒石头的动作,都带着投篮时的优美的姿势。
他抹一把汗,欣赏着不断增高的石头堆子,嘴角常出得意的而又不满足的微笑,像球赛时瞥一眼记分牌上的积分数字的神气。(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小说中塑造人物非常细致,父亲“朗声安慰儿子”、润生“苦笑着摇摇头”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B.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他辛苦劳作供儿子上学,但对儿子的学习成绩并不十分关心,“淡淡地问”体现了这一点。
C.小说故事简单,但透露出父亲很多的人生哲学,如“而今做庄稼,日子也好过多了”“庄稼人怎能闲吃闲坐呢”、不能“三心二意”。
D.小说结尾用“得意的而又不满足的微笑”写曹润生看自己劳动成果石头堆子的神态,并借球赛看积分数字来具体生动地描幕。
6.小说叙述故事有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7.主人公曹润生与我们考生年龄相仿,他的经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内容概括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3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使请诸鲁,比管仲至,桓公亲逆之于郊,与之坐而问政:“为之若何?”管子对曰:“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而慎用其六柄焉。”
桓公曰:“成民之事若何?”管子对曰:“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咙,其事易。”公曰:“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曰:“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令夫士,群萃而州处,闲燕则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其事君者言敬,其幼者言弟。令夫工,群萃而州处,审其四时,辨其功苦,权节其用,论比协材。旦暮从事,施于四方,以饬其子弟,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令夫商,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资,以知其市之贾,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市贱鬻贵。令夫农,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权节其用,耒、耜、耞、芟。及寒,击草除田,以待时耕;及耕,深耕而疾耰之,以待时雨;时雨既至,挟其枪、刈、耨、镈,以旦暮从事于田野。”
桓公曰:“吾欲从事于诸侯,其可乎?”管子对曰:“未可,国未安。”桓公曰:“安国若何?”管子对曰:“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则国安矣。”桓公曰:“诺。”逐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国既安矣,桓公曰:“国安矣,其可乎?”管子对曰:“未可。君若正卒伍,修甲兵,则大国亦将正卒伍,修甲兵,则难以速得志矣。君若欲速得志于天下诸侯,则事可以隐,令可以寄政。”桓公曰:“为之若何?”管子对曰:“作内政而寄军令焉。”桓公曰:“善。”
管子于是制国:“三军,故有中军之鼓,有国子之鼓,有高子之鼓。春以蒐振旅,秋以狝治兵。是故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内教既成,令勿使迁徙。伍之人祭祀同福,死丧同恤,祸灾共之。人与人相畴,家与家相畴,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昼战目相见,足以相识。其欢欣足以相死。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是故守则同固,战则同强。君有此士三万,以诛无道,天下大国之君莫之能御。”(选自《国语·管仲对桓公以霸术》,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而慎用其六柄焉
B.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而慎用其六柄焉
C.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而慎用其六柄焉
D.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而慎用其六柄焉
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辞”意思是“推辞”,与《木兰诗》“旦辞爷娘去”中的“辞”含义不同。
B.“比”意思是“等到”,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天涯若比邻”中的“比”含义不同。
C.“弟”意思是“弟弟”,与《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中的“弟”含义相同。
D.“从事”意思是“劳作”,现在一般指干某项事业,二者含义不同。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管仲被齐桓公任用源于鲍叔的举荐,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的建议,派人从鲁国请回管仲,并亲自到郊外迎接。
B.管仲认为整修已有的法令,选择好的采用,然后繁衍人口,救济贫困,尊重百姓,国家就安定了。
C.管仲认为如果齐国整顿军队,修造盔甲兵器,其他大国也这样,齐桓公就不能实现成就一番事业的志向。
D.管仲建议齐桓公把战备寄寓在政令里,春天用春猎的名义来整编军队,秋天以秋猎的名义来操练军队。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有此士三万,以诛无道,天下大国之君莫之能御。(5分)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分)
(二)古诗歌阅读(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寒菊(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菊花(明·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第一首诗是作者在南宋灭亡后所写。
12.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郑诗和唐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菊花作为描写对象的咏物抒怀诗。
B.郑诗所写的菊花独自开放在疏篱边,唐诗中的菊花则开在隐者家园。
C.郑诗笔下的菊花傲风拒霜、独放光华,与唐诗中菊花形象完全不同。
D.郑诗中的“百花”和唐诗中的“玄霜”对表现菊花的品质作用相似。
13.这两首诗中,作者借菊花抒发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四、名句默写(8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述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2分)
(2)《赤壁赋》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语句是“_,_”。(2分)
(3)姚鼐《登泰山记》中写山顶雪景的句子是“_,_”。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谈了自己的志向后,孔子笑了,孔子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
(一)文言知识(共2小题,4分)
15.对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彼童子之师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⑤士大夫之族⑥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A.①和③相同B.②和⑤相同C.①和⑥相同D.②和④相同。
1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青,取之于蓝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①輮使之然也②蚓无爪牙之利
C.①冰,水为之②輮以为轮___D.①风雨兴焉②圣心备焉
(二)补写句子(6分)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每空2分)
孟子在其“仁政”制度思想中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里有可贵的“民贵”“民本”内容,体现了孟子的仁爱精神。“为仁由己”“推己及人”“扩而充之”施之个人的修身养性未尝不可,但是欲“以不忍人之心”“发为不忍人之政”,借此来要求当时的统治者成为“圣君明主”,并“施仁政于民”,“故推恩足以保四海”,显然甲。况且,他的“民本、民贵、君轻”之说也有乙。既然“君轻”,何以终其一生,惶惶不可终日,周游列国,游说君王,而不似墨子游走于臣民之间呢?听其言,观其行,庶几近之矣。纵观中国历史,“暴君、昏君”史不绝书,而“圣君明主”却凤毛麟角。孔孟之道丙,而对其“兽性”却过于低估;殊不知,没有约束的制度或权利必然导致专制与滥用。这种泛道德化和道德先验主义的价值取向与本体预设,将人性之善的可能性推导为必然性,将使然视为当然;无不令人高山仰止,可望不可即。(选自《孤独的孟子》)
六、写作(3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作文篇幅至少700字。西安市西咸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
语文试题答案
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3: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微波/红外双鉴探测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建筑劳务行业前景预测及发展规模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消防中心联动控制柜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干衣机市场销售状况及盈利模式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小白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川味火锅行业经营状况及投资竞争力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家居日化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4至2030年微机控温红外烧结炉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安全气囊行业竞争对手经营状况分析及发展潜力研究报告
- 2024年散热器双面弧扣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医院医疗不良事件上报登记本
- 贵州省普通话考试说话题目30篇经典范文
- 最新RBT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全套体系文件汇编(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件第6课-能量营养
- 班主任先进工作经验交流分享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稿
- 第四章离心铸造
- 朗读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课堂PPT)
- 西亚教学设计与反思
- 乙酸乙酯的反应器设计流程图
- EM277的DP通讯使用详解
- 耐压绝缘测试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