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PAGE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目标导学1.知识目标:①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②说明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③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2.能力目标:①通过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培养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②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生物学素养。3.情感目标:利用生长素发现过程进行科学发展史教育,使学生关注生活现象,体验科学发现之美,形成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求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讲授法、问题为主线、探究为主轴、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热情。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向光生长的植物问题:图片中植物生长特点?植物会向着光源生长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叫做向光性说出向光性对植物生长的意义?过渡:向光性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许多科学家就是通过对植物生长向光性的研究发现了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激素——生长素,它也是第一种被人们发现的植物激素,下面我们就重温科学家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的所做的一些实验。联系生活回想、交流见过的植物向光生长的实例。尝试从植物向光性的现象中发现和提出问题。(1)通过让学生从常见的现象中提出问题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即从常见的现象中提出问题)及提出有一定探究价值的问题的能力。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达尔文的有关研究展示教学目标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检查自主学习成果完成课件上的表格板书: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重温科学家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的所做的一些实验。(一)、达尔文的实验:材料:金丝雀虉草(背景介绍)胚芽鞘图片胚芽鞘: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装物叫做胚芽鞘,它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钻出地面,出土后还能进行光合作用教师:对于植物的向光性,达尔文提出的问题是“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科学重视实证。那么,达尔文设计了什么样的实验研究这一问题呢?[在屏幕上呈现出达尔文的实验过程,让学生绘制实验结果]请学生分析达尔文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讨论回答下列思考题:达尔文的第一组实验作出了什么样的假设?(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向光生长)请分析第二组实验的结果,得出结论。(植物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达尔文在第三组实验的假设是什么?(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4.为什么要分别遮盖胚芽鞘顶端和它下面的一段?(两者形成相互对照,来确定能够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5.对比三组实验总结达尔文的实验结论?教师引导(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尖端下面的一段。感觉单侧光刺激的是顶端。这说明胚芽鞘顶端接受单侧光照射后,产生某种刺激传递到下面,引起下面一段弯曲生长。)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后,再呈现达尔文得出的结论:单侧光照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了解教学目标 学生完成导学案学生回答完成表格检测内容观察图片,认识胚芽鞘结构(1)个人自主分析达尔文实验的原理,解答思考题。(2)小组内部讨论思考题。(3)全班交流、讨论、评价。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自己构建知识框架使学生对实验材料有细致的认识,方便接受后面的知识(1)培养学生理解实验设计原理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3)引导学生感悟得出科学的结论,既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严谨的科学态度;又需要一定的想象力。詹森的有关研究教师:达尔文提出的实验结论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植物的向光性,但达尔文的结论其实只是分析实验现象后作出的假定性的解释,这种解释究竟是不是科学事实,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实验验证。下面请看詹森是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屏幕上呈现出詹森的实验过程,让学生绘制实验结果]请学生分析詹森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讨论回答下列思考题:詹森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尖端产生的刺激究竟是什么?)作出的假设是什么?(这种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分析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评价。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实验严谨吗?如何改进?(1)个人自主分析詹森实验的原理,解答思考题。(2)小组内部讨论思考题。(1)引导学生初步领悟许多科学研究都是在前人结论基础之上的深化,不要迷信已有的结论,要敢于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质疑。(2)培养学生理解实验设计原理的能力。拜尔的有关研究教师:詹森通过实验得出了传递到下部的刺激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从而解答了达尔文所假定的刺激是什么的问题,那么,除此之外,达尔文的实验中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呢?[屏幕上呈现出拜尔的实验过程,让学生绘制实验结果]请学生分析拜尔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讨论回答下列思考题:拜尔提出的问题是什么?(顶端产生的刺激能传到下部,那么它为什么能使得伸长区两侧生长不均匀呢?)作出的假设是什么?(顶端产生的刺激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使得伸长区两侧生长不均匀)分析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证明假设成立)分析植物向光性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外因—单侧光;内因—影响分布不均)(1)个人自主分析詹森实验的原理,解答思考题。(2)小组内部讨论思考题。(1)引导学生领悟已有的结论中往往包含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不迷信已有结论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理解实验设计原理的能力。温特的有关研究教师:达尔文、詹森和拜尔等科学家们不断地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初步证明胚芽鞘的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即:尖端是通过产生的某种物质影响下部生长。如何证明?请看温特发现的新问题和继续进行的研究。[屏幕上呈现出温特的实验过程,让学生绘制实验结果]请学生分析温特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讨论回答下列思考题:温特提出的问题是什么?(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吗?是由于它在伸长区两侧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吗?)作出的假设是什么?(由于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在伸长区两侧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分析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证明假设成立)温特的实验是否严谨?你会怎样来完善?(不严谨。要设计对照实验:取一空白琼脂块放在胚芽鞘的一侧,形成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请利用温特的实验结论解释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原因。(单侧光照射尖端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素含量多,背光侧细胞生长快,向光弯曲)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评价。教师:温特认为这种化学物质可能与动物激素类似,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也是发现的第一个植物激素。1931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吲哚乙酸(IAA)。直到194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IAA。除IAA外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

