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1页
山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2页
山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3页
山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4页
山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杜子春者,盖周隋间人,少落拓,不事家产,然以志气闲旷,纵\o"关于酒的诗句"酒闲游。资产荡尽,投于亲故,皆以不事事见弃。方冬,衣破腹空,徒行\o"长安的古诗"长安中,日晚未食,彷徨不知所往。于东市西门,饥寒之色可掬,仰天长吁。有一老人策杖于前,问曰:“\o"关于君子的诗句古诗"君子何叹?”春言其心,且愤其亲戚之疏薄也,感激之气,发于颜色。老人曰:“几缗①则丰用?”子春曰:“三五万则可以活矣。”老人曰:“未也。”更言之:“十万。”曰:“未也。”乃言“百万”。亦曰:“未也。”曰:“三百万。”乃曰:“可矣。”于是袖出一缗曰:“给子今夕明日午时候子于西市波斯邸慎无后期!”及时子春往,老人果与钱三百万,不告姓名而去。子春既富,荡心复炽,自以为终身不复羁旅也。乘肥衣轻,会酒徒,征丝管,\o"关于歌舞的诗句古诗"歌舞于倡楼,不复以治生为意。一二年间,稍稍而尽,衣服车马,易贵从贱,去\o"关于马的诗句"马而驴,去驴而徒,倏忽如初。既而复无计,自叹于市门。发声而老人到,握其手曰:“君复如此,奇哉!吾将复济子,几缗方可?”子春惭不应。老人因逼之,子春愧谢而已。老人曰:“明日午时,来前期处。”子春忍愧而往,得钱一千万。未受之初,愤发,以为从此谋身治生。钱既入手,心又翻然,纵适之情,又却如故。不一二年间,贫过旧日。复遇老人于故处,子春不胜其愧,掩面而走。老人牵裾止之,又曰:“嗟乎拙谋也。”因与三千万,曰:“此而不痊,则子贫在膏肓矣。”子春曰:“吾落拓邪游,生涯罄尽,亲戚豪族无相顾者,独此叟三给我,我何以当之?”因谓老人曰:“吾得此,人间之事可以立,孤孀可以衣食,于名教复圆矣。感叟深惠,立事之后,唯叟所使。”老人曰:“吾心也!子治生毕,来岁中元,见我于老君双桧下。”子春以孤孀多寓淮南,遂转资扬州,买良田百顷,郭中起甲第,要路置邸百余间,悉召孤孀,分居第中。婚嫁甥侄,迁袝旅榇②;恩者煦之,仇者复③之。既毕事,及期而往。(节选自《太平广记》卷十六)【注】①缗:串钱的绳子。一千文为一缗,也称一吊或一贯。②迁袝旅榇:指安葬客死他乡的人。③复:恢复,修好。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给子A今夕B明日C午时D候E子F于西市波斯邸G慎无后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五万则可以活矣”与《鸿门宴》中的“项伯杀人,臣活之”的“活”意思相同。B.“乘肥衣轻”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五十者衣帛食肉”的“衣”用法相同。C.“因与三千万”与《六国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的“与”意思相同。D.中元,即“中元节”,是追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杜子春是周隋年间的人,年轻时放荡不羁,不经营家业,然而志向远大,平时喜欢喝酒闲游,以致穷困潦倒。B.老人第一次给杜子春三百万钱,杜子春不思悔改,依然游手好闲,挥霍无度,一两年的时间就把钱花光了。C.杜子春第二次得到钱财之后很快改变当初的决心,又一次变得好逸恶劳,不到一两年,比过去更加贫困。D.老人没有责备杜子春,最后给他三千万,希望他能改过自新,重新做人;杜子春一改往常,扶危救困,赢得赞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资产荡尽,投于亲故,皆以不事事见弃。(2)复遇老人于故处,子春不胜其愧,掩面而走。14.请根据文意,概述杜子春痛改前非的具体表现。(3分)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520)10~14假令于身有益于百姓有损朕必不为况求虚名而损百姓乎?康国既来归朝,有急难不得不救;兵行万里,岂得无劳于民?若劳民求名,非朕所欲。所请高昌“北狄世为寇乱,今延陀①倔强,须早为之所。朕熟思之,惟有二策:②?”房玄(节选自《贞观政要·征伐》)[注]①延陀:北方部族名。②内政:由妻室主政。1(3)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A.候骑,巡逻侦查的骑兵,与《使至塞上》“萧关逢候骑”中的“候骑”含义相同。B.中国,中原地区,与《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的“中国”含义相同。C.幸,指幸运,与《鸿门宴》“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中的“幸”含义相同。殆,指懈怠,与《六国论》“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中的“殆”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A.对于康国请求归顺这件事,唐太宗不愿像前代帝王一样贪图虚名,而是从军队和百姓的利益出发指出危害,拒绝了他们的请求。B.侯君集讨伐高昌,有人提议趁高昌王葬礼进行突袭,两位副将都表示赞成,侯君集却认为这种做法不符合武德,不是正义之举。C.对于如何处置北方延陀部的问题,唐太宗认为,要么主战,派大军征讨;要么与之和亲,实施安抚策略。房玄龄赞成和亲之策。D.唐太宗对盖苏文弑主夺权非常气愤,但是考虑到如今国家兵力不足,于是选择不出兵,打算暂且借助契丹、靺鞨的力量搅扰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1)遂按兵以待葬毕,然后进军,遂平其国。(4)(2)选徒十万,击而虏之,涤除凶丑,百年无患。(4)14.《帝范》中体现出唐太宗对战争怎样的认识?请简要概括。(3)山东省东营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共5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夫议法度以授有司,此诚执政事也,然当举其大而略其细,存其善而革其弊,不当无大无小,尽变旧法以为新奇也。且人存则政举,介甫诚能择良有司而任之,弊法自去;苟有司非其人,虽日授以善法,终无益也。介甫所谓先王之政者,岂非泉府赊贷之事乎?窃观其意,似与今日散青苗钱之意异也;且先王之善政多矣,顾以此独为先务乎?至于辟邪说,难壬人,彼颂德赞功、希意迎合者,皆是也,介甫偶未之察耳。盖盘庚遇水灾而选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已志也。光岂劝介甫以不恤国事,而同俗自媚哉?