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一阅读与思考1.了解话剧剧本的主要特点,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2.了解什么是舞台说明,理解其重要作用。3.理解人物对话和独白的作用,揣摩剧本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把握人物形象。4.理解戏剧主旨,从中获得人生的感悟和启示。3课时1.布置学生完成《状元大课堂》第五单元课文的课前预习卡。2.布置学生课前自主阅读本单元的三个剧本。第1课时1.自主阅读本单元剧本,了解作家生平和写作背景。2.梳理主要情节,把握剧本中的戏剧冲突。3.关注舞台说明,掌握其重要作用。一、看图猜剧,导入新课师:上面三张图片是本单元三部戏剧的剧照,同学们能猜出这三张图片分别出自哪部剧吗?(明确:《屈原》《天下第一楼》《枣儿》)莎士比亚曾说过:“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戏台上的故事,或令人喜笑颜开,或让人捶胸顿足,凝聚了无尽的悲欢离合;戏剧里的人物,或风采照人,或面目可憎,折射出复杂的人性。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一起走进戏剧的世界,体悟戏剧的美之所在。【设计意图】以剧照导入新课,直观形象。让学生看图猜剧,既能检验学生课前自主阅读的情况,又富有趣味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二、分享阅读感受,了解戏剧知识1.分享阅读感受。师:本单元是戏剧单元,课前大家已阅读过这三篇剧本,下面请大家先来说说自己从这三篇剧本中感受到了什么。提示:用“我喜欢这部戏,从中我看到了/感受到了/读出了。”的句式谈谈。预设我喜欢《屈原》这部戏,从中我看到了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屈原。我喜欢《屈原》这部戏,从中我读到了气势磅礴的语言,感受到了炽热奔涌的感情,看到了高贵纯净的灵魂。我喜欢《天下第一楼》这部戏,从中我读出了曲折复杂的情节,看到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命运的沉浮、人世的沧桑。我喜欢《天下第一楼》这部戏,从中我读出了个性鲜明的人物,感受到了浓郁的京腔京韵。我喜欢《枣儿》这部戏,从中我感受到了男孩对父亲的期盼和对父爱的渴望。…………通过讲解让学生简单了解戏剧文体的相关知识,对戏剧有初步了解。【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享读完剧本的感受,了解基本的戏剧知识,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剧本打基础。2.了解戏剧知识。(1)初步认识戏剧。师:通过对《屈原》《天下第一楼》《枣儿》的阅读,说说戏剧有哪些特点。(生自由回答,师明确)预设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的文字部分,通称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戏剧的基本要素有四点:(1)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生活的冲突,激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应,达到熏陶教育的目的。(2)台词:表现形式以对话和独白为主,还有旁白、内白等。(3)幕和场:一幕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4)舞台说明:帮助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一些注意点的说明。【设计意图】通过讲解让学生简单了解戏剧文体的相关知识,对戏剧有初步了解。(2)了解舞台说明及其作用。①舞台说明的分类。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解读类):讲明剧情发生的环境、地点、时间、布景、道具,有烘托气氛的效果。第二类(提示类):提示人物的上下场信息,提示人物上下场时的衣着、容貌等。第三类(表现类):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加以说明,可以为演员提供表演依据,推动剧情发展,刻画人物性格。②请同学们说说下面这些选段中的舞台说明属于哪一类,并简要分析其作用。【设计意图】舞台说明是剧本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引导学生关注舞台说明文字,是阅读剧本的重要方法之一。【片段一】时间八年后。地点福聚德店堂。此时是福聚德的鼎盛时期。雕梁画栋的大楼金碧辉煌,门前那块黑底金字的陈年老匾泛着辉光。门前停的是汽车、马车、绿呢大轿,门里进出的是达官显贵、商贾名流。福聚德已是赫赫扬扬,名噪京师。今天是大年初六,饭庄店铺大开张。福聚德伙计们簇拥着王子西将那两块老年间的铜幌子,当当正正地挂在门前。尔后,掌案的把砧板剁得当当响,掌勺的啪啪啪地敲着炒勺,账房把算盘拨拉得噼啪响,百年老炉中的炉火像浇上了油,烧得呼呼蹿火苗子,这就是旧时买卖家讲究的“响案板”,以求新年里买卖兴隆。福聚德的伙计们头脸干净,新鞋新帽,面带笑容,垂手而立,迎接着新年里的第一批客人。【片段二】靳尚与二卫士由左首下场。郑詹尹立在神殿中,沉默有间,最后下定了决心,向东君神像右侧门走入。俄顷,将屈原带出。郑詹尹三闾大夫,请你在这神殿上走动走动,舒散一下筋骨吧。这儿的壁画,是你平常所喜欢的啦。我不奉陪了。屈原略略点头,郑詹尹走入左侧门。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如无举动时,则拳曲于胸前。【片段三】老人(从身旁晒满红枣的竹匾子里抓起一把枣儿,喃喃自语)怎么没人来吃枣儿呢?多好的枣儿。男孩从台侧探了探头。一颗枣儿从树上落下,男孩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捡枣儿。老人(大声)过来!男孩爷爷……老人(威严地)叫你过来就过来。男孩(无可奈何地走到老人跟前)我就捡了一颗,我没有吃,给你。老人(将男孩衣角折成兜,捧一捧枣儿放入)全给你吃。男孩(喜出望外)谢谢爷爷!枣儿真大。老人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男孩嘻,爷爷,我说枣儿个儿大!老人(自豪地)我儿子就叫枣儿。(生回答后,师明确)预设片段一的舞台说明属于第一类。除了交代时间、地点,提示舞台设计、布景、灯光、道具等之外,这段舞台说明文字,也为后续戏剧冲突的发生提供了具体情境,营造了氛围,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这里集中描绘了福聚德大年初六开张时的场面。“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泛着辉光”“达官显贵”“商贾名流”,无一不突出福聚德此时的“赫赫扬扬”“名噪京师”。“福聚德伙计们簇拥着王子西将那两块老年间的铜幌子,当当正正地挂在门前。”中的“簇拥”和“当当正正”,凸显出福聚德此时的气派。“掌案的把砧板剁得当当响,掌勺的啪啪啪地敲着炒勺,账房把算盘拨拉得噼啪响,百年老炉中的炉火像浇上了油,烧得呼呼蹿火苗子。”中的“当当”“啪啪”“噼啪”“呼呼”,一连串的拟声词,渲染出福聚德大年初六开张时红火、昌旺、热闹的场景。片段二的舞台说明属于第二类与第三类,既提示了人物的上下场信息,如提示屈原、郑詹尹的上场,也提示了屈原的衣着和容貌。“睥睨”“目中含有怒火”等提示了屈原出场时高傲的神态和愤怒的情绪;关于手部动作的舞台说明,则给演员提供了表演的依据。片段三的舞台说明属于第三类。首先,括号内的舞台说明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了动作、神态依据;“喃喃自语”展现了老人的失落之情,“自豪地”则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的爱。其次,部分舞台说明还很好地刻画了人物性格。师小结:“戏剧”一词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动作、行为”。这些舞台说明,不仅仅交代了道具的布置与人物的上下场,更能在行动、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阅读剧本,要特别关注这些地方。【设计意图】这是学生在初中课本中第一次较完整地接触戏剧,此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学会梳理主要情节,了解戏剧冲突的概念及分类并把握课文中的戏剧冲突,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1.梳理主要情节。(1)快速阅读《天下第一楼》(节选),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预设①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②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想骗吃骗喝,遭卢孟实赶出。③卢孟实处罚不成器的小伙计,厚赏成顺。④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⑤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屈原》(节选)和《枣儿》,自主梳理情节。(生自由朗读并梳理)2.把握戏剧冲突。(1)了解戏剧冲突的概念及其分类。戏剧冲突是指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它在作品中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第一,表现为某一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有人称之为外部冲突。