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截流设计及施工方案(最终版)_第1页
导、截流设计及施工方案(最终版)_第2页
导、截流设计及施工方案(最终版)_第3页
导、截流设计及施工方案(最终版)_第4页
导、截流设计及施工方案(最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OC\o"1-3"\h\u1、工程概况 -1-1.1工程简介 -1-1.2工程自然条件 -1-1.2.1气象条件 -1-1.2.2水文条件 -2-1.3工程地质条件 -3-2、导、截流工程设计及编制依据 -4-3、导流设计 -5-3.1导流设计标准 -5-3.2导流明渠的设计与计算 -6-3.2.1渠道过流计算 -6-3.2.2导流明渠防冲设计 -10-3.2.3边坡稳定性计算 -11-3.3一期上游围堰 -12-3.4一期纵向围堰布置 -12-3.5一期下游围堰 -13-3.6二期导流 -13-4、导截流主要工程量 -13-5、导截流施工方案 -14-5.1导流明渠施工 -14-5.2截流及围堰施工 -15-5.3围堰拆除施工及二次导流 -16-5.4导流明渠进口段封堵及均质土坝段明渠的回填施工 -16-6、人员配置 -16-7、设备配置 -17-8、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7-9、基坑排水 -17-9.1初期排水 -17-9.2施工期排水 -18-10、施工度汛 -19-10.1防汛准备 -19-10.2安全度汛措施 -20-10.3度汛应急预案 -20-10.4防汛资源配置 -21-11、下游供水 -21-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葫芦河为黄河支流北洛河右岸的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华池县子午岭紫坊畔,源地海拔高程1680m,自西北流向东南,流经甘肃省华池县,由东华池进入合水县境内,在太白镇瓦岗川口出境进入陕西省,后经陕西省富县、黄陵县,于洛川县交口河附近汇入北洛河。结合甘肃省庆阳市水资源中长期利用规划、庆阳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和甘肃省庆阳市葫芦河流域水资源配置规划等,综合确定了莲花寺水库建设项目,其承担的主要任务是生产生活供水。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合水工业集中区、合水西煤田、合水县城和驿马工业园区2020年的用水需求。莲花寺水库设计总库容为698万m3,调节库容350万m3,最大坝高25.5m,死水位1140m,正常蓄水位1147m,水库回水7.05km,保证率96%时年供水量848万m3。根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及《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莲花寺水库工程属Ⅳ等工程。莲花寺水库枢纽建筑物从河床右侧到左侧依次为均质土坝、表孔泄洪闸、底孔泄洪排沙闸、混凝土重力式挡水坝段等建筑物组成。1.2工程自然条件1.2.1气象条件该流域深居内陆,属北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区,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四季分明。根据合水县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该区域气象指标如下:多年平均气温9.4℃,平均降水量557.7mm,多年平均蒸发量1470.1mm,多年平均日照数2446.3h,平均风速1.8m/s,最大风速14.0m/s,最大冻土层91cm。重要的自然灾害有干旱、霜冻和冰雹等。1.2.2水文条件葫芦河的径流主要由降雨形成,水情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河流水量汛期主要由降水补给,枯水季节主要由地下水补给,径流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本次参考下游张村驿水文站历年各月来水比例及坝址与张村驿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的比值,将张村驿水文站历年各月径流转换到坝址处,得坝址设计历年月径流过程。