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城镇房屋建筑使用安全
综合治理办法——这是本市出台的第一个有关城镇房屋建筑在使用安全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出台过程:2009年3月开始,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会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启动了《北京市城镇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综合治理办法》的编制工作。2010年3月完成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并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网站上公开征求了意见。2010年6月12日,北京市政府正式颁布。主要特点:形成了管理的链条扩大了管理的范围落实了各方主体责任理顺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关系丰富了管理手段将抗震加固纳入了房屋建筑安全管理范畴突出了安全问题的治理意义:改变了:过去“重事后、轻事前”、“重治危、轻防危”的被动管理方式实现了:由“治危”向“防危”由“处理结果”向“消除隐患”由“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
《办法》的概况:《办法》共九章六十二条,分为:总则,安全责任,安全使用,检查维护,安全评估与鉴定,安全问题的治理,应急抢险,监督与管理,附则。总则目的和依据:
为规范房屋建筑使用行为,加强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适用对象:
本市行政区域内城镇国有土地上各类房屋建筑的安全使用、检查维护、安全鉴定、安全问题治理等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城市市区(包括建制镇)之外的农村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由区县人民政府参照本办法执行。管理范围:
本办法所称房屋建筑是指依法建造或者依法登记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包括附属构筑物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本办法所称的附属构筑物是指房屋配套建设的围墙、烟囱、水塔等。本办法所称设备是指电梯、压力容器、锅炉与压力管道、燃气设施、消防设施、电气设施、防雷装置和二次供水设备等。管理原则:合理使用定期检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确保安全监管部门: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镇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监督管理。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城镇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监督管理。
规划、市政市容、公安、安监、质监、卫生、气象、工商、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安全责任房屋建筑使用安全责任人:房屋建筑的所有人是房屋建筑使用安全责任人(以下简称安全责任人)。房屋建筑所有人下落不明或者房屋建筑权属不清晰的,实际占有人是安全责任人。安全责任人责任:
安全责任人应当对房屋建筑的安全使用、检查维护、安全鉴定、安全问题治理等承担责任,保证房屋建筑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房屋建筑管理人定义:
房屋建筑管理人(以下简称管理人)是对房屋建筑使用安全承担管理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自行管理的房屋建筑,安全责任人是管理人。委托管理的房屋建筑,受托人是管理人。
管理人责任:
管理人应当对房屋建筑进行检查维护,对于检查中发现的房屋建筑使用安全问题向安全责任人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可以接受安全责任人委托组织对房屋建筑安全问题进行治理,对危害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行为进行制止、报告,并定期开展房屋建筑使用安全宣传活动。房屋建筑使用人责任:
房屋建筑使用人(以下简称使用人)应当合理使用房屋建筑,并进行日常查看,发现使用安全问题向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报告。
房屋建筑设计单位责任:
房屋建筑设计单位应当在房屋建筑达到设计使用寿命前5年,以书面形式告知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使用人,并同时告知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房屋建筑建设单位责任:
新建房屋建筑,建设单位在交付使用时,应当向购房人提交质量保证书、房屋建筑使用说明书及其他文件,明确告知购房人房屋建筑的各项性能指标、使用与维护保养要求、质量保修内容等。安全使用禁止行为:1、改变用途2、改变动结构3、影响安全和公共利益禁止改变用途
居住区内,居住建筑的使用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居住之外的经营性用房。使用人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房屋建筑所有人同意。禁止改变动结构
使用人不得在房屋顶部增设塔架,不得超过城市规划中限定的建筑物高度设置广告牌,不得在房屋顶部、地下或者其他部位增设永久性或者临时性建筑或者构筑物等,不得改变房屋承重体系。
因特殊需要,经房屋建筑所有人和利害关系人同意,在房屋顶部或者其他部位搭建附属房屋,应当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房屋建筑外墙或者房顶增设广告牌,应当符合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并遵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
