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神奇的树教案8篇_第1页
中班神奇的树教案8篇_第2页
中班神奇的树教案8篇_第3页
中班神奇的树教案8篇_第4页
中班神奇的树教案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班神奇的树教案8篇中班奇妙的树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主动探究纸的不同改变与承受力之间的关系。

2、大胆地动手操作并表达自己的发觉。

活动预备:

白纸、纸杯、积木

活动过程:

一、猜想引题

1、〔出示三座不同纸质的纸桥〕这里有三座不同的纸搭成的纸桥,这是一座?〔面巾纸桥〕这座呢?最终一座呢?

问:这三座纸桥谁的力气大,顶住的积木多?

2、到底会是怎样的结果呢,我们用积木比一比。〔我们应当把积木放在什么位置呢?〕

3、为什么纸板桥能顶住积木?

二、第一次操作

1、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让一张薄薄的白纸变成大力士顶住一块积木呢?等会就请你们去试一试,出发之前听好老师的要求:

①、请你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试一试②、等老师拍手时把纸和积木放回箩筐里。

2、幼儿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教师用照相机记录幼儿的方法〕你是用什么方法让白纸变成大力士的?

3、沟通共享

〔1〕你的纸桥能顶住一块积木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的?

〔2〕老师还把小朋友的方法用照片拍下来了,我们一起看一看。〔展示照片里的方法〕

4、小结:原来通过手折、卷转变纸的样子它就能顶住积木。

三、第二次操作

1、你们的纸桥能顶住更多的积木吗?

等会再请你们去试一试。出发之前同样听好我的要求:

①、不要把积木放在桥墩上,要放在桥面的中间②、当老师拍手是把的桥留在桌面上然后回到座位上。

2、幼儿操作

3、共享沟通:

谁来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让纸桥变坚固的?〔你一开始就用这个方法的吗?〕

你们都用什么方法让纸桥能顶住更多的积木的?

4、小结:一张白白的纸多折几次后它就能顶住更多的积木。

四、延长

今日我们通过的自己的努力把薄薄的白纸变成能顶住积木的大力士,等会区角活动时请你们拿各种不同的纸去试一试。另外也请你们想想,怎样让面巾纸也变成能拎的动瓶子的大力士。

中班奇妙的树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并发觉磁铁能吸铁制品的特性。

2、能初步尝试用所学到的学问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

3、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4、培育探究自然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胜利的喜悦。

活动预备:

1、幻灯片、记录表,道具图片。

2、操作学具:磁铁、积木木头类:积木塑料类:尺子纸类:餐巾纸铁制品:曲别针、钉子,夹子

活动过程:

1、导入猜谜语,出示磁铁,引入活动通过看ppt来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广泛用处,并具体讲解

2.做试验磁铁宝宝找朋友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磁铁宝宝是来找朋友的,它想与被它吸住的物品做朋友。

通过做试验来让小朋友知道磁铁的用处,完成表格填写。

3.总结通过试验钉子、曲别针,夹子是磁铁的好朋友。磁铁有磁性,能吸起像钉子、曲别针这样的含铁的物品。不能吸起像积木这样的木制品、纸巾这样的纸制品、尺子这样的塑料制品、玻璃球这样的.玻璃制品。

教学反思:

本次科学活动,幼儿从上课伊始就表现出剧烈的兴趣。由于事先预备的操作材料比较多,所以幼儿始终在动手操作中观看、发觉、比较,整节课心情高涨。幼儿乐于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觉事物规律的活动形式。在总结磁铁特性这一环节,做的还不到位,有点急于求成,要先让幼儿来讲出他发觉的规律,教师再进行引导,做最终的总结。在活动过程中仍有缺乏之处,教师在讲解并描述表格填写规范时语言不够清楚,目标不够明确,仍旧有些幼儿将猜想和验证环节混淆起来,不会填写表格。此外,应将游戏探究磁铁特性这一方式延长到今后的玩磁铁的活动中。

小百科:磁铁:磁铁的成分是铁、钴、镍等原子,其原子的内部结构比较特别,本身就具有磁矩。磁铁能够产生磁场,具有吸引铁磁性物质如铁、镍、钴等金属的特性。

中班奇妙的树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纸经过加工后可以变成其它功能。

2.在教师指导下对一般的纸进行简洁加工与改良,比较材料在转变前后的改变。

3.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描述纸在折叠前后的改变。

活动预备:

白纸若干、纸的改变图。

活动过程:

1.沟通导入

〔1〕沟通纸的特点。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请幼儿说一说,这张纸有什么特点?

