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项目名称:哈密南部工业再生水供水工程建设单位(盖章):哈密地区水利投资有限公司编制日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评价单位:北京林大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章)项目负责人:项目名称:哈密南部工业再生水供水工程评价人员情况姓名从事行业职称环评或上岗书证书职责签字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哈密南部工业再生水供水工程建设单位哈密地区水利投资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存禄联系人惠横空通讯地址哈密市前进东路12号综合楼3楼联系电真-邮政编码839000建设地点哈密市污水处理厂至大南湖矿区,管线长43.05km立项审批部门哈密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6占地面积(平方米)6854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3061.35其中:环保与水保投资(万元)65.03环保与水保投资占投资比例0.5%评价经费(万元)17.00预期投产日期2014年10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背景哈密市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连接祖国内地的喉咙要道,是新疆东大门,是新疆通往内地的门户,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区域内蕴藏着丰富的煤炭、铁、铜、镍等矿产资源,交通便利。目前,哈密地区已经被列为自治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哈密市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不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同时根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产业集聚、一园多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快推进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步伐。哈密市南部工业区主要包括哈密市重工业加工区、大南湖西部矿区、土屋铜矿及其周边区域,该区将以重工业加工区、南湖工业区为载体,重点发展煤炭、煤电、有色金属采选加工等产业。经测算,“十二五”末哈密大南湖周边及重工业加工区工业需水总量为4974.67万立方米。哈密市南部工业区工业总供水能力5080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580万立方米(石城子水库供水1200万立方米,榆树沟水库供水1280万立方米,三、四道沟调水1100万立方米),再生水1225万立方米。目前,哈密市南部工业区已建供水管道6条,在建供水管道1条,根据产业需水及水源配置,计划再新建2条供水管道,总供水能力可保障哈密市南部工业区现有各企业项目“十二五”生产供水任务。其中,哈密市污水处理厂至大南湖矿区再生水供水管道总长43.05公里,计划2013年6月开工,2014年10月投入使用,计划到2015年主要承担大南湖矿区国电2×660MW、国能4×600MW、国投2×660MW、国网2×300MW和金盛镁业等项目共计1065万立方米的供水任务。该供水管道工程的建设主要任务是解决大南湖矿区水资源供需的矛盾,这对于哈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需对“哈密南部工业再生水供水管线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2、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6.2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2005]第40号令(2)建设项目依据《哈密南部工业再生水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哈密地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13年5月《哈密地区哈密市南部工业区地表水、再生水配置方案》,哈密地区水利局,2013年3月《哈密市石城子榆树沟水库至大南湖矿区供水工程》,哈密地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12年3月《哈密工业园区规划》,2011年《国投哈密矿区煤电项目管网供水工程》,哈密地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10年8月3、项目概况(1)建设地点哈密南部工业再生水供水工程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哈密市以南,哈密天山南坡山前冲、洪积平原下部至哈密盆地中部地带,呈线形分布。沿线地貌类型由北向南包含有冲、洪积平原下部,剥蚀准平原和剥蚀残山等。供水工程起点为哈密市水处理厂,位于哈密市花园乡强固村,在哈密火车站南站以北约400m处,距离哈密市区12km;坐标为东经93°26′56″、北纬42°46′29″;管道由北向南延伸,管道全长43.05km,终点位于南湖煤矿矿区,距哈密市47km,坐标为东经93°25′33″、北纬42°25′36″。地形总体上北高南低,起点高程720.683m,终点高程560.506m。(2)建设内容及规模哈密南部工业再生水供水工程管线从哈密市污水处理厂至末端分水厂,全线长43.05km,供水水量为1065万m3/年,供水能力规模为1225万m3/年。再生水供水主管线走向北—南方向,管线输水形式均为重力输水。工程水源为哈密市污水处理厂,取水节点位于再生水出水口,首部设置2×4000m3蓄水池。鲁能电厂分水支线位于主管道5+585,鲁能支线走向西—东方向,长度为1.714km;国投电厂分水支线位于主管道7+850,国投支线走向西—东方向,长度为1.945km;金盛镁业位于主管道西侧,主管道10+674预留金盛镁业支线分水口;供水管道末端设计分水厂,向下游供水企业供水。重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支管位于主管道西侧,接入国投供水管道桩号5+650,污水处理厂支管长度2.457km,管径300mm,玻璃钢管材,支管道走向西—东方向。本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表1所示。本工程的建设规模为中型,工程等别为Ⅲ等,主要建筑物、供水管线、闸阀井、调节池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管道附属构筑物级别为4级。(3)投资规模哈密南部工业再生水供水工程总投资为13061.35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2691.14万元,主材设备与安装工程投资7108.40万元,临时工程535.85万元,独立费用1479.45万元,基本预备费1181.48万元,水土保持部分投资为48.03万元,环境保护部分投资为17.00万元。图1哈密南部工业再生水供水工程平面布置图表1本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序号项目数量技术特性14000m3调蓄水池2座两座,方型,钢筋砼结构2供水主管线43.05km0+000~6+000管材为涂塑钢管6+000~14+830管材为玻璃钢管14+830~43+050管材为涂塑钢管3鲁能支线1.714km鲁能支线0+000~1+714管材为玻璃钢管4国投支线1.945km国投支线0+000~1+945管材为玻璃钢管5金盛镁业企业自建预留分水口6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支管2.457kmDN300,管材为玻璃钢管7分水闸阀井5座钢筋混凝土结构8空气阀井51座钢筋混凝土结构9排空井14座钢筋混凝土结构10检修阀井8座钢筋混凝土结构11调流调压阀井2座钢筋混凝土结构12管道穿越污水渠3处设置砼支墩,管道周边做防腐保温材料13管道穿越渠道2处管道上方做厚为150cmC20F200砼护面,两侧设置深1.5m齿墙14穿越土路8处直接开挖,输水管采取钢套管保护15穿越公路4处施工方法采用顶管法16穿越管道12处供水管线穿越管道在其上部穿过,管底垫砂砾石17穿越西气东输管线5处按照穿越西气东输管线规程18穿越铁路1处施工方法采用顶管法19穿越耕地0+204-7+736大开挖埋入20镇墩83处镇墩采用现浇C20砼,表面涂刷沥青防腐21分水厂1处分水厂主要由分水器及保温厂房构成22供水管道指示标志50个预制C20混凝土桩(4)工程管理本项目由哈密地区水利投资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建设的法人单位,在工程建设期负责工程进度、质量、造价管理,协调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在工程建设中的关系,负责建设用地及地面附着物的征用工作,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工程建成后,仍由哈密地区水利投资有限公司对再生水供水管网的运行实行统一管理,负责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行,负责各用水单位的供水管理、水费征收及工程监测维修养护工作,供水管网管理资金从水费中提取。哈密地区水利投资有限公司为经营性管理单位,实行公司化管理。(5)施工条件本工程起始供水点哈密市污水处理厂,位于哈密市花园乡强固村,在哈密火车站南站以北约400m处,距离哈密市区12km;终点至大南湖供水点,距哈密市47km。