本次利用51年的径流系列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以选取接近丰、平、枯设计值的年份为代表年,且该代表年的年内分配对供水不利为原则,统计出的该水库丰、平、枯及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月分配见表1-1。表1-1莲花寺水库设计径流年内分配成果表单位:亿m3典型年项目月份年123456789101112平均0.0140.0170.0260.0270.0240.0200.0380.0500.0480.0400.0260.0180.3491974年95%0.0130.0150.0230.0230.0150.0070.0150.0090.0180.0200.0180.0130.1891979年75%0.0170.0200.0270.0260.0150.0110.0360.0350.0260.0190.0140.0130.2581970年50%0.0120.0220.0290.0320.0310.0250.0110.0390.0560.0290.0220.0160.3241967年25%0.0170.0220.0410.0610.0580.0230.0290.0260.0520.0350.0310.0160.412葫芦河流域的洪水主要有暴雨形成,暴雨特性和流域下垫面决定了该河的洪水特性。流域内暴雨最早发生在4月,最迟出现在10月,但量级或强调较大的一般发生在7月~8月。暴雨一般分为锋面雨和雷暴雨两种,锋面雨历时长,强度均匀,笼罩面积大,雷暴雨笼罩面积小,强度大,历时短。暴雨主要分布在葫芦河中上游地区,该区域植被条件好,流域对洪水有一定的调蓄作用,致使葫芦河洪峰不高,洪量较大。根据实测洪水资料分析,洪水最早出现在5月,但洪峰流量较小,大洪水多出现在7月~8月,9月由于受霖雨的影响,也有洪水发生。经分析计算,葫芦河莲花寺水库设计洪水成果见表1-2。表1-2葫芦河莲花寺水库设计洪水成果表单位:洪峰流量m3/s;洪量104m3项目频率为P(%)的设计值0.010.020.050.10.20.330.5123.3351020洪峰流量1410126810829438087116335073863032401467224小时洪量21761983173015401352121911099287536275303742333日洪量24932292202918311634149213751182991853744563390根据葫芦河洪水特性及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非汛期施工期为10月至4月,由于施工洪水为汛期施工洪水控制,非汛期施工洪水不起控制作用,根据施工安排在非汛期内不再进行分期。根据张村驿站月最大流量资料,选取非汛期10月至4月最大流量进行频率分析,并参考相似流域分析的面积指数,经分析本次采用面积指数为0.85,推算的施工洪水见表1-3。表1-3葫芦河莲花寺水库施工洪水成果表项目频率为P(%)的设计值(m3/s)23.3351020非汛期洪峰流量16.1213.8612.079.116.29汛期洪峰流量386303240146721.3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区在大地构造上属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脊柱东侧的伊陕盾地(鄂尔多斯盾地),为一相对稳定区域。工程区内无活动性地震断裂带分布,地震活动相对较弱,主要受周边地震带的影响。工程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工程区位于陇东黄土高原东部,主要的地貌类型有黄土梁、峁、阶地和沟谷。地层主要由第四系黄土和白垩系下统碎屑岩组成,白垩系下统碎屑岩为平缓单斜地层,组成黄土梁峁的基座。区内无区域性断裂通过,地质构造相对较简单。莲花寺坝址位于合水县太白镇莲花寺行政村附近的葫芦河主河道上,坝址区属黄土梁茆丘陵地貌,河谷两岸呈不对称的“U”型谷。坝址区地层主要由白垩系下统碎屑岩(K1h)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组成。白垩系下统碎屑岩(K1h)为区内第四系地层的基底,岩性为紫红色、棕红色中细砂岩夹同色泥岩。岩层产状近于水平,为向北东微倾的单斜地层。第四系(Q)地层在区内分布广泛,按其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和成因类型主要有:(1)第四系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Q3s)地层、(2)上更新统风积马兰黄土(Q3m)层、(3)全新统冲、洪积(Q4al+pl)层。坝址区无区域性断裂通过,地质构造相对较简单,构造运动规模较小,主要以局部小规模褶皱以及黄土区内垂直节理为主。