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钢琴基础阶段的教学_第1页
高师钢琴基础阶段的教学_第2页
高师钢琴基础阶段的教学_第3页
高师钢琴基础阶段的教学_第4页
高师钢琴基础阶段的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高师钢琴基础阶段的教学第一篇:高师钢琴基础阶段的教学内容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使得各高校音乐专业的生源质量和师资、设备等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何针对这一新的情况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做出相应的一定范围的调整,是我们所面临的课题。本文在此作一初步探讨。关键词:高师钢琴基础阶段教学高师钢琴教学的“基础阶段”一般是安排在大学的前两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同于音乐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钢琴课程对他们而言是“必修课”而不是“主修课”。由于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大纲的差异,“必修课”的教学与专业音乐院校的“专业主课”的教学就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专业院校学习钢琴“专业主课”的学生有了相对较高的水平,而高师钢琴“必修课”面对的大多数学生是因为面临参加高考其他专业难于考上才用几个月或一两年的时间“突击”学习艺术课程而考入高师艺术类专业学习的学生。由于学生在入学前没有经过规范的弹奏训练,是采取突击拔高的“蚂蚁啃骨头”的方式“苦练”出应考曲目的,大多数都只会弹奏应考曲目。尽管能弹一两首曲子,但缺乏必要的基本功训练,基本上都还没能掌握基本的钢琴弹奏技巧,而且学生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自习时间用于钢琴练习,因此钢琴教学基本上只能从“a、b、c”起步。在这个阶段要相对集中地给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让学生尽快地打下一定的基础,才有可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使其弹奏能力得到提高。由于在基础阶段的教学时间较短,在教学之中我们就更应该强调钢琴教学的普遍性、共性,更好地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初步掌握一定的钢琴演奏、伴奏和教学的基本能力,才能为学生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一、教材选择成年人的钢琴教学不同于幼儿钢琴教学,成年人自身生理上已经基本定型,手比较僵硬,但相比较成年人在观察力、理解力、文化修养等这些智力因素方面要有一定优势,在教学之中,在坚持按照科学的弹奏方法和音乐规格去进行严格地训练的同时,应根据其生理上和智力上的特点、优势以及个体差异来规划教学的步骤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高师学生的钢琴教学,既不能认为学生的手早已僵硬定型,不肯花时间精力去琢磨、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不肯认真地去做基本练习以打好一定的基本功,认为只要能弹几个曲子就行,甚至急于弹大曲子,结果欲速而不达,弹出的曲子支离破碎、面目全非,也不能不顾成年人的特点和兴趣《拜尔》《哈农》《车尔尼599》一条条挨着弹,只要求质量不要求进度,就会抹杀了学生学习钢琴的主动性、积极性,也难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教学时间有限,高师学生的钢琴教学应根据各个学生实际情况,可采用周广仁教授所著《钢琴演奏基础训练》所提出的方式来选择安排教学内容,把不同的演奏技术分类型、分专题地以“技术课题”的方式,结合基本功训练的各调大小音阶、和弦、琶音和练习曲以及乐曲几个方面的内容循序渐进地来进行教学。根据成年人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些技术问题还可以在乐曲的学习之中加以训练解决,而练习曲则采取“精练”的原则。在进行了某一方面的技术类型基本功训练并学习了相应练习曲、乐曲后,进一步给学生分析该练习曲、乐曲的主题,左手的伴奏和右手的发展变化等等,并可以开始钢琴伴奏的学习尝试。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以“学以致用”的原则及时地加以巩固应用,也能使学生更有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为扎实地掌握钢琴演奏技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按此原则,根据学生演奏能力、兴趣爱好等个体差异的实际状况来选定教材,在选择钢琴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到以下几点:1.技能性。必要的钢琴弹奏技巧训练,如:手指练习、音阶练习、和弦与琶音练习、练习曲、乐曲等有计划地安排在各教学环节。2.趣味性。教材内容安排应考虑到成年人的特点、兴趣和爱好,由简到繁、循序渐进。3.经典性。经典曲目一般旋律优美,既有较好的艺术性、可听性又有较强的技术典型性、代表性,这样的曲目可以使学生在技术、艺术、学习兴趣各方面都得到提高。4.民族性。在教材的内容安排上适当侧重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在内容、风格及和声手法上学生较为熟悉,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5.实用性。从培养目标来看,应在教材中安排一定分量的歌曲伴奏和歌曲即兴伴奏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歌曲伴奏水平和即兴伴奏能力,更好地适应今后实际工作的需要。有关这方面笔者在拙作《高师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一文中已有阐述,在此不再详解。在教学之中,还要处理好“精与广”和“想弹的与该弹的”两个问题。艺术教学之中“技术”和“艺术”“质”和“量”是相辅相成的,由于学习时间有限,在“精练”的同时要努力加强学生视奏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视奏能力,才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更多地“浏览”一定“量”的乐曲,钢琴弹奏能力才能提高;否则其演奏“质”的提高也就如无源之水,曲目量得到积累增加的同时,学生的艺术视野、艺术修养也能得到相应提高,其钢琴演奏的艺术表现力也才能得到更大的提高。