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内江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四川省内江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四川省内江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四川省内江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四川省内江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四川省内江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已成为继前苏联、美国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

A.嫦娥二号B.嫦娥三号C.嫦娥四号D.玉兔号

2.第

22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再加上土地广大,其结果是()。

3.2018年6月5日21时07分,我国第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的最后一颗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至此,我国已成功发射3个批次、8颗风云二号卫星。

A.风云二号C星B.风云二号E星C.风云二号F星D.风云二号H星

4.下列对霾天气分析正确的是()。

A.霾的形成与低层大气稳定和污染物排放多有关

B.冷锋天气过境会出现大风扬尘,加重霾的灾情

C.受经济发展的影响,霾的灾情乡村比城市严重

D.霾的预报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和保持通讯畅通

5.第

29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绝辩护人继续为他辩护,也可另行委托辩护人辩护。”这一规定属于()。

6.日前,国务院发文要求改革完善()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对于加快培养大批合格的(),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A.专科医生B.导诊医生C.全科医生D.住院医师

7.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A.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

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8.第

5

对于社会主义立法的最高依据理解错误的是()

A.党的政策B.宪法C.中共中央决议D.社会主义道德

9.人体分解和代谢酒精的器官是()。A.肾B.胃C.肝D.脾

10.整体地面工程施工后,养护时间不应小于()d

A.5B.14C.7D.10

二、多选题(10题)11.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下列属于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的有()。A.工作内容B.工作地点C.社会保险D.劳动纪律E.劳动报酬

12.第

48

英美法系国家法的正式渊源有下列哪几项?()

13.第

32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行为属于()。

A.单方法律行为B.双方法律行为C.单务法律行为D.双务法律行为

1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国际经济协调组织包括()。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世界贸易组织D.七十七国集团

15.2007年2月3日22时,某火车站派出所民警在检查一可疑人卫某时,发现其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赃物。经查问得知,卫某情况如下:女,汉族,1977年生,初中文化,已婚,女儿施某于2006年10月出生。该火车站派出所民警处理不正确的是()。

A.由所长审批,对卫某继续盘问10小时

B.3小时继续盘问结束后,通知其丈夫将卫某领回

C.凌晨1时,盘问笔录作完后,民警丁某将其送入候问室休息

D.应卫某要求,通知卫某亲属照顾其女儿施某

16.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中秉公执法、办事公道的含义包括()。

A.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C.刚正不阿,公正无私D.不畏权势,不枉不纵

17.人民警察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的情形是()。A.犯罪分子停止实施犯罪,服从人民警察命令的

B.犯罪分子实施犯罪完毕的

C.犯罪分子正在逃逸途中的

D.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

18.紧紧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能,这将有利于()。A.扩大了政府的权力B.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C.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D.建设智能科学结构化和服务型政府

19.第

48

在不与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有()。

20.第

47

下列哪些内容属于犯罪构成要件?()

三、4.案例分析题(3题)21.

可向何地法院提起诉讼?

22.王某,男,48岁,农民。其妻苏某,46岁,患有精神病。1996年2月20日,王某外出赶集,苏某在家引火烧院内的一堆高梁秸。邻居吴某,看见王某院内起火冒烟,急忙赶去探望,发现高梁秸起火,苏某在一边拍手叫好。吴某到厨房水缸内舀水灭火,苏某摸了把铁锨向吴某砸去,正砸在吴的右手上,三根手指被打断;继而苏又向她身上头上乱打,吴某被砸晕躺倒在地,幸被其他邻居发现,把苏某拉走,扑灭了火。吴某的丈夫李某,将吴某送到医院治疗,花去医疗费三百多元。吴某的三个手指无法治好,成了残废。李某要求村委会处理,王某借口妻子是精神病人,不接受村委会干部的调解。李某到区法院起诉,要求依法处理苏某,让王某支付五百元,用于医疗、住院和护理吴某的误工费,并每年再支付三百六十元,弥补吴某因手残失去劳动能力的经济损失。问:李某的要求是否合理?

23.某甲与同事某乙曾有过不正当关系,乙拒绝同甲来往后,甲还常去乙家纠缠。乙的丈夫丙曾为此多次与甲交涉,但仍无济于事。于是,乙、丙二人商议,如果甲再来纠缠,将其腿打断。某日晚,甲又去乙家。乙听到屋外有响动,将丙叫醒,丙随手在屋里拿了一把铁锹闯到屋外,看到甲正躲藏在窗户下,顿时满腔仇恨,产生了打死甲的念头。当即举起铁锹朝甲的头部猛劈下来,将甲打倒在地。甲挣扎着欲逃离现场。乙拿着扁担赶到,乙丙各持凶器照甲的腿部猛打,直至甲不能动弹。甲被抬回家后,因失血过多和头部重伤,很快就死去。问:乙、丙二人是否构成杀人的共犯?

四、5.公文改错题(0题)24.

如果××区教育局把××学校《关于要求增加编制的请示》转给区编制部门,最恰当的做法是()。

A.在××学校的请示上注明本部门意见,转交区编制部门

B.将××学校的请示直接转交区编制部门

C.将××学校的请示退回,让该校直接送区编制部门

D.为××学校的请示加一个文件头,写上本部门意见,转发给区编制部门

五、1.单项选择题(0题)25.行政给付的对象是()。A.行政系统内部的公务员B.行政行为相对方的公民C.特定公民D.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

六、4.案例分析题(0题)26.某市人民检察院报经市人大常委会批准,于2001年5月16日以涉嫌贪污、受贿为由,将市人大代表温某逮捕,同月26日向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年6月15日市人民法院对温某作出一年管制的判决。温某不服,上诉至省中级人民法院。省中级人民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证据不足,于同年9月9日作出撤销原判、宣告温某无罪的终审判决。2002年7月11日温某以对其错误逮捕、判决为由,向市人民法院请求赔偿,请求赔偿其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的误工损失、参与刑事诉讼费用以及精神损害费共计9600元,并要求为其恢复名誉。

温某是否超过赔偿请求期限?