盖谓天下异同之议,亦当少垂意采察而(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第三书》)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问之,介曰:“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更变。”介退谓公亮曰:“安石果大用,天下必困扰,诸公当自知之。”帝问孙固,对曰:“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度安石猬帝曰:“卿所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选自张居正《通鉴直解》)10.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安石文行甚囚高国处回侍从回献纳之职可矣目宰相自有度目安石回猬狭回少容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介甫,王安石的字。古人的“字”一般与“名”有一定关系。王安石的字即源自《周易·豫卦》:“其介如石”。B.垂意,敬辞,用于让别人留意,“垂”的此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还有保留,像“垂询”“垂念”都是这种用法。C.但,是“只”的意思,与《短歌行》中“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但”意义不同。D.材料三加点的两个“也”字用法相同,都是表判断的。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面对司马光的指责,王安石辩解说,他可以承认自己对国家不够尽心,未能让百姓享受更多福利,但决不承认自己是无所事事,因循守旧。B.司马光认为,法度的好坏取决于人。坏的法度交由良吏执行,弊端也会去除;而好的法度交于庸官执行,也显现不出其优势。C.唐介预言,王安石虽然学识渊博,但拘泥古法,见解虚浮,不合实际,如果让他执政,一定会变换现行法度,使国家陷入困扰之中。D.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皇帝对王安石是十分了解与信任的,最终没有受唐介等人的影响,任命王安石做了参知政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4分)(2)彼颂德赞功、希意迎合者,皆是也,介甫偶未之察耳。(4分)14.“盘庚迁都”作为论据,王安石与司马光的解读有何不同?(3分)山东省泰安市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左观澜,字绣川,江西永新人。由举人大挑知县,发陕西,权五郎通判。五郎扼要川、陕,无城。观澜莅任,既募乡勇训练,即牒大府,捐廉雇役,筑土城,躬自督之。半月工竣,三日而贼至,悉精锐启城追剿,斩获甚众。数日,贼突出别道,薄城,众寡不敌,请援又不至,观澜乃召子承荫等励之,皆泣对曰:“愿从死。”即分兵乘城,夜多燃炬束,老弱大呼噪。贼不知虚实,引去。将军德楞泰、明亮至,询状惊叹,遣守备率兵驻城中,听观澜节制,城守益坚,民乐为用。以劳补安定县,西安府启巡抚留之,巡抚悟,立止毋去任,而贼果悉众至。见观澜立成堙,咸错愕。观澜谕贼降,次日二百馀人至,观澜纳之;守备欲歼以要功,观澜不听。乃庭集降者曰:“汝等欲终从贼,即听去。”降者稽首谢不敢。以后至六人,不可信,令降者自别之,果于里衣得贼党所以为识者,即斩之,投六首城外,贼骇遁去。三年,贼复大至,观澜舁大炮城上为御,手发炮毙贼无算,观澜亦以炮裂伤炮,负痛,4佩刀付承荫,舁归署,亟遣人间道请代,乃卒。后二百援兵至承荫泣叩军门愿复仇总督那度成哀而壮之俾随官军剿贼。四年十月,蹑贼沙沟口,力战阵亡,犹手父佩刀不可拔。父子俱殁王事,赐恤尤厚。观澜事继母以孝称。兄观海,官上思州知州。时有兄弟争财者,适得思州书,念弟甚,引苏轼“世世为兄弟”句,观澜读而泣下,付讼者兄弟令阅。讼者感愧,泣谢去。(选自《清史稿》,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后二百援兵至/承荫泣叩军门/愿复仇/总督那彦成哀而壮之/俾随官军剿贼。B.后二百/援兵至/承荫泣叩军门/愿复仇/总督那彦成哀而壮之/俾随官军剿贼。C.后二百/援兵至/承荫泣叩军门/愿复仇总督那彦成/哀而壮之/俾随官军剿贼。D.后二百援兵至/承荫泣叩军门/愿复仇总督那彦成/哀而壮之/俾随官军剿贼。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薄城”的“薄”,意为“迫近、靠近”,与《出师表》中“不宜妄自菲薄”的“薄”意思不同。B.“所以为识者”的“以为”,意为“以之为”,与《劝学》中“以为轮”的“以为”意思相同。C.“负痛”的“负”,意为“承受”,与《谏逐客书》中的“客何负于秦哉”中的“负”的意思不同。D.“遣人间道请代”的“间”,指“秘密地”,与《鸿门宴》中“道芷阳间行”的“间”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观澜接纳了投降的二百多名贼人,守备想杀掉他们来邀功,左观澜没有答应,而是听凭他们离开,最后剩下了六人。B.左观澜作战勇猛,贼人再次进犯时,他用城墙上的大炮进行抵御,并亲自发炮击毙了很多贼人,而自己也身负重伤。C.荫沟口,奋力征战直至阵亡,手里还紧握父亲的佩刀。父子俩都因为国事牺牲,赏赐体恤尤为深厚。D.有兄弟二人因为争夺财产上诉,左观澜拿兄长左观海写给他的书信,让诉讼的兄弟阅读。兄弟读后惭愧,撤诉离开。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以劳补安定县,西安府启巡抚留之,巡抚悟,立止毋去任,而贼果悉众至。(4分)(2)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谏逐客书》)(4分)14.左观澜初任五郎通判时,能够两次击退贼人,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材料一: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写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选自《谏太宗十思疏》材料二:贞观十年,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执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对曰:“天地草昧,群雄竞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由此言之,草创为难。”魏征对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乃不为难。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太宗曰:“玄龄普从我定天下,备会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魏征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今草创之难既巳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选自《贞观政要·论君道》)材料三:贞观十一年,太常谓魏征曰:“比来所行得失政化,何如往前?”