坝址区广泛分布有较厚的第四系黄土层,普遍存在黄土泥石流、滑坍、陷穴、崩塌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基岩表部存在风化现象。坝址区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含水层介质特征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坝址区河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为微腐蚀,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导、截流工程设计及编制依据(1)本工程合同技术条款(2)《防洪标准》(GB50201-2014)(3)《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5)《水利计算手册》(第二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6)2016年3月11日《莲花寺水库导、截流工程设计及施工方案》讨论会会议纪要3、导流设计3.1导流设计标准本工程等别为Ⅳ等,规模为小(1)型,其主要建筑物挡水大坝、泄洪建筑物、取水建筑物等,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级别均为5级。根据工程特性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规定,相应的导流建筑物级别为5级,选择导流标准为5年一遇洪水重现期。根据庆阳市莲花寺水库主体工程所处地形条件、实际征地移交情况、临时工程及永久建筑物布置特点,并结合我公司多年水利工程施工经验,本着“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经计算分析,本项目确定采用分期围堰结合导流明渠导流的方式。一期导流主要为上游围堰结合右坝肩纵向围堰,从右坝肩导流明渠导流,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创造条件;二期导流在左侧混凝土坝段、泄洪表孔建筑物及泄洪排沙底孔建筑物施工到一定高程且泄洪排沙底孔具备过流条件时,通过1孔泄洪排沙底孔泄洪闸过流,满足导流要求。按照本项目施工进度安排,一期主体工程计划在一个汛期内完成。结合本区域内水文资料,在满足进度需要及截流难度不大的情况下,计划在2016年4月底进行一期截流。截流设计标准采用截流时段5年一遇非汛期洪峰流量,截流流量以该时段实测流量为准。导流时段为2016年5月至2016年11月,相应的汛期导流设计流量为72m³/s。二期主体工程在一个枯水期及一个汛期内完成,导流时段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相应的导流设计流量为72m³/s。由于二期导流经原河床通过泄洪底孔进行导流,故二期截流不再考虑。具体各阶段导流标准及程序,见表3-1;表3-1各阶段导流标准及程序表时间设计洪水标准(P=%)设计流量(m3/s)泄水建筑物水位(m)堰顶高程(m)备注2016年3月~4月底非汛期20%6.29原河床过流右岸导流明渠开挖、防冲防渗处理2016年4月30日非汛期20%6.29右岸导流明渠1133.21139.2一期截流(根据实测流量确定戗堤填筑材料)2016年5月~2016年10月30汛期20%72右岸导流明渠1135.71139.21137高程以下混凝土浇筑完成、底孔混凝土浇筑至1142、表孔右侧土方回填至1136高程2016年11月1日非汛期20%6.291孔底孔泄洪闸封堵导流明渠进口,底孔过流2016年11月上旬~2017年4月下旬非汛期20%6.291孔底孔泄洪闸土坝基础处理完成、剩余混凝土浇筑完成、土坝回填完成2017年5月~2017年9月汛期20%72底孔泄洪闸、表孔泄洪闸金属结构安装、细部结构施工、重力坝段帷幕灌浆等完工2017年10月上旬~2017年11月中旬非汛期20%6.29底孔泄洪闸、表孔泄洪闸均质土坝防渗面板施工、坝顶防浪墙、路面施工完成,具备蓄水条件3.2导流明渠的设计与计算3.2.1渠道过流计算渠道全段设计为梯形断面,进口段0+000-0+008(沿明渠轴线8m)为开敞式并与原有河道顺接。渠身段0+008-0+414.15段底宽B=6.0m、边坡系数m=2、设计纵坡i=1‰,渠道衬砌50mm厚混凝土。上游原有河道底高程▽1132.8,渠道底高程▽1133.3、现有坝区地面高程▽1136.6,渠道深度3.3m。(进口段示意图)进口段渠道过流验算本段(0+000-0+008)段过流形式为进口斜坡式宽顶堰过流。