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也有“我并没有去弹那些正式的练习曲如车尔尼和克莱门蒂;相反,我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做种种标准的练习如音阶、琶音、颤音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①[钢琴家米夏·狄希特(mishadichter)]这种情况,霍洛维兹也说:“我想通过我弹奏音乐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靠体操式的练习。我从不机械地对待钢琴。”②针对高师钢琴教学的实际,在适当集中地打下一定技术基础以后,也应该可以尝试采取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曲目量都同时得到更多的提高。二、练琴方法钢琴练习的目的就是要既发展智慧,又发展手指和发展其有实际效用的“练习”能力。在钢琴弹奏中,要求眼、脑、手、脚、耳及至整个身心协调配合好,开始学习钢琴就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在练琴时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方向性,要用富于变化的多样化而又精确的各种方法来练习——为音乐而弹奏。开始练习时就要认真看谱,谱面上的所有音符、记号都力求正确、完整地做到。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踏踏实实慢速练习,认真地阅读、研究乐谱。在学生能正确完整地弹奏以后也要力所能及地加快弹奏速度,以达到乐曲表现所要求的速度,甚至还能适当超过正常速度的练习都是必要的。以学生演奏能力的提高和音乐表现的需要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对其练琴方式做出明确要求,既不能一开始就猛冲猛打地快,把乐曲弹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也不能自始至终一味地慢,达不到乐曲所需的速度也同样是面目全非。也有主张一开始就快练的钢琴家,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alfredbrendel)就说过:“爱德华·斯图尔曼最令我敬佩的便是:他总是让他的学生用快速的节拍学习一段乐曲,但他将这段乐曲分成若干小段。他告诉学生以特定的方式将乐曲弹奏到某一处。而后,他又要求学生弹奏第二小段并使其与第一小段衔接起来。这样继续下去一直到学生完成了整部作品。在这一过程中,他始终不允许学生放慢速度。”③可以根据学生和乐曲的具体情况,有的学生在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或许就可适当采取这种练习方式。总之,不同的练习方式都是可以尝试的。在练琴的时候要有重点、有选择,专心致志地把问题重点突破、各个突破,一遍遍地从头到尾“溜、过”的方式都是属于浪费行为。第二篇:高师钢琴教学的研究(最终版)高师钢琴教学的研究摘要:目前,对于高师钢琴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高师的钢琴教学的培养目标不应该只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就高师钢琴教学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关键词:高师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我国高师的钢琴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钢琴的技巧,培养学生的乐感,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但是,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日益扩招,学生和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调,那种仅是改变授课的方式的改革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导致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教学改革失去了意义。所谓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显然有着舍本逐末之嫌,不利于素质教学的提高。笔者就高师钢琴教学进行分析,探讨钢琴教学的理论问题。现代的教学是追求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不仅仅是指知识的积累,更要求学生有新的观念,具有综合的素质。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强调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我们在教学的观念上要转换的问题。学生能力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包括学生一般的理解能力,学生在钢琴演奏中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对音乐的辨别和演奏的能力,以及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协调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学习钢琴的基础能力。这些基础的能力中也可以表现出学生自身素质的优劣。学生的创作能力是指学生在掌握的现有的知识和技术的情况下,能发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再次创作出作品的能力,如即兴的表演。这是学生对现有知识的个性化的处理。基于上述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论述,笔者对于现今高师钢琴教学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第一,高师的钢琴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仅仅是学到了知识的本身,并不能算是一个好的学习者。真正应该学到的是学习的能力和方法,这样才能保持学习知识的持续性。目前的高校教学太注重效率,为了大量的产出人才。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这种教学的模式下,只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者,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只是听从教师的指导,没有创新的能力,没有独立的思考问题。