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写作与投稿 第2版-课件 12-SCI论文表格使用_第1页
SCI论文写作与投稿 第2版-课件 12-SCI论文表格使用_第2页
SCI论文写作与投稿 第2版-课件 12-SCI论文表格使用_第3页
SCI论文写作与投稿 第2版-课件 12-SCI论文表格使用_第4页
SCI论文写作与投稿 第2版-课件 12-SCI论文表格使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SCI论文表格使用SCI论文写作与投稿12SCI论文表格使用12.1表格的结构分类12.2表格的构成及表达

12.3表格使用的一般规则12.4表格的规范处理实例第2页2025年3月31日SCI论文写作与投稿第3页

12.1

表格的结构分类卡线表三线表二线表无线表系统表简易表卡线表卡线表:栏线、行线将表格分隔为格并在格内填写表文。横向栏之间用栏线隔开,竖向栏间用行线隔开,表体中形成很多格,各种数据和事项填写在格内。不少卡线表还有项目头,项目头中有一条斜线,在斜线的右上方用简单词语标明横表头的属性和特征,左下方则标明竖表头的属性和特征。优点:数据项分隔清楚,隶属关系一一对应,不易串行,功能较齐全,一般可转化为三线表。缺点:横竖线多,项目头中还有斜线,不够简练,显得有些复杂,排版较为烦琐,占用版面较多。第4页三线表三线表:经过简化和改造的特殊类型的卡线表。它以卡线表为基础,项目头中取消了斜线,省略了行线、栏线,通常只有三条线,即顶线、栏目线和底线。其中,顶线和底线通常为粗线,栏目线通常为细线(也有顶线和底线为细线、栏目线为粗线,如Springer期刊论文)。三线表并不一定只有三条线,必要时可加上辅助线。辅助线起着与栏目线相呼应并与有关数据相分隔的作用,但一个三线表无论加了多少条辅助线仍然属于三线表。第5页横项目栏上方增加一行,放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与项目栏间用粗线表体浅灰色,行间用长短不同细白和全长白线最后一列蓝色表体下方增加一行,放表注现代三线表示例一第6页表序和表题及表注在表格内表序和表题与项目栏间,表体与表注间均用空行分隔顶线用特粗线,取消底线整表用浅紫色背景项目栏线用较粗线,辅助线用细虚线除顶线,其他水平线均左右缩进科学内容和美感形式完美结合,现代色彩浓厚现代三线表示例二第7页二线表二线表:只保留顶线和底线的特殊类型的表格,适用于较为简单、没有横表头的情况。第8页无线表无线表:整个表中无任何线条即以空间来隔开的表格,常用于项目和数据较少、表文内容简单的场合。第9页系统表系统表:只用横线、竖线或括号、线条把文字连接起来的表格,多用于表述隶属关系的多层次事项。在内容上,结构层次直观、分明、一目了然;在形式上,左小右大或上小下大。又称分类表,因为适用于分门别类地表示;也称挂线表(也有人将这种表看作图),因为用挂线或大括号联系起来。第10页简易表当表文内容太多,而省略部分内容又能表述清楚时,可使用简易表,例如在表中用双浪纹线或省略号来表示省略掉的重复部分第11页表格其他分类表格还可从其他角度来分类。比如:按内容分为数据表、文字表;按用途分为对比表、研究表、计算表等;按文字方向或排式分为横排表、竖排表、侧排表、跨页表(接排表)、对页表(合页表)、插页表等;按位置与上下文关系分为串文表、非串文表;……第12页1)表序和表题表序即表号:按表格在文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Table1、Table2,有分表时,可用数字加字母的形式,如Table1a、Table1b。一篇论文只有一个表格时,通常仍应命名为Table1。为区分表格类型,表序也可采用字母加数字的形式,如TableA1、TableA2(A表示Appendix或Appendices),TableS1、TableS2(S表示Supplementaryinformation)。在表序前可加有某含义词语,如ExtendedDataTable1;SupplementaryTable1;Supplementaryinformation,TableS1;Supplementaryinformation,TableS2”。不管以上哪种类别,均可在表序中增加表分图的字母,如TableS2A、TableS2B、TableS4C。同一论文的正文或附录中不允许出现一号两表或一表两号的交叉、重叠问题,即要保证表序的唯一性。

12.2

表格的构成与表达第13页1)表序和表题表题即表名:与论文题名、图题类似,简短精练,准确得体,确切反映特定内容,通常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中心词语的偏正短语,表意复杂时中心词语通常需要加上或长或短的前置和(或)后置修饰语(限定语)。表题应体现专指性,避免单纯用泛指性公用词语,如Datatable、Comparisontable、Computationresult、Tableofparameterchanges等表题显得过于泛指,缺必要的修饰语,不便于理解,而且一般不宜用table结尾或开头。可改用Initialinputdataofscheduledprocessroute、Calculationaccuracycomparisonofnewmethodandtraditionalmethod、Resultscalculatedbythefiniteelementmethod、Parameterchangesaftersettingthesupercharger。表序与表题间应留空,其间一般不加标点或其他符号(也可以加),作为一个整体排在表格顶线上方。

12.2

表格的构成与表达第14页2)表头表头即项目栏:由多个项目栏(栏目)组成。栏目即栏名(标识栏目信息的特征或属性的词语),有的相当于标目,如Lengthoftherod(m)、Velocityofmovement(m·s−1)