小结:纸很薄,很轻,是白色的。

〔2〕沟通纸的用处。

师: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纸来做什么?

小结: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纸写字、画画、做手工……

〔3〕引发对纸的畅想。

师: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纸具有更多奇妙的本事?

2.探究

〔1〕了解改造纸的方法

师:请你们想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转变一张白纸?让它变得更美丽或者有其它用处?

小结:用折叠、染色、刷油……这些方法都能把白纸变得更美丽,更好玩。

〔2〕师:今日我们就用折叠的方法来尝试转变白纸,看看转变后的白纸会有哪些新的功能

3.探究转变样子后纸的新功能

〔1〕学习折叠瓦楞形;

〔2〕比较折叠成瓦楞状纸前后纸的改变;

师:白纸折叠后与原来的白纸相比有什么改变?

小结:白纸折叠这成的这种样子叫瓦楞状,我们叫瓦楞状纸。

4.探究瓦楞状纸的功能和本事。

〔1〕请幼儿将白纸与瓦楞状纸分别平放在桌面上,用手轻轻按一按白纸和瓦楞状,体验手心的感觉,将感受记录在观看记录表内。

〔2〕放一放:取两本厚一些的书,以间隔肯定的距离平放在桌面上,先将一张白纸放在两本书上,接着由轻到重将物体〔可以选择身边轻重不同的物体,如回形针、橡皮〕放在纸的正中间,看纸能否承受得住以及能承受多重的物体。测完白纸后,再去测瓦楞状纸,看看能承受多少重量,记录在记录在观看记录表内。

摸一摸:领取一杯热水,用白纸贴着杯子感受冷热程度;换用瓦楞状纸,再次感受冷热程度,并对比有什么区分。记录在记录在观看记录表内。

小结:白纸做成瓦楞状纸后变的比白纸受重和隔热效果好些了。

活动延长:

幼儿在科学区学做幼儿用书p10页的折纸,想想为什么纸会站起来。

中班奇妙的树教案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如今冬天到了,我发觉许多小朋友都爱流鼻涕,尽管在幼儿园老师都会帮小朋友擦鼻涕,但有些家长为了以防万一,还是会在小朋友包里放一些卫生纸,以备不时之需,但有几次我发觉小朋友特殊喜爱在座位上坐着把纸撕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虽然当时老师有提示过小朋友不要撕纸,但似乎作用都不太大,于是我将开展一场纸的主题活动来告知幼儿纸的用处以及满足幼儿对纸的欲望。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纸的种类与用处。

2鼓舞幼儿发觉现象,提出问题。

3鼓舞幼儿大胆说话和主动应答。

4教幼儿养成细心、仔细的学习看法。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把握纸的用处

活动预备

面巾纸白纸报纸等带拎把的瓶子〔里面装水〕人手一个魔术棒纸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魔术棒,让幼儿闭眼睛,变出与纸有关的图片,让幼儿睁开眼睛,引发幼儿的兴趣、提问:小朋友都观察了些什么?

2引导幼儿通过观看,接触来发觉纸的不同、

二,高潮部分

〔1〕组织幼儿集中商量

1小朋友还见过哪些纸?还知道哪些纸呢?

2请小朋友告知老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和一样的地方。

3这些纸都可以用来干什么呢?

