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教学三维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通过诵读与合作探究,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结合具体事例分析体会“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3.通过反复诵读和想象,把握两首诗歌的内在情韵,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和想象,把握两首诗歌的内在情韵,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难点:通过诵读与合作探究,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结合具体事例分析体会“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第一课时关雎一、情景导入1.学生介绍搜集的《诗经》资料。2.想想生活中的用语与《诗经》是否有联系。(2)指导整体朗读,把握韵律节奏。第二节、第三节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屠呦呦(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第二节、第三节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这境界,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1、同学们对这里的“伊人”是如何理解的?(2)指导整体朗读,把握韵律节奏。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学生思考: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效果: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2、总结:“伊人”是一个具体而缥缈的目标,他(她)或许是诗人思念追寻的爱人,或许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或者是明君寻觅的贤臣,或者是一种天下归心的政治理想,或者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似可知但又不得而知。“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1)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梳理每一节的情感,设计朗读方案。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一般是以爱情诗的角度来解读《蒹葭》,也有不同观点:2.品读全诗——品味诗中情感2、总结:“伊人”是一个具体而缥缈的目标,他(她)或许是诗人思念追寻的爱人,或许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或者是明君寻觅的贤臣,或者是一种天下归心的政治理想,或者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似可知但又不得而知。关于《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又称为“诗三百”。《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生活中的《诗经》生活常用语:
巧舌如簧,切磋、琢磨,信誓旦旦,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取名字:子矜(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雨霏(昔我往昔,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屠呦呦(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初读全诗——感受韵律与节奏1.初读全诗——感受韵律与节奏(1)学生朗读,正音
雎鸠(jūjiū)一种水鸟。窈窕(yǎo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逑(qiú):配偶。寤寐(wù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1.初读全诗——感受韵律与节奏
(2)指导整体朗读,把握韵律节奏。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1.初读全诗——感受韵律与节奏
(3)朗读感悟:初读《诗经》,你一定有不一样的感受,它与其他诗歌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呢?结论一:每句四言。结论二:重章叠句手法的使用产生的效果效果: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2.品读全诗——品味诗中情感
(1)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梳理每一节的情感,设计朗读方案。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2.品读全诗——品味诗中情感
第一节: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第二节、第三节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第四节、第五节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2.品读全诗——品味诗中情感
(2)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学生思考: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小结:这首诗写出了男子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2.品读全诗——品味诗中情感
(3)学生讨论:既然大家都认为它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活动: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围绕“如何写这位男子的爱慕、追求相思、求而得之”展开讨论交流、评价。(三)品读全诗,鉴赏艺术手法学生讨论: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小结:使用比兴的手法,即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吟咏的对象。本诗以雎鸠的关关鸣叫求偶作为“比”的对象,兴起淑女为君子的佳偶,借助鸟的行为引出男子对淑女的殷切期盼,以此情感总揽全诗。三、拓展延伸,欣赏比较我国诗词表现爱情主题的作品很多,欣赏构思、风格各异的名篇,例如同属《诗经》中的名篇《蒹葭》,引导学生朗读品味,引入第二课时。第二课时蒹葭一、情景导入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导入新课。学生配乐朗诵诗歌。(3)学生讨论:既然大家都认为它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1.初读全诗——感受韵律与节奏(1)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梳理每一节的情感,设计朗读方案。(小结:这首诗写出了男子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屠呦呦(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二、感受《诗经》特点和表现手法“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难点:通过诵读与合作探究,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三、品读诗歌,明确情景关系2、总结:“伊人”是一个具体而缥缈的目标,他(她)或许是诗人思念追寻的爱人,或许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或者是明君寻觅的贤臣,或者是一种天下归心的政治理想,或者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似可知但又不得而知。道路:长——跻——右②“明志说”“伊人”象征高洁品质,代表自己对美好高洁品质的追求。五、总结收获,明确《诗经》特点白露瞬息消亡,而相思之情也是虚幻而无形,不可捉摸。这境界,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二、感受《诗经》特点和表现手法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二、感受《诗经》特点和表现手法1.朗读诗歌——比较阅读,找出异同。
(1)请一位同学朗读全诗,学生通译全诗。
