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8篇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8篇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8篇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8篇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8篇学问目标

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根底上,使学生把握有关反响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通过有关化学反响的计算,使学生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响,并把握解题格式。

力量目标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育学生的审题力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情感目标

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育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同时培育学生熟悉到定性和定量讨论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质和量是辨证统一的观点。

教材分析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展计算,对初学者来说应严格根据课本中的五个步骤方法和书写格式来进展计算。即①设未知量;②依据题意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③写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已知量和未知量;④列比例,求解;⑤答题。这样做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解这种题要求对化学计算题里有关化学学问有一个清楚的理解,那就是依题意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假如化学方程式中某个物质的化学式写错了,或者没有配平,尽管数学计算得很精确,也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可见正确书写并配平化学方程式是顺当解答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关键要素。

化学计算题是以化学学问为根底,数学为工具多学科学问的综合运用。它不仅要有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还应有扎实的数学功底。

解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要求什么,设未知量才不至于盲目。其次是将题目中给出的化学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依题意找出已知量。然后按解题步骤进展。同时要克制心理上的不良因素,不要惧怕化学计算,要信任自己。根底不好的同学要先做些简洁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渐渐体会将数学的计算方法与化学学问有机结合的过程。然后再做较难的题目。根底好的同学应具有解一.1mi.n.1et定难度题目的力量。在初中阶段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题,较易的题目是运用数学的列比例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学问,即设一个未知量,一个等式关系。中等偏难的题,往往要用到解二元一次方程,解三元一次方程的学问。计算过程难度并未增加多少,只是步骤多,略微麻烦些。难度主要表达在如何设好多个未知数以及找出这些未知数之间量的关系式。总之,要依据自己的化学学问和数学学问水平,加强化学计算的训练,以求到达娴熟把握解化学计算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法建议

本节只要求学生学习有关纯物质的计算,且不涉及到单位的换算。计算是建立在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含义的根底上的,包括用肯定量的反响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以及含义的根底上的,要制取肯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响物。所以在教学中要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与计算结合起来。

化学计算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其中化学学问是化学计算的根底,数学是化学计算的工具。要求学生对涉及的有关化学方程式肯定要把握,如: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及配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作解题格式的示范,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培育学生根据化学特点进展思维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审题力量、分析力量和计算力量,同时使学生熟悉到定量和定性讨论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辨证观点。本节课可采纳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育思维力量,加深对化学学问的熟悉和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由一种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响物)的质量

教学过程:

引入: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化学反响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那么,化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如何通过质量关系来计算产品和原料的质量,充分利用,节省能源呢?本节课将要学习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讨论物质变化的一种方法。

投影:例一写出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各物质之间质量比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32g硫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__________克二氧化硫。1.6克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__________________克二氧化硫,同时消耗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克。

争论完成:

S+O2点燃SO2

323264

每32份硫与32份氧气完全反响,必生成64份二氧化硫。

32克64克

1.6克3.2克

学生练习1:写出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_____________。现有31克白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__________克,生成五氧化二磷_________克。

小结:依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依据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又可由已知物质的质量,计算求出未知物质的质量,此过程就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板书:第三节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投影:例2加热分解11.6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板书:解:(1)依据题意设未知量;设可得到氧气质量为x

(2)写出化学方程式;2KClO3Δ2KCl+3O2↑

(3)列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和已知量;未知量24596

11.6克x

(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245/11.6克=96/x

x=96×11.6克/245=4.6克

(5)答:答:可以得到4.6克氧气。

学生练习,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

投影:

学生练习2:试验室要得到3.2克氧气需高锰酸钾多少克?同时生成二氧化锰多少克?

练习3用氢气复原氧化铜,要得到铜1.6克,需氧化铜多少克?

分析争论、归纳总结:

争论:1.化学方程式不配平,对计算结果是否会产生影响?

2、化学方程式计算中,不纯的已知量能带进化学方程式中计算吗?

投影:例三12.25克氯酸钾和3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响后生成多少克氧气?反响后剩余固体是多少克?

学生练习:同桌相互出题,交换解答,争论,教师检查。

出题类型(1)已知反响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响物的质量

小结: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求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需将纯量代方程

关系式对关系量

计算单位不能忘

关系量间成比例

解设比答要牢记

板书设计:

第三节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2.加热分解11.6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解:(1)依据题意设未知量;设可得到氧气质量为x

(2)写出化学方程式;2KClO3Δ2KCl+3O2↑

(3)列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和已知量;未知量24596

11.6克x

(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245/11.6克=96/x

x=96×11.6克/245=4.6克

(5)答:可以得到4.6克氧气。

小结: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求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需将纯量代方程

关系式对关系量

计算单位不能忘

关系量间成比例

解设比答要牢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篇二

学问目标

使学生了解在试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的根底上,研讨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

通过争论,把握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响原理;

