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PAGEPAGE24湖南省洞口县柑桔协会年产10万吨绿色柑桔产品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年产10万吨绿色柑桔产品生产基地2、建设性质:在原有的柑桔场地上,进行品改和生产方式改造。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该项目建设承担单位为洞口县柑桔协会,法人代表为县柑桔协会会长曾广洋。该协会为集体所有制。4、项目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项目建设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在洞口镇大胜村建立一个2000亩的项目示范基地,称为点,在洞口、高沙、石江、山门、竹市、醪田、花园、水东等乡镇建立2万亩的项目生产基地,称为面,点面建设一是进行科学品改,一律采用柑桔科学品改新法——高位层次嫁接法。品种为特优品种——蜜糖柑。二是生产技术一律采用柑桔种植新法——保健种植法,点、面生产柑桔无公害绿色产品——蜜糖柑。点面建设共4年时间。5、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该项目申报单位为洞口县柑桔协会,法人代表曾广洋。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该项目总投资396万元,其中点上2000亩示范基地建设投资36万元,面上2万亩基地建设投资360万元。8、资金筹措该项目柑桔协会自筹76万元,银行贷款20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80万元。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该项目正式营运时间(第五年)柑桔年产量13.2万吨,年销售收入2.64亿元,柑桔产品直销价是我县原主产品尾张的3-5倍,生产成本降低50%,产量提高20%以上,经济效益是项目实施前的10倍以上。10、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辐射本县雪峰山东南十几个乡镇,并向武冈、隆回和周边几个县发展扩大,带动农户近100万户,面积达150余万亩,总人口达200余万人,年纯收入增加2000元,并带动年产4万吨柑桔罐头厂一家,使柑桔产品加工成绿色高档食品顺利打入国际市场。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行战略调整,不仅是解决当前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增收缓慢等困难的客观要求,更是提高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实现三个增收,国家将我县柑桔生产纳入西部开发重点基地,并确定我县为柑桔无公害基地生产县,根据洞口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我县柑桔生产的部署,洞口县柑桔协会请求将年产10万吨绿色柑桔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做为发展洞口县柑桔生产,发展洞口经济,实现农民增收的一重要项目进行立项和开发,故特编制该可行性研究报告。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综合评价:该项目的实施可使柑桔产品质量空前大提高,从而促进销售,开创绿色柑桔产品占领市场的广阔前景,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按旧的种植方式生产的产品全部失去市场。生产方式照旧,会使柑桔销售难上加难,该项目的实施,就是针对柑桔销售难而采取的最有效措施。该项目首先经过生产无公害柑桔的技术检验,在整整8年的试验研究方面,已获得生产绿色柑桔的一整套先进技术,称保健种植法,2004年11月,该项技术已通过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高产用品研究所专家鉴定。该技术的先进性在于完全不用化学农药化肥等有害化学产品,在全生产过程中创立了自然生态与微生物技术,从而保证了项目生产绿色柑桔产品的可靠性。项目建成后,形成柑桔协会+生产基地+协会会员的组织框架,提高了抗击风险和持久性发展的能力。项目的前景和强大的辐射能力带动了数万农民的致富,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项目选定的新特优柑桔品种——蜜糖柑,结束了我县柑桔品种落后的局面。该品种于2004年11月经湖南农业科学院鉴定为特优品种。项目推行的保健种植法枝术消除了污染,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2、论证结论本项目属中央政策支持范围,是重振我县柑桔生产,发展我县农村经济,克服农产品销售不畅,将我县柑桔生产向产业化方向推进的需要。