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画家凡.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平及绘画风格。知道如何对一名画家及其作品进行专题性研究。学习从多角度欣赏、认识美术作品,提高欣赏评述的能力、与同学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描述、分析的过程中,利用课前调查、利用课前调查、对比观察、小组合作基础上的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的方法,进行专题欣赏学习。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愉快的欣赏过程中,感受并学习对艺术热情、执着、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画家的生平,认识画家的绘画风格,用语言或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认识与感受。教学难点: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从内容、色彩、笔触等方面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画纸、油画棒等。教学过程:导入师:同学们今天美术课老师要向你们隆重介绍一位伟大的画家,他就是凡.高。这幅画就是他的自画像。提问:你们喜欢这幅画吗?在凡.高生活的19世纪,人们普遍不能接受他的绘画风格,因此他一生只卖出一幅绘画作品----《红色葡萄园》。当时只卖了400法郎,合600元人民币。但他死后,他的画却价值连城。1994年,凡.高的一幅名为《嘉塞医生的画像》的油画,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创下了有史以来油画拍卖的最高纪录。只是一个多么大的反差啊!课前,我们阅读了有关凡.高生平的文字,你能用一两个词概括一下凡.高的一生吗?(生:坎坷、悲惨、贫穷……)今天,我们就要通过欣赏他的作品来了解这位画家。出示课题:画家。二、新课讲授1、早期绘画:(1)分析吃《马铃薯的人》凡.高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牧师的家庭,从小喜欢绘画,,但他27岁才真正走向绘画的道路。我们来看看凡高是怎样绘画的。(学生观看课件)(2)凡高通过认真观察生活,在花了大量素描写生和习作后,完成了第一幅著名作品——《吃马铃薯的人》。思考:你觉得画中的人物是富裕的贵族还是贫穷的劳动者?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这幅画的颜色给你什么感觉?为什么采用这样的色调?小结:色彩昏暗是为了突出他要表现的内容,造成一种低沉的气氛,使人物形象处在光点之下,刻画出贫苦农民生活的真实场景。(3)凡.高早期还画了许多类似的作品,(播放课件),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在色调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巴黎时期:(1)由于凡.高接触的都是社会底层的人,经常画的也是这些劳动者,他的画不被人承认,更没人买他的画,这让他非常苦恼,于是他来到了法国的巴黎,在巴黎凡.高初次接触到了印象派的绘画,并被深深的吸引住了。(2)介绍小知识:印象派。凡.高向印象派学习,在画面色彩上发生了巨大变化,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被称为后期印象派。(3)然我们感受一下他这个时期的作品,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在色调上跟早期作品在色彩上有什么变化?3、阿尔时期1、1888年,凡.高搬到了法国南部的阿尔地区,在这里灿烂的阳光深深吸引着他,他进入了创作的巅峰时期,他的许多作品大量使用两类色彩,你能找出来吗?这两类颜色给你什么感受?画家为什么要在作品中大量使用黄色和蓝色呢?2、分析《向日葵》。在阿尔凡.高完成了他一幅举世闻名的作品《向日葵》,仔细观察轻声讨论,这幅画以什么颜色为主?他用的黄色一样吗?你能说出哪些黄色?再观察他的笔触是厚还是薄?向日葵的花瓣像什么?向日葵的花瓣像熊熊的火焰,又像太阳的光芒,充满了激情和力量,画家用厚重的颜色和有力的笔触画的向日葵仿佛有了生命一样。3、凡.高在阿尔跟他的朋友高更在艺术上产生严重的分歧,发生了激烈的争吵,高更离开了,渴望友情的凡.高精神上终于崩溃,于是发生了绘画史上著名的割耳时间。这幅就是凡.高割耳后画的自画像,表明他要用画笔来对抗病魔。4、圣雷米时期分析《星月夜》。(1)、和学生作品星夜作对比分析,有什么不同?这幅画哪个地方最吸引你?画面中有很多对比,你能找出来吗?这幅画主要有两种不同线条组成,是那种线条?师小结笔触。(2)出示《星月夜》和《播种者》,进行比较。对比早期作品《播种者》,这两幅作品的笔触有什么不同?三、艺术实践你能尝试着像凡.高那样用鲜艳的色彩、粗犷有力的笔触画一画吗?(油画棒作画)教师示范可借鉴课本上或课件上的资料(一朵花、一棵树、一朵云等)音乐停时就将作品展示出来。四、评一评小结:展示学生作品并简评。(1)、你觉得谁的作品最能体现出凡高那种鲜艳的色彩、粗狂的笔触呢?你在实践中向凡.高学习了哪种绘画技巧,是色彩还是笔触?(2)有没有人在尝试绘画的过程中体会凡高的心情?你能说一说吗?五、课堂小结出示不同画家的作品。这些作品中只有一副是凡.高所画,你能挑出来吗?你是怎么选择的?是的这幅麦田是凡.高的作品,也是他他的最后一件作品。层层乌云覆盖下的麦田、已到尽头的道路、象征死神的乌鸦,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绝望。凡.高画完这幅画后不久就自杀了,年仅37岁。至此凡.高结束了他短暂、坎坷的一生。