使用人在使用房屋建筑时,不得有下列影响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行为:(一)擅自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二)违法存放易燃、易爆、放射性、侵蚀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物品;(三)超过设计使用荷载使用房屋;(四)堵塞疏散通道,封闭建筑物的疏散出口,损坏消防设施;(五)擅自拆改防雷装置;(六)擅自拆改燃气、供暖、供电、通讯线路等设施设备。装修登记
实施房屋装修前,应当向房屋管理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管理人办理登记手续。未办理登记手续的,不得进行装修施工。管理人应当将装修中的禁止行为明确告知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的,不得进行装修施工。
使用人未登记进行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处罚。第三十五条:装修人未申报登记进行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的,由城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5百以上1千元以下的罚款。装修要求:
装修施工应当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施工,保证房屋建筑的整体结构安全。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人应当依据相关规定对房屋建筑的装修活动进行巡查和监督。检查维护检查维护安全档案及人员配备日常检查特定检查(管理人责任和义务)违法行为制止配合检查义务(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使用人)线路、管道、设备的维修
(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安全档案及人员配备管理人应当建立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档案并向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相关信息。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内至少配备一名具有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对所辖房屋建筑进行安全管理。安全评估与鉴定评估与鉴定的委托
房屋安全的评估与鉴定由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使用人或者对房屋建筑安全造成影响的责任人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
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应当将评估与鉴定结论告知委托人,并同时上报市和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记入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档案。房屋建筑的定期安全评估
安全责任人应当根据物业类型、已使用时间、使用寿命等不同情况,定期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安全评估。费用由--------承担。(一)学校、幼儿园、医院、体育馆、商场、影剧院、宾馆等大型公共建筑和人员密集场所的房屋建筑,每5年应当进行一次评估;(二)使用满30年的居住建筑,每10年应当进行一次评估;(三)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仍继续使用的,每2年应当进行一次评估;(四)建在河涌、水渠、山坡、软基、采空区等危险地段的房屋建筑,自房屋建筑交付使用起,每5年应当进行一次评估;(五)梁、板、柱等结构构件和阳台、雨罩、空调外机支撑构件等外墙构件及地下室工程,自房屋建筑交付使用第30年起应当进行第一次评估,以后每10年应当进行一次评估;(六)悬挑阳台、外窗、玻璃幕墙、外墙贴面砖石或抹灰、屋檐等,自房屋建筑交付使用起每10年应当进行一次评估。
房屋建筑安全鉴定
房屋建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安全责任人应当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安全鉴定。房屋安全鉴定费用,由安全责任人承担;人为原因导致房屋建筑出现安全问题的,鉴定费用由责任人承担。(一)出现结构开裂、变形,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危及使用安全迹象的;(二)拟进行结构改造或者改变使用用途的;(三)遭受自然灾害影响,出现结构损伤的;(四)毗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房屋建筑使用安全可能或者已经受到影响的;(五)因火灾、爆炸、碰撞、振动等外部事故影响,出现损伤的;(六)擅自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七)其他依法应当进行安全鉴定的。
督促
行政主管部门对出现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应当督促安全责任人委托鉴定机构对房屋进行安全鉴定;安全责任人拒不委托鉴定的,由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委托鉴定,费用由安全责任人承担。房屋安全鉴定机构房屋安全鉴定由依法设立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实施。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应当对其出具的鉴定报告负法律责任。房屋安全鉴定机构不得转包或者分包鉴定业务。对安全鉴定机构的处理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予以通报批评:(一)未按照国家和本市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规定的程序、项目和内容实施鉴定活动的;(二)将鉴定业务转包或者分包的。安全问题的治理治理的责任人