〔2〕教师引入

1由魔术棒变出纸张,老师展示各种纸,介绍它们的名称和用处、

2引导幼儿在教室里查找有没有和老师手里的纸是一样的,提升幼儿的观看力和敏锐度、

〔3〕游戏

1、教师出示面巾纸和瓶子,游戏的方法是:用一张薄薄的面巾纸把这么重的瓶子给拎起来,不行以直接用手拎,只能请面巾纸来帮忙。小朋友有什么好方法?

2、幼儿试一试、玩一玩,教师巡察。

3、组织沟通,邀请幼儿展示拎法,教师讲评。

4、幼儿再次游戏。

5、组织沟通:为什么有的能拎起来,有的小朋友在拎的时候面巾纸就断了呢?

6、分男女角色尝试面巾纸不同方向的卷法,再拎一拎。男:顺着短边卷。女:顺着长边卷。再互换尝试。

7、组织沟通:你发觉了什么隐秘?〔长边的承受力大〕

三,结束部分

鼓舞幼儿回家探究发觉其它的纸还有什么用处?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提高了幼儿的观看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只要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探究空间,孩子的.发觉是无穷无尽的,幼儿只有在亲自实践中去探究发觉,才能对获得的只是把握扎实,同时我也深切的感觉到了家园协作的重要性与便利性,家长把自己知道的学问传给幼儿,再让幼儿转述给老师和小朋友,也培育了他们的自信念。

中班奇妙的树教案篇5

设计想法:

1、利用身边常常看到的事物作为科学活动的内容是《新纲要》科学活动的要求之一,纸是特别普遍的东西,简单收集和预备。

2、活动与环保、动手能力、语言表达有机结合。

3、撇开平常人们对纸的了解,从纸的另一面出发,让幼儿尝试探究学习,感觉到科学的奇妙。

活动目标:

1、在实践和操作过程中,发散幼儿的思维能力,激发探究的欲望。

2、尝试中情愿接受新方法,体验胜利的欢乐。

3、初步尝试让洞越来越大的方法。

4、喜爱活动,情愿参加。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预备:

纸若干、剪刀、垃圾筒、小熊和幼儿人数相同、大的小动物若干、泡沫垫子和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

一、尝试

1、老师出示一张纸提出任务:今日我们要来和纸做游戏,用剪刀在纸的中间开一扇门,让小熊从你的门中走过去。

2、想想看,你会怎么剪?请幼儿沟通自己的想法。

3、幼儿尝试,教师巡回观看了解幼儿操作状况

二、探究

1、其他大个子的小动物也想进门,你动动脑筋试试看让它也能从你开的门里走过。

2、幼儿可以在原来的纸上进行修改,也可以再取一张纸。

3、巡回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把交叉剪的方法和幼儿共同共享,帮助幼儿解决困难。

三、再次探究体验

1、我也想进门,请你们用刚刚学会的方法继续开动一休的小脑袋,让门开的更大一点,让我也走过去。

2、和幼儿共同尝试,共享沟通,探究让洞变大的方法。

中班奇妙的树教案篇6

设计意图:

孩子与生俱来就有一颗好奇的心,对什么事物都特别感兴趣,乐于发觉,乐于探究。一次,在区角活动中,我发觉孩子们对于科学区中关于镜子方面的学问特别感兴趣。有的孩子在摆布各种镜子,有的孩子在互相照镜子,还有的孩子在观看有关镜子方面的图书……,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地探究镜子中的神秘,我便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到镜子王国去查找更多好玩的事情。从而培育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激发幼儿喜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对镜子感兴趣,愿意探究利用两面镜子看清自己后脑勺的方法。

2.初步了解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活动预备:

镜子40面、水果贴绒20个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今日,我给中一班的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什么呀?(出示镜子)

2.照镜子请你照照镜子,你觉得镜子里的你美丽吗?什么地方最美丽?