对曰:“若恩威所加,远夷朝贡,比于贞观之始,不可等级而言。若德义潜通,民心忧服,比于贞观之初,相去又甚远。”太宗曰:“远夷来服,应由德义所加。往前功业,何因益大?”征曰:“昔者四方未定,常以德义为心。旋以海内无虞,渐加骄奢自溢,所以功业虽盛,终不如往初。”太宗又曰:“所行比往前何为异?”征曰:“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三年已后,见人谏,悦而从之。一二年来,不悦人谏,虽黾勉听受,而意终不平,谅有难色,”太宗曰:“诚如公言,非公无能道此者。人皆苦不自觉,公向未道时,都自谓所行不变,及见公论说,过失堪惊。公但存此心,朕终不违公语,”(选自《贞观政要·论纳谏》)9.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魏征与我A安天下B虑生C骄逸之端D必践E危亡之地F所以见G守成之难也。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的“克”指能够,与成语“克勤克俭”中的“克”意思不同。B.材料一中的“物”指人,与成语“待人接物”中的“物”意思相同。C.材料三中的“虽”指“即使”,与《六国论》中“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的“虽”相同。D.材料三中的“被”意为如果,表假设,与“诚能见可欲”中的“诚”意思不同。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二中,房玄龄认为创业难,魏征认为守成难,太宗赞成魏征的观点,并提出当下需全力守成。B.材料三中,魏征认为当时的唐王朝恩泽声威比贞观初年要大,但是在德行仁义方面却不如贞观初年,太宗起初对此很不理解。C.材料三中,魏征分析了唐太宗即位以来对待谏言的态度,受到了太宗的充分肯定,认为魏征让他看到了自己的过失,D.三则材料都谈到民心向背与国家安危的紧密关系,阐述了百姓可以“载舟覆舟”的重要作用,警示君主治国要心系百姓。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2)人皆苦不自觉,公向未道时,都自谓所行不变,及见公论说,过失堪惊。13.唐太宗即位以来对待谏言的态度有着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材料三加以概括。(3分)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秋,七月,魏公操至阳平。张鲁欲举汉中降,其弟卫不肯,率众数万人拒关坚守,横山筑城十余里。初,操承凉州从事及或都降人之辞,说“张鲁易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运,不可守也”信以为然。及往临履,不如所网,乃叹曰:“他人商度。少如人意。”攻阳平山上诸屯,山峻难登,既不时拔,士卒伤夷者多,军食且尽,操意沮,便欲披军截山而还,遣大将军夏侯惇、将军许褚呼山上兵还。会前军夜迷惑,误入张卫别营,营中大惊退散。侍中辛毗、主簿刘晔等在兵后,语惇、褚,言“官兵已据得贼要屯,贼已散走”,犹不信之。惇前自见,乃还白操,进兵攻卫,卫等夜遁。张鲁闻阳平已陷,欲降,闾国曰:“今以迫往,功必轻;不如依杜濩赴朴胡,与相距拒,然后委质,功必多。”乃奔南山入巴中。左右欲悉烧宝货仓库,鲁曰:“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得逞。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盘。宝货仓库,国家之有。”遂封藏而去。操入南郑,甚嘉之。又以鲁本有善意,遣人慰喻之。超然客公众号九月,巴、賨夷帅朴胡、杜濩、任约,各举其众来附。于是分巴郡,以胡为巴东太守,濩为巴西太守,约为巴郡太守,皆封列侯。冬,十月,始置名号侯以赏军功。十一月,张鲁将家属出降。魏公操还拜鲁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候,邑万户。封鲁五子及阎圃等皆为列侯。习凿齿论曰:谏鲁勿王,而曹公追封之,将来之人,孰不思顺!塞其本源而末流白止,其此之谓与!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焦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竞于杀伐阻兵杖力干戈不戢矣曹公之此封,可谓知赏罚之本矣。(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九》)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焦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竞于杀伐/阻兵杖力/干戈不戢矣/B.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焦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竞于杀伐/阻兵杖力/干戈不戢矣/C.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焦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竞于杀伐/阻兵杖力/干戈不戢矣/D.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焦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竞于杀伐/阻兵杖力/干戈不戢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委质,古代卑幼前往拜见尊长时,把礼物放在地上。然后退出;文中有“归附”之意。B.火,本义“东方之人”,为我国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后来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C.举,意为“带动、岸领”,与《阿房宫赋》中“成卒叫,函谷举”的“举”意思相同。D.列候,爵位名,汉初称彻候,因避汉武帝刘彻讳,改称通侯。又改列候;也泛指诸侯。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四操攻至阳平时,张鲁主张投降,其弟张卫则坚持抵抗,率军队把守关口,并且作筑了军事防御工。B.辛毗、刘晔等人禀报,说曹军歪打正看占领敌军要屯,夏候惇怀疑敌军有所图谋,亲往查看方才相信。C.阳平陷落后,张鲁属下想在撤退时烧毁宝货仓库,被张鲁制止,这一善意之举得到了曹操的高度赞许。D.阎圃善于审时度势,他劝谏张鲁不要称王。也曾在阳平失陷后主张暂缓投降。这些建议都被张鲁采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及往临履,不如所网,乃叹曰:“他人商度。少如人意。(4分)(2)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得逞。