房屋建筑安全问题的治理,由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实施。管理人应当在安全责任人授权范围内进行治理。在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下,管理人、使用人可依法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安全问题进行治理,以排除危险,并应当及时通知安全责任人。治理的措施及费用
对存在安全问题的房屋建筑,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修缮、解除危险、拆除的处理措施。房屋建筑安全问题的治理费用,由安全责任人承担;人为原因导致房屋建筑出现安全问题的,其治理费用由责任人承担。房屋修缮
原则:房屋修缮工程必须符合国家和本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要求。修缮的定义
本办法所称修缮是指为保持和提高房屋的完好程度与使用功能或者为延长房屋耐用年限,对既有房屋建筑进行必要的维护、维修、拆改、翻修和再装饰所进行的查勘、设计、施工和验收等过程控制活动。抗震加固
未经抗震设防或者建筑抗震设防类别需要提高的房屋建筑,应当进行抗震鉴定并依据鉴定结论进行加固处理。危险房屋解除危险危险房屋的确认确认危险房屋的鉴定结论,应当由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做出。危险房屋的处理
经鉴定属于危险房屋的,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应当按照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结论的处理类别进行治理。危险房屋的处理类别分为观察使用、处理使用、停止使用和整体拆除。危险房屋治理
经鉴定为危险房屋的,安全责任人应当按照鉴定机构的处理建议,及时加固或者修缮治理;安全责任人拒不按照处理建议修缮治理,或者进行阻碍的,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权采取指定单位代为治理等强制措施,发生的费用由安全责任人承担。解危
鉴定结论的处理建议为停止使用或者整体拆除的,使用人应当立即搬出。使用人拒不搬出的,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安全责任人、使用人发出停止住用通知,要求限期搬出。逾期未搬出的,由区县人民政府组织搬出。义务
发生房屋倒塌事故时,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应当立即采取妥善的处理措施,并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向房屋所在地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督促
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到危险房屋鉴定结论后,应当对解危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房屋未及时解危的,应当向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发出城镇危险房屋解危通知,要求及时解危。
经核定的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无力承担危险房屋治理费用的,可以书面申请由房屋所在地区县人民政府实施解危。救济
使用人搬出的危险房屋为其唯一居住用房的,可以向房屋所在地区县人民政府申请临时安置住房。
安全责任人积极主动治理危险房屋,危房治理期间,使用政府提供的安置住房的,租金按公房租金标准计收;由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代为治理,危房治理期间,使用政府提供的安置住房的,按该区域市场价格计收租金。
经核定的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危险房屋治理期间,安置房的租金按廉租住房有关规定计收。
使用人由政府提供临时安置住房的,在危险房屋治理结束后应当限期搬出,逾期不搬的,按该区域市场价格计收租金。应急抢险原则房屋应急抢险遵循属地为主、分级负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快速反应、统一指挥、保障有力的原则。应急抢险的处理
超过设计使用年限、修缮不及时或风、雨、雪等自然外力作用,以及由于非正常使用等原因导致出现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的突发性事故时,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应当立即采取妥善的处理措施,并向房屋所在地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积极配合进行应急抢险和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职责分工
市建筑工程事故应急指挥部城镇房屋安全突发事故应急分指挥部(以下简称分指挥部)负责研究制定本市城镇房屋安全突发事故的应急工作管理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协调推进房屋安全突发事故应急机制建设;组织指挥重大和特别重大房屋安全突发事故的应对处置工作;指导、协调、督促区县开展一般和较大突发事故的应对处置工作;负责指导、督促各区县人民政府房屋安全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各区县人民政府负责定期组织排查和及时督促责任主体消除本辖区内各类房屋安全隐患;负责组织、协调、实施本辖区内一般、较大房屋安全突发事故的应对处置工作;配合分指挥部开展重大以上房屋安全突发事故的处置工作,做好先期救援和后期保障工作;负责督促、协调房屋安全行政主管部门动态收集、跟踪各类房屋突发事故预警和处置信息,并及时上报分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分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应急抢险措施