当前世界大多数国家已致力开发有机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抢占市场,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如我县辣妹子罐头厂生产的柑桔罐头出口日本而全部打回,其根本原因就是生产方式照旧,产品含化学农药化肥等有害产品的残留过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改革旧的生产方式,推广项目的保健种植法技术,大力生产无公害绿色产品。因此建议上级主管部门予以立项,并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的背景洞口县是全国柑桔生产大县,但柑桔生产未能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一是长期施用化学农药化肥等有害化学产品,造成质量差劣销售难,销价过低效益差;二是品种落后,生产方式照旧,极缺改进新技术;三是散而多的个体经营极缺统一性,抗击风险和持久性发展的能力极为不强。原有的规模优势在不断削弱,我县柑桔生产出现了严峻形势和继续滑坡趋势。我县柑桔生产向何处去?柑桔生产者唯有联合起来,在县柑桔协会+生产基地+会员的组织框架的基础上,走生产无公害化,产品绿色化,品种特优法,产、供、销、加工一体化的产业化道路,充满光明。该项目的出发点就是实现柑桔产品绿色化,品种特优法,进而达到产、供、加工、销售一体化。销售是生产转为经济效益的关键。而产品质量是销售打开局面的动力,邵阳市委市政府、洞口县委、县政府已经作出了“以销售搞活农业”的决定,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响应政府的号召,全面落实中央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真正实现“三个增收”的指示精神的需要。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县柑桔协会的成立将全县柑桔生产者联合起来,形成统一生产方式,统一产品规格标准,统一销售的格局。目前,已设置20余个绿色柑桔生产基地,面积达2万余亩,计划全面实行科学品改,生产种植全面推广不用化学农药化肥等有害生产资料的柑桔种植新法——保健种植法。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我县素以产雪峰蜜柑而闻名于世,雪峰蜜柑是周总理亲自命名。洞口县优越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质是形成雪峰蜜柑特殊风味的天然条件。洞口县广大农民有种植柑桔的习惯,最多种植面积达20余万亩,这就是我县柑桔生产原有的优势。但我县柑桔生产全为个体经营,这种经济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该项目将个体经营者联合起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结构,利用我县柑桔生产原有规模优势这个基础,将我县柑桔生产做大、做强。该项目2000亩示范基地,带动面上的柑桔生产建设,进而辐射全县所有农户10万亩的柑桔生产,使我县柑桔生产全面走向绿色化,生产效益成数倍增加,农民普遍增收,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保护,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明确显示出来。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一、项目区概况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项目区地处东径110°8’40’’—110°57’10’’,北纬26°51’40’’—27°22’23’’之间,区域范围以洞口县雪峰山为界的东南一带。2、自然资源状况项目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且雪峰山横贯西北,造成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等特点,且土壤肥沃,这一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是形成“雪峰蜜柑”独特风味的重要条件。3、社会经济状况。我县耕地面积60万亩,柑桔面积15万亩,全县78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近50万,劳力丰富,柑桔生产属洞口县支柱产业,柑桔生产收入占总收入的40%-50%,由于近几年柑桔生产出现的严峻形势,柑桔生产效益低下,人均不过100元,农民增收缓慢。4、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项目前,我县柑桔产业处于滑坡趋势,由于没有总结经验教训,而拿不出管用的措施,其滑坡趋势一直未能扭转。项目采取推广新特优品种与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同时并进的措施,项目建设中期,柑桔生产明显好转,项目建设后期,彻底好转,由于项目强大的辐射作用,我县柑桔生产形势将大有改观,人均收入可达1500。