合作助学(完成导学案)小组讨论拜尔的实验为什么要在黑暗中进行?2温特的实验图3-4设计的严密吗?请同学们加以补充3.请分析各胚芽鞘生长情况(图中插入薄片为云母片)那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是不是到此完成了呢?既然生长素是一种化学物质,只有分离出这种物质,才能最终证明其存在。后来,科学家终于分离出了植物生长素,并确定了其化学本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才算告一段落,整个过程经历了大约半个世纪。(1)个人自主分析温特实验的原理,解答思考题。(2)小组内部讨论思考题。(3)全班交流、讨论思考题,交流自己对科学发展过程的感想。小组合作讨论,思考完成导学案合作助学的三个问题:(1)引导学生领悟已有的结论中往往包含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不迷信已有结论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理解实验设计原理的能力。(3)引导学生深刻领会科学发展永无止境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要求学生看书解决下列问题:尝试给植物激素下定义。植物体内生长素在哪些部位合成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主要在哪些部位起作用呢?植物体内生长素是如何从合成部位运输到起作用的部位呢?有几种运输方式?举例说明(1)个人自学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2)利用本节课获得的知识尝试解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技能训练要求学生分析教材“技能训练”栏的实验设计方案及得出的结论,并讨论: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否严密?为什么?从实验结果到结论之间的逻辑推理是否严谨?为什么?如果要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应该对实验方案如何改进?(1)进行小组讨论,并设计改进后的实验方案。(2)小组间进行交流、讨论、评价。训练学生实验设计和得出结论时逻辑上的严密性。高一生物课时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编号:课题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编制人审核人导学目标体会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以及它的研究方法2.能够解释植物的向光性3.掌握生长素的产生,运输方式和分布部位重点难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重点)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难点)质疑自学学案自主学习问题记录P46“问题探讨”回答上面的三个问题。植物的向光性(记住)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阅读课本P46,达尔文的实验结合图3-1,并完成下列表格。图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②切去胚芽鞘的尖端③尖端用锡箔罩罩着,单侧光照射④用锡箔罩住胚芽鞘尖端一下一段,单侧光照射达尔文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阅读课本P47詹森的实验图3-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阅读课本P47拜尔的实验图3-3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_____________造成的。4.阅读课本P47温特的实验图3-4思考分析:A、B两个胚芽鞘的生长情况: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实验结论:。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_________。5.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过鉴定,知道它叫。直到194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IAA.除IAA外还、。对植物的向光性作出解释:P48总结:四个“部位”: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作用部位感光部位生长和弯曲部位植物激素的概念P48除了生长素,植物激素还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P48产生部位:分布部位:运输方式:请记录你的疑惑或自学障碍。自我反思总结合作研学学案合作助学课堂记录小组讨论1拜尔的实验为什么要在黑暗中进行?2温特的实验图3-4设计的严密吗?请同学们加以补充3.请分析各胚芽鞘生长情况(图中插入薄片为云母片)请记录你的疑惑。展示总结展示训练学案测评提升学习笔记1.植物发生向光性的原因是()

