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启示_第1页
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启示_第2页
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启示_第3页
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启示_第4页
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启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启示

内容摘要: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一切文明的共同基础是生态文明。尽管古人对人类与自然的认识尚处于直觉性的论述,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等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尤其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兴起,文化的多元与冲突,使古人对生态的认识有显着的提高,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如“天地人合一”、“万物平等”、“尊重生命”、“仁爱万物”“生生不息”等生态循环与生态保护的思想在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生态保护天地人合一

我国古代的生态智慧与思想不仅大量地体现在哲学思维中,而且大量地体现于具体的经济思想中。早在距今五六千年的神农氏时代,就颁布过“春夏之所生不伤不害”的保护生物资源的禁令。四千多年前的大禹时代颁布过着名的《禹禁》。周朝有一整套保护生物资源的理论、法规和管理机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伦理思想最丰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道家等学派的学者对生态伦理有着丰富的认识,形成了宝贵的思想财富。自汉代,佛教从天竺传入我国后,儒释道三教结合,使生态伦理的思想更加丰富。

“天地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靠天吃饭”的思想一直深植人民心中,农业要因季节、环境适时劳作的生产观念与方式,导致了“天地人合一”思想的产生。“天地人合一”思想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观念的基本出发点。“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还谈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兴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他把天和时间联系起来,世间万物皆“天”所生,天是指自然界,强调天道不仅有好生之德,而且默默无闻,自然而然地运行。孟子以“诚”这一概念阐述天人关系,指出:“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中庸》说:“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把人与自然的发展变化看作是相辅相成的和谐运动。汉代董仲舒认为天、地、人三者是“合而为一”的。宋代儒学在继承先前儒家思想的同时,还吸收了墨家、道家等“天人合一”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天地人合一”学说。儒学在强调“天地人合一”的同时,承认自然界有其自身独立的运行规律。

以“道”为出发点的道家,主张“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整体生态思想。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阐释上,道家也强调“天人合一”,但是道家认为这种统一是道、天、地、人的和谐统一。“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它既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也是万物运行的规律和人们的行为准则。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道生万物,天地人同源,认为宇宙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焉”。在这四大中,道是最伟大的,而人居最后,因此“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在老子“道”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和天地万物是一整体,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既离不开天地,也离不开万物,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人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我国古代“天地人合一”思想对生态学理论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一是工业化、城市化等经济活动要尊重规律,适应自然,在天地人和谐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处理好天地人的共生关系。

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

我国古代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思想主要体现在道家和佛教的思想中。道家是从“道“的先在和普遍的角度来论证万物的平等性,强调物无贵贱,物我同一。首先,因为万物为道所创生,因此从原初性上就与人类具有同样的价值和尊严,所以“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应得到同等的尊重。其次,万物产生之后虽有各种不同的存在形态,但都有道存在其中,具有由道决定的共同本质和遵循的共同法则。因此,宇宙中的事物都具有独立而不可代替的价值。

佛学众生平等和万物平等的价值观,是从佛性的内在性承认万物的平等,认为万物都有佛性,我国佛教中的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都承认,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特别是禅宗,不仅肯定有情的众生有佛性,而且无情的草木也有佛性,“有情、无情、皆是佛子”,“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所以,自然界一切生命都值得尊重。佛教倡导的“慈悲”心怀以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要求人们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以平等心对待众生。

我国古代生态哲学中的万物平等的思想,把人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万物存在的价值不是以满足人的需要来衡量的,而是“道”的外化基础上或佛性无二基础上的平等,尊重万物的价值就是必然的要求。

