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下科学全册课时练(含答案)_第1页
教科版六下科学全册课时练(含答案)_第2页
教科版六下科学全册课时练(含答案)_第3页
教科版六下科学全册课时练(含答案)_第4页
教科版六下科学全册课时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科学下册1.了解我们的住房(课时练)

1.选择题。

(1)下列一般不属于住房基本结构的是()0

A.卧室B.餐桌C.客厅D.卫生间

(2)对于房屋建造的牢固性来说,下列影响不是很大的是()。

A.选址要合适B.装修要华丽

C.地基要稳固D.承重结构要稳定

(3)下列建造房屋的正确顺序是()o

①选址②施工准备③验收评估④设计⑤开始施工

A.①⑤②④③B.①③④②⑤

C.①④②⑤③D.①②⑤④③

(4)下列关于建造房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建造简单的民房很简单,一个人就能完成

B.建造房屋前选址最好不要选择很软的泥地

C.建造房屋时需要请教专业人员来设计

D.建造房屋是一项很重要的工程

2.填空题。

(1)不同地区房屋的特点与当地和人们的相适应。

(2)建造房屋时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其中核心阶段是。

(3)普通房屋中应该具有的系统有、、等。

3.右图是哥哥的房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房屋结构的名称。

A: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⑵哥哥家的房屋户型应该属于()。

A.一室一厅B.两室一厅C.两室两厅

(3)下列关于房屋中电力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建造房屋前,设计时就要把电力系统考虑进去

B.每家每户的电力系统之间应该是独立的

C.房屋中的电力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任意改变

(4)房屋电力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等因素。

4.关于“中国天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眼工程不需要经历一般工程所经历的过程,可以直接建造

B.天眼工程的总工程师是南仁东院士

C.天眼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D.天眼工程的选址是在贵州省的洼坑中

参考答案

1.(1)B(2)B(3)C(4)A

2.(1)环境生活方式(2)设计(3)示例:电力系统水力系统采光系统

3.(1)厨房客厅卧室(2)A(3)C(4)示例:供电安全电压稳定经济供电

4.A

六年级科学下册2.认识工程(课时练)

1.选择题。

(1)下列关于港珠澳大桥工程和建造房屋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对于港珠澳大桥工程,建造房屋是一个小型工程

B.港珠澳大桥工程和建造房屋工程样要经过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程序

C.这两个工程遇到的限制和挑战也是差不多的

(2)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遇到的难题有()等。

A.桥塔高度需要超过200米.桥面高度要超过80米,而香港机场对建筑物的限高是88米

B.海底淤泥深15到20米,难以下桩

C.桥梁和隧道需要用岛屿连接,但这片海域上没有任何可用的岛屿

D.以上三点都是

(3)沿海地区的城市每年都会经历台风,这给建设桥梁和房屋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和挑战,

下列关于在沿海城市建设桥梁或房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海城市不能建高楼,台风时会被风吹倒

B.桥梁必须要短短的,防止被水冲走

C.大海就在旁边,不需要考虑排水

D.可以建高楼和桥梁,但地基一定要打得非常稳固,并提高抗风能力

(4)下列工程建设的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①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②制作一个模型③实施建设

④明确要解决的问题⑤测试模型,评估并改进

A.①③⑤④②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①④③D.①④③②⑤

(5)下列关于工程和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技术为工程服务

B.工程的实施需要技术的支持

C.技术的提高使工程的实施更加简单、安全

D.工程和技术没有任何联系

2.填空题。

⑴港珠澳大桥中的“港”〃“珠”“澳”分别指、、

三个地区。

(2)港珠澳大桥全长千米,是集、、为一体

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⑶像轻轨建设、小区建设、航天飞机等都属于,这些建设的实施离不开