5、项目建设的地点选择项目区选择在雪峰以东的高沙、黄桥、石江、水东、醪田、竹市、山门、又兰、花园等十大乡镇。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中央1号文件精神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央希望农村通过各类开发项目,特别是经济作物开发项目,真正实现三个增收,洞口县委、县政府制订了柑桔生产发展规划,一是20万亩以上的种植面积;二是品种改良;三是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该项目是落实中央和县委、县政府发展农村经济、开发柑桔产业的具体实施,项目建设政府大力支持,农民热烈拥护。2、资源优势我县柑桔生产面积在20世纪70年代就达20余万亩,早就形成了规模优势,同时在品种上,已引进数十个特优品种,我县技术人员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高产用品研究所的指导下,又经8年的产品培育,已育出适合我县大量种植、含可溶性固性物和糖量极高的、无核、品味惊人的、易剥皮、果型好看、很适合产品深加工的、贮存不需任何保鲜措施、贮存120天后风味仍佳的蜜糖柑。该品种于2004年11月经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高产用品研究所专家鉴定为柑桔新特优品种。3、市场优势我县的“雪峰蜜柑”在世界有名,在中国各大城市有销售点,项目实施后,新一代雪峰蜜柑——蜜糖柑,以其特殊的质量优势充分利用原有市场,并迅速开拓新市场。4、科技开发能力为该项目的提出,我县柑桔生产技术人员在湖南农科院教授、中科院院士、湖南省经济作物高产用品研究所所长冯子政先生的亲自指导下,经长期试验研究,已探索出柑桔科学品改新法——高位层次嫁接法和不用化学农药化肥等有害化学产品的一整套科学种植新法—柑桔保健种植法。柑桔高位层次嫁接法,操作简单,技术容易掌握,成活率达100%,头年嫁接,第二年便可高产,其技术论文荣获全国优秀论文,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农村,等报刑杂志曾纷纷发表,县、市、省电视台曾频频报道。柑桔保健种植法与化学农业决裂,消除了有害化学产品的危害,清除了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是生产高质、无公害和绿色水果的科学方法,其技术水平在全国居领先地位。以上两项技术是项目实施的重要技术,两项技术的创立是项目顺利实施和取得满意成果的可靠保证。5、项目建设地点选择项目重点选择在320国道两旁和交通方便处,同时项目各基地具有引水灌溉之优越条件。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一、建设单位概况项目建设承担单位——洞口县柑桔协会,该协会成立于2004年6月,其领导骨干、技术人员有:教授、中科院院士、柑桔种植著名专家1名,高级农艺师8名,农艺师31名,助理农艺师、技师129名,会长曾广洋,协会法人代表,大学本科毕业,优秀共产党员,县良种场场长兼书记,该同志种植柑桔30余年,是柑桔科学品改新法和柑桔保健种植法主要发明人,又是新特优品种“蜜糖柑”主要培育和组织者。副会长林球高、易贤岳、潘光斗均为农艺师,具有丰富的柑桔生产、苗木培育和柑桔生产管理经验,其中易贤岳多次参加省级柑桔生产技术培训班学习。技术总监陈湘波,高级农艺师,柑桔种植专家,原县开发办干部;技术顾问欧阳善成,高级农艺师,原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理论顾问杨大富,原县政府办副主任;秘书长谢中明,司法局干部兼管协会法律事务;副秘书长王有年,原县旱粮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总顾问冯子政,中科院院士,湖南农业科学院教授,优秀共产党员,湖南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高产用品研究所所长。洞口县柑桔协会目前有会员1206人,理事会成员57人,其中常务理事13人,大多数为农民中的优秀干部或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或劳动模范,或优秀共产党员。不但思想好,讲诚信,且有丰富的柑桔生产技术和丰富的柑桔生产经验。洞口县柑桔协会背负着将洞口县柑桔生产建设成产、供、加工、销售一体化企业的使命,协会实行责任制和规章制度管理,该项目由协会成立项目部,由会长曾广洋任经理,副会长林求高、易贤岳任副经理,技术总监陈湘波任技术指导,总顾问冯子政任总指挥。另配高级农艺师、农艺师为若干成员。二、研发能力柑桔协会受县科技部门直接指导,其技术力量雄厚,而且早具有柑桔研究的新成果,如新特优品种——蜜糖柑,柑桔科学的品改新法——高位层次嫁接法和柑桔种植新法——保健种植法两大技术的创立。协会在研究方面,将奋斗不息,定创更大更新成果。本协会依托单位,湖南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高产用品研究所,其技术力量更为雄厚,在冯教授的带领下,为该项目的开发实施发挥重大作用。