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继续教育-《会计职业道德》_第1页
会计继续教育-《会计职业道德》_第2页
会计继续教育-《会计职业道德》_第3页
会计继续教育-《会计职业道德》_第4页
会计继续教育-《会计职业道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继续教育——《会计职业道德》.txt老公如果你只能在活一天,我愿用我的生命来延续你的生命,你要快乐的生活在提出分手的时候请不要说还爱我。会计继续教育——《会计职业道德》第二讲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知识点(一)什么是道德、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古人云"道者,路也",以"道"表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做人做事的道理和规矩;"德者,得也",把认识了"道"内得以已,外施于人,称为"德"。《论语·述而》曾有"志于道,据以德"的论述,其意思是说内心得"道"且施于人便具有"德"。但把道德二字连起来作为一个概念则是出自《荀子·劝学篇》。荀子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其思是说,如果人们做到使自己的一切言行都符合礼的规则,就算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一般来说,道德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想意识形态,它包含与特定社会阶段相适应的一系列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因而在中国思想史上,道德除了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外,也包含人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品质,以及对人的善恶评价等内容,而这些对维系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科体系中,道德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活动,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必须对个人的行为加以约束,以保障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除了依靠政治、法律等手段以外,还必须依靠一定阶级利益引申出来的行为原则和规范,即属于阶级的道德。由此,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道德做出了科学的解释,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的约束力量来实现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通过善与恶、是与非、荣与辱、正义与邪恶、诚实与虚伪等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通过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等社会道德实践活动以及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并推动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发展。知识点(二)本质是与现象相对应的一个范畴。道德本质就是指道德作为道德而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性质,是道德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道德内部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总和。道德本质和道德根源有密切联系,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社会经济关系中寻找道德的根源,认为道德是一种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从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马克思曾经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作为社会精神生活之一的道德深深根植于社会经济关系中,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该社会的上层建筑服务。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知识点(三)1.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道德体系的性质。2.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内容。3.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决定道德的变化。(1)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道德体系的性质。道德的性质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道德体系的社会性质,由此而形成各种不同道德体系的区别和对立;二是指道德体系的历史性质,由此区分出积极的、进步的道德和保守的、落后的道德。道德性质的这两层含义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这都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种道德的历史类型,即原始社会的道德、阶级道德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之所以有不同的道德的历史类型,其差别或对立只能从社会经济关系中找到合理的解释。(2)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内容。道德所要调节的是个人同他人、个人同社会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对这个问题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和处理方式,产生了不同的道德体系。不同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是不同道德体系的主要内容。(3)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决定道德的变化。由于道德的性质取决于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故而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人类历史上道德体系的发展变化和新旧更替都导源于当时社会经济的需要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经济关系不断变化,当旧的社会经济关系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新的经济关系逐渐产生时,新旧道德的对立和斗争便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在新的社会经济关系完全代替了旧的社会经济关系之后,新的道德体系就会取代旧的道德体系,在道德领域中占据支配地位,从而决定社会的道德风貌和道德风尚。尽管新的道德观念会从不同的方面或多或少地承续前人的某些优良的道德传统,但人们存在于新的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地位之中,所以新道德就有着异于旧道德的过程,一个由低级道德形态向高级道德形态发展的渐进的上升过程。决定这一过程的深层原因就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它是新的经济关系战胜并取代旧的经济关系的结果。不但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会引起新旧道德体系的更替,就是同一经济关系内部的某些重大变化意味着人们之间物质利益关系的局部变化。人们依据某种变化了的利益关系去重新认识道德体系,在道德体系内部做相应的调整、更新,或抛弃或增强,或对原有的概念赋予新的含义。我们当今社会主义道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也是随社会经济关系内部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总之,不论是新旧道德体系更替过程中的质变,还是同一道德体系内部的量变或部分质变,其根源都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就是道德随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历史。虽然由于道德的相对独立性,其变化与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并不是同步的,如资产阶级的一些腐朽观念至今还在影响、毒害着一部分人。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阶级社会里,社会经济关系直接表现为经济关系,因而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因为不同的阶级都会从本阶级所处的经济地位提出道德观念,形成本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以此作为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不同阶级的道德反映着不同阶级的利益、愿望、任务和要求;不同阶级都以自己阶级的道德作为斗争武器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当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强调道德的阶级性的同时不否认道德的全民性因素,即对同一时代和不同时代的社会关系来说,不同阶级或对立阶级道德之间有共同的地方以及相互联系之处,有历史的继承性。