供水工程管线0+000~4+661段沿线有简易乡村道路相通,砂砾石路面;4+661~8+259段、12+012~19+625段贯穿戈壁荒漠无道路交通不便;8+259~12+012该段沿线有重工业园区简易道路相通;19+625~43+050段毗邻国投供水管线,国投供水管线伴行道路距离工业再生水供水工程管线10m~15m,简易砂砾石路面。(6)施工工期工程建设分为4个阶段:工程筹建期、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和工程完建期。工程筹建期:2013年6月工程准备期:2013年8月1主体工程施工期:2013年8月工程完建期:2014年9月30日工程完工。(7)工程占地哈密市污水处理厂至出重工业园区桩号14+830部分主要属于花园乡境内,管线根据现场勘测主要沿耕地边机耕路及靠交通公路一侧布置,临时占用耕地长度为5.585Km,其中,0+620.7-0+659.1段穿越兰新铁路(哈密火车站南站西侧200处采用顶管施工),进入重工业园区北部边界桩号为5+614(坐标X:4734297.776,Y:16535337.398)。从重工业园区甲路,沿长江路西侧距路中心16m,向南穿过加工区,穿越哈密市重工业加工区东西向的巴里坤大道,金光大道需做套管保护,穿越西域大道、恒星路、明珠路,星光大道须顶管施工。出重工业园区南部边界桩号为14+830(坐标X:4725124.73,Y:16535326.808)。出工业园区以后主要为戈壁荒漠草场。棉花耕地临时占地为156.35亩,铁路工地临时占地1.55亩,移栽树木548棵,调节池永久占地为8.32亩。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建设征拨用地补偿安置标准的若干规定》文件进行占地补偿概算,共计129.50万元。(8)劳动定员根据《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点)》(水办[2004]307号),并按精简的原则确定供水公司组成和人员编制。供水管网工程管理定员级别为5级,岗位定员总和为10人,负责管线以及附属建筑物工程的运行、操作、观测、维护等工作。其中,管理岗位1人,工程技术管理岗位2人,财务与资产管理岗位2人,运行与维护岗位3人,辅助类2人。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工程为新建项目,再生水供水管线所采用的路由主要为交通公路一侧或耕地、戈壁荒漠草场等地,不存在“三废”和噪声等污染源,因此项目区内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与本项目有关的主要环境问题如下:重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主要收集园区内的工业废水(主要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炼焦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非金属制造等企业)和生活污水,现状日排放量约2000立方米,所排放的污水进入氧化塘进行收集处理。此部分污水由于没有经过有效的处理,在氧化塘贮存过程中有可能渗漏地下,对地下水的水质产生潜在的影响。为保护环境,充分利用再生水资源,哈密市计划2013年在重工业加工区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为0.5万m3/d的污水处理厂,采用预处理-水解-沉淀-曝气生物滤池-消毒组合处理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该污水处理厂新的处理系统建成后,将会解决上述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1、地形地貌建设项目位于哈密市以南,哈密天山南坡山前冲洪积平原下部至哈密盆地中部地带,呈线形分布。沿线地貌类型由北向南包含有冲、洪积平原下部,剥蚀准平原和剥蚀残山等。地形北高南低,起点高程720.683m,终点高程560.506m。从哈密市污水处理厂至重工业园区14.83km中,主要属于花园乡境内,其中占用耕地5.585Km,其余为耕地边机耕路及交通公路一侧。出工业园区以后20km左右主要为戈壁荒漠草场,其余8km左右为戈壁滩。2、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区地层终端出露古生代地层,中间大部分地段出露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由老到新为:泥盆系中统依格尔大坂组(D21d);石炭系上统苦水组(C3wt);第三系古新—始新统鄯善组(E1-2S);第三系渐新—中新统桃树园组(E3-N1);第四系上更新~全新统洪积层(Q3-4)。工程区上段出露,发育在天山南坡山前冲、洪积平原下部,主要为冲、洪积砂土、粉土、粉质粘土及粘土。根据国家《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400万)确定,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的地震烈度Ⅵ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秒。工程区属于构造稳定性相对较好地区,可以兴建引水工程。本建设工程—再生水供水管线工程所经过的地质条件具体如下:(1)0+000~3+000段工程地质条件:地貌类型为冲、洪积平原下部,地形起端高,末端低,起点0+000高程720.683m,末端3+000高程708.728m,坡度0.4%,管线方向SW266.0°--SW181.0°--SW248.0°--SE158.0°。该段地层岩性:粉、细砂,粉土交互沉积,土黄色,中密,稍湿—湿。土层轻度盐渍化。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天然密度1.65~1.82g/cm3,渗透系数K=2.24×10-4~8.25×10-3,属弱透水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该段地层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Ⅱ类,属抗震有利地段。冻土深度1.26m。地层类别Ⅱ类。建议开挖坡度:粉、细砂、粉土,1:0.50~0.75。(2)3+000~6+000段工程地质条件:地貌类型为冲、洪积平原下部,地形起端高,末端低,起点3+000高程708.728m,末端6+000高程699.791m,坡度0.3%,管线方向SW249.0°--SW257.0°--SE173.0°--E90.0°--S180.0°。该段地层岩性:粉、细砂,粉土,粉质粘土交互沉积,土黄色,中密,稍湿—湿。上层土轻度盐渍化。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天然密度1.65~1.82g/cm3,渗透系数K=2.24×10-4~8.25×10-3,属弱透水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该段地层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Ⅱ类,属抗震有利地段。冻土深度1.26m。地层类别Ⅱ类。建议开挖坡度:粉、细砂、粉土,粉质粘土1:0.50~0.75。(3)6+000~9+000段工程地质条件:地貌类型为冲、洪积平原下部,地形起端高,末端低,起点6+000高程699.791m,末端9+000高程682.306m,坡度0.6%,管线方向S180.0°。该段地层岩性:上部0.3~1.5m粉、细砂,土黄色,中密,稍湿—湿。下部粉质粘土,土黄色,中密,稍湿—湿。上层土轻度盐渍化。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天然密度1.65~1.82g/cm3,渗透系数K=2.24×10-4~8.25×10-3,属弱透水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该段地层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Ⅱ类,属抗震有利地段。冻土深度1.26m。地层类别Ⅱ类。建议开挖坡度:粉、细砂,粉质粘土1:0.50~0.75。(4)9+000~12+000段工程地质条件:地貌类型为冲、洪积平原下部,地形起端高,末端低,起点9+000高程682.306m,末端12+000高程655.988m,坡度0.9%,管线方向S180.0°。该段地层岩性:上部0.3~1.2m粉、细砂,土黄色,中密,稍湿—湿。下部粉质粘土,土黄色,中密,稍湿—湿。上层土轻度盐渍化。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天然密度1.65~1.82g/cm3,渗透系数K=2.24×10-4~8.25×10-3,属弱透水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该段地层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Ⅱ类,属抗震有利地段。冻土深度1.26m。地层类别Ⅱ类。建议开挖坡度:粉、细砂,粉质粘土1:0.50~0.75。(5)12+000~15+000段工程地质条件:地貌类型为冲、洪积平原下部,地形起端高,末端低,起点12+000高程655.988m,末端15+000高程630.608m,坡度0.8%,管线方向S180.0°--SE149.0°。桩号12+000~13+000地层岩性:上部0.3~1.0m粉、细砂,土黄色,中密,稍湿—湿。下部粉质粘土,土黄色,中密,稍湿—湿。上层土轻度盐渍化。桩号13+000~15+000地层岩性:上部0.3~1.0m粉、细砂,土黄色,中密,稍湿—湿。下部粘土,棕色,中密,稍湿—湿。上层土轻度盐渍化。桩号13+700,13+900探井地下水埋深1.40m,14+236探井地下水埋深1.50m,施工时需注意排水。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天然密度1.65~1.82g/cm3,渗透系数K=2.24×10-4~8.25×10-3,属弱透水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该段地层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Ⅱ类,属抗震有利地段。