A光能加速生长素的合成

B单侧光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均

C光加速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D光破坏了细胞的生理活动

2.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某一位置上,(A为对照琼脂块不含生长素),其中能正常生长,不发生发弯曲的是:()

3.当缺乏氧气或有呼吸作用抑制剂时,生长素极性运输的速度将()

A.加快B.减慢C.不变D.不能确定

4.如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B、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C、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D、③处生长比④处快5.下图示三盆燕麦幼苗。A、C盆中是正常幼苗,B盆中是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将A、B盆分别放在缓慢匀速旋转的圆盘上,将C盆放在不旋转的圆盘上,三盆都有单侧光照射。几天后,A盆的幼苗________生长;B盆幼苗________生长,C盆的幼苗___________生长。

利用10分钟完成测评提升题目,要求自己展示,在小组讨论。课后提升学案学情分析:本节课为新授课,听课的是高一学生,下面简要做一下学情分析。①基础:其文化课成绩在全区居于末流,中考成绩平均约400分,但和往届相比,有一点略微的提高。理科思维,空间想象力差。②优势:本节内容在学生学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因此学生对于生物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知识基础上,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较强,但逻辑思维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讨,通过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③潜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激发学生学校生物的兴趣为最大目标,我们的学生是大有前途的。效果分析本节内容教学基本符合预期的教学设计思想,重点突出,熟练的将本节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由浅入深,有效的训练了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授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进行情感和价值观升华的同时,又训练学生应试技能,是较为实用的一节课。在能力和价值观方面,通过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对“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也可以根据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自己设计相关的实验,从而培养学生掌握实验设计和观察的方法以及创新能力。1.教学过程中比较好的地方表现在:(1)在实验中,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继续探究。教学过程设计的逻辑性好,一环扣一环,层层推进。(2)温特实验的教学中,先描述实验的前半部分,然后由学生来补充对照组,使得实验更加严谨,强化设计实验时应该控制的变量问题,从而在学生的认知领域里初步构建出设计对照实验的知识体系。(3)学生交流讨论,然后发表意见,其他同学补充。老师适时给予点拨,回答出色的及时给予表扬。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总结。学生的反映非常积极,自主学习过程非常认真,完成了自主学习的内容,合作助学阶段,小组讨论积极、热烈,结论非常正确。2.教学过程中有待改进的地方表现在: 由于上课时前后联系拓展,增大信息量,使教学时间不足,还有导学案应该提前发到学生手里,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预习,上课时发,占用课堂时间,造成“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这部分比较赶,不能很好展开。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3章第1节,参考课时为1课时。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植物激素调节一章是必修3植物个体水平的稳态与调节内容,揭示了植物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方式──激素调节,与第1、2章内容组成生物有机体稳态调节知识体系。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作为本章第一节层层深入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随着生长素的发现学生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并初步了解生长素作用──促进生长,这也为继续探索第二、三节生长素的其他生理作用及激素应用奠定基础,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编入了“达尔文、詹森、拜耳、温特等科学家的实验、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等内容。教材以科学探索过程为脉络来安排教学内容,具有探究性的特点;文本呈现图文并茂,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为教师实施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素材,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评测练习1.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以下部位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位、尖端下面的部位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位、尖端2.下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生长素”的是()。3.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4.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枝条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C.处理乙图中B端,能在乙图中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D.处理甲图中B端,能在甲图中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5.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和⑥B.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C.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⑥进行对照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⑤6.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A.营养组织B.保护组织C.分生组织D.机械组织7.下图表示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含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块,将花盆放入暗箱中,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花盆一段时间后,在图示的位置停止。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直立生长B.向右弯曲生长C.向左弯曲生长D.不生长不弯曲[来源:学+科+网]8.如图表示一项关于生长素的研究实验,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M长得比N快B.N长得比M快C.M弯向一侧而N不弯曲D.N弯向一侧而M不弯曲9.对胚芽鞘进行如图所示的①~④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停止旋转时,实验①②装置仍停止在如图位置,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依次是()。A.←↑→↑B.←↑↑→ C.→↑→↑D.→↑←↑10.填空题如图所示是生长素发现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综合图1和图2可以证明胚芽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综合图2和图3可以证明与生长和弯曲有关的部位是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