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第第页地质实习报告总结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把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讨论方法;了解和把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进展、结构和分布规律;重点把握实习区域的地层、岩石、矿产、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和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了解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难与防治,矿山环境爱护和土地整理复垦等。
通过野外实习,综合讨论和把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激发对祖国、对广西大好河山的喜爱,树立珍惜资源、合理和集约利用资源、爱护生态环境、以人为本的科学进展观,为达成人与自然和谐之目标,为建设和谐社会奉献力气。
二、实习人员
指导老师:朱文周惠杰赵永全
实习同学:2023级地科一、地科二全体同学,共113人
三、实习时间
2023年12月8日12月11日,共4天。
四、实习地点、内容和实习路线
实习地区:南宁市、横县、武鸣县、宾阳县等地
第一天(12月8日,周一):
在学校进行实习动员,做实习预备(资料、仪器、设备等)
其次天(12月9日,周二):
南宁横县六景,当日来回;
实习地点:横县六景泥盆系剖面。
实习内容:流进泥盆系海相地层、寒武系地层、古生物化石、不整合面、褶皱、断裂等,测量岩层、节理、断层产状,岩相古地理,以及霞义岭、邕江周边地区的地形地貌等。
第三天(12月10日,周三):
南宁武鸣县,当日来回;
实习地点:武鸣高峰、伊岭岩等地
实习内容:古生代地层、岩溶地貌,观看和分析沉积岩类别、产状和成因。
第四天(12月11日,周四):
南宁宾阳,当日来回;
实习地点:南宁宾阳沿途,以及昆仑关等地
实习内容:南宁宾阳沿途地层、地貌,昆仑关花岗岩等。
五、实习用品:铁锤、罗盘、放大镜、化学试剂、皮尺、标本袋、标签、手电筒、望远镜、照相机、扩音喇叭、GPS定位仪、地形图、地质图、广西地图册、实习资料、笔记本等。
六、实习全过程
第一天(12月8日)
经过8日实习动员大会后,我们知道了实习的相关要求、实习的目的、实习要考察地等,这一天我主要是在校内做实习预备,主要有仪器和设备的预备,学问的整理,提前了解实习地的一些基本状况。
其次天(12月9日)
天气:晴
观测路线:南宁横县六景南宁
这一天早上8点30分我们从学校动身,出来南宁市以后我们的汽车向西行前往六景方向,六景泥盆系剖面是我国有名的泥盆系标准剖面,也是世界有名的泥盆系标准剖面。它位于横县西北部的六景镇四周,距自治区首府南宁约50公里。剖面起点始于六景镇北面的霞义山,往南通过火车站再转向东南的谷闭村和那祖村,全长约4.6公里。六景泥盆系剖面出露良好,其底界与寒武系呈不整合接触,顶部为第三系所掩盖而出露不全。
地层标准剖面分深水相泥盆系剖面和浅水相泥盆系剖面,两种类型。而六景剖面兼具两种海泥盆系沉积类型,是我区深水相泥盆系和浅水相泥盆系之间地层对比的桥梁。
从地貌上看,六景一带属于横县邕宁砂页岩丘陵的一部分,沿邕江两岸分布组成地层以泥盆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的砂岩为主,其次还有第三系的邕宁群。丘陵海拔200400米,坡度2030度。涂层一般不厚,特殊是中生代以前的砂岩组成的丘陵,土层较薄,风化壳含砾多,适合植树造林。
一路上指导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如何定点,定点是我们正确得定位考察的一个关键。经过老师以及同学的互动之后,我们知道了定点的几个基本帮助物地图、地表物、地物。
大约早上10:30的时候我们到达了我们的这天考察的第一个目的地六景镇旧火车站(郁江组),郁江组的厚度大约为45米,我们定这个点的根据是铁路便利定点。在指导师的指教下,我们发觉了我们定点四周的铁路旁的表层风化壳很厚露头不好。于是我们分开是找露头包括(自然 露头和人工露头),结果我们找到了源生露头,这个露头很好。发觉这里化石丰富,这里浅海相化石主要以腕足类的石燕化石为主,夹杂有少量外表掩盖着粘土的珊瑚化石,运用已学过学问并借助小刀和放大镜等帮助工具我们基本能确定这里的岩石有石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但由于风化的作用,岩石的'颜色和样子有不用程度的改变,故要精确推断有肯定的难度。此外,这里地质特征清晰、剖面线较短、地层清晰即没有褶皱、断裂。连续前行,我们来到了郁江组的第27层即与那高岭组交界的地方,这里有一个剖面标志碑,上面有典型的石燕化石。在这里我们用罗盘测这里岩层倾向、走向、倾角,结果测出这里岩层的倾向大约为SE167°,走向为SW257°,倾角约为39°。