通过试验探究,学会设计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力量目标

通过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力量;

通过小组合作,培育学生合作力量、表达力量;

通过探究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育学生试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

通过筛选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进展观看力量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情感目标

在探究中,使学生体验合作、发觉的乐趣;

在设计试验装置过程中,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实践力量,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引导学生复习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把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的方法,逐一筛选出适合试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带着下学会选择,学会推断,从中真正表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试验学生的主动学习。

方法二:从试验室制气的要求入手,讲清晰原则,让学生自己总结,思索究竟试验室中用什么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

方法三:单刀直入先讲试验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让学生思索,试验室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通过比照突出该方法的优越性,总结出试验室制气的原则。

学问讲解指导

留意讲解时的条理性,使学生明白试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检验方法;让局部学生清晰选择该方法的缘由和试验室制气方法选择的依据。

留意理论与试验的结合,避开过于枯燥或过于浅显,缺乏理论高度。

联系实际,讲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必要时也可讲解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的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培育学生在试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试验的方法等思路的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学问、化学根本试验及试验探究力量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节学问的学习比拟简单,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根底上经过争论便可解决。本节学习的重点是力量训练。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氢气的试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阅历,各项试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表达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索;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沟通、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关于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的教学建议

为了完成对学生探究力量的培育,设计2课时完成此节教学;

本节是典型的探究学习模式。其中有两个探究:制备药品的探究(快、易)、制取装置的探究(重点、慢)。

讲授过程指导

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可结合试验六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进展边讲边试验。

留意运用争论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可适当与氧气、氮气的试验室制法进展比照;结合装置讲解制二氧化碳装置与制氢装置的区分与联系(均是固液反响不需加热制气);结合二氧化碳气的性质,讲解二氧化碳气的检验和验满方法。

课程完毕指导

复习试验室制二氧化碳原理、装置及验满方法。

布置学生进展家庭试验,用醋酸和鸡蛋壳或水垢制二氧化碳。

布置作业,留意计算和装置图两方面的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一

教学过程:

【引言】

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气体,试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想一想到目前为止,你知道多少种能够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

(学生争论,并列举学过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师在黑板上逐一记录)

1、碱式碳酸铜热分解

2、蜡烛燃烧

3、木炭燃烧

4、石墨等碳单质在氧气中燃烧

5、木炭复原氧化铜

6、碳在高温下复原氧化铁

7、碳酸受热分解

8、人或动物的呼吸

9、高温煅烧石灰石……

引导学生争论作为试验室制法的条件是:

1、制取应简便快速;

2、所制得的气体纯度高,符合演示试验的需要;

3、操作简洁、安全,易于实现。

学生评价每一种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否可以作为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

【板书】第四节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

【小结】以上方法都不能作为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

【讲解】经过不断讨论改良,试验室中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响来制备二氧化碳。

【板书】一反响原理

1、试剂石灰石或大理石盐酸

【讲解】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钙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最终产物为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板书】2.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提问】可不行以用稀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演示】在两个外表皿中分别放有大小一样的石灰石各一块,一支试管中参加稀盐酸、一支试管中参加稀硫酸。(让学生观看到开头都有二氧化碳生成,随后参加硫酸的试管,反响速率越来越慢,最终停顿。)

【结论】不能用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讲解】为了收集到二氧化碳需要什么样的装置来制备二氧化碳呢?反响条件反响物的状态等对试验装置有较大的影响。碳酸钙是块状固体,盐酸是液体,且反响进展时不需要加热,依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反响装置呢?(必要时教师可以讲解制氧气、氢气的装置特点)

【板书】二、反响装置:

(学生答复、教师归纳)

【讲解】由于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试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响药品状态,反响条件类似,故可以采纳相像的装置来制取。用投影显示制氢气和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争论】

1、长颈漏斗是否可用一般漏斗代替?

2、锥形瓶可否用其他仪器来代替?

3、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采纳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

4、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学生争论、答复,然后教师试验演示、讲解)

【演示】用一般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结果没有在集气瓶中收集到二氧化碳。

【讲解】

1、由于一般漏斗颈太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会从漏斗处逸出。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在液面下被液体封住,气体不会从长颈漏斗处逸出。

2、锥形瓶可以用广口瓶、大试管等玻璃仪器代替。

3、气体收集方法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因二氧化碳可溶于水生成碳酸,故不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常采纳集气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

4、可以依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火焰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板书】三收集方法:向上排气法

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已经收集满。

【板书】四、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演示】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气体。

【提问】怎样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

【讲解】上一节学过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如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还有其它一些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录像】各种二氧化碳型灭火器介绍

【演示】灭火器原理试验。

常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有:

(1)泡沫灭火器(2)干粉灭火器(3)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小结】通过已学习过的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取,归纳出气体试验室制取的设计思路及方法,必需明确制取气体的挨次是:

