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153e97620396f55a23c9fe730599ac0/f153e97620396f55a23c9fe730599ac01.gif)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153e97620396f55a23c9fe730599ac0/f153e97620396f55a23c9fe730599ac02.gif)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153e97620396f55a23c9fe730599ac0/f153e97620396f55a23c9fe730599ac03.gif)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153e97620396f55a23c9fe730599ac0/f153e97620396f55a23c9fe730599ac04.gif)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153e97620396f55a23c9fe730599ac0/f153e97620396f55a23c9fe730599ac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2、品读语言,感受白描手法描绘西湖雪景之美。3、透过“痴”字理解作者情感。重点:品读语言,感受白描手法描绘西湖雪景之美。难点:透过“痴”字理解作者情感。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学过哪些关于西湖的诗歌?学生展示西湖,自古以来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无数文人墨客流连忘返。这节课,让我们跟随张岱一起来到西湖共赏雪景。预习检测PPT出示全文内容。学生朗读,教师点拨关键字音以及朗读节奏。2、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文言文的味道。三、解词释义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勾画出不理解的词句。2、PPT出示关键文言词句,学生解释,教师点拨。3、学生结合注释再次疏通文意,交流疑问。4、再读课文,读懂文意。四、寻“痴”人从文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张岱?学生说说自己的认识。在文中,张岱借舟子之口用一个字来评价自己,那就是——“痴”。你觉得“痴”是什么意思?PPT:“痴”字释义——痴,不慧也。字俗作痴。——《说文》傻,无知:~人说梦。~钝。白~精神失常,疯癫:发~。~癫。入迷,极度迷恋:~心。~情。师:张岱之“痴”属于哪一种含义?学生——入迷,极度迷恋师:张岱为何而“痴”,又迷恋于何物呢?请大家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张岱之“痴”表现在——,因为——(提示:抓住第一段中描写天气状况与张岱行动的词句品读。)学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教师巡视,完成后展示。明确:表现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大”“三”二字极言下雪时间之长,雪亮之大,烘托出冰天雪地的森然含义。“人鸟声俱绝”——运用听觉描写,巧妙传达出天寒地冻、万籁俱寂、寒气逼人的感受。“是日更定”——夜深人静,寒气倍增。“拥毳衣炉火”——“拥”,围裹之意,衣服裹的严实,以御寒之物反衬寒气入骨。“独往”——“独”字写出了作者深夜独往,不同于流俗的孤高自赏。在学生展示过程中,教师指导朗读,读品结合。小结:张岱之“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五、话“痴”景来到湖心亭,张岱看到了怎样的雪景?学生齐读写景语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有人说,西湖观景,晴景不如雨景,雨景不如雾景,雾景不如月景,月景不如雪景。西湖雪景到底美在何处?请大家自读这两句,以“我从(字/词)读出了西湖雪景的美,美在—,美在—”这个句式进行圈点勾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学生自主思考后小组内交流,班上展示。教师在学生展示过程中适时点拨:雾凇:“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木上,旦起视之如雪,日出飘满街庭,尤为可爱,齐人谓之雾凇。——曾巩《冬夜即事》引导学生理解雾凇,并出示PPT,感受雾凇之美。PPT:原文: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改后: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通过比较,体会原句传达出的天地浑然一体的浩大气象。而“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一句,通过品读量词的妙用,引导学生理解大雪漫漫中人与物的渺小。在学生展示中,读品结合,通过朗读感受雪景之美。在此处,回顾白描手法含义,并结合学过的《阿长与<山海经>》加深理解。学生展示后,小结:张岱之“痴”——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六、悟“痴”情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却意外遇见了——两个金陵人引导学生理解“大喜”“此人”“强饮”的含义,并指导朗读“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读出“大喜”的感觉。作者问对方姓氏,对方却回答“金陵人”,答非所问,用意何在?PPT出示资料——金陵,明初建都于此。学生齐读课下注释关于张岱的资料: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从上述资料,你读出了张岱身世有何特点?学生发现他经历了朝代更迭、国破家亡。PPT补充资料: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陶庵梦忆〉自序》《陶庵梦忆》写于清朝,但张岱执念于“金陵”而不是紫禁城,他有何用意?联系前文崇祯五年年号,引导学生理解张岱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回望前文的“独”字,我们还读出了另一番意味。曾经爱繁华、好山水的张岱,现在却“独往湖心亭看雪”,孤独的不仅是身体,更是心灵,是不愿与外人接触的避世之感。小结:张岱之“痴”——痴迷于故国家园的梦忆之中。PPT出示关于“痴”的理解: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故国之思的梦忆之中可见,“痴”字是贯穿全文的文眼、点睛之笔,读懂了“痴”的含义,也就读懂了张岱的情感。无独有偶,在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之中,也有一篇以一字贯穿全文,成为点睛之笔,它就是——《记承天寺夜游》,这个字就是——“闲”。PPT出示资料助读:“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北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末清初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探究性阅读作业。比较阅读——比较《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你有什么发现?(提示:可以从多种角度比较异同,比如:1、体裁、表达方式2、写景手法3、写作背景4、透过文眼传达出的情感)《湖心亭看雪》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借助工具书与课下注释,基本能读懂文意,但对于特殊用法的文言词语则有些难理解。所以,在课前预习中,先让学生自主疏通文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不理解的词句,课堂上教师需要再对重点词句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真正读懂文意。