第二,表现为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有人把它称为内部冲突。戏剧冲突的这两种方式,有时各自单独展开,有时则交错在一起,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第三,表现为人同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也需要戏剧化。(2)《天下第一楼》节选部分的冲突主要属于哪种冲突?这个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预设《天下第一楼》节选部分的冲突主要是第一种,也隐含着其他两种冲突。这个冲突是围绕着福聚德由盛转衰的原因——“一个人干,八个人拆”展开的。(3)回顾《屈原》《枣儿》,思考:这两部剧的戏剧冲突是什么?剧中戏剧冲突出现的原因又是什么?预设《屈原》:忠与奸的冲突。昏君听信奸臣谗言,导致爱国忠臣被迫害,并由此产生的忠与奸的冲突。《枣儿》:人与人精神上的冲突。急剧的社会变革导致精神家园的失落,并由此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冲突。3.理解戏剧冲突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联。一方面,人物性格要按照戏剧冲突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明朗化,以显示其个性化的特点;另一方面,戏剧冲突又要以塑造人物个性来表现和发展,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师:以冲突塑造人物是戏剧创作中最常见的方法,《天下第一楼》即是如此。戏剧冲突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方式,但并非唯一方式,一人千面的人物形象更有戏剧感染力。【设计意图】这是学生在初中课本中第一次较完整地接触戏剧,此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学会梳理主要情节,了解戏剧冲突的概念及分类并把握课文中的戏剧冲突,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第2课时1.有感情地朗诵台词,品味台词的语言之美。2.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命运。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梳理了三篇剧本的情节,把握了矛盾冲突对戏剧情节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这节课我们来品味这三篇剧本中的精彩台词,进一步把握剧本中的人物形象。二、了解台词的意义和作用台词是构成一个剧本的基石,是剧本不可或缺的因素。没有台词,就没有剧本,没有人物的冲突,更没有剧情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剧中的人物,或称之为角色,必须通过台词才能表达各自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等。由此可见台词在剧本中的重要性。由于戏剧不像小说等文学样式那样由作者出面向读者叙述,只能依靠人物自身的语言与动作来表达一切,因此台词是戏剧舞台上唯一可以运用的语言手段,台词的写作与安排成为剧本写作的重要部分。【设计意图】学生初次接触剧本,对戏剧语言不熟悉,因此先简单介绍“台词”,有助于接下来活动的开展。三、分析《屈原》的台词特点和人物形象1.分析台词特点。诵读课件出示的《屈原》的台词,品味其妙处。师:《屈原》中屈原的许多独白都很精彩,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气势,品一品,这些台词写得好在哪里。①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②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③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生反复诵读后自由谈看法,师明确)预设①运用了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现了屈原对风的热切期盼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②运用呼告、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热切地赞美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决心。③运用了呼告、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呼唤着在黑暗中咆哮着、闪耀着的伟大的自然力来毁灭这黑暗的社会,表达了必须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体现了屈原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2.分析人物形象。(1)屈原。思考:文中的屈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预设屈原是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形象。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压迫的高风亮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屈原》的台词,进一步感受台词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重要作用,将自己的朗读体验融入剧本中。(2)郑詹尹。反面人物郑詹尹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具体内容说说。预设他是邪恶的化身,卑鄙、狡诈、胆怯,他是奸佞的帮凶,毫无正义和忠贞可言。他一开始对毒死屈原有疑虑,不是出于同情屈原,而是怕“惹出乱子”,舍不得他的庙宇;他再三引诱屈原喝下毒酒,装出一副伪善面目,甚至假惺惺地诅咒自己的女儿郑袖;做坏事又内心胆怯,送毒酒又心虚地问屈原“该不会疑心这酒里有毒的吧”。这个邪恶的帮凶最后也没有得到好下场。四、分析《天下第一楼》的台词特点和人物形象。【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天下第一楼》中独特的京味语言,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1.分析台词特点。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天下第一楼》,体会其台词特点。预设《天下第一楼》的台词语言具有十分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甚至有些方言运用比较粗俗。如王子西说:“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一个“窝”字将方言特征表现无疑;又如卢孟实骂小伙计时说“瞎话!”“下作的东西”,这里不仅方言味十足,且显得比较粗俗。但是,呈现出这样的语言特征是比较必要的。首先,作者选取的故事发生地是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其次,话剧所表现的是真实,“福聚德”绝不是一个雅文化的聚集地,文中的语言正是当地真实的语言,正是这些方言才将话剧中的诸多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2.分析人物形象。《天下第一楼》中的出场人物极多,但是许多人都给我们留下了十分鲜明的印象,这得益于作者对人物的个性化刻画。请认真阅读课文,挑选出几个你喜欢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预设【示例】①卢孟实:卢孟实在未出场时就通过王子西等人的评价“咬牙跺脚地干”,侧面表现出他是一个务实勤劳的人。卢孟实一经出场,便不屑与克五这样的游手好闲之徒打交道,且将事物安排得妥帖,这就说明了他是个精明能干的人。卢孟实训斥伙计,赏成顺,让成顺体面一点,表现了他不仅关心着自己的自尊,同时也关注着伙计们的自尊。而与罗大头的对话中,又体现了他是个不固执的人,对陈腐该改的规矩力图改之。不过,从他对待罗大头的过程中,又能见其刚直的性格。这与后来东家二少爷出场时似有所矛盾,对待这位东家二少爷,卢孟实依然要赔着笑,这是那个时代朴实劳动人民的悲剧。总结:卢孟实是一个务实勤劳、精明能干、自尊自强、关心伙计、拒绝陈腐知变通、刚直却又不得不学着屈服于社会环境的人。②罗大头:罗大头是福聚德的烤鸭师傅,从“别忘了你们当初是怎么把我请回来的”一语中,可以看出罗大头的技艺精湛,是店里的“顶梁柱”之一。但是他固执、不变通,如强调不到七十不传人;自恃技艺精湛,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辄要撂杆子走人,脾气也十分火暴。不过,他的火暴脾气与他的性格之真是连贯的,他看重自身的价值与名誉,丝毫瞧不起克五那种混吃混喝、人品卑污的“爷”。总结:罗大头是一个恃才自傲、迂腐固执、心胸狭窄、容不得人、脾气火暴,同时又一身正气、率真,不屑与小人为伍的人。五、品味《枣儿》的戏剧语言特点,分析人物形象【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枣儿》中的台词和舞台说明,体会人物的情感,理解人物形象。1.品味戏剧语言特点。生分角色读剧本《枣儿》,一人读老人的台词,一人读男孩的台词,一人读舞台说明,品味其语言特点。预设《枣儿》中个性化的戏剧语言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感情。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以及舞台说明。