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长与短教案8篇_第1页
音乐游戏长与短教案8篇_第2页
音乐游戏长与短教案8篇_第3页
音乐游戏长与短教案8篇_第4页
音乐游戏长与短教案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音乐游戏长与短教案8篇音乐游戏长与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会念儿歌的基础上学唱a段歌曲,用歌声表现歌曲优美温馨的心情。

2、理解歌词,尝试创编a段歌词,大胆表达对身边人的情感。

3、感受和表现歌曲中"爱"的情感,体验师幼、同伴之间互动交往的欢乐。

4、熟识、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5、观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好玩的特点。

活动预备:

图谱、幼儿自制的爱心卡;幼儿已学会儿歌。

活动过程:

1、幼儿清静〔闭上眼睛〕观赏钢琴演奏,初步感受旋律的心情情感。

2、在音乐伴奏下,幼儿按节奏复习朗诵儿歌〔前半段歌词〕,体验随乐朗诵诗歌温馨的意境。

3、出示图谱,教师范唱歌曲前半部分,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中温馨的意境。

4、学唱歌曲前半部分。

5、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表现"我爱你"。再次演唱前半段,并用自己喜爱的动作表现"我爱你"。

6、教师完好范唱歌曲,理解后半部分歌词。

7、幼儿唱前半段、教师唱后半段接唱歌曲。

8、尝试创编前半段歌词,并将同伴的名字编进歌曲,幼儿俩俩相对演唱歌曲,引导幼儿用歌声、表情、动作大胆表达自己身边人的爱。

9、出示爱心,以传递爱心的方式让幼儿体验对身边人爱的情感。

〔1〕这是我们市一幼小朋友制作的爱心,他们让我把他们的爱传给你们。〔强调:每一句唱到我爱你的时候传递爱心〕

〔2〕小朋友边唱边传递爱心。

〔3〕写现场老师对唱,并传递爱心。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先播放歌曲《老师我爱您》,让幼儿在温柔的音乐中,请孩子们回答这首歌的名字,经过老师的引导和提示,让孩子们回顾刚刚听过的歌,观看图片,渐渐体会,回答出歌的名字。让孩子们记住教师节。接着,通过组织幼儿学唱歌曲《老师我爱您》让孩子们说一说老师的工作。通过孩子们的平常观看,发挥孩子们的总结及其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有表情的演唱,使幼儿在倾听过程中产生共鸣,从而精确的理解了歌曲要表达的情感、内容,这个过程也是音乐观赏的过程。教师边弹旋律,边说歌词,幼儿跟教师一起有节奏的朗诵歌词。通过歌曲的学唱,培育幼儿的表现力和幼儿的创造力。本次活动的重点应放在通过对优美乐曲的感受,让孩子加深对教师节的认识,同时让幼儿发自内心的对老师的喜爱和敬意。

音乐游戏长与短教案篇2

一、儿歌部分动作建议

1-2小节:双手手指相对,合成圆圈样子,并且随着儿歌歌词的改变变得越来越大。

3-4小节:仿照小猫走过来。

5-6小节:仿照小老鼠可怕团团转的样子。

8-9小节:“小老鼠〞四散躲起来。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念读儿歌,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2、听辨音乐的开始与停止、感受音乐速度的快慢。

3、遵守游戏规则,知道小老鼠什么时候在逃,什么时候不动了。

【活动过程】

l、仿照猫和老鼠走路:

(1)教师演唱歌曲《小老鼠》,请幼儿观赏。

(2)问:歌里唱的是哪个小动物?它是怎么走路的?

请个别幼儿仿照小老鼠走路。

(3)问:小老鼠最可怕什么动物?它是怎样走路的?

请个别幼儿仿照小猫走路。

(4)引导幼儿思索小猫和小老鼠脚步声的不同,仿照小猫和小老鼠走路。

2、听辨节奏,念读儿歌:

(l)教师用手在地上拍慢、快两种节奏,请幼儿听辨哪个像小猫的脚步声,哪个像老鼠的脚步声。

(2)问:哪个声音像小猫的脚步声?

当幼儿回答正确时,教师在地上拍节奏,引导幼儿念读相应的儿歌。

(3)如上方法,学习念读小老鼠的儿歌。

3、分析猫叫,感受强弱:

(l)问:小猫从远处走过来,越来越近,它喵喵喵的叫声也会越来越小,逐是越来越大?

引导幼儿边用手做动作,边仿照小猫的叫声〔参考儿歌部分动作建议l-2小节〕。

要求:动作由小变大,声音由弱到强。

(2)边做动作边念读一遍儿歌。

4、图谱学习: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用图谱表示儿歌内容。

①问:儿歌里小猫走过来的时候,我们是怎么演奏的?是怎么拍地板的?