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盘。(4分)14.西操最终能够成就霸业的优秀品性有哪些?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3分)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20分)颜太初杂文序司马光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①,例为令录。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盖年四十余。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选自《司马光集》,有删改)[注]①殿负: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治:研究、讲究B.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除:授予官职C.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穷:走投无路D.太初虽贱而夭夭:寿命短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慕嵇康、阮籍之为人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观其《同州题名记》则智者尽其谋C.翕然效之,浸以成风今逐客以资敌国D.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B.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C.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D.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颜太初读先王之书,掌握其义理之后,不是仅仅称道它,借此向世人夸耀并欺骗世人,而是必定亲自实践。B.颜太初看到青州牧行事荒淫放荡,一味效仿嵇康、阮籍,影响恶劣,故作《东州逸党》诗以讽,并上报给皇上。C.颜太初博学有文,性格耿介,其文章不受世人重视。作者充分肯定了其作品的价值,并将所得文卷集结成册。D.作者在记录颜太初生平时,对其人、其文表达了欣赏的态度,同时对其仕途坎坷和命运遭际寄寓了深切的同情。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5分)(2)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3分)文言文阅读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杜子春者,盖周隋间人,少落拓,不事家产,然以志气闲旷,纵\o"关于酒的诗句"酒闲游。资产荡尽,投于亲故,皆以不事事见弃。方冬,衣破腹空,徒行\o"长安的古诗"长安中,日晚未食,彷徨不知所往。于东市西门,饥寒之色可掬,仰天长吁。有一老人策杖于前,问曰:“\o"关于君子的诗句古诗"君子何叹?”春言其心,且愤其亲戚之疏薄也,感激之气,发于颜色。老人曰:“几缗①则丰用?”子春曰:“三五万则可以活矣。”老人曰:“未也。”更言之:“十万。”曰:“未也。”乃言“百万”。亦曰:“未也。”曰:“三百万。”乃曰:“可矣。”于是袖出一缗曰:“给子今夕明日午时候子于西市波斯邸慎无后期!”及时子春往,老人果与钱三百万,不告姓名而去。子春既富,荡心复炽,自以为终身不复羁旅也。乘肥衣轻,会酒徒,征丝管,\o"关于歌舞的诗句古诗"歌舞于倡楼,不复以治生为意。一二年间,稍稍而尽,衣服车马,易贵从贱,去\o"关于马的诗句"马而驴,去驴而徒,倏忽如初。既而复无计,自叹于市门。发声而老人到,握其手曰:“君复如此,奇哉!吾将复济子,几缗方可?”子春惭不应。老人因逼之,子春愧谢而已。老人曰:“明日午时,来前期处。”子春忍愧而往,得钱一千万。未受之初,愤发,以为从此谋身治生。钱既入手,心又翻然,纵适之情,又却如故。不一二年间,贫过旧日。复遇老人于故处,子春不胜其愧,掩面而走。老人牵裾止之,又曰:“嗟乎拙谋也。”因与三千万,曰:“此而不痊,则子贫在膏肓矣。”子春曰:“吾落拓邪游,生涯罄尽,亲戚豪族无相顾者,独此叟三给我,我何以当之?”因谓老人曰:“吾得此,人间之事可以立,孤孀可以衣食,于名教复圆矣。感叟深惠,立事之后,唯叟所使。”老人曰:“吾心也!子治生毕,来岁中元,见我于老君双桧下。”子春以孤孀多寓淮南,遂转资扬州,买良田百顷,郭中起甲第,要路置邸百余间,悉召孤孀,分居第中。婚嫁甥侄,迁袝旅榇②;恩者煦之,仇者复③之。既毕事,及期而往。(节选自《太平广记》卷十六)【注】①缗:串钱的绳子。一千文为一缗,也称一吊或一贯。②迁袝旅榇:指安葬客死他乡的人。③复:恢复,修好。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给子A今夕B明日C午时D候E子F于西市波斯邸G慎无后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五万则可以活矣”与《鸿门宴》中的“项伯杀人,臣活之”的“活”意思相同。B.“乘肥衣轻”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五十者衣帛食肉”的“衣”用法相同。C.“因与三千万”与《六国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的“与”意思相同。D.中元,即“中元节”,是追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杜子春是周隋年间的人,年轻时放荡不羁,不经营家业,然而志向远大,平时喜欢喝酒闲游,以致穷困潦倒。B.老人第一次给杜子春三百万钱,杜子春不思悔改,依然游手好闲,挥霍无度,一两年的时间就把钱花光了。C.杜子春第二次得到钱财之后很快改变当初的决心,又一次变得好逸恶劳,不到一两年,比过去更加贫困。D.老人没有责备杜子春,最后给他三千万,希望他能改过自新,重新做人;杜子春一改往常,扶危救困,赢得赞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资产荡尽,投于亲故,皆以不事事见弃。(2)复遇老人于故处,子春不胜其愧,掩面而走。14.请根据文意,概述杜子春痛改前非的具体表现。(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BDG(正确标点:给子今夕。明日午时,候子于西市波斯邸,慎无后期!)11.C(两个“与”意思不同,原文“因与三千万”中的“与”是“赠与,给予”的意思;《六国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的“与”是“亲附、交好”的意思)12.D(文中未提及杜子春“赢得赞誉”)13.(1)他家中资产挥霍一空,投靠亲戚朋友,都因为游手好闲被嫌弃。(4分。“荡”“事事”“见”各1分,句意1分)(2)在原来的地方又遇到了老人,杜子春非常愧疚,捂着脸想要跑开。(4分。“故”“胜”“走”各1分,句意1分)14.①在扬州买田建屋,安置孤儿寡妇;②帮助年轻人结婚出嫁,安葬客死他乡的人;③让有恩者得到关怀,让有仇者和解修好。