白描手法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鉴于之前学习《阿长与<山海经>》时接触过白描手法,学生也有了一定的理解,所以为本节课赏析西湖雪景奠定了基础。但囿于学生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于“雾凇沆砀”、“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的理解还有些难度,需要教师适时点拨。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文中张岱将故国之思隐藏于“金陵人”、“崇祯五年”、“独往”等细节之中,学生是难以理解的。所以,作者透过“痴”字表达的情感是文中一大难点,适时介入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知人论世,是突破本课重难点的方法。所以,本节课采用以诵读为主,品读结合的学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获得阅读感受,教师则在关键时刻介入阅读资料,适时点拨,突破重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湖心亭看雪》效果测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熟练掌握了文中文言词语,读懂了文意,并且积累了特殊用法的文言词语。对于白描手法则有了更好的认识,结合之前的学习经验,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白描手法写景的作用,对于以后的阅读、写作有了一定帮助。通过朗读、品读等方式,感受了西湖雪景之美与张岱之“痴”,也理解了张岱“独”的不仅是身体,更是心灵,读懂了他那份不同世俗的孤高自赏,那份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还有那份深深的故国之思,以及人生渺茫的感叹。对于课前预习中的困惑——有舟子相陪,为何称“独往湖心亭看雪”也有了新的认识。除了以上阅读感受,本课的学习,还为学生打开了一条探究性阅读之路,帮助学生有意识去积累、去发现,去比较,形成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更为立体的知识建构。《湖心亭看雪》教材分析《湖心亭看雪》选自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所选文章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都有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湖心亭看雪》出自张岱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文中有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有对故国家园的思念,也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远离世俗的消极避世,同时也寄托了作者人生渺茫的慨叹。学习本课,我将目标定为三点:1、朗读课文,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2、品读语言,感受白描手法描绘西湖雪景之美。3、透过“痴”字理解作者情感。非常巧合的是,本单元的另一篇文章——《记承天寺夜游》与本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两篇文章,仔细揣摩,我们会从中发现许多关联:题材上,都属于叙事小品,融记叙、描写、抒情于一炉。两篇文章都有关键的文眼表情达意:《湖心亭看雪》借舟子之话,以“痴”字传达心声;《记承天寺夜游》则自称“闲人”,幽微复杂的情感从中流露出来。抓住了关键文眼,读懂了它的含义,也就理解了作者情感。两篇文章都有动人的美景,但写景手法上各有千秋。前者采用白描,后者则用新奇的比喻超凡脱俗,成为千古绝唱。不同的身世,不同的写作背景,文中传达出的情感也不尽相同,虽都有闲情雅致,但苏轼的达观更胜一筹,而张岱的孤高自赏中则有一份思念故国、感慨人生的淡淡忧伤。所以,在本节课的最后设计了一个探究性阅读作业,比较《湖心亭看雪》与《记承天寺夜游》,寻找两者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会从读懂一篇文章到读懂一类文章,并有意识进行归纳、梳理,形成系统的认识,在脑海中构建立体的知识建构。《湖心亭看雪》评测练习课前测评练习:文章的朗读。重点字音:崇祯zhēn更gēng定挐nú毳cuì雾淞sōng沆hàng砀dàng长堤dī一芥jiè毡zhān更gèng有此人强qiǎng饮喃nán喃3.解词释义重点词语:俱绝是日挐雾凇沆砀上下一白而已焉得更有三大白客此及下船重点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课后反思《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叙事小品。这一节课,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诵读、积累的方法,以读为主,读品结合,引导学生读懂文意、读出感悟、读懂情感。但上完课后,总感觉还有许多不足:时间把握上不够恰当,前半部分用时稍多,后面赏景悟情时间不是很充分。在引导学生思考上做的还不够,教师点拨多了一些,学生评价还不到位。朗读还可以再充分一些。从句子的品读、朗读,到段落的朗读、全文的朗读都可以再多些形式,反复诵读。调动学生积极性上还得再努力,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湖心亭看雪》课标分析《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所以,本课把诵读、积累文言词语作为一个重要学习目标,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读懂文意。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途径。根据《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本节课,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采用集体朗读、经典句子品读以及读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文化宣传合同范例
- 农村装修贷款合同范本
- 2021-2026年中国电力维护合板市场竞争策略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中医私承合同范本
- 一租房合同范本个人
- 兽药代加工合同范本
- 上海汽车租车合同范本
- 保洁补签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酒水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纠纷解决合同范本
- 劳务公司之间合同范本
- 广东大湾区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英语试题(无答案)
-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护理
- 2025年四川中烟工业限责任公司招聘11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菏泽投资发展集团限公司招聘61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能源集团新能源限公司招聘12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课题申报书:反馈对青少年努力投入的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
- 康复评定颈椎病
- 公司章程范本(完整版)
- 厂房委托经营管理合同范本
- 高中语文《记念刘和珍君》随堂练习(含答案)
- 部编教材《村居》《咏柳》1-古诗两首名师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