要改变这种禁锢学生头脑的传统型教学模式,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提出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然后,要学生针对问题,利用自己所积累的只是来进行反思、交流、完善,最终总结问题。并形成一定的书面材料或者口头材料,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独立的思考。在高师的钢琴教学中,学生的爱好兴趣及自我评价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很重要。进入到这个阶段的学生心智已经成熟,他们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性格,有着自己独特的喜好和个性,已经具备了进行学习方式选择的条件。即使是不依靠教师,他们也能自主学习,按照自己的计划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场所。教师此时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目前对钢琴人才的需求也是更看重人才的素质,需要能够教学、能够从事实践、能够从事科研的教师。第二,高师的钢琴教学应丰富相关的课程内容。以前的高师教学中对教学的曲目的选取,基本上都是练习曲、复调作品、大型乐曲、中小型乐曲。而在实践中因为时间所限,没法完成教学任务。可见,以往保守的授课安排的科学性是值得商榷的。对于师范生来说,不一定非要模仿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因为本身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不同的,授课所选择的钢琴曲目不一定非要一致。更何况钢琴的曲目是多样的,可以选择各种不同风格的和不同题材的曲目进行练习和授课。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的必要。如果选择更好掌握和驾驭的曲目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高师的钢琴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协作精神的培养,以往的教学中较多的是选择独奏曲目,演奏的形式单一,学生都是单个的演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如果适当的选择协奏合奏等的曲目,更能培养学生钢琴的综合能力,加深对钢琴音乐的理解。学生对这种声部交织的演奏的运用,更能理解整个音乐作品中器乐与声乐是有机组合,能够辨识各个声部及音色的变化,关注合作者的变化,做出交流与互动,是整个的演奏能够达到和谐的统一。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培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毕竟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才可以。第三,进一步完善高师钢琴教学中的理论课的安排。高师的学生在入学的时候钢琴的基础多为零。为了在短暂的在校期间更好地掌握钢琴的课程,就要注重钢琴的理论课与技能课的有利结合。高师的钢琴教学中理论课程经常被忽视,比较基础的钢琴理论课经常开设的时间较晚,本应该第一学年就完成的,却开设到第二学年,这对于课程的系统学习和规划是无益的。还存在着钢琴课程与其他音乐课程缺乏必要的联系。其实,在众多的乐器中钢琴的音区最为广泛,也是乐器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但是在目前的高师教学中,钢琴只是为声乐和器乐的曲目进行伴奏之用,忽视了钢琴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第四,高师的钢琴教学要更多地开展实践活动。高师的教学主要是培养中小学的教学人才,钢琴的教学应该更多地依托于实践。使学生掌握中小学的教学规律和规则,这种教学的实践活动应该贯穿于整个钢琴课程教学的始终。应该让学生更早地体验教学工作,了解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了解教学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了解学习的目的,制定好自己的学习的规划和目标,这样对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教学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第五,对高师的钢琴教学树立完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高师的钢琴教学一定要有相应的教学的成果。现在的高师教学中,是由负责授课的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效果、学习的潜力来进行考察和评价的。这种传统的评价的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往往更多是教师个人的片面的想法,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不够客观。所以,应该引用综合性的评价机制。应该由全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把形成性的评价和终结性的评价结合起来,形成更加客观、细化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考核,使教师能够改进教学的方法,使学生能够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高师的钢琴教学应该注重的是学生钢琴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知识的能力,应该摒弃以往的只是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培养“学习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结合的培养模式上来,这样才能实现高师钢琴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作者简介:石新竹,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参考文献:[1]于永祥.突出师范特点着重能力培养――谈师范系的钢琴教学[J].天津音乐学报,1994,(03).[2]许峥嵘.可持续发展观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学改革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XX年.