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电厂汽轮机运行操作规程型汽轮机技术规范批准:审核:编写:2013年10月第第页1、目录2、汽轮机的设备规范2.1主机规范:2.2辅助设备规范3、总则3.1基本要求3.2重要操作3.3汽轮机运行人员的注意事项4、汽轮机本体及辅助设备的试验4.1调速系统的静态试验4.2主汽门严密性试验4.3调速汽门严密性试验4.4机组低油压保护试验4.6泵类联动试验4.7危急保安器超速试验4.8甩负荷试验4.9给水泵保护试验的内容4.10除氧器保护试验4.11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5、汽轮机的启动、正常维护和停止5.1机组启动前的准备工作5.2机组启动前的检查5.3汽轮机冷态滑参数启动5.4汽轮机冷态定参数启动5.5热态启动5.6汽轮机的正常维护5.7汽轮机的停止6、汽轮机辅助设备的投入、维护和停止6.1转动设备的运行与维护6.2给水泵6.3凝汽器6.4低压加热器6.5冷油器和润滑油系统6.6盘车装置6.7高压除氧器6.8水塔7、事故处理7.1事故处理原则7.2紧急故障停机7.4蒸汽参数不正常7.5真空下降7.6汽轮机水冲击7.7轴向位移增大7.8正常振动和异音7.9汽轮机甩负荷到零7.10锅炉灭火7.11油系统工作失常.7.12主要管道故障7.13失火(厂房内)7.14厂用电全停7.15给水泵事故处理7.16除氧器事故处理7.17汽轮机水冲击事故7.18汽轮机超速事故J2.汽轮机设备规范2.1主机规范:2.1.1汽轮机规范项目单位汽轮机型号N50-8.83/535型式高温高压单缸冲动凝汽式汽轮机生产厂家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调节方式喷咀调节额定功率MW50最大功率MW60额定转数Rpm3000旋转方向(从机头看)顺时针额定工况新蒸汽压力Mpa8.83(最高9.23,最低8.43)温度℃535(最高543,最低510)流量T/H194.5调节级后压力Mpa5.785排汽压力Mpa0.28汽耗率(保证值)Kg/kwh10.23热耗率(保证值)Kj/kwh4251临界转速r/min1853.3转速摆动值r/min≤15转速不等率%3~5速度迟缓率%≤0.25调节器调速范围R/min0~3180润滑油压Mpa0.08~0.12顶轴油压Mpa>11主油泵压增Mpa1.9油动机最大行程mm227汽轮机油牌号L-TSA46#级数21外型尺寸mm长X宽X高=8521.5X6900X3360本休重量t165冷却水温度℃20(最高33)流量T/H9800给水温度℃226.8(最大工况233.5)2.1.2发电机规范:项目单位发电机型号QF-60-2额定容量KVA75000额定功率MW600功率因数0.8额定电压KV10.5额定电流A4124额定频率Hz50励磁电流A796额定转数rpm30002.1.3监视段参数:抽气段号抽气部位压力Mpa一段抽气5级后2.936二段抽气8级后1.661三段抽气11级后0.886四段抽气15级后0.299五段抽气17级后0.131六段抽气19级后0.0392.2辅助设备规范2.2.1凝汽器规范型号N-3650-2冷却面积3650㎡排汽压力0.005Mpa铜管材料HSn-70-1无水净重72.3Kg冷却水压0.3Mpa灌水重量108.4Kg水阻0.0416Kpa冷却水量9800T/H蒸汽流量136.542t/h冷却水温22℃流程双流程2.2.2高压除氧器项目单位数值产品编号GC-220额定出力t/h220运行温度℃158容积m³70安全阀开启压力Mpa0.98工作压力Mpa0.558设计压力Mpa0.78设计温度℃320介质水、水蒸汽制造厂家青岛华泰、青岛东兴、连云港立成、无锡锅炉辅机2.2.3高压加热器项目管程壳程设计压力Mpa182.1耐热试验压力Mpa22.53.26设计温度℃230360工作介质水过热蒸汽产品编号12G28净重KG11976热换面积㎡210类型Ⅲ折流析间距mm427出厂日期2012.72.2.4低压加热器项目管程壳程设计压力Mpa2.50.4耐压试验压力Mpa3.1250.5工作允许压力Mpa2.30.150设计温度℃150150介质凝结水蒸汽产品编号T12-2-0026容器类型Ⅱ净重Kg6180换热面积㎡140折流板间距mm480制造日期2012.72.2.5汽封加热器型号JQ-25-1汽侧设计温度400℃汽侧设计压力0.6Mpa水侧设计压力0.56Mpa换热面积25m³水侧设计温度100℃生产日期2012.7净重1579KG2.2.6主机冷油器设计压力1.01Mpa冷却面积101.38m³冷却油量700L/min试验压力1.3Mpa水阻0.01Mpa冷却水量102T/h进油温度55℃出口油温度35-45℃设计温度100℃出厂日期2012.4冷却水进水温度小于等于33℃出厂编号BAVU-PHE-112001652.2.7射水抽气器型号7D-32工作水流量400T/H扬程36m正常抽气量30kg/h工作水温20℃吸入空气压力4.5KPa水泵出口压力0.28Mpa实际大陆气压765mmhg实际水温℃27大气温度35℃制造厂家东方汽轮机厂2.2.8转动设备规范名称型号流量m³/h扬程M转速r/min功率KW电压V电流A循环水泵8003-32A527823.89906301000045.87凝结水泵6LDTN-102001351480100380240射水泵SLW200-400IA40038148075380139.6高压油泵100LY-205-E90210.2295877.85380195交流油泵80LY-35-E7935.2296813.638035.5直流油泵80LY-23-E7024.9830087.3222053.8盘车电机YA132M-463L/min1447.538015.4顶轴油泵PVH-7460L/mi加风机D18B-715000-A00748290043808.1油烟风机D50K-50900B36029081.53803.42.2.9给水泵规范型号100SB-P功率kw1357流量m³/h275必须汽蚀余量5m扬程m1515转速r/min2890润滑油温度℃15-40油压Mpa0.01-0.08循环油量6.31/min电流A107.7润滑方式强迫润滑重量Kg5285电压V10000电机型号YKS560-2循环油量L/min6.312.2.10给水泵液力藕合器型号YOTC5OOB/30Y额定功率KW1600转速r/min2985转差率≤33%调速范围(0.20~0.97)X输入转速生产厂家上海交大南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2.2.11给水泵稀油站规范型号XYZ-63GZ换热面积6㎡油箱容积m³1最大工作压力Mpa0.4公称油量L/min63水压Mpa0.5油压Mpa0.63过滤精度0.12mm水温℃≤28供油温度℃40允许温度℃100电机转数r/min1420电流A5.03功率因数0.62过滤面积㎡0.11冷却水压力Mpa0.2~0.32.2.12主油泵转数r/min3000入口压力Mpa0.09~0.12流量L/min3000出口压力Mpa1.85~2.052.2.13双联过滤器公称流量L/min3900报警压差MPa0.06工作压力MPa1.6过滤精度μm25公称通径DN125重量400KG出厂日期2012.4滤芯型号DQ50KW25H0.8C生产厂家中船重工集团第七O七研究所九江分部3.