__________的支持。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的建设

港珠澳大桥没有全程桥梁,在海上造两座人工小岛,用来连接桥梁。我国采用的快

速造岛的方式是用圆钢筒造岛。

第一步,就是先用挖泥船进行海底挖泥清淤,整理好基槽。

第二步,海底基槽整理好,巨型圆钢筒建造完毕,运输到人工岛后就开始往圆钢筒

内注砂,直到满足要求。

第三步,岛隧结合部合拢。人工岛和隧道的结合部,又是整个人工岛的关键。沉入

海中的圆钢筒之间会留有空隙,空隙需要插入隔板进行隔水处理。

第四步,岛隧结合部注砂。既然是岛隧结合部,就不能这么全部用砂填满,还得有

一系列的工作要做,需要预埋一段隧道沉管,为了以后和隧道相连通。

第五步,整岛的合拢。运砂船或吹砂船就可以开始工作了,往岛内开始填砂,并不需

要一下子填满,因为里面还有很多工程要做。

第六步,岛域内地基的整平,以及内部相关设施的建设,钢筋、混泥土框架和普通

的建筑施工区别并不是特别大了。

第七步,岛壁施工。整座人工岛的主体工作基本上完成,但是因为整个岛处于大海

之中,水深浪大,所以必须有防波堤这样的防护工程来保护整座人工岛。

(1)港珠澳大桥建立人工岛主要是为了克服()困难。

A.桥塔超高

B.海水冲击桥梁

C.桥梁和隧道之间无岛屿可连接

(2)请将人工岛建设的过程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

A.岛隧结合部合拢

B.岛壁施工

C.挖泥清淤,整理基槽

D.往圆钢筒中注砂

E.岛域内地基的整平,以及内部相关设施的建设

F.岛隧结合部注砂

G.整岛的合拢

4.观察下图所示的三种高塔,回答问题。

(1)从结构上看,这三种高塔的共同特点是()。

A.底部体积比顶部大

B.顶部体积比底部大

C.都是镂空的结构

(2)像建高塔这种工程都离不开的支持。

参考答案

1.(1)C(2)D(3)D(4)B(5)D

2.(1)香港珠海澳门(2)55桥岛隧(3)工程技术

3.(1)C(2)CDAFGEB

4.(1)A(2)技术

六年级科学下册3.建造塔台(一课一练)

1.选择题。

(1)在制作塔台前,我们必须先进行()。

A.规划设计B.实施建设

C.评估验收D.实地考察

(2)为足球教练设计塔台时,我们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其中塔台的高度()。

A.越高越好,站得高看得远B.越矮越好,矮一点更安全

C.高度适中,既安全又视野开阔D.无所谓,不需要考虑

(3)以下四种塔型设计,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4)如下图,你认为塔台的位置在()最合适。

A.球场正中央B.中线外围

C.球门后面D.边角位置

(5)某小组在设计塔台时,小组内同学对塔台的外观设计发生了分歧,他们应该()。

A.哪位同学的威信更高就相信谁

B.两位同学的建议都不选择,重新想别的

C.两位同学各自说出理由和优缺点,组内互相讨论后决定

D.自顾自设计,互不干涉

2.填空题。

(1)在设计塔台时,我们必须考虑塔高、塔型、、

等方面的因素,设计越完善,中标概率越高。

(2)工程设计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和的和谐统一。

(3)制作竞标书时,我们可以用、、

等形式,使小组的标书更有竞争力。

3.实验探究:如图是甲、乙两组的竞标书,请分析并完成下面各题。

甲组塔台竞标书

塔台位置操场看台边

使用材料原木

塔的设计J1

2i国

/1梯子

—1.5m

成本预算500元

人员分工总工程师:小科

设计师:小明

建筑师:小华

材料准备师:小兰

时间分配略

乙组塔台竞标书

塔台位置球场中线外围

使用材料钢管

塔的设计

n

1--------1.9m--------1

成本预算1000元

人员分工总工程师:小钱

设计师:小广

建筑师:小张

材料准备师:小雪

时间分配略

(1)分析甲组塔台,优点是;

缺点是o

(2)分析乙组塔台,优点是;

缺点是o

(3)综合考虑,你会选择组,理由是o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程招标

工程招标是指建设单位对拟建的工程项目通过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吸引建设项目的承

包单位竞争,并从中选择条件优越者来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法律行为。它的基本程序一

般是先由招标单位发出招标信息,说明拟交易的建设项目及交易条件,邀请承包人在指

定的期限内提出投标方案和投标报价;接着投标人取得招标文件,认真分析研究后,编

制投标书;最后,招标人依据法定程序选择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制定统一的评标规则,

对所有投标单位的报价和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选择其中最有利条件的投标人作为中标

人,与之签订合同,在履约中使建设项目付诸实施。

(1)招标过程中会选择的投标人作为中标人,形成了一种竞争机制。

(2)工程招标大致分为以下三步:①发出招标信息;②投标人设计竞标方案;③投标单

位选择投标人。联系我们课堂上的塔台竞标过程,分小组设计塔台模型,相当于招标过

程中的过程(填序号)。

参考答案

1.(1)D(2)C(3)A(4)B(5)C

2.(1)示例:塔台位置实用性安全性成本

(2)项目安全性项目成本

(3)示例:画图文字标记数字

3.(1)成本较低,搭建方便等上下一样大,稳定性差,安全性较差,看台边视野较

差,木头容易腐烂,使用寿命低等

(2)上小下大,稳定性较好,安全性高,位置和视野好,看台有椅子更人性化等成本

较高等

(3)乙安全性更好,设计更人性化(或甲成本低,方便搭建)