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一、市场分析1、产品市场供求现状:因一些国家开发有机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如水果中的桔、梨、苹果等,但产量极少,而市场上称这类绿色产品为高档食品,价格昂贵,却购之不易,远远谈不上保证供应。在我国,真正的绿色柑桔产品上市,还未见报道。项目中产品“蜜糖柑”,品种优良,加上保健种植法技术的保障,其风味突出,该品种为洞口县柑桔协会独有,2004年产量达8万余斤,在本县城以1-1.5元/斤试销6万斤,在长沙以1.5-2元/斤销售,供不应求,长沙客户频频来电寻售,县城客户纷纷上门要货,湖南理工大学副校长丁月华教授来电说:“食后清甜,余味达20多分钟,它的自然风味,别出一格”,2005年预定4万斤。2005年春节前,中央一领导路过洞口,听到“蜜糖柑”的传说,于当天晚上派随行人员前往生产基地采摘10框,一个姓袁的随行人员说:“明年我来调一个车皮。”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同类产品。3、项目产品在市场竞争优势我们预计绿色柑桔产品在国内普遍生产和上市,需10-15年时间,因为从开始完全不用化学农药化肥等有害生产资料,直到土壤中过去有害化学生产资料的残留全部分解完毕,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今后同类产品经检验上市,但仍达不到该项目产品的质量标准,因为该项目产品除了绿色之外,又是一个特殊的新品种,外地来我县引种,但发展速度较慢。以上分析说明该项目产品在今后的一个长时期内的强大竞争力和占有市场的优势。我们认为,在近十年内,绿色水果上市,仍是紧缺,待市场上水果全是绿色产品后,价格互相影响也都是相对的。2、产品市场前景分析。从2004年的本县县城及长沙市试销,可以说在最近10几年内,该项目产品无法达到市场需求。二、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我们计划在项目建设期内,首先满足省内外市场供应,在项目辐射期内,由于产量的加大,计划向省外拓展市场。为争取高效益,在项目建设期内,同样计划扩展国内市场,在辐射期内,计划拓展国外市场。由于国内外市场的需要,生产规模急需扩大,项目辐射范围可扩大到武冈、隆回、邵阳、邵东、新邵几个县、市甚至向邵阳市以外扩展。三、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该项目不以产品的突出优势而放弃营销策略,今后采取的措施:一是申报品牌,实施品牌亮相;二是统一包装,改进包装,严格分等分级,严禁掺杂使假,靠质量、信誉稳定老客户,争取新客户,开拓新市场;三是产品出口,拓展国外市场;四是该产品耐贮,不需任何保鲜措施,实行贮存保鲜,延长市场供应期,增加季节差价;五是每年召开一次柑桔产品展销之类的会议,提高该项目产品在国内外的声誉,让诚信的旗帜飘扬国内外。四、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项目计划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销售队伍。一是理论基础培训;二是市场实践锻炼,同时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点,形成国性的网络,并与出口部门合作,在国外建立销售点和销售网络,也可首先通过边境开放城市进行转口贸易,再打入领国市场如越南、老坳、缅甸、俄罗市、朝鲜、蒙古等。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一、建设任务和规模项目建设确定1个面积达2000亩的生产示范基地,第一年完成生产示范基地投资,称为点,以点带面,在第二年进行柑桔协会会员承包的2万亩生产基地的项目建设,称为面。项目第二年,示范点上亩产3000斤,项目第三年亩产6000斤,项目第四年亩产6吨,总产1.2万吨。面上第三年亩产1.5吨,第四年亩产3吨,总产达6万吨。项目第五年正式运营,亩产均达6吨,总产13.2万吨,产品达国家绿色食品的A级或AA级标准。二、项目规划与布局生产示范基地设在洞口镇的大胜村。大胜村位于320国道一侧,柑桔种植面积集中,达2000余亩,柑桔生产者全部加入柑桔协会,且项目建设情绪高,行动积极。面上2万亩生产基地设在高沙、石江、醪田、山门、竹市、水东、茶卜、花园、洞口九大乡镇的交通便利处和一个国营场所龙江牧场。三、生产技术方案项目品改采用科学品改新法—高位层次嫁接法,全生产过程采用柑桔种植新法——保健种植法,其主要方案先走生态农业之路,其中包括运用自然生态、微生物技术改善桔园生态环境,建立生态桔园;(2)病虫害防治采用预防为主,治杀为辅,壮大天敌,重用天敌的方针,生物预防是预防的核心,其主要是天敌的培养、壮大、发展,结合人工和物理方法消灭虫害卵块,捕捉成虫和幼虫。四、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1、建设标准柑桔生产基地达到国家规定的A级、AA级绿色农产品生产场地的标准,产品通过检验,达到A级、AA级绿色食品标准。2、具体建设内容(1)生产基地建设,即建立生态桔园(2)科学品改(3)科技措施:一抓技术培训;二是各生产基地派技术人员直接指导实施绿色保健种植法和科学品改新法。