(2)请同学思考:这首诗与上节课学习的《关雎》有什么异同?(举例说明)二、感受《诗经》特点和表现手法明确:(1)表达形式相同之处:四言,重章叠句、回环往复。蒹葭:苍苍——凄凄——采采。白露:为霜——未晞——未已。伊人所在地:一方——中央——湄——涘——坻——沚道路:长——跻——右二、感受《诗经》特点和表现手法(2)艺术手法相同之处:都用了“兴”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寄意。这境界,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白露瞬息消亡,而相思之情也是虚幻而无形,不可捉摸。(2)艺术手法相同之处:都用了“兴”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寄意。(1)请一位同学朗读全诗,学生通译全诗。雎鸠(jūjiū)一种水鸟。二、感受《诗经》特点和表现手法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初读全诗——感受韵律与节奏雎鸠(jūjiū)一种水鸟。2.品读全诗——品味诗中情感二、感受《诗经》特点和表现手法1.初读全诗——感受韵律与节奏难点:通过诵读与合作探究,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我国诗词表现爱情主题的作品很多,欣赏构思、风格各异的名篇,例如同属《诗经》中的名篇《蒹葭》,引导学生朗读品味,引入第二课时。通过反复诵读和想象,把握两首诗歌的内在情韵,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这境界,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2)指导整体朗读,把握韵律节奏。二、感受《诗经》特点和表现手法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屠呦呦(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二、感受《诗经》特点和表现手法(3)内容情感不同之处:《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达了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烈浓郁。《蒹葭》一诗则含蓄委婉地抒发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意,充满难言的惆怅与伤感。这境界,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三、品读诗歌,明确情景关系2.品读全诗——品味诗中情感通过诵读与合作探究,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结合具体事例分析体会“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屠呦呦(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三、拓展延伸,欣赏比较小结:使用比兴的手法,即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吟咏的对象。(1)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梳理每一节的情感,设计朗读方案。2、总结:“伊人”是一个具体而缥缈的目标,他(她)或许是诗人思念追寻的爱人,或许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或者是明君寻觅的贤臣,或者是一种天下归心的政治理想,或者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似可知但又不得而知。(1)请一位同学朗读全诗,学生通译全诗。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1.初读全诗——感受韵律与节奏学生思考: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2.品读全诗——品味诗中情感“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想想生活中的用语与《诗经》是否有联系。(2)请同学思考:这首诗与上节课学习的《关雎》有什么异同?(举例说明)三、品读诗歌,明确情景关系1.本诗每一章的前两句写景起兴,请同学们思考诗歌中描写资料怎样的景色,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并概括诗中所写景的特征。明确:诗歌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这境界,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三、品读诗歌,明确情景关系2.写景是为了抒情,诗中哪几句是具体抒情的?这样的景抒发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三、品读诗歌,明确情景关系
3.思考:诗中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①诗中通过写蒹葭和白露,塑造了一种清虚寂寥而又略带凄凉哀婉的境界,对诗中所抒写的求佳人而不可得的爱情,和虽不可得而情不散的执着追求,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三、品读诗歌,明确情景关系②蒹葭是飘零之物,随风而荡,正如诗人缥缈恍惚、若有若无的思绪。然而蒹葭最终止于其根,诗人的思绪最终也牵挂于相思之情。白露瞬息消亡,而相思之情也是虚幻而无形,不可捉摸。四、对诗歌主题的探讨
1、同学们对这里的“伊人”是如何理解的?一般是以爱情诗的角度来解读《蒹葭》,也有不同观点:①“人生哲理说”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情人难得、知音难觅的怅惘,仕途坎坷、功业未遂的忧思,理想幻灭、前途渺茫的失望。②“明志说”“伊人”象征高洁品质,代表自己对美好高洁品质的追求。重点:通过反复诵读和想象,把握两首诗歌的内在情韵,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三、拓展延伸,欣赏比较(小结:这首诗写出了男子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2.品读全诗——品味诗中情感2、总结:“伊人”是一个具体而缥缈的目标,他(她)或许是诗人思念追寻的爱人,或许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或者是明君寻觅的贤臣,或者是一种天下归心的政治理想,或者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似可知但又不得而知。三、拓展延伸,欣赏比较“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达了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烈浓郁。二、感受《诗经》特点和表现手法三、品读诗歌,明确情景关系白露瞬息消亡,而相思之情也是虚幻而无形,不可捉摸。(2)艺术手法相同之处:都用了“兴”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寄意。1.初读全诗——感受韵律与节奏《蒹葭》一诗则含蓄委婉地抒发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意,充满难言的惆怅与伤感。三、品读诗歌,明确情景关系雎鸠(jūjiū)一种水鸟。学生介绍搜集的《诗经》资料。四、对诗歌主题的探讨
2、总结:“伊人”是一个具体而缥缈的目标,他(她)或许是诗人思念追寻的爱人,或许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或者是明君寻觅的贤臣,或者是一种天下归心的政治理想,或者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似可知但又不得而知。它的这种主题的多义性恰恰又一次体现了诗歌含蓄朦胧的特点,而这种含蓄朦胧正是全诗着力营造的意境美。四、对诗歌主题的探讨
2、总结:“伊人”是一个具体而缥缈的目标,他(她)或许是诗人思念追寻的爱人,或许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或者是明君寻觅的贤臣,或者是一种天下归心的政治理想,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四年级口算题大全(10000道)
-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5课《自相矛盾》精美课件
-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康复工程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乒乓球V》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徽州民间音乐采风》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BIM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高级管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外国建筑史(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阳光学院《古树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湖口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防疫期间“停课不停学”网上周考(三)物理试题含解析
-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人教版】《劳动教育》五下 劳动项目八《制作校园提示牌》课件
- 《康复治疗技术》
- 建设停车场新能源充电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
- 施耐德PLC-标准指令库
- 03压强与浮力相结合的综合计算-2022中考物理力学压轴计算题难题专练(原卷版+解析)
-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课件)-2022-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公开课
- 2024至2030年中国车用氮氧传感器行业市场发展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人工肩关节置换(反肩)
- 离婚协议书范本2个孩子可打印
- 人教版 水平四 《一百米跑》说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