1、了解试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药品及相应的化学反响方程式。

2、依据反响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响条件选择适宜的反响装置。

3、依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尤其是密度及其在水中的溶解性),选择适宜的收集方法及验满方法。

九年级上化学教案篇三

1、内容和进度:完成2-1脂肪烃一节的教学

第1课时:烷烃第2课时:烯烃

第3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第4课时:习题讲解

2、重点和难点突破

教学重点:1、烯烃、炔烃的构造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2、乙炔的试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附导学案:2-1脂肪烃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烷烃、烯烃代表物的构造和性质等学问

2、了解乙炔和炔烃的构造、性质和制备等学问

3、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概念、存在条件和脂肪烃的来源

二、预习内容

(一)、烷烃和烯烃

1、分子里碳原子跟碳原子都以结合成,碳原子剩余的跟氢原子结合的烃叫烷烃。烷烃的通式为,烷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为(1)(2)

2、烷烃和烯烃

(1)烯烃是分子中含有的链烃的总称,分子组成的通式为cnh2n,最简式为。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为(1)(2)(3)

(3)顺反异构的概念

(二)乙炔

1、乙炔的分子式,最简式,构造简式

2、电石遇水产生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3、乙炔燃烧时,火焰光明并伴有浓烈的黑烟,这是由于乙炔

4、乙炔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

5、炔烃典型的化学性质有(1)(2)(3)

(三)脂肪烃的来源

依据课本p35页【学与问】,阅读课本p34~35,完成下表:

石油工艺的比拟:

工艺原理所得主要产品或目的

分馏常压分馏利用各组分的_______不同石油气,_______,,减压分馏利用在减压时,_____降低,从而到达分别_______目的

催化裂化将重油(石蜡)在催化剂作用下,在肯定的温度、压强下,将________断裂________.提高汽油的产量

裂解又称______裂化,使短链烃进一步断裂生成_________

催化重整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和制取芳香烃

三、提出怀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怀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怀疑点怀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

3、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特征构造、烯烃的顺反异构和乙炔的试验室制法

4、让学生在复习、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增长技能,

学习重难点:

1、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烷烃的取代反响

2、烯烃的加成反响、加聚反响、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

3、试验室制乙炔的反响原理及反响特点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烷烃、烯烃的熔、沸点

阅读p28思索和沟通

思索;烷烃的沸点与其分子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之间的关系

(a)随着分子里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熔点、沸点渐渐,相对密度渐渐;

(b)分子里碳原子数等于或小于的烃,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他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

(c)烷烃的相对密度水的密度。

(d)分子式一样的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

练习:比拟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沸点凹凸

探究二:烷烃和烯烃化学性质

1、烷烃的化学性质特征反响

(1)甲烷与纯卤素单质(cl2)发生取代反响,条件:

(2)反响式

2、烯烃的化学性质

(1)燃烧

九年级上册化学公开课教案篇四

化学与农业生产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了解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2、学会对铵根离子的检验

3、了解常见化肥使用的留意事项

过程和方法:

1、培育学生试验探究力量;

2、增加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熟悉到日常生活中到处有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加学好化学的自信念。

重点:

1、化学肥料的种类和特性

2、铵根离子的检验

难点:

1、铵根离子的检验

2、化学肥料成分的记忆。

课前预备:

教师:以举出所知道的化肥引出课题,对常见的化肥的物理性质,让学生通过观看、看书自己总结;对铵根离子的检验的教学通过试验,激发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试验去探究;

学生:通过设置肯定的问题让学生看书、争论、试验探究,重点把握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教学过程:

一。化学肥料

1、氮肥

氨水NH3•H2O易溶于水低温密封

碳酸氢铵NH4HCO3

硝酸铵NH4NO3

氯化铵NH4Cl

硫酸铵(NH4)2SO4

尿素CO(NH2)2

【小结】氮元素可使植物细胞加速分裂和生长,促进植物枝叶茂密。磷元素使植物提早开花结果,增加反抗力。钾元素有利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强健。这三种元素都是植物生长不行缺少的成分。

【结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逸出,这是快速检验铵盐的方法。

2、磷肥

它是含有磷酸根的盐。主要有磷矿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钙镁磷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磷酸镁)、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

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氢二铵(NH4)2HPO4

3、钾肥

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

碳酸钾(K2CO3)(草木灰的主要成分)

4、复合肥料

硝酸钾KNO3

磷酸二氢钾KH2PO4

5、微量元素肥料

如B、Mn、Cu、Zn等

6、农家肥料

二、农药

1、作用

2、危害

三、随堂检测题

l.氨水见光后易挥发和分解,所以容器口必需___,且放在棕色瓶中。

2、硝铵在高温或猛烈撞击时会爆炸,碳铵在受热时会全局部解成气体。尿素的含氮量,肥效长久。铵盐跟碱性物质反响,会放出___.