剧中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真实自然。老人的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情味,具有长者之风而又有很浓的乡土气息和很强的人生沧桑感。男孩的语言则显得纯真活泼,稚嫩可爱。从两人的对话中,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内心情感。剧中的舞台说明虽然文字很少,但对表现人物的感情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些舞台说明大都是人物动作、表情的简要说明,例如,写老人“威严地”“命令”“蓦然口气温和”“将枣儿擦干净”“掸去男孩身上的灰尘”“清清嗓子”“心事重重”“愣住,继而激动不已”“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等等,都传神地写出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2.分析人物形象。思考:剧中的老人和小孩的人物形象分别有怎样的特点?预设剧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年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老人的形象又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长者的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念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男孩则是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心重而又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父亲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他爱吃巧克力并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则表现出男孩成长环境的鲜明时代特征。第3课时1.联系作者和写作背景,思考课文的主旨。2.了解本单元剧本的社会意义,对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有自己的理解。一、导入新课前两节课同学们领略了戏剧的矛盾冲突和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但是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必须有深邃的思想作为支撑,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几部优秀作品的主题。在前两课时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屈原》的主题,加深对剧本的理解。二、探究《屈原》的主题1.了解创作背景。《屈原》的创作背景《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此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他说:“全中国进步人民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屈原》这个剧本取材于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以楚怀王对秦外交上两条路线斗争作为全剧情节线索,构成代表爱国路线的屈原与代表卖国路线的南后等人之间的戏剧冲突。全剧分为“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五幕。作者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独立不移”“坚贞不屈”“光明磊落”等高贵品质的塑造,撼动了进步人民的灵魂。师:由《屈原》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大概了解作者创作这部剧的意图,但是我们还需要深入分析文本,来理解本文的主旨。2.探究《屈原》的主题。(1)屈原的独白中写了许多意象,这些意象使用了什么手法?分别有何深意?预设这些意象采用了象征的手法。“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土偶木梗”,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是屈原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2)《屈原》的主题是什么?预设作者塑造屈原这一人物形象,深刻地表现了祖国和人民不畏暴虐、坚持斗争的主题。剧本里的反面人物明显是象征着当时的国民党几位头目人物,当时国民党统治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气焰嚣张,横行无忌。一部分坚持斗争的革命剧作家致力于历史剧的创作,借古讽今。《屈原》中的楚怀王不听屈原的忠告,撕毁齐楚盟约,转而依附秦国,不知这正是灭亡的开始。当时的国民党的统治也是如此昏庸。剧中屈原的呼声,正是郭沫若的呼声、广大人民的呼声。三、探究《天下第一楼》的主旨【设计意图】在前两课时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天下第一楼》的主旨,加深对剧本的理解。1.了解《天下第一楼》的故事背景。故事背景: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代同治年间。传业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老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经营着。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好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面对势如累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成了一座二层高楼。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外,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然而,事违人愿,就在福聚德发展正盛时,却又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2.理解主旨。(1)回顾前一课,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衰落的原因的认识。预设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点明了“福聚德”衰落的真正原因。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且罗大头居功自傲,最终离去,这对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衰落的结局。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说,这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这矛盾,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原因。(2)概括本文的主旨。预设本文在中心人物卢孟实与少东家、克五、饭店伙计等人的一系列矛盾中展开情节,道出了“福聚德”由盛到衰的直接原因:一个人干,八个人拆。展现了旧社会平民百姓自我奋斗但最终无法实现自我价值的悲剧。四、探究《枣儿》的主旨1.了解《枣儿》的背景资料。本文发表于1999年,当时的农村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浪潮,将许多农村青年带离故土,到城里谋求发展,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留守家园。走进城市的人们,或因为繁忙,或因为迷失,大都不怀念乡村,在他们的心中,故乡被遗忘了,甚至一部分的亲情也被忽略、遗弃了。这使留守的亲人倍感痛苦。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枣儿》等作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评。【设计意图】在前两课时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枣儿》的主题,加深对剧本的理解。2.探究《枣儿》的主题。揣摩语言,品味下列台词的深层次意味。①老人(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嫩白光滑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儿)你吃这颗。男孩(拿起熟枣放进嘴里)还是皱巴巴的甜呢。老人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②老人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儿。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③男孩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老人不知道。男孩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见老人不语)爷爷,你怎么了?