尊重生命与仁爱万物的思想

我国古代对尊重生命、仁爱万物的伦理思想具有普遍的认同。在我国民间有普遍的惜生、爱生的思想,儒、道、佛都有惜生、爱生的慈善情怀。仁爱万物是我国传统思想的重要准则。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不仅“仁者爱人”,而且认为对待天地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孔子认为,人与自然应建立一种仁爱关系,宣扬“国君春田不围猎,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鸟卵”,把保护自然作为一种道德行为来提倡。“钓而不网,戈不射宿”则体现了孔子对万物的同情。孟子进一步发展仁爱思想,提出“良知、良能、良心”和“羞耻之心、是非之心和恻隐之心”,提倡关心和保护动物。孟子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而荀子则在继承孟子思想的基础上,把道德看作人际道德和生态道德的统一,《荀子•强国》说:“夫义者,内接于人而外接于万物者也”。汉代的董仲舒更是明确地把道德关心从人的领域扩展到自然界,他说:“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矣谓仁”。宋明儒家也有一种普遍的生命关怀,他们对于自然界的万物充满了爱,因为万物与自家生命是息息相关的。儒家伦理从爱人到爱物,天不违人、人不违天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惜,上升到人们道德要求的最高层次。

“天道生生”是与“天地人合一”并列的生态伦理思想。“天道”是自然界的变化过程和规律;“生生”指产生、出生,一切事物生生不已。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它先于天地存在,即“先天地生”(《老子》第四十二章),并以它自身的本性为原则产生万物。“道”作为宇宙的本体,它产生原始混沌之气,气分裂为阴阳(生天地),天地产生万物,这是道家世界观的总观点。儒家也主张“天道生生”。《周易》的基本思想是“生生之谓易”与“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系辞上》)。意思是说,世界万物生而又生,生生不息,这就是“易”,即“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佛教有对生命的关切与惜生放生的伦理要求。佛教认为万物都有佛性,佛教把珍爱自然、尊重自然看作是佛教徒的天然使命。佛教强调众生平等、尊重生命,反对杀生。诸罪当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佛教提倡慈悲心,避免因果报应。爱惜生命、不杀生和素食是其基本伦理要求。

生生不息的生态循环与资源合理利用思想

古代《逸周书•大聚篇》记载了大禹的话:“早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战国时期的荀况则把保护资源和环境作为治国安邦之策。《齐民要术》中的“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等古训就体现了合理开发、循环利用资源的思想。

宋代的程颢把“天理”作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他说“天只以生为道”,天理即“生”,“生”是宇宙的本体。也就是说,在生生不息的天道之下,产生天地万物,人只是天地万物之一。人只有明白这个道理才能成为仁者,故“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里的生是不断运动与循环的过程。天地万物都在运动中循环,在循环中进化,这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儒家学者在说“仁”时,把道德范畴扩展到自然界。这就是由“仁民”到“爱物”。孔子说:“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孔子把伦理行为推广到生物,认为不以其时伐树,或不按规定打猎是不孝的行为。“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这里的“礼”包括了天地人。董仲舒说:“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把“仁”的范畴扩展到了鸟兽鱼虫,这是极为难得的。宋代以后的伦理思想家,不仅把人类的伦理道德看成是人为的社会规范,而且还把其看成是宇宙的本体。他们对“仁”的论述,与先秦儒家相比有重大发展,其中之一是把“仁”与整个宇宙的本质和原则相联系,把“仁”直接解释为“生”,即解释为一种生命精神和生长之道。朱熹在《仁说》中强调,天地之心要使万物生长化育。清代思想家戴震进一步提出“生生之德”就是仁。

道家提出“爱人利物之谓人”,把“爱人”和“利物”作为道德要求,并把两者结合起来。用现代生态学语言表达,就是:人类既要利用生态资源,又要保持生态,更新自然资源,达到永续利用目标,这才是有道德的。儒家提出“爱人及物”,“仁者,爱人之及物也”。“仁”是爱人,但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故“爱”育之,这是“仁民爱物”。可见,儒家、道家对待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基本态度是:爱万物,永续利用万物,天地人万物是一个有序的整体。

参考文献:

1.舒惠国着.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张家诚着.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地震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