3、草木灰中的钾肥主要成分是______,它的水溶液呈________。

4、磷酸二氢钾是含_________元素的复合肥料,硝酸钾是含________元素的复合肥料。

5、常用的农药有哪些?说出各有哪些作用和危害。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篇五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状况。

(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及酸的通性。

(3)熟悉浓硫酸的腐蚀性。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熟悉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试验的方法猎取信息,运用比拟概括的方法对猎取的信息进展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加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育擅长合作、勤于思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浓硫酸的腐蚀性。

3、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状况。

2、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工具

【教具预备】白醋、苹果汁、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试管(若干)、牵牛花、万寿菊、蝴蝶兰花、玫瑰、月季、紫甘蓝、硫酸、玻璃棒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你听说过、接触过酸和碱吗?

【沟通答复】

接触过的酸有:碳酸、醋酸、盐酸、硫酸;碱有:氨水、石灰水、烧碱。

【提出问题】

用什么较简洁的方法区分酸和碱呢?

【展现沟通】

请同学们做教材P50试验10-1,沟通试验结果。

【阅读记忆】

请同学们阅读并理解教材P51内容,归纳什么叫指示剂?指示剂遇酸和碱溶液变色有什么规律?

【阅读答复】

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提出问题】

请同学争论白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这4种物质中,哪些可能是酸溶液,哪些可能是碱溶液。

【沟通答复】

白醋,盐酸是酸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是碱溶液。

【归纳总结】

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取少量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若溶液呈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过渡】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许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剂随处可见,同学们可通过后面的活动体验一下。

【活动与探究1】

请同学们按教材P51“探究”进展试验,并做好试验记录。

【展现沟通】

试验完成后请各组同学展现你们的试验成果。

【提出问题】

通过上述试验你们有什么新的发觉和想法?

【沟通答复】

有一些花可作指示剂,如牵牛花、蝴蝶兰花、玫瑰、紫甘蓝。

【过渡】

上面我们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并熟识了几种酸和碱,下面我们重点探讨几种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

【沟通展现】

展现沟通试验结果

【阅读记忆】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2盐酸与硫酸的用途,并熟记它们的主要用途。

【活动与探究2】

请同学们完成P53试验10-3并作好试验记录。

【归纳总结】

浓硫酸有剧烈腐蚀性(即脱水性),因此使用浓硫酸时要特殊当心,切不行弄到皮肤和衣服上;其次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非碱性气体的枯燥剂。

【活动与探究3】

教师先分步演示,要求学生观看、感知后探究出缘由。教师先演示P53试验10-4,第一步:向小烧杯中倾倒20毫升水,再沿烧杯内壁注入10毫升浓硫酸,此时不搅拌;其次步:学生近距离观看无色液体分为两层,分析争论缘由,第三步,边搅拌混合液边让同学们摸烧杯的外壁。教师再按图10-6演示试验,强调稀释浓硫酸方法不当时导致的危害。学生作好记录。

【归纳总结】

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故烧杯外壁发烫,另外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浮在浓硫酸外表,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向四周飞溅。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是马上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对于严峻者应尽快送到医院治疗。

特殊提示:在浓硫酸稀释时,肯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渐渐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行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浓硫酸具有腐蚀性的缘由在于它的脱水性。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熟悉了酸碱指示剂,熟识了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规律,并能利用这一点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另外了解了几种常见酸的性质与用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篇六

学问目标

1、常识性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初步概念及性质上的一些共同特点,能够推断生活中的有机物;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物理性质及其可燃性。

2、了解酒精学名、化学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重要应用;辨别甲醇及乙醇性质的异同,熟悉甲醇的毒性;常识性介绍醋酸。

3、常识性介绍煤和石油既是重要的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力量目标

1、学生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化学式的过程中,了解科学创造的过程和方法:发觉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实施方案—结果分析—得出成果,培育学生的试验力量和思维力量。

2、提高学生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技能。

3、培育学生的自学力量。

情感目标

1、通过古代对自然气、沼气的利用,对学生进展爱国主义教育。联系甲烷燃烧放热,说明甲烷可作重要能源以及对农村进展的重要意义。

2、通过介绍我国在酿酒造醋工艺方面的重大创造和悠久历史,对学生进展爱国主义教育。

3、树立环保意识、能源意识。

教学建议

关于甲烷的教材分析:

化学科学的进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熟悉,促进了社会的进展。但某些化学现象可能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进展,因而帮忙学生正确熟悉化学与社会进展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甲烷是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含碳化合物以后又一种含碳化合物,所不同的是,甲烷属于有机物。有机物学问的增加,是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特点。