五、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第一年,着手生态桔园建设,完成点上品改2、第二年继续生态桔园建设,完成面上品改3、第三年生态桔园建设基本完成,土壤产品进行第一次检测。4、第四年巩固生态桔园,产品、土壤进行第二次检测。5、第五年项目基地正式运营,生产基地、产品进行第三次检测,达国家标准。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依据项目投资估算依据一是2005年市场生产资料现行价格;二是根据柑桔品改和保健种植法实际工作经验。二、项目建设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396万元。1、品改费用160元/亩(1)、生产场地每亩投资特优品种接穗1公斤,计币100元。(2)、改接工资:每亩桔树60株,每株平均改接10个枝头,每个枝头工资0.1元,计币:60株×0.1元/个×10个/株=60元。2、技术服务费每亩20元3、总投资396万元(1)、每亩投资100元(接穗)+60元(改接工资)+20元(技术服务)=180元(2)、总投资为180元/亩×2.2万亩=396万元。三、资金来源与筹措1、申请中央财政资金80万元2、地方财政配套能力分析由于县政府的重视,可给予40万元的配套资金。3、企业和农民自筹能力分析。生产资金全由协会会员承包者全部自筹。4、银行贷款可靠分析见发展银行贷款意向书。5、资金使用和管理该项目一年完成投资,由县开发办直接监管,因产品为统一销售,收入将保证生产周转金,生产者工资外,重点用于偿还有偿资金和贷款,计划在第三年收回全部投资(收回投资能力见效益分析)。第八章、财务评价以项目第五年的生产效益进行评价第五年项目正式运营,株产200斤,亩产6吨,总产值2.64亿元,纯利达2亿元以上,其评价估算如下:一、财务评价依据依据生产资料及产品销售市场行请,肥料按960元/吨计;蜜糖柑销售价每斤1—1.5元,按每斤1元进行计算;经营费用按财务规定:管理费按销售收入的1%、财务费1%、销售费2%、技术服务及其它按销售收入3%提取;税金按销售收入5%提取。售收入和销售税金的估算1、销售收入总额:每亩桔树60株,每株年产200斤,年销售收入总额:2.2万亩×60株/亩×200斤/株=13.2万吨×2000元/吨=2.64亿元。2、税金(营业税)2.64亿元×5%=1320万元.三、总成本及生产经营成本的估算: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估算:①生物肥料0.3吨/亩×960元/吨=288元/亩.②生物制剂及其它112元/亩.③工资1.2万元÷30亩=400元/亩.④基地租金每亩200元.⑤每亩生产成本=288+112+400+200元=1000元.⑥每吨产品生产成本:每亩年产6吨,故每吨产品为800元÷6吨=166元/吨.经营成本的估算管理费用2.64亿元×1%=264万元财务费用2.64亿元×1%=264万元销售费用2.64亿元×2%=528万元技术服务及其它2.64亿元×3%=792万元银行贷款利息200万元×5.58%=11.16万元股息76万元×6%=4.56万元合计1863.72万元3、总成本的估算:(每吨产品生产成本)[1000÷6]×(年产品总产量)13.2万吨+(经营成本)1863.72万元+税金1320万元=5383.72万元四、财务效益分析(见下表)财务效益分析表单位:万元期限(年)产值生产成本经营成本总成本税金亏盈管理费财务费销售费用技术及其它费贷款股息一20066215.72229.72-229.72二600220066125815.722297.7230-1727.72三72002200727214421615.722719.723604120.28四14400220014414428843215.723223.7272010456.28五26400220026426452879215.724063.72132021016.28合计486009000492492972150078.612534.6243033635.41、盈利能力分析(1)、计算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年销售收入2.64亿元-总成本5383.72万元=2.101628亿元投资利润率=2.101628亿元÷(5383.72万元+396万元)=366%(2)、(一)总投资为396万元:用于生产基地建设投入(原成品树估价暂不考虑)资金来源:一是银行贷款200万元,年利率5.58%;二是股份自筹76万元,按净利润10-20%分红计息;三是中央财政投资80万元;四是地方财政投资40万元。(二)预计品种改良期为两年:第一年示范基地2000亩,第二年面上基地2万亩。(三)项目计算期为2+10=12年,投资分两年投入,第一年投入100万元,用于点上品种改良和第二年的准备工作。第二年面上投入金额为296万元。(四)动态投资预计在三年之内全部回收到位计396万元,静态投资柑桔树按三十年结算,每年回收132万株×2元=264万元。(五)投资与收益比较:按结算年投资396万元,固态投资7920万元(桔树估价60元/株),而年利润为2.0952亿元,年收益率是投资的2.5倍。三、社会效益分析:初步估算项目的实施可解决1000人的岗位就业,将对稳定社会秩序,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安排有极大贡献。