突发事故发生后,分指挥部和区县人民政府实施房屋应急抢险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下列措施:(一)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二)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三)切断电力、可燃气体和液体的输送;(四)利用邻近建筑物和有关设施;(五)拆除或者破损毗邻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应急治理专项资金市和区县政府在紧急情况下,应安排房屋应急治理资金,用于紧急情况下危险房屋的鉴定、加固、拆除或者居住人员的搬出安置等费用的垫付。
监督与管理
本市涉及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其职责,负责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区县相应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房屋建筑使用安全活动的管理。
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安监行政主管部门质监行政主管部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气象行政主管部门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
市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执行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求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使用人提供有关房屋建筑使用安全方面的文件和资料;(二)进入被检查现场进行检查;(三)发现有影响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行为时,责令改正。对管理人的处理
管理人违反本办法,对已发现的或者应当发现的房屋建筑安全问题未按照职责范围进行治理和报告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予以通报批评。
使用人在住宅装饰装修活动中,未按规定采取必要的消防措施,擅自动用明火和进行焊接作业的,由公安机关依据《消防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处罚。
第六十三条违反规定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
使用人在装修过程中擅自变动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十九条规定处罚。
房屋建筑使用者在装修过程中擅自变动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使用人擅自变动或者破坏房屋建筑抗震构件、隔震装置、减震部件或者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等抗震设施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处罚。第二十六条违反本规定,擅自变动或者破坏房屋建筑抗震构件、隔震装置、减震部件或者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等抗震设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个人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经鉴定需抗震加固的房屋建筑工程在进行装修改造时未进行抗震加固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处罚。第二十八条违反本规定,经鉴定需抗震加固的房屋建筑工程在进行装修改造时未进行抗震加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以围攻、谩骂、殴打或者以其它方式拒绝、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房屋建筑安全管理职责,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由其所在单位、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谢谢大家谢谢观看/欢迎下载BYFAITHIMEANAVISIONOFGOODONECHERISHESANDTHEENTHUSIASMTHATPUSHESONETOSEEKITSFULFILLMENTREGARDLESSOFOBSTACLES.BYFAITHIBYFAITH安全注射与职业防护PART01一、安全注射二、职业防护主要内容安全注射阻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健康报》
别让输液成为一个经济问题有数据显示,是世界最大的“注射大国”。2009年我国平均每人输液8瓶,远远高于国际上人均2.5—3.3瓶的平均水平。我国抗生素人均消费量是全球平均量的10倍。因此我国被称为:
“输液大国、抗生素大国和药品滥用大国”。2016年国家十五部委重拳出击
遏制细菌耐药《阻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2016-2018年)》专项工作指导方案量化指标医疗卫生机构安全注射环境、设施条件、器具配置等合格率100%医务人员安全注射培训覆盖率100%规范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实施注射100%(硬膜外麻醉、腰麻除外)医疗卫生机构对注射后医疗废物正确处理率100%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安全注射质控覆盖率100%医务人员安全注射知识知晓率≧95%医务人员安全注射操作依从性≧90%医务人员注射相关锐器伤发生率较基线下降≧20%相关内容基本概念安全注射现况不安全注射的危害如何实现安全注射意外针刺伤的处理