但应该明确,道德阶级性居支配地位,道德全民性因素受阶级性的制约并通过阶级性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具有决定性作用,但这种决定性的作用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因为道德本身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充分地表现在:首先,道德与经体内容有所不同,但有一些基本内容是继承发展的,有连续性,也是相对稳定的。(3)适应性和实用性。职业道德的要求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因职业而异的。各行各业都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具体的职业条件,以及从事职业人员的能力,采取简单易行、容易接受的生动而明确的形式,制定一些条款、规章,把职业道德具体化和通俗化,从而使人们易于把握,便于践行。职业道德的要求是适应职业活动来表达的,并在此过程中体现出其适应性和实用性。3.职业道德的作用(1)职业道德是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物质文明的建设需要各行各业的人相互协作,自觉做好本职工作,为物质文明的发展尽职尽力。各行各业的人们只有确立了相应的职业道德观念,并将转化为自己内心的信念、良心、义务和荣誉感,形成高尚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本职业集体与他职业集体之间的关系才能激发出强烈的工作热情,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使国家和民族的物质文明建设蓬勃发展。否则,如果一个社会的公民职业道德观念淡薄甚至不讲职业道德,就不能完全履行自己的职责,物质文明建设也会出现停滞、僵化的局面。(2)职业道德能够促进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与发展。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各行各业都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与整个社会发生着联系,一方面,通过职业活动创造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为建设精神文明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人们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能否遵守职业道德,对社会风尚的培养有直接的关系。如果人人都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就能自觉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去处理各种职业关系,正确使用职业权力,努力履行职业义务,就能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培养出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风尚。否则,如果人们不讲职业道德,就可能滥用自己的职业权力,违背职业道德规范,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形成尔虞我诈、制假贩假、追名逐利等种种不良社会风气。(3)职业道德能促使人们优良品质的养成。职业道德的内容丰富,包括职业认识的提高、职业情感的培养、职业意志的锻炼、职业理想的树立,以及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的养成等。人们在职业生活实践中进行学习和锻炼,职业道德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职业道德规定了具体职业的社会责任,指导人们在具体的职业岗位上,确立具体的职业生活目标,选择具体的职业生活道路,形成具体的人生观和职业理想,培养具体的职业道德品质。一个人能否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是否注重职业道德的修养。职业生活中虚伪、浮躁、狭隘、狡诈、推诿、固执、虚荣等往往导致一个人碌碌无为,一事无成或误入歧途;而职业生活中勤奋、诚实、谦虚、守信、细心、勇敢、宽厚等优良品质,则会使人在人生和事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取得成功。所以,一个人在职业生活中努力培养、锻炼各种优良品质,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理想和职业道德情操,对自身和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4)职业道德可以推动道德体系的完善。在社会中道德要求的普遍习惯表现较强,只有当它结合各个职业或行业的特点具体化为职业道德,才能真正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去。例如,我国党和政府为了加速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号召各行各业紧密地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履行自己的职责,如要求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克服困难,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艰苦朴素的传统等。具体到职业道德中,就是要求大家不计个人得失、勇于牺牲个人利益而维护国家利益。所以,职业道德弥补了公共道德原则化的不足,使国家的道德体系和内容更加完善,以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秩序的安定。知识点(六)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1.会计职业道德是什么?会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具体生活、工作中、是指会计工作、会计人员、会计制度、会计组织、会计理论…。会计职业道德贯穿于上述各个方面的全过程。进行会计工作、培训会计人员、制定会计制度、建设会计组织、研究会计理论,都离不开会计职业道德。它是一种导向,一种指导思想。2.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职业分工的结果,在人们之间形成了不同的职业群体。不同的职业群体需要不同的职业能力,承担着不同的职业责任,服务于不同的职业对象,在不同的条件下活动,处理着不同的职业任务,遵循着不同的职业准则。会计职业是从事会计活动的特殊全体的管理职业。它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以数字反映经济活动始终,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生产情况、经济活动规律以及经济活动趋势等给予及时的反映和科学的预测。会计职业的主要目标是使会计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达到应有的境地和标准,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提供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可靠信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从事会计职业的工作者又提出新的要求,不但要求要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提出会计信息,而且也要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对信息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企业有关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会计职业的特点是由它的职能决定的。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因而,其职业特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协调组织内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会计活动是组织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因而会计要对组织的资产安全及有效运作负责,要对组织的管理者负责。事实上,组织的每项经济活动都涉及到管理者与当事者之间的管理和被管理关系,会计始终处于一个中介地位,要协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在双方发生分歧时,会计通常要做出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样等是与非的判断,并协调达成共识。(2)协调组织与外部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对公司与管理者来说,财务报表是管理者的成绩单,许多公司付给管理者的红利直接以公司财务报表的结果为依据。而投资者可以通过财务报表反映的综合结果来评价管理者在创造利润方面的业绩,同时以此预计公司将来的获利能力;债权人也可以通过财务报表知道组织的财务状况是否良好,债权是否安全等。这些判断的依据都来自会计的财务报表。但对于财务报表反映的数字,组织内部与外部当事人是处在不同地位的,会计则处在这两极的中介地位,要协调好外部与内部的关系。在许多情况下,组织的管理者希望隐瞒一些事实真相,而外部当事人则希望了解的越多越好。在这种情况下,会计通常要做出公正的评价,并准确地反映重要事实。(3)协调会计职业技术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关系。会计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职业,并有许多的职业技术规范。但它也是一个社会性很强的职业,其每项业务都涉及有关的当事人,实际上会计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因而就会经常出现"两难"的问题。