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散文研究范式之建立_第1页
新世纪散文研究范式之建立_第2页
新世纪散文研究范式之建立_第3页
新世纪散文研究范式之建立_第4页
新世纪散文研究范式之建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世纪散文研究范式之建立在20世纪中国文学各体的研究中,散文的研究一直较为落后,甚至一度处于边缘的位置。散文研究的落后有各种原因。比如散文一方面门槛低一方面文体太宽泛且没有边界,难以把握与规范,于是有的人对其不屑一顾;有的人则困难寻理论的切入点而掉头而去。再比如,20世纪以来的小说、诗歌乃至电影戏剧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各种思潮流派更迭,各种理论、艺术表现手法风起云涌,而在散文这里,却波澜不兴,既缺少思潮流派的激荡,又少有不同观点的论争。当然,更为主要的是散文研究者自身的问题。纵观五四以降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散文研究,可以看到许多散文研究者的研究视野过于狭隘,过于因循守旧乃至固步自封。他们过于纠缠于散文的枝节问题,如散文的写作技巧、立意构思、谋篇布局、锤炼语言,等等,而对于理论研究,特别是散文研究范式的建构更是缺乏热情。这正如陈剑晖先生所指出的:“研究散文的理论家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散文的边缘位置。他们对于散文这种文体的变革创新总显得心不在焉,甚至还有一点麻木不仁。”不过进入新世纪之后,这种重写作技巧和作家作品评论而轻理论建构的局面已有了很大的改观。随着散文创作的繁华和散文研究的日渐深入,原来受到忽略的散文理论话语的建构渐渐受到了重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几种研究散文范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下面拟对新世纪出现的几种散文研究范式进行梳理和评析。一本文所谓的研究散文研究范式,只是借用了库恩的说法和某些研究思路。换言之,笔者是在宽泛、模糊的意义上来使用库恩的理论。因此,这里所列举的散文研究范式,是在社会一心理部分的层面,同时在构成子集的“范例”层次上来进行,这些范式尚未成为共同体成员一种把握研究对象的概念框架,一套理论和方法论的信条,目前为止还没有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推动学科进步的效应。笔者之所以将范式理论引进散文研究领域,一是取决于散文研究的实际,即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散文创作的繁华和散文研究的日渐深入,一些不甘于平庸的散文研究者开始尝试着建构散文的范式,并取得了相当喜人的成绩,引来了一定的关注。二是本文梳理分析这些尚不成熟的散文研究范式,其旨在于彰显鼓励散文领域中的寂寞开拓者和探路者。倘若每一个散文研究者都有这样的热情和理论自觉,都有这样的冒险精神,那么,散文研究便不至于被人随意贬低。相反,它将与小说、诗歌研究那样获得人们应有的尊重。二在论及新世纪散文研究范式之建立时,不能不提到散文研究理论家王兆胜。早在新世纪之初,在《20世纪中国散文研究》一文中,王兆胜就前瞻性地提出散文研究要告别“感悟式”“微观式”的批评,与此同时要建立一整套散文研究的理论话语,以保证散文研究的科学性和独特性。他断言:“大量事实证明,任何一个学科要获得真正的发展和成熟,没有一套完备而又独特的理论话语那是不可能的。”王兆胜的这一富于建设性的见解,在一些散文研究者那里引起了共鸣。他们不但纷纷撰文予以呼应,并且以其卓有成效的理论实践参与了新世纪的这场“散文理论话语”即散文研究范式的建构。其中,尤以陈剑晖的“诗性散文”研究范式,孙绍振的“审智散文”研究范式,王兆胜的“形不散-神不散-心散”研究范式以及周伦佑的“散文性”研究范式的建构最为突出。由于陈剑晖的“诗性散文”研究范式以较为宏阔的现代批评视野来构建新的散文理论话语,加之有支撑这一理论建构的核心范畴和子概念,这些范畴和概念不是孤立的、零碎的,而是有历史的依托,有较为严密的逻辑和系统性,既有自洽性和衍生性,又紧密结合当前散文创作的特定语境。因此,该范式提出后便引起了散文界的广泛注意,并获得众多名家推介。《文学评论》《文艺争鸣》《江汉论坛》等十多家报刊发表了著名作家和学者韩少功、林非、王充闾、孙绍振、王兆胜等十多篇评论,称陈剑晖的散文研究体现出“文学大道的厚重与坚实”(韩少功),“闪烁着一种鲜明的创新精神”(林非),是“新世纪散文理论的一个突破口”(王充闾),“陈剑晖的诗性研究,注定要对未来的散文理论产生影响”(孙绍振),“是新世纪散文研究的一个重大收获”(王兆胜)。“审智散文”研究范式。