总则3.1基本要求。3.1.1各值班岗位应备有:3.1.1.1汽轮机设备运行规程。3.1.1.2本机组的汽、水、油系统图。3.1.1.3运行日志记录本、运行日报表、设备缺陷登记本、操作票、试验记录本等。3.1.1.4必须使用的工具,如:油壶、听音棒、F板手、手电筒等。3.1.1.5安全帽。3.1.1.6消防工具和清扫工具。3.1.2汽轮机大、小修后必须经主管部门验收合格。一切检修工作全部结束,各转动设备及电动门试验良好(电动门极限开度指示正确),全部检修工作票收回,设备系统处于完好的启动前状态。得值长令后方可启动。3.1.3启动前必须充分掌握设备状态,准备好启动工具、仪表、记录。各种水位计、油位计好用并投入。做好与其它专业的联系工作。3.1.4下列情况禁止启动汽轮机:3.1.4.1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抽汽逆止门卡涩不能关闭严密。3.1.4.2前汽缸调节级区域上,下缸温差超过50℃。3.1.4.3汽轮机(或发电机)动、静部分之间有明显的金属摩擦声。3.1.4.4主油箱内油质不合格或油系统充油后油位低于规定值。3.1.4.5主机任何一台油泵及盘车装置失灵。3.1.4.6汽轮机各系统有严重泄漏。3.1.4.7主机及主蒸汽管道保温不完整。3.1.4.8主要仪表(转速表;轴向位移表;胀差表;调速油压和润滑油压表;新蒸汽压力表;温度表;凝汽器、除氧器水位及汽缸金属温度表;真空表)和自动保护装置失灵。3.1.5下列情况禁止汽轮机投入运行:3.1.5.1调速系统不能维持汽轮机空负荷运行(或机组甩负荷后不能维持转速在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以内)。3.1.5.2发现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卡涩时。3.1.5.3危急保安器试验不合格时。3.1.5.4胀差超过规定值。3.1.5.5主油泵工作失常或油系统油压不稳定时。3.1.6汽轮机调速系统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3.1.6.1当汽温、汽压、真空正常和主汽门能完全开启时,调速系统能维持汽轮机空负荷运行。3.1.6.2当汽轮机突然甩去负荷时,调速系统能控制汽轮机转速在危急保安器的动作转速以下。3.1.6.3危急遮断器动作后,同时关闭主汽门、调速汽门和各段抽汽逆止门。3.2重要操作。3.2.1下列操作作为重要操作,必须在值长或专业主管等有关人员监护下进行。3.2.1.1汽轮机的启动和停止。3.2.1.2危急保安器的超速试验。3.2.1.3机组运行中调速系统各项试验,包括主汽门,调速汽门不严密性试验及甩负荷试验。3.2.1.4主要系统的运行方式切换。3.2.1.5主蒸汽母管、给水母管的切换。3.2.1.6给水泵大修后的投入。3.2.1.7运行中冷油器的切换。3.2.2设备系统切换和操作要求。3.2.2.1重要设备系统切换应填写操作票,经值长批准后在专业技术人员监护下进行。3.2.2.2机组正常启动有运行方式的变更,需要在班长组织下按值长命令专责人按规定操作。3.2.2.3所有操作人、监护人均应由专业人员担任,下一级不能监护上一级人员操作。3.2.2.4发生事故时允许不填写操作票操作,但事后必须补填操作票。3.3汽轮机运行人员注意事项。3.3.1值班人员独产工作之前,必须熟悉本规程和《电业安全规程》中与本专业有关部分,考试合格方可独产工作。3.3.2值班人员在工作中除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正确处理各种异常情况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3.2.2.1服从上级命令,正确执行上级指示,坚守岗位。3.2.2.2禁止非工作人员接近设备或操作调整正常运行设备。3.2.2.3运行人员有权禁止检修人员无票作业和调试设备。3.2.2.4搞好卫生工作,及时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任务。4.汽轮机本体及辅助设备的试验4.1调速系统的静态试验4.1.1试验条件:4.1.1.1调速系统静止状态试验应在每次机组启动前进行。4.1.1.2试验时,电动主闸门及旁路门关闭严密。4.1.1.3高压油泵运行正常,调速油压1.8~2.0Mpa,冷油器正常投入并保持油温35~45℃。4.1.1.4盘车运行正常。4.1.2试验方法:4.1.2.1顺时针方向旋转启动滑阀手轮缓慢均匀地开启自动关闭器,用DEH装置开启油动机直至全开。4.1.2.2检查就地油动机行程指示与DCS画面油动机行程指示是否一致。4.1.2.3用DEH装置关闭各油动机直至全关,逆时针方向旋转启动滑阀手轮缓慢均匀地关小自动关闭器。4.1.2.4静止状态试验时将高压油动机开至30mm,手打危急保安器,检查自关闭器和油动机应迅速关闭。4.2主汽门严密性试验。4.2.1主汽门严密性试验的试验条件:4.2.1.1汽机定速运行,暖机充分。4.2.1.2主汽压力4.5Mpa以上,气温应高于450℃。4.2.1.3凝汽器真空在70Kpa左右。4.2.1.4高压油泵运行,油温,油压正常。4.2.1.5胀差在允许范围内。4.2.2主汽门严密性试验的方法:4.2.2.1用自动主汽门活动试验滑阀迅速关闭主汽门。4.2.2.2记录下降时间(每下降100r/min记录一次)。4.2.2.3待转速下降到1000r/min以下,手操停机开关或手打危急保安器,将启动滑阀退回零位。4.2.2.4自动主汽门关闭后,迅速退出自动主汽门试验滑阀。4.2.2.5汽机重新挂闸,用DEH装置迅速升速至额定转速。4.3调速汽门严密性试验。4.3.1调速汽门严密性试验的条件同主汽门严密性试验条件。4.3.2试验方法:4.3.2.1用DEH迅速关闭调速汽门。4.3.2.2记录转速下降时间。4.3.2.3待转速下降至1000r/min以下,用DEH将转速升至额定。4.4机组低油压保护试验。4.4.1机组低油压保护试验条件:4.4.1.1低油压试验应在机组每次启动前时行。4.4.1.2高压油泵运行,油温油压正常。4.4.1.3低压交流直流油泵联动备用状态,出口门关闭。4.4.1.4盘车运行中。4.4.1.5热工人员配合,保护装置投入运行。4.4.2试验方法:4.4.2.1顺时针方向旋转启动滑阀手轮,缓慢均匀地开启自动主汽门。4.4.2.2关闭低油压继电器来油门。4.4.2.3缓慢开启低油压继电器泄油门,当润滑油压降至0.055Mpa时,发出润滑油压低Ⅰ值信号,同时联交流润滑油泵。4.4.2.4当润滑油压降至0.04Mpa时,发出润滑油压Ⅱ值信号,同时联动直流油泵。4.4.2.5当润滑油压降至0.02Mpa时,汽轮机跳闸。4.4.2.6当油压降至0.015Mpa,盘车跳闸。