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机油压力警告灯异常点亮故障诊断与排除基础知识_第1页
发动机机油压力警告灯异常点亮故障诊断与排除基础知识_第2页
发动机机油压力警告灯异常点亮故障诊断与排除基础知识_第3页
发动机机油压力警告灯异常点亮故障诊断与排除基础知识_第4页
发动机机油压力警告灯异常点亮故障诊断与排除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动机机油压力警告灯异常点亮故障诊断与排除基础知识汽车报警装置结构与组成为了保证行驶安全和提高车辆的可靠性,现代汽车安装了许多报警装宜。这些装置一般由警报开关(传感器)、报警灯(或蜂鸣器)等组成。机油压力报警装置机油压力报警装置有膜片式和弹簧管式两种,图所示为最常见的弹簧管式机油压力报警装宜。它由装在发动机主油道的弹簧管式传感器和装在仪表板上的报警灯两部分组成。传感器内的管形弹簧一端与发动机主油道连接,另一端与动触点连接,静触点经导电片与接线柱连接。当润滑系统机油压力低于允许值时,如EQ1090汽车为50〜90kPa,管形弹簧几孚无变形,动静触点闭合,报警灯中有电流通过,灯亮,提醒驾驶员注意。当润滑系统机油压力达到允许值时,管形弹簧变形程度增大,使动静触点分开,报警灯中无电流通过,灯火。艮扌&艮扌&管接头静触点动触,点管接头静触点动触,点图弹簧管式机汕压力报警装置机油压力表用来显示发动机主汕逍机油压力的大小,从而监视润滑系统的工作情况。常用的机油压力表有电热式、电磁式和动磁式三种。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电热式机汕压力表,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双全属片接线柱—Io(4=^2扌旨针接线柱电阻油腔膛片调节扇齿双全属片接线柱—Io(4=^2扌旨针接线柱电阻油腔膛片调节扇齿图电热式机油压力表(1) 结构由装在发动机主油道上的机汕压力传感器和仪表板上的机汕压力显示表组成。传感器内有膜片,膜片的上部顶着弓形弹簧片,弹簧片的一端与外壳固定搭铁,另一端焊接的触点与双金属片触点接触,双金属片上绕有加热线圈,加热线圈通过接触片与外接线柱联接,电阻与加热线圈并联。膜片下方油腔与发动机主油道相通,机油压力可直接作用在膜片上。机油压力显示表内有特殊形状的双金属片,双金属片上绕有加热线圈,两线端分別与两接线柱联接,它一端固定在调节齿扇上,另一端与指针相连。(2) 工作原理接通点火开关时,电流由蓄电池正极一点火开关一接线柱一表内双金属片上的加热线圈一接线柱一传感器内接触片一分两路(一路流经传感器内双金属片上的加热线圈:另一路流经电阻一双金属片)一传感器内双金属片的触点一弹簧片一搭铁一蓄电池负极构成回路。由于电流流过表内和传感器内双金属片上的加热线圈,使双金属片受热变形。当机油压力很低时,膜片几乎没有变形,作用在传感器内触点上的压力很小。当电流流过而温度略有上升时,传感器内双金属片就受热弯曲,使触点分开,切断通电回路,一段时间后,双金属片冷却伸直,触点又闭合,电路又被接通。使触点闭合时间短,打开时间长,流过表内加热线圈的平均电流值小,使表内双金属片弯曲变形程度小,指针偏转角度很小:显示为较低的汕压。当机汕压力升髙时,膜片向上拱曲使触点压力增大,传感器内双金属片需要在较髙温度下,才能使触点分开,即其上的加热线圈需要通过较大电流。触点分开后稍加冷却就很快闭合。故触点打开时间短,而闭合时间长,通过表内加热线圈的平均电流值大,指针偏转角度增大,显示岀较髙的油压。润滑系主要部件的构造在压力循环润滑系统中机油泵通过鉀形吸油集滤器将油底壳中的机汕吸出经过机油通道和机油冷却器将其压入到机油滤淸器中。机汕泵过压阀是一个安全阀门,它可以防止机汕压力过高而损坏发动机部件。由机汕滤淸器壳体内的机油压力调肖阀对机油压力进行调节。一旦机油压力达到最大允许的压力值,通往汕底壳的阀门就会打开。端盖中的旁通阀负责在即使机汕滤清器堵塞的情况下也可以可靠地供汕。机油回流锁止器可以在发动机静止时防止机油滤淸器空转。