(见进口段示意图)取堰上全水头为2.55m时渠道过流进行验算宽顶堰水力计算公式Q=流量系数本项目为有0.5m高底坎的斜坡式进口宽顶堰P=0.5Cotθ=8m/0.5m=16>2.5P/H=0.5/2.55=0.196查询水利计算手册表(2006第二版、下同)3.2.1流量系数为0.382b、侧向收缩系数取闸墩边墩形状系数为直角形=1.0H0为堰上全水头2.55m下游水位为2.48时,梯形断面取一半水深处的渠道宽度10.96m=1-0.2[1+0]×2.55/10.96=0.953c、淹没系数出水面高于下游水位,为自由出流因此淹没系数=1Q=1×0.953×0.382×10.96××=72.65m³/s即上游河道水深2.55m时,渠道内过流72.65m³,渠道水深2.48m。渠道安全超高=2.48×0.25+0.2=0.82m渠道深度h=2.48+0.82=3.3m(渠底▽1133.3-渠顶▽1136.6),满足过流需要。纵坡渐变段0+008-0+414.15本段采用明渠均匀流进行验算:纵坡渐变段断面图渠道衬砌50mm厚混凝土,查询水力计算手册,不抹光的水泥抹面糙率为0.014以过流水深2.3m计算:R=A/pw=24.38/16.29=1.497,C==76.397V==76.397××=2.956m/sQ=V×A=2.956×24.38㎡=72.06m³/s安全超高h=1/4×h0+0.2=0.78m渠深2.3m+0.78m=3.08m<3.3m满足过流需要。且渠道左侧设有纵向围堰(围堰高度2.6m、顶高程▽1139.2)、右侧填有安全防护堤。因此渠道满足汛期最大流量过流条件。(3)出口段0+414.15-0+490.25按照现场实际地形,本段高程低于上游原地形约1.5m,因此在此设置跌水一处。为保证不影响跌水以前渠段水流流态(自由出流),该段拟定水深1.4m<1.5m(跌水处渠底高差)。0+414.15-0+490.25段渠道设计,(保证低水位、低流速,扩大渠道尺寸)水深1.4m。采用明渠均匀流计算:底宽:16.5mm=2i=5‰渠道衬砌全断面干砌石作为防冲设计查询干砌石护坡糙率n=0.029(参照干砌石0.025-0.033取0.029)=2.73m/s满足汛期过流需要渠道超高0.25×1.4+0.2=0.55因此,渠道深为1.4+0.55=1.95m,取2m.出口段断面图0+414.15跌水处内侧设50cm厚浆砌石,防止跌坎处水流冲刷。明渠出水口(0+490.25)与河床连接位置,设置抛石防冲,防止水流对河道的冲刷。3.2.2导流明渠防冲设计导流明渠全长490.25m,分为进口段、纵坡渐变段、出口段三部分。进口段0+000-0+008为开敞式,渠底高程为顺水流方向1132.8-1133.3渐变。纵坡渐变段为0+008-0+414.15,沿明渠轴线纵向坡比i=1‰,坡降0.41m。明渠开挖设计断面底宽6m,两侧坡比为1:2,渠深3.3m。按照施工组织总设计规划,导流明渠的布置穿过大坝主体均质土坝段填筑区(坝上0-039-坝下0+037),与坝轴线交点位于大坝0+161.07处。为防止明渠渗流对大坝主体施工区域的影响及明渠水流对渠道的冲刷,对纵坡渐变段全断面衬砌50mm厚C15混凝土防冲防渗。查询水力计算手册表2-2-15,混凝土允许不冲流速<8m/s,本断渠道流速为2.956m/s,满足防冲标准。如下图;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导流明渠0+414.15处设置跌水一处,落差1.5m。跌水出口处设500mm厚砌石挡墙。0+414.15-0+490.25段(76.10m)为两侧渠堤填筑段,两侧渠堤的回填需按照均质土坝填筑标准进行控制,渠道衬砌采用600mm厚干砌石全断面防护。渠道最大洪峰流量流速2.73m/s,查询水力计算手册,允许不冲流速参照干砌石,满足防冲要求。详见出口段断面图。3.2.3边坡稳定性计算导流明渠渠道边坡及纵向围堰填筑边坡坡比为1:2,根据渠道汛期、非汛期过流特点及水位变化情况,对围堰及渠道边坡稳定性采用瑞典圆弧条分法计算如下:天然放坡计算条件: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应力状态:总应力法渠道底面以下的截止计算深度:0.00m渠道底面以下滑裂面搜索步长:5.00m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1.00m天然放坡计算结果:道号整体稳定半径圆心坐标圆心坐标安全系数R(m)Xc(m)Yc(m)14.8415.80410.8648.40422.79511.56310.4824.882整体稳定安全系数大于《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要求1.05-1.15,边坡稳定。3.3一期上游围堰一期上游围堰布置在大坝上游,垂直河道,与纵向围堰衔接。