甲烷作为一种简洁的有机物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但学生却未必留意到它的存在、它在生活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更难与化学联系在一起。因此经过提示,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甲烷的广泛存在,使学生简单收集到相关资料,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本节教材分成“有机化合物”、“甲烷”两局部,甲烷是重点,有机物的应用是选学材料。前一局部着重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初步概念。教材在列举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含碳化合物后,又列举了蔗糖、淀粉、蛋白质等另一类含碳化合物,使学生对这两类含碳化合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给后一类有机化合物下了定义。在初中化学里简洁介绍一些有机化合物的学问,有利于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为学生参与社会建立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化学根底。教材其次局部着重介绍了最简洁的有机物甲烷,列举了甲烷的自然存在,对于这些内容,只需要学生有个粗略的了解,在教学中不宜引申扩展。教材通过甲烷的燃烧试验,引导学生思索甲烷包含哪些元素,进而确定甲烷的化学式,这样有助于辨证唯物论的熟悉论,而且有益于学生力量的培育。要做甲烷验纯点燃的试验,并联系氢气、一氧化碳也要验纯的学问,说明甲烷在点燃前也要验纯。联系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热量来说明甲烷可作为重要能源。

本节教学可采纳自学、争论、试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关于甲烷的教法建议:

可以通过试验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通过甲烷燃烧试验,培育学生的试验力量和思维力量。

引导学生查找有关有机物和甲烷的资料来使学生对有机物有肯定的熟悉,并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力量、组织材料、信息加工的力量。

关于煤和石油的教学建议:

本节课是常识性介绍内容。

强调煤和石油是重要的能源,接着又阐述了煤和石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教材的图片使学生对“煤是工业的粮食”及“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形成较为详细的熟悉。结合实际介绍我国的煤炭工业和石油工业的进展史,对学生进展爱国主义教育。

并教育学生养成节省能源的意识及环境爱护意识。

可在课上播放VCD视频“煤的综合利用”、“石油化工产品”等增加直观性,使学生更易于承受。

关于乙醇醋酸的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分为乙醇和醋酸两局部,乙醇属于了解内容,甲醇和醋酸属于常识性介绍内容。

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物,可以制造醋酸、饮料、染料、香精,还可以做绿色能源——燃料。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了解乙醇。对我国的酿酒工艺做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酒文化历史。增加学生的骄傲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强调甲醇的毒性,并娴熟把握甲醇、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常识性介绍的醋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调料——醋的主要成分,学生对醋酸并不生疏,醋酸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一种有机酸,教材介绍了醋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对醋酸的化学性质只涉及了使指示剂石蕊试液变色,建议增加课外家庭小试验:醋与苏打或小苏打反响制取二氧化碳。还可用制得的二氧化碳进展灭火试验。

对课后选学内容的学习,因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较严密,建议利用课上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为好。

甲烷的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可燃性及其用途

难点:常见有机物的推断、甲烷组成确实定

教学过程:

【引入】

1、百慕大三角洲之谜(教师趣味导学)

2、时事新闻分布(学生生活所闻)

【屏幕显示】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针对学习目标,制订了三个主题:

1、奇异的有机物世界2、最简洁的有机物--甲烷3、甲烷的元素组成

一、奇异的有机物:

通过阅读教材和查询资料,你知道什么是有机物吗?你能举出有机物的例子吗?

【学生汇报】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好玩的有机物的学问和现象。

【分组试验】

1、面粉是否溶于水;2、食盐水和酒精溶液是否导电;3、点燃一团毛线,观看现象;4、加热蔗糖。

【争论】

面粉、酒精、毛线、蔗糖均是含碳的化合物,我们将其称为有机化合物。通过试验,你能总结出有机物的哪些特性?【家庭小试验】

1、想一想:你的衣服、头发、你吃的水果、蔬菜溶于水吗?全部这些物质都是有机物,这说明大多数有机物有什么特性?你能在课堂上用一个简洁的试验证明吗?

2、酒精灯内燃烧的是什么?你想试验它的导电性吗?(教师有装置,你可以来试一试)比拟酒精和无机物食盐的水溶液的导电性。酒精也是有机物,这个试验说明大多数有机物有什么特性?

3、点燃一张纸,观看现象,纸也是有机物,说明大多数有机物有什么特性?

4、妈妈在做拔丝地瓜时,你观看过蔗糖的熔化过程吗?假如温度太高会怎样?这说明大多数有机物有什么特性?

【屏幕显示】有机物的共性:熔点较低、难溶于水、受热简单分解、简单燃烧、不易导电等。

【收集资料】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有机物的奇异成效?讲给大家听好吗?

总结一篇关于有机物的文章,要求包括有机物的概念、有机物的特性、有机物的奇闻轶事。将以上的家庭小试验带进课堂,更能增加说服力。5分钟。要求汇报时脱稿、自然。最终出一道有关有机物的习题,测评一下同学们的把握状况。

【小结】

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如蔗糖、淀粉、塑料、油脂等。不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如氯酸钾、高锰酸钾、水等。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其性质与无机物相像,因此属于无机物。有机物的物质种类占物质种类的80%以上,是生命产生、存在、进展的不行缺少的一类物质。大多数有机物一般具有难溶于水,不易导电,易燃烧,熔点低,易分解等特性。你能将这些性质与上面的家庭小试验对号入座吗?