④男孩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老人(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男孩来呢,你的枣儿甜!⑤男孩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预设①老人认为自己已年老,被儿子遗忘,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②老人的话不仅是指吃枣,也是泛指一般的生活哲理,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③“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④“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它是现代生活的象征。走出去的人们,往往迷恋于外面的世界,忘记了回家的路,但他们最终会回来的,喧嚣之后是平静,躁动之后是安宁。⑤道德、伦理、亲情是每个人必须有的,但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不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这里的“喊”象征着对亲情、对传统的呼唤。(2)剧本采用了象征手法,“枣儿”象征着什么?预设①“枣儿”象征着亲情。老人思念儿子,男孩想念父亲,“枣儿”凝聚着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②“枣儿”象征着故乡。老人喜欢怀旧,对“枣儿”的执着表现了老人对故土的挚爱。③“枣儿”象征着传统生活、精神家园。枣儿代表亲情、故乡,更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它所牵涉的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师小结: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的象征。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全剧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蕴。(3)如何理解作品的主旨?请同学们结合全文各抒己见。预设【示例一】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示例二】剧本反映了当时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示例三】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现状。【示例四】剧本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示例五】剧本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我们了解了本单元三部戏剧的背景和主旨,相信大家对剧本的理解更深了。下节课,我们就要准备排练戏剧,希望大家课下再好好读读剧本,加深理解。五、布置作业1.课后查阅关于表演的相关资料,了解表演的知识。2.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剧本熟读,并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揣摩应如何表演。剧本学习是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本次教学设计主要以人物为核心,从三个方面展开:(1)从文本的角度读剧本。从基本的情节入手,通过理解情节中的矛盾冲突来感知人物形象,让学生建立对剧本的基本理解。(2)从表演的角度读剧本。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台词来理解人物,为下阶段的舞台表演打下基础。(3)从现实的角度读剧本。指导学生认识剧本的现实意义,促进学生的成长。【设计意图】让学生课后了解表演的知识,并熟读喜欢的剧本,为下节课的准备与排练打好基础。作者介绍郭沫若,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我国革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何冀平,中国剧作家。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毕业后从事专职戏剧创作,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一时,获得巨大成功,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作品。孙鸿,靖江戏剧小品作家。她创作的《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关键能力阅读戏剧文学作品的策略一、整体感知——了解戏剧结构剧本的结构是表现戏剧冲突和性格撞击的手段。剧作家只有精心设计剧本结构,才能将他所概括的生活现象更典型、更集中地展示出来;而剧本的阅读者,也只有在对剧本结构进行整体观照之后,才能把握剧本的构成方式和内容构建规律。对剧本结构的分析要首先注意区分以下三种模式:一是开放式结构。这是一种把戏剧故事从头到尾、原原本本地表现在剧场舞台上的结构形式。莎士比亚的剧本和我国的一些传统剧本就是典型的开放式结构,时间拉得长,地点拉得开,既便于剧情发展的腾挪起伏,也能使人物的性格刻画更加细致、完整,但在情节铺排和性格表现上平均用力,容易顾此失彼。二是锁闭式结构。这种结构形式不是从头说起,而是采取横截的方式,把戏剧冲突中的“危机”一下子抛到观众面前,正面表现并集中刻画从高潮到结局的一段戏。对于过去的事件和人物关系,则用“回顾”或“内省”的方式,随着剧情发展逐步交代出来。曹禺的《雷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都是这种锁闭式结构。三是展览式结构,这种结构就像一幅展示各种人物风貌和性格特征的群像画构图。人物较多,但没有明显、突出的主角,即使有一两个贯穿全剧的人物,也只是起着一种把不同人物、不同事件汇集到同一个场合里展现的“串线”作用。在这种剧本结构中,每个角色都独来独往,彼此互不相干,整个剧本的构成像万花筒一般,看似松散,实际有内在的结构章法。曹禺的《日出》、老舍的《茶馆》就属于这种模式结构。二、重点突破——把握戏剧冲突冲突离不开矛盾,但不等于矛盾。对立双方的摩擦、争执、撞击,被称为“冲突”。戏剧要在两三个小时内,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就必须把矛盾集中起来,达到紧凑、尖锐、紧张、激烈的程度。因此有人说,“戏剧就是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创作剧本必须展示冲突,阅读剧本必须把握冲突。为了吸引观众,剧本十分讲究情节性。读者了解了戏剧情节,才能把握戏剧冲突,受到艺术熏陶。从情节的推进入手,分析戏剧冲突的发展过程,有两条途径:一是从场次入手。分析时,可把一场戏分解为若干小单位,进行微观考察,省去不重要、交代性的细节,仔细研究主要事件、主要场次的描写,最后把各个场面结合起来,作综合分析。素养提升论历史剧《屈原》(节选)阮文涛郭沫若(1892—1978)同志是一位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作为剧作家的郭沫若,在我国历史剧创作上,有其独特的艺术成就。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历史剧创作,得首推郭沫若的《屈原》,这是他在抗日战争中创作的最有影响的剧本之一,也是他历史剧创作中,无论思想性和艺术成就,都具有代表意义的重要作品。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证明,这部历史剧不仅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也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光辉名著。郭老就《屈原》而阐明的一些历史剧创作的理论问题也有相当影响,自应别论。在当前历史剧问题重新被重视,在创作上大力提倡写爱国主义题材的新形势下,研究郭沫若历史剧有着重要意义,分析《屈原》这一具体作品,也是有必要的。抗战时期,郭沫若主要是在重庆度过的。当时的重庆是国民党政府的临时首都。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停止内战,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打开了全民抗战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但蒋介石失去半个中国后,在重庆坐山观虎斗,实行保存实力、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反革命政策,先后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这样,坚持抗战还是卖国投降,坚持团结还是阴谋分裂,坚持民主还是反动独裁,坚持进步还是顽固倒退,就成为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周恩来同志作为中共首席代表,由武汉西迁而常驻重庆。郭沫若同志在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下,以公开的第三厅厅长的身份,肩负着团结大后方文化界和其他各阶层抗日民主力量的光荣任务。五幕历史剧《屈原》正是这个非凡时期的产物。一九四一年,“皖南事变”的消息,在《新华日报》发表后,抗日人民义愤填膺。被激怒的重庆各界,纷纷向破坏抗战的反动当局,表示强烈抗议。重庆大学组织的“嘉陵江文艺社”请郭沫若作报告,题目是《屈原的悲哀》。郭老借古讽今,在三个多小时的演说中,他大骂楚王昏庸无道,弄得国破家亡,民不聊生;他痛斥南后、子兰、靳尚等人的投降卖国行径……听众心中理会,郭沫若骂的正是蒋介石、宋美龄一伙。