基本概念
注射
注射是指采用注射器、钢针、留置针、导管等医疗器械将液体或气体注入体内,达到诊断、治疗等目的的过程和方法。包括肌内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输液或注射、牙科注射及使用以上医疗器械实施的采血和各类穿刺性操作。
基本概念
符合三个方面的要求:对接受注射者无危害;对实施者无危害;注射后的废弃物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危害。不安全注射发生率东欧:15%中东:15%亚州:50%印度:50%中国:50%对我国某地3066个免疫接种点的调查表明:一人一针一管的接种点为33.5%一人一针的接种点为62.1%一人一针也做不到的接种点......
目前情况
不安全注射
没有遵循上述要求的注射常见不安全注射-对接受注射者不必要的注射注射器具重复使用注射器或针头污染或重复使用手卫生欠佳注射药品污染不当的注射技术或注射部位医用纱布或其他物品中潜藏的锐器常见不安全注射-对接受注射者减少不必要的注射是防止注射相关感染的最好方法据调查,从医疗的角度来说,有些国家高达70%的注射不是必须的应优先考虑那些同样能达到有效治疗的其他方法口服纳肛不安全注射-对实施注射者采血技术欠佳双手转移血液不安全的血液运输手卫生欠佳废弃锐器未分类放置不必要的注射双手针头复帽重复使用锐器锐器盒不能伸手可及患者体位不当不安全注射-对他人不必要的注射带来过多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处置不当废弃锐器置于锐器盒外与医用纱布混放放在不安全的处置地点—如走廊中容易拌倒废物处理者未着防护用品(靴子,手套等)重复使用注射器或针头最佳注射操作注射器材和药物注射器材药物注射准备注射管理锐器伤的预防废物管理常规安全操作手卫生手套其他一次性个人防护装备备皮和消毒清理手术器械医疗废物二次分拣2023/7/6Dr.HUBijie1042023/7/611/05/09104锐器盒摆放位置不合适,放在地上或治疗车下层头皮针入锐器盒时极易散落在盒外,医废收集人员或护士在整理过程中容易发生损伤不正确使用利器盒绝大部分医务人员对安全注射的概念的理解普遍仅局限于“三查七对”,因此安全注射的依从率也非常低。安全注射现况滥用注射导致感染在口服给药有效的情况下而注射给药临床表现、诊断不支持而使用注射治疗
由于滥用注射,导致感染的发生几率明显增加。安全注射现况注射风险外部输入风险:注射器具、药品、材料等产品质量;非正确使用信息,非正规或正规培训传递错误信息,非合理用药及操作习惯等。内部衍生风险:注射的“过度”与“滥用”、非正确的注射、未达标的消毒灭菌、被相对忽略的职业暴露、不被关注的医疗废物管理。
安全注射现况
当前院感注射途径传播的高风险因素使用同一溶媒注射器的重复使用操作台面杂乱,注射器易污染注射后医疗废物管理欠规范---注射器手工分离与二次分捡
对患者的危害-------传播感染
是传播血源性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不安全注射的最主要危害。注射是医院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不安全注射的危害导致多种细菌感染,如脓肿、败血症、心内膜炎及破伤风等。败血症破伤风心内膜炎脓肿不安全注射
不安全注射的危害
对医务人员的影响
针刺伤:每年临床约有80.6%-88.9%的医务人员受到不同频率的针刺伤!原因:防护意识薄弱、经验不足、操作不规范、防护知识缺乏。
不安全注射的危害
对社会的危害
拿捡来的注射器当“玩具”
不安全注射的危害
如何实现安全注射三防:人防、技防、器防四减少:减少非必须的注射操作减少非规范的注射操作减少注射操作中的职业暴露减少注射相关医疗废物
如何实现安全注射
重视环境的准备警惕锐器伤正确物品管理严格无菌操作熟悉操作规程执行手卫生安全注射
如何实现安全注射
进行注射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活动。严禁在非清洁区域进行注射准备等工作。应在指定的不会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干净区域里,进行注射准备。当进行注射准备时,必须遵循以下三步骤:1.保持注射准备区整洁、不杂乱,这样可以很容易清洁所有表面2.开始注射前,无论准备区表面是否有血液或体液污染,都应清洁消毒。3.准备好注射所需的所有器材:-无菌一次性使用的针头和注射器-无菌水或特定稀释液等配制药液-酒精棉签或药棉-锐器盒重视环境的准备手卫生之前先做脑卫生!观念的改变非常重要!安全注射,“手”当其冲!认真执行手卫生工作人员注射前必须洗手、戴口罩,保持衣帽整洁;注射后应洗手。操作前的准备注射前需确保注射器和药物处于有效期内且外包装完整。操作前的准备给药操作指导单剂量药瓶——只要有可能,对每位患者都使用单剂量药瓶,以减少患者间的交叉污染多剂量小瓶——如果别无选择,才使用多剂量药瓶-在对每个患者护理时,每次只打开一个药瓶-如果可能,一个患者一个多剂量药瓶,并在药瓶上写上患者姓名,分开存储在治疗室或药房中-不要将多剂量药瓶放在开放病房中,在那里药品可能被不经意的喷雾或飞溅物污染药物准备给药操作指导丢弃多剂量药瓶:-如果已失去无菌状态-如果已超过有效日期或时间(即使药瓶含有抗菌防腐剂)-如果打开后没有适当保存-如果不含防腐剂,打开超过24小时,或制造商建议的使用时间后-如果发现未注明有效日期、储存不当,或药品在不经意间被污染或已知道被污染(无论是否过期)药物准备给药操作指导具有跳起打开装置的安瓿瓶——只要有可能,就使用具有跳起打开装置的安瓿瓶,而不是需要金属锉刀才能打开的安瓿瓶如果是需要金属锉刀才能打开的安瓿瓶,在打开安瓿瓶时,需使用干净的保护垫(如一个小纱布垫)保护手指药物准备准备好注射所需的所有器材:-无菌一次性使用的针头和注射器-无菌水或特定稀释液等配制药液-酒精棉签或药棉-锐器盒注射准备对药瓶隔膜的操作步骤在刺入药瓶前用蘸有70%乙醇棉签或棉球擦拭药瓶隔膜(隔层),并在插入器材前使其晾干每次插入多剂量药瓶都要使用一个无菌注射器和针头不要把针头留在多剂量药瓶上注射器和针头一旦从多剂量药瓶中吸出药品并拔出,应尽快进行注射注射准备贴标签多剂量药瓶配制后,应在药瓶上贴上标签:-配制日期和时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配制浓度-失效日期和时间-配制者签名对于不需要配制的多剂量药品,贴上标签:-开启日期和时间-开启者名字和签名注射准备皮肤消毒剂在有效期内使用。严格落实皮肤消毒的操作流程(以注射点作为中心,自内向外,直径5cm以上)。一人一针一管一用,禁止重复使用。