根据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合同技术条款第五章施工导流工程表5.2-1中的规定,上游围堰高程按照汛期5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时堰顶高程为1139.2m。围堰最大高度6.4m,长度约110m,堰顶宽度8m,内外坡坡比1:2,兼作为场内施工道路。左岸填筑至地形同等高程。围堰施工前,将填筑区域内的河道淤泥清理干净。清理范围为围堰长度方向及上下游填筑边线向外各1m。具体上游围堰采用壤土回填,压实度指标初步定为0.96,具体按照设计要求的压实度系数及碾压试验确定的压实参数进行控制。围堰断面详见图3.3.1图。3.3.1图(一期上游壤土围堰断面图)3.4一期纵向围堰布置根据导流明渠的计算结果、施工组织进度安排及现场条件,一期纵向围堰布置于大坝右岸、导流明渠左岸。对原始基础面清理厚度50cm,并进行压实处理后,利用导流明渠开挖的可利用壤土填筑。按照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合同技术条款第五章施工导流工程表5.2-1中的规定,一期纵向围堰起点高程按照汛期5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时堰顶高程为1139.2m,满足防洪要求。为保证均质土坝区基础处理、高压摆喷等工程提前施工,将场内施工道路布置在纵向围堰堰顶,堰顶宽度8m,内外坡坡比1:2,围堰总长度376.19m,下游与现场原有土堤相接(见图3.4.1)。压实度指标初步确定为0.92。填筑完成后一期纵向围堰与上游围堰连接,共同作为场内1#施工道路,承担由施工现场至土料场、弃渣场的交通任务。3.4.1图(一期纵向壤土围堰断面图)为确保明渠右岸场地及拌合站的安全,并考虑到渠道边沿的安全防护设计,计划在明渠右侧填筑一条安全防护堤。根据现场实际地形,防护堤上游与原有土坎(▽1137.2)相连接,下游至原有堤坝后陡坎处(明渠轴线0+241.32-0+414.15、长度172.83m)。安全防护堤填筑高度1.5m,顶宽2m,两侧坡比1:2。渠顶高程纵坡变化与纵向围堰相同。填筑压实控制指标与纵向围堰相同。3.5一期下游围堰导流明渠出口位于原有溢流坝下游、河道右岸,溢流坝坝顶高程为▽1133.88,出口处河床高程为▽1128.38(溢流坝上下游高差5.5m),坝后建筑物位于溢流坝上游,故不设下游围堰。3.6二期导流二期导流在混凝土坝段及泄洪底孔、表孔施工满足过流条件后,挖除上游围堰,封堵导流明渠进口段,河流经原河道从1孔底孔泄洪闸过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二期底孔过流后在汛前均质土坝填筑完成,满足挡水条件。因此,无需填筑二期围堰。4、导截流主要工程量表4-1主要工程量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1上游围堰1.1清基m39001.2壤土回填m368072纵向围堰2.1清基m33500.02.2壤土回填m3129103导流明渠3.1壤土开挖m3187403.2渠坡填筑m314203.3混凝土m3421.5850mm厚3.4干砌石m31230600mm厚3.5浆砌石m3150+414.154围堰拆除4.1壤土开挖m3197175导流明渠进口段封堵及回填5.1壤土回填m3172205、导截流施工方案5.1导流明渠施工5.1.1导流明渠开挖采用全站仪按照设计轴线测放出明渠开挖开口线,标记开挖深度,采用1m³反铲开挖,自明渠进口向出口开挖,一次开挖成型。在开挖明渠之前,测放纵向围堰填筑边线,用1m³反铲清基,并整平基础面,用22t振动碾碾压基础面。明渠开挖土料直接挖甩至纵向围堰回填区内,或用3m³装载机铲运至回填区,按照碾压试验确定的铺料厚度,采用220HP推土机整平,22t振动碾碾压,分层填筑围堰。明渠开挖结束,纵向围堰也填筑结束。5.1.2导流明渠衬砌明渠开挖结束之后,人工配合反铲整平坡面及基础面,明渠底部整平后采用22t振动碾碾压密实,然后再进行渠底和渠坡C15混凝土浇筑,浇筑次序为先浇筑渠底,再浇筑左右渠坡。混凝土采用0.35m3拌和机现场拌制,1t工程车运输至工作面,渠坡采用溜槽入仓,人工摊铺,人工木模拍压密实并抹面;渠底浇筑采用1t工程车运输混凝土至渠顶相应位置,卸料通过渠坡铺设的溜槽至渠底,人工摊铺,人工木模拍压密实并抹面。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预防混凝土表面裂缝,浇筑前洒水湿润基面,浇筑后及时洒水覆盖养护。导流明渠混凝土衬砌考虑温度变形缝,缝宽设置1cm,渠坡、渠底沿水流方向每隔5m设置一道横缝,左右坡脚各设置一道纵缝,考虑导流明渠为临时工程,故缝间采用1cm厚木板条填充。