(3分,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520)10~14假令于身有益于百姓有损朕必不为况求虚名而损百姓乎?康国既来归朝,有急难不得不救;兵行万里,岂得无劳于民?若劳民求名,非朕所欲。所请高昌“北狄世为寇乱,今延陀①倔强,须早为之所。朕熟思之,惟有二策:②?”房玄(节选自《贞观政要·征伐》)[注]①延陀:北方部族名。②内政:由妻室主政。1(3)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A.候骑,巡逻侦查的骑兵,与《使至塞上》“萧关逢候骑”中的“候骑”含义相同。B.中国,中原地区,与《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的“中国”含义相同。C.幸,指幸运,与《鸿门宴》“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中的“幸”含义相同。殆,指懈怠,与《六国论》“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中的“殆”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A.对于康国请求归顺这件事,唐太宗不愿像前代帝王一样贪图虚名,而是从军队和百姓的利益出发指出危害,拒绝了他们的请求。B.侯君集讨伐高昌,有人提议趁高昌王葬礼进行突袭,两位副将都表示赞成,侯君集却认为这种做法不符合武德,不是正义之举。C.对于如何处置北方延陀部的问题,唐太宗认为,要么主战,派大军征讨;要么与之和亲,实施安抚策略。房玄龄赞成和亲之策。D.唐太宗对盖苏文弑主夺权非常气愤,但是考虑到如今国家兵力不足,于是选择不出兵,打算暂且借助契丹、靺鞨的力量搅扰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1)遂按兵以待葬毕,然后进军,遂平其国。(4)(2)选徒十万,击而虏之,涤除凶丑,百年无患。(4)14.《帝范》中体现出唐太宗对战争怎样的认识?请简要概括。(3)K11.C12.D13.(1)于是按兵不动,来等待葬礼结束,这之后才出兵征讨,最终平定了高昌。41(2)选派十万士兵,讨伐俘虏他们,铲除凶残丑恶的人,可确保百年没有祸患。【评分标准】4分。徒:士兵;虏:俘虏,俘获;凶丑:凶残丑恶的人;患:祸患。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2(1【评分标准】3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贞观五年,康国请求归顺,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前代的帝王,很多都致力于扩展疆域,来求取身后的虚名,这样做既对自己无益,也使百姓困顿不堪。如果是对自己有益,但对老百姓有害的事情,我决不会做,何况是为了贪求虚名而损害百姓的利益呢?康国归顺了我朝后,他们有难我们就不得不援救;行军万里之遥,怎么可能不使百姓劳苦呢?如果为求虚名而使百姓劳苦,这不是我想要的。他们归顺的请求,我不接受。”贞观十四年,兵部尚书侯君集讨伐高昌,等到军队驻扎在柳谷,侦察的骑兵说:“高昌王麹文泰去世,已经定好了安葬日期,高昌国民都将聚集,到时候率领两千骑兵袭击他们,定能一举拿下。”副将薛万均、姜行本都赞同他的计策。侯君集却说:“皇上因为高昌骄傲轻慢,所以派我奉天命诛灭他们。可如果趁他们国葬期间去偷袭,这样做不符合武德,更不能表明我们是讨伐罪人的正义之师。”于是按兵不动,来等待葬礼结束,这之后才出兵征讨,最终平定了高昌。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对侍臣说:“北狄世代侵扰边境,现在延陀部很不安分,应该早日处置他们。我仔细考虑,只有两个策略:选派十万士兵,讨伐俘虏他们,铲除凶残丑恶的人,可确保百年没有祸患。如果满足他们的请求,可以与之通婚。北狄的风俗,多是由妻室主政。联姻之后有了后代,就是我的外孙,他不会侵犯中原,这是肯定的。由此来说,边境足以保持三十年太平。这两种策略,哪一个好呢?”司空房玄龄回答说:“经历隋末大乱之后,人口死伤大半,还未恢复元气,战争是很危险残酷的,圣明的人对此都很谨慎,和亲的策略,如果能实施,实在是万民之大幸啊。”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对侍臣说:“盖苏文杀害了他的国主,夺取政权,实在是不可忍受。现在大唐的兵力,平定他们并不难,如果我不立即发兵,暂且命令契丹、靺鞨搅扰他们,怎么样?”房玄龄回答说:“过去汉武帝多次征讨匈奴,隋炀帝三次攻打辽东,百姓贫穷国家衰败,实在是由此产生,希望陛下详察。”唐太宗说:“好。”唐太宗在《帝范》里写道:“武器、铠甲是国家的凶器。即使疆域辽阔,喜好打仗也会使民生凋敝;即使中原安定,忽略战备也会使百姓懈怠。使民生凋敝不是保全国家的办法,使百姓懈怠不是御敌的策略,武备既不可完全解除,又不可经常使用。因此农闲时讲习武艺,学习威仪,三年练兵,可以辨别等级位次。孔子说:‘不教民战事,是自我放弃。’因此知道弓箭的威力,是为了用它来安定天下,这就是用兵的作用。”山东省东营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共5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夫议法度以授有司,此诚执政事也,然当举其大而略其细,存其善而革其弊,不当无大无小,尽变旧法以为新奇也。且人存则政举,介甫诚能择良有司而任之,弊法自去;苟有司非其人,虽日授以善法,终无益也。介甫所谓先王之政者,岂非泉府赊贷之事乎?窃观其意,似与今日散青苗钱之意异也;且先王之善政多矣,顾以此独为先务乎?至于辟邪说,难壬人,彼颂德赞功、希意迎合者,皆是也,介甫偶未之察耳。盖盘庚遇水灾而选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已志也。光岂劝介甫以不恤国事,而同俗自媚哉?盖谓天下异同之议,亦当少垂意采察而(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第三书》)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问之,介曰:“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更变。”介退谓公亮曰:“安石果大用,天下必困扰,诸公当自知之。”帝问孙固,对曰:“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度安石猬帝曰:“卿所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选自张居正《通鉴直解》)10.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安石文行甚囚高国处回侍从回献纳之职可矣目宰相自有度目安石回猬狭回少容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介甫,王安石的字。古人的“字”一般与“名”有一定关系。王安石的字即源自《周易·豫卦》:“其介如石”。B.