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现代文阅读真题汇编(三)-(含答案)
小升初现代文阅读真题汇编(三)-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2022·广州·小升初真题)非连续性文本:难忘的毕业季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了一首高山屹立、气势雄伟的乐曲,钟子期赞赏地说:“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弹了一首惊涛骇浪、汹涌澎湃的曲子。钟子期又说:“洋洋乎志在流水。”钟子期能深刻地领会伯牙所弹奏乐曲《高山流水》的内涵。从此两人结成了知音,传为千古佳话。
(来源:学习强国APP)
1.阅读材料一,判断以下哪位表演者能顺利进行表演,能的打“√”,不能的打“×”
(1)范云表演的节目是小品,他听到主持人提示准备候场后,从靠近男卫生间一侧的楼梯上台准备。()
(2)张素怀表演的节目是中国舞《送别》,她提前换好服装,带上舞蹈扇,在17:50到达会场。()
2.王军是本次联欢会的主持人,为了写好《高山流水》的节目介绍,他特意上网搜集了相关资料。请你结合材料三中王军收集的资料,为节目《高山流水》写一则50字左右的节目介绍。
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二,说说你认为这份节目单的安排是否合理,并写出至少2个理由。
__________
(2022·东莞·小升初真题)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游览图
(鸦片战争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材料二】
鸦片战争博物馆参观须知
①免费开放区域: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各展厅及公共活动场所。
②免费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8:30﹣17:30,其中《虎门销烟》《虎门故事》展览、画廊逢周一闭馆检测维护保养(国家法定假日除外),其他区域照常开放。
③观众需通过我馆微信公众号至少提前一天预约参观。实行实名制参观,观众需携带身份证或其它有效证件入馆参观。
④疫情期间。实行总量控制、分时分流等措施,每日参观人数不超过1000人。
⑤入馆参观前,需在测温点出示预约二维码和“粤康码”,自觉接受体温检测,配合工作人员登记身份信息。体温正常(低于37.3℃),无咳嗽、呼吸急促等可疑症状可入馆参观;体温检测异常谢绝入馆,同时听从工作人员引导至隔离区临时隔离,等待进一步就诊。
⑥馆区内讲究环境卫生,爱护文物展品、展览设施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如有损坏,照价赔偿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禁止一切不文明行为。
⑦儿童、行动不便、身体有疾病的观众需在家人陪同下入馆参观;衣冠不整者、醉酒者、精神障碍者、携带易燃易爆及危险品者、携带宠物者谢绝入馆参观。
4.鸦片战争博物馆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是_____,你想去参观需要携带_____或_____入馆参观。
5.疫情期间,张明去鸦片战争博物馆参观,他需要出示_____和_____自觉接受体温检测;如果检测出张明的体温是38.3℃,工作人员应该_____。
6.关于参观鸦片战争博物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观众需通过我馆微信公众号至少提前一天预约,并实行实名制参观。
B.疫情期间,每日参观人数不可超过1000人。
C.馆内逢周一所有区域都闭馆检测维护保养。
D.馆内禁止一切不文明行为。
(2022·江门·小升初真题)阅读《好奇》,回答下面问题。
①壶里的水开了,壶盖噗噗噗地往上跳。那么多人看过这种现象,最多只是把壶从炉子上提下来。只有瓦特很好奇,他非要弄明白壶盖为什么能被水蒸气顶起来,于是后来有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树上的苹果熟了,啪啪地往下掉。那么多人被砸到后,最多只是把苹果捡起来吃了。只有牛顿很好奇,他深入分析苹果成熟便坠落的原因,于是便有了万有引力定律。
②说好奇心是世界上一切发明创造的源泉,恐怕一点儿也不为过。没有好奇心的人,觉得一切都是()的,他们的口头禅是“神马都是浮云”。好似看破红尘的过客,又如心如止水的高僧,其实无非是为了掩饰自己那颗()的灵魂。他们的眼睛虽然睁着,其实却();他们的耳朵虽然也没堵着,其实却()。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在他们眼中只是浮光掠影,他们就像浮萍,永远无法洞悉海底深处的奥秘。肤浅的认知也注定了他们庸庸碌碌的一生。
③有好奇心的人,凡事总爱问个为什么,总想探个究竟。他们从来不满足于事物的表象,仿佛具有二郎神的第三只眼,总想看出事物背后所隐藏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往往给人们带来一个旖旎的新世界。花开花谢,草长莺飞,在常人看来不过是一些自然现象,竺可桢先生却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里面深藏着复杂的物候学知识。稻田里长了一棵“毛毛草”,别人看到了,可能顺手就拔下来扔到一边,袁隆平却受到启发,研制出耐旱的杂交水稻。古往今来所有的创造发明,几乎都源于创造者有一颗好奇心。
④好奇,是生命焕发光彩的字眼。好奇,是人类发展提升的源泉。如果你不想你的人生庸庸碌碌,那么请保持一颗好奇心吧,它能让你的灵魂插上翅膀;如果你不想你的事业徘徊不前,那么请保持一颗好奇心吧,它能为你的航船扬起风帆!