剧烈的足球竞赛中,经常可以看到运发动受伤倒在地上打滚,医生跑过去,用药水对准球员的伤口喷射,不用多久,运发动便立刻站起来奔驰了。医生用的是什么妙药,能够这样快速地治疗伤痛?这是球场?quot;化学大夫的功绩,它的名称叫氯乙烷,是一种在常温下呈气体的有机物,负伤的皮肤在氯乙烷的作用下像被冷冻了一样,临时失去感觉,痛感也消逝了。

【过渡】

有机物的种类远超过无机物,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要想更好地利用它,需要了解它,让我们由最简洁入手--最简洁的有机物:甲烷。

二、最简洁的有机物--甲烷

【思索回忆】

通过你收集的资料、了解的信息,你看到的甲烷是什么样的物质。通过阅读教材,查询资料,你知道甲烷有哪些存在形式吗?甲烷的俗名有哪些?

【屏幕显示】

甲烷俗称沼气,是在隔绝空气的状况下,主要由植物残体分解而成的。自然气是当今世界上的重要燃料,我国是最早利用自然气的国家。

甲烷的性质:

1、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2、可燃性:点燃前要先验纯。

以上内容你能以《最简洁的有机物--甲烷》为题总结成一个文字、图象结合的报告吗?(有关图片教师的计算机中有一些资料,可做参考)7分钟,给大家汇报的时候要求脱稿,自然。最终设计一道与你的主题有关的习题,对大家的把握状况做测评。

【过渡】甲烷作为有机物,其中肯定含有碳元素,为了探究有机物的元素组成,我们由最简洁的有机物甲烷的组成入手。

三、甲烷的组成

【自主学习】你知道甲烷的元素组成吗?通过所学的有关甲烷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响实质)你能设计一个证明甲烷组成的试验吗?以试验报告的形式完成。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原理、试验步骤、试验现象、试验结论。有关试验用品教师赐予供应。

【引发探究】甲烷中是否有氧元素的探究:依据化学反响的本质可知,化学反响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也不变,由此你是否可以探究出甲烷中是否含氧元素的方法。

【学生展现成果】试验目的、试验依据、试验方法、试验过程、试验现象、试验结论--甲烷中肯定含有碳、氢元素。

【小结】比拟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的物理性质和燃烧的产物。

乙醇醋酸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式、物理性质、燃烧反响及应用

教学难点:甲醇、乙醇的化学式及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

【讲解引入】

在世界面临能源危机的今日,开发利用乙醇(即酒精)作动力燃料,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的国家把乙醇掺进汽油里混合使用,称为醇汽油,效率甚至比单用汽油还高。产糖量居世界第一的巴西,完全用乙醇开动的汽车,已经在圣保罗的大街上奔驰了。所以人们把乙醇称之为“绿色能源”。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们称之为“绿色能源”的乙醇。【板书】第七节乙醇醋酸

一、乙醇(俗称酒精)

1、化学式:C2H5OH

2、乙醇的物理性质:

展现一瓶乙醇让学生观看其颜色状态,并闻气味。

学生总结后板书:乙醇是无色透亮的液体,有特别气味,易挥发,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3、乙醇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正是乙醇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人们把乙醇称之为“绿色能源”。

【争论】怎样证明乙醇的成分里肯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4、介绍乙醇的用途

【阅读教材】总结:燃料、消毒剂、化工原料、饮料。

介绍各种饮用酒中的乙醇含量及我国在酿酒方面的重大创造和悠久历史,进展爱国主义教育。

5、甲醇CH3OH有毒!饮用少量能使人失明,多量则使人丧命。

可燃性:

二、醋酸

1、化学式:CH3COOH学名:乙酸

【讲解】醋酸就是因食醋中约含3—5%的乙酸而得名。

展现一瓶醋酸,让学生观看它的色、态、味。

2、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溶与水和酒精。

[试验]5—13

3、化学性质:醋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具有酸性。

[阅读]总结醋酸的用途。

布置家庭小试验:醋与苏打或小苏打反响制取二氧化碳。用制得的二氧化碳进展灭火试验。

【板书设计】

第七节乙醇醋酸

一、乙醇(俗称酒精)

1、化学式:C2H5OH

2、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是无色透亮的液体,有特别气味,易挥发,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3、乙醇的化学性质:可燃性“绿色能源”

4、乙醇的用途

燃料、消毒剂、化工原料、饮料。

5、甲醇CH3OH有毒!

二、醋酸

1、化学式:CH3COOH学名:乙酸

2、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溶与水和酒精。

3、化学性质:醋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具有酸性。

4、用途

煤和石油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阅读教材】思索题:

1、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能源是什么?