4.(1)最有利条件(2)②

六年级科学下册4.设计塔台模型(一课一练)

1.选择题。

⑴在工程实施前设计工程模型的主要目的是()。

A.测试工程设计的可实施性,避免造成损失

B.建立模型供人参观

C.用于竞标时更吸引人

D.工程师的兴趣爱好

(2)浙江是一个经常会刮台风的地方,因此浙江在建设大型高塔时必须重点考虑()。

A.抗震能力

B.抗风能力

C.节约成本

D.美观性

(3)下列因素不会造成塔台倾斜的是()。

A.塔台的立柱高度不相同

B.底座所在地面没有水平

C.立柱所用材料质量不同,有软有硬

D.底座的形状采用四边形

(4)下列方法不能使塔台模型更加稳固的是()。

A.底座做得比顶部大

B.塔台中多利用三角形结构

C.固定好每个接口

D.给顶部加重,使重心上移

⑸用食指从下列形状的上部中点往下压,最不容易变形的是()。

(6)小组在设计塔台模型过程中,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0

A.由组长(总策划师)来设计塔台,其他同学在旁边参观

B.小组内遇到难题时,大家积极思考并讨论后再定下最终方案

C.若有同学提出合理建议,则可经过小组讨论后修改方案

D.对没有达到评价要求的部分,做出最后的调整

2.填空题。

⑴塔台设计时多利用三角形结构是因为三角形具有,且承重能力最

(2)我们在设计塔台时要尽量达到——、一一、一—的平衡。

3.实验探究。

如图是“小工程师小组”设计的塔台草图,请评价他们的设计。

(1)从整体结构看,塔台符合的结构特点,使塔台能立得更稳。

(2)塔台中间加入了许多,可以加固塔台让它更不容易变形。

⑶在塔台的底部加入许多小珠子是为了o

(4)塔高的设计是____________厘米,(填“符合”或“不符合”)设计要

求。

(5)综合评价后,我认为这个小组的设计(填“较理想”或不理想)。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屹立不倒的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设计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

也是法国的象征。这个高度为324米,总质量约为1万吨,

层数为4层的建筑,为什么经住了时间的考验,至今还没

有倒呢?

埃菲尔铁塔采用独特的全金属结构,呈三角形,上轻

下重、上小下大;采用交错式框架结构,四条主要钢构与地

面呈75度角,中间是空心的。大风吹来,能从中间穿过,

降低了对高塔的受力,这样的高塔才稳固。埃菲尔铁塔又被法国人称为“贵妇人”,为

了使这位“贵妇人”青春常在,日常的维护与保养是必不可少的。有了日常的维护和保

养,使得埃菲尔铁塔青春永驻。

正是因为埃菲尔铁塔这种独特的结构、坚固的材料和人们的合理管理、定时地维护

与保养,才造就了今天屹立不倒的埃菲尔铁塔。

(1)独特的结构是指整体形状呈___________形,上下、上

一下,交错式框架结构使它中间空心,可以大大提高

(2)坚固的材料是指它采用了结构。

(3)最后埃菲尔铁塔能“青春永驻”,离不开

参考答案

1.(1)A(2)B(3)D(4)D(5)C(6)A

2.(1)稳定性好(2)稳固美观价廉

3.(1).上小下大(2)三角形(3)提高抗震能力(4)60符合(5)较理想

4.(1)三角小大轻重抗风能力(2)全金属(3)日常的维护和保养

六年级科学下册5.制作塔台模型(一课一练)

1、选择题。

(1)制作塔台模型时要尽量多地使用()结构,可以使塔台更稳固。

A.四边形B.三角形C.圆形D.正方形

(2)搭建塔台模型时,我们应该先搭(

A.顶端B.立柱C.底座D.都可以

(3)为了防止塔台倾斜,我们需要做得不包括()。

A.控制底座足够稳固B.控制立柱尽量等高

C.控制接口固定牢固D.控制底座尽量小一点

(4)以下关于塔台制作过程中的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塔台模型,过程中可以随意修改方案

B.塔台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同时也要考虑节省胶带

C.搭建完成后要及时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是否还有地方需要修补

D.搭建结束后给自己的塔台模型取一个名称

(5)我们用吸管作为材料,搭起来的塔台是镂空的,这样的好处是能增强它的()o

A.抗震能力B.抗风能力C.承重能力D.观赏度

(6)小科学习了塔台的相关知识之后,设计了甲、乙两种电线塔(如图所示),你觉得比

较稳定的是()。

A.甲B.乙C.一样稳定D.无法判断

2、填空题。

(1)在搭建塔台模型时,吸管和吸管之间用固定。

(2)小科搭了一个底托很大的塔台(如右图所示),它这样设计的

主要目的是增强(填“抗震”或“抗风”)能力。

(3)我们制作的塔台模型要与相一致。

3.实验探究。

某学校科学小组的同学们做了几个塔台的模型(如图所示),请你分析比较这几种

模型,并回答下列问题:

围栏防护型脚手架型底托抗震型金字塔型

(1)通过观察发现,这四种塔台模型中都有大量的三角形结构存在,这是因为三角形具有

_____________性。

⑵同学们在实验中都是按照()的顺序搭建的。

A.先搭底座一一再搭立柱一一最后搭顶端

B.先搭立柱一一再搭顶端一一最后搭底座

C.先搭顶端一一再搭立柱一一最后搭底座

D.先搭底座一一再搭顶端一一最后用立柱连接

(3)通过观察发现,四个塔台模型在形状上的共同点是()。

A.上下等大B.上小下大C.上大下小D.上重下轻

4.课外延伸。

小科在科学课上学习了如何搭建一座塔台模型之后,回到家他想用牙签和胡萝卜搭

一个胡萝卜高塔,并和哥哥比一比谁的塔更高、更稳定。他们找来几根新鲜的胡萝卜,

用小刀切成一个个小方块,再用牙签将小块的胡萝卜穿插起来,建成了胡萝卜高塔(如

图所示)。

小科哥哥

请你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比赛更加公平公正,小科和哥哥的胡萝卜的都要相

同。

⑵哥哥的胡萝卜塔比小科的高,但是小科的更稳定,主要原因是

参考答案

1.(1)B(2)C(3)D(4)A(5)B(6)A

2.(1)胶带

(2)抗震

(3)设计方案

3.(1)稳定(2)A(3)B

4.(1)大小数量

(2)小明搭的塔上面小下面大,不容易倒,更稳定

六年级科学下册6.测试塔台模型(一课一练)

基础练习

1.选择题。

(1)测试我们设计制作的塔台模型时,不需要检测的项目是()。

A.抗风能力B.塔台重量

C.塔台高度D.抗震能力

(2)为了增强塔台模型顶端的承重能力,一般在()使用三角形结构增加稳定性。

A.顶面B.底面

C.侧面D.全部位置都要

(3)在测量塔台模型高度的时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测量前一定要统合适的测量工具

B.学生尺太短了,不适合测量

C.用米尺和软尺都可以

D.读数时如果模型太高可以不需要平视

⑷在测量塔台模型抗风能力的时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各组使用的电扇可以不同

B.测量时先用电扇的最大风力吹,再降低风速

C.各小组电扇放置的位置和塔台的距离要相同

D.如果塔台在三级风力时才倒塌,那么说明它能承受的风力等级就是三级

(5)下列关于测量塔台模型顶端的承重能力不正确的是()。

A.第1瓶矿泉水瓶应放在塔台中间,然后一瓶挨着一瓶放

B.放第3瓶矿泉水时塔台倒塌了,说明它能承受的重量是2瓶矿泉水

C.矿泉水瓶的大小、重量都要相同

D.测量时,某组的矿泉水瓶不够了,可以用笔袋来代替

(6)如图是操场上的篮球架,它虽然很高,但不容易倒,这主要是因为()0

A.质量大的物体一定不容易倒厂厂>

B.将物体的下面做得重一些,物体不容易倒

C.将物体的上面做得重一些,物体不容易倒/I

D.结构上大下小,不容易倒/1

2.填空题。

(1)我们一般用去检测塔台的抗震能力。

(2)塔台的基本要求是要达到____________厘米,只要达到了这个高度就可以在评分时

拿到分。

(3)在统计材料成本的时候,除了要计算吸管的数量之外,还要统计的使

用情况。

(4)在检测塔台时,塔台的外观以及组内成员之间的____________也要进行评分。

实验探究

3.某科学小组在对自己搭建的塔台进行检测(如图所示)。

实验一实验二

⑴实验一中他们在检测塔台的能力,实验二中他们在检测塔台的

_____________能力。

(2)他们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承受书的本数(本)风力等级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一级风二级风三级风

实验一554—

实验二—VVX

观察上表的数据,这个塔台能够承受的书的本数应该记为本,能够防御的

风力等级为o

⑶除了这两个实验,他们还需要检测塔台的能力,并需要用

测量出塔台的高度。

培优训练

4.你见过不倒翁吗?它身体的底部是半球形的,但是不管你怎样推它,

它都不滚动,也不倒下,很有趣。为了探究不倒翁为什么不会倒下,

我们把不倒翁打开,发现里面最底部有一块铁,把这块铁拿出来后,

不倒翁很容易就倒下了。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不倒翁不会倒下的原因。

把你的解释写下来。

参考答案

1.(1)B(2)C(3)D(4)C(5)D(6)B

2.(1)地震模拟仪(2)603(3)胶带(4)分工合作

3.(1)顶端承重抗风(2)5二级风(3)抗震米尺

4.示例:不倒翁底部有一块铁,具有上轻下重的特点,比较稳定,所以不会轻易倒下。

六年级科学下册7.评估改进塔台模型(一课一练)

基础练习

1.选择题。

(1)下面四类物体,最容易倒的是()o

重:近轻

轻轻重

A.B.C.D.