7.本文的主要观点,表达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好奇心是世界上一切发明创造的源泉。B.请保持一颗好奇心。
C.好奇,是生命焕发光彩的字眼。D.有好奇心的人,凡事总爱问个为什么,总想探个究竟。
8.[多选题]选文用了典型事例阐述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瓦特发明蒸汽机B.袁隆平发现物候学的知识
C.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D.竺可桢研制出杂交水稻
9.从下列成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在第②自然段的括号里。
①视而不见
②司空见惯
③充耳不闻
④麻木不仁
10.联系上下文,第③自然段加点的词语“他们”指的是哪些人?“他们”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
11.“古往今来所有的创造发明,几乎都源于创造者有一颗好奇心。”中“几乎”这个词语能够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
12.阅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__________
(2022·惠州·小升初真题)阅读
往事依依
①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祜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②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画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渺,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作梁山泊的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
③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④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而晦,丽口蓝天,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绿树阴浓夏日长”“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这些色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⑤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诗词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噔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
⑥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儿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⑦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
13.“我”读《水浒传》会“身历其境”“津津有味”是因为()
A.“我”的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风景就是《水浒传》中梁山泊的背景。
B.“我”曾目睹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
C.“我”想象着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
14.短文以“往事依依”为题,文中的“我”深情回忆了少年时代哪三件事,这些往事唤起了“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
__________
15.请联系你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短文第⑥段中老师的话的理解。
__________
(2022·甘肃金昌·小升初真题)
《老人与海》
[梗概]
圣地亚哥是古巴的一位老渔夫。有一段时间,老渔夫独自乘小船打鱼,他接连打了84天,但一条鱼也没有捕到。本来一个叫马诺林的男孩子跟他在一起,可是日子一久,马诺林的父母认为老头儿背运,吩咐孩子搭另一条船出海。孩子每次见到老人空船而归,总要帮他拿拿东西。孩子为老人准备饭菜,跟他一起评论垒球赛。
老人和孩子相约第二天,就是第85天一早一起出海。当晚老人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少年当水手时远航非洲见到了在海滩上嬉戏的狮子。
醒后他去叫醒孩子,两人分乘两条船,出港后各自驶向自己选择的海面。天还没有亮,老人已经放下鱼饵。他看见露出水面的一根绿色钓竿急遽地进入水中。他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着钓丝。经过判断,他断定这是一条大鱼。这激起他要向它挑战的决心。老人先松开钓丝,然后大喝一声,收拢钓丝,但鱼并不肯屈服,老人把钓丝背在脊背上,但是作用不大,小船向西北方漂去。为了能坚持下去,他不断地和鱼、鸟、大海对话,不断地回忆往事。太阳升起后,老人发觉鱼还没有疲倦,鱼开始不安分了。老人用右手去模钓丝,发现那只手正在流血。过了一会儿,他的左手又抽起筋来,但他仍竭力坚持。正在这时,钓丝慢慢升起来,大鱼终于露出水面,它足有18英尺长,比他的船还要长。老人和大鱼一直僵持着,双方已搏斗了两天一夜。老人和大鱼的特久战又从黑夜延续到天明。大鱼跃起十几次后开始绕着小船打转。老人头昏眼花,但他仍紧紧拉着钓丝。当鱼游到他身边时,他把钓丝踩在脚下,然后把鱼叉扎进鱼身,战胜了那条他一生都没有见过的大鱼。
