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_第1页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_第2页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_第3页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_第4页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身体的养生保健也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知识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医对人体的调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基于多数人中医知识的匮乏,导致许多社会乱象产生,假中医盛行,中药材价格遭到哄抬,各种“肾虚”方面的宣传铺天盖地,人人自危,都在千方百计地“补肾”。殊不知,养脾土之气更为重要。脾主运化,为全身经脉提供水谷之精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可否认,肾主津液,主精气代谢,肾的作用十分重要。可是,如果没有脾来提供水谷之精微,肾的代谢从何谈起?1脾的结构与功能西医认为,脾由白髓、边缘区和红髓组成。白髓中含有大量的T细胞和B细胞。它们分别负责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故在西医上,脾被认为是一个纯粹的免疫器官。中医则认为,“脾与胃以膜相连”《素问・太阴阳明论》)。实际上,当代医学认为:中医概念上的脾应包括脾和胰。因为,古中医中没有“胰”的概念。且胰中具有多种消化酶,符合中医所言的脾的运化功能。生物学中的胰的解剖图也与之契合。脾主运化,升清,主统血;开窍于口,主肉,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素问・五脏别论》言:脾为“中央土,以灌四傍”。脾是精气的源泉。2脾的工作机理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与之对应,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胃降浊,脾升清。胃纳水谷,脾化水谷为精气,“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脾为胃行其津液”《素问・痿论》)两者相互协调,相互平衡。平日我们进食水谷,胃暂存纳,之后由脾来腐熟、运化水谷为水谷之精微,之后上传至肺脉。肺主宣发,宣化蒸腾水谷精微流入全身血脉。水谷之精微一部分化为营气,即营养之气,入阴分,营主血,行于经络,营养全身;一部分化为卫气,即防卫之气,入阳分,卫主气,行于体表。当我们进食量与脾的运化量相当时,体内就不会有过多堆积的东西。可是,当脾的运化量小于我们的进食量时,脾的负担就会加重,就有可能导致脾虚。当湿气无法运化,体内湿气就会过重。湿邪上至肺,就会导致肺宣肃失职。肺火旺盛,水谷精气停滞于肺。肺阴不制肺火,则炼津为痰,又会使脾更加虚弱。这就是痰湿体质的形成原因。痰湿体质的人表现为懒惰、易疲劳,往往容易肥胖。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个现象:一个很胖的人,可以一顿吃下很多东西却精力不足。还经常会饿。这样的人大家都会说他胃口好。其实,这只能说明他的胃很大,可以装下很多食物而己。肥胖的人之所以会精力不足,是因为脾虚所导致的五脏得精气不足。精力不足就会不喜运动,不喜运动就会使阳气不得生发,使得湿气更重,让脾愈加虚弱。更会感觉疲劳;之所以易饿也是因为五脏得气不足,只能多摄取食物。可是如果食物摄取过多又会加重脾的负担,使脾更加虚弱。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会导致一系列痰湿引起的病症,如脚气、风湿、湿疹等等。我们常常听到中医上有这么一个说法“内不治喘,外不治癣”,这两者都与痰湿有关。当前痰湿体质越来越多,由痰湿引发的病症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治愈。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开动脾的运化功能,治疗相关病症又有何难?3脾的重要性脾与胃密不可分,互为表里。脾营养全身,胃盛纳水谷。