⑵下面的塔中,抗风能力最强的是()0

A.实体塔B.框架结构塔C.长方体塔D.正方体塔

(3)小明和小组同学在交流评估塔台模型时,发现制作的塔台模型抗震能力很差,他们应

该()o

A.增加胶布的数量,使连接处更牢固

B.减少不必要的吸管结构,让外形更加美观

C.底部增加重量,使塔台模型稳定

D.增加顶端的牢固程度

⑷小科制作了一个塔台模型(如图),检测时发现材料的成本太高,为了不影响承重能力,

可以减少()的吸管数量。

A.底部和侧面

B.顶部和侧面

C.顶部

D.随便哪个面

(5)脚手架(如图)很稳固,主要是因为它应用了()。

A.三角形框架结构

B.长方形结构

C.梯形结构

D.菱形结构

(6)在讨论怎样使塔台不容易倒时,以下几种想法正确的是()o

A.质量越大越不容易倒

B.将塔台的下面做重些不容易倒

C.将塔台的上面做重些不容易倒

D.和质量大小没有关系

2.填空题。

(1)一般来说,塔的底部比顶部要0(填“大”或“小”)

(2)每组针对本组和其他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进行交流o

(3)将建造的塔台模型按照改进后的设计,使它更符合建造要求。

实验探究

3.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做了一个塔台模型(如下图所示),通过各种工具的检测之后,他们

开始对这个模型进行评估并改进,请你仔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在用矿泉水瓶测试顶端能力的时候,发现侧面不够牢固,一下子

就垮了,改进措施是在侧面增加结构,增强稳定性。

(2)他们用和检测塔台的抗风能力和抗震

能力,发现塔台很容易倒塌。改进措施是重新调整结构,让塔台的底部更、

更,使塔台模型在抗风抗震中更稳固。

(3)如果塔台使用的成本过高,那么需要减少和的数量。

培优训练

4.为了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亮亮做了下面的实验。

A

实验步骤:

①观察、比较两个空塑料瓶(一个瓶口向上放置,一个瓶口向下放置)。

②观察、比较两个装半瓶水的塑料瓶(一个瓶口向上放置,一个瓶口向下放置)。

③给两个塑料瓶装满沙子,继续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比较。

根据实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选项中,()最不容易倒。

A.瓶口向上的空塑料瓶

B.瓶口向下、装满沙子的塑料瓶

C.瓶口向上、装半瓶沙子的塑料瓶

D.瓶口向下、装半瓶沙子的塑料瓶

(2)根据物体不容易倒的原理,在建造“塔台”时,我们应将大塑料瓶放在

面,小塑料瓶放在面。将沙子放在面的塑料瓶中。

(3)通过实验发现,稳定性好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教科版六下第二单元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一课一练)教科版含答案

基础练习

1.选择题。

⑴通常情况下,在()不可能发现蜗牛。

A.大树上B.乡间的小路上

C.泳池中D.花坛里

⑵校园生物大搜索中,我们可能会用到()0

A.扳手B.放大镜

C.剪刀D.显微镜

(3)在校园生物大搜索中,我们通常不会见到()。

A.蜘蛛B.瓢虫

C.樟树D.鲨鱼

(4)在校园生物大搜索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拍照的方式记录B.不能采摘植物

C.只记录地面生物D.调查生物时,要边调查边记录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是证明自己推测最好的方法B.调查结束后要对校园生物进行汇总

C.记录动植物的方法只有拍照D.调查时最好带上放大镜

(6)调查过程中遇到不知名的生物时,下列记录方法不合理的是()。

A.拍照片并标明它生长的地点B.采摘或捕抓把它们带回

C.记录为不知名生物,写上记录的时间D.画图,记录下主要的特征

2.填空题。

(1)调查校园生物时,要对一个区域的生物的进行调查。

(2)有的动物生活在地上,有的动物生活在地下,如图所示的动物名称是

,它们喜欢生活在(填“地上”或“地下"),Q

寻找它们时我们要带上__________,为了清楚地观察它们,我们还要

带上__________O

⑶将调在的校园生物分为和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

,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o

实验探究

3.实验探究题。

在“校园生物大搜索”的活动中,我们发现了下面的生物。请将它们分类。

A.向日葵B.狗尾草C.苍蝇D.毛毛虫

E.蒲公英F.蜻蜓G.丁香H.蜘蛛

L万寿菊

(1)上面的生物中,属于植物的有,其中的果实就是我们经常吃

的瓜子。(填字母)