有些虽然符合当事人愿望的但可能不符合技术要求;反之,若要坚持强调技术要求,则又违反当事人的意志。当技术性问题与社会性问题发生冲突时,会计应以职业道德的标准进行权衡。现代会计活动赋予了会计从业人员更高的使命,一要利用会计信息,使相关方面正确决策;二要利用会计信息有效配置和使用资源;三要利用会计信息及时防范和预警经营风险。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是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质量的保证则又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必须遵守会计执业行为的基本准则。这些执业基本准则至少应包括:①合法,即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会计事务,处理会计关系,行驶会计职权②真实,即必须如实地反映单位的经济活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杜绝"做假账"等虚假现象。③准确,即各种资料的来源、计算的方法和结论必须准确,避免出现误导。④完整,即收集和提供的各种会计资料必须全面、完整。⑤及时,即必须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时效性。这五方面的要求是密切相关的,缺一不可。这是会计从业人员执业的基本信条。会计工作要达到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就要求会计工业人员首先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其次应熟悉相关法规、依法办事;最后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胜任能力。一句话,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如前所述,职业道德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会计职业道德也不例外。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他律和自律两个阶段。他律是以会计职业责任和义务为核心,强调社会组织对会计职业个人的不正当行为的防范,因而他律道德原则的重点是限制或禁止性条款。自律是以职业良心、职业精神为核心,强调个人对社会的道德精神。因而自律道德规则的重点是描述个人内在的道德追求。盖而言之,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办理会计业务过程中树立和遵循的基本道德意识、规范和行为总和。它本身反映了会计职业中带有规律性和共性的东西,是各行各业会计所公认和遵守的。所以,它是从事会计职业所达到的基本要求。我国财政部曾在1996年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提出了则性规范,它包括敬业爱岗、熟悉法规制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商业秘密等。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规范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体系。根据国际惯例及我国当前的探索总结,会计职业道德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规范:①会计职业纪律规范;②会计职业责任规范;③会计职业能力规范;④会计职业自律规范。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由职业道德规范(准则)、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评价构成。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职业活动中的一种行为准则和标准,是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修养是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道德教育是客观外在的推动力,道德修养是主观内在的自我努力;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是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健康发展的保证。会计职业道德的和组成部分以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为核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3.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1)自觉性与强制性相结合一般来说,会计职业道德主要是依靠人的内心的能动性去实现。会计从业人员要按照业己形成和掌握的道德观自觉去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例如,一方面认真地审核原始凭证,避免不真实、不合法或不正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出现,要会计从业人员恪尽职守、坚持原则:另一方面它又与强制性相结合,即如果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要受法律制裁。在日常会计工作中,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会计法规往往同时发生作用。前者要求会计人员"应该怎么做",是一种对禁止性后果的确认,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力量。但应看到,会计职业道德大量通过《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形式和其他规章制度被固定下来,从而也会有"必须怎么做"的内在规定性,从而使会计职业道德也具有法律约束性。也就是说,某一会计现象可能属于道德调整的范围,又属于法律调整的范围。例如,坚持原则、依法办事,都为道德和法律所包容;违反道德,同时也违反法律,既要受道德的谴责,又要受法律的制裁。这种法律与道德的融合加强了道德力量,增强了法律威严。(2)经济的实践性与广泛渗透性相结合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会计职业道德全面、深入、系统地扎根于社会与经济生活最基层的价值运动中,与社会经济实践活动总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会计职业道德起源于、总结于经济实践,又作用于、运动于、运用于社会实践。会计职业道德对于经济实践来说,是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有效运行的工具。因为它不必消耗物质材料,不必开展大规模活动,不必花费大量成本,只需武装人们的思想,即可自发约束人们的心灵,使之践行合理合法的有效行为。从深层次看,会计职业道德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实践活动的最佳经济效益。会计职业道德的这种经济实践性,就决定了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存在着会计职业道德。从纵向来看,会计职业道德随着会计活动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而且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会计职业道德也越来越有倡导和推行的必要。从横向来看,会计职业道德渗透到同一历史时期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渗透到各个工商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团体以及每一个独立核算单位,并对这些单位的会计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会计职业道德还渗透到每一个公民,特别是渗透到会计人员的头脑中去,形成他们的会计道德意识,培养他们的会计道德习惯,从而达到规范他们行为的目的。会计职业道德的经济实践性与广泛的渗透性相互联系,彼此促进。(3)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会计职业道德很多都是以规范性的文件发布出来的。如1996年财政部在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第二章第二节规定了我国会计人员应遵循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同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又颁发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这种道德规范明确具体,职责义务分明,会计人员很容易将各种言行与之对照,得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但同时,会计职业道德的有些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十分灵活的,如"敬业爱岗"是一句口号无规章的强制规定也无法律的强制执行。对这些灵活多样的道德内容的表现形式,会计人员易于接受而不会产生被迫和抗逆心理,推广起来也较为容易。实际上,许多带有规范性的道德都是通过灵活的表现形式加以推广的。(4)实效性与程序性相结合会计工作内在要求强调效率,所以对实效的要求相当严格否则就会贻误良机,给本单位带来损失。会计人员有责任必须从各相关者的利益出发,努力认真和及时地完成工作任务,保证效率的最大化。但需要注意的是,决不能因追求效率而忽视质量,必须按照会计的程序性规范进行会计核算办理会计业务,因为工作的程序化,一方面可以保证工作过程的合法化;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工作结果的差错。例如,对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理、资金调度等的监督就必须依照《会计法》的规定,按部就班地、有程序地进行,不能因强调速度而忽视其中必要的监督环节,否则出错率极高并有导致重大损失的可能。因而,在规定的时间内依照合法的程序完成工作,这才是真正地追求效率与效益。