同时,郭老激情满怀地号召青年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中国戏剧史上看,历史题材的传统剧目占相当大的比重。这是因为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可以起鉴今的作用。这已是中国戏剧史的光荣传统,这一传统在抗战时期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许多文艺战士从抗战需要和当时形势出发,用新编历史剧作为斗争的武器,郭沫若是运用这个武器最有成效的史剧作家,他先后创作了《卓文君》(1923年)、《王昭君》(1923年)、《棠棣之花》(1941年)、《屈原》(1942年)和《虎符》(1942年)等,而《屈原》则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作,其艺术成就最高,社会效果最大。《屈原》的成功,首先可以看作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艺术现象。作为古代的爱国主义,往往与“忠君”“爱朝廷”相联系,而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然而,《屈原》的主题思想却反映了时代精神。从美学角度看,这部历史剧既有明显的现实针对性,又有普遍的美学意义。要求统一,反对分裂;要求进步,反对倒退;要求民主,反对独裁;歌颂民族气节,反对投降叛卖;赞扬战斗精神,反对怯懦退缩;这是历史题材用来为现实服务的永恒的主题。历史上的屈原在两千多年后出现在《屈原》舞台上,取得巨大成功,正说明上述主题适用于各个历史时期的审美要求,正体现了两个乃至各时代的共通的爱国主义主题。大敌当前,要像屈原那样有凛冽难犯的高贵的民族气节,要有雷电那样有摧毁黑暗世界的战斗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说明《屈原》的主题思想,那就是郭沫若在讲演中透彻阐明的话:“忠邪自古同冰炭,明镜高悬警世人。”当然,戏剧演出比讲演产生了更强烈的社会效果。作为历史剧《屈原》,和屈原本人一样,其影响远远跨越了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日本等国家曾上演《屈原》并获得成功。这是因为,人类自出现国家之后,爱国主义成为至高无上的美德,它的延续性是不会中断的。即便在随着阶级的消亡,国家消亡之后,爱国主义这种美德,仍然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屈原》的强大艺术生命力,也就因缘于此。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成功,还不仅取决于它的美学价值及其思想意义,而根本原因则是作家以自己的才华调动了戏剧的各种艺术手段,塑造了屈原和其他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郭沫若笔下的屈原形象,堪称历史剧人物的典范。正是通过这一形象,剧作家才生动地深刻揭示了屈原悲剧的时代和社会本质,歌颂了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屈原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历史剧《屈原》是直接为抗战当时的政治服务的,但这个屈原形象,却不是政治概念的化身,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有鲜明性格的典型人物。剧作家以满腔的爱国热情和对伟大诗人的崇敬心情,调动了最有效的艺术手段,进行了天才的艺术创造。历史反思剧——何冀平的《天下第一楼》《天下第一楼》通过对北京一家著名的烤鸭店里几个“掌柜的”人物的描写,阐发了作者对诸如创业与守业、敛财与做人、行当与人格、个人理想与社会环境矛盾等问题的哲理思索。《天下第一楼》很容易使人想起老舍的《茶馆》。这两部戏无论是人物、戏剧发生的时间地点,还是其浓郁的北京地方风情,都有些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在于,老舍先生的《茶馆》是通过一个茶馆在三个时代的变迁史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史,而何冀平的《天下第一楼》将“楼”的沉浮作为考量历史和人性的背景,目的在于弘扬抗争流俗、争取“人权”的“现代意识”。正如萧乾先生所说,它是一出“警世寓言剧”。作者在这部戏中倾力塑造、寄寓自己人格理想的人物,是卢孟实。他具备一个精明的生意人所具有的全部优秀品质。他有高超的技术,讲求饭菜的质量,千方百计创造“福聚德”的美誉度,甚至现代生意场上吸引顾客的经营手段,如撰写饭庄“秘本”(主要顾客的饮食习惯与爱好)、为雅座起各种各样名称、吃饭摸彩等,他也会用来招徕顾客。他精通“商场之战”的韬略,在内部管理上善用人和爱人。堂头常贵的孩子病了,他不声不响地往他老家寄钱,这使常贵不仅感激涕零,还死心塌地地帮他做生意。修鼎新落魄到不得不到“福聚德”来站门子,这种斯文扫地的处境使他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打击,卢孟实不仅把他请来,还真心实意地尊重他,使他感动得决心一报知遇之恩。卢孟实这些管理措施使馆子内部增强了凝聚力。受命经理于“福聚德”露出败象之时的卢孟实,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使一个濒临破产的“福聚德”不仅东山再起,还兼并了与之旗鼓相当的“全英德”,使“福聚德”终于达到它的鼎盛时期。卢孟实身上最具光彩的尚不全是这些。当年卢孟实的父亲在玉升楼当伙计时因被人怀疑偷拿店里的金子,他不容别人因为自己是跑堂的就使人格受到侮辱,然而最后竟然窝囊而死。卢孟实“咬牙跺脚地干”,不只是为了赚几个钱,更是为了争口气,以自己的成就感来洗刷父辈留在自己心上的屈辱感。卢孟实曾对修鼎新说:“不能让人瞅不起我们做饭庄子的,是我这辈子的心愿。”在旧社会,馆子是“下贱”行业,被人瞧不起。卢孟实为了扭转社会对“馆子”行业的蔑视,争取体面做人的权利,他认为“自己先得瞅得起自己,别人就不敢瞅不起”。正因为如此,他对店里的伙计们在社会行为方面要求得非常严。一个小伙计偷偷跑去听“落子”,被他发现后,不仅严加训斥,还差点使伙计丢了饭碗。相反,成顺因敬业遵业而受到卢孟实的赏识,在他要成婚时,卢孟实赏他钱,并对他说:“披红挂绿,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福聚德的伙计也是体面的。”烤鸭师傅罗大头虽然技艺超群,但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所以卢孟实对他有点不以为然。最后罗大头因收藏烟土而被捕,在关键时刻卢孟实保下了他。罗大头感激不尽,卢孟实最后送他的一句话还是:“好好烤你的鸭子,正经做人。”卢孟实强烈的人格尊严意识与传统的“老老实实做人”的观念并不相同。后者强调“老老实实做人”但并不排斥奴性,而前者则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平等和人的尊严,显然已带有现代“人权”意识了。作者通过对“福聚德”的兴衰和“全英”“全聚”两德的分合,以及其中几个人物命运的变迁,主要想告诉我们:人不论在什么时候,从事什么行当,都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这是比财产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这就是剧作者在陈旧的历史叙事中着意想要阐发的“现代意识”。
任务二准备与排练1.选定剧本,组织剧组,安排好导演、演员、剧务,明确任务、要求。2.指导学生感受、理解角色,思考台词演绎,设计舞台音乐及动作。2课时1.培养学生搜集材料、合理分工、组织排练的能力。2.把握角色,设计符合人物身份的台词、动作等。一、选定剧本,搜集资料从本单元提供的剧本中,选择一个片段。自主搜集赏析、研究剧本的文章、书籍,专业剧团演出的视频、图片资料等,认真研读观看,加深对剧本的理解。【设计意图】选定剧本,并研究相关资料增进对剧本的理解,是一切工作的开始。二、分工准备,明确职责【设计意图】分工合作,明确各自的职责,使得学生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也可以尽最大可能地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让能力强的学生起到引领作用,能力一般的学生也有事可做。1.分工准备。(1)全班共分为《屈原》《天下第一楼》《枣儿》三个剧组,同学们自由选组,以导演为领导。(2)同一个剧组的成员自由商量,确定好分工,选定导演、不同角色演员和剧务。2.明确职责。导演、演员和剧务明确各自的职责:(1)导演深入研读剧本,对演出做出整体设计,组织排练,指导演员和剧务人员,撰写导演手记,整合自己的想法。(2)演员听取导演意见,反复揣摩人物性格,背诵台词,提高台词朗读水平。撰写排练日记,记录自己的体会。(3)剧务仔细阅读台词和舞台提示,准备演出时的服装、道具、配乐、音响等,并与导演交换意见。三、组内研讨,提出建议1.组内研讨对戏剧冲突、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相互补充。2.关注剧务的设计是否符合剧本和演出要求,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3.关注演员对台词的处理是否准确,是否符合人物身份和思想性格。4.组内研讨如何有序组织排练,安排好具体时间和进度。【设计意图】在导入部分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任务,有助于学生明确各自的任务。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人生大舞台,戏剧展风采。通过任务一的阅读与思考,我们对剧本这种文学体裁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学们选定了自己喜欢的剧本,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组织了剧组团队,深入研讨了剧本,并尝试用自己的设计再现剧本内涵。