⑵上面的生物中,属于动物的有,其中会飞的有和

__________o(填字母)

(3)在校园生物大搜索中,我们可以从、、等踪迹

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

(4)小科在花坛的石块下发现一只不知名的小虫,下列处理方式合理的画“。

□问老师口不管它口喊更多同学来观察

口画下它的样子口写出它的特征口用照相机直接拍照

口找相应的图书查阅口用笔尖用力戳它,观察它的运动

口带回教室继续观察

培优训练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联合国环境署最新发布一份报告称,地球上共有870多万种生物,其中包括650多

万种陆生生物和220多万种海洋生物。目前,科学家只发现了大约200万种生物,但为

何声称地球上有870多万种生物呢?原来这是利用一些研究模型估算出来的数据。他们提

出的870多万也是一个估算值。在估算出的870多万种生物中,又可分为780多万种动

物、30多万种植物和60多万种真菌。假如我们能活到100岁,从一出生就开始每天不间

断地参观各种生物,那么每天需要参观200多种生物,才能把870多万种生物全部参观

完。

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0

A.地球上的生物一定有870万种

B.我们可以在一个月内把所有生物参观完

C.地球上陆生生物比海洋生物的种类多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上陆生生物的种类大约是海洋生物种类的3倍

B.地球上真菌的种类大约是植物种类的一半

C.地球上生物的种类不会超过870万

(3)阅读这则材料后,你有什么体会?

参考答案

1.(1)C(2)B(3)D(4)C(5)C(6)B

2.(1)种类(2)蚯蚓地下铲子放大镜(3)动物植物种类地点

3.(l)ABEGIA(2)CDFHCF(3)脚印粪便毛发

(4)也问老师口不管它口喊更多同学来观察

0画下它的样子0写出它的特征0用照相机直接拍照

(3找相应的图书查阅□用笔尖用力戳它,观察它的运动

口带回教室继续观察

4.(1)C(2)A(3)示例: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我们所认识的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

参考答案

1.(1)B(2)B(3)C(4)C(5)A(6)B

2.(1)大(2)评估(3)重新加工

3.(1)承重三角形(2)电扇地震模拟仪大重(3)吸管胶带

4.(1)C(2)下上下(3)示例: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教科版六下第二单元第2课《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一课一练)教科版含答案

基础练习

1.选择题。

(1)下列植物的茎属于草质茎的是()。

A.狗尾草B.柳树

C.樟树D.桂花树

⑵下列四个地方相比,()里的生物种类最多。

A.教室B.操场

C.花坛D.沙坑

(3)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区分地下、地上、空中分布的生物可以用()表示。

A.相同颜色B.不同颜色

C.两种颜色D.两种符号

(4)下列植物的叶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针形B.椭圆形

C.心形D.卵形

(5)制作生物分布图时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生物太多,图中写不下,那么我们可以采取

的措施是()»

A.可以将校园生物进行编码,排列在分布图下面,再将编码标注在图上

B.填写一些主要的生物就可以了,不需要将所有的生物填在校园分布图中

C.可以简写生物的名称,用简写的方式填写校园生物分布图

D.同一种生物只在一处标红,其他地方不用再标,如蚂蚁只标在操场上

2.填空题。

(1)在一年四季中,校园内的动植物会有所不同,我们长期观察,(填“会”

或“不会”)发现新的校园生物。

⑵利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我们可以利用

分类法给校园植物进行分类。

(3)校园中动植物很多,生活的__________也各不相同,我们可以制作一幅

来展现校园生物大家庭。

(4)制作生物分布图时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果生物种类太多,图中写不下,那么我们可以

采取的措施是用的方法,也可以将我们画的生物图在分布图旁

边,用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

实验探究

3.下表是阳阳所在小组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前统计的信息,请根据要求回答下面各题。

植物名称生长地点动物名称经常活动地点

樟树教学楼东侧蚱螭草坪、花坛

桂花树教学楼北侧蝴蝶花坛

月季花草坪、花坛鼠妇草坪、花坛

牛筋草花坛蚯蚓花坛土里

柏树操场周围麻雀校园树上

⑴该小组同学在草坪里发现了()种生物。

A.1B.2C.3

(2)根据调查发现,花坛的生物种类最多,可能的原因是()0

A.教学楼周围吵闹B.小草太小C.花坛适合更多生物生存

(3)将下列生物编码标注在校园生物分布图对应的位置上。

植物:A.樟树B.桂花树C.月季花D.牛筋草E.柏树

动物:①蚱蟋②蝴蝶③鼠妇④蚯蚓⑤麻雀

培优训练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很多的植物,你能把下面的植物分分类吗?