4.4.2.7试验结束,将系统恢复至原状态。4.5主机低真空、轴向位移大、轴承温度高由热工人员短接信号进行。4.6泵类联动试验。4.6.1联系电气值班员送试验电源。4.6.2确定两台泵均正常后,启动一台泵运行,另一台联动备用。4.6.3按运行泵事故按钮,运行泵跳闸,备用泵联动。4.7危急保安器超速试验。4.7.1下列情况必须做超速试验:4.7.1.1机组新安装或大小修后。4.7.1.2危急保安器解体与调整后。4.7.1.3甩负荷试验前。4.7.1.4停机超过一个月再次启动。4.7.1.5机组运行超过2000小时。4.7.2下列情况禁止做超速试验:4.7.2.1主汽门和调速汽门关闭不严密。4.7.2.2汽轮机不能维持空负荷运行。4.7.2.3没有准确的转速表。4.7.2.4机组滑停过程中。4.7.2.5转子温度低于350℃。4.7.2.6汽轮机振动超过合格标准。4.7.3超速试验的要求:4.7.3.1危急保安器超速试验必须在部门主管或专工主持下进行。4.7.3.2高压油泵运行正常,做好人员分工。4.7.3.3手打危急保安器,主汽门和调速汽门关闭严密。4.7.3.4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应在3270~3360r/min范围内。4.7.3.5试验中若转速超过3360r/min,危急保安器示动作或试验中机组发生强烈振动,应立即打闸破坏真空停机。4.7.3.6超速试验进行三次,前两次动作转差值应小0.6%,第三次动作转速和前两次动作转速的平均值相差不超过1%。4.7.4试验方法:4.7.4.1负荷到零解列发电机,维护汽轮机转速3000r/min。4.7.4.2确定危急遮断器操作滑阀位置:1#、2#棒联和试验时操作滑阀指向中间位置,试验1#棒时操作滑阀指向2#棒位置,试验2#棒时操作滑阀指向1#棒位置。4.7.4.3首先用DEH升速到(速率100r/min)危急保安器动作,指示灯显示出动作离心棒,自动主汽门和调速汽门关闭,记录动作转速和主油泵出口油压。4.7.4.4危急保安器动作后,当转速降到3050r/min以下,启动滑阀退到零位重新恢复汽轮机转速到3000r/min。4.7.4.5试验结束后,当转速稳定在3000r/min时停止高压油泵运行。4.8甩负荷试验。4.8.1试验条件:4.8.1.1机组运行情况良好、振动、胀差均在允许范围内。4.8.1.2调速系统性能良好,速度变动率不大于5%,迟缓率小于0.2%,油质合格。4.8.1.3电动主汽门带电,开关试验好用,旁路门关闭严密。4.8.1.4主汽门和调速汽门、各段抽汽逆止门打闸后应自动闭,无卡涩现象。4.8.1.5自动主汽门和调速汽门严密性试验应符合要求。4.8.2甩负荷试验技术措施:4.8.2.1试验前30分钟开启汽缸、各抽汽段、旁路门前后疏水到疏水膨胀箱门,试验进行前关闭。4.8.2.2锅炉保持额定蒸汽参数运行。4.8.2.3设专人监视机头转速表和控制室内转速表,甩负荷后如转速超过3360r/min应立即打闸停机,关闭电闸门,检查主汽门、调速汽门、抽汽逆止门是否关闭严密。4.8.2.4甩负荷后若汽轮机转速稳定低于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时,应维持机组额定转速。4.8.2.5甩负荷后若危急保安器动作,应及时挂闸维持机组额定转速。4.8.2.6试验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监视各轴承回油情况和回油温度、轴向位移、胀差变化情况。4.8.2.7试验过程中应设专人监视机组振动、声音情况,出现异常振动和异音应立即打闸故障停机。4.8.2.8试验过程中应密切监视各加热器水位并及时调整。4.8.3甩负荷试验步骤:4.8.3.1机组带15MW负荷稳定运行1小时以上,切除发电机出口油压开关做甩50%额定负荷试验,记录转速最高飞升值和转速稳定值。4.8.3.2上述试验结束后,恢复额定转速经详细检查确认机组运行情况正常,再次并网加满负荷稳定运行1小时,切除发电机出口油压开关做甩100%额定负荷试验,记录最高飞升数值和转速稳定数值。4.8.3.3试验结束后,恢复机组额定转速确认机组运行情况正常重新并网,恢复机组试验前状态。4.9给水泵保护试验的内容。4.9.1机组启动前均应做给水泵试验,并做好记录。4.9.2给水泵试验的内容:4.9.2.1拉合闸试验。4.9.2.2事故按钮试验。4.9.2.3静态互联试验。4.9.2.4低油压试验。4.9.3给水泵保护试验条件:4.9.3.1给水泵组所有检修工作结束,工作票收回,设备周围地面清洁。4.9.3.2给水泵油箱油位正常,油质合格,给水泵辅助油泵试转好用。4.9.3.3给水泵联动开关在断开位置。4.9.4给水泵保护试验操作步骤:4.9.4.1拉合闸与事故按钮试验。4.9.4.1.1通知电气值班员给水泵送试验电源。4.9.4.1.2启动给水泵辅助油泵,给水泵油压在0.1Mpa以上。4.9.4.1.3操作给水泵启动、停止按钮好用。4.9.4.1.4给水泵启动后,按事故按钮好用。4.9.4.2静态互联试验4.9.4.2.1通知电气值班员给水泵送试验电源。4.9.4.2.2启动给水泵辅助油泵,给水泵油压在0.1Mpa以上。4.9.4.2.3启动给水泵,并投入另一台备用给水泵联动开关。4.9.4.2.4手按运行泵事故按钮,运行泵跳闸备用泵联动,并发出事故音响信号。4.9.4.2.5将信号恢复至原状态。4.9.4.3低油压试验:4.9.4.3.1通知电气值班员给水泵送试验电源。4.9.4.3.2启动给水泵辅助油泵,给水泵油压在0.1Mpa以上。4.9.4.3.3投入辅助油泵联动开关。4.9.4.3.4启动给水泵,缓慢开启辅助油泵出口再循环门,当油压降到0.08Mpa时备用泵联动,解除油泵联锁开关,停止联动泵运行。4.9.4.3.5继续开大再循环,当油压降至0.05Mpa时,给水泵跳闸发出事故音响信号,停止给水泵,将系统恢复原状态。4.9.4.3.6用同样方法作另一台辅助油泵试验。4.9.4.3.7当给水泵辅助油泵不运行或投入运行但油压低于0.08Mpa时,给水泵拒启动。4.10除氧器保护试验。4.10.1当除氧器压力达到0.6Mpa时,发出除氧器压力高信号。4.10.2当除氧器压力达到0.65Mpa时,安全门动作。4.10.3除氧器水位高至2200mm时,电动事故放水门自动开启。4.10.4除氧器水位降到2100mm时,电动事故放水门自动开闭。4.10.5除氧器安全门每年应试验一次,若不好用应重新进行定铊试验。大修后的机组应在机组启动前进行除氧器安全门定铊试验。4.11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4.11.1真空严密性试验每月进行一次,由运行部门组织,在专人监护下进行。4.11.2试验要求:4.11.2.1真空下降速度每分钟不大于0.4Kpa为良好,每分钟0.67Kpa为合格。4.11.2.2试验过程中真空下降数值不得超过4Kpa,否则应立即开启射水抽气器空气门,停止试验。4.11.3试验方法:4.11.3.1减负荷至20MW,稳定运行15分钟。4.11.3.2解除射水泵联动开关。4.11.3.3关闭射水抽气器空气门后记录真空。4.11.3.4三分钟后开启射水抽气器空气门,记录最低数值。