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工作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息息相关,会计人员的个人利益、职业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这必然导致会计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的一致性。同时,会计人员在长期的会计工作中形成一种比较成熟的职业品质,并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并提高这种职业品质。会计人员这种行为方向的稳定性又决定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表现为世代的会计传统、会计习惯和会计风格,正是这种稳定连续性使会计职业道德实现由低级向高级、由不完善向完善的发展和前途。知识点(七)4.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根据会计这一职业的特点,对会计人员(主要是指会计实务工作者)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会计行为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既是会计人员在履行起职责活动中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亦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不同利益群体或会计人员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总和。这种道德要求,是会计人员在长期会计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通过一定的习惯方式固定下来的,主观见之于客观并为大家所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具体地讲,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中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即从道义上规定了会计人员应以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态度和什么样的作风去接人、待物处事,去完成本职工作。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度所不能代替的。非法行为肯定不道德,但是合法行为也可能存在着道德还是不道德的的问题。大家知道,毁德容易立德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客观上要求建立于之相适应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使其成为广大会计人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自律标准。这既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整顿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加入WTO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有效措施之一。会计既然是一种专门的职业,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标准或要求。这种道德标准既是一般社会道德规范即社会公德的一部分,也应体现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即所谓的"职业道德规范必须行业化"。因为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如医生这样的职业要遵守"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道德规范,经商这样的职业要遵循"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道德规范,会计职业的道德规范不能离开"会计"这个主题,要充分体现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基于此,我们认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应该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爱岗敬业干好会计工作的首要前提是"爱岗敬业",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本职工作的人能把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如果一个会计人员不爱岗、不敬业,那一定会是"办事马虎、敷衍塞责",这还有什么职业道德可言?俗语说得好,"当和尚就要撞钟",你既然选择了会计这个职业,从事了会计这项工作,就应该热爱它、维护它、干好它。这是做好会计工作的起码要求。爱岗敬业是会计工作的内在要求爱岗敬业,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充分认识本职工作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争当会计工作的行家里手。同时,还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自觉主动地履行岗位职责,以积极、健康、求实、高效的态度对待会计工作,做到认真负责,恪尽职守。会计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会计工作又是一项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的管理工作。会计工作也是一项非常具体、繁琐的管理工作。会计工作还特别注重信息的实效性。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会计老王已近花甲,是我们单位的老科长,是文革前最后一届会计专业的大学生,人很吝啬,吃几毛钱的菜穿花白的工作服,在工作中记账工整,是一个制度大于天,人情薄于烟的人,一切按制度办事一丝不苟,对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现在已经退休了,但由于会计科缺人就扮演了补差的角色,还是那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一天晚上为了第二天发工资大家忙的不亦乐乎,大约到十点钟老王心里有点发闷,要吃药喝水但发现脸色不对,情急之下拨打了120,抢救事件以后老王就不来单位上班了,当我拿起帐本准备记帐时木然发现日记帐的扉页交接栏里赫然写着我的名字,纯正的魏碑体,从中能够看到一个老会计的爱岗敬业的精神。两个讨论的问题:1.通过老王的事迹你认为会计人员因该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2.具备这种职业道德品质对我们做好会计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我们能学习到什么诚实守信----多角度透视诚信含义:诚信的含义----诚实守信,诚实就是只言行和内心思想一致,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守信也就是诚实,信就是信用,真实可靠,保密守信要求: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2.保密守信,不被利益所诱惑;3.职业谨慎,信誉至上案例一诚信的含义----诚实守信,诚实就是只言行和内心思想一致,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守信也就是诚实,信就是信用,真实可靠,保密守信。潘序伦的立信会计精神"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作为会计人员,得99分也不算合格,只有100分才算合格,原因在于财务会计帐目容不得半点差错和缺点"。"夫学识经验及才能,在会计师固无一项可缺,然根本上究不若道德之重要性。因社会环境,千变万化,利诱威胁;无数不极。会计师苟无强固人道德观念,则在执行职务之际,存在可以代人舞弊,存在可以为已舞弊。然会计师之为职业,实为工商企业保障信用而设,苟有不道德行为,而自丧其信用,则此项职业,即失去根本存在之理由,违背国家社会期望之愿意,可不慎哉。"并集中归纳为四条:"一曰公正,二曰诚信,三曰廉洁,四曰勤奋"。知识点(八)建立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已成为各国政府、企业与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课题,会计领域的诚信建设亦不例外。2002年7月9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华尔街就企业改革问题发表演讲,表示要严惩那些胡作非为的公司经理们,并呼吁建立一个"诚信的新时代"。由于美国公司的治理和金融市场恢复信心的工作缺乏起色,美国证监会(SEC)主席哈维·皮特受到多方批评,被迫于2002年11月5日辞职。12月10日布什总统提名威廉·唐纳森出任SEC主席(但迄今尚未经国会批准),并明确指出(唐纳森的)的任务很明确,就是要积极执行打击公司腐败的法律,维护证券市场的诚信准则。"在我国,朱镕基总理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向全国会计人员发出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指示。为深入贯彻落实朱总理的指示,财政部将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并将其作为会计管理的确重要目标。证监会也着手建立健全相关市场主体的诚信问责机制,并将加强证券市场诚信建设、强化市场参与主体诚信责任作为公司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行业诚信建设纲要》,以重建行业公信力;在会计实务方面,目前,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会计学院联合举办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总会计师培训班,举行了"会计行业诚信建设研讨会";会计学术界对会计诚信问题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如杨雄胜,2002;李心合,2002),国家会计学院专门成立了《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对会计诚信进行理论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也把会计诚信作为2003年度的研究项目。