5.2截流及围堰施工5.2.1截流施工导流明渠、纵向围堰施工结束之后开始上游截流,填筑上游围堰,将葫芦河水流导入导流明渠。根据2016年3月11日《莲花寺水库导、截流工程设计及施工方案》讨论会会议纪要相关要求,确定2016年4月底进行一期截流。截流时根据实测河道流量、流速确定截流所需戗堤材料,截流前首先将导流明渠与原河床接头处预留部分开挖疏通,河水进入明渠,减小截流流量,再进行戗堤截断原河床水流,将葫芦河水流完全导入导流明渠。根据合同技术条款相关要求,截流前另行上报截流措施计划。5.2.2上游围堰施工戗堤截流完成后,上游围堰填筑前,挖除上游围堰处原河床淤泥杂物,修整岸坡结合面,清理基础,基础清理范围为填筑边线外扩1m,再进行上游围堰填筑施工。上游围堰填筑采用20t自卸汽车拉运土料至填筑工作面进占法卸料,220HP推土机整平,22t振动碾碾压,分层填筑,压实度控制指标0.96。5.2.2纵向围堰施工纵向围堰填筑前,首先对填筑范围内进行清表,清表厚度40cm,然后用22t振动碾静碾2遍,纵向围堰利用导流明渠开挖壤土填筑,ZL50装载机整平,22t振动碾碾压,按照碾压试验确定的碾压遍数和铺料厚度分层碾压,压实度控制指标为0.92。5.3围堰拆除施工及二次导流一期围堰内施工项目结束之后,拆除上游围堰、纵向围堰。采用1m³反铲挖除围堰,多余土方用20t自卸汽车运输至弃渣场,3m³装载机整平弃渣场。二次导流即在围堰拆除后,河流经原河床通过已建成的底孔泄洪闸过流。为均质土坝的填筑提供便利条件。5.4导流明渠进口段封堵及均质土坝段明渠的回填施工在挖除纵向围堰同时,利用开挖料回填导流明渠。采用1m³反铲挖甩土料,220HP推土机整平。均质土坝填筑范围内的明渠回填;首先将渠道内衬砌混凝土予以拆除,并对局部渗水部位的壤土挖除干净。其次,按照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13的规定对明渠两侧岸坡进行处理,满足均质土坝填筑中横向接坡不陡于1:3的要求。最后,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度系数及碾压试验确定的相关参数,分层回填、碾压。具体控制指标及铺土厚度与大坝主体压实度标准相同。6、人员配置导流建筑物主要施工人员与本工程开挖人员统一配置,根据导流建筑物施工特点和施工强度,主要施工人员见表6-1。表6-1导流建筑物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表序号岗位/工种单位数量备注1施工管理名32施工技术名23司机及修理名124安全员名25电工名26普工名30合计名517、设备配置导流建筑物主要施工设备与本工程开挖设备统一配置,根据导流建筑物施工特点和施工强度,主要施工设备见表7-1。表7-1导流建筑物主要施工设备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挖掘设备液压反铲1.2m3台2装载机3m3台1运输填筑设备振动碾22t台1自卸汽车20t辆6洒水车10t台1推土机220HP台18、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导流建筑物主要工程量及工期安排见表8-1。表8-1导流建筑物主要工程量及工期安排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起止日期施工时间(d)1导流明渠项12016.03.20~2016.04.30412纵向围堰项12016.03.20~2016.04.30413一期截流项12016.04.3013上游围堰项12016.05.01~2016.05.0555围堰拆除项12016.11.01~2016.11.0556导流明渠进口段封堵项12016.11.06~2016.11.1059、基坑排水9.1初期排水工程初期排水依据工程施工特点及总体安排进行。初期排水主要针对导流工程修建完成后,原河道内积水及基础内渗流积水。根据积水量的大小,选定合适的排水泵数量。按汛期5年一遇洪水位考虑,据提供的资料计算葫芦河截流后基坑内平均水深约为0.3m,此时基坑内的积水约为3600m3。基坑初期排水流量按Q=3V/T进行计算,式中:Q—初期排水流量,m3/hV—基坑内积水体积,m3T—排水时间,h基坑积水考虑在2天内排完,每天抽水时间按22小时计算,则Q=3×3600/2×22=245.45m3/h。经计算,基坑配备5台QW50-15-25型污水泵(其中备用1台),其扬程为25m,配备4台QW50-65-25型污水泵(其中备用1台),其扬程为25m,总抽水量255m3/h,能够满足抽排要求;初期排水水泵布置在上、下游围堰处,将基坑内的明水抽排至围堰外。9.2施工期排水施工期排水主要包括施工区渗水、地下水、降雨汇水和混凝土养护用水等。