纵观项目开发前景和市场优势将对该地区桔园进一步开发,实现农业产业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生产技术柑桔种植新法——保健种植法,经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高产用品研究所专家评审鉴定为农业生产目前创立的最先进技术,其先进技术的关键是在整个生产全过程中达到完全不用化学农药化肥等有害生产资料,保健种植法中的生态微生物技术可在5年内将土壤中原有的化学物质的有害残留彻底分解。因此该项目对环境没有污染,其次是还可清除污染,是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人类健康的优秀项目。第十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一、农业产业化经营1、壮大主导产业和促进结构调整情况柑桔生产是我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项目实施前,由于种种原因,该项目产业处于滑坡趋势,经济效益低下,好则保本,稍有过失便亏本,农民未能增收,柑桔生产者积极性下降,导至柑桔种植面积锐减。该项目实施后,将柑桔协会、生产基地、柑桔生产者(会员)联合为一个整体,柑桔产业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产品质量明显提高,达绿色农产品A级或AA级标准,市场大力拓展,效益成数倍提高,柑桔生产者人平年新增收入2000元以上,由于积极性的提高和规划组织的正确,项目区向全县辐射,由此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2、产、加、销、服务等各坏节的利益联接情况。该项目的组织柜架是柑桔的协会+生产基地+协会会员(主要指柑桔生产者),生产基地工作人员、柑桔生产者、柑桔协会工作人员都是协会会员,柑桔协会是一个联合起来的经济实体。柑桔协会的利益就是所有会员的利益,所有会员在协会享受同等权力和应有的待遇。产、加、销、服务实行责任制,但是一个整体,效益为统一核算。3、辐射带动作用项目规划向全县进行辐射,辐射面积可达15万亩(包括新扩生产基地)洞口县委、县政府计划我县柑桔面积达到25万亩,带动农户近20万户,增加就业人数10000余,柑桔协会早有计划将所有带动的农户加入柑桔协会,将所有新增就业者加入柑桔协会,在各乡、镇、村、组成立柑桔协会分会及活动小组,柑桔协会计划按农户或每个会员年产合格柑桔产品数量付给报酬,在人平年纯收入达5000元后,规定人平年纯收入增长量不超过先年的10%。4、农业生产市场化,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情况市场是生产转为效益的关键,项目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是项目建设意义的检验标尺。项目建设依靠市场化,项目辐射区域的扩大,组织化程度就越高,项目辐射到哪里,哪里的农户就被组织起来,联合起来,共同享受党中央“三农”政策的甜头。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成了鱼水关系。二、农民增收由于项目产品是绿色农产品,其销价是非项目区的3-5倍以上,而单位生产成本则是非项目区的50%以下,单位产量提高20-30%。根据试验区与非试验区在同等树龄单位面积内的对比表明:试验地每亩成本造价为:生物肥料0.3吨×960元/吨=288元,其它生物药剂12元,场地租金200元,园林工资按每人耕作30亩计400元,合计生产成本900元。非试验区每亩生产成本为:化肥60株×10元/株=600元,农药60株×3元/株=180元,场地租金200元,园林工资按每人耕作10亩计1200元,合计生产成本2180元。单位面积产量:试验地为60株×200斤/株=12000斤。非试验地为60株×150元/株=9000斤。市场销售价格:试验地产品为每市斤1元,非试验地产品每市斤价0.4元,那么在同单位面积内的亩收入:则试验地为60株×200斤/株×1元/斤=12000元。非试验地为60株×150斤/株×0.4元/斤=3600元。由此可见:试验地销售收入高出非试验销售收入的3.4倍,即12000÷3600=3.4(倍),而利润率则高出8倍,即(12000元-900元)÷(3600元-2180元)=11100÷1420元≈8倍。据以上计算,可以得知项目区的经济效益是非项目区的8倍。三、其它社会影响项目的实施,明显增加了项目区农民的收入,由于脱离了化学农业的模式,劳动强度大减,安全健康系数大增,于是工作、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项目辐射的扩大,必然导致企业内部加工业和生产资料制造业的建立,既可增加收入,又可增加就业。该项目的实施,促进柑桔生产行业产、供、加工、销售一体化进程,党中央鼓励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优势项目全面推向产业化的指示迅速得到落实,农民会深刻认识到,收入的增加来自党中央的英明政策,“吃水不忘挖井人,富了不忘共产党。”这就是该项目产生的政治效果。第十一章项目组织与管理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项目的领导机构为洞口县柑桔协会常务理事会,下设经理部,经理部是项目实施的直接组织和指挥机构。