会计诚信,乃诚实信用之简称,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规则。该道德规则在许多国家逐渐为法律所吸收,成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它对经济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会计诚信是指会计职业界在从事会计业务时应坚持原则。首先介绍诚信领域存在的问题,其次从经济学、道德与法学的角度分别对诚信理论进行研究,再次对会计诚信分别从经济学、道德与法学等视角加以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银广厦和安然事件作一个重要案例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在会计改革中应如何重视与增强会计诚信问题。(一)诚信危机诚信危机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信用缺失的表现形式包括假冒伪劣、合同欺诈、逃废债务、偷税漏税、走私骗汇、虚假报表、黑幕交易、价格陷阱、伪装上市、地方保护等。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张彦宁披露:我国每年要为不诚信付出5855亿元的代价-逃废债务造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合同欺诈造成直接损失约55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大约有2000亿元(徐迅雷,2002)。有关部门增对近300家名优企业做过调查,这些企业约有650多种名优产品被仿冒,制造窝点遍及490个县市,其中相当一部分假冒伪劣品销售额是真品的数十倍乃至上百倍(高尚全,2002)!诚信危机正像毒瘤一样侵蚀着经济肌体。在会计领域,诚信问题亦不容乐观。在美国,由于近来大公司会计丑闻不断,会计诚信广受责难。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撰文说,安然事件是美国商业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对于公司的不信任很可能像大萧条时期那样再度弥漫。事实上华尔街自2001年底安然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以来就一直未太平过。2002年6月25日在美国长途电话市场位居第二的世界通信公司暴出38亿美元的财务欺诈案;紧接着,著名的施乐公司承认的财务虚报数额令人震惊。从微软公司到施乐公司,许多著名公司已经被迫重新申报其财务情况。从1995年到2001年,重新申报的公司从每年50家增加到超过150家,总共有722家公司公开承认数字有重大错误(伯恩,2002)。在我国,从活力28到三九医药,从黎明股份到麦科特,从湖北立华到中天勤,从华伦到华鹏,一份份上市公司假帐的出炉,凸显了上市公司会计诚信问题的严重性。有学者认为,大量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曝光是2001年以来国内资本市场最为瞩目的事件之一;人们对投资者是否需要及事实上是否确实依据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作出股票投资决策分析这一问题亦产生了更多的怀疑和更浓的兴趣,中国股市公众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的公信力缺乏信心(陆正飞、刘桂进,2002)。近年来国家有关机关对会计业的检查结果令人担忧。(二)诚信的理论研究学术界对诚信研究的历史并不长。诚信研究的开启者是社会学家齐美尔,同时,他还是多种现代社会学理论派-冲突理论、交换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的前驱。他说:"没有人们相互间享有的普遍的信任,社会本身将瓦解。几乎没有一种关系是完全建立在对他人的确切之上的。如果信任不能像理性证据或亲自观察一样,或更为强有力,几乎一切关系都不能持久……现代生活在远比通常了解得更大程度大建立在对他人诚实的信任之上。"自齐美尔去世后,诚信研究在很长一端时期几乎停滞不前,半个世纪后才重新受到重视以多依奇(M.Deutsch)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自20世纪50年代始以心理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诚信研究.70年代时,诚信的概念被主流经济学家接受.阿罗提出,诚信是经济交换的润滑剂,并认为世界上很多经济落后的现象可以从缺少相互信任来解释.赫希则提出,诚信是很多经济交易所必须的公共品德.这些思想最终被概括为"社会资本"。社会学领域亦再次对诚信开展了研究。德国社会学家卢曼在其1979年所著《信任与权力》中提出,信任是简化复杂的机制之一。这一简洁的思想为现代诚信研究打下了基石。1984年以色列社会学家爱森斯塔德在《保护人、被保护人与朋友》一书中提出"信任结构"的重要概念。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1991年提出传统社会中的人格信任与现代社会中的系统信任的概念。至20世纪最后10年,诚信研究一下子成了热门,著作层出不穷。1995年福山的《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出版,成为诚信研究中级为畅销的作品,赢得了学术界对诚信问题的广泛关注。(三)诚信的经济学分析诚信问题的产生源于信息不对称。通常情况下,诚信是克服信息不对称的一个非正式的合约安排。诚信的非正式安排的重要作用在于减少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的降低可以使原本不能够发生的交易变得有利可图,社会也就可以借此向前发展。而信用的缺失则会增加交易费用,使得原本可以发生的交易不能够维系下去,社会发展也就会因此失去应有的动力(皮建才,2003)。诚信在现代经济运转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如果缺乏起码的非正式信任感,现代经济生活是难以想象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思·阿罗(KennethArrow)教授对此曾有精辟的论述:"没有任何东西比诚信更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诚信是社会系统的重要润滑剂。它非常有成效,它为人们省去了许多麻烦,因为大家都不需揣测他人的话的可信程度不幸的是,这不是一件可以轻易买到的商品。如果你必须买它,这说明你已经对你所买的那部分心存疑虑。"诚信和类似的价值观、忠诚或说真话等都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外部事物"的例子。它们是产品,它们有真实也很实用的经济价值;它们提高系统的效率,使你能够生产更多的产品或产生更多你所珍惜的价值。但是它们不是在公开的市场可以买卖的,技术上完全可行,甚至也缺少意义。人们往往认为最低限度的信任和诚实是理所当然的,忽视它们已渗透进日常的经济生活当中,而且对经济生活的顺利运转起者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难道人们能不付账就离开饭馆或乘出租车?不付账是非法的,而且在一些情况下,人们担心被抓住而不敢这么做。但是如果他们如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只知道使收入最大化,而不受非经济因素如社会习俗或道德准则的制约,那么他们就应该在每次进饭馆或乘出租车时都会算计能否不付钱而溜之大吉。如果欺骗的代价(比如尴尬或较轻微的法律纷争)比期望的利益(一顿免费餐、免费乘出租车)要高,那么这个人选择诚实地付账;如果低,则选择溜走。倘若这种欺骗越来越普遍,商业机构将不得不付出更高的代价,可能要专门派一个人守在门口,确保没有未付账的顾客离店,或者预先要求客户押一定现金。事实是他们一般不会这样做。这表明人们表现的基本程度的诚实是习俗问题而不是刻意的计算,它已经在整个社会中相当普遍。美国著名学者福山(2001)认为:"一个国家的福利以及它参与竞争的能力取决于一个普遍的文化特征,即社会本身的信任程度。"换言之,诚信是决定国家经济实力及竞争力的重要因素。2002年5月8日,美国证监会出台了一项关于严格限制股票分析师言行的新规定,其目的在于消除公众对股票分析评估的诚信性日渐加深的疑虑。以下几个20世纪经济生活中的真实势力亦可作为诚信对现代经济的重要作用之佐证:(1)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石油危机期间,分别位于世界的东方和西方的两大汽车制造商马自达和戴姆勒-奔驰双双受到冲击,销售锐减,且面临破产。有两家银行分别组织与它们进行过交易的公司联合起来帮助这两家公司走出困境-住友信托银行帮助马自达,德意志银行帮助戴姆勒。这两种情况都是为挽救合作公司而牺牲自己的直接利益的范例-德国是为了阻止阿拉伯投资者将该公司买下。大家相互信任,度过难关。(2)1983-1984年间的经济衰退破坏了美国工业中心区域努克尔(Nucor)公司也受到严重创伤。当时,努克尔刚进入炼钢行业,引进了德国一项新的连续铸造技术,修建了许多微型工厂。它的工厂建立在印地安那州的克劳福德兹威尔这些非传统的钢铁地带,而且所用的工人都未加入工会,他们中的多数人曾经是农民。为了解决收入下降的问题,努克尔将雇员(上至首席执行官,下至最低层的维修工人)的工作时间缩短为每周2-3天,同时相应地降低薪水。然而,没有一个工人被解雇。国家经济和公司复苏后,公司上下洋溢着巨大的集体荣誉感,这种荣誉感和道德精神使努克尔成为美国钢铁业的巨头。(3)丰田汽车公司的高冈装配工厂里有几千名装配工人,任何一名工人都可以在他或她的工作台上牵动一根绳子,使整个工厂的流水作业停下来。但是他们很少这样做。与此相反,福特汽车装配工厂如高地公司(HighlandPark)或红河谷(RiverRouge)等工厂-实际上已经历三代的时间来寻求现代工业生产的本质-从来没有这种胆略来如此信任工人。今天,福特公司已经采用日本管理技术,它的工人也被赋予了这种权力,现在工人对车间和机器的控制权明显提高。(4)在德国,一般工厂的车间工头都会干手底下工人的工作,而且如果需要的话,他们还经常接替这些人干事情。工头可以将工人从一个岗位调至另一个岗位。