机油压力开关通过机油压力显示信号告知驾驶员机汕压力是否已建立(机油指示灯火)及是否低于最小机油压力(机汕指示灯亮起)。机油滤淸器将过滤后的机油输送到主油道中。通过压力汕或喷射汕对各个运动部件进行润滑。KK空*机油泵现代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所使用的机油泵可分为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种。齿轮式机汕泵(geartypeoilpump)齿轮式机汕泵的工作原理如图3.9・2所示。6齿轮式机油泵工作原理1—进油腔2—机油泵主动齿轮3—出油腔4—卸压槽5—机油泵从动齿轮6—机油泵体它主要由主动轴、主动齿轮、从动轴、从动齿、轮壳等组成。两齿轮外啮合,装在壳体内,齿轮与壳体的径向和端而间隙都很小。当齿轮按图示方向旋转时,进油腔1处由于啮合着的齿轮逐渐脱开,密封工作腔容积逐渐增大,腔内形成一左的真空,汕底壳中的润滑油便被吸入到进油腔来。随后又被轮齿带到岀油腔3。出油腔的容积由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而减小,使润滑油压力升髙,润滑油便经岀油口被压入发动机机体上的润滑油道。在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齿轮不停地旋转,润滑汕便连续不断地流入润滑油适,经过滤淸之后被送到各润滑部位。当轮齿进入啮合时,封闭在轮齿径向间隙内的润滑油,由于容积减小,压力急剧升高,使齿轮受到很大的推力,并使机汕泵轴衬套的磨损加剧和功率消耗增大。为此在泵盖上加工一道卸压槽4,使轮齿径向间隙内被挤压的润滑汕通过卸压槽流入岀油腔。内接齿轮式机油泵内啮合齿轮式机油泵也称内接齿轮泵,苴工作原理与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或齿轮式机汕泵相同。内接齿轮泵的结构。苴外齿轮是主动齿轮,套在曲轴前端,通过花键由曲轴直接驱动。内接齿轮是从动齿轮,装在机油泵体内,泵体固定在机体前端。因为内接齿轮泵由曲轴直接驱动,无需中间传动机构,所以零件数量少,制造成本低,占用空间小,使用范用广。但是这种机油泵在内、外齿轮之间有一处无用的空间,使机油泵的泵油效率降低。另外,如果曲轴前端轴颈太粗,机油泵外形尺寸随之增大,发动机驱动机油泵的功率损失也相应有所增加。转子式机油泵转子式机汕泵主要由内、外转子,机油泵体及机油泵盖等零件组成。内转子固左在机汕泵传动轴上,外转子自由地安装在泵体内,并与内转子啮合转动。内、外转子之间有一泄的偏心距。转子式机油泵的优点是结构紧凑,供油量大,供油均匀,噪声小,吸汕真空度较髙。图转子式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滤淸器是用来滤淸润滑汕中的金属鸩、机械杂质及机油本身氧化的产物,如各种有机酸、沥青质以及碳化物等,防止它们进入零件的摩擦表面而将零件拉毛、刮伤,使磨损加剧,以及防止润滑系统通道堵塞而出现烧坏轴瓦等严重事故。润滑油流到摩擦表而之前,经过滤淸器滤淸的次数越多,则润滑油越淸洁。但滤淸次数越多,润滑汕流动阻力也越大。为解决滤淸与油路通畅的矛盾,在润滑系统中装有几个不同滤淸能力的滤淸器:集滤器、粗滤器、细滤器。它们分別串联和并联在主油道中。与主油道串联的滤淸器称为全流式滤淸器:与主汕道并联的滤淸器,称为分流式滤淸器。集滤器(suctionfilter)集滤器采用滤网式结构,安装与机汕泵进油管上。大多数汽车都采用固立式集滤器,位于油而下而吸汕,这样可防止吸入泡沫,且结构较简单。浮筒式集滤器结构如图所示。图浮筒式集滤器1一浮筒罩2—滤网3—浮筒4一吸油管5—固泄管粗滤器机油粗滤器用以滤去润滑油中粒度较大(直径为0.05〜O.lnrni以上)的杂质。它对润滑油的流动阻力较小,通常串联在机油泵与主油道之间,属于全流式滤涓器(Full-flowoilfilter)o粗滤器根据滤芯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型式。