如果没有脾胃之气,身体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真脏脉”就是因为五脏之真气外漏于脉,无胃气裹挟而出现。“真脏脉”又称“死脉”、“怪脉”,出现这种脉象会导致死亡,无法救治。很多人都说脾是“后天之本”。其实脾不只是后天之本,脾亦是先天之本。因为脾就像我们的眼睛一样,就那么两片,出生那么大,成年后也还是那么大。而真等到五十多岁它变厚一点时,它也没有什么能力了。现代医学中常做脾切除手术,轻易就把脾给切了,因为现代医学认为脾不是很重要。只有肾衰竭等大病才会切除肾。可随着时间推移,切掉一个肾的人慢慢的恢复正常,切掉脾的人身体却每况愈下。为何?五行中,脾是中央土,肾属水。当今,几乎所有爱美人士都言必称减肥。为了苗条身材极尽减肥之能事,听信广告吃各种激素类减肥药、过度节食、甚至手术也在所不惜。虽花费不少,但收效甚微。甚至不减反增,于是便说自己是易胖体质。而究其不成功的原因,就是忽略了脾的运化作用。中医上不讲易胖体质,只讲脾胃是否虚弱。脾胃虚弱则湿邪无法运化,湿邪无法运化则肥胖。上述减肥措施都不同程度上对脾胃造成伤害。如此南辕北辙自然不会成功。除了减肥外,当今人士还爱讲健身,要练出肌肉。为此,也是花费高价去健身房,去买培训课,当时出了大力气,倒也收效不错,但是稍稍放松,前功尽弃。之所以出现反弹就是因为忽略了脾的作用,忽略了脾的养护。因为健身的基础也是养脾,脾主肉,脾土失协则肌肉萎缩。4脾胃的养护人凭常说的“十人九胃”,现在人胃的现状确实令人堪忧。《黄帝内经》中说:“风为百恶之邪”。但是现在人的湿病远多于风病。这是因为现在人的住宿穿衣条件都好于以往,所以受风邪相对较少,但是由于现在人相较于古人运动量太少,饮食不注意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湿气严重,脾胃失调。脾胃,一脏一腑,同属中焦,各为阴阳,互为表里。而脾本身不易表现什么病症,而脾失调必然导致全身血脉出现问题,从而表现出其他病症。故胃病其实也是脾病。孙子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脾胃情况。而脾于外有什么表现呢?脾开窍于口,主肉,其华在唇。而观察脾,也正要从口、肉、唇三方面着手。于口,脾虚则吃食味同嚼蜡;脾壮则食欲强盛;寒重脾虚则口苦涩;脾热中满,水谷之精微上行于口则口甜腻。于肉,脾虚则消瘦抑或肥胖但肌肉不强壮,脾壮则身体肌肉强壮。于唇,脾虚则湿阻中焦,上至唇则口角生疮;若胃中有火,因脾胃相依则必灼烧脾,脾火上行则唇肿,若外感风邪则唇干裂。了解了自己脾胃的情况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调养脾胃。要想养好脾胃,首先不能伤害脾胃。《灵枢・小针解》中记载“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脾胃。”《素问・太阴阳明论》中记载:“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因此,要拒食充斥市面的各种寒温不适的垃圾食品、拒绝不规律作息,按时起居。还有就是不要思虑过度,脾志在思,思虑过度自然伤脾土之气。除此之外,还要拒绝过量饮酒。在做到不伤害脾胃之后,该如何养护呢?至于养护脾胃,其实不难做到。首先,要做到顺应四时之气,一年分四季,中医上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其中,长夏之季(即阴历六月)属土,脾易为湿邪所困,长夏最宜养脾。此时可以适量进食薏苡仁,赤小豆等除湿食物;西瓜,绿豆等清热食物。可以用冰给食物降温,但不可直接食用冰。《本草纲目》认为,夏冰有毒,不可直接饮食。其次,要顺应脾士本性,依病理补泻。《素问・藏气法时论》记载:“脾恶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第三,甘入脾。对于属甘食品要保持摄入有度,不可过度进食属甘食品。甘性食物摄入过多会滋生湿气,此外,过食甘则脾气盛,脾气传肾会伤骨,伤毛发。第四,脾属土,恶湿而喜燥,对应五色为黄色,五味为甘。故适合多食的食物有山药、花椒叶,小米等。山药是平补之物,味甘但不易滋生湿气。花椒叶有除湿气功效,摄入可以减少脾胃的负担。小米味甘而色黄,助长脾土。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一天当中,7点到9点足阳明胃经运行,此时宜早餐。一方面,因为此时胃经经气最足,食物消化得快;另一方面,只有此时食物经胃充分消化后,在9点到11点足太阴脾经运行时可以高效的运化。如果吃早餐过晚,脾的负担就会加重。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