用哪张图能表示小猫走过来?

引导幼儿用小脚印来表示小猫走过来。

②依次提问,请个别幼儿选择图片,粘贴到黑板上。

问:用哪张图片来表示老鼠吓得团团转?

小猫从远处走来,声音越来越大,可以用哪张图片来表示小猫的叫声?

吱溜一声又用什么图片来表示?

③教师以故事语气出示完好图谱:

喵喵喵,小猫走过来〔贴上小猫的图片〕,老鼠吓得团团转〔贴上小老鼠〕,吱溜,快点躲起来〔贴上小房子〕。

(2)引导幼儿看图谱,念读儿歌并表演。

①教师手指图谱,指挥幼儿念读儿歌。

②分组分角色念读儿歌,加深记忆。

③请幼儿分别扮演小猫和小老鼠,边念读儿歌边仿照猫和老鼠进行表演。

5、音乐听辨与游戏:

(1)播放音乐,请幼儿听辨哪段像猫,哪段像老鼠。

(2)教师:小猫走一走,停一停,四处看看有没有可以吃的食物。

教师边说边仿照小猫,给予幼儿动作提示;请幼儿听音乐仿照小猫。

(3)续听音乐,请幼儿听辨老鼠的音乐,仿照小老鼠的样子。

(4)教师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幼儿仿照猫和老鼠:

小老鼠肚子饿了,悄悄出来找食物,它们东瞧瞧西望望〔引导幼儿仿照老鼠表情、动作〕,看看食物在哪里。找到食物了,真快乐、快吃啊!突然,听到了猫的脚步声,快躲起来,不要让猫发觉了,我们躲在桌子下〔第二遍音乐玎以躲在门后面、躲在角落里〕一动也不能动,千万不要发出声音。共同仿照猫的动作,伸个懒腰,喵喵叫,揉揉肚子,竖起耳朵、瞪大眼睛找找哪里有老鼠。

(5)互换角色,玩游戏:

教师扮演小猫,幼儿扮演小老鼠,听音乐玩游戏。

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幼儿自然地感受音乐的快与慢、开始与停止。教师在与幼儿一起做仿照时,适当给予语言提示、鼓舞幼儿大胆主动地仿照,但是语言运用要少,声音要轻,以免影响幼扎听辨与游戏。

三、友谊提示

本活动在小班、中班上学期均可开展。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情境,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如:老鼠装死、偷油。

音乐游戏长与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依据歌词内容,边唱边表演,并随着音乐协调地做动作、小跑步等动作。

2、能随着音乐速度与力度的改变,变换动作的幅度与姿态。

3、遵守有些规则,音乐停止时,能快速地就近找位子坐下。

活动预备:玩过《看谁反应快》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家》。

用连贯、跳动的唱法表现歌曲的抒情和欢快。

二、熟识歌曲《谁是小熊》并边唱边表演。

1、教师范唱。

2、说出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3、在教师带着下,学习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三、学玩游戏。

1、了解游戏情节。倾听音乐〔二〕。

“小熊在树林里,山洞里处处游荡,它到底在哪儿呀?我们来找找吧!〞

2、学习游戏玩法,请部分幼儿围着椅子边听音乐边顺着一个方向做走步动作,音乐停止时要马上找座位坐下。

3、组织幼儿把握游戏结尾〔三〕音乐停止后,教师马上问大家:“小熊是谁呀!〞幼儿边唱着回答边指向未坐到座位的幼儿。

4、改变音乐第二部分的速度与力度。引导幼儿表现爬山、走曲折的道路、钻树林等情节,表现对音乐改变的感受。

四、完好游戏。

音乐游戏长与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熟识歌曲旋律,学习随音乐快慢改变演唱歌曲。

2、能在歌曲最终一句句尾处表现木头人的不同动作造型。

3、体验“木头人〞的幽默与幽默,享受活动所带来的欢乐。

活动预备

电脑课件,木鱼乐器一只。

活动过程

1、复习韵律活动“红绿灯〞

教师:“今日老师要带你们到音乐王国去玩,路上我们要留意交通安全,红灯停绿灯行。〞

2、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熟识旋律,初步理解歌词。

教师:“音乐王国到了,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吧。你们看木头人来了,他们在做什么呢?你们来听一听。〞