冻土深度1.26m。地层类别Ⅱ类。建议开挖坡度:粉、细砂,粉质粘土,粘土1:0.50~0.75。(6)15+000~18+000段工程地质条件:地貌类型为冲、洪积平原下部,地形起端高,末端低,起点15+000高程630.608m,末端18+000高程614.935m,坡度0.5%,管线方向SE132.0°。桩号15+000~17+000地层岩性:上部0.3~1.1m粉、细砂,土黄色,中密,稍湿—湿。下部粘土,棕色,中密,稍湿—湿。上层土轻度盐渍化。桩号17+000~18+000地层岩性:上部0.5~0.6m粉、细砂,土黄色,中密,稍湿—湿。下部泥岩,棕色,强风化层2.0~3.0m。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天然密度1.65~1.82g/cm3,渗透系数K=2.24×10-4~8.25×10-3,属弱透水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泥岩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该段地层为中硬场地土,场地类别Ⅱ类,属抗震有利地段。冻土深度1.26m。地层类别Ⅱ类。泥岩地层类别Ⅳ类。建议开挖坡度:粉、细砂,粘土1:0.50~0.75。泥岩1:0.3~0.5(7)18+000~21+000段工程地质条件:地貌类型为剥蚀准平原,地形起端高,中间低,末端高,起点18+000高程614.935m,19+000高程598.052m,末端21+000高程615.538m,坡度0.5%--0.6%,管线方向SE132.0°--SE120.0°--SW181.0°。地层岩性:上部0.3~0.6m碎石土,杂色,中密,干,碎石为角砾,棱角—次棱角状,最大粒径50mm,轻—中度盐碱化。下部泥岩,棕色,强风化层2.0~3.0m。碎石土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泥岩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该段地层为坚硬场地土,场地类别Ⅰ类,属抗震有利地段。冻土深度1.26m。碎石土地层类别Ⅲ类,泥岩地层类别Ⅳ类。建议开挖坡度:碎石土1:0.50~0.75,泥岩1:0.3~0.5。(8)21+000~24+000段工程地质条件:地貌类型为剥蚀准平原,地形起端高,末端低,起点21+000高程615.538m,22+000高程582.030m,末端24+000高程591.304m,坡度6.2%--0.2%,管线方向SW200.0°。地层岩性:上部0.3~0.6m碎石土,杂色,中密,干,碎石为角砾,棱角—次棱角状,最大粒径50mm,轻—中度盐碱化。下部泥岩,棕色,强风化层2.0~3.0m。碎石土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泥岩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该段地层为坚硬场地土,场地类别Ⅰ类,属抗震有利地段。冻土深度1.26m。碎石土地层类别Ⅲ类,泥岩地层类别Ⅳ类。建议开挖坡度:碎石土1:0.50~0.75,泥岩1:0.3~0.5。(9)24+000~27+000段工程地质条件:地貌类型为剥蚀准平原,地形起端高,末端低,起点24+000高程591.304m,末端27+000高程573.687m,坡度0.6%,管线方向SW200.0°。地层岩性:上部0.3~0.5m碎石土,杂色,中密,干,碎石为角砾,棱角—次棱角状,最大粒径50mm,轻—中度盐碱化。下部泥岩,棕色,强风化层2.0~3.0m。碎石土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泥岩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该段地层为坚硬场地土,场地类别Ⅰ类,属抗震有利地段。冻土深度1.26m。碎石土地层类别Ⅲ类,泥岩地层类别Ⅳ类。建议开挖坡度:碎石土1:0.50~0.75,泥岩1:0.3~0.5。(10)27+000~30+000段工程地质条件:地貌类型为剥蚀准平原,地形起端高,末端低,起点27+000高程573.687m,末端30+000高程568.986m,坡度0.2%,管线方向SW200.0°--SW210.0°--S180.0°。桩号27+000~29+000地层岩性:上部0.3~0.5m碎石土,杂色,中密,干,碎石为角砾,棱角—次棱角状,最大粒径50mm,轻—中度盐碱化。下部泥岩,棕色,强风化层2.0~3.0m。桩号29+000~30+000地层岩性:碎石土,杂色,中密—密实,干,碎石为角砾,棱角—次棱角状,最大粒径50mm,中—重度盐碱化。碎石土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泥岩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该段地层为坚硬场地土,场地类别Ⅰ类,属抗震有利地段。冻土深度1.26m。碎石土地层类别Ⅳ类,泥岩地层类别Ⅳ类。建议开挖坡度:碎石土1:0.50~0.75,泥岩1:0.3~0.5。(11)30+000~33+000段工程地质条件:地貌类型属剥蚀准残山,地形起端低,末端高,起点55+500高程541.774m,末端60+050高程561.505m,坡度1.5%至2.0%,管线方向SW205.0°。该段地层岩性:表层有0.2~0.5m厚粉土,下伏地层为基岩,岩性为安山岩,灰黑色、灰黄色,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上层发育不规则裂隙,强风化层厚度0.5~1.0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安山岩fak=400kpa。该段地层为中硬场地土,场地类别Ⅰ类,属抗震有利地段。冻土深度1.26m。安山岩地层类别Ⅵ类。建议开挖坡度:1:0.3。(12)33+000~36+000段工程地质条件:地貌类型为剥蚀准平原,地形起端高,末端低,起点33+000高程556.223m,末端36+000高程540.798m,坡度0.5%,管线方向S180.0°。桩号33+000~34+000地层岩性,碎石土,杂色,中密—密实,干,碎石为角砾,棱角—次棱角状,最大粒径50mm,中—重度盐碱化。桩号34+000~35+500地层岩性,上部0.2~0.3m碎石土,杂色,中密,干,碎石为角砾,棱角—次棱角状,最大粒径50mm,轻—中度盐碱化。下部砾岩,灰色,强风化层2.0~3.0m。桩号35+500~36+000地层岩性,上部0.2~0.3m碎石土,杂色,中密,干,碎石为角砾,棱角—次棱角状,最大粒径50mm,轻—中度盐碱化。下部安山岩,紫色、灰绿色,半晶结构,块状构造,强风化层2.0~3.0m。夹有少量灰绿色辉长岩。碎石土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砾岩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安山岩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pa。该段地层为坚硬场地土,场地类别Ⅰ类,属抗震有利地段。冻土深度1.26m。碎石土地层类别Ⅳ类,砾岩地层类别Ⅳ类。安山岩地层类别Ⅴ类。建议开挖坡度:碎石土1:0.50~0.75,砾岩、安山岩1:0.3~0.5。(13)36+000~39+000段工程地质条件:地貌类型为剥蚀残山,地形起端低,末端高,起点36+000高程540.798m,38+500高程562.731m,末端39+000高程543.770m,坡度1.0%--6.0%,管线方向S180.0°--SW199.0°。地层岩性,上部0.2~0.3m碎石土,杂色,中密,干,碎石为角砾,棱角—次棱角状,最大粒径50mm,轻—中度盐碱化。下部安山岩,紫色、灰绿色,半晶结构,块状构造,强风化层2.0~3.0m。夹有少量灰绿色辉长岩。安山岩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pa。该段地层为坚硬场地土,场地类别Ⅰ类,属抗震有利地段。冻土深度1.26m。安山岩地层类别Ⅴ类。建议开挖坡度:碎石土1:0.50~0.75,安山岩1:0.3~0.5。(14)39+000~43+050段工程地质条件:地貌类型为剥蚀残山,地形起端低,末端高,起点39+000高程543.770m,末端43+050高程560.506m,坡度0.3%--0.7%,管线方向SW199.0°--SE165.0°--SE179.0°--SW269.0°。地层岩性,上部0.2~0.3m碎石土,杂色,中密,干,碎石为角砾,棱角—次棱角状,最大粒径50mm,轻—中度盐碱化。下部泥岩,棕色、灰色,不等粒结构,层状构造,强风化层2.0~3.0m。中间夹有约500.0m砾岩。泥岩砾岩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该段地层为坚硬场地土,场地类别Ⅰ类,属抗震有利地段。冻土深度1.26m。泥岩地层类别Ⅳ类。砾岩地层类别Ⅳ类。建议开挖坡度:泥岩、砾岩1:0.3~0.5。(15)0+000段2x4000m3蓄水池工程地质条件:地貌类型为冲、洪积平原下部,地形较为平坦开阔,现为哈密市污水处理厂的晾晒池。该段地层上部为污水处理后的淤泥状沉积物,不能作为建筑物地基,必须完全彻底清除。下部地层岩性:粉、细砂,粉土交互沉积,土黄色,中密,稍湿—湿。土层轻度盐渍化。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天然密度1.65~1.82g/cm3,渗透系数K=2.24×10-4~8.25×10-3,属弱透水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该段地层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Ⅱ类,属抗震有利地段。冻土深度1.26m。地层类别Ⅱ类。建议开挖坡度:粉、细砂、粉土,1:0.50~0.75。3、气候气象项目建设地区地处中纬度气候区,受北来冷空气控制,盆地地形闭塞。具有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春季多风,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的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项目建设地区四季气温相差悬殊、冬夏季长达220天,春秋季约为145天。