4.11.3.5试验结束真空恢复正常后,投入射水泵联动开关并汇报值长。5.汽轮机启动、正常维护和停止5.1机组启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5.1.1班长接到值长机组启动命令后,应组织并领导本机组各岗位值班人员做好机组启动前的准备工作。5.1.1.1准备好启动记录及F扳手、听音棒、振动表、对讲机等启动操作工具。5.1.1.2确认各种检修工作已全部结束,验收合格,工作票全部收回,设备及其周围地面清扫干净,卫生合格,照明齐全。5.1.1.3通知本机组各岗位值班人员做好启动前的准备工作,水塔水位补至正常。5.1.1.4通知电气值班员,测各电动机绝缘良好送电(给水泵在除氧器水位补至正常后送电),所有电机试转良好、方向正确、电动阀门极限好用。5.1.1.5联系化学值班人员化验水质及油质,合格后方可启动汽轮机,准备启动用水。5.1.1.6通知热工值班人员投入有关仪表和自动装置,送上保护电源,检查热工信号及报警应全部好用。5.1.1.7通知锅炉班长启动方式及参数要求等。5.2机组启动前的检查。5.2.1主蒸汽系统:5.2.1.1主蒸汽母管进汽电动门前疏水至定排疏水开启、主蒸汽母管到机侧电动门前疏水扩容器应开启;对应启动机组侧电动主闸门及其旁路门、三抽至除氧器应全关。本体疏水门、各压表一次门应全开。5.2.2低加、轴加疏水及空气系统:5.2.2.1低加疏水逐级导通,低加空气导通至凝汽器l轴封加热器疏水至凝汽器门全开,低加汽侧放水门全关,轴封加热器来汽门全关。5.2.3射水系统:5.2.3.1射水箱水位正常,射水箱放水门和补水门全关,射水抽汽器空气门全关,真空破坏门全关,射水泵注水门全开。5.2.4轴封、门杆漏汽系统:5.2.4.1均压箱轴封供汽门全关,轴封供汽调整门的前后截门和旁路门全关,前后轴封供汽分门全开,门杆漏汽到除氧器截门全关,轴封回汽管道疏水门全开。5.2.5凝结水系统:5.2.5.1凝汽器水位计投入,凝汽器汽侧放水门全关;凝结水泵入口门开启,凝结水泵出口门关闭;低压加热器进、出口水门全关,水侧旁路门全开,轴封加热器水侧旁路门全关,进出口水门全开,凝结水再循环门全开;凝结水至汽缸喷水电磁阀前后截门全开,旁路门关闭,凝结水至高加保护水门全开,凝结水至本机除氧器总门全关,凝结水系统放水门全关。凝结水至给水泵机械密封水总门开启。5.2.6除盐水系统:5.2.6.1除盐水至凝汽器补水调整门的前、后截门全开;旁路门关闭。5.2.7循环水、工业水系统:5.2.7.1循环水泵入口门开启,出口门关闭;循环水泵出入口门放水门关闭;吸水井入口闸板全开,凝汽器水侧入、出口门全关;主机冷油器出入口水门全关,发电机空冷器冷却水出、入口门全关;凝汽器出口放空气门全开;凝汽器二次滤网放水门全关;工业水泵入口门全开、出口门关闭;工业水至发电机空冷器、主机冷油器、射水箱、给水泵等水门关闭。5.2.8油系统:5.2.8.1主油箱放油门关闭,主油箱补油门关闭;油质合格,高压油泵入口门开启,出口门关闭;低压交、直流油泵入口门开启,出口门关闭;冷油器出、入口门全开(充油后);低油压继电器来油门全开,放油门全关;盘车供油门全开。5.2.9高压除氧器汽、水系统(给水系统)5.2.9.1高压除氧器下水门全开,低压给水母管联络门全关;给水泵入口门全开,出口门关闭,给水泵再循环电动门全开;给水泵暖泵门关闭;除氧器高位放水电动门全关,除氧器放水门全关;加热用蒸汽母管截门、凝结水母管截门全关;高加疏水至除氧器手动门、电动门全关;除氧器加热进汽调整门前、后截门全开,调整门旁路门全关;除氧器再沸腾门全关;疏水泵至除氧器截门全关;除氧器排氧门稍开;除氧器水位投入。5.3汽轮机冷态滑参数启动。5.3.1主机保护定值。5.3.1.1轴向位移报警+0.8mm、-0.6mm停机+1.0mm、-0.8mm5.3.1.2胀差报警+3.0mm、-1.0mm停机+4.0mm、-1.2mm5.3.1.3振动报警125μm停机200μm正常值≤75μm5.3.1.4润滑油压低Ⅰ值报警0.05Mpa低Ⅱ值报警0.05Mpa并联动交流润滑油泵低Ⅲ值报警0.04Mpa并联动直流润滑油泵停机0.04Mpa停盘车0.03Mpa5.3.1.5主油泵出口油压低1.77Mpa联动高压油泵。5.3.1.6真空报警-84Kpa停机-82Kpa5.3.1.7轴承回油温度高报警65℃停机75℃5.3.1.8轴承温度高报警≥90℃停机≥100℃5.3.2机组冲动条件:5.3.2.1主蒸汽压力1.96Mpa。5.3.2.2主蒸汽温度280℃。5.2.2.3真空-53KPa以上。5.2.2.4调速油压1.77~1.96Mpa。5.2.2.5润滑油压0.0785~0.098Mpa。5.2.2.6润滑油温35~45℃。5.2.2.7盘车连续运行不少于2小时。5.3.3机组在启动过程中各项控制指标如下:5.3.3.1启动过程中主汽压力递增率按下表执行:压力范围(Mpa)0.3~0.60.6~1.51.5~4.04.0~9.0升压速度(Mpa/min)0.050.100.200.505.3.3.2主蒸汽温升速度不大于1~1.5℃/min。5.3.3.3主汽门门壁温升不大于4~6℃/min,汽缸法兰与螺栓温差不超过50℃。5.3.3.4中速以下各轴承垂直振动不超过0.04mm;通过临界转速垂直振动不超过0.10mm;额定转速时各瓦垂直振动不超过0.05mm。5.3.3.5主轴钨金温度和推力轴承钨金温度不超过100℃,轴承回油温度不超过75℃。5.3.4机组启动到定速的操作:5.3.4.1启动工业水泵,工业水系统通水。5.3.4.2启动低压交流油泵,润滑油系统充油,两台冷油器一台运行另一台备用,润滑油压不低于0.10Mpa,投入油泵联锁开关,排烟机投入运行。5.3.4.3启动顶轴油泵,投入盘车装置,倾听内部声音,各瓦回油油流应正常。5.3.4.4启动高压油泵,做调速系统静态试验和各种保护试验。5.3.4.5启动一台射水泵,主机抽真空。5.3.4.6启动循环水泵,循环水供水母管通水,凝汽器通水。5.3.4.7启动一台凝结水泵,除氧器上水。5.3.4.8真空-40Kpa通知锅炉点火,根据锅炉要求启动给水泵。5.3.4.9锅炉点火后开启母管至机侧电动门(充分排除空气)及电动主闸门进行二段暖管,随炉升温升压暖管到主汽门前,注意缸温变化。5.3.4.10炉主汽压力至0.2Mpa应炉要求投入旁路系统及减温器减温水,注意真空不得小于-40KPa,开启汽缸喷水门。5.3.4.11轴封供汽系统、法兰螺栓加热装置暖管,注意缸温变化。5.3.4.12冲动前10-15分钟向轴封供汽,并投入轴封加热器。5.3.4.13全面检查机组各部情况,各瓦回油、盘车电流及各轴封处摩擦声等,确证机组各部正常后,投入主机保护开关。5.3.4.14挂闸,开启自动主汽门;利用DEH装置冲动汽轮机,升速率为100r/min,检查盘车应自动脱开,停止盘车电机,开启门杆漏汽。5.3.4.15保持汽轮机转速500r/min,检查各瓦回油情况,倾听各部声音,注意机组真空变化情况。5.3.4.16投入法兰、螺栓加热装置。5.3.4.17检查机组各部正常后,以100r/min的速度升速至1350r/min,对机组进行全面检查,各瓦振动值不超过0.04mm。联系锅炉停止旁路及减温器,减温水。