“刚刚你们听到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呢?〞

〔2〕幼儿学唱

〔3〕随音乐快慢改变演唱,幼儿娴熟把握歌词和旋律

“刚刚我们已经会唱木头人的歌了,这次木头人要和你们玩个游戏,留意听这次唱得和刚刚有什么不一样?〞〔教师不断加快演唱速度〕

幼儿学习随音乐快慢改变演唱歌曲。

3、学习音乐游戏

〔1〕在教师语言引导下,集体创编木头人不同的动作造型。

〔2〕观看课件,讲解游戏规则

〔3〕幼儿随教师清唱,用手指在自己腿上点拍木头人走的节奏。

〔4〕幼儿跟着琴声,再次练习。

〔5〕幼儿四散随乐玩游戏,并在教师鼓舞下,查找空间进行活动。

〔6〕幼儿边看课件边依据音乐快慢改变,完好游戏。

“我们来和动画里的木头人一起来玩一玩,这次更难一点,音乐会越来越怎么样呢?你们来边听边做。〞

音乐游戏长与短教案篇5

一、游戏玩法建议

1、第一段音乐的四个乐句分别代表四个密码,幼儿依据不同密码创编猪猪的外形动作。

2、第二段音乐中一步一步靠近猪猪,听到猪猪的“哼哼〞声停止不动。

3、第三段音乐中“首领〞拿出糖果吧猪猪引到一边,其他小朋友协作首领救回蛋宝宝。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预备】

1、分段与完好的音乐。

2、糖果一包。口袋若干,内放各种蔬菜。一只口袋放蛋宝宝。

3、一位教师扮演猪猪。

【活动目标】

1、倾听学习区分三段音乐的不同,并随乐表演、游戏,体验音乐的诙谐、神秘气氛。

2、依据不同密码大胆地创编猪猪的外形动作。

3、在游戏的情境中,遵守游戏规则,听到猪猪的“哼哼〞声停止不动。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欢乐,学习团结协作,共同完成目标。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乌王国的蛋宝宝被猪猪偷走了,藏在猪猪城堡里,我们去把蛋宝宝救回来吧!

2、倾听第一段音乐,共同商讨如何进入猪猪城堡,创编猪猪的外形动作。

(l)幼儿留意倾听第一段音乐有几句。

教师:想要救回蛋宝宝,先要进得了猪猪城堡。可是城堡大门有一台监控器,要答对密码才能进。一句音乐是一个密码。听一听,一共有几句音乐?

(2)幼儿创编猪猪的外形动作、提炼动作。

教师:这四个密码分剔是是猪的耳朵、猪的鼻子、猪的强壮、猪的肥肥的屁股。你们会表演吗?

3、倾听第二段音乐,共同商讨如何不被猪猪发觉,知道在适当的乐段中停住不动。

教师:城堡里,猪猪正在睡觉,可是它随时可能醒。听听猪猪快醒的时候会怎样?

教师:猪猪大王的视力不好,当它快要醒了的时候我们停住不动,它就看不见。我们怎样走,才不会让猪猪发觉我们?

(l)先用手指代替脚步,熟识音乐,感受规则。

(2)个别幼儿先跟教师示范一次。

4、倾听音乐第三段,商讨如何救回蛋宝宝。

教师当首领,示范用糖果引开猪猪,其他幼儿救回蛋宝宝,一起跑回家。

5、创设失败情境,全体幼儿完好游戏,再次进入城堡救回蛋宝宝。

教师:哎呀!救回来的不是蛋宝宝,而是一袋萝卜!我们还得去一次!

6、幼儿当首领,反复游戏。

(1)明确首领的任务。

教师:我累了,要请一位新的首领带着大家救回蛋宝宝。首领应当做什么?

(2)适时提高挑战难度,幼儿发觉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法,不断尝试,救回蛋宝宝。

教师:为什么没有救回蛋宝宝?我们应当怎么做?

7、幼儿通过合作救回蛋宝宝,结束活动。

音乐游戏长与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熟识《挪威舞曲》曲调,初步感知乐曲的aba结构。

2、借助故事情节,结合音乐形象,创编鸭子游泳、嬉水以及大风的动作。

3、在游戏活动中,有肯定的自控能力,并感知音乐形象。

活动预备:音乐磁带、鸭子、大风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伴随音乐学鸭子走进活动室。

二、幼儿观赏音乐:

师:今日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认真地听,听完后告知大家你有什么感觉,或者听完后你想到了些什么?