2、为什么说煤是工业的粮食及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3、煤是怎样形成的,将煤进展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的产品及用途是什么?

4、石油是怎样形成的,石油炼制的产品及其用途是什么?

【视频】煤的综合利用、石油化工产品

【板书设计】

第八节煤和石油

一、煤和石油是重要的能源,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简单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

2、石油是一种混合物,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

3、石油产品概述:

二、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探究活动

1、想一想:你的衣服、头发、你吃的水果、蔬菜溶于水吗?全部这些物质都是有机物,这说明大多数有机物有什么特性?你能用一个简洁的试验证明吗?

2、酒精灯内燃烧的是什么?你想试验它的导电性吗?比拟酒精和无机物食盐的水溶液的导电性。酒精也是有机物,这个试验说明大多数有机物有什么特性?

3、点燃一张纸,观看现象,纸也是有机物,说明大多数有机物有什么特性?

4、妈妈在做“拔丝地瓜”时,你观看过蔗糖的熔化过程吗?假如温度太高会怎样?这说明大多数有机物有什么特性?

5、试验探究: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整套教案篇七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缓慢氧化》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了解灭火的原理;

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及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分和相互联系。

力量目标:

在学习了以上学问后,引导学生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得出防火、灭火、及预防自燃的有效措施,培育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情感目标:

培育学生喜爱科学、信任科学、依靠科学的科学态度;

使学生了解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后,安排了燃烧和缓慢氧化。这样能使学生熟悉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等现象,了解其根本原理。

本节教学内容较多,其中包括有发热发光现象的猛烈氧化(燃烧),有不发光热、现象也并不显著的缓慢氧化(金属的腐蚀和呼吸等)。在燃烧的问题上,讲到了燃烧的条件,又要学生争论灭火的条件,简洁地提到了在有限空间里发生急速燃烧时的爆炸,也谈到了从缓慢氧化自发地转变为猛烈氧化的自燃。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抓住中心,教材中指出,全部这些现象的本质都是氧化。只是由于条件不同而发生了不同的现象。从而使学生自然的熟悉到:自然界的一切规律都受到肯定条件的制约,而规律又是一切事物固有的必定性,只要有必要的条件存在,变化就会依肯定方式进展。

假如学生能对以上氧化反响的各个外因条件了解得比拟全面、透彻,就完全有可能想出防火、灭火和预防自燃的根本原理,乃至一些有效措施。

教学建议

要求学生了解:

①物质在空气里起氧化反响的时候是否有燃烧现象,打算于温度是否到达这种物质的着火点;

②物质在空气里的燃烧的急速程度,取决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

③而急速的燃烧是否会引起爆炸,则打算于可燃物所处空间的大小和是否有气态生成物产生。

④至于缓慢氧化是否能引起自燃,则打算于氧化所产生的热量能否散逸和进展缓慢氧化的物质的着火点凹凸。

针对第一点的教学,要做好演示试验,首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认真观看,每一个试验结果得出什么结论?从而由燃烧的条件引出灭火原理是什么?即只需要燃烧的两个条件不同时满意就可。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区分几种氧化,可列表比照,加深理解。

教学设计例如

课题:燃烧和缓慢氧化

重点、难点:了解燃烧的条件,并利用来处理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引入:在一个有关火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话火在宇宙中永存,没有人时就有火。人类在其生活和生产的实践中识火、用火、驾驭火,从而制造出了高度文明的社会。火是制造万物的上帝,也是消灭它们的死神。人们,可要当心用火呀。

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暖和,也带来灾难。如何利用它有益的一面,同时又防止它引起的灾难呢?这就需要我们知道:火是什么?它是在何种条件下发生的?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火是什么?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进展,人们熟悉到所谓的火就是物质燃烧所发出的光和热。燃烧是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猛烈的氧化反响。现在,燃烧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愈发亲密,如:冶炼金属、飞机飞行、轮船和火车的行驶、火箭放射、火力发电等,都要经过燃料燃烧过程。

设问:谁能对火做一科学的解释?

板书: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

一、燃烧:

演示试验:要求认真观看并思索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争论:

1、为什么薄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

2、怎样使铜片上红磷燃烧?怎样使热水下白磷燃烧?

争论总结:铜片上白磷燃烧是到达着火的温度而且又与空气中氧气接触。铜片上红磷不燃烧是没到达燃烧的温度。热水下白磷不燃烧是没与氧气接触。使二者燃烧,红磷可加热到达燃烧的温度,而水下白磷燃烧需向水下通入氧气。

小结: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肯定的温度,另一是要与氧气接触。

板书:燃烧的两个条件:

1、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2、要使可燃物到达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这最低温度叫着火点)

争论:了解燃烧的条件后,想想灭火可实行什么措施?其原理是什么?