从11:30~12:30,我们行走在那高岭组的岩层上,这里的厚度约为55米,我们通过用锤子敲打,有手触摸感觉、用放大镜观看颗粒的粗细,初步确定这里分布的岩石主要有泥质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白云、岩泥质灰岩等几种岩石。含少量腕足类、双壳类、竹节石。我们往望火台走,在山底下,我们看到莲花山组与寒武系分界的标志,寒武系主要岩石是泥质粉砂岩,灰黄色含泥石细砂岩夹黑色炭染页岩。寒武系地层与泥盆系莲花山组地层是角度不整合关系,当下伏地层形成以后,由于受到地壳运动而产生褶皱、断裂、弯曲作用、岩浆侵入等造成地壳上升,患病风华剥蚀。当地壳再次下沉接受沉积后,形成上覆的新时代地层。上覆新地层和下伏老地层产状完全不同,其间有明显的地层缺失和风化剥蚀现象。这种接触关系叫不整合接触或角度不整合。这种接触关系的特征是: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全都以肯定的角度相交;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两者之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存在。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为:
①在地壳稳定下降或升降运动不显著的状况下,在沉积盆地中形成肯定厚度的原始水平沉积岩层;
②地壳发生水平挤压运动,使岩层产生褶皱、断裂等变形,岩层伴随着水平方向上缩短的同时,在垂直方向上则不断上升,并到达陆上的肯定高度或成为山地,在此过程中还可能伴有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发生;
③在陆上环境下,变形的地层患病长期的风化剥蚀,形成凹凸不平的剥蚀面,同时在剥蚀面上形成古风化壳、残积矿产等;
④地壳重新下降到水下沉积环境,在剥蚀面上又形成了新的原始水平沉积岩层(其底部常有底砾岩),新形成的地层与不整合面大致平行,但与不整合面以下的地层以肯定的角度相交。所以,角度不整合反映了一次显著的水平挤压运动及伴随的升降运动。然后我们直上望火台,站在望火台上观看邕江下游地区,从望火台上看下去,邕江下游地区确实是一个盆地。
12:401:00,我们到达莲花山组一带,这里有灰紫红泥质粉砂岩(如图1)所示
图1泥质细砂岩、灰黄含钙粉砂岩,含丰富的鱼碎片、虫管、介形足等,岩层的厚度约为134324米。
到一点四十左右,我们到达霞义岭的山腰即寒武系地层与莲花山组合,估量是由于剧烈的褶皱运动所致。寒武系即水口群四组含灰黄泥石英细砂岩夹黑色炭染页岩。出露总厚度19249163米。在老师不限制的条件下,我们地科班全体同学爬到了霞义岭山顶,站在高高的山上我们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举目四望,邕江与数百米的峭壁都在我们的视线之内,由峭壁上显现的不同的岩层,经休息和合影之后我们沿途返回。
这一天我们考察的地层是从郁江组那高岭组莲花山组寒武系即从新到老,由低到高。就如指导老师所说,我们走一步就相当于跨回了四亿年前的感觉。
到下午四点左右我们回到了六景镇上,坐车返校,到下午六点左右我们回到了学校,结束了第一天的实习。
第三天(12月10日)
天气:晴
观测路线:南宁武鸣县的高峰岭、伊岭岩南宁
今日是地质实习第三天,早晨8点30分我们从学校乘车动身,汽车从南宁盆地向北行进。南宁盆地位于右江与左江汇合口以东,至四塘东面的三叉岭;北部以高峰岭山脚为界,向南至邕江南岸;南部自西向东以七波林场双鸡铃七波坳五象岭一线以北为界。西北和北部为高峰岭和昆仑关丘陵,东部出名山丘陵,南部为七波丘陵,形成以南宁为中心的广阔河谷地地貌。在构造上,南宁盆地属于断裂凹陷盆地,在燕山运动已经形成,自白垩纪末至第三纪期间,地势底下,成为一个内湖盆沉积环境,沉积了白垩系和第三系的地层。第四系新构造运动地势间歇上升形成了盆地的数级阶地。冲积平原分布于邕江两岸的二级阶地面上,其范围大致南线自鸭水塘至金鸡煤矿一线以北,东至青秀山脚、长岗岭、北湖村、西津村一带;北至高峰岭脚,向西延长至罗文村、大同渡口等。全由第四系及近代河流冲击物组成,土地比较肥沃。
西大明山隆起的基底构造属于西大明山大瑶山大型复式背斜的一部分,核部分出露寒武系近东西向褶皱,韦村恃村近东西向大断裂延长50公里。韦村恃村大断裂以南,主要出露第三系砾岩、砂岩、泥岩、灰岩、泥灰岩等,第四系亚砂土、粉砂、砾石岩、砂砾层夹泥炭。韦村恃村大断裂以北,主要出露寒武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地层。寒武系主要有砂岩夹泥岩及粉砂岩,长石石英砂岩。泥盆系主要有砾岩、砾状砂岩、页岩、泥岩等。石炭系主要有灰岩夹白云岩、硅质岩等。
途经高峰岭低山区,穿过高峰林场,在高峰岭拗口旁,处于03745县道13公里处,这就是我们今日定的第一个点,由于这里生长的植物茂密,故知这里的风化壳很厚,我们没有找到很明显的露头,不能精确的测这里的产状。但我们可以大致推断这里岩层的走向为北北东走向。从远观到近看,动手敲打、触摸,并借用工具帮助的方法,我们可以推断出这里主要粉砂岩为主夹杂有少量的灰岩,这类岩石是由于母岩风化和剥蚀作用的碎屑物质所形成的。而我们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为风化侵蚀供应了有利条件。因此,这里的岩层外表的颜色由于风化作用发生了改变,其中有暗红、紫红、黄色。也正是由于风化作用,这里的岩层褶皱、断裂,节理厉害,我们看不易看出产状。这里属于寒武系的地层。