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使用同一溶媒配置不同药液时,必须每次更换使用未启封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抽取溶媒。必须多剂量用药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次使用。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红圈标注地方绝对不能碰触!××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皮肤消毒后不应再用未消毒的手指触摸穿刺点!皮肤消毒后应完全待干后再进行注射!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现配现用药液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药品保存应遵循厂家的建议,不得保存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区域,疑有污染或保存不当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妥善处置。
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
2小时内:——输注类药品;
24小时内:
——溶媒启封抽吸后;
——灭菌物品启封后(棉球、纱布等)提倡使用小包装。每周更换2次:
——非一次性使用的碘酒、酒精等,容器应灭菌。
7天内:——启封后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药品保存:——应遵循厂家的建议(温度、避光)——不得保存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区域。——疑有污染禁用。应注明开启时间物品管理
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用手传递利器禁止用手分离注射器针头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禁止随意丢弃锐器,随时入锐器盒禁止用手直接抓取医疗废物
操作时保证充足光线、空间宽敞
操作时从容不迫
操作时尽可能采用有安全保护装置的锐器六禁止三操作警惕锐器伤耐用,防穿透,防渗漏。大小合适,锐器可以完整放入。可能产生锐器的地方均配,不需二次分捡。放置的位置醒目且方便使用,治疗车要放在上层的侧面。一次性使用、禁止徒手打开、清空或清洗重复使用。禁止放入其他杂物。到达3/4时及时封闭。在转运过程中确保密闭,避免内容物外漏。
规范使用锐器盒
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体液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其他04年7月23日,广州某医院在一次急诊抢救意外伤中,9名医务人员均直接接触了出血较多的重伤员。当时病人血肉模糊,鲜血喷到了当班急诊医生的身上、脸上和眼睛里,另一名医生在为病人清创缝合时被扎破手指,麻醉科医生带着受伤的手指为病人进行麻醉。当时参与抢救的多数医务人员的白大衣、口罩都被病人的鲜血染湿了。3天后这位病人被检测出是艾滋病人,HIV抗体反应强阳性。半年后有2名医务人员血液检出艾滋病毒抗体阳性,造成一起艾滋病职业暴露的悲剧。“艾滋惊魂”事件
锐器伤案例山东某院妇产科主任因全身发黄、乏力等去查体,结果是大三阳且转氨酶高达1300多,诊断暴发性肝炎。事后回忆,发病前曾为一大三阳病人手术时,被针刺伤过,当时未在意,没做任何处理!某院一检验科医生给一丙肝患者进行血气分析,不慎被沾有病人血液的针头刺伤,第三个月出现肝炎症状,感染丙肝病毒。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类①感染性职业暴露(主要指血源性病原体引起的暴露)②放射性职业暴露③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④其他职业暴露
中国医务人员特别需要防范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
——血源性感染!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感染HIV:全球每年至少
1000名医务人员感染HCV、HBV等:触目惊心血源性传播病原体种类:细菌、病毒、真菌等30多种血源传播最多:HIV、HBV、HCV比人们通常想象的要多的多。医务人员面临传播危险最大的血源性传播疾病1、HBV-感染率为6%~30%2、HCV-感染率为3%,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翡翠手镯授权合同范本3篇
- 中小学校长职业聘用协议示例(2024版)版B版
- 2024版劳动合同乌鲁木齐
- 个人对个人汽车租赁合同样本2024版B版
- 西华师范大学《工程地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版城市公交出租车服务承包管理合同3篇
- 无锡学院《水声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版建筑工程保险条款标准协议样本版B版
- 二零二五版合同能源服务与节能技术研发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酒店客房用品绿色包装设计采购合同2篇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团体标准解读
- GB/T 3324-2024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
- NGS二代测序培训
- 《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材料化学专业)
- 小红书食用农产品承诺书示例
- 钉钉OA办公系统操作流程培训
- 新生儿科年度护理质控总结
- GB/T 15934-2024电器附件电线组件和互连电线组件
-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知识培训
- 高层次人才座谈会发言稿
- 垃圾清运公司管理制度(人员、车辆、质量监督、会计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