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冀中的地道战 教案-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_第1页
8 冀中的地道战 教案-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_第2页
8 冀中的地道战 教案-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_第3页
8 冀中的地道战 教案-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_第4页
8 冀中的地道战 教案-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冀中的地道战教学目标:1.能认识“侵、略”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任”。会写本课10个生字,会写“侵略”等14个生字。2.能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通过对重点段落的品析,知道地道战在我国留下的惊人奇迹,感受我国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4.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描述事物的方式。教学重点:重点:1.带着问题,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理解冀中地道的构造特点。难点: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文章的叙述顺序。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地道战的资料。2.教师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授课时间月日总第课时一、揭题导入1.当敌人踏破国门,在美丽的中国大地上肆意抢夺杀戮的时候,我们的祖辈并没有屈服。他们用热血和智慧反击敌人,谱写出一篇篇壮美的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冀中地区,看看那里的人们是如何与侵略者作斗争的吧。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思考: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信息?2.学生讨论。3.当你看到课题你,还知道哪些疑问?预设:①冀中在哪里?②地道战是什么样的?③在地道里究竟如何打仗?④它的结果是什么呢?预习展示1.师:课前大家已经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能读准下面的字音吗?侵略任丘搁下陷坑隐蔽拐弯岔道堡垒妨碍孑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指名认读词语3.师生交流,注意正音。重点强调:①“侵”是前鼻音,“垒”是边音;“岔”是翘舌音;②多音字“任”在课文出现在“任丘”一词中,读“rén”,“任丘”是个地名,在河北省;作姓氏时,读第二声。③联系上下文理解“堡垒、妨碍、孑口”的意思。(教师相机出示相关的投影)4.指名学生读课文,师生评价。三、梳理文章脉络1.复习阅读方法,明确学习目标师:通过前面三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学生交流,老师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师:今天的课文,给我们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师生交流: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2.教师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1)要在确定自己理解课文内容后,再记下自己所用的时间。(2)记录阅读时间后,要写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3)完成检测题(友情提醒:检测题在完成阅读后才可以看,完成检测时间不可回读课文)3.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主记录阅读时间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阅读情况4.以小组为单位,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阅读效果检测:①我阅读这篇课文用了分钟。②课文围绕“地道战”都讲了哪些内容?5.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6.组内讨论:如何划分段落?①学生讨论。②师生讨论,确定段落:第一部分(1-3自然段):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用地道战同敌人斗争。第二部分(4-7自然段):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有效地打击了敌人,体现了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第三部分(8自然段):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四、精读课文(一)交流阅读体会1.学生交流: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解决了哪些问题?预设: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比如:“大扫荡”、“堡垒”等词语2.师生交流难理解的词语。3.教师总结:这些词语不影响我们对课文的理解,这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忽略不记,做到不回读。4.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产生了哪些问题?5.师生交流,教师总结: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可以暂时忽略;有些问题设计课文主要内容,我们要带着这样的问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做个会读书的学生。(二)梳理主要问题,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1.刚才大家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已经解决了一些问题,而有些问题可能需要经过思考才能明白,也可能在阅读中产生新的问题。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把阅读中已解决的和阅读中产生的新问题,进行梳理,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明确要求:(1)小组内记录问题;(2)小组讨论,归类梳理问题。预设:①地道是什么样的?②在地道里怎样打仗?③作者为什们要介绍地道战?④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地道战的?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3.引导学生带着筛选出来的问题,再次快速默读课文,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三)走进课文,了解地道战1.地道战在中国是一个特定的战术,课前同学们已经收集了相关的资料,请大家来交流一下。学生交流2.教师补充,并出示相关的资料PPT。3.其实书上对这段历史背景也有介绍,快速默读,看看是哪部分内容。学生交流。4.为什么要开展地道战?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读课文1-3自然段,画出文中相关语句。5.人民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让我们用朗读再次感受这种斗争。6.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教师相机出示:“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1)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2)地道战是个奇迹,课文第3自然段中哪里有体现?学生交流。(主要从地道战的数目、形状、作用几个方面来感受地道战的历史功绩,从而体会“奇迹”)五、总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收获了哪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2.师生讨论,教师总结: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抓住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课文还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个“奇迹”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六、写字指导1.出示本课生字,小组讨论:这些字你是怎么写的?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2.学生交流:①字音、字形;②生字归类;③识字方法;④易错点。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讲解要领。“蔽”:这个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表示扯下草叶作为伪装,加以遮盖隐蔽。“侵、略、妨、陷、拐”等为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窄右宽。写“陷”时,注意笔顺。4.学生临帖、练写,教师适时指导。七、课后作业1.背诵词语积累长江天险凭险作守四塞之固虎踞龙盘被山带河高山深涧一丸泥封函谷关一夫荷戈,万夫莫前2.练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自主阅读收集的资料,和家长讨论、交流自己在课堂上还没有弄懂的问题。第二课时授课时间月日总第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词。听写词语:侵略修筑妨碍隐蔽陷坑2.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二、精读课文(一)品读课文,感受奇迹1.出示:“说起地道战,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为什么说地道战是个奇迹?(师生交流)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用心去感受地道战这一奇迹。1.介绍地道结构时,重点介绍了哪几个部分?每部分有何特点?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地道奇在哪里?小组自主自学。师生讨论,引导学生归纳:从总体结构看,地方隐蔽:街道下面、庄稼地下面;高深适宜:四尺多高,离地面三尺;构造齐全:住人、拴牲口、做厕所、气孔;作用极大:保护群众。2.地道的出口是怎样的?有几种情况?你又怎样理解地道之“奇”?小组讨论交流后(相机出示PPT),引导学生归纳:从隐蔽自己,打击敌人方面的结构看,口外:隐蔽安全,堆满荆棘,设置陷坑;口内:活道——“孑口”,死道——地雷。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个词,你能感受到什么?课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这个词语的意思。师生交流。3.冀中人民利用地道对付敌人的破坏从哪两方面讲的?地道又奇在哪里?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相机出示PPT),教师引导学生归纳:①从对付敌人破坏方面的结构看,防火攻——土和沙;防毒攻——吊板;防水攻——跟枯井暗沟相连;②从通讯联络方面的结构看:“无线电”——吆喝声,“有线电”——拉铃声。这些都说明了地道的“奇”。学生交流,教师结合PPT进行适当的讲解,并让学生演一演当时的情景。③引导学生小结: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此时你们最想说什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课外书,看过的电影、电视,谈自己的理解、感想。)4.作者把结构十分复杂的地道,介绍得条理分明,井然有序,使我们一目了然,如临其境。你能根据课文介绍画出地道示意图吗?试着画一画。5.出示资料,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阅读《地雷战》资料,再次感受人民无穷的智慧。(二)了解叙述顺序,体会表达1.课文按怎样的顺序把地道战这种斗争方式讲明白的?师生讨论(先讲地道战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有什么作用;再讲地道的式样特点;然后讲怎样粉碎敌人的火攻、水攻、毒气攻;最后讲地道战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开头和结尾收尾呼应,结构严谨。)2.课文抓住了事物的几个方面,有条理地记叙了地道战,今后写作时要学习运用这种方法。(三)介绍内容,学会表达地道战是抗日战争中的奇迹,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会怎样介绍这篇课文上的内容呢?学生练说。学生交流,师生点评。三、总结1.今天这节课我们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的惊人的奇迹,感受到了我国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2.学了这篇课文,你最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