,凡高在他短短十年的绘画生涯中,他以狂热的激情创作了800多福油画及等数量的素描、水彩版画作品。他用鲜艳的色彩、粗犷有力的笔触,表达了他内心的情感。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用心来画画的。因此,他的话有强烈的感染力。给人以生机勃勃的印象。你觉得我们应该向凡.高学习什么?(学生说:勤奋刻苦、执着)。希望同学们学习凡.高的刻苦精神,也成为一名才华横溢的人!学情分析本学段的学生已经在前一段的学习中欣赏过数位中外画家的作品,对绘画题材、绘画形式及风格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理解力和自主搜集资料的能力。但本课首次出现以画家生平、时代背景为专题进行的欣赏活动,学生在领悟、理解、文化艺术积累上还需要教师逐步搭建欣赏评述的阶梯,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开展专题性欣赏,因此,本科我采用课前调查、对比观察、小组合作基础上的自由探究、课堂实践等学习方法,进行本课专题性欣赏学习。效果分析:通过课前调研,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有了初步的了解,有针对性的设置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传授式讲解画家艺术生平,利用小组合作进行自主式探究学习,以视频、图片、背景音乐相结合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感官体验,因此学生对凡.高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他的代表作,能用简练的语言对凡.高作品进行欣赏评述,体会到画家创作时的心情以及画家的创新精神、独特视角;通过练笔实践,体会到了凡.高的绘画技巧,如色彩、笔触等。《画家凡·高》是一节以一名画家为专题的“欣赏·评述”课。这是在前七册教材中从未出现的欣赏方式。教材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基于《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中年级学生提出的要求,即“观赏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欣赏活动是一种视觉分析练习,是从感性开始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感性层面逐步提升到理性层面。本课编写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获得欣赏方法,了解更多的艺术大师及其作品。本课分两个版面,第40页左侧为作者简介,这是在小学美术教材中首次将画家生平作为资料介绍给学生。学生通过阅读,能从中提取许多信息,拉近与凡高的距离,为下一步欣赏画家作品作好准备。,本课教材还展示了画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画家绘画风格的变化,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画家色彩、笔触、题材、画风的变化。教材中还特别增加了“小体验”栏目,指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情绪三方面对画家作品进行描述,并提供了相应的美术语言小词库,其目的有二:一为降低描述作品的难度,为缺乏词汇的学生提供语言支撑;二是提供准确的美术语言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美术语言小词库,培养学生能用较为准确的语言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评测练习:1、练习:用语言对凡.高作品进行欣赏评述。评测:语言是否简练概括,能否使用专业术语,体会凡.高创作时的心情及画家的创新精神、独特视角。2、练习:练笔实践。评测:能否在练笔过程中体会凡.高的绘画技巧,如色彩、笔触等。《画家凡.高》教学反思
:在所有的美术课中,我认为欣赏课是最难上的。所以在欣赏课中如何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动手等一些设想,我想更有非常实际的价值。在学习《画家凡.高》一课时,我先通过课前调研,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有了初步的了解,有针对性的设置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传授式讲解画家艺术生平,利用小组合作进行自主式探究学习,以视频、图片、背景音乐相结合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感官体验,通过动手实践,学生更好地感受画家画风和技巧。因此学生对凡.高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他的代表作,能用简练的语言对凡.高作品进行欣赏评述,体会到画家创作时的心情以及画家的创新精神、独特视角;通过练笔实践,体会到了凡.高的绘画技巧,如色彩、笔触等。但同时也看到学生的欣赏能力虽然有了很大提升,但还是停留在画作的表面欣赏上,在评述上还应该多训练学生结合画家的生平、时代背景进行作品评述。还有些学生有感触但说不出,或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今后还应该加强美术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课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了解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