春季升温迅速,但不稳定,荒漠区上升幅度最大,次之为平原区,山区上升幅度最小。夏季平原区与荒漠区气温高、日照长、干燥、炎热。秋季降温迅速,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大。气温山区低于平原,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规律,根据哈密市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月份最低,7月份最高。哈密市多年平均气温9.9℃,夏季极端最高气温43.9℃,发生在7月。35℃以上的高温天数为34.5天~68天,持续40.0℃以上的高温天数有2~7天,发生在7~8月份。冬季极端最低气温-35.1℃,发生在1月。低于-20℃的低温天数8~项目建设地区受吐哈盆地地形的综合影响,降水具有山区多于平原,北部大于南部的特点。海拔高程2000m以上的中、高山区降水量在200mm以上。低山区至出山口(海拔高程1200m)降水量在100mm左右,盆地平原区(海拔高程738m)降水量在36.4mm左右,盆地中心区降水量不足10mm。戈壁荒漠区日降水量≥5.0mm的日数,全年仅为1~2天。降水量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少,呈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根据哈密市气象站资料统计,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连续最大4个月(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5.9%左右,最大月降水量出现在7月,占年降水量的18.5%左右,最小月降水量出现在3月,仅占年降水量的3.2%左右,。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的比值为7.8倍左右,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变差系数Cv在0.36~0.47之间。年降水量最大值为71.7mm,发生在1992年,年降水量最小值9.2mm,发生在1997年。年降雪天数3~21天,积雪天数7~34天,积雪量山区大于平原。哈密市最大积雪深度为14cm,发生在1974年2月项目建设地区光照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年总量一般在151.4千卡/cm2。仅次于青藏高原,为全国少数光资源优越地区之一。太阳辐射年过程最大值出现在6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2月份。从月际变化看,太阳总辐射从12月到6月逐渐增多,再从6月向12月逐渐减少。由于春季太阳高度角大和白昼夜长,太阳总辐射春季显著大于秋季。项目建设地区全年盛行东北风和北风,全年最大风速多在8~12m/s之间,瞬间最大风速可达40m/s以上,平均风速的时间分配,春季最大,夏季次之,冬季最小。大风日数主要集中在3~5月,以4~5月最多。哈密盆地平均无霜期182天,山区162天。全市土壤解冻时间自南向北,自西向东逐渐推迟。哈密盆地解冻期一般在3月10日左右,冻结日期一般在114、水文在建设工程区范围内,主要分布有泥盆系、石炭系、第三系、第四系地层,石炭系、及第三系为裂隙含水层,可视为相对含水层,第四系堆积物为孔隙含水层,属强透水层,裂隙含水层主要分布在山区及第四系地层以下。工程区地貌上属于天山南坡冲、洪积平原下部,地下水补给来源于上游农作区田间灌溉水入渗,地下水较为贫乏。工程区气候属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年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地表水入渗补给地下水。5、水土流失现状项目区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交错期,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土保持建设规划》,工程区处于流域低山地带为轻度水蚀、中度风蚀区,土壤平均侵蚀模数为2000t/(km2.a),平均流失厚度在2.5mm/a左右。工程区内植被发育较差,生长稀疏,供水管道沿线植被主要以山前荒漠草原植被和农耕区植被为主,分布有苦豆子、骆驼刺、芨芨草、狗牙根等草类以及各类农作物、农区树木等;渠道两侧边坡上部分地段生长着茂密的芦苇及蒿类草,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效果。6、植被与生物多样性工程区内的植被以沙枣树、白杨树、灌木拐枣、骆驼刺、蒿子、假木贼、驼绒藜、琵琶柴、合头草为主。生物多样性较为单一,少有动物发现。再生水供水管道仅在穿越东河坝附近地区偶有野鸭出现。工程区所经过的农田主要作物有棉花和哈密瓜。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人口与经济哈密市域辖4个镇、14个乡、106个行政村。2011年,全市总人口45.79万人,有汉、维、哈、回等31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人口占70.9%,少数民族人口占29.1%。城镇人口30.60万人,占总数的66.8%;乡村人口15.19万人,占33.2%。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76.70亿元,比上年增加42.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2.2%。第一产业增加值18.08亿元,增长7.0%,对GDP贡献率3.6%;第二产业增加值87.36亿元,增长30.8%,贡献率62.5%;第三产业增加值71.26亿元,增长17.1%,贡献率33.9%。三次产业比例为10.2:49.5:40.3,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4.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3.6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39060元,增长20.2%,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6199美元。哈密市经济发展格局:实现工业立市,以工业经济为龙头,市场农业和旅游农业为两翼,城市建设为骨架的经济格局。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市场农业发展战略,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名、优、特农牧产品,创优强势,实现由“南棉北粮”向“南园北牧”的转变。区域内年产大枣8万吨、水果50万吨、瓜菜12万吨、产肉3.5万吨,形成产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在实施市场农业战略中,全力抓好南园、北牧和水利三大工程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旅游农业,拓展维吾尔族人文风情及戈壁景观,开辟田园风情、五堡雅丹地貌、八大石等旅游新线。2、交通哈密市域主要的公路有312国道(上海至霍尔果斯口岸)、303省道。哈密市距乌鲁木齐市595km。省道主要包括哈巴公路、罗中公路等,哈巴公路与城市主要通过东出入口。罗中公路主要通过往西延伸,形成一条东西向交通联络线。2011年末,公路通车总里程3809.8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717.77公里,高速公路109.18公里。铁路客运量195.83万人,增长19.0%;公路客运量334万人,增长5.4%;公路客运周转量28522万人公里,增长5.9%。铁路完成货运量1120.65万吨,增长3.8%;公路货运量954万吨,增长24.7%;公路货运周转量165028万吨公里,增长23.5%。3、社会资源及经济发展哈密是驰名中外的哈密瓜的故乡,地域辽阔,资源十分丰富,是一块待开发的宝地,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发展很快。工业有冶金、煤炭、电力、采掘、机械、化工、建材、建筑、纺织、皮革、塑料、食品加工、服装等行业,矿种有78种,矿点1000余处。煤炭储量达百亿吨以上,金、银、铜、镍、钨、锰等有色金属储量可观。哈密市区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有可垦地140万亩,现有耕地、园林61.92万亩,主要作物有小麦、大麦、青稞、玉米、棉花、啤酒花、洋葱、哈密瓜、西瓜、葡萄、红枣等。哈密瓜驰名中外,已远销港澳地区和日本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天然草场广阔,草质优良,草场面积达1862万亩,发展畜牧业潜力较大。牲畜主要品种有细毛羊、改良毛羊、五堡大尾羊、山羊、天山牦牛、骆驼、马、黄牛等。五堡大尾羊、沁城白骆驼、天山牦牛远近闻名。牲畜品种改良、天然草场保护等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市辖境内有野生林地301.8万亩,其中山区天然针叶林29.4万亩,河谷阔叶林2.37万亩,戈壁荒漠林256.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4%。盛产贝母、党参、柴胡、雪莲、甘草等名贵药材,其中麻黄素面积达25万亩,蓄积量达8.75万吨,还有雪鸡、雪豹、天鹅、野驴、野骆驼、马鹿等到珍稀动物。境内水资源相对丰富,有山地河沟39条,山间泉水13处,年径流量4.78×108m3。地表水矿化度低,水质优良。全市地下水可开采总量为5×104、哈密重工业园区简况哈密重工业加工区位于哈密市西南部,北距312国道22公里、距兰新铁路哈密车站16公里、距哈密市环城南路为10公里,属于哈密市花园乡行政区划范围内。工业区用地控制面积约42.66平方公里,是以煤化工、矿产品深加工、高载能产业和钢铁原辅料加工为主的能源转换基地。