5.3.4.18中速暖机结束后以100r/min的速度升速至2300r/min,通过临界转速时应迅速而平稳,升速率为400r/min,不得在临界转速附近停留。5.3.4.192300r/min转速下暖机结束后升速至3000r/min。5.3.4.20定速后全面检查机组运行情况,正常后进行手打危急保安器试验,确证自动主汽门各调速汽门关闭灵活、严密,将转速恢复至3000r/min。通知电气并列。5.3.4.21开启低加进汽门,检查各段抽汽逆止门应开启。5.3.4.22停止高压油泵,缓慢关闭高压油泵出口门,注意主油泵入口油压和调速油压的变化,油泵转子静止后缓慢开启出口门备用,注意油泵是否反转和调速油压变化。5.3.4.23根据润滑油温投入主机冷油器冷却水,发电机并列后投入发电机空冷器冷却水。5.3.5机组并列至带满负荷的操作:5.3.5.1发电机并网后接待3MW负荷暖机30分钟结束后,锅炉保持汽压不变,用逐渐开大调速汽门的方法直到调速汽门全开加负荷。5.3.5.2联系锅炉投连排,开启连续排污扩容器至除氧器汽平衡母管截门。5.3.5.3新蒸汽温度350℃时关闭管道疏水,高压缸下内壁温度350℃时关闭本体疏水。5.3.5.4当三抽压力高于加热母管压力0.2Mpa时,开启三抽至加热用汽母管截门,除氧器压力至0.5Mpa定压运行。5.3.5.5当法兰与螺栓之间的温差及胀差在允许值范围内可停法兰螺栓加热装置。5.3.5.6负荷35MW时采用逐渐关小调速汽门的方法,提升主汽压力至额定值,然后逐渐加负荷到额定值。5.4汽轮机冷态定参数启动。5.4.1冷态定参数启动时间分配按下表执行:2-1原则性启动参数及定义1原则性启动参数及定义:启动状态定义启动参数启动时间冷态大修后启动或调节级后汽缸下半内壁温度低于150℃(停机72h以上)Po=1.96MpaPo=280±10℃(50℃以上过热度)200min温态调节级后汽缸下半内壁温度在150~300℃之间(停机10~72h)Po=3MpaTo=400±10℃110min热态调节级后汽缸下半内壁温度在300以上(停机10h以内)Po=6MpaTo=480±10℃80min2汽轮机主要部件在200000小时寿命期内,能承受下列工况的次数为:工况允许次数冷态启动150温态启动1200热态启动45005.5热态启动。5.5.1汽轮机上缸内壁温度高于300℃为热态启动。5.5.2热态启动的操作参照冷态操作步骤,最关键的是控制高温部分的过冷却和负胀差,低速检查后不需暖机,直接升速至额定,速率为200~300r/min(视汽缸温度水平灵活掌握)。5.5.3热态启动注意事项:5.5.3.1蒸汽温度高于进汽室上壁温度至少100℃并有50℃过热度。5.5.3.2冲转前4h连续盘车。5.5.3.3先送轴封,后抽真空,真空维持-80Kpa。5.5.3.4高压缸调节级上下温差不超过50℃。5.6汽轮机的正常维护。5.6.1机组正常运行中的注意事项:5.6.1.1使用DEH装置进行,不允许用功率限制器减负荷。5.6.1.2机组正常运行中的加、减负荷应分阶段逐渐进行。5.6.1.3密切监视新蒸汽参数的变化及除氧器、凝汽器、高加、低加、射水箱、水塔等水位及主油箱油位的变化。5.6.1.4经常注意调节级压力、真空、调速油压、润滑油压、轴承钨金和回油温度、轴瓦回油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5.6.1.5保持凝汽设备在最佳经济状态下运行,维持最佳真空,减少端差和过冷度。5.6.1.6调节级及各段抽汽压力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任何情况不允许超过最大值,发现各监视段抽汽压力增加时应分析原因,汇报有关领导。5.6.1.7做好设备的定期试验与轮换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联系处理并汇报有关领导。5.6.1.8经常检查各运行中转动设备的电机、轴承温度、振动以及各项参数。稀油润滑的轴承油位应保持在油位计1/2位置,发现油位降低应及时加油。5.6.1.9汽轮机正常运行中停用的抽汽管道、其它蒸汽管道至疏水膨胀箱疏水门应保持适当开度。5.6.2机组正常运行中,值班人员应做好下列工作:5.6.2.1每小时抄表一次,发现仪表读数与正常值有偏差时,要及时分析,查明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5.6.2.2定期对机组所有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汇报,并做好联系与记录工作。5.6.2.3认真填写各种报表和记录。5.6.2.4经常检查本岗位消防设施和器材,保证经常处于良好状态。5.6.2.5主油箱油位低于正常值时应及时补充新油。5.6.3当主蒸汽压力为9.8Mpa或温度为545℃时,每次运行时间不得超过30min,全年不超过24h,压力、温度不得同时超限,否则应打闸停机。当主蒸汽压力为8.34Mpa或温度为500℃时,应减负荷运行。5.6.4在下列情况下,允许带额定负荷长期运行:5.6.4.1主蒸汽压力降至8.43Mpa,温度降至525℃,冷却水进水温度不超过20℃。5.6.4.2冷却水进水温度升高至33℃,但应满足下列条件:5.6.4.2.1进汽参数不低于额定值5.6.4.2.2凝汽器保持计算耗水量5.6.4.2.3进入高加的给水量不大于该工况下汽机总进汽量的105%5.6.4.2.4推荐长期运行所带负荷应在额定负荷的1/3以上。5.6.5正常班中巡回检查路级按以下路线执行:主控室→1#机8米→4米→零米→2#机零米→四米→8米→3#机8米→四米→零米→循环水泵房→水塔→除氧器→主控室5.6.6汽轮机在正常运行中应每日测量一次机组轴承振动情况,同时记录负荷、蒸汽参数、真空及油温等数值。5.7汽轮机的停止。5.7.1滑参数停机注意事项:5.7.1.1滑参数停机应先将负荷降至80~85%,蒸汽参数调整至允许值下限逐渐开大调速汽门至全开,稳定一段时间后开始滑停。滑停过程应分阶段进行。5.7.1.2滑停参数要求:压降率0.02~0.03Mpa/min,温降率1℃/min,汽缸金属温降率0.6~1℃/min,降温过程中始终保持蒸汽过热度不低于50℃5.7.2接到值长停机命令,通知电气锅炉化学专业,开始减负荷,减负荷速度为1000KW/min,为了不使转子与汽缸出现较大的胀差,减负荷应分阶段逐渐进行,各阶段可参照启动加负荷各阶段逐渐进行。5.7.3试验交直流润滑油泵及盘车装置应正常,如有问题应立即解决,否则不冷停机。5.7.4本机三抽压力低于除氧器正常运行压力时关闭三抽至除氧器加热母管截门。5.7.5负荷降至4000KW时,停止低加运行。5.7.6负荷降至0,启动交流润滑油泵,手打危急保安器停机,检查主汽门、调速汽门、各段抽汽逆止门关闭严密,通知电汽解列。开启管道疏水、本体疏水门。5.7.7转速降至1200rpm时启动顶轴油泵。5.7.8检查机组惰走情况,倾听内部声音,记录惰走时间。调整轴封压力,调整除氧器和凝汽器水位。5.7.9转速低500r/min,停止射水泵运行,并稍开真空破坏门,调整转速和真空同时到零。5.7.10转子静止后,投入连续盘车。