老人把大鱼绑在船边胜利返航。一个多小时后,鲨鱼嗅到了大鱼的血腥味跟踪而至抢吃鱼肉。老人见到第一条鲨鱼,他用鱼叉击败了它,同时也失去了鱼叉。他说,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后来老人用刀对抗两条来犯的鲨鱼,但在随后的搏斗中刀也折断了,不得已他又改用短棍,最终取胜。然而半夜里鲨鱼成群结队涌来时,他已无法对付它们了。船驶进小港,船旁是硕大无朋的白色鱼骨架。老人自问是什么打败了他;他的结论是,什么也没有,是他自己走得太远了。
第二天早上,孩子来看望老人。老人醒来后,孩子给他端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两人相约过几天一起去钓鱼。孩子离去后,老人睡着了,他又梦见了非洲的狮子。
“我可能撑不住了。”老人想。每一次,他都觉得自己快要晕倒了。“我可能不行了,但我一定要再试一次。”
他又试了一次,当他已经迫使那鱼转身的时候,那鱼调整好姿态,又缓慢地游开了,它巨大的尾巴在空气中摆动着。
“我要再试一次!”老人暗自发誓,尽管他的双手现在已是血肉模糊,眼前的一切也仿佛在不停地闪动。
他拿出自己忍受的全部疼痛,和仅存的体力,和久已不见的骄傲,用来对付那鱼的殊死挣扎。然后,那鱼被拉到他的身边,喙形鱼嘴几乎碰到小船的船板,很长,很深,很宽,银色身体,有紫色的条纹,在水里似乎无穷无尽。
老人丢下鱼线,用脚踩住,用软绵的双手努力握紧他的鱼叉,将鱼叉举过头顶,举到不可能再高的高度;然后拼劲全身的力气,将鱼叉扎入了大鱼胸鳍后面的鱼腰里。他感觉到鱼叉的铁齿已经扎入鱼的身体,于是他倚靠在鱼叉上,想扎得更深一些,然后他将全身的重量都压了上去。大鱼生机勃勃地做了一次最后挣扎,它跳出水面,跃向空中,把它的长、它的宽、它的威力和它全部的美都展现出来。尔后,轰隆一声落入水中。
16.根据梗概的内容,照样子将剩下的小标题补充完整。
①未打到鱼,仍不服输;②____③_______;④一无所获,回到家中
17.节选的文段中在描写老人与大鱼搏斗时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从中,你体会到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
18.海明威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有力,富有特色。下面是《老人与海》的同译文,哪种译文更符合海明威作品的语言风格?
A.译文①鲨鱼的来袭并不偶然。它是从深水里游上来的,因为黑云状白鱼血沉积下来,散布在一﹣英里深的海里。
B.译文②这条鲨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那大片暗红的血朝一英里深的海里下沉并扩散的时候,它从水底深处。上来了。
19.结合梗概和节选内容,谈一谈桑地亚哥老人给予你哪些思考与启示?写出两点。
__________
(2022·梅州·小升初真题)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每年端午节。妈妈总要给我包粽子。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形的,也不是圆形的,而是一个奇怪的锥体。哈哈,你知道它包含几个顶角。几条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
妈妈先把五花肉、红枣洗净、切碎,搅拌均匀做成馅料。然后用青绿的粽叶包爽着浸透的乳白的糯米和红色的馅料。用细细的毛线缠绕几下系紧,一个可爱的粽子就包好了。煮熟后,剥开粽叶,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颜色真好看。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粽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又香又甜。它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所以全家人都喜欢吃。
粽子不但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君王不采纳。后来君王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人民怀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老人们说吃粽子时,可要学习屈原的崇高品质和爱国精神。是的,每逢端午节,人们怎么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呢?
20.填空:短文写了粽子的_____、颜色和_____,还写了关于粽子的动人传说。
21.把文中画“﹏﹏﹏”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
22.你记住的爱国诗人还有谁?请写出他表达爱国情怀的诗句。
__________
23.文中画“”的句子是_____句,加点的的句子是_____句。
A.拟人句
B.比喻句
C.中心句
D.过渡句
24.下列的传统节日各有什么习俗?