目前,重工业园区配水2634.67万立方米,其中配置地表水1812.92万立方米,其中:金盛镁业312.84万立方米,鑫涛硅业300万立方米,腾翔100万立方米,新晶华浮法玻璃90万立方米,新疆湘晟新材料高科技有限公司400万立方米,哈密桥梁厂100万立方米,新疆八钢雅满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哈密双合碱业有限责任公司置换地下水300万立方米(近3年最大年用水量292万立方米),其他企业180.08万立方米;配置再生水821.75万立方米,其中:国网2×300MW电厂185万立方米,金盛镁业200万立方米,新天山水泥80万立方米,其他企业156.75万立方米,绿化预留200万立方米。5、大南湖矿区简况大南湖矿区是以煤电、煤炭及有色金属行业为龙头的产业集聚区。项目总配水量为2340万立方米,其中配置地表水1660万立方米,配置再生水680万立方米。根据规范要求,火电项目供水保证率为97%,是南部工业供水保证率要求最高的项目,考虑哈密市污水处理厂设备运行实际情况,以及各电厂事故备用水池的容量,为保证供水可靠性,各电厂项目用水按地表水、再生水各50%配置,支管道接口按照项目总用水量建设。火电项目配水量为1100万立方米,其中:配置地表水420万立方米(国网260万立方米,国电150万立方米,国投10万立方米),配置再生水680万立方米(国投280万立方米,国网260万立方米,国电140万立方米)。煤炭项目配水量为550万立方米(国网150万立方米,国投240万立方米,徐矿160万立方米),全部配置地表水。有色金属和其他项目配水量为690万立方米(华金铜业390万立方米,洛钼矿业300万立方米),全部配置地表水。
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依据哈密地区环境保护局编制的《哈密环境质量专报》,2012年度哈密地区大气综合污染指数为1.069,属于清洁级。通过各污染物的污染负荷系数比较,可吸入颗粒物依然是首要污染物。哈密地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在2012年2月20~26日和2012年3月9日~15日两次对本工程区域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现场监测,共布设了2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本工程区域范围内SO2最大日均浓度为0.026mg/m3,NO2最大日均浓度为0.014mg/m3,这两项指标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SO2和NO2的日均浓度的二级标准。而PM10在2月和3月的日均浓度分别为0.160和0.224mg/m3,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见附件)。2013年3月哈密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哈密市空气质量达到Ⅱ级以上(优、良)天数占51.6%,III级(轻度污染)天数占38.7%,Ⅳ级(中度污染)天数占6.5%,Ⅴ级(重度污染)天数占3.2%。与上年同期相比,Ⅱ级以上天数比例减少了19.4个百分点,III级天数比例增加16.1个百分点,Ⅳ级天数比例增加6.5个百分点,Ⅴ级天数减少3.2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有所下降,首要污染物仍为可吸入颗粒物。2、水环境质量现状哈密既是资源性缺水地区,也是工程性缺水地区,同时又是矿产资源富集区。由于矿区地质构造的原因,均无地下水赋存,必须要从外部调水。哈密市南部矿区均位于哈密绿洲下部,哈密绿洲内部由于农业及人口的发展,地下水已严重超采,开采地下水供给工业已不可能,因此,必须考虑引取地表水。经测算,至“十二五”末,哈密大南湖周边及重工业加工区工业需水总量为4974.67万m3。该地区的供水水源主要包括4部分:石城子河水源;榆树沟水源;三、四道沟水源和再生水水源,总供水能力达5080万m3,其中:地表水3580万m3(石城子水库供水1200万m3,榆树沟水库供水1280万m3,三、四道沟水库调水1100万m3),再生水1500万m3。再生水主要来自于哈密市污水处理厂和重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哈密市污水处理厂目前的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二级排放标准(见表2)。通过深度处理工程实施后,出水水质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的一级A类标准(见表3)。哈密污水处理厂所采用的深度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原水-预处理-厌氧池-氧化沟-二沉池-纤维束滤池-消毒接触池-清水池-出水作为再生水回用。重工业园区污水厂目前采用简易的处理工艺,即将园区污水排入氧化塘进行贮存。2013年拟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工艺流程如下:原水-泵房-水解池-二沉池-BAF-消毒池-出水作为再生水回用。该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要求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的一级A类标准。表2哈密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分析报告单报告日期2010取样时间9:35取样地点进水口取样地点出水口取样地点氧化沟分析项目检查浓度分析项目检查浓度分析项目检查浓度1COD310(100)1COD62(100)1SS126582BOD5186(30)2BOD16(30)2SS23SS324(30)3SS21(30)3SS34NH4-N7.324NH4-N3.954SVI11205PO4-P6.965PO4-P2.175SVI26色度200(40)6色度50(40)6SVI37PH7.46(6-9)7PH7.53(6-9)7镜检污泥回流含水率备注浓度单位mg/L镜检每周1.3.5分析表3再生水水质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序号基本控制项目一级A标准(mg/L)1化学需氧量(COD)502生化需氧量(BOD5)103悬浮物(SS)104动植物油15石油类16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7总氮(以N计)158氨氮(以N计)5(8)9总磷(以P计)0.510色度(稀释倍数)3011pH6~912粪大肠菌群数(个/L)1000依据哈密地区环境保护局编制的《哈密环境质量专报》,2012年度哈密地区的石城子水库、石城子河、伊吾河水质所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三类标准。与上年比较,总体水质保持稳定。2012年对于地下水水质,哈密市饮用水源地(水厂)1号、2号水源地水质的24项监测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三类标准。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显著变化,依然保持良好。哈密地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在2013年5月8~10日对本工程所经过的花园乡布茹村地下水了现场监测,其监测结果为pH为7.1、水温16℃、硝酸盐氮为4.76mg/L和总大肠菌群<3个/L,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工程所在地所监测的地下水水质指标均符合我国的《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见附件)。3、声环境质量现状拟建设项目沿线大多为戈壁荒漠草场或乡村耕地,无大型工矿企业,沿线主要噪声源为现有乡村公路交通噪声,主要是农用机动车辆,车流量很小。本项目环境评价单位于2013年5月21日-22日对再生水供水工程沿线的噪声现状进行了现场监测,主要监测结果如表4所示。表4工程沿线环境噪声现状现场监测结果噪声监测地点噪声监测值/dB(A)备注哈密污水厂出水口69.44类,主要为水流噪声2×4000m3调蓄水池51.01类0+000~1+30551.21类1+305~1+48852.71类1+488~2+36554.61类2+365~4+22548.00类4+225~7+73651.61类7+736~14+83053.41类14+830~18+92250.21类16+77357.52类,穿越S235省道18+922~43+05054.81类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本建设项目沿线的噪声绝大部分地段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的标准限制,项目评价区现有声环境达标。哈密地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在2013年6月8日对本工程所经过地区4个点的环境噪声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昼间环境噪声Leq值范围为46.3~55.9,夜间环境噪声Leq值范围为44.5~53.6dB(A)。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本建设项目沿线的噪声绝大部分地段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见附件)。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通过本建设项目现场调研发现:再生水供水管线经过地区主要为戈壁荒漠草场、乡村道路两侧或农村落荒地,工程区内植被发育较差,生长稀疏,地表大多裸露。