今天我们这堂课的任务是:各剧组成员从剧组分工的角度展示交流对舞台呈现的构思,切磋台词的朗读。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将进一步体验、感知戏剧的特点。下面,进入我们的研讨环节,有请主持人。由学生担任主持人,主持演出前的准备工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二、主持人开场白【设计意图】由学生担任主持人,主持演出前的准备工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主持人: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班级剧组研讨会的活动现场,我是主持人。我们观赏精彩的戏剧片段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鼓掌喝彩。“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精彩的表演来自台下的精心准备与排练。三个剧组的准备情况如何?让我们期待今天的精彩呈现。请各个剧组按“导演说戏”“剧务说舞美”“演员说台词”三个环节展示准备情况。(1)导演说戏导演在深入研读剧本的基础上,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和所撰写的导演手记,从戏剧冲突分析、戏剧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谈谈自己对剧本某一片段演出的整体设计。(2)剧务说舞美结合剧本舞台提示,谈对剧本人物服装、舞台背景、音响效果的设想,展示人物服装、收集到的背景图片或者舞台背景设计PPT。(3)演员说台词结合剧本主题内容,先谈自己对剧中某人物的理解,再展示对台词语气、语调的设想。三、各剧组分别展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全剧的故事情节,通过“导演说戏”“剧务说舞美”“演员说台词”三个环节使同组人在研讨中加深对《屈原》的认识。(一)《屈原》剧组主持人:首先,由《屈原》剧组进行展示,有请《屈原》剧组的导演。1.导演说戏。导演可从如下角度进行展示、介绍:(1)介绍自己,介绍剧组成员与分工(PPT展示)。(2)剧本的特色和主要矛盾冲突、屈原的人物形象分析。(3)表演节选的片段及选择理由。(4)剧组的准备工作及对剧组人员的要求。主持人:感谢导演的发言,一出好剧,离不开剧务的精心准备,掌声有请《屈原》组的剧务分享自己的舞美设计。2.剧务说舞美。剧务可从如下角度进行展示、介绍:(1)屈原的服装、妆发设计和依据(要有图片展示)。(2)舞台的道具、背景、音响设计和依据(要有图片或音频展示)。主持人:谢谢剧务的奉献,剧本的表现效果是多方努力的结果。演员将如何诠释屈原这个经典形象呢?有请饰演屈原的演员作为代表上台分享。3.演员说台词。演员可从如下角度进行介绍:(1)对选段中屈原台词的个人理解(对具体台词进行分析)。(2)选择一小段台词展示表演,请导演、组员和观众提建议。(二)《天下第一楼》剧组主持人:和《屈原》剧组相比,《天下第一楼》剧组是一个大组。人物更多,情节也更复杂,如何梳理人物关系及情节是一个重难点,请《天下第一楼》的导演与大家分享。1.导演说戏。导演可从如下角度进行展示、介绍:(1)介绍自己,介绍剧组成员与分工(PPT展示)。(2)说说选段情节、主要矛盾冲突分析及选择理由。(3)卢孟实的性格分析和选段中较重要的配角性格分析。(4)展示优秀表演片段的视频资源。(5)介绍如对手戏的配合等排练需注意事项。主持人:《天下第一楼》剧组导演的思路清晰,安排得当。剧务为这个经典话剧做了哪些准备?有请剧务上台分享。2.剧务说舞美。剧务可从如下角度进行展示、介绍:(1)对不同人物的服装设计构想并阐释依据,注意不同角色的异同处理(要有图片展示)。(2)舞台的道具、背景、音响设计和依据(要有图片或音频展示)。主持人:剧务的设想细致入微,演员们又做了哪些准备?有请演员代表上台分享。3.演员说台词。演员可从如下角度进行展示、介绍:(1)对台词的语气、语调、情感的设想(对具体台词进行分析)。(2)不同角色的表演者可在导演的指导下朗读一小段台词。(3)提出自己的困惑之处和认为难以处理的部分,请导演、组员和观众提出建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如下要点:结合整部戏剧剧情和人物关系来理解剧本片段,梳理这两个片段的主要戏剧冲突,关注表演是否体现了戏剧冲突,人物的塑造是否和全剧的设定一致,体会戏剧中蕴含的社会文化因素,特别是北京人的语言习惯和行业性话语。通过“导演说戏”“剧务说舞美”“演员说台词”加深同组人对《天下第一楼》的认识。(三)《枣儿》剧组主持人:集结了大家的智慧,相信《天下第一楼》剧组之后的排练会渐入佳境。和以上两个剧本不同,《枣儿》是一部独幕剧,结构紧凑,情节线索单一。导演又该如何组织组员进行准备呢?有请《枣儿》剧组的导演上台展示。1.导演说戏。导演可从如下角度进行展示、介绍:(1)介绍自己,介绍剧组成员与分工(PPT展示)。(2)介绍独幕剧的特点、选段主要矛盾冲突分析及选择理由。(3)说说对人物内心情感的分析。(4)介绍如何组织本剧排练,对剧务和演员的具体要求。主持人:从剧本背景来看,《枣儿》是最接近我们时代的,剧务将如何展现时代特色,请《枣儿》剧组的剧务上台分析。2.剧务说舞美。剧务可从如下角度进行展示、介绍:(1)对两位主要人物的服装设计构想并阐释依据,注意地域特色(要有图片展示)。(2)舞台的道具、背景、音响设计和依据(要有图片或音频展示)。主持人:剧务的设想细致入微,演员们又做了哪些准备?有请演员代表上台分享。3.演员说台词。演员可从如下角度进行展示、介绍:(1)对台词的语气、语调、情感的设想(对具体台词进行分析)。(2)不同角色的表演者可在导演的指导下朗读一小段台词。(3)提出自己的困惑之处和认为难以处理的部分,请导演、组员和观众提出建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如下要点:剧本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动作、表情的舞台说明。通过“导演说戏”“剧务说舞美”“演员说台词”使同组人加深对《枣儿》的认识。四、教师点评主持人:感谢同学们精彩的发言,活动已经接近尾声,相信大家还意犹未尽,下面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有请我们敬爱的老师对今天的活动稍做点评。(师发言,以鼓励为主,点出各剧组设计的独特之处)师:今天的研讨,展现了同学们对戏剧文学的欣赏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合作协调能力。《屈原》剧组深入研究了抒情性独白的特点,品读出台词感情抒发的几个层次,甚至关注到了语言的节奏特点及现场的音效配合,这样深入的品读让演员表演的爆发性更强。《天下第一楼》剧组能从众多的人物和情节中找到呈现的重点,关注到了演员走位等问题,剧务从社会身份等角度设计了个性化的服装,体现了剧组对人物形象的具体把握。《枣儿》剧组对人物设定进行了符合剧组实际的改动,特别让老师感动的是,他们想通过自己的表演呼唤大家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关注,这是一个有情怀的剧组。各剧组对文本理解深入,人物分析到位,舞台表演设想细致且有创意。现场观众的点评给剧组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建议。你们今天的表现,让我惊喜!你们真棒!在接下来的排练过程中,老师还有几个温馨提示:演员可以结合表情、动作对演出台词进行精细化处理,导演要统筹安排团队的分工与配合,剧务要将服装、道具、布景等实物化。在导演的组织和剧务的配合下,演员反复排练,使表演渐趋熟练,为演出做好准备。结束语:今天的剧组研讨会,让我们对戏剧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们看到了各个剧组付出的努力,我们对各个剧组的表现充满了期待,剧场的幕布即将拉开,让我们等候正式演出那一天的到来!第2课时1.反复排练,通过动作、表情等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2.认识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做好了剧本表演的相关准备,进行了细致有效的分工,本节课我们就进行具体的彩排,让我们试着把这些剧本里的人物演绎出来,让观众看到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二、排练指导【设计意图】教师在学生排练前、排练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排练,从而取得更好的演出效果。师在排练前、排练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1.对导演的指导。导演要带领自己的团队认真地研究剧本和相关材料,对表演做出整体设计,要懂得设计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和语调,能给观众较强的画面感。协调好同学们的关系,及时解决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对演员的指导。思考:戏剧中的人物一般有哪几种类型?戏剧中的人物分三种类型:共性人物:无个性特征,按人物的年龄、经济地位的一般状况加以综合和概括塑造出来的人物。如“丫鬟”“媒婆”等。扁平人物(类型人物):往往只是某种观念的化身,如“吝啬人”“伪君子”。圆形人物(典型人物):性格特征鲜明且呈现出发展、变化态势的人物。教师指导:演员,需要按照导演的设计意图,进入剧本设定的情境,深入钻研角色,品析、背诵台词,并设计自己表演时的动作、神态、语气、语调等,将人物形象在舞台上“立”起来。演员既要熟悉人物的身份、性格,还要充分了解人物的心态、思想,探究人物之所以成为“这一个人”的原因。《屈原》的排练,重点当然在屈原的独白,要思考如何入情入境化身为屈原,展现人物喷涌而出的激愤、呼唤变革的炽热情感。要注意表演时人物的语气、神态、动作等,都是在情感的迸发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与台词紧密融合,相得益彰。