经理部下设生产技术服务组、物资供应与流动服务组、财务组,其工作范围1、生产技术服务组:负责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生产基地检测、产品检测、生产管理等。2、物资供应与流动服务组。承担生产资料的组织和供应,商品流通的协作及信息交流等3、财务组承担资金的组织二、项目经营管理模式项目的核心工作就是基地建设,其生产人员就是协会的员工,员工服从协会管理。产、供、销业务由各部门负责。三、经营管理措施1、生产管理,主要为技术管理,项目建设期间,委用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能人管理生产,全面实行责任制。2、财务管理资金专款专用,做到日清月结,实行协会法人一支笔批钱,并制订严格的财务制度。3、销售管理由物资供应和流动服务组组织一支很有销售经验的营销队伍,制订销售规划和方案,以产品销售收入做为营销队伍工作的效率标准。四、技术培训由生产技术服务组,根据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的要求,对基地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其要求每个员工对柑桔种植新法——保健种植法的要领彻底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其措施是理论讲解;二是将基地做为课堂,现场讲解,现场操作,现场检测,现场纠正。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一、可行性研究结论通过以上可行性分析,我们认为洞口县柑桔协会已具备该项目实施的雄厚基础,特别具备项目实施的雄厚技术力量和省农科院经济作物高产用品研究所的强大技术后盾。兴办绿色柑桔生产基地,使柑桔产品达到国家绿色农产品标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又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需要,其方向正确,规划、方案可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观,推广价值巨大,请求上级主管部门立项并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二、问题与建议该项目实施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东风就是资金和时间,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在项目上报后立即派人来调查项目的可行性实况,缩短审批期限。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2承办单位 11.1.3项目建设地点 1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1.2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 11.2.1报告编制依据 11.2.2研究范围 21.3承办单位概况 21.4项目提出背景及必要性 31.4.1项目提出的背景 31.4.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1.5项目概况 51.5.1建设地点 51.5.2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51.5.3项目投资与效益概况 5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第二章市场分析及预测 82.1绿色农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 82.1.1生产现状 82.1.2市场前景分析 92.2花卉市场分析及预测 112.2.1产品市场现状 112.2.2市场需求预测 122.2.3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132.3中药材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 132.3.1产品简介 132.3.2产品分布现状分析 152.3.3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162.3.4市场需求预测 17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203.1项目的方向和目标 203.2建设规模 203.3产品方案 213.3.1优质高产粮食作物种植基地 213.3.2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 213.3.3中药材种植基地 213.3.4花卉种植基地 21第四章建设场址及建设条件 224.1建设场址现状 224.1.1建设场址现状 224.1.2厂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224.2建设条件 