答复:依据生活阅历立刻答复:水、沙、湿的被褥、二氧化碳都可以用来灭火。

原理是隔离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或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设问: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灭火措施是端锅、泼水、盖锅盖、洒沙土哪项为措施?为什么?

答复:端锅危急,油比水轻,用水不能灭火;盖锅盖洒沙土都可以灭火。盖锅盖为措施。

设问:假如酒精灯不慎碰倒,引起酒精在桌上燃烧,应如何灭火?

答复: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水冲,可用湿布盖灭。

思索:灭火的灭是在火上有一横,祖先造字的意图是什么?(一横就是要隔离火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

思索:

1、为什么碳、硫、磷在空气中、纯氧中分别燃烧时现象不同?

2、设问为什么刨花、小木块比大木块易燃烧?

争论小结:一是氧气多少不同,二是可燃物的性质不同。

提问:同是木材,着火点不变,着火快慢的缘由是什么?

答复:小而薄的物质与氧气接触面积大,所以燃烧的快而猛烈。

小结:

板书:二、燃烧的现象

1、可燃物不同性质不同,打算燃烧的现象不同。

2、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猛烈。

3、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猛烈。

争论:50年月,广东信宜县锯木厂,一位工人点火吸烟的刹时发生突如其来的大爆炸,造成了惊人的损失和死亡。请问锯木厂、纺织厂、面粉厂、油库、烟花爆竹厂、矿井、煤气站等地为什么要严禁烟火?

小结:当空气中混有肯定浓度的可燃性气体或大量的可燃性粉尘时,遇明火会在有限的空间快速反响,体积急速膨胀会引起爆炸。

板书:4.爆炸:在有限空间内,由于急速燃烧放出大量能量,突然产生大量气体的现象。

投影:食物腐败、酒与醋的酿造、堆放的秸秆、金属的锈蚀图像。

争论:易燃物堆放太多、太久由于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很慢的氧化反响,热量不断聚积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答复:热量聚积能使食物变质,易燃物可能会引起自发燃烧。

试验:白磷的自燃

板书:三、缓慢氧化和自燃

1、缓慢氧化:不像燃烧那样猛烈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响。

2、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设问: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之间有什么区分与联系?

小结:区分是发热的程度、反响的速率、是否发光等,但均属氧化反响。

设问:易燃物、易爆物怎样存放?搬运时怎样才能避开意外事故?

争论:不能一起存放。由于万一发生事故后灭火方式不同而不易处理。存放时不能堆的太高、太密、要留意通风……(阅读)

安全学问教育:常见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学问。

课堂练习:

1、把一小块白磷放在盛有80水的烧杯中,白磷并不燃烧,这是由于()

(A)温度没有到达着火点(B)温度超过着火点

(C)白磷的质量太小(D)白磷没与氧气接触

2、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一样点是()。

(A)需要点燃(B)很猛烈

(C)放出大量的热(D)属于氧化反响

3、白磷的着火点40℃,少量白磷应保存在()。

(A)冷水中(B)氧气中(C)空气中(D)煤油中

4、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措施是()。

(A)设法阻挡石油喷射(B)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C)设法降低石油着火点(D)设法降低油井温度

答案:

1.D;2.D;3.A;4.C

板书:

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

一、燃烧:

燃烧的两个条件:

1、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2、要使可燃物到达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这最低温度叫着火点)

二、燃烧的现象

1、可燃物不同性质不同,打算燃烧的现象不同。

2、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猛烈。

3、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猛烈。

4、爆炸:在有限空间内,由于急速燃烧放出大量能量,突然产生大量气体的现象。

三、缓慢氧化和自燃

1、缓慢氧化:不像燃烧那样猛烈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响。

2、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探究活动

小试验-制作防火材料

试验步骤及现象

1、用氯化铵溶液制防火布

把布在饱和氯化铵溶液中浸湿,取出晾干。将处理后的布放在火焰上烧烤时,布只是冒烟,离开火焰,布完好无损。用这种方法处理过的纺织品可用于防火。

2、用明矾做防火纸

将纸的一局部在明矾溶液中浸湿,晾干后,点燃未经处理的另一半,可以观看到火焰燃至明矾溶液浸泡过的痕迹处时便熄灭了。经明矾溶液处理过的材料可用于防火。

3、防火木材

取一根火柴,将其后半局部浸入由1份碳酸钠和3份水形成的溶液中。把火柴取出晾干,划着火柴后发觉,火焰燃至浸过碳酸钠溶液的局部时,火柴便熄灭了。

九年级上化学教案篇八

氧化复原反响教案一

[三维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从得氧和失氧的分类标准熟悉氧化复原反响的概念。

2、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熟悉氧化复原反响的特征。

3、培育学生用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培育学生的归纳力量、推理力量。

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育学生科学探究的根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力量。

2、培育学生的思维力量。

3、探究与活动,氧化复原反响概念的进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