春节_____
元宵节_____
清明节_____
中秋节_____
A.吃月饼
B.贴春联
C.祭祖
D.看花灯
(2022·浙江·统考小升初真题)主题阅读。
关于方言和普通话
2018年在“台州19楼”论坛出现一个题为“台州话专业六级考试”的测试,很多人给自己和孩子测试,结果……
民间声音(摘自“台州19楼”论坛,有删改)
关于测试的讨论帖:
1楼:我家孩子是地地道道的台州人,今年10岁,最后测出来的结果是“零分”!作为土生土长的台州人,竟然完全不会讲台州本地话。儿子还说,他一个同学偶尔说几句方言,他们全班都像听天书一样,完全不懂。没想到孩子会说地道方言竟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2楼:我家女儿就是这样,英语能说得很溜,但方言完全是一窍不通,跟她爷爷奶奶说话,还要找翻译呢!
3楼:关于“考试”失利的原因,我觉得问题应该出在生活中。平时学习生活中讲普通话的机会多,无形中降低了孩子的方言水平。
4楼:我突然感觉自己不是台州人,貌似只有两道题目能答出来。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台州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吧!
5楼:也许有一天,台州方言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方言里有文化,台州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不应该消亡。
学者言论
(1)类似的方言测试虽然不尽科学严谨,但能让本地人想起“方言”,这个东西,能进一步普及台州方言,让台州方言能够永远流传下去。——程和平(台州方言专家)
(2)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用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____________
——程乃珊(著名作家)
(3)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耻的。
——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
(4)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
——敬文东(文学博士)
(5)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保护方言。
——陈章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新闻链接(摘自《浙江日报》)
台州某小学将《本地话》正式列入全校必修课课程,想方设法邀请一些对方言有一定研究的人士,每周一次开展教学活动。
25.关于台州话的测试,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__________
26.测试成绩不理想,台州19楼的网友们分析的原因不包括哪个方面?()
A.学讲台州话比学讲普通话困难。
B.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
C.孩子缺少讲台州话的环境。
D.台州话太“土”,跟外地人沟通,他们听不懂。
27.下列哪项不是“学者言论”讲到的?()
A.方言测试能引起本地人对“方言”的关注。
B.不会讲这个城市的方言,你就很难融入这个城市。
C.全球化的时代,方言应该成为公共交流语言。
D.我们需要推广普通话,也需要保护方言。
28.“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耻的。”对于这样的学者言论,你有什么想法?
__________
29.方言是否有必要进入课堂?作为一名小学生,你又有什么看法?要求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具体阐述支持这个观点的理由。
__________
(2022·江苏无锡·统考小升初真题)阅读
要从小培养学生“善问为什么”
著名感染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杭州一所学校勉励小学生:“希望你们从小开始,培养爱科学、爱钻研的品质,善于问为什么。”
学贵质疑,发问是求知的起点。201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给山东大学新生上开学第一课,特意强调“科学家的好奇心比论文重要”。(A)不仅是科学家,各行各业取得成绩的人物,好奇心和发问都是引领他们在工作上不断进步的重要源泉。
发问意识要从小培养,并使其成为一个人的思维习惯。李兰娟所说的“善于问为什么”的第一层含义,是精神层面的,要启发学生敢于发问。第二层含义是能力层面的,即要培养学生善于发问。随着接受教育时间的增长,学生问为什么,要能问到点子上,问到关键处。能否问出有意义的问题,标志着学习是否进入了高阶段。(B)学生平日要在学习中勤于思考,这样才能在发问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意识到了善问的重要性。《礼记》有云:“善问者,如攻坚木。”意思是说善于发问的人,犹如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C)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导向的是最终解决之道。