[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之《钢琴课程指导纲要》[Z].20XX.[4]陈丹曦.关于现代钢琴音乐及其演奏问题的几点看法[J].人民音乐,20XX,(08).[5]徐锦艳.研究性学习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探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XX,(02).第三篇:谈高师钢琴实用性教学谈高师钢琴实用性教学【摘要】高师钢琴教学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除讲授和示范正确的弹奏方法以外,还要把钢琴弹奏的训练内容及乐曲合理归类,去繁就简,因材施教,制定一套具有实用性、分组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因为多数学生在进校前没有进行过规范的钢琴训练,有些还未接触过钢琴。但要充分利用成人学生特有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强的优势,合理安排学生喜欢的曲目,加大钢琴伴奏的练习,使其具备独奏、伴奏和教学的钢琴实用性能力。【关键字】高师钢琴实用性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伴奏能力;一、高师钢琴教学分析高师钢琴教学不同于给小学生上课,也不同于给专业院校的钢琴专业学生上课,它是在弹奏方法正确的前提下,带有速成性,实用性的一种高效教学方法,钢琴的表现力极为丰富,同时又是专业技术含量特别高的乐器。高师音乐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学习音乐较晚,部分同学在高考前没有钢琴基础,有些同学来自农村,由于干农活手指比较僵硬,面对这样的生源,怎样在二年或三年的时间里将一个基本不会弹奏钢琴的成人培养成合格的具有一定钢琴演奏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就这个问题我谈一点粗浅的感受,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二、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要从思想上形成一种实用性能力的培养观念,高师很难培养出钢琴演奏家,因为生源有限。在教师教学评价上不要只考虑个别学生在某个比赛上取得什么奖项,或者只是一场独奏音乐会,而是所教的学生既能正确演奏一些独奏曲,又能较好的进行钢琴伴奏(以即兴为主,线谱、简谱结合),还是一名合格的中小学钢琴教师,这样,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明确了。2,教师要爱专业、爱学生,要有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良好品德,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道德。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教育规律研究,通过分析和研究,对所教的每一位学生或小组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寻求一套因材施教,容易操作的教学方法。3、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钢琴教学能力,不仅让学生学好正确弹琴的方法,还要让其怎样教学生,以保证学生将来到社会上传承正确的钢琴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这是高师钢琴教学应突出的师范性特点,也是普及高雅音乐的关键性环节和基础性工作。4,教师要培养学生有一定程度的钢琴演奏能力和初中级曲目的示范能力,更重要的使培养他们有较强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结合师范性特点,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是合格中小学音乐教师不可缺少的,也是高师学生必须学到的能力之一。5、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要有丰富的音乐知识结构,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具有一定的钢琴演奏,伴奏和教学能力外,要加强声乐、合唱指挥及其他器乐的学习,使其成,为合格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成为下一代音乐人才的发现者和初级阶段的培养者。三、加强基础训练。突出实用性教学1,训练内容程序化。钢琴弹奏技术包括手指技术、手腕技术,手臂技术等,在初学阶段,教师应把钢琴弹奏的训练内容合理归类,去繁就简,整理出一套具有实用性、合理性、针对性的练习程序,从弹奏姿势,手型练习等入手,逐步进行五指练习及音阶,和弦、琶音,踏板,主复调音乐等内容进行系统教学。2、钢琴理论知识的讲解和示范性教学,对成人学生来说是直观的,因为他们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对一年级学生要从他们的心理状态、进校基础、个人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分别对待,不要只对学生只说不做,要让学生从理性上明白之所以这样做的缘由和道理。教师要示范,讲解,启发、鼓励四到位,同时要严格指出不足,使学生明白对于错的区别。采取钢琴理论知识和弹奏实践并重的教学方法,把基本练习内容安排成一个课题,明确地、有步骤地进行讲解和训练,以求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3,手指训练的重要性。成人学生骨骼的发育已定型,由于缺少弹性,各指伸张不充分,很难灵巧自如的进行弹奏(个别有基础的同学除外)特别有些来自农村的学生,手指由于干农活比较僵硬,这已成为一大障碍。对此,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一些灵活手指和伸张手指的训『练。笔者认为对没有基础的学生每次练琴时可按以下程序进行练习,效果均为明显:程序一:双手五指固定手型练习部分(主要针对一年级初学者),学生在每次练琴时,先正确的进行双手固定手型慢速练习(包括三度双音固定手型练习),或在能力达到的情况下可逐渐加快速度,手指不必要抬的很高,大部分成人的手指比较僵硬,不需要做更多的力度练习,只要放松正确弹奏就可以了,目的是训练手指的灵活度。程序二:《哈农》练习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练习前20XX第二部分主要是音阶,琶音练习。首先要放松,手型要规范,速度要适中,其次可以变换节奏,内容由少到多,达到练习效果即可。