停止轴封供汽,停止轴封加热器运行,关闭发电机空冷器冷却水门。5.7.11油温低于35℃时,停止冷油器冷却水。5.7.12排汽温度低于50℃后,停止凝结水泵及循环水泵运行。5.7.13做停机后的全面检查工作,严防有汽、水进入汽缸。5.7.14停机后应连续盘车,直至汽缸温度低于150℃,盘车期间保证交流油泵、顶轴油泵运行。图2-2-1冷态滑参数启动曲线图2-3-1温态滑参数启动曲线图2-4-1热态滑参数启动曲线3-2机组启动运行的限制值1报警、停机值1.1TSI1.1.1胀差:报警值:+3.0mm-1.0mm停机值:+4.0mm-1.2mm(本级隔析与转子轴向间隙增加为正胀差,减小为负胀差)1.1.2轴向位移(转子以工作瓦定位,转子朝发电机方向位移为正,反之为负):报警值:+0.8mm-0.6mm停机值:+1.0mm-0.8mm1.1.3大轴振动(振动位移峰峰值)正常值≤0.075mm报警值>0.125mm停机值≥0.2mm1.2油系统1.2.1润滑油压正常值0.0785~0.0981Mpa报警值0.049Mpa自动启动交流润滑油泵停机值0.039Mpa自动启动直流事故油泵停盘车0.029Mpa1.2.2调节油压1.77~1.69Mpa,当油压降至1.77Mpa时,自动启动高压启动油泵。1.2.3润滑油温轴承进油正常值40~45℃轴承箱回油正常值<65℃轴承箱回油报警值≥70℃轴承箱回油停机值≥75℃(手动)1.2.4轴承钨金温度a)推力轴承钨金温度正常值<90℃报警值≥90℃停机值≥100℃(手动)b)支持轴承巴氏合金温度正常值<90℃报警值≥90℃停机值≥100℃(手动)1.2.5油箱油位(油位指示器指示值)最高油位+250报警油位-180正常油位0停机油位-250最低油位-1801.3凝汽器压力正常值0.01Mpa(0.102Kgf/cm2)报警值≥0.0147Mpa(0.15Kgf/cm2)手动停机值0.0177Mpa(0.18Kgf/cm2)2运行监视2.1蒸汽参数和汽缸金属温升控制值a)主蒸汽温升率不超过1.5~2℃/min;b)汽缸前部缸壁金属温升率小于2~2.5℃/min;c)汽缸前部法兰内、外壁温差小于80℃;d)汽缸前部内、外壁瀑差小于50℃;e)汽缸前部内壁上、下半温差小于50℃;f)汽缸前部外壁上、下半温差小于50℃;g)汽缸前部上半左、右法兰温差小于10℃;h)主汽阀阀壳内、外壁温差小于50℃。3机组允许在30%~100%的额定负荷下长期运行,机组甩负荷后带厂用电运行时间不超过15min,每年不超过1次。此种运行方式对机组寿命损耗很大,除非绝对必要,尽量不要采用。机组甩负荷后空负荷运行时间不超过15min,每年不超过1次。机组一般不允许电动机状态运行,万不得已,在背压低于12Kpa,排汽温度低于80℃时,每年可运行1次,每次不得超过1min。4各段抽汽压力限制值(加热器正常投入):运行工况调节级后压力Mpa各段抽汽压力MpaNo.1HPHTRNo.2HPHTRDTRNo.4LPHTRNo.5LPHTRNo.6LPHTRVWO6.6693.3661.8910.9950.3420.1490.044TMCR5.7852.9361.6610.8660.2990.1310.0395汽轮机主蒸汽参数及背压为额定值、全部高加停用时,机组允许连续发出的功率为50MW。3-3蒸汽参数的允许变化范围1新蒸汽压力额定值Po=8.83MPa连续运行的年平均压力≤Po在保证连续的年平均压力下,允许连续运行的压力≤1.05Po特殊情况下允许运行的压力≤1.1Po,但一年内累计运行时间必须小于12h。新蒸汽压力超过9.81Mpa时,应打闸停机。2新蒸汽温度2.1额定值to=535℃连续运行的年平均温度≤to在保证连续的年平均温度下,允许连续运行的温度≤to+8℃每年运行期内累计不超过200h的温度≤to+14℃,在该温度下每次连续运行时间不得超过30min。2.2新蒸汽参数的降低2.2.1新汽温度降至510℃时应设法恢复,如短时不能恢复应减负荷运行。当温度降至490℃时,应开启主汽管及本体各疏水阀;当温度降至460℃时减负荷到零;若温度继续下降至450℃仍不能恢复时,应打闸停机。2.2.2新蒸汽压力降至8.34Mpa时应设法恢复,若短时不能恢复,应减负荷运行,若再继续下降至无法恢复时应考虑停机,以避免末级叶片产生过大的应力和水蚀。2.2.3机组减负荷运行原则a)各监视段压力不得超过限制值。b)轴向位移各推力瓦块钨金温度不超过允许值。c)机组不出现其他异常情况。2.3凝汽器压力升高至14.7Kpa时,在报警的同时减负荷,同时应尽快检修真空系统。当降至30%额定负荷时,若凝汽器压力还未恢复正常,应手动打闸停机,报警至停机时间不得超过60min。4-2滑参数正常停机1锅炉按停机曲线降温、降压、减负荷。2当负荷减至25MW时,稳定运行15~20min后再继续减负荷。3滑停过程中参数控制如下:a)主蒸汽温度下降速度1.0~1.5℃/min;b)主蒸汽压力下降速度0.03~0.05Mpa/min;c)汽缸前部金属温度下降速度≤1℃/min;d)减负荷率0.2~0.3MW/min;e)保护主蒸汽过热度接近50℃。但主蒸汽压力低于3Mpa时,过热度不易保证,要特别注意,防止发生水冲击。4当调节级后蒸汽温度低于汽缸法兰内壁温度30℃时,应暂停降温。5减负荷过程中应注意轴封、除氧器汽源的切换。6开启凝结水再循环阀,以保证凝结水泵正常工作和凝汽器水位正常。7减负荷过程中应注意胀差的变化,当胀差达-0.5mm时暂停减负荷,稳定运行20min后再减负荷,此时可投入轴封高温汽源。8当负荷减至额定负荷的25%(12.5MW)时,开启汽机本体所有疏水门。9减负荷过程中应注意后汽缸排汽温度,必要时投入喷水冷却装置。10负荷减至5%额定负荷时发电机解列,打闸停机(参见图4-2-1)。电动主汽阀、自动主汽阀、调节阀、各抽汽逆止阀应全部关闭。11停轴封高温汽源,切除各种保护装置(低油压保护除外),启动交流润滑油泵。12机组惰走至1200r/min时启动顶轴油泵。主轴静止后投入盘车装置。测量转子弯曲值并做好记录。13转速到零,真空到零后,停轴封供汽,停抽汽器。14盘车装置应连续运行,直至前汽缸调节级处下半内壁温度低于150℃时方可停止连续盘车。若停盘车后轴承钨金温度高于90℃,则顶轴油泵、交流润滑油泵还需继续运行。停连续盘车后,应根据转子挠度变化情况采用间断盘车,直至转子挠度值不再变化为止。15减负荷过程中,应严密监视机组振动情况,发生异常振动时应停止降温、降压,必要时,打闸停机。16在盘车时如果有摩擦声或其他不正常情况时,应停止连续盘车而改为间断盘车。若转子产生热弯曲时应用定期盘车的方式消除,随后还需用连续盘车4小时以上。17停机后确信主油箱中无油烟时才可停排烟风机。18停机后应严密监视并采取措施防止冷水、冷汽灌入汽缸引起大轴弯曲。19电动主汽阀压力降至零后可开启防腐阀门。20在最初几次停机过种中,应记录、绘制和核实机组惰走曲线,以作为以后停机惰走的依据。6.汽轮机辅助设备的投入、维护和停止6.1转动设备的运行与维护。6.1.1转动设备启动前应具备的条件:6.1.1.1检修工作结束,工作票全部收回。6.1.1.2轴承油质合格,油量充足,油位计好用,设备管道无泄漏,轴承冷却水,盘根或机械密封水畅通。6.1.1.3电机接地线完好,对轮罩、地角线牢固。6.1.1.4所有表计、信号齐全并投入。