3.小结刚刚我们玩了照镜子的游戏,从镜子里我们看到了自己美丽的五官,镜子的本事可真大。

4.第一次操作

(1)等一下老师再让你们来玩一次照镜子的游戏,这一次请你从镜子里去看看自己的后脑勺。你们知道后脑勺在哪里吗?请你用手摸一摸自己的后脑勺。好,如今我们轻轻地拿好镜子玩一玩。(幼儿操作)

(2)你看到了自己的后脑勺吗?你是用什么方法看到的?(集体沟通)

(3)小结:从这面镜子里是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的。

5.第二次操作

(1)呆会儿老师请你们每人找一个好朋友,互相合作,用两面镜子试一试能看到自己的后脑勺吗?(幼儿操作)

(2)谁看到自己的后脑勺?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的?(沟通)

(3)小结:用两面镜子能看到自己的后脑勺。

6.第三次操作(以游戏的形式)

(1)好,老师手上有很多的水果,等会儿老师再给你们每人一面镜子,请你自己用两面镜子来帮忙,看看自己的后脑勺贴的是什么水果?(幼儿操作)

(2)你看到自己的后脑勺贴的是什么水果呢?(幼儿回答)

7.延长活动今日,我们又发觉了镜子的一个隐秘,用两面镜子能看清自己的后脑勺。等一下老师把这些镜子放在科学区,请你有空再去玩一玩,你还会发觉什么神秘呢?

活动反思:

幼儿玩两面单面镜组装好的镜子,发觉两面镜子夹角大小与物体成像数量的多少的有关系。幼儿先自己探究镜子玩的方法,在第一次探究中,有的幼儿发觉镜子能照到后面的东西;有的幼儿发觉镜子平放照时,脸被分成了两半;有的幼儿发觉镜子折起来照时,能观察许多个自己。

发觉镜子中能看到许多个自己的幼儿将这种玩的方法与幼儿们共享。并进行第二次探究,让幼儿们数数镜子中有多少个自己,有的幼儿照到4个自己;有的幼儿照到了6个自己。想一想:为什么镜子里的自己会变呢?让幼儿通过思索想到在照镜子时,手在不停地动,镜子也在不停地动,镜子中间的角也在动,从而使得镜子中的自己会有改变。同时告知幼儿由两条边组成的角叫做夹角,并让幼儿猜一猜夹角大的看到自己的多,还是夹角小的看到自己的多?

而后幼儿进行第三次探究,验证自己的猜测。试验证明:夹角小的看到自己的多,夹角大的看到自己的少。

在第一次探究中,有刚开始有5、6个幼儿发觉镜子折起来玩的方法,而后一些幼儿观察好玩后,一些幼儿开始学习他们的玩法。

在第二次探究后,有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能发觉,镜子合的越拢看到的.自己越多。在猜想的环节大部分幼儿猜的是夹角小的看到自己的多。

在第三次操作试验环节,我教幼儿如何记录时先在橡皮泥上打开,数数镜子中有几个自己;然后再橡皮泥上压一压,压出夹角的印子,最终在橡皮泥的下面写上看到几个自己的数字。在实际操作中,发觉幼儿数了数后,在压得过程中镜子会移动。应当对试验操作的顺序步骤做出调整。先在橡皮泥上打开镜子,将镜子压在橡皮泥上,而后数一数镜子中自己的数量,并记录,最终再拿走镜子。

整个活动过程,幼儿的完成度很高,也符合幼儿自己操作探究的需要,但是整个活动的重难点都在一个维度,对于大班的幼儿简洁了些。可以刚开始增加探究游戏的难度,用两面没有组装好的镜子,让幼儿想一想可以怎么玩。

中班奇妙的树教案篇7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自《多元智能创意课程》中班第一主题活动《欢乐小天地》中的一节科学领域活动课《奇妙的发觉》;放大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是透亮的。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放大镜有两种使用方法。分别是:1、放大镜对准观看的实物上下移动或前后移动,直到看清晰为止。2、把放大镜放到眼前,渐渐的移向所观看实物的上方,直到看清晰为止。