草本植物()

)

根据生活环境

r浮水植物()

_______植物(

I挺水植物()

参考答案

1.(1)A(2)C(3)B(4)A(5)A

2.(1)会(2)分类二歧(3)种类环境校园生物分布图(4)编号粘贴箭头

3.(1)C(2)C(3)

[草本植物(③④⑧)

陆生植物(①②③④⑤⑥⑧⑩)“

.木本植物(①②⑤⑥⑩)

根据生活环境《

「浮木植物(⑨)

水生植物(⑦⑨)

[挺水植物〈⑦)

教科版六下第二单元第3课《形形色色的植物》(一课一练)教科版含答案

基础练习

1.选择题。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现象。

A.遗传B.变异

C.复制D.生长

(2)比较木槿花的亲代与后代,下列()肯定会遗传。

亲代(木槿花)后代(木槿花)

A.花的颜色B.花的大小

C.叶的结构D.茎的粗细

(3)下列()现象不属于遗传现象。

A.亲代桑叶与后代桑叶形状相似

B.亲代凤仙花的花瓣数与后代的花瓣数相同

C.亲代桃树和后代桃树都可以结出果子

D.杂交水稻比亲代更粗壮

(4)下列()属于变异现象。

A.亲代豌豆的红花与后代的白花

B.亲代番茄果实的红果和后代的含糖量

C.玉米的高茎和大豆的矮茎

D.南瓜的大小与冬瓜的大小

(5)下列()是人类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的原理来改善人类生活的。

A.无土栽培B.杂交水稻

C.大棚种植D.自动化灌溉

2.填空题。

(1)植物的后代与亲代的形状,如茎、叶、花、果实等的与

等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细微的

(2)植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o

(3)植物后代和亲代之间也会有些细微的不同,这种现象叫o

(4)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的基础。正是因为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

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植物。

(5)同一种类的植物存在差异,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繁殖越来越0

实验探究

3.小科所在小组研究比较油菜花亲代和后代的性状。

比较油菜亲代和后代的酸

(1)他们可以从油菜花亲代和后代的、、等观察描述

比较。

(2)观察油菜花的结构时,可以用对花进行解剖,可以发现油菜花由

、、、四个部分构成,其中花瓣有

片。

(3)观察发现,油菜花的亲代和后代的花的结构基本相同,属于现象。

(4)观察发现,油菜花的亲代和后代的花的颜色不完全一样,属于现象。

培优训练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19世纪中期,他通过豌豆实验,

发现了遗传规律、遗传因子的分离规律及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规律。

选择豌亘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豌豆自花、闭花授粉,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

性状,这很符合孟德尔的实验要求。所谓性状,即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

等特性的总称。在他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全神贯注地研究了7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所谓相对性状,即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花色有红花与白花之分,

种子形状有圆粒与皱粒之分等等。为了方便和有利于分析研究,他首先只针对一对相对

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然后再观察多对相对性状在一起的传递情况。这种分析方法

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豌豆的相对性状

茎的高度花的颜色[果实形状]种子形状

(1)孟德尔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进传规律。

(2)孟德尔之所以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豌豆__________、授粉,

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

(3)他先针对对相对性状研究,再观察相对性状,这种分析方法

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答案

1.(DA(2)C(3)D(4)A(5)B

2.(1)颜色形状大小差异(2)遗传(3)变异(4)生物进化(5)明显

3.(1)花叶茎(2)镣子花萼花瓣雄蕊雌蕊4(3)遗传(4)变异

4.(1)豌豆(2)自花闭花性状(3)1多对

教科版六下第二单元第4课《多种多样的动物》(一课一练)教科版含答案

基础练习

1.选择题。

(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说的是生物的()现象。

A.遗传B.变异

C.复制D.生长

(2)如图,袋鼠妈妈的毛色比袋鼠宝宝的毛色浅些,这是因为()o

A.遗传

B.变异

C.复制

D.生长

(3)下列不属于昆虫类的特征的是()。

A.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B.有一对触角

C.有三对足D.有一对翅膀

(4)下列动物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兔子B.小狗

C.鲸鱼D,麻雀

(5)下列现象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A.狗爸爸个子高,狗儿子个子高

B.老鹰善飞翔,刚出生的小鹰不会飞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母山羊和小山羊的毛都是白色的

