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考情分析(课件)-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精讲细练(全国通用)_第1页
诗歌鉴赏·考情分析(课件)-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精讲细练(全国通用)_第2页
诗歌鉴赏·考情分析(课件)-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精讲细练(全国通用)_第3页
诗歌鉴赏·考情分析(课件)-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精讲细练(全国通用)_第4页
诗歌鉴赏·考情分析(课件)-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精讲细练(全国通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考情分析读懂会答以2022年高考真题为例2022年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1卷新高考2卷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上海卷2021年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1卷新高考2卷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上海卷2020年全国1卷全国2卷全国3卷新高考1卷新高考2卷北京卷天津卷江苏卷浙江卷2022年全国甲卷欧阳修《画眉鸟》、文同《画眉禽》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2022年全国乙卷王勃《白下驿饯唐少府》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022·北京卷杜甫《病柏》咏物诗注重通过意象表达主题,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别说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2022·天津卷陆游《书喜》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颔联。诗题为“书喜”,请结合全诗指出诗人因何而喜。2022年浙江卷王建《楼前》、杜牧《过勤政楼》这两首诗中都写到的____和____,寄寓鉴戒之意。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2022年上海卷刘禹锡《城东闲游》结合全诗,具体分析诗题中“闲游”所寄寓的情感。2022年新高考1卷魏了翁《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022年新高考2卷李白《送别》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021年全国甲卷陈师道《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2021年全国乙卷辛弃疾《鹊桥仙·赠鹭鸶》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2021年新高考1卷杨巨源《寄江州白司马》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2021年新高考2卷陆游《示儿子》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2021年北京卷苏轼《和陶归园田居(其一)》宋诗以理见长,苏轼这首诗也有此特点,请分析诗歌最后四句说出了怎样的道理。2021年天津卷朱熹《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指出词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2021年浙江卷吴伟业《意难忘·山家》词中“衰翁”的身份是______。下片中“_____”一词点出山家的生活状态,可谓词眼。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2021年上海卷晁补之《虞美人》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词中画线部分。2020年全国1卷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020年全国2卷王安石《读

史》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2020年全国3卷陆游《苦笋》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2020年新高考1卷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2020年新高考2卷韩

驹《赠赵伯鱼(节选)》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2020年北京卷李白《寄东鲁二稚子》这首诗多处写到桃树。请分析桃树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2020年天津卷韦庄《纪村事》“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2020年江苏卷王安石《送沈康知常州》如果你是沈康,通过这首送别诗,你会得到关于常州的哪些信息?请简要分析。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020年浙江卷王勃《秋江送别》、王昌龄《送柴侍御》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_____;而《送柴侍御》突出______,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怀类似。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诗歌鉴赏高考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态度形象特点艺术技巧语言风格情感态度读懂诗歌抓手标题作者注释诗句结构“诗家语”意象典故选项读得懂:多方线索、咬文嚼字、抽丝剥茧答得全:高考真题、精准审题、规范答题用语专:多读多背、多练多想、多记多用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魏了翁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2.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题意:醉落魄词一首。人日之节,约好友提刑应懋之一起登高南山,有感抒怀。①时间(人日);②地点(南山);③事件(约应提刑懋之)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魏了翁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读标题提纲挈领摄诗魂人日:又称人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人日”风俗,尽管各地有不同,但汉时东方朔的《占书》中就有“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的说法。