根据设计图纸及招标文件提供的资料,混凝土重力坝基坑边坡由冲积黄土、壤土加砂砾石层组成,地下水位高于建基面,但水量不大,需要考虑施工排水,排水采用明排的方法。基坑按3米分层开挖,每层根据水量大小设集水坑,污水泵抽排。基坑开挖结束后,在基坑的四周开挖排水明渠,每隔30~40m设置集水井,使基坑汇水通过排水明沟汇集于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将其排出基坑外,排水明沟布置在基础边0.5m以外,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不小于0.5m。排水明沟的底面比挖土面低0.5m。集水井底面比沟底面低1m,以保持水流畅通。渗流计算Q=F1×q1+F2×q2F1—基坑底面积,m2q1—基坑每平方米底面积平均渗水量,m³/h

F2—基坑侧面积,m2q2—基坑每平方米侧面积平均渗水量,m³/h基础下层有砂砾石夹壤土层,q1取0.14m³/h、q2取0.03m³/h;F1为840㎡,F2为40㎡,则Q=119m³/h降雨量及施工弃水经常性排水时间段为坝基开挖至施工结束,水库坝址区年平均降雨量为555.7mm,围堰内面积50600㎡,所以降雨量及施工弃水抽排量约为3.2m³/h。排水量的确定依据施工进度安排,经常性排水量为Q=119+3.2=122.2m³/h。排水设备配置基坑经常性排水量,按计算渗流量乘以1.3的扩大系数计算的排水量配置水泵,基坑排水量为Q=159m³/h。据此计算选用排水设备,配置见表1-8。表9-1基坑经常性排水设备表名称型号台数流量(m3/h)扬程(m)功率(kW)备注IS型单级双吸离心泵IS100-80-12521002011IS型单级双吸离心泵IS80-65-125250205.5合计430033施工度汛本合同实施期间,每年汛前56天,提交安全度汛措施计划及分段工程度汛形象。其内容包括:截流至汛前的工程施工面貌,按正常标准编制的施工期度汛措施、建筑物的防护措施、防汛器材设备和劳动力配置、施工区和生活区安全防护措施、发生超标洪水的应急度汛措施等。10.1防汛准备(1)项目经理部专门成立防汛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对防汛工作统一领导与协调。(2)每年汛期来临之前,与水文气象部门加强联系,及时收集水情预报,密切关注降雨及河床流量的情况,作好汛前防大汛的思想准备。(3)每年汛前根据批准的安全度汛措施,备足防汛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在紧急情况下,做好防汛劳动力安排。(4)为保证本工程的安全度汛,在平常安排生产时贯彻全年抓防汛工作的思想,始终把工程度汛前形象作为施工重点,提前作好防汛工作。10.2安全度汛措施(1)永久和临时工程建筑物的度汛措施永久和临时工程建筑物的施工度汛,按照水文气象资料进行导流。均质土坝、混凝土重力坝及泄洪建筑物施工时在其上下游设置挡水围堰,右侧设置纵向围堰及导流明渠。开工前,先进行导流明渠和围堰施工,明渠和围堰严格按照设计断面进行开挖、填筑。为防止围堰坡脚和坡面及围堰与明渠交接处受水流冲刷损坏,人工铺一层装土编织袋。为了防止围堰的渗水和雨水,需要时在基坑四周布置0.5×0.5m截流沟,并在四角布置2×2m集水坑,集水坑内放置潜水泵将积水排到上下游河床内。(2)生产附属区及生活区度汛措施搅拌站等生产附属区及生活区度汛采取地表明排法排水,地表水集中排至集水坑。10.3度汛应急预案(1)制定年度度汛应急预案并报监理人审批,以防超标洪水发生对建筑物的破坏。(2)根据招标文件及我局的经验,由设立的专职水情预报人员和监理人及发包人取得联系,及时掌握水情情况,分析上游来水趋势及可能发生的流量情况,为安全防汛提供决策依据。(3)上、下游围堰的度汛应急措施经对监理人、发包人提供的汛情预报分析后,在超标洪水预计到来前5天完成上下游围堰的度汛措施。如遇洪水流量超标时,及时组织加高围堰,扩大导流明渠,同时做好基坑施工人员与设备的撤离。10.4防汛资源配置(1)防汛器材设备及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在防汛度汛期间,成立防汛抢险机械队和防汛抢险施工突击队,充分利用工地所有设备及人员,全力以赴进行防汛抢险,保证度汛安全。(2)物资材料资源配置计划主要防汛物资包括:雨衣40件,雨鞋40双,铁锨40把,编织袋3000个等。下游供水坝区下游供水主要为下游河道左岸农田(稻田)灌溉用水。原有供水方式为在河道上建有一座混凝土溢流坝,位于莲花寺水库大坝下游0-128.50,坝顶高程▽1133.88,溢流坝左岸设置取水口(闸),经暗涵接入左岸引渠灌溉下游农田。根据工程需要,导流明渠出口位于溢流坝下游,无法满足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