。栏目确立表中数据组织的逻辑及栏目下数据栏的性质,应简短明确。应减少栏目,尽量避免栏目中再分栏。(1)横表头。有单层表头和双层表头。单层表头的栏目只有单一含义,双层表头的栏目有几个含义,复分为几个栏。(2)竖表头。表格最左侧的部分,对右方表文有指引性质。若它本身也属于表文内容就不应视为竖表头。(3)项目头。可视为表头的一个部分。简单表格不用项目头。项目头中斜线以不多于一条为宜,斜角内文字越少越好;斜线超过一条时,容易出现文字压线的情况,在不得已出现几条时,应做到斜线的位置及不同斜线相交的标示正确。项目头中不排斜线时,其内不宜空白,应加上适当的文字(该文字可视为横表头的组成部分—管下而不管右)。

12.2

表格的构成与表达第15页3)表体表体即表身、表文:表格底线以上、栏目线以下的部分,容纳了表格的大部分信息,构成表格的主体。一个表格只有对相关内容正确归类,在表文排式、标目处理、数值表达等多个方面达到规范,才能有助于对其内容清楚理解和正确比较。

12.2

表格的构成与表达第16页4)表注表注即表脚:对表格整体、共性及个性要素用简练语句说明、解释或补充,减少表中重复,表达简洁、清楚和有效。(1)整体表注。综合性注释,对表格整体或共性信息做统一解释、补充、说明和交代,一般不加注释符号,位于表底线下或上方。位于底线上方时,相当于表中最后一行。(2)部分表注。专指性注释,与表内某要素或文字相呼应。被注释部分右上角及表格下方的注文处都用某种字符,如*,†,‡……,1),2)…,

①,②……,或a),b)

……。表注处理原则:(1)表注宜简短,对于长表注,应简化或改作在正文中表述,正文中表述对文本长度的限制通常不严格。

(2)对既可在表体又可在表注中表述的内容,应考虑选用更清楚有效的组织方式,应优先用表体中表述的方式。(3)对表中某栏目的内容单独注释或说明,可考虑在表体内加Remark栏的形式,无须用表注的形式。

12.2

表格的构成与表达第17页(1)通盘总体规划。按表述对象和表格自身功能确定是否用表格。表述重点是对比事项的隶属关系或数值的准确程度,或给出能定量反映事物运行过程和结果的系列数据,或有烦琐的重复性文字叙述时,宜用表格。能用简单表格表述清楚的,就不用复杂表格、大表格。内容复杂、非单一主题或又派生出子表格时,应简化分解处理;用多个数据表说明同一结果而造成表格间重复时,应淘汰效果差的冗余表格。表格与文字、插图重复时,选用其中一种。

12.3

表格使用的一般规则第18页(2)精选表格类型。按表述对象性质、论述目的、表达内容及排版方便性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表类。无线表中没有一根线,适于简单场合;系统表可免去水平线(横线)和垂直线(竖线),用很短的横线、竖线或括号就能把文字连接起来;三线表可克服全线表横、竖线较多,栏头有斜线,表达复杂不便,排版麻烦的缺点,用少量几根线就能清楚表达,而现代三线表还能丰富多彩地表述事物的不同属性和层面,增添现代、美观色彩。

12.3

表格使用的一般规则第19页(3)规范设计制作。使用原始数据、处理数据;数据精度切合对数据的实际需求;可读性好,易得出有关结论。行列顺序妥当,逻辑性强;幅面合适,不超版心;布局合理,设计巧妙。一表一主题,主题多会造成内容繁多、层次叠加、幅面偏大;表头复分时,表格复杂,排版不便,可分解为主题不同的若干表格。恰当处理表中图,避免表中图过大或复杂化。

12.3

表格使用的一般规则第20页(4)表文正确配合。随文给出表格,先文后表,与正文配合,体现表格的独立、完整性。避免表文配合不合理:论文未引用表格却出现了此表格;论文引用表格但未出现此表格;论文首次引用的表序不连续;论文未按表序连续排表格;小幅面一页表格排在多页,或一栏表格排在两栏;表格排在远离对其引用的位置;对同一内容表述不一致甚至差距过大。

12.3

表格使用的一般规则第21页(5)优先用三线表。通常不要缺少项目栏而使表身无栏目或标目;项目或层次较少时,合理安排项目栏,可用纵项目栏;为项目栏恰当取名,对有量纲量,不得缺少单位;对复杂三线表,注意科学安排,细致确定栏目或标目。提倡表格创新,不拘泥于传统三线表。

12.3

表格使用的一般规则第22页第23页

12.4

表格的规范处理实例表格拆分、合并、增设、删除表格分段排、转栏排单式转复式横表头相同属性栏目组合栏目名称组合简化正确区分量、量值名刊量和单位格式数值规范表达表中图特殊处理栏目合理归类、取名复杂卡线表转三线表表格拆分

表格的规范处理实例—表格拆分第24页表格合并

表格的规范处理实例—表格合并第25页表格增设

表格的规范处理实例—表格增设

Thegenecodegenerationmethodofacomplexmechanicalsystemlayoutisgeneratedasfollows:Layoutparameterisbasicmechanism1(β1,d1),basicmechanism2(β2,d2),basicmechanism3(β3,d3),...,basicmechanismN(βN,dN);genegenerationmethodisβ1=3,d1=23;β2=1,d2=41;β3=4,d3=12;...;βN=2,dN=33,codegenerationmethodis

(3,23,1,41,4,12,...,2,33).第26页表格删除

表格的规范处理实例—表格删除Theactualslotbreadthunderdifferentlinebreadthcompensationconditionsareb1=0.0611mm,b2=0.0829mm,andb3=0.0408mmrespectively.27表格分段排

表格的规范处理实例—表格分段排第28页表格转栏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