评估也是根据面对面处理问题的能力来进行。晋升也比较灵活:一个蓝领工人不用上大学,只要参加公司内部举办的培训项目就可以获得工程师证书。上述四个互不相干的经济现象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在每一种现象中,经济参与者都相互支撑,因为他们认为,彼此信任才能形成一个群体。而缺乏信任将导致低劣的经济运作,并带来潜在的社会问题。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亦不乏其例,如:(1)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南部的一个城镇上,班菲尔德(EdwardBanfield)注意到富裕的居民不愿意组织起来修建小镇急需的学校或医院,或利用丰富的资金和劳动力建立工厂他们认为做这些事情都是政府的责任。(2)与德国的情况不同,法国的车间工头与工人的关系是通过一大堆由巴黎的有关部委制定的规章制度来协调。这种局面的出现是因为法国人不相信上级对手下的工人能够做出诚实的评估。正式的规章制度抑制了工头任意将工人从一个岗位调至另一个岗位的可能,也阻碍了革新方案的产生。(3)美国内陆城市的小型商业机构很少属于黑人,而往往控制在其他少数民族手中,诸如20世纪早期的犹太人和现在的韩国人手中。一个原因是当代下层社会的美籍黑人没有牢固的群体组织,也缺乏相互的信任。韩国的小商业机构是围绕着稳定的家庭组建的,并得到民族社团中的周转信贷协会的资助,而内陆城市的美籍黑人家庭观念淡薄,他们的群体中实际上不存在信贷协会之类的组织。上述三个例子揭示了群体因为缺乏一个习俗,妨碍了人们利用本可以抓住的商业机遇。这个问题就是社会学家科尔曼(JamesColeman)所称的缺乏"社会资本"的一种情况,即在群体和组织中,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在一起合作的能力。人们相互联系的能力取决于共享规范和价值观程度的高低,以及社团能否将个人利益融进群体利益。从这些共享的价值中产生信任,而信任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四)诚信的道德分析道德是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而不是抽象的善恶观念,它的内容与评价标准总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所决定的。诚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社会与社会行为规则体系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社会调整。道德调整是社会调整的一种重要方式。从调整对象上看,道德主要通过对人们内心的信任和思想动机活动的调整,来影响人们的外部行为;从调整范围上看,道德调整的范围极为广泛,几乎覆盖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和一切社会关系;从调整内容上看,道德调整的意义在于要求个人对他人、个人对社会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这种义务的履行并不以行为人取得某种权利为前提条件;从调整手段上看,道德调整主要建立在社会主体的伦理认同和道德评价的基础之上,它主要通过人们内在信念和社会舆论的谴责来保证人们对道德规范的遵守。遵循道德是人们事业成功的饿一个重要条件。一个大学生曾问过格林斯潘如何才能获得商业成功?格林斯潘回答说:"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就明确你必须遵从商业道德,在此基础上,努力获得成功。"诚实信用是社会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诚实是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自古以来,圣贤大德之士即将诚实视为道德的最高境界,也将其视为道德的基本要求,甚至将诚实作为经邦治国、修身养性的根本。"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为天下之至诚,谓能经论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中庸》)"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大学》)在《富兰克林自传》一书中,美国开过元勋富兰克林(1771)对诚实这一品质评价极高,他说:"在这部作品中,我本想解释和运用这样一个原则,就是:假如只考虑到人性的话,那么不道德的行为之所以有害,并不是因为它们是被禁止的,他们之所以被禁止正是由于它们有害。……从这种情况看来(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些富商、贵族、国王和亲王需要诚实的仆人去管理他们的事务,而这种诚实的人又很罕见),我想努力使年轻人相信,世界上没有其他品质能像诚实廉洁一样可能使一个穷小子发财。而信用强调的是信守承诺,古贤圣达无不将信用作为治国处世的道德准则。通常将"信用"作为一个人道德品位高低的标准。《论语》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不信不立。'在孔子看来,"信"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足食"、"足兵"。孔子还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信则民任焉',强调"敬事而信也"。《论语》中"信"字出现了38次,频率虽低于仁(109)次、礼(74)次,却高于描述品德的多数词汇,如善(36)次、义(24)次、敬(21)次、勇(16)次、耻(16)次,等等《圣经》中"信任"一词出现几十次之多。诚实信用导致人们之间产生信任关系,而信任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没有一个人不懂得什么是信任,没有一个社会不强调和褒奖信任。社会的信任结构实际上包含系统信任和个人信任两个层面。其中系统信任是对社会秩序的信任。社会秩序的力量和有效性,无疑是以人们对它的信任为基础。比如,我们相信社会中的货币系统,可以按照货币来安排自己的生活;我们相信传媒上的消息,至少是有分析性地相信,并将其作为我们知识和行动的依据,等等;其实,许多的个人相信亦离不开系统信任这个基本背景。比如,在市场上买东西的时候,我们凭什么相信一个小贩?其答案是凭一种对市场秩序的信任。系统信任是一种公信力。如果这个公信力出了问题,我们的社会就会处于混乱的状态。然而,不能不承认,在当前的社会信任危机中,就包括公信的丧失。(五)诚信的法学分析1.诚信原则的法律涵义。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法学上的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须意图诚实、善意、行使权利不侵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履行义务信守承诺和法律规定,最终达到所有获取民事利益的活动,不仅应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而且也必须使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的基本原则。其内容具体体现为:(1)任何当事人要对他人和广大消费者诚实不欺、恪守诺言、讲究信用;(2)当事人应依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在获得利益的同时应充分尊重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利益,不得滥用权利,加害于他人。按照这项原则的要求,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建立民事法律关系时,必须将有关的事项和真实情况如实告知对方,禁止隐瞒或欺骗对方当事人建立民事法律关系后,双方当事人应当恪守信用,认真履行各自的民事义务;发生损害时双方当事人都应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少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诚信原则涉及两个利益关系: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当事人与社会间的利益关系,诚信原则的宗旨在于实现这两个利益关系的平衡。在当事人的利益关系中,诚信原则要求尊重他人利益,以对待自己事务的态度对待他人事务,保证法律关系的当事人都能得到自己应得的利益,不得损人利己。当发生特殊情况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失去平衡时,应进行调整使利益平衡得以恢复,由此维持一定的社会经济秩序。由于诚信原则对民事活动的当事人作出了这样的要求,它是经济人假说的一个例外,具有道德性和宗教性。在当事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中,诚信原则要求当事人不得以自己的民事活动损害第三人和社会的利益,必须在权利的法律范围内以符合其社会经济目的的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自《民法通则》确立诚信原则以来,我国法学界就如何理解诚信原则形成了"语义说"和"一般条款说"两种观念。"语义说"认为:诚信原则是对民事活动的参加者不进行任何欺诈、恪守信用的要求。"一般条款说"认为:诚信原则的不确定性不仅在外延方面,而且更重要的是其内涵具有不确定性。对诚信原则的研究,唯有深入到其产生、变化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条件中去,才能达到深刻。诚信原则作为大陆法系中独特的一条法律机制,在大陆法系的范围内具有普遍性。诚信原则既是市场活动中的重要道德规范,也是道德规范在法律上的表现。法律吸收道德规范,始于罗马法。古罗马的立法者在简单商品经济得到充分发展的背景下,日渐察觉到无论法律条款和合同条款如何严密,如果当事人心存恶意,总有规避之法。于是在罗马法中规定了所谓的诚信合同,确认了一般恶意抗辩权。这一规定对后世各国民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法国民法典》第1134条规定:"契约应以善意履行之。"从而在合同关系中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德国民法典》第242条规定:"债务人须依诚实与信用,并照顾交易习惯履行其给付。"从而将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债法领域。