从哈密市污水处理厂至重工业园区14.83km中,包括农业耕地5.585Km,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棉花、哈密瓜等,其余为机耕路;机耕路两侧主要植物类型包括白杨树、沙枣树、芦苇等;在20km左右的戈壁荒漠草场上,覆盖有少量的植被,包括骆驼刺、芨芨草等,其余8km左右的戈壁滩寸草不生。工程区内生物多样性较为单一,生态环境质量脆弱,工程区内少有动物发现。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属线状分布,工程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为施工扬尘、废水、噪声、弃土(渣)、生活垃圾等。运营期再生水供水管道埋于地下,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对外界环境不会造成大气、噪声和生态等方面的影响,但对局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会构成潜在不利影响。针对本建设项目的特点和项目区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如下:(1)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施工期间,保护工程施工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保持现状,即施工区域不因本项目建设使得空气质量有明显的下降,保护区域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2)水环境保护目标:确保施工期及运营期废水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置,防止再生水供水管道因大量泄漏而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3)声环境保护目标:保护工程施工期区域声环境,确保区域声环境质量标准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类标准。(4)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管道沿线植被的破坏及土壤表层的扰动,防止施工人员对农作物、树木、灌木丛、土壤等不必要的破坏,禁止对野生动物、鸟类的捕杀,确保生产弃土(渣)和生活垃圾等的及时收集与无害化处置,确保工程施工结束后不产生新的水土流失。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如表5。表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mg/m3污染物名称浓度限值取值时间二级标准PM101小时平均日平均—0.15二氧化硫1小时平均日平均0.500.15二氧化氮1小时平均日平均0.240.122、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类区标准,见表6。表6《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适用区域4类4a7055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7060铁路干线两侧区域3、地表水标准: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见表7。表7地表水质量标准单位:mg/l项目名称III类标准溶解氧5高锰酸盐指数6BOD54NH3-N1.0石油类0.054、地下水标准:执行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见表8。表8地下水质量标准单位:mg/l项目名称GB/T14848—93Ⅲ类pH6.5~8.5硫酸盐≤250氯化物≤250硝酸盐氮≤20总硬度≤450总大肠菌群(个/L)≤3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气排放标准:施工工地临时厨房的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规定,如表9。表9《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48483-2001规模小型中型大型基准灶头数≥1,<3≥3,<6≥6对应灶头总功率(108J/h)≥1.67,<5.00≥5.00,<10≥10对应排气罩灶面总投影面积(m2)≥1.1,<3.3≥3.3,<6.6≥6.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m3净化设施最低去除率60%75%85%施工期扬尘及汽车尾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1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相关标准值见表10。表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单位:mg/m3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浓度其他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NOX0.12非甲烷总烃4.0污水排放标准: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厨房和餐厅废水经过隔油池,屎尿废水经过化粪池后,能排入市政管线的污水排放执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如表11所示。不能接入市政管线的污水要进行妥善收集后送至污水处理厂,或采用小型污水处理设备现场处理达标后排放,排放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见表12。表11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mg/LpHSSCODBOD5排放限值6~9400500300表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限值(一级)mg/LpHSSCODBOD5氨氮排放限值6~9701003015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噪声执行《建设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见表13。表1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dB(A)施工阶段昼间夜间主要噪声源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打桩各种打桩机等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装修6555吊车、升降机等4、固体废物标准: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物控制标准》中的有关要求。总量控制指标施工期产生少量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运行期基本不产生“三废”,不存在总量控制问题。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漏水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漏水本项目施工期流程及主要产污环节如图2所示。噪声固废噪声扬尘废水废气水土流失平整土地前期准备废气扬尘噪声固废噪声扬尘废水废气水土流失平整土地前期准备废气扬尘建设施工建设施工图2施工期主要工艺流程示意图本项目运营期流程及主要产污环节如图3所示。漏水漏水用户调蓄水池分水厂供水管道+附属构筑物再生水用户调蓄水池分水厂供水管道+附属构筑物再生水图3运营期主要工艺流程示意图主要污染源:施工期污染源分析(1)大气污染源扬尘本项目在场地平整、管道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量的扬尘;车辆在工地的来往行驶会带起灰尘;砂石料使用与混凝土拌合过程中也会产生粉尘。施工扬尘主要造成大气中TSP值增高。扬尘产生几率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土石方含水率、土壤粒度、风向、风速、湿度及土方回填时间等。据资料介绍,当灰尘含水率为0.5%时,其起尘风速为4.0m/s,而建设项目所在区域风速多在8~12m/s之间,瞬间最大风速可达40m/s以上,为扬尘的形成提供了可能的条件。据类比资料实测结果,在土方含水量大于0.5%、风速4.6m/s时,施工现场下风向不同距离的起尘浓度见表14。表14施工现场下风向不同距离的起尘浓度单位:mg/Nm3距离污染物1m25m50m80m150mTSP3.7441.6300.7850.4960.246可见,在风速大于4.6m/s的天气条件下,施工扬尘可在150m范围内超过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的要求,即0.2mg/Nm3,对大气环境可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对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采取相应措施。废气施工阶段,频繁使用机动车辆运输建筑原材料、施工设备及器材、建筑垃圾等,还有施工机械工作过程中所排出的尾气,主要污染物包括HC、CO、NOx、SO2、铅化物等。施工期大气污染源源强较小,且都是流动性和间歇性的排放源。根据哈密地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的《哈密南部工业再生水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本工程施工消耗燃油44.44吨,其中汽油2.69吨,柴油41.75吨。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每吨柴油燃烧排放有害气体量详见表15,每吨汽油燃烧排放有害气体量详见表16。