当然,次要人物的形象也要把握得当,比如靳尚和郑詹尹都是奸臣,但靳尚阴险、毒辣,郑詹尹则卑鄙、狡诈,各有特点。《天下第一楼》这部戏的特点在于:冲突激烈,人物个性鲜明,神态、动作等的设计都很有看点。这出剧被誉为《茶馆》的姊妹篇,是“京味话剧”的代表,其语言带有浓郁的北京地方味道,行业色彩非常鲜明,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腔调比较难拿捏,不同地域的学生排练起来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枣儿》这幕话剧排练时需要把握的重点,在于通过台词表现人物的内心,尤其需要注意剧中富有象征意味或深刻意蕴的台词,仔细体会其含义。例如:“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迷路了吧?”“这棵树好大好大,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等。除了台词,还要设计人物的神态、动作。比如,剧本的舞台说明中,运用了“西北口音”的童谣,就可以为老人设计西北地区农民的口音。【设计意图】除了导演和演员,剧务也是剧组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在排演时,剧务要负责多方面的工作,最主要的,还是准备演出时的服装、道具、布景等。所以剧务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学生的戏剧演出实践中,剧务主要承担服装、道具、布景、音响效果等工作,这些设计重在符合剧本故事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与剧情以及人物的身份、地位等相协调。3.对剧务的指导。剧务的主要工作是准备演出时的服装、道具、布景等。在工作中可以写剧务手记,帮助自己记录工作。下面是《天下第一楼》剧务手记示范。《天下第一楼》剧务手记节选:总之第一次的交换意见,很多原则性处理、大的框架没有和导演的思路碰在一起。第二次的交谈改为转台方案。根据导演的提示以店堂为主景,烤鸭房和雅座以及后院的景都做了合理的空间安排,充分利用舞台高度和景深,以多空间为层次,给演员提供灵活、自由、顺畅的活动空间。背景选用有时代地域特色的建筑烘托,造成“福聚德”的繁华景象,加上店幌、牌匾,增加地域时代感。景的结构处理是传统对称的砖木结构,一、二景的变化是在一景的原基础上建楼,大的格局不变,只是通过道具的局部改变转换环境。二景要有比较大的改观,并要有装饰处理,描金花檐和金光闪闪的牌匾,造成富丽堂皇、生机勃勃的效果。色彩处理以黑色、白色、土红为主调,力求达到古朴稳重、古香古色之感,以烘托剧情发展。整个景要力求精练,以少胜多,不受自然状态的影响。戏中必不可少的道具如柜台、水缸、柴堆、屏风、烤鸭等都要做到精雕细刻,一丝不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观众以真实的感觉。(黄清泽《〈天下第一楼〉设计随想》)教师指导:每个表演小组可选剧务两名,负责服装道具的制作和音乐的准备。负责服装道具的同学要动手能力强,有一定的美术功底。负责配乐的同学对音乐有所了解。在适当时候教师可以给剧务同学提供相应的帮助。【设计意图】教师在指导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排练,排练过程中把自主权交给学生,充分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三、合作排练根据研讨反馈,导演组织全剧组排练,剧务根据表演需要设计制作场景、服装,演员反复合练,及时发现表演、舞台、配合等各方面的问题,为“任务三”正式演出做好准备。本次教学设计的任务是准备与排练,学生虽有参与的热情,但组织剧组,担任导演、剧务等工作尚缺乏相关经验,因此在活动中,老师在其中承担顾问工作,给予必要的指导。对于并未接受过专业表演训练的同学们来说,要演好剧情,演活剧本并非易事,还需要多尝试,多训练。因此,在进行必要的排练指导后,就放手让学生去排练。关键能力导演手记的编写导演是话剧文本的诠释者,排练演出的指挥者,艺术风格的创造者。主要职责在于:组织主要创作人员研究和分析剧本,查阅与剧本相关的文字资料与影像资料,并在组内进行讨论,以深入理解剧本,对剧本排演形成基本的构思和意向,并与其他成员达成共识。导演可以试着写一写“导演手记”。“导演手记”是导演创作意图和完整构思的说明,可以提纲挈领地谈主要问题,也可以写得具体、细致一些,其内容一般可涉及以下几点:①对剧本立意、主题思想、时代背景等方面的阐释;②对剧中主要人物的分析;③对剧中矛盾冲突的理解与把握;④对表演、美术、化妆、服装、道具、音乐、布景等的构思和要求。写“导演手记”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深入理解剧本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素养提升《天下第一楼》导演总结(节选)夏淳工作从哪儿开始呢?首先需要了解生活、熟悉生活,与此同时要深刻理解人物、体验人物,唤起与人物共同的感受,这方面的工作是要一定的时间的,浮皮潦草是不行的。好在何冀平与这方面的关系很熟,用不着重新去找门路、找关系。现在的“全聚德”烤鸭店,无论是前门大街的、和平门的,还是王府井的,都已然是新楼新貌,与昔时相比,早已面目全非。所幸之事,旧的“全聚德”在前门外肉市的老店还在,虽然已经成了堆房,成了做粗活的作坊,但旧貌依存,这给了演员尤其是给舞美工作的同志们极好的参考。他们用照相、用速写收集了大量的素材,成为可以保存下来的资料,同时还参观了其他旧店堂的建筑作为辅助材料。演员除了参观访问以外还要深入地了解和体会炉前大师傅的生活和操作技术,并且能基本上掌握这方面的技术。当时,剧组订下两条规矩,不许在那儿吃客饭不许在那儿买烤鸭。与此同时我们还请了好几位原来在烤鸭店或在其他老字号、饭庄子工作过的老师傅们来给大家现身说法地讲述他们过去的身世、生活经历与遭遇。这些美食文化的缔造者,在旧社会被人看不起,社会地位非常低下,被称作“五子行”,经济上也只能勉强糊口,常常是债务缠身,临终也还不清。可他们那种忠于职守、那种崇高的敬业精神,确实令人钦佩,到今天也是应大力提倡的。我们的演员在遵守纪律方面是做得很好的。有一个很突出的例子,在剧中演罗大头的韩善续在炉前跟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耳濡目染,对炉上的活儿,自己觉得可以掌握了,就想实际上试把试把。一天,他向师傅提出他想买一只生鸭坯子。师傅很奇怪,向他干什么用?老韩不好意思地说:“我想真烤一回试试。”师傅一听就笑了,顺手递给他一根烤杆,说:“咳,还买个什么劲儿,来吧,烤坏了有我呢。”老韩此时既高兴又激动,拿着烤杆就按着日常观察的路数,操作了起来,居然很顺利地将鸭子挑起,送进炉里挂在烤架上,师傅拍着他的肩膀夸他说:“行!”老韩也颇为得意,哪晓得等鸭子烤熟要出炉了,他一下没挑住,鸭子掉在了火堆上。老韩急着说:“师傅,该多少钱,让我赔吧!”师傅没理他,顺手轻轻一挑,从炉火里把鸭子提了出来,经过一番处理后完好如初。师傅说:“这种失手,多熟练的把式也难免,都赔起来,赔得起吗?你们这些艺术家跑到这儿来挨烤,还要在舞台上表演我们,这点儿小事还让你们掏钱,那显得我们太不仁义了。”剧组中几个较长时间在烤鸭店蹲点的,都和师傅们交上了朋友。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剧本的修改。剧本基础很不错,戏写得很好,但过长,也过满,必须做一些裁减的工作,使戏更精练、更集中,而且时间也必须压缩在两个半小时之内。其中还有一个较重要的问题,就是戏中谁是主要的人物?看来作者对常贵这个人物赋予了极大的同情和钟爱,甚至于可以说作者就是为常贵写传的,而且这个人物也确实写得很丰满,是一个跃然纸上的活的人物形象。但常贵依然担负不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他左右不了“福聚德”烤鸭店的兴衰;他也不能成为主宰局势变化的动力。而作者在剧中确实写了这样一个人物,就是卢孟实,但由于作者对常贵的偏爱,没有把精力花在卢孟实身上,这个人物的确是处在矛盾尖端的地位,可在别人嘴里介绍得多,他个人行动少,形象显单薄,不大立得起来。这个人物写不好,将会有损于全剧,影响这个戏的评价;假若这个人物写好了,全剧的脊梁骨就树立起来了,而且也会产生很强的社会效应。于是在取得作者同意之下,成立了一个以主要演员和老演员相结合的小组来协助作者提出具体的修改方案。何冀平对烤鸭店、对过去的老字号可以说一通百通,在方案定下来以后,她很快地就把修改稿拿出来了,一点儿没有耽误排练日程,而且使卢孟实与常贵主宰全剧,“主仆”之间相得益彰,成了剧中两个辉煌的人物。文学知识话剧话剧是一种以对白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中国早期话剧产生于辛亥革命前夕,当时称作“新剧”或“文明戏”。新剧于辛亥革命后逐渐衰落。“五四运动”以后,欧洲戏剧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或“白话剧”。话剧通过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话剧中的对话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口语,必须具有个性化,自然精练,生动优美,富有表现力,通俗易懂,能为群众所接受。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茶馆》、曹禺的《雷雨》、苏叔阳的《丹心谱》等,都是我国著名的话剧。话剧艺术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1)舞台性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舞台完成的。话剧舞台有各种样式,其构造目标有二:一要有利于演员表演剧情;二要有利于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表演。(2)直观性话剧首先要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塑造,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再通过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3)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上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相适应的。(4)对话性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