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对于使用放大镜去探究事物的改变很感兴趣;他们在探究过程中能够发觉事物的明显改变,但是,对于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把自己所观看的物体看清晰并不清晰,所以,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本次活动中采纳了多种形式,让幼儿自己去探究,让他们在自己的探究中了解放大镜的特点,知道如何在探究中正确使用放大镜。

本节课我将了解放大镜的特点设为重点;探究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设置为本节活动的难点。

设计思路:

孩子们对于使用放大镜探究事物很感兴趣,但是,在孩子的活动中发觉他们对于如何使用放大镜,如何看清物体操作的并不精确。于是,我在本节活动中设计了说——听——看——用——展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特点,学习使用放大镜的正确方法。

活动目标:

1、了解放大镜的特点。

2、认识放大镜,初步学习使用放大镜。

3、学习观看,体验探究事物的改变并进行记录。

活动预备:

1、故事《奇妙的镜子》。

2、视频《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放大镜人手一个。

3、观看记录表人手一份、水果、动物、交通工具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幼交谈,说说放大镜的奇妙

1、出示实物

师:“孩子们,看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师:谁知道放大镜有什么奇妙的地方呢?

2、师幼交谈

二、倾听故事,了解放大镜的作用

1、提出要求

师:那咱们一起来听个故事,故事的名字是《奇妙镜子》,在听故事的时候你们要仔细看,认真听!听一听故事中的放大镜有什么奇妙的地方呢?

2、倾听故事

3、教师提问

师:谁来说一说故事中的放大镜有什么奇妙的地方呢?

4、个幼回答

5、教师小结

师: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变大,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清的微小之处。

三、观看放大镜,了解放大镜的特点

1、观看放大镜

师:放大镜为什么这么奇妙呢!快从你们的小凳子底下拿出放大镜。看一看放大镜的镜片,摸一摸镜片的中间和旁边有什么不一样,把你的发觉和你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

2、幼儿商量

3、教师提问

师:放大镜的镜片是什么样子的?

4、个幼回答

5、教师小结

师:放大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是透亮的,放大镜镜片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所以,放大镜能够把物体放大。

四、尝试使用,探究放大镜的用法

1、清洁镜片

师:如今请大家从盒内拿出镜片布,把放大镜的镜片擦一擦;在平常使用放大镜时要保持镜片的洁净,以便于看清我们所要观看的图像内容,擦好以后把镜片布放回盒内。

2、提出要求

师:在我们的活动室里有一些很小的图片,用眼睛是看不清晰的,请你找到它。那怎样才能看清晰呢?就要用手中的放大镜去认真观看,留意你是怎样使用放大镜才看清图片的,一会儿,把你使用放大镜看清图片的方法和大家共享。如今开始行动吧!

3、幼儿操作

4、教师提问

师:刚刚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使用放大镜把你所观看的'图片看清晰的?

5、个幼回答

五、观看视频,学习正确使用方法

1、播放视频

师:我们应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呢?咱们一起看一段视频吧!

2、师幼交谈

师: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谁来说一说?

3、教师小结

师:放大镜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物体是像这样放置的时候,放大镜对准所要观看的图片上方,上下移动,直到看清晰图片内容;像刚刚我们所观看的图像是在墙面上的,那我们就要将放大镜对准图片前后移动,直到看清晰图片内容。

六、操作体验,尝试记录探究结果

1、出示记录表

师:这有一张记录表,上面有一些很小的图片,一会儿要用你们手中的放大镜去观看图片上的内容,找到相同的大图片插在对应的空格内;在桌子上我也为大家预备了这样的记录表,它们分别是水果类、动物类和交通工具类。请你选择自己喜爱类别的记录表,并完成上面的内容;完成好以后,把你的记录表粘贴在相应类别的展板上。留意:要正确使用放大镜,在活动中肯定要留意安全,开始行动吧!