可见,古人已将“人民安”视作“人日”的核心思想。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魏了翁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读注释和相关词句抓典故,懂生活和文化常识觅什么?什么人情?为什么苦?热闹的节日氛围:声音、画面、动作、活动。希望每天都是人日,为什么?如何为人?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魏了翁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读诗句疏通句意,存疑最可贵无边春色:指新春美景无边无尽。人日为新岁初七,孟春之时,杨柳始发,碧草初生,无边无尽的春色,令人陶醉。苏辙《奉使契丹二十八首赠知雄州王崇拯二首其一》有句:“人日河桥柳正黄。”人情:指人之情感或人之常情。此指人情风俗。《史记·太史公自序》:“人情之所感,远俗则怀。”苦向南山觅:即“向南山苦觅”,指费尽力气向南山去寻求。苦觅,即“苦苦寻觅”,指费劲力气去寻找。比喻为得到某样东西而执着的追求。村村箫鼓家家笛:指处处村庄,家家户户都传来箫、鼓、笛等声乐,以此形容节日风俗之盛。“村村”、“家家”为互文,意为村村户户箫鼓追随、笛声不断。祈麦祈蚕:指祈祷农事丰收。麦、蚕代指各种农事。“一年之计在于春”,人日祈祷一年农事丰收,安乐康健。来趁元正七:指一起前来赶人日之节的盛会。趁,指追逐,赶。元正七,指正月初七,即人日之节。元,指元月,元月本指农历一月(正月),形容每年的第一个月份,现也常用于指阳历(公历)一月。翁前子后孙扶掖:指孙子在一旁搀扶着祖父走在前面,儿子跟在后面。翁,指老人。前,指走在前面。子,指儿子。后,指走在后面。孙,指孙子。扶掖,指扶持,提携,搀扶。此句刻画出一副尊老、敬老、爱老的“礼孝”图。老翁于前,儿子于后,以礼而尊,以尊而孝。祖父同行,孙子扶掖,以敬而爱,以爱而孝。寥寥数字,真切地刻画出华夏民族世代传承的礼孝文化。诗人为理学大家,此图景不仅是儒家之所愿,更是世代中华民族之优秀传承。有如此礼孝传统之家,又如何不和乐融洽?商行贾坐农耕织:即指各行各业之人,各司其职,共同营造百业繁荣之图景。商行贾坐,即“坐贾行商”。贾,指商人。在古代,商就是流动着贩卖商品的人,贾就是开一个店铺有固定地址卖东西的人,这叫做“行商坐贾”。现泛指经商的买卖人。农耕织,指农民耕种、织布。商、贾、农,借指各行各业之人。此句刻画出一副百业和谐、繁荣昌盛之图景。然繁荣是需要条件的,需要国家安定,需要国之上下各司其职。然要使国之上下各司其职,最重要或最根本的条件,即是上句所寓含的“礼孝”文化。若“礼孝”大义之没落,则民风将不纯,百业必难兴,国势必疲敝,又何来“商行贾坐农耕织”之百业和谐、繁荣昌盛之盛景?然南宋仍求偏安一隅,朝中忠义或空,或由此可见诗人真正之深意。须知此意无今昔:指必须要明白,此中的深意,从前和现在都是同一个道理。须知,指必须要知道。此意,此中的深意。无今昔,指不用区分现在和从前。即现在和从前都是一个道理。会得为人:指能理会、懂得化育人的品性。会得,指能理会、懂得。为人,指做人,即化育人的品性。《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儒家所说的“为人”,即指一个人本身应具备的道德品行与道德追求。《大学》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儒学在“礼、仁、孝”大义统领下的个人为人的准则。日日是人日:指每一天都是和谐盛世。人日,此处象征诗人心中的和谐盛世。诗人说自己苦苦寻觅的是“人情”,这是“民安乐”的根本。世人皆为愿而求,且盛况空前,足可欣赏。然若“礼、仁、孝”之大义不继,上下不能各司其职,百业不兴,空有祈愿,又如何能实现?若以“礼、孝”为本,百司行职,则百业繁兴,民风自纯,风俗自正,国势必隆。百姓安康,盛世和顺。故诗人感言:“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此词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之义。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解析有误。本词前两句“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释意为:“孟春之时,人日之节,杨柳始发,碧草初生,无边无尽的春色,确实令人陶醉。然而我却执著地约您一起登高南山,去寻觅,去感受人日之节的人情风俗盛景。”下阕首句“翁前子后孙扶掖”,中的“翁”指“父亲”,引申为祖父,泛指老年人,“翁”并非指作者自己;“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曲解文意。故选A。2.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①“翁前子后孙扶掖”句,认为家庭中应存在亲厚和睦,谐乐融洽的伦理关系。②“商行贾坐农耕织”句,指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应各守本分,各司其职。每答出一点给3分。“结合内容”1分,“分析道理”2分。送别李白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2.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读懂诗歌抓手标题作者注释诗句结构“诗家语”意象典故选项读得懂:多方线索、咬文嚼字、抽丝剥茧答得全:高考真题、精准审题、规范答题用语专:多读多背、多练多想、多记多用送别:指到远行人启程的地方与他告别,目送其离开。题意:送别远行的友人。(从后面诗中内容可知,诗人在寻阳长江边送别友人,而友人的目的地是南中。)①诗的题材(送别诗);②感情基调(惜别)送别李白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读标题提纲挈领摄诗魂送别李白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读意象&情绪词掌握常见意象的内涵老朋友,沿着寻阳和五溪,顺着滚滚长江逆流而上,就会直入到巫山深处。名山胜境来自于人们的互相赞颂和传播,待您到达南中,一路游赏,切身体验,自然会称赞这一路美丽的风景。送君别离,恰又逢八月中秋,秋风吹动,两岸芦花,飒飒飞舞,更是伤心不舍,无限忧愁。远远地遥望,你别去的船帆已经再也看不见,日暮傍晚,斜阳满江,只剩下滚滚长江空自奔流。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①寓情于景:通过写秋天萧瑟的芦花,渲染悲凉气氛,强化离别的愁绪。②以景结情,末尾写孤帆远去,江水悠悠,正是诗人绵绵思绪的形象表现。共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022·浙江卷】楼前[中唐]王建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①。飞龙老马曾教舞,闻着音声总举头。过勤政楼[晚唐]杜牧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②。【注】①千秋节:唐开元十七年八月,丞相表请每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为千秋节。此后,玄宗每年在勤政楼庆生,赏百匹飞龙舞马。飞龙,马厩名。士庶间互赠承露丝囊。②金铺:钉在门上的兽面形的门环底座。这两首诗中都写到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寄寓鉴戒之意。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