垂意,敬辞,用于让别人留意,“垂”的此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还有保留,像“垂询”“垂念”都是这种用法。C.但,是“只”的意思,与《短歌行》中“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但”意义不同。D.材料三加点的两个“也”字用法相同,都是表判断的。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面对司马光的指责,王安石辩解说,他可以承认自己对国家不够尽心,未能让百姓享受更多福利,但决不承认自己是无所事事,因循守旧。B.司马光认为,法度的好坏取决于人。坏的法度交由良吏执行,弊端也会去除;而好的法度交于庸官执行,也显现不出其优势。C.唐介预言,王安石虽然学识渊博,但拘泥古法,见解虚浮,不合实际,如果让他执政,一定会变换现行法度,使国家陷入困扰之中。D.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皇帝对王安石是十分了解与信任的,最终没有受唐介等人的影响,任命王安石做了参知政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4分)(2)彼颂德赞功、希意迎合者,皆是也,介甫偶未之察耳。(4分)14.“盘庚迁都”作为论据,王安石与司马光的解读有何不同?(3分)10.BEF11.C两句中“但”意思相同。12.A“决不承认自己是无所事事,因循守旧”错。13.(1)而我不去考虑反对者的多少,想出力帮助皇上与之对抗,那么这些人又怎么会不大吵大闹呢?(“量”、“汹汹然”各1分,句意2分)(2)他们都是一些歌功颂德、曲意逢迎之徒,介甫您可能是偶然没有察觉到吧。(判断句、宾语前置句翻译通顺各1分,句意2分)14.王安石认为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而司马光认为,盘庚不忍心使用刑罚手段逼迫,所以苦口婆心反复劝说,最终还是化解矛盾,使大家顺从,并不是说废弃所有人的意见,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答对1方面1分,答对2方面3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材料一: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因而)皇上才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皇上来抵制这股势力,(这样一来)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的时候),连老百姓都抱怨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如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大事业,使这些老百姓得到好处,那么我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材料二:制订法令并交给执行部门去施行,这当然是您的权限范围的事。但是应当抓大放小,保留好的,去除不好的,不应不分巨细,只图新奇而将所有旧的法令全部改变。况且法令需要人来执行,倘若介甫您能选择良才在执行部门任职,有弊端的法令自然去除;倘若执行部门任非其才,即便每天给他们好的法令,终究无所补益。介甫您所说的先王之政是指的周朝的泉府所做的赊贷吗?我琢磨那时的赊贷,似乎与今日借贷青苗钱还是有差异的,况且先王的善政很多,反而要独独以此为要务吗?至于说到排除邪说,责难奸佞之人,果真能如此那是国家和百姓的福分。但是恐怕介甫您与变法和逐利的人走得越来越近,身边少不了那些好歪理邪说的奸佞小人。他们都是一些歌功颂德曲意逢迎之徒。介甫您许是偶然没有察觉到吧。这都是说盘庚遇到水灾而要迁都,臣民有愿意的,有不愿意的,盘庚不忍心使用刑罚手段逼迫,所以苦口婆心反复劝说,最终还是化解矛盾,使大家顺从,并不是说废弃所有人的意见,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我哪里是劝您不以国事为重,以媚俗从众为荣?只是说天下有不同的意见,也希望您能多少留意体察而已。材料三:皇帝(宋仁宗)想启用王安石,曾公亮极力推荐。唐介说:“安石很难担当大任。”皇帝问他原因,唐介回答说:“安石好学但是思想古板,所以讨论的时候,他的思想行为不切实际事理,如果他做了,(他的)政策肯定经常变更。”唐介退朝后对曾公亮说:“安石果真被重用,天下一定会陷入困顿之中,你们应该知道。”皇帝问孙固,孙固回答说:“王安石文学才能很高,处于侍从献纳的职位,是可以的。宰相自有宰相的度量,王安石气量狭小不能容人,必想求得贤明的宰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是适合的人选。”皇帝却不这样认为,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对(王安石)说:“别人都不了解你,认为你只知道经学,不清楚世务。”王安石答道:“经学正是用来规划处理事务的。”皇帝说:“这样那么你认为现在应该先实施什么政策?”王安石说:“要改变现在的风气、礼节、习惯,公布新的法令,(这)正是现在所急需要做的事。”皇帝就采纳了(他的意见)。山东省泰安市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左观澜,字绣川,江西永新人。由举人大挑知县,发陕西,权五郎通判。五郎扼要川、陕,无城。观澜莅任,既募乡勇训练,即牒大府,捐廉雇役,筑土城,躬自督之。半月工竣,三日而贼至,悉精锐启城追剿,斩获甚众。数日,贼突出别道,薄城,众寡不敌,请援又不至,观澜乃召子承荫等励之,皆泣对曰:“愿从死。”即分兵乘城,夜多燃炬束,老弱大呼噪。贼不知虚实,引去。将军德楞泰、明亮至,询状惊叹,遣守备率兵驻城中,听观澜节制,城守益坚,民乐为用。以劳补安定县,西安府启巡抚留之,巡抚悟,立止毋去任,而贼果悉众至。见观澜立成堙,咸错愕。观澜谕贼降,次日二百馀人至,观澜纳之;守备欲歼以要功,观澜不听。乃庭集降者曰:“汝等欲终从贼,即听去。”降者稽首谢不敢。以后至六人,不可信,令降者自别之,果于里衣得贼党所以为识者,即斩之,投六首城外,贼骇遁去。三年,贼复大至,观澜舁大炮城上为御,手发炮毙贼无算,观澜亦以炮裂伤炮,负痛,4佩刀付承荫,舁归署,亟遣人间道请代,乃卒。后二百援兵至承荫泣叩军门愿复仇总督那度成哀而壮之俾随官军剿贼。四年十月,蹑贼沙沟口,力战阵亡,犹手父佩刀不可拔。父子俱殁王事,赐恤尤厚。观澜事继母以孝称。兄观海,官上思州知州。时有兄弟争财者,适得思州书,念弟甚,引苏轼“世世为兄弟”句,观澜读而泣下,付讼者兄弟令阅。讼者感愧,泣谢去。(选自《清史稿》,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后二百援兵至/承荫泣叩军门/愿复仇/总督那彦成哀而壮之/俾随官军剿贼。B.后二百/援兵至/承荫泣叩军门/愿复仇/总督那彦成哀而壮之/俾随官军剿贼。C.后二百/援兵至/承荫泣叩军门/愿复仇总督那彦成/哀而壮之/俾随官军剿贼。D.后二百援兵至/承荫泣叩军门/愿复仇总督那彦成/哀而壮之/俾随官军剿贼。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薄城”的“薄”,意为“迫近、靠近”,与《出师表》中“不宜妄自菲薄”的“薄”意思不同。