(6)下列不属于人类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的原理的是()。

A.金鱼B.家禽

C.螺D.燕子

2.填空题。

(1)“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现象。

(2)动物的后代与亲代非常,比如眼睛、鼻子耳朵、四肢、高矮等,但也

有一些细微的。

(3)动物的后代与亲代在、、、等方面几

完全遗传,在毛皮颜色、躯体大小等方面存在变异。

(4)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动物,属于动物。

(5)鱼类是终生在中生活,用呼吸的动物。

实验探究

3.下列是我们平时比较常见的动物,先分类后再回答问题。

①蝴蝶②鸭子③牛④鲫鱼⑤鸽子⑥狗⑦鸡⑧老鼠⑨蚕蛾⑩鲨鱼@冯

跳雁豌包蚂蚁礴蝠⑯^鸟鳗蜂⑱^豹

(1)把动物的编号填入下表相应的位置。

昆虫类鱼类鸟类哺乳类

(2)在上面的这些类别中,属于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是()。

A.鱼类B.鸟类

C.哺乳类D.昆虫类

(3)分类的重要标准是()。

A.生命活动特征B.身体结构C.皮肤颜色

(4)如果我们把身边常见的动物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那么你觉得这样

分类的标准是()。

A.动物生活的环境

B.动物的主要食物

C.动物能为人类提供的食物种类

培优训练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麋鹿是草食性哺乳动物。头似马,角似鹿,蹄似牛,尾似驴,俗称“四不像”。麋

鹿体长约2米,雄性有角。以青草、树叶、水生植物为食。在发掘的兽类骨骼中有麋鹿

的骨骼,表明3000年前野生麋鹿曾生活在黄河流域一带,后来灭绝了。现存的麋鹿是人

工饲养的种群,数量很少。

中国曾经从国外引进了数十只麋鹿,养在北京、江苏的麋鹿苑和其他动物园中,现

已有数百只麋鹿被放养到大自然中。麋鹿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

(1)俗称“四不像”的动物是()o

A.梅花鹿B.长颈鹿C.麋鹿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麋鹿是外来物利i,从来没有在中国生存过

B.大自然中已经没有麋鹿了

C.麋鹿曾经生活在黄河流域一带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o

A.所有的麋鹿都有角

B.麋鹿是肉食性动物

C.麋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4)阅读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

参考答案

1.(1)A(2)B(3)D(4)D(5)B(6)D

2.(1)变异(2)相似不同(3)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行为方式(4)

哺乳

(5)水鳏

3.(1)

昆虫类鱼类鸟类哺乳类

①⑨@©④⑩②⑤⑦®®③⑥酶@@@

(2)D(3)B(4)B

4.(1)C(2)C(3)C

(4)示例:有很多生物的灭绝都是我们人类造成的,动物也有生存的权利,我们应该为

保护动物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科版六下第二单元第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一课一练)教科版含答案

基础练习

1.选择题。

⑴运用现代科技发明了一种锁,它不用钥匙,而是用本人手指才能打开,这是利用了

()o

A.每个人手指的温度不同

B.每个人手指分泌的汗液成分不同

C.每个人手指上的指纹不同

D.每个人手指形状不同

(2)我们的相貌特征和()无关。

A.父母遗传

B.生活环境

C.穿着打扮

D.营养状况

(3)基因使子女和父母的体态、相貌、气质和音色等方面()。

A.毫无关系

B.关系不大

C.具有相似性

D.完全相同

⑷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个个不同样”。这里指的是生物具有()现象。

A.繁殖后代

B.变异

C.遗传

D.变化

⑸下列特征中,不属于相貌特征的是()o

A.鼻梁高低

B.眉毛的形状

C.有无耳垂

D.头发长短

(6)非洲人的肤色是黑色的,不受()的影响。

A.生态环境

B.遗传因素

C.饮食习惯

D.护肤品

⑺下列变化是由生物的遗传变异引起的是()。

A.李强参加完军训后,皮肤变黑了

B.张爷爷常年在农田里种地,手掌磨出了老茧

C.刘丽经常近距离看书,视力下降

D.甜甜的父母都是大眼睛,她却是小眼睛

2.填空题。

(1)我们之所以能很快地区分不同的人,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o

⑵要描述一个人的相貌,我们可以从、、、和

等方面进行描述。

(3)我知道的脸型有、等形状;我知道的眼皮有和

;我知道耳垂有和o

(4)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这是因为生物有不同的,

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多样的生命体。

实验探究

3.实验探究题

性状编码12345678910111213141516

人数0413040603020720

右图是研究相貌时使用的性状编码图,最外围是性状编码,上表是六(1)班同学根据性状

编码图汇总的一组数据。

(1)3种相貌特征组合有种相貌不同的人。

(2)6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