6.1.1.5电动机执行机构,传动装置完好。6.1.1.6转动设备的拉合闸、事故按扭及保护试验好用(指静态试验)6.1.2转动设备启动前应做好以下工作:6.1.2.1除氧器、凝汽器及射水箱、循环水吸水池水位、工业水池水位正常,主油箱油位正常。6.1.2.2离心泵入口门开启,出口门关闭,联系电气值班员电机送电。6.1.2.3对于入口处于真空状态的凝结水泵等启动前应开启空气门。6.1.2.4入口吸入高度在零米以下的工业水泵应使泵体充满水。6.1.3转动设备启动、运行及注意事项:6.1.3.1功率大于100KW的转动设备启动前应通知电气值班员,直流润滑油泵启动前及停止后均应通知电气值班员。6.1.3.2转动设备启动时应注意电流表指示,待电流表指针从最大值返回空载后方可进行其它操作,电流30秒钟不返回或电流表无指示及合闸后电机不转动时,应立即将开关拉开,并通知电气值班员检查。6.1.3.3转动设备启动后,检查电流、出口压力、轴承及电机振动、油环工作情况、声音等均应正常。6.1.3.4逐渐开启出口门,接带负荷;并检查盘根(机械密封),调整密封水及轴承冷却水。6.1.3.5投入联锁开关。6.1.3.6转动设备运行中控制指标:6.1.3.6.1电动机入口风温25~35℃,最高不超过40℃。6.1.3.6.2电动机外壳最高温度65℃,电流不超过额定值。6.1.3.6.3冷却器出口温度35~40℃,轴承回油温度不超过65℃。6.1.3.6.4转机振动值要求(双振幅)转数r/min300015001000750以下垂直振动μm50851001206.1.3.6.5滚动轴承温度不超过100℃,滑动轴承温度不超过80℃。6.1.3.7检修后的转动设备应试转30~60分钟,检查工作情况(有条件的应带负荷运行)。6.1.3.8转动设备的维护检查:6.1.3.8.1泵出入口压力、电流出现异常时分析处理。6.1.3.8.2转动设备轴承室、油箱等应及时加油并保持油位、油质正常。带油环转动灵活、带油均匀。6.1.3.8.3转动设备停止前,应先解除联动开关,关闭出口门,然后拉开操作开关,此时电机电流到零,惰走应正常。6.1.4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紧急停泵(如用事故按扭停止时,按事故按扭时间不得少于1分钟)。6.1.4.1电动机或线路上发生人身事故时。6.1.4.2电动机冒烟着火时。6.1.4.3电动机及泵发生强烈振动时。6.1.4.4电动机运行中有异音,同时转速下降时。6.1.4.5转子和静止部分发生摩擦或机械部分损坏时。6.1.5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先启动备用设备后停止异常设备。6.1.5.1振动超过规定值。6.1.5.2轴承温度超过规定值。6.1.5.3电动机有异音或有烧焦的气味。6.1.5.4电流超过规定值。6.1.6对于跳闸的重要厂用电机没有备用设备而影响停机时,允许重合一次,但下列情况除外:6.1.6.1发生需要立即停止转动设备的人身事故。6.1.6.2电动机所带的机械设备损坏或倒转。6.1.6.3电动机电源或电缆上有明显故障。6.1.7备用泵与运行泵轮换操作。6.1.7.1检查备用泵处于良好备用状态,解除备用泵连锁。6.1.7.2关闭备用泵出口门,通知电气后合上操作开关。6.1.7.3检查启动泵一切正常后,开启出口门,确证启动泵带负荷运行正常。6.1.7.4关闭要停止泵出口门,确证空负荷后拉下开关。6.1.7.5对于停下的泵需要投入联动备用时,应将出口门开启,联动开关投入。6.1.7.6对于联动备用泵,在紧急情况下,可直接合上电机操作开关,而不必关闭出口门后再启动。6.2给水泵。6.2.1给水泵启动前的检查。6.2.1.1检修工作全部结束,工作票收回,设备系统完好。6.2.1.2热工保护、信号装置、电源投入,保护试验好用,所有表计一次开启。6.2.1.3电动门试验良好(方向正确、开关灵活、极限好用)。6.2.1.4给水泵电机方向正确。6.2.1.5给水泵辅助油泵运行,润滑油压正常,油质合格,油系统充油后油箱油位正常,另一台油泵联动备用。6.2.1.6除氧器水位正常。6.2.1.7给水泵其它检查参照机组启动前检查项目。6.2.2给水泵通水。6.2.2.1稍开给水泵入口门,出、入口管放空气排净后关闭,全开入口水门。6.2.2.2投入给水泵暖泵系统。6.2.2.3投入给水泵轴承冷却水、机械密封水。6.2.2.4联系电气值班员将给水泵及其所属电动门送电。6.2.3给水泵暖泵要求:6.2.3.1给水泵泵壳上下温差应小于15℃。6.2.3.2给水泵壳体温度与除氧器下水温度之差小于8~10℃。6.2.3.3暖泵温升速度一般为1~2℃。6.2.3.4暖泵温升过程中严禁盘车。6.2.4给水泵启动:6.2.4.1暖泵正常,泵体温度接近除氧器下水温度。6.2.4.2给水泵油系统运行正常,轴承前油压为0.08~0.12Mpa。6.2.4.3关闭给水泵各暖泵门,停止给水泵暖泵,确证再循环门在开启状态。6.2.4.4通知电气值班员及锅炉值班员启动给水泵,合上给水泵操作开关。6.2.4.5全面检查给水泵运行情况,如轴承振动、轴承温度及回油油流、油箱油位及油压。
6.2.4.6投入给水泵润滑油冷却水。6.2.4.7检查给水泵出口压力、平衡盘压力等应正常。6.2.4.8给水泵运行正常后,根据炉要求上水。6.2.5给水泵监视、报警及联锁保护。6.2.5.1给水泵轴承前油压:P<0.08Mpa联动备用油泵并发出油压低信号,P<0.06Mpa停止给水泵运行。6.2.5.2给水泵主轴承温度:T≥90℃报警。6.2.6给水泵正常运行维护6.2.6.1平衡盘压力一般不大于进口压力0.15Mpa(最大值不大于入口压力0.2Mpa)。6.2.6.2泵组运行平稳、无异音,振动值在允许范围内。6.2.6.3泵出入口压力稳定。如对应负荷下泵出入口压力下降和摆动,应及时查明原因,入口滤网前后压差大于0.05Mpa时应及时清扫。6.2.6.4滤网油压(0.08~0.15Mpa),轴承温度(不超过70℃),轴承回油应正常,油滤网压差不超过0.06Mpa,否则切换滤网并联系检修人员清扫。6.2.6.5油箱油位正常,油质合格,冷却器出口温度为40±2℃,冷油器温降为7~8℃。6.2.6.6泵和管道系统无泄漏。轴承密封工作正常(不过热)6.2.6.7给水泵电机电流不超过规定值。6.2.6.8给水泵电机风温正常。6.2.6.9给水泵联动后应及时关闭暖泵门。6.2.7给水泵联动备用状态:6.2.7.1给水泵入口门、出口电动门、再循环门(电动门、手动门)应开启。6.2.7.2暖泵正常,泵体温度接近除氧器下水温度。6.2.7.3油箱油位正常,润滑油泵运行,油压油温正常。6.2.7.4轴端冷却水投入,水压正常,机械密封水投入。6.2.7.5联动开关投入,泵电机带电。6.2.8给水泵停止。6.2.8.1通知锅炉停止给水泵,开再循环门。6.2.8.2关闭给水泵出口门,注意给水母管压力及给水泵电机电流。6.2.8.3确证给水泵空负荷电流后,拉开给水泵操作开关。记录惰走时间,惰走时间不应少于50秒。6.2.8.4关闭给水泵稀油站冷油器入口冷却水门。6.2.8.5如投联动备用,开启出口手动门,投入给水泵暖泵系统。6.2.9给水泵停止后做检修措施。