任务三演出与评议1.通过戏剧演出,展示表演才能,锻炼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合作精神。2.明确戏剧评论撰写的要点,初步掌握戏剧评论撰写的方法。2课时第1课时1.充分展示表演才能,合作演出话剧。2.对戏剧表演与欣赏有自己的心得,并能发表观演见解。不参与演出的同学组成评审团,评审团要对每一个小组的表演情况打分,满分100分。评委主要从人物语言的运用和动作表情的配合是否符合人物的性格等方面来打分。最后评选出最佳剧组、最佳演员、最佳导演。一、导入新课经过多次排练,相信各位演员已迫不及待地想上台了,导演和剧务也一定准备充分,成竹在胸了。那么,把大幕拉开吧,让我们登上属于自己的闪亮舞台!做好戏剧演出前的相关准备工作,确保表演的完美展现,还可以让学生养成事前做准备的好习惯。二、戏剧演出1.演出前的准备工作。正式演出前,每个组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①制作节目单;②推举主持人,准备简单的串词;③检查舞台设备是否运转正常。2.演出时的注意事项。演出时,要集中精力,全情投入,注意相互配合。演出结束,向观众致意。3.话剧演出。(1)《屈原》话剧表演。(2)《天下第一楼》话剧表演。(3)《枣儿》话剧表演。【设计意图】做好戏剧演出前的相关准备工作,确保表演的完美展现,还可以让学生养成事前做准备的好习惯。三、优秀剧组和优秀演员的评选【设计意图】评审团在每一场表演结束后给相应的表演小组打分,公平直观。在所有小组表演结束后,评选出各项最佳。1.评选各项最佳。每一次演出结束后,由评审团填写评议表,表演全部结束后,评选出最佳剧组、最佳演员、最佳导演。剧组评议表项目要求分值得分主题把握主题思想积极健康5分剧本创作在原有故事基础上有合理的创作、改动10分故事表达故事表演完整,语言流畅、清晰20分表演仪态落落大方、自然,整个表演能表现人物性格20分语音语调、情感符合故事发展及人物性格特点;感情基调与故事内容相符,感情流露自然得体20分服装、道具符合剧情5分入场、谢幕有新意10分效果团队配合默契,表演有感染力,观众反应好10分总分:演员表演评议表剧本理解分值得分舞台表现分值得分正确把握剧本的主题10分表演自然、落落大方10分准确把握戏剧冲突10分动作、手势熟练而准确,有表现力10分对人物的个性和思想理解到位10分感情充沛,表情丰富10分注意到剧本的语言特点10分吐字清晰,语言流利,语速、语调恰当10分较好地利用(或补充)舞台说明10分与其他角色配合默契10分总分:导演评议表项目分值得分团队领导、协调能力50表演指导能力50总分:2.颁奖。由评审团撰写颁奖辞,主持人宣读颁奖辞,班主任将奖状和奖品颁发给相应同学。第2课时1.明确戏剧评论撰写的要点,初步掌握戏剧评论撰写的方法。2.评议时,做到观点明确,论证充分。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都是戏剧的剧本,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不少的戏剧,那么,要如何来评价一部戏剧的好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让初中生写戏剧评论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写之前介绍戏剧评论的相关知识,并给出范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开始写作。二、了解戏剧评论1.戏剧评论的类型。戏剧评论的类型:(1)评介式,介绍戏剧的内容,介绍看点,同时有对作者的评价,属于推介型。(2)生发式,从戏剧的某一点引出文艺理论问题、人生哲学或社会问题,看似是戏剧评论或戏剧批评,其实属于借题发挥。(3)观感式,谈观看某部作品后的体会和感想,也即观后感。(4)鉴赏式,对一部作品的整体或某个方面进行评赏,或者对几部作品进行对比,以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的态度来说服他人,或者让自己对戏剧的理解更加深刻。这种鉴别欣赏活动,属于艺术鉴赏型。2.范文引路。我为什么对“他”印象最深演,是演员以角色为内核,用独特的魅力外放辐射到观众的全过程。把角色吃进去,消化吸收进入到身体的每个角落。这些东西会跟随着剧情,在人物的一举一动中彰显,在下意识和不经意间释放。(总说演员的素养,引出话题。)王凯同学在《屈原》一剧中,将这种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给我的印象最深。王凯同学在九年级(1)班组织的《屈原》汇报演出中,扮演的是屈原这一角色。屈原在第二场中,有一段独白,很能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介绍王凯在表演中担任的角色。)这里我就从声音、语言与表演三个方面来说说他留给我的印象。(总说王凯表演给人印象最深的三个方面,总领全文。)王凯同学是典型的中低嗓音,嗓音有磁性、洪亮、穿透性好、共鸣感强,不仅能在嘈杂的环境中让观众毫无滞碍地听清台词,还能兼顾音质的悦耳度和传情的缠绵感。单从声音上说,他的声音,既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又能带动观众与剧情人物发生感情的共鸣。这就不单是音质的范畴了,它同时包括了语气、语调处理,台词节奏和用语言塑造人物个性的技巧。例如,其中有一句“但是我,我没有眼泪”,他在后一个“我”字上采用升调,拖长声音。然后在“眼泪”上采用降调,这样就把屈原悲愤的心情展现出来,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介绍王凯同学的声音,有专业水准。)戏剧的语言也叫台词。台词是戏剧表演的基础,也是声音的灵魂。王凯同学对屈原独白这一场戏准备得非常充分,他联系当时的背景,深入人物内心世界,逐一确定屈原的每一句台词,并做到烂熟于心,灵活运用。例如屈原叱问东君,原书中台词是“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别人说你是太阳神,你,你坐在那马上丝毫也不能驰骋。你,你红着一个面孔,你也害羞吗?……”在现场的表演中,王凯同学大胆改编,将这一句话改为“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别人说你是太阳神,伟大得很,可是,你,你坐在那马上丝毫不能动。红着一个面孔,你是在害羞吗?……”这样一改,增加了反问的力量,控诉性更强。(通过介绍王凯修改台词,实现与角色共融,体现他表演的技巧,突出“印象深”。)表演,是演员技巧的达成,是声台形的汇总,也是演员感受力、判断力、理解力和表现力的综合。我们能够看到,作为一个“囚犯”的屈原,王凯同学利用手中的道具,充分展示了他内心的悲愤和火热的爱国情怀。3.戏剧评论的要求。要求:(1)评论要有准则。要写好评论,作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操守和责任,即对戏剧或戏剧表演的热爱、执着和分享艺术等职业素养,还需要作者具有正直、善良、博爱的情怀。(2)评论要有主张。评论作为论述类文章,在论述和阐释中具有主观性,受到评论者的知识结构、审美趣味、批评视野的制约,它与科学论述的客观性不同,它是一种主观真理。所以在写作评论的时候,一定要先亮出自己的主张,即中心论点,论证时要逻辑层次清晰。这是对所有论述类文章的要求。(3)评论要“述评结合”。因为评论兼有文艺性和评论性的特征,所以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述评结合”,或者叫“赏析结合”。(4)评论要有新意。对于经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销售实习报告15篇
- 羊皮卷的读后感600字5篇
- 2024至2030年中国高级隔热防爆太阳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激光打印凭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按摩健身拖鞋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宝咳宁冲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塑弯柄直杆伞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香木衣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生化面膜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活式放线车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场地移交安全管理协议书
-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各种制度、流程汇编
- 重庆市江北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 军队文职聘用合同管理规定
- 2024年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 2024-2029年中国儿童牙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新时代铁路发展面对面全文内容
- 人工智能与语文阅读理解教学
- 科学素养培育及提升-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
- 快递主管岗位职责
- 医疗差错、纠纷、事故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