参考答案

1.B2013年12月2H凌晨,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探测器送人轨道。12月14日21时“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我国已成为继前苏联、美国后世界j: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故本题答案选B

2.C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C项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基本国情与特点

3.D2018年6月5日21时07分,我国第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的最后一颗卫星——风云二号H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至此,我国已成功发射3个批次、8颗风云二号卫星。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已发挥重要作用。2017年8月,风云二号E星提前捕捉到巴基斯坦强降水迹象,及时发出气象预警,避免了人员伤亡。在2015年尼泊尔“4·25”地震期间,我国风云卫星数据成为该国震后24小时内抗震救灾的重要保障。

4.A雾霾天气的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是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2)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3)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4)1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5)冬季取暖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因此,A的说法是正确的.而C的说法是错误的。\n冷锋天气过境会出现大风扬尘,有利于缓解雾霾程度,因此,B的说法是错误的。\n霾的预报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但是跟通讯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D的说法是错误的。\n故本题选A

5.D

6.C

7.C

8.B\r\n法的创制过程,实际上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民主讨论、民主决策的过程。在我国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都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但这不等于实行“群众立法”,法的创制是国家机关的专有活动。故ACD正确,B项错误。

9.C人体分解和代谢酒精的器官主要是肝脏,因为肝脏有清洗血液的功能。故选C。

10.C

11.ABCE暂无解析

12.AD

13.BC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必须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因此属于双方行为。在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贷款人不承担义务,因为提供借款发生在合同生效之前,并非该合同义务的履行。据此,自然人之间的借款行为属于单务法律行为。

14.ABC【解析】七十七国集团是一个为扭转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被动地位的经济组织,于1964年成立。七十七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组织。除了七十七国集团外,选项中的其他三项均为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国际经济协调组织。故选ABC。

15.AC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n答题解析:《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第10条规定,对符合本规定第8条所列条件,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可以适用继续盘问,但必须在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的四小时以内盘问完毕,且不得送入候问室:(一)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二)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三)已满七十周岁的老年人。\n对前款规定的人员在晚上九点至次日早上七点之间释放的,应当通知其家属或者监护人领回;对身份不明或者没有家属和监护人而无法通知的,应当护送至其住地。

16.CD

17.AD本题考查停止使用武器的情形。《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1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1)犯罪分子停止实施犯罪,服从人民警察命令的;(2)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因此,A、D正确。

18.BCD政府职能转变有助于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合理界定政府部门的职责,做到权力与责任对等,避免职能交叉重叠;建设智能科学结构化和服务型政府。故选BCD。

19.BCD

20.ABD本题考查犯罪的构成要件。根据刑法理论的通说,犯罪构成有四个共同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与犯罪主观要件。A项属于犯罪主体,B项属于犯罪客观要件,D项属于犯罪主观要件,而犯罪对象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为犯罪客体,故选ABD。

21.《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所以向县公安局所在地法院或市公安局所在地法院起诉均可。《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所以,向县公安局所在地法院或市公安局所在地法院起诉均可。

22.苏某患有精神病这种病在发病期间完全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苏某放火燃烧高梁秸和伤害吴某的行为是在发病期间发生的不负刑事责任。李某要求依法处理苏某是不合法的。但是根据民法通则有关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因而苏某的法定代理人王某应对此事负责。因此:①王某向李某、吴某赔礼道歉承认对患病妻子护理不周;②赔偿吴某的治疗费、住院费和李某护理吴某误工费;③由于吴某的手因伤致残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影响了经济收入王某每年应给吴某一定的赔偿。苏某患有精神病,这种病在发病期间,完全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苏某放火燃烧高梁秸和伤害吴某的行为是在发病期间发生的,不负刑事责任。李某要求依法处理苏某是不合法的。但是,根据民法通则有关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因而苏某的法定代理人王某应对此事负责。\r\n因此:\r\n①王某向李某、吴某赔礼道歉,承认对患病妻子护理不周;\r\n②赔偿吴某的治疗费、住院费和李某护理吴某误工费;\r\n③由于吴某的手因伤致残,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影响了经济收入,王某每年应给吴某一定的赔偿。

23.乙、丙不构成共同杀人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丙构成故意杀人罪。本案是关于共同犯罪的认定问题。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有两个:①客观方面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其共同犯罪人在参加共同犯罪时不论他们之间的分工如何参与程度如何他们的行为都是围绕着共同犯罪的目的彼此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为完成同一犯罪而活动。②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故意即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地参加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其他共同犯罪人和他一起参加实施共同犯罪。只有同时具备了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才能成立共同犯罪。在本案中乙、丙在犯罪前有过预谋。这说明乙、丙曾有过伤害甲的共同故意。但在实施犯罪之时丙的犯罪故意变为了故意杀人而乙的故意仍为伤害。在主观方面乙、丙二人缺乏杀人的共同故意。乙、丙不构成共同杀人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丙构成故意杀人罪。\r\n本案是关于共同犯罪的认定问题。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有两个:①客观方面,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其共同犯罪人在参加共同犯罪时,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