据此,可以计算出本项目所排放有害废气总量。表15燃烧柴油排放有害气体计算表有害气体铅化物SO2CONOxHC排放量(kg/吨)1.6963.52229.34948.2634.826本项目排放总量(kg)70.808147.0441225.3212014.980201.486表16燃烧汽油排放有害气体计算表有害气体铅化物SO2CONOxHC排放量(kg/吨)2.1000.295169.00021.10033.300本项目排放总量(kg)5.6490.794454.61056.75989.577根据表15和表16,可以计算出施工期燃油机械所排放的各种废气排放总量:铅化物为76.457kg;SO2为147.838kg;CO为1679.931kg;NOx为2071.739kg;HC为291.063kg;气态污染物排放总量为4267.018kg。施工期按9个月计算,则每天平均排放废气约15.804kg。(2)废水污染源生活污水根据工期安排,施工人员分批入驻工地,高峰时施工人员及工地管理人员约120人。施工期间,工地设简易住宿、食堂、厕所,工地生活用水按0.1m3/(人·d)计,用水量为12m3/d;排放系数以0.85计,排放量约为10.2m3/d。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及动植物油等。类比同类污水水质,本项目中生活污水排放所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和每天排放的污染物量如表17所示。表17施工期生活污水排放污染物量计算项目CODcrBOD5SS排放浓度(mg/L)350250250排放量(kg/d)3.572.552.55施工排水根据《哈密南部工业再生水供水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在再生水供水工程主管线桩号13+700~13+900段,地下水埋深为1.4-1.5m,水位较高。因而该段管线施工时必须进行施工排水。该部分水质较好,排放之后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根据实地勘查地形,沿管线水流方向,大致地形为东侧高,西侧低,结合地形,采用在管线较低洼处开挖垂直于管线的排水沟,使水流流向管线西侧较低低洼处。在管线桩号13+900处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开挖采用0.6m3挖掘机进行开挖。根据该段地质情况,排水沟开挖边坡取为1:0.75。生产废水本项目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来自线浇混凝土及混凝土养护废水等,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和泥沙等。因施工区域蒸发量大,废水分散泼洒后即可蒸发,随着施工结束,这种影响即会消失。(3)噪声污染源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来自装载机、推土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施工机械以及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施工机械具有声级大、声源强、连续性等特点;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具有声源面广、流动性强等特点,其施工机械噪声源强见表18。本建设项目沿线并没有村镇居民区,因此施工期间的机械噪声并不会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表18施工期主要机械噪声源及源强单位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源强土石方推土机93~94挖掘机93~95装载机92~96管道基础混凝土搅拌机95~97振捣棒86~88电锯92~93(4)固废污染物施工期间,固废污染物主要来自土地平整、施工期内的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主要包括渣土、泥土、石块等。生活垃圾来源于施工及工作人员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其成分与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成分相似。前已述及,施工人数按120人/d计算,每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按0.4kg计算,则每天产生生活垃圾量为48kg。施工期按9个月计算,则全部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为12.96吨。(5)水土流失施工期间,场地开挖等活动将会使地表土松散,在大雨或暴雨天气下受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而发生水土流失,施工产生的弃土处置不当也可能发生水土流失。运营期污染源分析本建设项目施工完成后,在运营期间所涉及的主要单元包括:2座调蓄水池、再生水供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1座分水厂。上述工作单元除分水厂外,均位于地下,在运营期间不会产生废气、固废、噪声等污染。运营期的主要污染源为调蓄水池与供水管道的漏水,可能会对地下水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再生水供水管道在18+917~18+922区域从东河坝底部穿越,东河坝下游为托布塔水库,托布塔水库的出水流入南湖水库。因此,再生水供水管道穿越东河坝时若出现大量漏水事故,可能会对南湖水库水质产生影响,在实际工程中需采取防护措施。运营期间,本建设项目维护管理共有10人,会产生很少量的废水和生活垃圾。每人每天排放的废水量按0.1m3计算,则每天共排放废水1.0m3,可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每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按0.4kg计算,则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为4kg,可送至指定地点进行统一处理。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期土方开挖、回填、转运、堆积扬尘--运输车辆、施工机械铅化物76.457kg76.457kgSO2147.838kg147.838kgCO1679.931kg1679.931kgNOx2071.739kg2071.739kgHC291.063kg291.063kg厨房饮食业油烟10~12mg/m30.6mg/m3运营期无大气污染物排放水污染物施工期生活污水COD350mg/L3.57kg/d350mg/L3.57kg/dBOD250mg/L2.55kg/d250mg/L2.55kg/dSS250mg/L2.55kg/d250mg/L2.55kg/d生产废水SS自然蒸发自然蒸发施工排水无污染自然蒸发自然蒸发运营期生活污水COD350mg/L0.35kg/d350mg/L0.35kg/dBOD250mg/L0.25kg/d250mg/L0.25kg/dSS250mg/L0.25kg/d250mg/L0.25kg/d固体废物施工期工程区弃土(渣)--生活区生活垃圾48kg/d48kg/d运营期日常生活生活垃圾4kg/d4kg/d噪声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来自装载机、推土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施工机械以及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运营期间无噪声污染。其他无。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本项目在管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势必会破坏地表,扰动土体结构,增加水土流失的潜在风险。但建设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占用土地,尽量减少破坏面积,紧凑安排施工进度,减少松散裸露地表的裸露时间,同时通过积极采取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可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不会因为工程建设对主体工程及其周边环境产生灾害性影响。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施工期将会增加道路交通运输量,产生施工和车辆扬尘,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人员会产生部分生活垃圾、排放少量生活污水等,这些将会对大气、声、水环境及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暂时性影响。1、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1)噪声源施工噪声源主要是各类高噪声的施工机械设备和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由表18可知,单体施工机械设备的声源声级一般均高于90dB(A),虽然再生水供水管道沿线大部分地区无村镇居民,但在穿越耕地时有人活动,因此应采取措施加以控制。(2)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施工期间,施工机械作业时施工场地边界线处的噪声限值标准执行《建设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3)预测方法及模式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按电声源衰减模式进行预测,模式表达式为:(式1)式中:LA(r)——距噪声源r处的预测点的声压级,dB(A);LWA(r)——参考位置r0处的声压级,dB(A);r——预测点距离声源的距离;r0——参考位置与声源之间的距离;ΔL——各种因素引起的附加衰减量,包括声屏障、遮挡物、空气吸收、地面效应等引起的衰减量。