6.2.9.1解除给水泵联动开关。6.2.9.2关闭给水泵出口门,停止暖泵系统。6.2.9.3通知电气给水泵及所属电动门拉开电源。6.2.9.4缓慢关闭给水泵入口门,注意泵入口压力不得升高,否则停止操作查明原因。6.2.9.5关闭给水泵再循环门(电动、手动),开启泵体放水门。6.2.9.6开启给水泵出入口管道放水放空气门。6.2.9.7关闭给水泵级各冷却水门。6.2.9.8泵内压力到零,汽水放净方可允许检修作业。6.2.9.9根据检修要求停止油泵并拉开电机电源。6.3凝汽器。6.3.1凝汽器通水。6.3.1.1检修作业结束,循环水供水母管、回水母管运行正常。6.3.1.2循环水二次滤网放水门关闭状态。6.3.1.3缓慢开启循环水供水母管来水门,向凝汽器及其它处冷却系统通水。6.3.1.4凝汽器出口水管空气排净后开启两侧凝汽器出口水门,关闭出口管放空门。6.3.1.5如一台循环水泵也没有运行时,需将循环水回水母管充满水。凝汽器进出口水门关闭,出口管放空气门开启。启动循环水泵运行正常后,缓慢开启出口门,循环水母管通水。母管通水结束后,缓慢开启循环水凝汽器入口水门,进行凝汽器及循环水回水母管充水,同时注意充分排除空气。6.3.2凝汽器的维护6.3.2.1保持凝汽器水位正常运行。6.3.2.2根据凝汽器端差、温升、出入口压力对照排汽温度、真空,分析凝汽器工作是否正常,如铜管脏污应联系清扫。6.3.2.3凝结水导电度、硬度增大时应及时化验,必要时进行凝汽器找漏工作。6.4低压加热器。6.4.1机组运行中低压加热器的投入。6.4.1.1低加检修工作结束,工作票收回,水位计投入并好用。6.4.1.2低加汽侧放水门开启。6.4.1.3缓慢开启低加入口水门,水侧空气门见水后关闭,检查低加汽侧放水情况,确证加热器无泄漏后关闭汽侧放水门,全开低加入口水门。6.4.1.4开启低加出口水门,缓慢关闭低加水侧旁路门,注意凝结水压力、流量和除氧器水位。6.4.1.5手动稍开低加进汽门进行低加暖体,暖体时间为10分钟。6.4.1.6低加疏水导凝汽器。6.4.1.7暖体结束后逐渐全开低加进汽门,检查对应抽汽段逆止门应全开,关闭相应抽汽管道疏水,低加出口水温应达到或接近规定的数值。6.4.1.8开启低加空气门,注意凝汽器真空变化。6.4.2低压加热器运行中的维护。6.4.2.1注意保持水位在正常值。6.4.2.2各加热器出口温度、端差应正常。6.4.2.3汽侧压力与抽汽室压力不正常时应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处理。6.4.2.4加热器本体、管路应无泄漏和振动。发生异常时认真分析原因,加以消除。6.4.3机组启动时,低加进汽门在负荷6000KW便可开启,同时检查各段抽汽逆止门是否开启,并要密切监视低加水位,防止低加满水。6.4.4机组运行中低加的停止:6.4.4.1关闭低加空气门。6.4.4.2将本级低加疏水导入凝汽器,关闭本级导下级低加疏水截门。6.4.4.3关闭预停低加进汽门,开启相应抽汽管道疏水门。6.4.4.4根据抽汽段压力相应减小机组负荷,防止监视段压力超过额定值。6.4.4.5开启预停低加汽侧放水门。6.4.4.6开启预停低加水侧旁路门,缓慢关闭低加进、出口水门,注意凝结水压力和流量的变化。6.4.4.7开启低加水侧放空气门、放水门。6.4.4.8低加汽、水侧无压力后方可允许检修人员工作。6.5冷油器和润滑油系统。★主油箱两侧油位计差值超过50mm时应及时联系检修清扫主油箱滤网。主机滤油器出入口压差>0.05Mpa时应联系检修清扫主机润滑油滤网。6.5.1冷油器和润滑油系统充油。6.5.1.1主油箱油位70mm以上。6.5.1.2油系统作业完毕,油质合格,设备完整,低压交流油泵入口门开启,出口门关闭,低压交流、真流油泵送电,其它参照机组启动前检查项目。6.5.1.3冷油器油侧放空气门开启,开启冷油器入口油门。6.5.1.4启动交流油泵,缓慢开启交流润滑油泵出口门向冷油器充油,冷油器油侧放空气门见油后关闭,全开冷油器入、出口油门。6.5.1.5润滑油系统充油时,注意主油箱油位变化。6.5.1.6检查润滑油系统应无漏油处。6.5.1.7润滑油压保持0.08~0.12Mpa。6.5.2冷油器通水。6.5.2.1冷油器出口油温达到45℃时,向冷油器通水。6.5.2.2开启冷油器水侧放空气门,稍开冷油器入口水门,水侧放空气门见水后关闭,全开冷油器出口水门,用入口水门调整出口油温在35~45℃范围内。6.5.3机组运行中备用冷油器的状态:6.5.3.1备用冷油器充满油,冷油器入口油门全开,出口油门全关。6.5.3.2备用冷油器出、入口水门均关闭。6.5.4机组运行中备用冷油器的投入:(机组运行中冷油器的切换必须在专业人员监护下进行)6.5.4.1稍开备用冷油器入口水门,水侧放空气门见水后关闭,全开冷油器出口水门。6.5.4.2缓慢开启备用冷油器出口油门,注意油压变化。用冷却水入口水门调整油温在35~45℃,油压应正常。6.5.5机组运行中冷油器的停止:6.5.5.1首先将备用冷油器投入,油压、油温应正常。6.5.5.2缓慢关闭预停冷油器的出口油门,保持运行冷油器出口油温35~45℃,润滑油压应正常无变化。6.5.5.3关闭预停冷油器入、出口水门。6.5.5.4若停止的冷油器需要作业时,应将入口油门关闭。6.5.6对冷油器运行中的要求:6.5.6.1冷油器正常调整油温应用入口水门进行,出口水门保持全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出租合同书
- 场地临时出租合同
- 居民生活用水合同
- 彩色复印机租赁合同
- 2025版房地产公司内部股东股权转让与项目融资合同4篇
- 主题宾馆装修合同模板
- 2025年度美容院美容院品牌形象使用权转让合同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合同失效通知
- 二零二五年度影视导演团队聘请与作品制作合同
- 教学机器人研发合同(2篇)
- 垃圾处理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天疱疮患者护理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5章-特性分析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压轴题:电磁感应综合问题(原卷版)
- 2025年蛇年新年金蛇贺岁金蛇狂舞春添彩玉树临风福满门模板
- 《建筑制图及阴影透视(第2版)》课件 4-直线的投影
- 2024-2030年中国IVD(体外诊断)测试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碎纸机设计说明书
- 湖南省长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2024年股权代持协议经典版(3篇)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石室联中学2024年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