在弹奏音阶和琶音时,学生可从c调开始,根据自己的程度从一个八度到四个八度进行放松慢弹练习,在换指无痕迹的基础上,逐渐加快速度,还可以双手交替进行一对二,一对三,一对四的练习,音阶,琶音和节奏型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它对学生熟悉键盘和提高钢琴伴奏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程序三:练习曲,乐曲每次练琴时,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复习以上练琴程序,包括所弹过的练习曲及乐曲,再进行弹奏新的练习曲和乐曲。这样,手指就能够做到比较自如了,同时也会获得很好的练习效果。四、加强钢琴即兴伴奏教学钢琴即兴伴奏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学生钢琴基础较差,教材和教学内容没有达到规范等客观原因,使学生的钢琴伴奏能力从整体上讲提高的比较慢,为了加强该课程的教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练习与提高:1、正确认识钢琴伴奏的作用,即兴伴奏是一种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相结合的,并具有逻辑思维的活动,对于伴奏者来说,在短时间、晦角自己所学的和声知识、节奏型,钢琴弹奏能力完成符合歌曲情绪要求韵钢琴伴奏工作是有些难度,它使对歌(乐)曲进行的二次创作,是没有修改机会的连贯性弹奏。这对一名没有钢琴基础的高师学生来说,难度增加了,要求也高了,但他们必须通过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加强理论实践相结合,达到钢琴伴奏的基本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工作。2,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钢琴即兴伴奏最能体现自身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要达到这一点,就要多分析正谱伴奏中的和声织体及节奏型的运用,多听不同时期的歌曲及伴奏编配。另外老师要多示范,多启发,使学生从理性上提高认识,同时加强不同节拍,不同风格、不同速度的节奏型练习,提高综合素养,达到理论与实践快速反应,快速结合的钢琴伴奏能力。五、要培养学生在钢琴弹奏中的音乐表现力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作曲家通过音符把他们的内心感受记写在谱子上。对高师学生来说,只有经过演奏,通过声音的再现,才能感受到作曲家的心理意图。我们演奏钢琴不能只顾演奏音符,更重要的是通过演奏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要表达出的音乐情感!这就是要多看书、多学习,多聆听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和综合素质,才能把自己的钢琴弹奏技术和乐曲的内涵表现出来。高师学生除了具备一定难度的钢琴弹奏和伴奏能力外,还必须学习很多的相关知识,这对体会音乐中丰富的立体音响色彩,把握作品风格,表现出作曲家鲜明的个性特点有很大的帮助。所以,音乐表现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要想获得提高就必须具备人文,艺术等多方面的素养,还要不断在舞台、讲台锻炼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成为一名有经验的,有专业水平的、有音乐表现力的中小学音乐师资。六、加强小组课教学由于高师钢琴课的教学时常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般都由教师单独处理,这样容易使学生养成惰性,依赖性和孤僻性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在钢琴教学的基础阶段,采取小组课讲解和个别辅导课相结合的授课形式,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小组课上,教师对弹奏原理,弹奏方法进行讲解,并作示范,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加观摩并展开讨论,对别人的弹奏进行评价,使每一位观摩者得到自我训练和自我提高的机会:教师在个别课上就可以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集中有效地解决。这样,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教与学中互相总结,互相提高,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总之,高师钢琴教学,一方面要重视教师教的作用,把知识、方法等内容讲透,教好,做好示范和启发;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独立完成乐曲和钢琴伴奏的分析和弹奏,这样对所学到的知识印象更深、领会更具体,更牢固,运用更灵活。学生如果能在前二年的时间里较好地掌握钢琴演奏的基础和基本的技能,有一定的自学能力,那么,就为第三、四年的后期学习和提高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任何一种乐器的学习都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钢琴更不例外。所以,高师学生在大学里学到的钢琴演奏,伴奏能力还不够,走向社会须继续努力,要有不断求索的精神,力争成为一名在钢琴教学和伴奏方面有突出成绩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第四篇:钢琴教学的阶段和内容钢琴教学可分为启蒙,初级,中级和高级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学习内容通常包括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作品,乐曲几大类。作为基础练习,目前仍然是车尔尼的作品最为系统,如《钢琴初步教程》599,《24首左手练习》718,《钢琴流畅练习曲》849,《钢琴快速练习曲》299,《钢琴练习曲50首》等。车尔尼是19世纪上半叶维也纳钢琴演奏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所写的大量练习曲是针对古典作品演奏技术,即“古典技术”训练的,主要是手指的颗粒、均匀、快速,对左手的训练较为薄弱,因此期间必须增加各类作曲家的联系曲目作为补充。这些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穿插进行,不能一味的依次一条条的弹下去。儿童的启蒙阶段在目前较流行的儿童启蒙教材中大致可分为三种五线谱入门型,即高音谱表入门法,中央c入门法,多音入门法。