从人类知识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讲,敢问为什么、善问为什么,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使命与担当。教师要积极引导,从小培养学生敢问、善问为什么的能力与素养。___
(摘自《中国教育报》,作者:高毅哲,有改动)
30.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围绕这一观点,首先讲了质疑与发问是求知的起点,接着讲了__,最后讲了善问的重要性。
31.作者引用丁肇中的话是为了说明__。
32.把下面这段话放在文中的括号内,合理的位置应该是()
如果一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接受现成的知识而不问任何问题,那就意味着他只是在进行机械地学习,不利于其未来发展。
参考答案:
1.×√2.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流水,伯牙子期的友情令人感慨。同样地,同窗六年的情谊也令我们难忘。下面,请大家欣赏古筝演奏《高山流水》。3.合理。理由如下:①节目的内容大多与友情、集体、未来、感恩有关,和毕业联欢会的主题相符。②节目形式丰富多样,有朗诵、游戏、舞蹈、乐器演奏、独唱等,十分吸引人。③节目数量为九个,与“久”谐音,寓意友情长长久久。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资料阅读理解。
根据认真阅读材料一中的参演人员注意事项中“请表演人员于6月26日18:00前到远学校礼堂门答到并在演员席就坐”、“参演人员请在主持人提示候场准备后,提前到达音响控制室候场”、“麦克风放置在音响控制室。上台前请提前到达,领取麦克风;下台后请把麦克风归还到音响控制室”,结合方位图可知:
(1)范云表演的小品节目不能顺利进行表演,因为范云是从靠近男卫生间一侧的楼梯上台准备,未按照提示提前到达音响控制室领取麦克风候场。
(2)张素怀提前换好服装,带上舞蹈扇并在17:50到达会场,符合参演人员注意事项,故张素怀的中国舞《送别》可顺利演出。
2.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
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材料,书写时语言通顺即可。如:巍峨的高山掩映着涓涓的流水,下面让我们一同聆听《高山流水》,一同在悠扬的音乐中去领略那美丽的山光水色,请欣赏古筝独奏《高山流水》,掌声有请。
3.本题考查的是对资料内容的理解与辨析。
根据认真阅读资料二中的节目单中节目名称可知,节目符合本场毕业联欢晚会的主题息息相关;并且节目有小品、舞蹈、游戏、乐器演奏、独唱、诗歌朗诵,形式丰富多样;节目单而且排序为:诗歌朗诵、乐器演奏、歌曲独唱、手语表演、游戏、乐器演奏、中国舞表演、小品、老师寄语,排列顺序组合科学,内容表演不重复。故节目单分布合理。
4.虎门林则徐纪念馆身份证其它有效证件5.预约二维码“粤康码”引导至隔离区临时隔离;6.C
【解析】4.本题考查关键信息提取。
根据材料一“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游览图”可知,鸦片战争博物馆另外一个名字是虎门林则徐纪念馆。
根据材料二“实行实名制参观,观众需携带身份证或其它有效证件入馆参观”可知,去参观需要携带身份证或其它有效证件入馆参观。
5.本题考查获取材料关键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二“入馆参观前,需在测温点出示预约二维码和‘粤康码’”“体温检测异常谢绝入馆,同时听从工作人员引导至隔离区临时隔离,等待进一步就诊”可知答案。
疫情期间,张明去鸦片战争博物馆参观,他需要出示预约二维码和“粤康码”自觉接受体温检测;如果检测出张明的体温是38.3℃,工作人员应该引导至隔离区临时隔离;。
6.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根据“③观众需通过我馆微信公众号至少提前一天预约参观。实行实名制参观,观众需携带身份证或其它有效证件入馆参观”可知观众需通过我馆微信公众号至少提前一天预约,并实行实名制参观。
B.根据“④疫情期间。实行总量控制、分时分流等措施,每日参观人数不超过1000人”可知疫情期间,每日参观人数不可超过1000人。此项说法正确。
C.《虎门销烟》《虎门故事》展览、画廊逢周一闭馆检测维护保养(国家法定假日除外),其他区域照常开放。故此项说法错误。
D.根据“⑥馆区内讲究环境卫生,爱护文物展品、展览设施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如有损坏,照价赔偿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禁止一切不文明行为”可知馆内禁止一切不文明行为。此项说法正确。
故选C。
7.B8.BD9.②④①③10.第③自然段加点的词语“他们”指的是有好奇心的人;花开花谢,草长莺飞,在常人看来不过是一些自然现象,竺可桢先生却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里面深藏着复杂的物候学知识。稻田里长了一棵“毛毛草”,别人看到了,可能顺手就拔下来扔到一边,袁隆平却受到启发,研制出耐旱的杂交水稻。11.不能。几乎:表示差不多,接近。如果删去,意思就变了,就由大概变为绝对了。用上“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2.我不知道蜜蜂是怎么交流的,就去蜂场观察了蜜蜂,还看了好多关于蜜蜂的书籍。现在我知道它们是通过“跳舞”来和同伴交流的,不同的“舞蹈”有不同的意义。因为对蜜蜂的交流产生了兴趣,现在我对好多大自然里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懂了好多大自然的奥秘。