2、幼儿操作

3、幼儿完成后把记录表贴在操作板上,师幼共同观赏。

七、成果展示,区域中进一步探究

师: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观看到许多我们用眼睛看不清的物体,在区域材料中有许多细小物体的图片。区域活动时,大家可以拿着放大镜去探究更多的好玩事情。

中班奇妙的树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试验,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

2、进展动手观看力、操作能力,把握简洁的试验记录方法。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初步了解其特性。

活动预备:

1、阅历预备:幼儿知道水有浮力,有关于物体沉浮、溶解的初步阅历。

2、物质预备:教师:装有温水的烧杯一个,熟鹌鹑蛋一个,搅拌棒一支,盐一杯。记录表一张,视频《死海的隐秘》

幼儿:每人装有同量温水的杯子3个,熟鹌鹑蛋,糖、盐、味精各一份,搅拌棒一根,记录表一张,彩笔一支,毛巾1条。

活动过程:

一、魔术“蛋宝宝浮起来〞导入,激发幼儿好奇、探究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一名魔术师,今日为大家表演一个魔术。你们看,这里有一杯水,我还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出示鹌鹑蛋〕

〔1〕夏天到了,蛋宝宝要到水里去游泳,扑通一声跳下水,蛋宝宝怎样了?〔蛋宝宝沉在水底〕

〔2〕不好了,蛋宝宝不会游泳,怎么办呢?别焦急,我来想个好方法,让蛋宝宝在水中浮上来。这是我的魔术粉〔盐〕,我要把它倒进去,用魔棒搅一搅。

〔师往杯子里倒入魔术粉,用搅拌棒渐渐搅拌,边说“变变变〞直至蛋浮起来〕

蛋宝宝怎样了?〔浮起来了〕

二、是什么魔术粉让蛋宝宝浮起来?引发幼儿猜测与假设

1、请你猜一猜,我是用什么来做魔术粉的?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从魔术粉的颜色、样子等方面提示幼儿〕

2、刚刚大部分小朋友猜的是盐、糖、味精,边说边出示图卡边贴在大表格上,我的魔术粉就藏在它们中间,那么你认为魔术粉是谁呢?〔幼儿商量〕

3、教师出示记录表,介绍记录猜想的方法。〔教师请幼儿将猜想结果用对、错符号的方式记录在表格上〕猜想记录后后鼓舞幼儿互相沟通。

三:幼儿试验,验证猜想结果

1、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怎样做才能知道你猜的对不对呢?

2、教师介绍每位小朋友盒中有3杯水,蛋宝宝在什么地方?桌上的魔术粉有哪些?〔提示幼儿看清魔术粉标记图〕

3、请小朋友将每一种魔术粉倒进相同标志的杯子中试一试,轻轻搅拌,看一看发觉了什么?每一种试验后马上记录在表格上。

指导重点:观看指导幼儿轻轻搅拌,引导幼儿间互相观看、沟通试验的结果,感受新颖发觉的乐趣。〔商量沟通共享〕

请做完试验的幼儿将表格粘贴到前面。汇总结果到大表格。

四、沟通试验结论,

1、说一说水里加入什么魔术粉使蛋宝宝很快浮上来?

2、为什么水里加入盐蛋宝宝就能很快浮上来呢?盐增加了水的什么力呢?

五、播放ppt,揭开《死海的隐秘》

1、师:地球上有一个奇妙的地方叫“死海〞。古时候,罗马有个统帅抓了一群俘虏,想把他们放到死海里淹死,可是过了一会儿,沉下去的俘虏漂到了岸边,一个都没死,这是为什么呢?……

2、幼儿观看视频“死海的隐秘〞。

3、提问:你发觉了死海的什么隐秘?

在死海里的人为什么不沉下去呢?

结论:(因为死海里含有大量的盐,是一般大海海水含盐量的七倍。)

4、教师与幼儿总结:原来,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才能使沉在水下的蛋宝宝浮上来。

师:你们不仅救出了蛋宝宝,还发觉了盐的隐秘。盐的作用真奇异,它还有很多奇异的用途等我们来发觉,等你找到可别忘了告知其他小朋友哦。

科学活动奇异的盐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是基于幼儿对水的浮力特性有了初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