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深吸一口气,吸进去的是什么物质?空气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它,但离开了空气生命将无法存在。第四单元我们一起走进空气的海洋,了解它的重要作用。【板书】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请同学们听一段歌曲放松一下视频展示同学们说空气到底是轻还是重?空气的密度是1.293g/L,比多数物质密度小很重要!我们离不开它。医学数据显示,如果没有食物,人们最多可以坚持3周;没有水,可以坚持大约3天,而没有空气连3分钟都坚持不了。空气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它的每种成分都有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先来认识空气的成分【板书】4-1空气的成分一、认识空气的组成(一)、空气的成分学生回答补充?含量?可见同学们对空气有所了解,但知道的并不准确,请阅读教材P74,记住空气的主要成分。同学们记住空气的成分只用了2分钟,但是科学史上发现空气的成分却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请同学们看书P76多识一点,思考回答以下问题:在空气成分的研究中哪几位科学家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其主要成果分别是什么?关于空气成分发现史,你还有那些了解?有何感想?学生回答许多科学发现从重视微小差异开始。科学家瑞利和拉姆塞正是重视氮气密度的微小差异,才最终发现了稀有气体氩气。1892年瑞利发现,在相同条件下,由空气中除去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灰尘后获得的氮气,其密度为1.2572克/升;由含氮化合物反应并除去水蒸气后获得的氮气,其密度为1.2505克/升,两者密度差值虽小;却完全超出了实验误差范围。科学家的这些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其中拉瓦锡率先用实验得出空气中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我们一起来了解和认识拉瓦锡的实验,学习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视频展示大家一起看这就是当年拉瓦锡的实验装置。曲颈甑、倒扣在汞槽里的玻璃钟罩组成一套密闭装置,曲颈甑内装有少量汞。实验时用火炉给汞加热发生反应的原理是……,能看明白吗?你认为拉瓦锡是怎样得出空气中氧气占五分之一的?学生回答我们今天在课堂上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能不能用拉瓦锡的装置?受拉瓦锡的启发,你能不能设计一套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四人小组讨论,画在笔记本上。投影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案,介绍设计思路、方案。相互评价,提问、答疑、改进实验方案。演示实验展示装置,密封一段空气。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描述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整理记录在笔记本上并写出文字表达式及符号。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整理在笔记本上讨论: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讨论后得出原因,整理在笔记本上:进水少于五分之一体积:=1\*GB3①红磷不足=2\*GB3②没冷却至室温=3\*GB3③装置漏气多于五分之一体积:装置无法始终密封,伸入燃烧匙时,挤出瓶内部分空气。形成知识: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要保证实验成功,需满足哪些条件?(提示:可以从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以及实验操作上进行思考)方法提升: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通过化学方法,将混合物中某种成分反应掉,利用体积差或质量差,测得该成分的含量知识应用:做巩固提升练习。小结:空气的成分须记住,录像。布置作业:1.《同步》第一课时2.请试着再设计一套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小学科学的学习,已经知道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教学的起点应定位于在学生充分发表他们对空气的认识基础上,引导他们分析如何设计较为精确的化学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初中生的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分析和推理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效果分析课堂上老师循循善诱,每一个学生都是全神贯注,整节课都是和谐、活跃、民主、高效、务实的。营造出的课堂气氛让每个参与者都有见贤思齐的上进心、分秒必争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表现欲,身处其中的听课老师都感到欢快、充实。这节课学习内容恰当,教学方案设计科学,教学环境宽松,教学形式灵活,教学过程组织得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借助与同学合作的力量,应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获取新知锻炼能力,并在不断进取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教材分析从知识结构来说: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承接了小学对空气知识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而且,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对于空气成分发现史的介绍,可以充分发挥化学史的教育价值,渗透观念教学,使学生感受科学的神圣,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测评练习(1)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冷却至室温,进入广口瓶的水的体积约占其容积的,说明瓶内氧气体积约为。(2)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你能得到什么结论?(3)为什么红磷要足量?某组同学实验后,整理的实验数据如下:组123456广口瓶容积20ml20ml20ml20ml20ml20ml进入水的体积4ml2.5ml4ml6ml4.5ml4ml(4)其中第2次实验,明显小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5)其中第4次实验,明显多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6)瓶内剩余的气体可能有哪些性质?请你推测并写出一条。课后反思1.本节课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学生张口就能哼唱的流行歌曲,空气到底是轻还是重?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思考兴趣。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思考,大胆探索,自主完成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修正方案。2.关于实验分析,问题还应细化。(1)氧气哪里去了?(2)1/5是那一部分的1/5?(3)1/5容易观察出来吗?(4)汞柱为什么会上升?清晰明确问题,层层深入,有利于学生思维养成。3.实验演示时,深入集气瓶太慢,导致最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多于五分之一,正好借此让学生分析原因。这种“不成功”一定会让学生产生质疑和思考,继而反思怎么“做科学”。这个“有争议的实验”也让老师重新认识教材的设计意图,放开传统化学实验观念的束缚:实验不一定都成功,允许实验失败,进而引导学生寻找实验设计的不足,引发对新装置设计的思考,正好为下一节课加热铜粉的实验做铺垫。4.科学史部分说的有些多!重点还应放在实验讨论上。课标分析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认识空气的组成,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是初中化学运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一种气体混合物的具体事例,是本节课的核心任务,它为学习将混合物中的某一组分分离或除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