在往前走不远的地方我们发觉了节理面很明显的岩层,地层,这里的岩层是由泥岩,岩层好像与莲花山组有些相像。由于这里的岩层产状清楚,所以我们测出了该岩层的倾向为SE205°,倾角为27°。
大约在中午10:30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伊岭村,站在伊岭岩前面,我们看到对面的石山底座相连着,因此我们推断应当是峰丛地貌。但经过曾老师一分析才知道原来对面的峰丛地貌已经进展到晚期,正像峰林地貌发育,总的来说应当是喀斯特峰林地貌和宽谷地貌的组合而峰林地貌进展到晚期又会相孤峰地貌进展。这一带孤峰台地大面积分布,武鸣河贯穿其间,水土条件好,是重要的农业区域。
伊岭岩位于武鸣县境内,距南宁市郊18公里,是一座典型的喀斯特岩溶洞。因地处伊岭村而得名,又名“敢宫”(壮语),意为宫殿一样秀丽的岩洞。据地质学家推断,形成于一百万年前。相传南宋开禧、嘉定年间(1205-1224),有周师庆道士在此“结庵修炼”,“坐化岩中”。
在导游的指领下我们进到伊岭岩洞,但由于有游客和我们一起进洞,所以在洞里指导老师没能给我们讲解溶洞形成的基本原理。不过进了洞我们就知道,伊岭岩洞内石笋、石柱、石幔、石花自成形象,惟妙惟肖,在洞中巡游,犹如置身仙境,美不胜收。伊岭岩风景区的壮乡风情特别精彩,受当地民风民俗和壮族文化的熏陶,伊岭岩风景区在进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形成这样独特景观的缘由应当是这地区气候潮湿,降雨丰沛,流水作用显著,并且存在大量的可溶性岩石,可溶性的岩石在流水侵蚀的作用下溶解后重新沉淀形成,但由于地下水作用随季节不同而异,故形成了不同的景观。而且这一地区的许多秀丽的自然景观都是建立在这种特别的地貌类型基础之上的。这种可溶性岩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又叫岩溶地貌。这里喀斯特地貌为该地的旅游业带来无限生气。从伊岭岩洞出来后我们就去吃午餐,经短暂的休息后,我们返回路上,我经过的地区主要有出露地层主要有中上泥盆统郁江组、东岗岭组、融县组。主要有页岩、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灰岩夹泥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其中灰岩硬度大、节理多,大部分的灰岩构成了石山,石山上的植被分布稀有。
在岩层清楚的的地方我们停车下来观看,在岩层清楚的的地方我们停车下来观看,结果发觉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签署次序与内容
- 学前班口腔教育主题班会
- 阿克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免疫学研究进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阿坝师范学院《西方史学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阿鲁科尔沁旗2024-2025学年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小升初数学试卷含解析
- 陕师大附中2025届中考化学试题原创模拟卷(十)含解析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传感器及测试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SCI论文写作与投稿 第2版-课件 12-SCI论文表格使用
-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网页艺术设计与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科技大篷车进校园方案
- DB61T 5097-2024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技术规程
- 12zg003多层和高层混凝土房屋结构抗震构造图集
-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2025届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甲状腺手术甲状旁腺保护
- 2023年江苏常州中考满分作文《方寸之间天地大》4
- 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书面分摊协议2024年
- 2024版《保密法》培训课件
- CJJT257-2017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基础信息数据标准
- 2024年内蒙古中考地理生物试卷(含答案)
- 股权转让通知函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