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肺复苏无棣县中医院1概述临床死亡标志——呼吸心搏停止特点——可逆生物学死亡标志——脑死亡特点——不可逆临床死亡向生物学死亡发展2各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大脑-----4-6分钟小脑-----10-15分钟延髓-----20-25分钟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分钟肝细胞-----1-2小时肺组织-----大于2小时3无氧缺血时脑细胞损伤的进程脑循环中断:10秒——
脑氧储备耗尽20-30秒——
脑电活动消失4分钟——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氧代谢停止5分钟——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4-6分钟——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6小时——
脑组织均匀性溶解4时间就是生命黄金四分钟,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CPR-BLS,并于8分钟内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ALS),则病人的生存率43%5心跳骤停的心电图分型
心室颤动在临床一般死亡中占30%,在猝死中占90%。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脏电机械分离常是心脏处于“极度泵衰竭”状态,心脏已无收缩能力心室停搏(伴或不伴心房静止)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条直线6关于心跳骤停心室停搏室颤电机械分离789CPR2010国际新指南
整体流程要点解读10早期识别和启动
早期CPR早期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11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CPR)操作流程12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左右两次),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注意做到--轻拍重唤!13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告知无呼吸143、呼救呼救,两种情况:1)来人啊!求助别人拨打120电
话
如现场只有一个抢救者,则先进行1分钟的现场心肺复苏后,再联系求救2)有条件的,呼叫助手,准备简易呼吸器、除颤仪、抢救药品。15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向近侧下方滑动2-3厘米,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165、复苏体位5、患者平卧硬板床,去枕,摆正体位,松解上衣
。176、胸外心脏按压1)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2)按压方式: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
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
用上身力量用力
3)按压深度:5-6厘米,婴儿和儿童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4)按压频率:100-120次∕分5)按压间隙不倚靠患者胸部18胸外按压的方法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19×2021婴幼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
下压深度:幼儿至少2.5~3.5厘米,婴儿至少1.5~2.5厘米
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22按压速率100-120次/分按压幅度成人5-6厘米,婴儿和儿童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强调缩短从最后一次按压到给予电击之间的时间,以及电击后立即恢复按压的时间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强调的几点237、清理呼吸道
1)、头偏向一侧2)、取出口腔分泌物和假牙248、开放气道25心肺复苏—BLS(CAB)托颌法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时用力向上托起下颌。如果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分开。托颌法因其难以掌握和实施,常常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还可能导致脊髓损伤,因而不建议基础救助者采用。仰头-抬颏法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部,用力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置于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269、人工呼吸正确吸气后张口完全包住患者的口并密闭,吹气时用放在患者前额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鼻孔,吹气时间大于1秒给予足够的潮气量(500-600ml),使胸廓扩张,松手,吹2次问题:胃膨胀27按压:呼吸比例婴儿、小儿双人复苏按压:通气=30:2其他无人工气道的复苏按压:通气=30:2建立人工气道的复苏按压100次/分通气8~10次/分2810、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吹气结束)2911.判断复苏是否有效1.听是否有呼吸音2.触摸颈动脉博动3.瞳孔有大缩小4.口唇和甲床转红润3012.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31双人徒手心肺复苏(CPR)操作流程32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左右两次),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33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告知无呼吸343、呼救呼救,两种情况:1)来人啊!求助别人拨打120电话2)呼叫助手,准备简易呼吸器、除颤仪、抢救药品。35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向近侧下方滑动2-3厘米,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365、复苏体位5、患者平卧硬板床,去枕,摆正体位,松解上衣
。376、胸外心脏按压1)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2)按压方式: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
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
用上身力量用力
3)按压深度:5-6厘米
4)按压频率:100-120次∕分5)按压间隙不倚靠患者胸部38胸外按压的方法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39×4041按压速率100-120次/分按压幅度成人5-6厘米,婴儿和儿童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强调缩短从最后一次按压到给予电击之间的时间,以及电击后立即恢复按压的时间高质量的心肺复苏427、清理呼吸道