【解析】7.考查文章的主要观点
本文列举了瓦特发明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竺可桢感知“大自然的语言”、袁隆平研制耐旱的杂交水稻四个事例来说明了作者的观点——人要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仔细阅读短文以及题目可知,短文围绕请保持一颗好奇心展开了论述,也是文章的主要观点,所以可以运用题目进行概括。故选B。
8.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从①“只有瓦特很好奇,他非要弄明白壶盖为什么能被水蒸气顶起来,于是后来有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树上的苹果熟了,啪啪地往下掉,那么多人被砸到后,最多只是把苹果捡起来吃了。只有牛顿很好奇,他深入分析苹果成熟以及坠落的原因,于是便有了万有引力定律。”③“花开花谢,草长莺飞,在常人看来不过是自然现象,竺可桢先生却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里面深藏着复杂的物候学知识。稻田里长了一棵毛毛草,别人看到了,可能顺手就拔下来扔到一边,袁隆平却受到启发,研制出耐早的杂交水稻。古往今来所有的创造发明,几乎都源于创造者有一颗好奇心”中可以看出B、D项与文章内容不符。故选B、D。
9.考查了选词填空。
注意理解词义,结合语境分析即可。第二自然段正确的语句为:没有好奇心的人,觉得一切都是司空见惯的。好似看破红尘的过客,又如心如止水的高僧,其实无非是为了掩饰自己那麻木不仁的灵魂。他们的眼睛虽然睁着,其实却视而不见;他们的耳朵虽然也没堵着,其实却充耳不闻。
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
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物常见,不觉得奇怪。
充耳不闻:意思是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麻木不仁: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10.考查了对文章的阅读理解。
联系上下文可知,根据原文的内容“有好奇心的人,凡事总爱问个为什么,总想探个究竟。他们从来不满足于事物的表象,仿佛具有二郎神的第三只眼,总想看出事物背后所隐藏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往往给人们带来一个旖旎的新世界。”以及原文内容“稻田里长了一棵“毛毛草”,别人看到了,可能顺手就拔下来扔到一边,袁隆平却受到启发,研制出耐旱的杂交水稻。古往今来所有的创造发明,几乎都源于创造者有一颗好奇心。”中的第③自然段加点的词语“他们”指的是有好奇心的人,花开花谢,草长莺飞,在常人看来不过是一些自然现象,竺可桢先生却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里面深藏着复杂的物候学知识。稻田里长了一棵“毛毛草”,别人看到了,可能顺手就拔下来扔到一边,袁隆平却受到启发,研制出耐旱的杂交水稻。
11.考查了学生语言特点的理解。
结合内容理解,首先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带入语境中进行分析。本题中“几乎”一指差一点,二指差不多,接近。表示差不多,接近。如果删去,意思就变了,就由大概变为绝对了。用上“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因此不能删去。
12.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既要联系短文内容,不能脱离主旨,又要有自己平常在生活中积累到的经验来谈一谈自己对“好奇”的看法。畅所欲言,不脱离主旨即可。
13.C14.读《水浒传》读《千家诗》听老师入情入理地讲课;15.读书的过程就像在和作者交流,学习他的智慧和知识。就像我在读《海底两万里》时,就被凡尔纳新奇而又合理的想象深深折服,同时了解各种各样的知识。
【解析】13.此题考查信息筛选能力。
我们根据句子“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作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可知,是“我”想象着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因此会有身临其境之感。
故选C。
14.此题考查对文章的概括能力。
由句子:“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以及“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和句子“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我们可知答案,文章讲述了“我”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读《水浒传》、读《千家诗》、听老师讲课的事情。
15.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