《瑞士民法典》第2条规定:"无论何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均需依诚实信用为之。"一举将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范围扩张及整个民法领域。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该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该条规定诚信原则在我国的适用范围包括整个民法领域。我国民法确认这一属于社会道德的原则,从而使道德原则成为人人必须遵首的法律原则,这对于维护社会公德和公共利益是十分必要的。2.诚信原则的语源。"语义说"是处于对"诚实信用"望文生义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对诚信原则的语源作一番考察。我国古代典籍中早就出现了"诚信"一词。《商君书.勒令》把"诚信"与"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贞廉、仁义、非兵、羞战"并称为"六虱"。据《新唐书。刑法志》记载,唐太宗于贞观六年,"亲录囚徒,闵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期以明年秋即刑。及期,囚皆谐朝堂,无后者。太宗嘉其诚信用,悉原之。"这两处所称的"诚信",指人际关系中的诚实不欺,与"语义说"之理解相符。不过,作为法律术语的诚信原则并非是本土词汇,而是个外来语。诚实信用,在拉丁文中的符号表现是BonaFids,法文中是BonneFoi,英文中是GoodFaith,之一都是"善意",在德文中是TrueundGlauben(忠诚和相信),在日文中是"信义诚实"。中国继守大陆法系后,立法和法学理论都通过日本受德国的影响很大,因此,汉语中的诚信原则是德文"TrueundGlauben"的直译。3.诚信原则的作用。诚信原则在两个方面发挥着作用。首先,它是对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时必须具备诚实,善意的内心状态的要求,对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起着指导作用;其次,诚信原则是对法官衡平权的授予。"诚实信用"这样的词语从规范意义上看极为模糊,在法律上没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其适用范围几乎没有限制。这种"模糊规定"或不确定规定导源于这样的事实:立法机关考虑到法律不能包容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不得不把补充和发展法律的部分权力授予司法者,以"模糊规定"或不确定规定的方式把相当大的衡平权交给法官。因此,诚信原则意味着承认司法活动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由于诚信原则具有如此重要、广泛和综合的功能,它被称为帝王条款。尽管如此,诚信原则的适用应受到严格限制,不能动辄越过具体的民法规定直接适用该原则,否则会造成民法规定的软化和一般条款的逃避。只有在具体的民法规定不敷使用时,才能适用诚信原则。因此,我们在承认诚信原则是帝王条款之同时,不妨也把它称为后备条款。4.诚信原则的本质。关于诚信原则的本质,学者间有不同看法:其一,诚信原则的本质为社会理想,如Stammler、ManikHuber等;其二,诚信原则的本质是市场交易中人人可以期待的交易道德基础,如Dembury、Endmann等;其三,诚信原则的本质为当事人利益的平衡,如Schneider、Egger等。台湾学者史尚宽认为,第一及第二说,均未免过于抽象,适用困难。第三说较为具体,便于适用。唯限于当事人双方利益的较量,尚嫌不足。除当事人利益外,社会一般公共利益,亦应考虑在内(梁慧星,1994)。学界以第三说为通说,该说虽然要求当事人尊重他人及社会利益,但是仍然肯定了当事人自身利益。诚信原则大体相当于善意标准,其当事人仍然是自私的(但不至于损人利己),其要求抵于无私的被信任者标准。(六)会计诚信的经济学分析从根本上说,会计诚信是社会经济文化不断走向"文明"的内在要求。有学者(阿兰。佩雷菲特,2001)考察了荷兰、英国、美国、日本四个国家经济出现奇迹的具体原因,提出重要的为是竞争与诚信,并认为信用的确立是经济发展的一项前提,而会计正是维持信用的主要甚至唯一工具。也就是说,会计本身有助于诚信的确立。其原因在于,会计这一经济信息系统是企业向社会公布经济信息的一种重要渠道,会计信息如果符合相关性和可靠性标准的话则其本身即为诚信的一种表现。当前,人们往往将会计诚信的丧失归咎于企业会计人员造假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谋。从表面上看,情况确实如此。如果没有会计人员的造假行为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谋行为,便不可能出现我国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状。但会计人员为什么要造假?注册会计师为什么要合谋?资本市场为什么能长期容忍这种造假行为?若从深层次细究,则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国家会计学院诚信教育课题组曾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针对102家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进行提问:你认为目前假账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毒瘤"。主要原因是:A.政府当官的要"政绩";B.企业当头的要"业绩";C.会计人员要"饭碗";D.注册会计师要"钞票"。从回答的问卷统计中,形成假帐主要因素排位是:"政府当官的要政绩"为第一因素,占48%;"企业当头的要业绩"为第二因素,占36%;"会计人员要饭碗"为第三因素,占9.33%;"注册会计师要钞票"排在第四位,占6.67%。该问卷调查表明形成假账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方面,而是在于政府和企业的领导方面。在我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国有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行为与政府行为紧密相连,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领导与政府官员都可随心所欲地要求企业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财务报告,在这种情况下,财务报告必定无法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亦即成为虚假财务报告。这表明国家制定的财务与会计制度无法落实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的不当干预行为。众所周知,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企业都不能离开市场而存在与发展,其中,取得资本市场和社会的信任,尤其重要。前者决定了企业是否能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迅速从资本市场获得所需的资本,后者则影响到也是是否能得到社区与社会的支持,如招聘合格的员工,以较优惠的条件取得原材料、打开产品销路等。为了取得资本市场和社会的信任,企业有动力自愿向社会提供充分的会计信息。良好的会计系统能够增加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息,并由此促进民间储备顺利转化为投资;不良的信息只能起消极甚至破坏作用能够。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信息的需求方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职工团体和个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如立法者、金融报刊和通讯社、社会研究者、律师、经济学家等。但与成熟资本市场中会计系统所起的作用不同,会计系统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人们往往将会计诚信沦丧的职责归咎于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联手造价欺骗投资者,当然要得到应有的惩罚。然而必须看到,企业编制会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进行审计,以增加其可信度,但会计信息的最终使用者本来应该是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职工团体与个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但中国资本市场存在过多的政府干预行为,如对证券市场准入审批、市场行为本身的过度管制以及调动政府的其他垄断资源对股市进行政策干预("救市")等,而政府干预只会使上市公司真实信息的自然消费者-股民对此并无兴趣,使股民不会认识到自己应该对投资决策负责,使证监会成为唯一的对真实信息有兴趣的机构(陈志武,2002a)。当一般投资者并不在乎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时,会计造假行为便有可能长期大量存在。我国上市公司造假在股市所有利益相关者中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只不过无人愿意揭穿它而已。因为事实上股市内部已形成一种特殊的均衡状态,即揭穿所谓的"黑幕"对股市里所有人都没有好处。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在于股市里是否有"黑幕"而在于人们做何种预期。股民进入股市的真实原因是,他们预期自己平均而言能在股市得到正收入(张维迎,2002b)虚假会计信息得以长期存在,原因即在于政府对股市的严格管制,使得投资者缺乏获得真实会计信息的需求,从而导致了会计信息的沦丧。(七)会计诚信的道德分析诚信不仅是一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业务过程中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它在长期的会计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体现出约定俗成的公认性及为特定社会经济服务的历史性。