这一散文研究范式的源头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3年,发生了关于幽默散文的论争,郁达夫写了《文学上的智性价值》一文。提出散文幽默需“以先诉于智,而后动及情绪者,方为上乘”。郁达夫特别强调散文的评论均以个人、个性为准则,在这里,他提出个人、个性需有一种约束,那就是“智的价值”。他甚至断言:“散文是偏重在智的方面的。”难能可贵的是,他指出智的价值,并不等同于理性价值和实用价值。他明确说智的价值“不在解决一个难问题(如国家财政预算书之类),也不在表现一种深奥的真理(如哲学论文之类)”,“而是要和情感的价值和道德的价值等总和起来。”可惜在以后的散文发展中,郁达夫的散文的“智的价值”被人们忽视了。从3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占据中国散文主导地位的一直是抒情散文。不过到了90年代,随着大量学者的介入,当代散文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势,这就是智性的递增,与之相应的是抒情的消退。孙绍振的“审智散文”研究范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孙绍振认为,在散文写作中,感情与智性,是缺一不可的,它是达到散文内在平衡的需要。散文艺术不一定要用感情来打劫读者,冷峻地从感觉越过感情,直接深入智慧、进行审智、审丑,同样也可以震撼人心。比如余秋雨、南帆、王小波的散文就是这样。散文的审智,主要是指散文的思辨,它和纪实一起构成了散文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独特现象。它使散文中拥有大量逻辑思辨的手段。一方面,把那些本来与形象的构成相矛盾的议论和那些抽象的概念分散在散文中,不以形象的辉煌摄动读者,而是以深邃的智性思维启动读者的智慧;另一方面,散文的审智理念必须借助或者依附于具体的特殊的审美形象。当然,应当看到,“在理论上,在实践中,感情与智性是矛盾的、有冲突的,智性需要冷峻,而情感则以热烈为特点。从思维规律来说,抒情逻辑是极端化的,带上情绪就意味着片面,与理性的全面陛相冲突,思辨的深度就受到限制;而智性则容易滑向抽象性与全面性。”因此,在感性和智性的重新建构中,必须经历一个从审智到审美的转化过程。也就是说,在孙绍振的“审智散文”研究范式中,审智不是单纯的智性写作。审智”之所以属于美学范畴,就是它不完全是抽象的,它的出发点是感性的,与审美诉诸感情的不同是:它不但不诉诸感情,而且是有意超越感情,直接从感觉诉诸智性,对智性作感性的深化。对抽象的智性,具有某种“审视”或“审思”和话语更新的过程。“审”是一个过程,智性由于“审”,有了过程,而微妙更新了,“视”的感觉也强化了,向抽象向具象作某种程度的转化,也就有了可能。关键的是,把智性观念形成、产生、变异、转化、倒错乃至颠覆的过程在读者的想象中展示出来。缺乏这样的才力,有智而不审,就失去了从抽象到具象,从智性到感性,到审智升华的机遇。审智功能本来是散文所特有的,散文本身就是智性和感性,实用和审美的两栖文体。孙绍振将“审智”引入到散文分类研究中,无疑带动了研究路径的改变,而他创造性的“审智散文”的命名,则拓展了散文的疆界和研究领域。它必将吸引一些勇敢的散文作家到文体的边疆作艺术的探险。尽管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领域,且缺乏必要修养的作家,很难避免牺牲在抽象的说教之中。但从余秋雨、南帆、王小波的散文中,我们已看到了成功的范例,也感受到了“审智散文”的魅力。“形不散—神不散-心散”研究范式。“形散神不散”是60年代初乃至80年代初期以前颇具影响的散文主张。由于这一散文观念较好地体现了当时不少散文家的美学理想,又简洁地概括了散文创作的特征,所以“形散神不散”的观点一提出,立即为大多数散文家和散文研究者认同。但到80年代中期,这一散文观念便遭到普遍责难,认为它束缚了散文作家的手脚。王兆胜的“形不散-神不散-心散”研究范式,一方面批判借鉴了“形散神不散”的合理内核;一方面又作出了全新的阐释。在发表于《南方文坛》2006年第4期的文章中,王兆胜不同意散文可以“神”散,可以“没有规矩”的观点,认为散文应当“形聚神凝”,应当“心散”,并强调“心散”是新世纪散文的基石。为了给“这一核心词”提供理论依据,他从五四的散文传统,中国人与西方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人格结构等方面进行论证,这就初步搭起了以“心散”为基础,形神凝聚为骨架的体系建构。王兆胜的散文理论倾向于文学自身的内在本体,并从本体论视角对散文的纵向历时性发展规律和横向共时性特点进行审视和阐述。王兆胜的散文批评,几乎都是在貌似温和,甚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