由句子:“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儿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我们可知,老师在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要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读书的方法。
16.历经磨难,打到大鱼勇斗鲨鱼,只剩骨架17.运用了动作和心理描写。我从中体会到老人是一个很勇敢,坚持不懈的人。18.A19.桑地亚哥老人的事例告诉我生活中要做一个乐观、勇敢、不服输的硬汉。
桑地亚哥老人的事例告诉我遇到事情要坚持不懈,勇于挑战困难。
【解析】16.本题考查了根据梗概内容补充小标题。
从“老人和大鱼一直僵持着,双方已搏斗了两天一夜”“老人头昏眼花,但他仍紧紧拉着钓丝。当鱼游到他身边时,他把钓丝踩在脚下,然后把鱼叉扎进鱼身,战胜了那条他一生都没有见过的大鱼”可知小标题可以定为“历经磨难,打到大鱼”。从“后来老人用刀对抗两条来犯的鲨鱼,但在随后的搏斗中刀也折断了,不得已他又改用短棍,最终取胜”“船驶进小港,船旁是硕大无朋的白色鱼骨架”可知小标题可以定为“勇斗鲨鱼,只剩骨架”。
17.本题考查了对描写方法的理解及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从“老人想”“老人暗自发誓”可知运用了心理描写。从“老人丢下鱼线,用脚踩住,用软绵的双手努力握紧他的鱼叉,将鱼叉举过头顶,举到不可能再高的高度;然后拼劲全身的力气,将鱼叉扎入了大鱼胸鳍后面的鱼腰里”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从中我体会到老人是一个很勇敢,坚持不懈的人。
18.本题考查了对海明威语言的理解。
译文①更符合海明威作品的语言风格。海明威作品的语言简洁、明快、有力,富有特色。描写鲨鱼来袭时,译文①翻译成“鲨鱼的来袭并不偶然”,译文②翻译成“这条鲨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两种翻译进行比较,译文①比较简洁,富有特色。所以译文①更符合海明威作品的语言特点。据此作答即可。
19.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这部小说讲述了年老的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捕鱼,前84天一无所获,第85天,他冒险去从未去过的深海打鱼。他发现一条大马林鱼,耗时3天刺死了它,回归途中遭到鲨鱼五次袭击,他用鱼叉、船桨和刀子反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港口,但巴林鱼仅剩下五幅巨大的白骨架。
从选段可以看出老人是一个乐观、勇敢、不服输、坚持不懈的人,作答时围绕这些内容谈启示即可。
20.形状味道21.是的,每逢端午节,人们不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22.我记住的爱国诗人有陆游,爱国诗句是“王师北定中原口,家祭无忘告乃翁。23.BD24.BDCA
【解析】20.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本文通过端午节妈妈总要包粽子,写出了粽子的形状、颜色、味道以及关于粽子的动人传说,表达作者对粽子的喜爱和对屈原崇高品质和爱国精神的敬仰。
21.考查了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是的,每逢端午节,人们怎么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呢?”这是一个反问句,删去反问词,将“怎么会”改为“不会”删去“呢?”,添加句号。
22.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拓展
我国的爱国诗人有很多,苏轼、辛弃疾、杜甫等。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工程合同与索赔 心得
- 合伙分股合同模板
- 眼内炎治疗新进展
- 2024合同协议书法司法解释中英文对照
- 2024薪酬制物业管理合同
- 2024工程装修施工合同范文
- 欧陆风云3(EU3)常用秘籍与国家代码
- 2024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 沈阳城市学院《影视导演》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城市学院《诉讼可视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主播艺人入职面试信息登记表
- 灌注桩桩基工程桩头破除、缺陷修补、接桩施工方案
- 掘进工作面贯通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 疼痛评估:准确评估病人疼痛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漫画”老师》教学实录
- 《严以律已+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主题班会教育》
- 强生干式生化V350检测仪标准操作程序(SOP)
- 06-2018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试行)
- 洛阳市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申报表
- 2023年旅行社经营管理教案
- 扁桃体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