传统的启蒙教材《拜尔钢琴基本教程》用的就是高音谱表入门法,目前在国内广泛应用的《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1-5册用的是中央c入门法。李斐岚,董钢锐编著的《幼儿钢琴教程》采用了以中央c为主的入门法,突破了以往此类教材的音域局限,从3指开始学重量落下,逐步扩大到其余各个手指的方法已被公认为最好的方法。冯·德·魏尔德:《陶梅格·露丝》系列。这一幼儿系列较注意引起幼儿的兴趣,从小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乐感。柯达依:《钢琴学校》第一册。巴托克:《小宇宙》。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入门课本。因为它的五指位置包括种种非大调或小调结构的五指排列,有助于学生及早接触黑键及各种调式,含有许多复调模仿级对位因素。齐格勒:《钢琴教本》第一册。该书的特点是先听后弹,耳朵领先。勋格勒:《钢琴教室》第一册。狄贝阿里:《二十八首联弹练习曲》中较容易的,越早让学生进行四首联弹训练,越有利于养成用耳朵听辨声部与互相配合的习惯。钢琴教学的初级阶段一、钢琴教学初级阶段的练习曲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相当于从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599到车尔尼的《钢琴流畅练习曲》849。1、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599这是我国钢琴初级阶段教学运用极为广泛的教材之一。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57首以前这部分是巩固手型,训练手指独立性的联系,要求弹奏放松、自然、联系速度以慢速中速为主。第二部分是58~79首。58首到70首饰训练快速练习,这里的快速是针对前阶段而言的,在学生走法正确的基础上要求初步加快速度。71首~79首是带装饰音与不带装饰音的旋律练习。练习时先慢速,把节奏弹准确,弹平均,双手对齐,在稍微加快。这部分又是旋律练习要注意乐谱上的表情术语及力度术语,注意分局、呼吸、旋律的连贯与歌唱。第三部分是80首到结束,是综合新的练习,无论音型、节奏型、音阶琶音类和双音练习都比前面丰富,;练习时不仅要弹准确,还要注意音乐起伏,作出力度,速度变化。2、车尔尼《钢琴简易练习曲》139这是从599过渡到849的教材之一。139的教材编排不如599集中,可以选择与599不同类型的曲目。在599到50首左右就可以交叉使用。3、车尔尼《24首钢琴左手练习曲》718这是全部为左手而写的练习,内容有音阶,琶音型、五指型、分解和弦等,学习顺序要灵活掌握,对于手小的学生,可以先学音阶型或五指型的曲目,八度练习暂缓。4、车尔尼《160首八小节钢琴练习曲》821本教材不仅技术类型较丰富,而且难度跨度大,包含了从初级程度到高级程度的练习。每一首只有8小节,技术课题非常集中,尤其适合一些其他课业多,练习时间较少的学生使用。5、莱蒙《钢琴练习曲》37(又译为“勒穆瓦纳”)全书共50首,由浅入深。他的特点是较多的左手练习,双手比较均衡。可以弥补车尔尼练习曲中偏重右手的不足之处。6、布格缪勒《简易练习曲25首》100,《练习18首》109这两集练习曲都是有标题的小曲,形象鲜明,手法简洁,旋律优美动听,音乐性较强,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在599到50首左右时,可以逐步选用作品100的曲目。作品109在技术上比作100难,篇幅也大些。在进入车尔尼的849后可以选用。7、车尔尼的《流畅练习曲》849从599到849是初级阶段的前期进入到初级阶段的后期。849共30首,每一首的技术内容基本上不重复。在选用时要具体分析每首练习的难点,考虑技术的“过渡”问题。849与599,139不同之处是每首曲子有了速度标记,根据849教材的标题,应当做到演奏流畅,尽可能按要求的速度去弹,为下一步中级阶段作准备。8、赫尔契伯格编《趣味钢琴技巧》从预备到第五册,由浅入深。编者从几十位作曲家的作品中选择了一些旋律优美而短小的练习曲,每首都有标题,并在标题下给予明确的提示和要求。技术类型比较全面,又由于作曲家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因此,曲目丰富多彩,是一套生动有效的教材。二、初级阶段的复调复调作品的特点,是左右手不同声部、不同旋律同时进行,在节奏、重音、力度、句法、旋律、起伏等方面既有内在的联系,又各自独立。对于训练大脑的多维思维,节奏感、左右手的独立性等都是很好的教材。1、巴赫《初步钢琴曲集》这本教材共28首,是巴赫为其妻子安娜·玛格达蕾娜写的练习小曲,是初级阶段比学的内容。2、巴赫《小前奏曲与赋格曲》这是适用于巴赫《钢琴初步曲集》与《创意曲集》只见的教材。3、中国作品中国作品中有一些较简单的复调作品,采用了广大群众熟悉的民歌作为主题,比如王震亚的《沂蒙山小调》,陈静荠《浏阳河》,黎英海《盼红军》、《花鼓调》、陈铭志《子弟兵与老百姓》等。三、钢琴初级阶段的乐曲1、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这是一套内容极为丰富的教材,由浅入深共五册。除了简易的钢琴曲外,还精选了大量歌剧、芭蕾舞剧、交响乐等世界名曲的改编曲,其中包括巴赫、莫杂特、贝多芬、肖邦、李斯特等著名音乐家的作。在每首作品前,或介绍作曲家,或介绍乐曲特点,或讲解音乐常识,或支出联系药店,使学生在学每一首曲子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音乐素养。由于乐曲形象生动,深受学生的喜爱。2、威尔《世界儿童钢琴名曲集》这是一本深受国内外儿童喜爱的曲集,其中都是简化了的世界名曲,在训练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达能力。3、《钢琴小奏鸣曲大全》小奏鸣曲是我国钢琴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的内容之一。这本大全收入了海顿、克列门第、库劳、莫杂特、杜舍克、贝多芬、迪亚贝里、卡巴列夫斯基、格季凯等大师的小奏鸣曲共48首。程度相当于599后部,849前部到299。4、《少年儿童钢琴曲选》(1949~1979)1979年,为了展现建国30周年我国音乐创作的成就,中国音乐家协会在国庆前选编出版了两套中国作品集,这本《曲选》是器乐作品选中的少年儿童钢琴曲专辑。5、中国风格《儿童钢琴曲选》由人民因与出版社编辑部编的这本曲集共91首,有适合启蒙阶段程度的小曲。6、少年儿童《钢琴四首联弹曲集》四首联弹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形式,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觉与合作能力。并且因为四只手弹比两只手弹更丰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练习的积极性。本曲集所选的19首曲子,都是以儿童熟悉的歌曲及乐曲改编而成的。乐曲的范围很广,相应的教材也很多,如老柴的《少年钢琴曲集》舒曼的《儿童组曲》《少年曲集》。