著名会计学家莫茨和夏拉夫认为:职业道德是一般道德的具体运用。一般道德强调,应确立一定的守则通过它们,每个人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了解人类的行为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影响、了解社会的需求、遵守宗教教义,像希望他人承担对自己的义务一样承担对他人的义务,以及认识人类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等等,都是为了所有的人都达到崇高的道德行为的水准。这些同样适用于专门职业。"不过,会计诚信与一般道德规范中的诚信原则并不完全相同。由于会计职业的特性,如担负着为公共服务的责任、需要具备复杂的知识体系等,所以对会计职业而言,不仅应遵守社会一般道德规范的要求,而且应有其自身特有的职业道德规范。换言之,会计职业道德要求应高于一般的道德要求。此外,会计职业道德在约束力方面不同于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前者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后者主要依靠人们自觉遵守,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力,由社会舆论进行约束。这要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诚信应比一般的社会道德中的诚信更为具体、明确,以便具有可操作性。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认为,"诚信"是积极的会计职业道德内容之一。他认为:"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必当有成。"并将其作为立信会计学校的校训。他一生的实业,皆冠之以"立信",如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立信会计出版社等,以突出会计行业应该注重信誉。事实上,"会计"一词已明确地揭示了其职业道德的本质内涵。《说问解字》曰:"计,会也,算也,从言,从十",又称"言"字:"直言曰言"。这表明,古代"会计"一词的本意就反映出不弄虚作假的道德要求。《说问解字》曰"计"字从"十",而"十"乃"数之具也"。可见会计的含义也有正确计算的要求。诚实信用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客观需要。丧失了诚信,则无论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有多么精湛,亦无用武之地,通用汽车(中国)公司的一名会计,因利用电脑为公司偷逃了一笔税款,不仅未得到公司嘉奖,反而被炒了"鱿鱼"。外国老板对他说:"你对祖国都没有诚信,何况对外商公司?"该案例表明诚信乃会计人员立身之本。(八)会计诚信的法律分析诚如前述,从法学的角度看,诚信是民法的一项基本法律原则,被称为"帝王条款",可适用于整个民法领域。就会计而言,它是企业的一种商事行为,而我国未制定单独的商法典可认为我国是民商合一的国家,因此,会计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应遵守民法有关诚信原则的规定。虚假财务报告一般均涉及到违背诚信原则。如果某一会计行为有具体的法律条款进行规范的话,则应适用该具体法律条款,而不能绕过该具体条款而直接适用诚信原则。只有在具体的民法规定不敷使用时,才能适用诚信原则。例如,对于上市公司出具虚假财务报告问题,我国《会计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均有相应的明文规定,因此,虽然上市公司的虚假报告行为与会计诚信的丧失有关,但因为有具体的法律条文对其进行了规范,故不能直接适用诚信原则,而适用相应的具体法律条文这就意味着虚假财务报告的受害者不能笼统地以企业会计未遵守诚信原则为由进行抗辩。也就是说,虚假财务报告虽然违背了诚信原则,但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能以诚信原则来追究虚假财务报告编制者的法律责任。从而刑事和行政法律来说,其均未确立诚信原则,因此,不能以虚假财务报告的编制者违背诚信原则为由来追究其刑事和行政责任。不过,刑事和行政法律虽然未将诚信视为基本原则,却并不表明违背诚信将不承担法律责任。譬如,我国刑法对虚假财务报告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如《刑法》第161条规定:"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在美国,由于近来大公司系列会计丑闻所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为恢复社会公众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布什总统在2002年7月30日签署了国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的萨班斯--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Act,即公司改革法案),并称该法案是"罗斯福时代以来有关美国商业实践的影响最深远的改革"。公司改革法案对会计业的管理模式进行了重大调整,要求公司CEO/CFO对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承担美国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严格对审计公司和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规定和监督,禁止向公司内部人士贷款,以及要求更及时地公布财务信息。法案中最引人注目的,也是最具实质性影响的,莫过于要求CEO/CFO个人对公司财务报告承担责任的新规定,即要求CEO/CFO对公司定期报告(年报和季报)进行个人书面认证。书面认证必须包括以下法定内容:(1)本人审查了报告。据本人所知(basedontheknowledge),报告不存在有关重要事实的虚假陈述、遗漏或者误导,符合证券交易法13(a)和15(b)节的要求。(2)在关于公司财务状况和运营效果的所有重要方面,报告所含财务陈述和信息均为公允表述。在内部控制方面,本人已经向公司外部审计和审计委员会披露了内部控制系统设计和运作的一切重大缺陷、弱势,披露了以往发生的、牵涉公司要员的欺诈行为。(3)本人负责建立和运作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在报告提交之前的90天内评估了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确信该系统能够有效提供重要信息。若内部控制系统发生重大变化,CEO/CFO须声明:哪些因素导致内部控制系统的重大变化,是否已经采取措施纠正内部控制系统的缺陷。如CEO/CFO知道(knowing)定期报告不合证券交易法13(a)和15(d)节要求,可并处不超过100万美元的罚款和不超过10年的监禁;如果CEO/CFO蓄意故犯(will-fully),可并处不超过500万美元的罚款和不超过20年监禁。该规定大大加强了对上市公司欺诈的刑事惩罚力度,这将对美国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起到很强的约束作用(李利明、旭畅,2002)。我们认为,美国的这些做法上一交了巨大的学费换来的,对世界各国均具有借鉴意义。诚信在整个会计当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分析案例:刘姝威教授的内参,中断了蓝田股份有限公司的神话,其中牵扯到会计的诚信问题。背景:蓝田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是洪湖蓝田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其合并会计报表的子公司有两家:沈阳蓝田房屋开发有限公司和湖北洪湖蓝田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蓝田股份股票的代码是:600709,1996年发行上市,后改名为:生态农业,以销售农产品和饮料为主营业务。公司总资产规模5年间增长了近10倍,将资产收益率始终位于上市公司的最前列,以股本扩张了360%的骄人业绩创造了中国股市的神话。然而就在2001年12月,一位叫刘姝威的学者却以一篇600字的短文对蓝田神话直接提出了质疑,从而使自己卷入了一场始料不及的风波。这篇600字的短文是刘姝威写给《金融内参》的,它的标题是《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2001年12月13日,刘姝威接到了湖北省洪湖市人民法院的传票,案由是蓝田股份有限公司诉刘姝威名誉侵权,在起诉状中蓝田股份有限公司称刘姝威在文章中捏造事实,请求法院判断刘姝威公开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2002年1月,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蓝田股份公司1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被公安机关拘传接受调查;2002年4月,湖北洪湖人民法院作出最后裁定:驳回蓝田股份公司对刘姝威的起诉。蓝田股份公司总资产规模从上市前的2.66亿元发展到2000年末的28.38亿元,增长了10倍,历年年报的业绩都在每股0.60元以上,最高达到1.15元,即使遭遇了1998年特大洪灾以后,每股收益也达到了不可思议的0.81元,创造了中国农业企业罕见的"蓝田神话",被称作是了"中国农业第一股",位于上市公司的最前列。优秀的业绩引起的疑问:1.应收账款比例低得让人难以确信;2.产品毛利率与同行相比高得异常;3.融资行为与现金流量表现不符;4.巨额广告费用支出哪里去了;5.职工每月收入仅100多元。刘姝威教授:2002年CCTV中国经济研究人物之一,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师从陈岱孙和厉以宁,1986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所,一直从事银行信贷研究工作。2001年应约写一本名为《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一书,所选取的十几家上市公司案例中并没有蓝田,初稿完成后有人建议详细分析一两家上市公司以便读者能够整体面的了解和掌握这些分析技术。正好2001年11月8日,蓝田股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