1)、头偏向一侧2)、取出口腔分泌物和假牙438、开放气道44心肺复苏—BLS(CAB)托颌法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时用力向上托起下颌。如果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分开。托颌法因其难以掌握和实施,常常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还可能导致脊髓损伤,因而不建议基础救助者采用。仰头-抬颏法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部,用力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置于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459.呼吸气囊通气1)正确连接2)连接氧气,氧流量8-10升/分(有氧源的情况下)3)一手EC手法,一手按压,潮气量一般400-600毫升4610、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吹气结束)4711.判断复苏是否有效1.听是否有呼吸音2.触摸颈动脉博动3.瞳孔有大缩小4.口唇和甲床转红润4812.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49
除颤电极的贴放位置:“STERNVM”电极板上缘放于胸骨右侧第二肋间。“APEX”电极板上缘置于左腋中线第四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除颤50双相波120-200J(厂商建议)单相波360J如果厂商建议未知,可以考虑使用最大剂量确认电复律状态为非同步方式步骤总结为:打开开关--选好能量--涂导电糊---充电---放好位置并提醒周围人--放电.除颤注意事项51除颤明确两个问题:521次电击方案与3次电击程序2010(未更改2005版本的内容):两项新发表的人体研究对使用1次电击方案与3次电击方案治疗心室颤动导致的心脏骤停进行了比较。得到的证据表明,与3次电击方案相比,单次电击除颤方案可显著提高存活率。再加上动物研究数据表明中断胸外按压会产生有害影响。所以支持进行单次电击、之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而不是连续电击以尝试除颤的建议。53先给予电击与先进行心肺复苏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或反对在除颤之前进行心肺复苏。但对于有心电监护的患者,从心室颤动到给予电击的时间不应超过3分钟,并且应在等待除颤器就绪时进行心肺复苏。如果发生心室颤动已有数分钟,心肌将耗尽氧气和能量。进行短时间的胸外按压可为心脏输送氧气和能量,提高通过电击消除心室颤动(除颤)并恢复自主循环的可能性。54一、血管加压药物1.肾上腺素:1)过敏性休克,肌注的剂量一般为0.3-0.5mg(1:1000),如果临床无改善,15-20分钟可重复2)根据心电图及听诊,发现电击无效的室颤及室速、心脏停搏及无脉性电活动时,应立即给予肾上腺素1mg(1:10000溶液)静推(要稀释),只有通过生理盐水稀释后,才保证药物能第一时间从外周静脉到达中心静脉,且直接大剂量的肾上腺素给药不仅不能改善预后,反而可能导致难以纠正的心律失常。可以在3-5
分钟后再重复给药,不建议递增用药。
药物治疗55二、抗心律失常药
1.胺碘酮
静脉注射适应证:(1)阵发性房颤发作48h内的药物复律;(2)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时的心室率控制;(3)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多次电除颤无效时;(4)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顽固性室速;(5)心肺复苏。56胺碘酮静脉注射给药剂量:1)
一般性剂量首次负荷量:10min内静推150mg,间隔10min可追加150mg,24h内追加不超过6-8次,短时间内给药剂量可达5-10mg/kg。
静滴维持量:0.5-1mg/min,第一个24h,前6小时1mg/kg,后18小时0.8mg/kg。2.)重症时大剂量室颤或室速发生心脏骤停,连续3次电除颤无效者,给予肾上腺素后,负荷剂量10min内推注300mg,视需要间隔10min后追加150mg多次,维持量同一般性剂量。57静脉给药的注意事项:1).每日总剂量一般<2000mg,少数病例可达到3000mg;2).一般可连续使用2-4d,平均3d,特殊情况2-3周;3).给药期间应连续监测心率、心电图、QT间期、血压、电解质。4).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可减少静脉炎发生率,药物浓度应小于2mg/ml,浓度太高时需经中心静脉给药。
582、利多卡因:如果没有胺碘酮,可使用利多卡因替代。用法:初始剂量为1-1.5mg/kg静脉注射,如果室颤/无脉性室速持续,每隔5-10分钟后可再用0.5-0.75mg/kg静脉注射,直到最大量为3mg/kg。
59三、碳酸氢纳
碳酸氢钠并非常规用药,使用主要拮抗由心脏停搏导致的组织酸中毒当代谢性酸中毒是心脏骤停病因等特殊情况下推荐使用早期不需要补碱,当动脉血ph<7.1,心脏按压6分钟后开始补碱,首剂1mmol/kg体重,5%碳酸氢钠100ml=60mmol/L,每10分钟给予首剂半剂,复苏过程中根据血气结果计算用量:碳酸氢钠用量(mmol)=BE×体重(kg)×0.2560四、血管活性药物61关于阿托品:不建议无脉搏心电活动/心搏停止常规使用,已从ACLS流程中去除常用于心跳停止前的心动过缓由于创伤、缺血、缺氧所致迷走神经敏感造成的心动过缓常用剂量1mgiv,3′—5′重复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药物生物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战中的插曲》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男装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政法学院《数字集成电路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级管理统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皖江工学院《专业技能训练化学教学技能与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体育职业学院《室内空间设计公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体育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2025年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招聘3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免烧砖销售合同范本
- 二手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承诺书
- 医学课件:介入放射学(全套课件328张)
- 水泥搅拌桩记录表格范本
- DL∕T 458-2020 板框式旋转滤网
- GB∕T 8163-2018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 短视频:策划制作与运营课件
- T∕ASC 17-2021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系统设计标准
- 水闸设计步骤计算书(多表)
- PowerPoint使用技巧培训课件(共35张)
- SMA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
- 肾内科相关基础知识学习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