B.“所以为识者”的“以为”,意为“以之为”,与《劝学》中“以为轮”的“以为”意思相同。C.“负痛”的“负”,意为“承受”,与《谏逐客书》中的“客何负于秦哉”中的“负”的意思不同。D.“遣人间道请代”的“间”,指“秘密地”,与《鸿门宴》中“道芷阳间行”的“间”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观澜接纳了投降的二百多名贼人,守备想杀掉他们来邀功,左观澜没有答应,而是听凭他们离开,最后剩下了六人。B.左观澜作战勇猛,贼人再次进犯时,他用城墙上的大炮进行抵御,并亲自发炮击毙了很多贼人,而自己也身负重伤。C.荫沟口,奋力征战直至阵亡,手里还紧握父亲的佩刀。父子俩都因为国事牺牲,赏赐体恤尤为深厚。D.有兄弟二人因为争夺财产上诉,左观澜拿兄长左观海写给他的书信,让诉讼的兄弟阅读。兄弟读后惭愧,撤诉离开。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以劳补安定县,西安府启巡抚留之,巡抚悟,立止毋去任,而贼果悉众至。(4分)(2)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谏逐客书》)(4分)14.左观澜初任五郎通判时,能够两次击退贼人,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B11.D(两个“间”意思相同,均可译为“秘密地”)12.A(“而是听凭他们离开,最后剩下了六人”错误)13.(1)左观澜凭借功绩被委任为安定县县令,西安府禀告巡抚要留下他,巡抚醒悟,立刻阻止他不要去上任,然而贼人果真全部都到了。(4分。“补”“启”“悟”各1分,句子通顺1分)(2)于是拆散六国结成的合纵,使他们向西来侍奉秦国,功业一直延续到今天。(4分。“从”“西”“施”各1分,句子通顺1分)14.(1)修筑了坚固的城墙;(2)训练了精锐的士兵;(3)善于激发斗志;(4)善于用疑兵之计。(3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参考译文:左观澜,字绣川,是江西永新人。从举人当中挑选出来担任知县,前往陕西,担任五郎通判。五郎钳制着四川、陕西两地,却没有城墙。左观澜上任后,开始到村里民间招募勇敢的人进行训练,接着发文请求上级支援,并捐出廉薄俸禄雇用劳役,筑起城墙,他亲自前往督办这些事情。半个月后城墙已竣工,三天后贼人前来,左观澜启用精锐部队打开城门追剽贼人,杀掉了很多贼人。几天后,贼人越过另一条道路,又向城池逼来,贼人多自己人少,不能抵御,请求增援,援兵又没到,于是左观澜召集儿子左承荫等人并勉励他们,他们都流着泪跟他说:“希望跟随您誓死保卫城池。”他们立即登上城墙,晚上很多人燃起火炬火把,老弱病残都大声呼叫。贼人不知虚实,带兵退去。将军德楞泰、明亮赶来,询问起情况,都惊叹不已,于是派遣守备带兵驻守城中,听从左观澜的安排、调遣,城池的守卫越来越坚固,老百姓都愿意听从左观澜调用。左观澜凭借功绩被委任为安定县县令,西安府禀告巡抚要留下他,巡抚醒悟,立刻阻止他不要去上任,然而贼人果真全部都到了。看到左观澜站在城墙上,所有人都很惊愕。左观澜告知贼人投降的好处,第二天,二百多人来投降,左观澜全部接纳了他们。守备想要杀掉投降的人来邀功,左观澜没有听从。于是在厅堂召集投降的人说:“你们想要坚持跟从贼人的,任凭你们离开。”投降的人叩头谢罪声称不敢。自此以后,又来了六个人,左观澜认为这六人不可信任,于是命定投降者自我区分,果然在中衣里面发现了贼众用来做标识的东西,立刻斩杀了他们,把他们六人的头颅扔到城外,贼人吓得逃跑了。乾隆三年,贼人再次大举来犯,左观澜把大炮抬至城墙上进行抵御,亲手发炮击毙贼人无数,左观澜也因为大炮炸裂被伤到,他忍受着疼痛,解下佩刀交付给他的儿子左承荫,他被抬回官署,紧急派遣人秘密地请人来代替他,才死去。二百天后,援军到来,左承荫哭泣着叩拜总督,发誓要复仇。总督那彦成为他感到哀伤,认为他很豪壮。使他随同官军一起剽贼。乾隆四年十月,左承荫跟踪敌人到沙沟口,奋力征战直至阵亡,手里还紧握父亲的佩刀,拔不出来。父子俩都因为国事牺牲,赏赐体恤尤为深厚。左观澜侍奉继母,以孝顺著称。他的兄长左观海,官至思州知州。当时有兄弟因为争夺财产上诉,左观澜恰逢收到兄长的书信,兄长提到非常想念弟弟,信中引用苏轼“世世为兄弟”的诗句,左观澜读后流下眼泪,交给诉讼的兄弟,命令他们阅读。诉讼的人看后感到惭愧,哭泣着认错离开。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材料一: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写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选自《谏太宗十思疏》材料二:贞观十年,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执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对曰:“天地草昧,群雄竞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由此言之,草创为难。”魏征对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乃不为难。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太宗曰:“玄龄普从我定天下,备会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魏征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今草创之难既巳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选自《贞观政要·论君道》)材料三:贞观十一年,太常谓魏征曰:“比来所行得失政化,何如往前?”对曰:“若恩威所加,远夷朝贡,比于贞观之始,不可等级而言。若德义潜通,民心忧服,比于贞观之初,相去又甚远。”太宗曰:“远夷来服,应由德义所加。往前功业,何因益大?”征曰:“昔者四方未定,常以德义为心。旋以海内无虞,渐加骄奢自溢,所以功业虽盛,终不如往初。”太宗又曰:“所行比往前何为异?”征曰:“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三年已后,见人谏,悦而从之。一二年来,不悦人谏,虽黾勉听受,而意终不平,谅有难色,”太宗曰:“诚如公言,非公无能道此者。人皆苦不自觉,公向未道时,都自谓所行不变,及见公论说,过失堪惊。公但存此心,朕终不违公语,”(选自《贞观政要·论纳谏》)9.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魏征与我A安天下B虑生C骄逸之端D必践E危亡之地F所以见G守成之难也。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的“克”指能够,与成语“克勤克俭”中的“克”意思不同。B.材料一中的“物”指人,与成语“待人接物”中的“物”意思相同。C.材料三中的“虽”指“即使”,与《六国论》中“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的“虽”相同。D.