全音乐谱出版社出版的《您喜爱的钢琴百曲集》第1、2集(共6集),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编的《少年儿童外国钢琴曲选》第1、2集,(共6集),都可以广泛的选用。钢琴教学的中级阶段钢琴教学的中级阶段是一个比较长的阶段,其中车尔尼《钢琴快速练习曲》作品299程度与车尔尼《钢琴练习曲50首》作品740程度可视为两个台阶。从车尔尼《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过渡到299,再从299进入740,中间必须穿插根中各样的练习曲目作为铺垫,特别是740,技术课题很多,无论难度、速度、都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这个阶段要进一步加强手指的独立性与灵活性,使手指能快速、均匀、有力地跑动;学习不同的触键,增强指尖的灵敏度,弹奏出不同层次的音色变化;进一步训练手指、手腕、手臂三者的相互配合,逐步掌握各种专门技术。随着技术的提高,曲目范围的扩大,要学习掌握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重视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演奏中恰当的运用这些技术来表现音乐。一、钢琴教学中级阶段的练习曲1、车尔尼《25首钢琴小手练习曲》748对于达到中级成度,而手还小的学生来说,这本教材非常适宜,因为曲目中双音最大的跨度为7度。比起车尔尼其他一些简易练习曲来748增加了左手练习,音乐性也更强。2、车尔尼《钢琴手指灵巧的初步练习曲》636这是一本比较机械的练习曲集。共24首,每首的篇幅较小可以把它作为进入299的快速练习准备。3、车尔尼《160首八小节钢琴练习曲》821初级阶段中已作了介绍,此阶段可在第2、3集里适当选用。4、车尔尼《钢琴快速练习曲》299这是本阶段柱教材之一。全书共40首,分为4集,每集10首。学习时应当根据学生的际情况和不同阶段又针对地加以选择,不要机械的一条条顺着弹。练习299时要在读谱仔细、方法正确、弹奏熟练的基础上加快速度,力求手指颗粒感、清晰度、均匀有力的基本技术都有明显提高。同时,特别要注意训练快速跑动中有意识地训练手腕、手臂与手指的配合。5、克拉莫《60首钢琴练习曲》本书注重同时发展左右手的技术,每一首篇幅不大,技术类型集中,包括各种单音、双音、保留音的练习。全书一半以上都是以一种技术类型,分别在左右手训练,为左右手的手指独立性、颗粒性、准确性、灵敏性和加强收拾力量的训练提供了更大的可能。6、车尔尼《钢琴练习曲50首》740这是中级阶段最高的程度,这本练习曲包含了各种基本技术和专门技巧。在练740时,除了正确熟练等基本要求外,速度上一定要突破。这是,一首练习曲不是短期能完成的往往需要一至两个月或更长的时间。要讲究练习方法,高标准,反复练,使技术有一个飞跃。如果能够将740中的各种技术类型的练习曲都演奏得很出色的话,就能顺利地进入高级阶段的学习。二、钢琴教学的中级阶段复调作品以巴赫的《创意曲集》为主,同时可以学习《法国组曲》以及部分《平均律钢琴曲集》作品。1、《创意曲集》分二声部与三声部,各15首。学习二声部创意曲,可以选音符与节奏都稍微简单些得先练,如1、4、8、13。比起二声部三声部的要难得多。首先要抓住主题,脑子里对三个声部的进行要很清楚,然后收支要控制好不同声部的力度对比和音色对比。可以先练6、2、7、1、15。2、《法国组曲》这是巴赫于1720XX1724年间完成的古组曲题材的作品,共六组。他的基本结构是由四首速度和节拍不同的舞曲,按一定顺序组成,这四种舞曲是阿列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和基格,他们的调性统一每一组前三首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而在萨拉班德与基格之间,则可插入“小步舞曲”、“旋律”、“加伏特”等其他舞曲或乐曲。这六组中唯一不同的是第四组,在阿列曼德前面多了一首前奏曲。据说“法国组曲”这个名称不是巴赫本人所提,是因为作品的典雅风格类似法国风味而得。3、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平均律师一种调律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将8度音程平均分为十二个半音。在巴赫的时代,所使用的调律法节本上是纯律,这很不利于转调,虽然平均律的调律法曾被提出,但直到巴赫才真正运用。《平均律钢琴曲集》的标题用巴赫亲自题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共两集,每集24首,是根据十二个半音的规律,由c大调开始,依次以半音进行,每个音用大,小调分别写一字前奏曲与赋格曲,故24首。这部巨著式复调音乐创作的顶峰,被誉为钢琴音乐的“圣经”“旧约圣经”。三、钢琴教学的中级阶段的乐曲1、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集》莫扎特一生创作出版了20XX琴奏鸣曲,在他全部钢琴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钢琴教学中学习古典时期音乐的重要教材。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多数由三个乐章组成,因各乐章的程度并不完全一致,学习可以先练习技术上音乐上缴容易得乐章,最后再练习全部乐章,学习大型作品的整体把握。2、肖邦的《圆舞曲集》肖邦的圆舞曲创作从他的学生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生命的最后。圆舞曲在肖邦的全部创作中,虽然不像波洛涅兹舞曲和马祖卡舞曲那样重要,但却以通俗、华丽的织体,优美、动人的旋律和激昂、振奋的节奏深受钢琴音乐爱好者的青睐。3、肖邦的《夜曲》肖邦的夜曲是一种独放异彩的钢琴体裁,情感充实、思想丰富、织体多彩,是肖邦如诗的音乐的集中体现。学习肖邦的夜曲是学会让钢琴歌唱的最有效的途径。4、格里格《抒情钢琴小品》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抒情小品》共10集,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曲集是从这十集里精选出来的。5、门德尔松《无词歌》门德尔松共写了49首无词歌,书中收入的是48首,分为8集,每集6首。乐曲充满了清新、优雅抒情的气息,时而轻快活泼、时而优美秀丽,时而哀怨忧伤。这是一本丰富多彩的、如歌谣般的钢琴曲集。6、舒伯特的《即兴曲》舒伯特的《即兴曲》共8首。作品90和作品142各4首。他的作品旋律流畅,和声运用自由,转调特别多,常用的有作品90之2、之4。作品142之2、之3、之4。7、柴科夫斯基《四季》这是作曲家受彼得堡一家杂志只约,按月为该杂志刊登的12首诗所写的钢琴独奏曲。每一首都有标题,最著名的是六月《船歌》和十一月《雪橇》。中级程度前期可选学四月《松雪草》、五月《清静之夜》、三月《云雀之歌》,后期可选六月《船歌》、十月《秋之歌》、十一月《雪橇》几首。8、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集》贝多芬共写了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是学习古典音乐的必修教材。