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为何很少押仄声韵说课材料_第1页
律诗为何很少押仄声韵说课材料_第2页
律诗为何很少押仄声韵说课材料_第3页
律诗为何很少押仄声韵说课材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律诗为何很少押仄声韵精品资料律诗为何很少押仄声韵——五谈格律诗词的写作规则律诗一般都押平声韵。押仄声韵的相对要少得多。古诗和绝句都有押仄韵的,但律诗一般不押仄韵(但也不是没有)。有的书上说律诗不可押仄韵,那是作者读诗太少,不知道有押仄声韵的律诗。唐著名诗人刘长卿五律《湘中纪行》:“秋月照潇湘,月明闻荡桨。石横晚濑急,水落寒沙广。众岭猿啸重,空江人语响。清晖朝复暮,如待扁舟赏。”唐代另一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五律《蒙池》:“潆渟幽壁下,深净如无力。风起不成文,月来同一色。地灵草木瘦,人远烟霞逼。往往疑列仙,围棋在巖侧。”仄韵五律还有杜甫的《丁香》:“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清乾隆进士法式善《宝珠洞》:“行到翠微顶,翠微全在下。峭壁不洗濯,孤青自淡冶。山声石上来,暮色天地写。土灶燃松柴,放出烟一把。”仄韵七律如宋代黄庭坚的《秋怀二首》 (其二):“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翻手覆云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再如宋代苏轼的《台头寺中送李邦直赴史馆分韵得忆字人字兼寄孙巨源二首》 (其一):“霜林日夜西风急,老送君归百尤集。清歌窈眇入行云,云为不行天为泣。红叶黄花秋正乱,白鱼紫蟹君须忆。凭君说向髯将军,衰病相逢应不识。”你看,从唐朝到宋朝、再到清朝,都有诗人写律诗押仄韵。押仄声韵,能吟唱出一种刚烈悲壮或幽凉凄绝的气氛,往往有特殊的艺术效果。但为何很少有人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精品资料写,甚至有人以为律诗不能押仄韵?尚未看到权威的解释。笔者试分析原因如下:一是,仄韵结尾不便吟唱。古代吟诗词,实际是吟唱,押韵句拉长声。平声字是开口音,适合吟唱;仄声字是闭口音,不便吟唱。近代很少听得到吟唱诗词的,不便举例,但戏剧中有类似情况。如京剧,唱腔结尾一般都是平声。《杜鹃山》中柯乡的大段唱腔《乱云飞》押的是仄韵,每句结尾用不上优美的拖腔,作曲特意设计了一种把拖腔放在唱句中间的唱腔,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二是,仄韵结尾的律诗是变体格,不如正体格用得多。经过六朝到唐朝近五百年的发展完善,格律诗词的写作规则已相当丰富完美,历代诗人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古人是非常重视格律诗词写作规则的,作诗尽量不出拗句格(一句或一联拗而不救的诗),不写成拗体诗(即两联不依平仄常格的诗),多用正体格,少用变体格。因为有诗格词牌、押韵对仗等诸多限制,创作出规范的格律诗词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读古代的诗词可以发现,拗句格和拗体诗也为数不少。古人诗词中出现拗句格和拗体诗,并非故意而为之,多是诗词中提及某物某事,不合诗格词牌、押韵对仗的要求,又没有恰当的字词的字词可替换,只好留有遗憾。三是,押仄韵的诗只是在一些特殊场合才写。如宋代苏轼的押仄韵的七律《台头寺中送李邦直赴史馆分韵得忆字人字兼寄孙巨源二首》 (其一),从标题可以看出,东坡先生是分得“忆”字和“人”字(诗友相约赋诗,选定一句诗文或几个字为韵分拈,依拈得的字所在的韵部押韵赋诗)。“忆”字属唐韵仄声“十三职”,所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精品资料以,他必须写一首押“十三职”的仄韵律诗了。但“十三职”的字又不够用,所以和“十四缉”(急、泣)通押。创作格律诗词的过程,就是努力使自己的作品符合格律诗词的写作规则的过程。对现代人来说,创作出规范的格律诗词就更难了。我时常遇到过有创作愿望而没有灵感的情况,身在某处某景,十分欣赏,非常感慨,吟出一句,就再也想不出合适的对句,时过境迁,也就作罢。如在四川黄龙见宝顶山尖上飘起一片旗云,当时吟得上句“旗云疑是风吹雪”,到下山也想不出合适的下句。还有一次在东便门角楼上,看见一门古铜炮,想到清朝军队的愚昧,吟了一句“清军炮队善扶乩,”到下城墙也想不出合适的下句,该日无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