224.2.1气象条件 224.2.2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 234.2.4交通运输条件 234.2.5水源及给排水条件 244.2.6电力供应条件 244.2.7通讯条件 244.3其他有利条件 244.3.1农产品资源丰富 244.3.2劳动力资源充沛 254.3.3区位优势明显 25第五章种植基地建设方案 265.1概述 265.1.1种植基地运营模式 265.1.2种植基地生产执行标准 265.23000亩优质高产粮食作物种植基地建设方案 285.2.1品种选择 285.2.2耕作技术 285.2.3种植基地建设内容和产量预期 335.32000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建设方案 345.3.1概述 345.3.2无公害蔬菜质量标准 345.3.3蔬菜栽培与田间管理 355.3.4种植基地建设内容和产量预期 375.42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方案 385.4.1概述 385.4.2GAP基地建设要求 385.4.3选择优良品种 395.4.4金银花栽培与田间管理 395.4.5种植基地建设内容和产量预期 435.52000亩花卉种植基地建设方案 445.5.1概述 445.5.2技术方案 455.5.3种植基地建设内容和产量预期 49第六章田间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方案 516.1概述 516.23000亩绿色粮食作物种植基地灌溉方案 516.2.1总体布局 516.2.2设计依据 526.2.3灌溉制度的确定 526.2.4渠道衬砌工程设计 536.32000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灌溉方案 556.3.1总体布局 556.3.2设计依据 556.3.3主要设计参数 566.3.4灌水器选择与毛管布置方式 566.3.5滴灌灌溉制度拟定 576.3.6支、毛管水头差分配与毛管极限长度确定 586.3.7网统布置与轮灌组划分 596.3.8管网水力计算 606.3.9水泵扬程及选型 646.42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灌溉方案 656.4.1设计依据 656.4.2设计参数 656.4.3喷头选型和布置间距 656.4.4灌溉制度 666.4.5取水工程规划布置 686.4.6管网水力计算 706.4.7机泵选型 726.52000亩花卉种植基地灌溉方案 726.5.1设计依据 726.5.2微灌主要设计参数 726.5.3微灌灌水器选择与毛管布置方式 736.5.4微灌灌溉制度拟定 746.5.5微灌支、毛管水头差分配与毛管极限长度确定 756.5.6微灌网统布置与轮灌组划分 766.5.7微灌管网水力计算 776.5.8水泵扬程及选型 816.6田间道路工程 866.7灌溉工程 866.7.1机井工程 866.7.2提灌站改造 876.8沟道治理工程 896.9田间配套设施 906.9.1仓储工程 906.9.2农业技术培训中心 93第七章节能、节水 967.1研究依据 967.2能耗分析 977.3节能措施 97第八章环境与生态影响分析 988.1环境影响现状分析 988.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988.2.1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988.2.2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988.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988.3.1采用的依据和标准 988.3.2建设期对环境的保护措施 998.3.3运营期对环境的保护措施 1008.4环境影响评价 100第九章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1019.1公司体制及组织机构 1019.2劳动定员 1019.3人员来源及培训 1029.3.1人员来源 1029.3.2人员培训 102第十章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计划 10310.1基本要求 10310.2项目组织 10310.3项目管理 10310.4建设周期计划 104第十一章风险分析 10511.1风险因素 10511.2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程度 10511.3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106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0812.1投资估算 10812.1.1投资估算的编制范围 10812.1.2投资估算依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