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分为3个时期,1794年~1800年创作的13首是第一时期,为早期风格;1801年~1804年是第二时期,也是作曲家创作的全盛时期,共有14首;最后五首尾晚期作品。中级阶段主要学习第一时期的奏鸣曲,也可以选用一些第二时期的作品练习。9、魏廷格主编的《中国钢琴名曲曲库》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历史虽不长,但是从我国第一首钢琴曲赵元任先生1915年创作的《和平进行曲》到现在,特别是70年代以后,出现了大批好作品。由魏廷格、李明俊、许明共同编订,由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提名这套“曲库”是我国第一套比较系统,内容丰富的中国钢琴曲集,一共4卷,95部作品(其中包括组曲),可供独奏选用的140多首。以上介绍的是专辑,另外,在一些综合曲选中也有不少好的曲目,如人民音乐出版社编的《外国钢琴曲选》(一)中,贝多芬的《六首变奏曲》,博姆《喷泉》;《曲选》(二)中亨德尔德《快乐的铁匠》;曲选(三)中莫扎特的《d小调幻想曲》以及德彪西钢琴曲选中的《阿拉伯风格曲》二首及《月光》。钢琴教学的高级阶段如果说钢琴的初级阶段我们侧重于手指技能的训练,学习和掌握各类基本弹奏技术,那么,随着学习的深入,程度的提高,更要注意培养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高级阶段的重点应当是在音乐的表现上,从乐曲中学技术,用技术表现音乐。这个阶段应广泛地接促各种风格、各种类型的作品,扩大曲目范围。一、钢琴教学高级阶段的练习曲1、莫什科夫斯基《钢琴技巧练习曲》作品72N·莫什科夫斯基(1854~1925)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经过中级阶段大量的、比较机械的、纯技术性的训练以后,要进入高级阶段,莫什科夫斯基《钢琴技巧练习曲15首》作品72是一个非常好的过渡。它既有相应的难度,又有较强的音乐性,在练习这些曲子是,尤其要注意句子的长线条进行,音乐起伏、均匀而流畅。2、莫谢莱斯《钢琴练习曲24首》作品70L·莫谢莱斯(1794~1870)捷克-德国钢琴家、作曲家、杰出的钢琴教师。莫谢莱斯《钢琴练习曲24首》作品70乐谱的序言里指出:“作者的初衷不在培养完美的机械的技能,而在倾诉演奏之想象,使他善于处理明、暗细腻层次。。”,并且指出四个要点“指触”的说明;连奏奏法;遵照节拍演奏;练习的正确方法。24首练习的技术课题,几乎都是不同的,最后一首还采用了序曲与赋格的写法。作者在每首练习前都注明了具体的要求和方法。练习之前应当仔细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努力去领会和掌握。3、克列门蒂《钢琴练习曲选29首》M·克列门蒂(1752~1832)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克列门蒂《钢琴练习曲选29首》又称“名手之道”,“艺术津梁”、“通向艺术的阶梯”。是波兰作曲家陶西格从克列门蒂的100首练习曲中精选的。作为高难度的练习,克列门蒂的这一教材值得推荐。虽然有不少仍然是技巧性的,但是,对于进一步提高手指对各种技术的适应能力是有效的。特别要指出的是:①乐谱上每一首练习都标明指法,演奏时应当很好地去研究,有些指法对于手的自然状态或习惯用法来说比较别扭,但作为练习必须这样做。②在第1、3、4、5、8、9、15、17、18、19、20XX6、28、29中,作者都注明了具体的练习方法和要求,应当严格去做。4、凯斯勒《钢琴练习曲15首》作品20XX·凯斯勒(1800~1870)德国钢琴家。凯斯勒《钢琴练习曲15首》作品20XX他全部练习曲中精选出来的重要部分,是训练高难度技巧的专门练习。5、车尔尼《160首8小节钢琴练习曲》作品821的第三集(部分)第四集6、肖邦《练习曲集》作品10、作品257、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两首之一《森林的呼啸》,之二《侏儒舞》,三首音乐会练习曲之3《叹息》等。8、李斯特《帕格尼尼练习曲》9、拉哈马尼诺夫《钢琴音画练习曲》作品33、作品3910、德彪西《12首练习曲》11、斯克里亚宾《钢琴练习曲》二、钢琴教学高级阶段的复调1、巴赫《英国组曲》与《法国组曲》的标题一样,《英国组曲》并非巴赫所订名,有人说是受英国人之托而写,为英国人而作,应此得名,也有说是受英国作曲家的影响,以他们的模式来创作的。《英国组曲》也是属于“古组曲”体裁,由四种基本舞曲组成,在萨拉班德和几个之间仍然可插入各种舞曲。“英国组曲”与“法国组曲”最大的区别在于“英国组曲”的开头都有一篇篇幅较大的前奏曲,而且,在组曲中占了重要地位,确切的说《英国组曲》应当称为“带前奏曲的组曲”,共有六组。2、巴赫《帕蒂塔》(又称德国组曲,古组曲)《帕蒂塔》与《法国组曲》《英国组曲》一样,都是巴赫键盘音乐中的精品,且更为成熟,具有明显的意大利风格。这套组曲中歌曲的编排不像另外两套那样固定,比较自由。不局限于舞曲,还用了随想曲、诙谐曲、幽默曲等。一共7组,第7组是明显的法国风格,仍以法国舞曲组成。现在一般乐谱只有6组。3、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三、钢琴教学的高级阶段的乐曲到了这个阶段,应该说是可以自由驰骋在钢琴音乐的天地。钢琴音乐文库犹如浩瀚大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掌握高级技巧后,学习的曲目就无限广阔。如: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的后期作品。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475、K498等。《波兰舞曲》第一首作品26之1;第8首作品71之1;第14首#g小调和第16首降G大调等。《谐谑曲》第2首作品31,第3首作品39等。李斯特作品《爱之梦》第3首,根据阿拉比耶夫的原作改编的《夜莺》,《威尼斯与那波里》第3首《塔兰泰拉》等,《匈牙利狂想曲》第11首。舒曼《童年情景》,《蝴蝶》等。德彪西《前奏曲》(选)中国作品:黎英海《夕阳箫鼓》谢耿《霓裳羽衣曲》王建中《百鸟朝凤》权吉好《组曲“长短”的组合》王立三《东山魁夷画意》赵晓生《太极》等等。手指练习1、李斐岚编著《儿童钢琴手指练习》李斐岚(1947~)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儿童钢琴手指练习》是专为儿童而写的练习。本书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特点,左右的练习都在两个8度以内,篇幅比较小,要求精确,易于儿童掌握。2、哈农《钢琴练指法》C·L·哈农(1820XX900)法国风琴家,钢琴家。哈农《钢琴练指法》是我国使用极为普遍的手指练习教材。3、什密特《钢琴五指练习》作品16G·A·什密特(1821~1902)德国钢琴家、作曲家。这本手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