材料三中的“被”意为如果,表假设,与“诚能见可欲”中的“诚”意思不同。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二中,房玄龄认为创业难,魏征认为守成难,太宗赞成魏征的观点,并提出当下需全力守成。B.材料三中,魏征认为当时的唐王朝恩泽声威比贞观初年要大,但是在德行仁义方面却不如贞观初年,太宗起初对此很不理解。C.材料三中,魏征分析了唐太宗即位以来对待谏言的态度,受到了太宗的充分肯定,认为魏征让他看到了自己的过失,D.三则材料都谈到民心向背与国家安危的紧密关系,阐述了百姓可以“载舟覆舟”的重要作用,警示君主治国要心系百姓。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2)人皆苦不自觉,公向未道时,都自谓所行不变,及见公论说,过失堪惊。13.唐太宗即位以来对待谏言的态度有着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材料三加以概括。(3分)9.BDF10.B11.A12.(1)(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一旦功业建成就德性衰减。(2)人都苦于不能自己察觉毛病,你刚才未讲时,自认为所作的事没有变化,等到听你论说后,我的过失已很惊人。13.由极力倡导、闻谏言则喜到表面采纳实际上内心不满的变化。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秋,七月,魏公操至阳平。张鲁欲举汉中降,其弟卫不肯,率众数万人拒关坚守,横山筑城十余里。初,操承凉州从事及或都降人之辞,说“张鲁易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运,不可守也”信以为然。及往临履,不如所网,乃叹曰:“他人商度。少如人意。”攻阳平山上诸屯,山峻难登,既不时拔,士卒伤夷者多,军食且尽,操意沮,便欲披军截山而还,遣大将军夏侯惇、将军许褚呼山上兵还。会前军夜迷惑,误入张卫别营,营中大惊退散。侍中辛毗、主簿刘晔等在兵后,语惇、褚,言“官兵已据得贼要屯,贼已散走”,犹不信之。惇前自见,乃还白操,进兵攻卫,卫等夜遁。张鲁闻阳平已陷,欲降,闾国曰:“今以迫往,功必轻;不如依杜濩赴朴胡,与相距拒,然后委质,功必多。”乃奔南山入巴中。左右欲悉烧宝货仓库,鲁曰:“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得逞。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盘。宝货仓库,国家之有。”遂封藏而去。操入南郑,甚嘉之。又以鲁本有善意,遣人慰喻之。超然客公众号九月,巴、賨夷帅朴胡、杜濩、任约,各举其众来附。于是分巴郡,以胡为巴东太守,濩为巴西太守,约为巴郡太守,皆封列侯。冬,十月,始置名号侯以赏军功。十一月,张鲁将家属出降。魏公操还拜鲁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候,邑万户。封鲁五子及阎圃等皆为列侯。习凿齿论曰:谏鲁勿王,而曹公追封之,将来之人,孰不思顺!塞其本源而末流白止,其此之谓与!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焦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竞于杀伐阻兵杖力干戈不戢矣曹公之此封,可谓知赏罚之本矣。(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九》)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焦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竞于杀伐/阻兵杖力/干戈不戢矣/B.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焦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竞于杀伐/阻兵杖力/干戈不戢矣/C.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焦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竞于杀伐/阻兵杖力/干戈不戢矣/D.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焦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竞于杀伐/阻兵杖力/干戈不戢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委质,古代卑幼前往拜见尊长时,把礼物放在地上。然后退出;文中有“归附”之意。B.火,本义“东方之人”,为我国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后来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C.举,意为“带动、岸领”,与《阿房宫赋》中“成卒叫,函谷举”的“举”意思相同。D.列候,爵位名,汉初称彻候,因避汉武帝刘彻讳,改称通侯。又改列候;也泛指诸侯。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四操攻至阳平时,张鲁主张投降,其弟张卫则坚持抵抗,率军队把守关口,并且作筑了军事防御工。B.辛毗、刘晔等人禀报,说曹军歪打正看占领敌军要屯,夏候惇怀疑敌军有所图谋,亲往查看方才相信。C.阳平陷落后,张鲁属下想在撤退时烧毁宝货仓库,被张鲁制止,这一善意之举得到了曹操的高度赞许。D.阎圃善于审时度势,他劝谏张鲁不要称王。也曾在阳平失陷后主张暂缓投降。这些建议都被张鲁采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及往临履,不如所网,乃叹曰:“他人商度。少如人意。(4分)(2)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得逞。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盘。(4分)14.西操最终能够成就霸业的优秀品性有哪些?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3分)D11.(3分)C(“戍卒叫,函谷举”的“举”意为“攻克,占领”。)12.(3分)B(“怀疑敌军有所图谋”错。)13.(8分)⑴(4分)等他前去实地察核,不像听到的那样,于是感叹说:“别人的估量,很少能令人满意。”(注意“临履”“不如”“商度”的翻译及句子大意。)⑵(4分)本来我们想要归顺国家,但是意愿没能达成。如今避开大军强劲的势头(或:锋芒),并没有不良用心。(注意“归命”“走避”“锐锋”的翻译及句子大意。)14.(3分)①勇于自省,及时反思;②善于变通,因事制宜;③精于赏罚,善笼人心。(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20分)颜太初杂文序司马光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