三、教师讲解并描述故事:

师:刚刚有的小朋友说了自己听了这首音乐后的感觉,有的小朋友把自己听了音乐后想到的告知了老师,老师听了这首音乐后,想到了一个小故事:早晨,鸭妈妈带着她的鸭宝宝来到草地上,走走、玩玩,有的鸭宝宝池塘里去游泳、嬉水,玩得真高兴。突然,天气变了,刮起了大风,鸭宝宝可可怕了,鸭妈妈说:“孩子们,别怕,赶快找个地方躲起来,纹丝不动,大风就不会把你刮走。后来,风停了,鸭妈妈继续和她的鸭宝宝在草地上走走、池塘里游游,玩得很高兴。

四、幼儿完好观赏音乐,联想故事情节,鼓舞幼儿自由表现对乐曲的理解。师:如今请小朋友再来听一遍音乐,听听音乐的哪里是鸭妈妈和鸭宝宝在草地上、池塘里玩耍,哪里是大风来了,假如你听出来就用动作表示出来。

五、分段观赏,引导幼儿创编动作,感知乐曲的aba结构。

〔1〕观赏第一段:

师引导幼儿用鸭子游泳、嬉水的动作表现a段音乐。

〔2〕观赏第二段:

师引导幼儿用大风的动作表现b段音乐。

〔3〕观赏第三段:

师引导幼儿理解乐曲的aba结构。

六、完好观赏音乐。

师:如今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老师师扮演大风,小朋友扮演鸭宝宝,记住大风来了,肯定要纹丝不动,不然就会被大风刮走。

七、结束活动:

鸭妈妈带着鸭宝宝在草地上快乐地玩了一天,如今她们也累了,鸭妈妈带着她的鸭宝宝们回家休息了。〔幼儿随音乐,仿照鸭子走路走出教室。〕

音乐游戏长与短教案篇7

教学目标:

通过观赏《牧童短笛》,感受乐曲不同段落的心情,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不同乐段的节奏、速度及音乐心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

采纳多种教学策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记忆作品不同乐段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描写牧童的乐曲,这首乐曲著名中外,是由我国有名作曲家贺绿汀先生创作的。它的名字叫《牧童短笛》,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它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二、新作赏析,目标落实

〔一〕初次倾听,整体感知。

1、初次倾听歌曲

问题设置: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的?

2、引出乐器钢琴,教师简介钢琴。

3、二次倾听,加深乐曲的印象。

问题设置:这首乐曲的速度是怎样改变的?

〔二〕分段赏析,走进音乐。

1、第一乐段赏析

①倾听第一乐段,学生感受乐曲心情。

问题设置:同学们听听这段乐曲的心情是怎样的?②指导学生视唱第一乐段主题旋律,加深印象

③反复倾听第一乐段,鼓舞学生用身体动作体验乐曲心情。

2、第二乐段赏析

①倾听第二乐段,感受乐曲速度、心情的改变。

问题设置:同学们听听这段乐曲的速度和心情是怎样的?②反复倾听第二乐段,激发学生为乐曲加伴奏。

3、第三乐段赏析

①倾听第三乐段,感受“加花〞手法所表现的意境。问题设置:同学们听听这段乐曲和哪一段相似?②指导学生视唱第三乐段主题旋律,加深印象

③引导学生将两段相似的音乐进行对比,进一步感受“加花〞手法的表现力。

④反复倾听第三乐段,专心体验乐曲恬静、安逸的心情。

4、教师对乐曲进行小结

三、及作品简介

1、了解贺绿??

2、教师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四、再次倾听,体会乐曲的民间风格。

学生倾听音乐,课件播放中国水墨画——牧童放牧的情景

五、达标检测,当堂反馈:

教师分别弹奏《快乐的牧童》、《牧童》和《牧童短笛》的乐句,当《牧童短笛》的乐句出现时,学生快速举手示意。

六、拓展延长,小结升华

〔一〕拓展观赏

多媒体观赏朗朗现场演奏的《牧童短笛》,进一步感受乐曲的心情。

〔二〕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1、教师简洁小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鼓舞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赏其他版本的《牧童短笛》,如手风琴版、长笛版的。

音乐游戏长与短教案篇8

小班音乐游戏:小兔乖乖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小兔跳,能听音乐跟着节奏跳。

2、愿意和兔妈妈一起参加音乐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3、能够辨别兔妈妈和大灰狼两段不同音色的乐曲,并在大灰狼出现时清静躲避。

二、活动预备:

〔物质〕小兔乖乖音乐;兔宝宝头饰若干、兔妈妈和大灰狼各一个;兔妈妈和大灰狼两段音乐。

〔阅历〕理解小兔乖乖的故事内容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引导幼儿跟着歌曲《小兔乖乖》学小兔跳入场,坐在摆好的呈圆弧状的小椅子上。师:小朋友,前几天,我们听过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乖乖,那小朋友谁还记得,故事里都出现了谁啊?〔兔妈妈、兔宝宝、大灰狼〕故事里兔妈妈出门去了,对小兔子们说兔妈妈回来的时候会唱什么?兔宝宝回答什么?兔妈妈还说了什么?〔不要给生疏人或大灰狼开门〕后来大灰狼来了。唱到……?兔宝宝能给它开门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