传统的粗滤器多采用金属片缝隙式,由于质量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髙等缺点,金属片缝隙式粗滤器已基本被淘汰:现代汽车发动机普遍采用纸质式粗滤器。子柄子柄77刮片固定杆纟氏质液清器冊汗上蛙固応埔松妆油3當朋刮片固定杆纟氏质液清器冊汗上蛙固応埔松妆油3當朋侖属片缝隙漩清黠图机汕粗滤器机油细滤器(secondaryoilfilter)机油细滤器用以滤去润滑油中粒度较小(直径为0.001mm以上)的杂质。由于它对润滑油的流动阻力较大,故多做成分流式,与主油道并联,属于分流式滤淸器。分流式滤淸器有过滤式和离心式两种类型。过滤式存在着滤淸与通过能力之间的矛盾,而离心式具有滤淸能力髙、通过能力大且不受沉淀物影响等优点。如图所示为EQ6100-1型发动机的离心式机油细滤器。图EQ6100-1型发动机的离心式机油细滤器1一壳体2—锁片3—转子轴4一止推轴承5—喷嘴6—转子体端套7—滤淸器盖8—转子盖9一支承垫10—弹簧11一压紧螺套12—压紧螺母13—衬套14一转子体15—挡板16—螺塞17—调整螺钉18—旁通阀19一进油限压阀20—管接头B—滤淸器进油孔C一出油孔D—进油孔E—通喷嘴油道F—滤淸器出油口机油散热器在髙性能大功率的强化发动机上,由于热负荷大,必须装设机油冷却器。机油冷却器布宜在润滑油路中,其工作原理与散热器相同。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两类。风冷式机油冷却器很像一个小型散热器,利用汽车行驶时的迎而风对机油进行冷却。这种机油冷却器散热能力大,多用于赛车及热负荷大的增压汽车上。但是风冷式机油冷却器在发动机起动后需要很长的暖机时间才能使机油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所以普通轿车上很少采用。水冷式机油冷却器外形尺寸小,布置方便,且不会使机油冷却过度,机油温度稳左,因而在轿车上应用较广。风冷式机汕散热器一般是管片式,与冷却系统水散热器的结构相似,装在水散热器的前而,利用风扇的风力使润滑油冷却。为了增加散热而积,管的周朗焊有散热片,管和片常用导热性好的黄铜制造。润滑汕从进口流入扁形机汕管,利用风扇的风力和散热片的散热作用使润滑油冷却,降温后的机汕从岀口流岀。水冷式机汕散热器将机油散热器装在冷却水路中,当润滑油温度较髙时,靠冷却液降温,而在启动暧车期间润滑油温度较低时,则从冷却液吸热迅速提髙润滑油温度。图机油冷却器3.影响机油消耗量的四大因素机油的作用以及影响机油消耗量的四大因素发动机机油具有冷却、润滑、消洁、密封四大功能,其对于保证发动机正常的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发动机工作时间的增加,发动机机油由于髙温氧化、机械零件的磨损物、燃油蒸汽腐蚀等因素的彫响而受到污染。另外,发动机机油在正常使用中还要有一左的消耗量。所以我们要定期检查机油的液位和其受污染的程度,这也是我们要定期更换机油的原因。如果机油低于规泄值并影响到了发动机的工作,那么将对发动机造成致命的伤害。下而我们具体讨论机油消耗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其造成的可怕后果。正常的情况下机汕也会消耗,从根本意义上讲绝对不消耗机汕的发动机是不存在的。其原因如下:1) 机油用于润滑活塞、活塞环和气缸,当活塞下行移动时,将在气缸壁上留下一层汕膜。车辆减速时,产生的髙负压将一些这样的机油吸入燃烧室,这种机油和部分留在气缸壁上的汕膜一样,在燃烧过程中被高温的燃烧气体燃烧。2) 机油也用于润滑进气门杆,被吸入燃烧室。髙温的废气同样会燃烧用于润滑排气门的机油。以下是影响机油消耗量的因素:1、机汕的粘度:机油的粘度越低,苴密封效果越差,被吸入燃烧室的虽就越多。2、车辆的驾驶状况:髙速行驶以及频繁的加速和减速,将增加机油的消耗。3、髙速行驶过程中,稀释的成分将蒸发,因此高速行驶后会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