计算如下:(式2)式中:Aatm——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计算公式见式(3);Aexc——地面效应引起的附加衰减;Agb——绿化带衰减量。空气吸收衰减Aatm计算公式如下:Aatm=a(r-r0)/100(式3)式中:a——每100m空气吸收系数(dB),为温度、湿度和声波频率的函数,预测计算中根据当地常年平均气温和湿度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4-1995)选择空气吸收系数为2.4。Aexc计算条件为:预测点距声源50m以上;声源(或声源的主要发声部位)距地面高度和距地面的平均值小于3m;声源与预测点之间的地面被草地、灌木等覆盖。密集的林带对噪声典型的附加衰减量是每10m衰减1~2dB(A);绿化林带对噪声的最大附加衰减量一般不超过10dB(A),环评计算取值4dB(A)。(4)预测结果各种施工机械声源场主要在地面产生,可近似作为点声源处理。根据点声源传播衰减模式,可推算施工期间与噪声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从而可就施工机械噪声的影响作出评价。取各种施工机械和施工活动噪声A声级范围的中间值作为参考声级r0,计算各种施工机械施工时不同距离的噪声预测值,详见表19。表19施工区噪声源在不同距离的噪声预测值dB(A)声级值噪声源距离(m)051550100200300500600挖掘机93~958474.564585248.54442.5推土机93~948676.566605450.54644.5砼搅拌机95~979080.570645854.55048.5振捣器86~888474.564585248.54442.5自卸卡车92~968979.569635753.54947.5由表19可知,在不考虑噪声叠加的情况下,所有固定施工机械施工噪声在距离100m范围内均超过《建设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的土石方作业夜间标准55dB(A)。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供水管道沿线500m范围内基本没有居民区,施工机械活动对居民的影响很小,且施工结束后噪声随即会消失。(5)噪声治理措施首先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和消声降噪措施,应控制在晚10时~早6时期间不施工,对施工区周边离居民区较近处设隔音屏障,减少机械振动,减少使用强噪声机械,进出车辆禁止鸣笛,施工现场加强管理。2、施工期扬尘与废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对大气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扬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场地的土地平整;(2)土方的挖掘扬尘和现场堆放扬尘;(3)建筑材料(白灰、水泥、砂子、石子、砖等)的现场搬运及堆放扬尘;(4)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扬尘;(5)车辆来往所造成的现场道路扬尘。由于工程施工污染源强不大,且大部分属于流动性和间歇性污染源,随着施工结束而消失,因此不会导致该地区大气质量的劣变。为了减小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1)工程施工方案中必须有防止泄露遗撒等造成环境污染的措施;(2)施工现场设立环境保护措施标牌;(3)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禁止在施工现场进行熔融沥青或焚烧油毡、油漆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体;(4)工程施工现场地坪必须进行硬化处理,有条件的采取混凝土地坪,工地周围设围档,经常喷水抑尘,要使工地内地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减少工地内起尘的条件,虽然喷水对施工将产生一些影响,但对扬尘控制是非常必要的;(5)所有工地出入口要设置清洗车轮措施,设有专人清洗车轮及清扫出入口卫生,确保出入工地的车轮不带泥土;(6)工程施工现场必须设立垃圾暂存点,并及时回收、清运工程垃圾;(7)高处工程垃圾应用容器垂直清运、严禁凌空抛撒及乱倒乱卸;(8)工程施工现场必须建立洒水清扫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洒水和清扫工作;(9)建筑工地应使用预拌混凝土,禁止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搅拌、现场消化石灰、拌石灰土等产生粉尘污染的作业;(10)禁止在4级以上(包括4级)风力气象条件下进行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11)工程建设必须设置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并保证专款专用;(12)施工人员炊事燃料必须使用清洁能源,不得燃煤。(13)对于施工期临时堆置残土,要进行围挡和覆盖,以防止产生扬尘。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1)生产废水本项目施工期的生产废水主要包括砂料冲洗、砼拌合与养护等,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此部分生产废水可不用处理,就地分散排放即可。(2)施工排水施工期间,在13+700~13+900段,由于地下水埋深为1.4-1.5m,水位较高,要通过降水的方式进行管道施工,该部分水质较好,排放之后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可直接就近排向低洼地段。(3)生活污水施工期间,高峰时现场施工人员及工地管理人员约120人。工地设简易住宿、食堂、厕所,工地生活用水按0.1m3/人·d计,用水量为12m3/d;排放系数以0.85计,排放量约为10.2m3/d。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及动植物油等。对于上述生活污水,较难收集排入市政管网,因此可在现场设干化池进行沉淀和蒸发处理。修建30m3塑膜全防渗干化池,长6m,宽5m,深1m,基本可以满足处理需要。可将施工现场产生的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干化池进行蒸发处理。可见,施工期间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不会对周边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包括土方阶段的废渣土、结构阶段的废砂石、混凝土、木屑、废钢筋头等,另外还包括施工工人排放的日常生活垃圾。本项目施工沿线弃土(渣)量不大,所挖土方量待施工结束后大部分回填,多余土方可就地进行平整。施工期间,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48kg,可在生活区设置垃圾收集站,集中收集运走处理。同时设置临时厕所,每隔7~10天清运一次,送至指点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间的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影响不大。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分析(1)水土流失现状项目区属于典型内陆干旱气候,降雨量小,蒸发强烈,气候干燥,管道经过的平原农田,以种植棉花、哈密瓜等为主;经过的平原荒漠区植被稀疏;经过的戈壁滩几乎没有植物。这些为风蚀和水蚀提供了有利条件。项目区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交错期,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土保持建设规划》,工程区处于流域低山地带为轻度水蚀、中度风蚀区,土壤平均平均侵蚀模数为2000t/km2.a,平均流失厚度在2.5mm/a左右。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划分的公告》,分析本项目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损检测外协协议书
- 研发业绩协议书范文
- 协议书格式范文遗赠
- 贫民救助协议书范本
- 占用土地协议书范本
- 线上整体运营协议书
- 维修儿童之家协议书
- 双方签定复婚协议书
- 矿石认购协议书模板
- 门口道路使用协议书
- 2025年03月广西玉林博白县总工会社会化工会工作者1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GB/T 37133-2025电动汽车用高压连接系统
- 2024年榆林市榆阳区公立医院招聘考试真题
- Unit 2 Go for it!Understanding ideas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
- 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型)培训教学课件
- 某连锁药店的营销策略研究
- 中小跨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讲稿PPT(107页)
- HG第四章显示仪表
- 二五公式验光法
- 车库建筑设计规范《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修订对照表(202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