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_第1页
四川省广元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_第2页
四川省广元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_第3页
四川省广元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_第4页
四川省广元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广元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下列能源燃烧时,易形成酸雨的是()。A.石油B.煤C.天然气D.煤气

2.欧洲的穴兔于1859年引入澳洲大陆后,和牛羊之间的关系属()

A.共生B.捕食C.竞争D.种内斗争

3.经验证明,要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优越,其森林覆盖率要达到()。A.0.1B.0.2C.0.3D.0.4

4.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作用是()。

A.单独作用B.限制作用C.综合作用D.主导作用

5.硅藻——桡足动物——沙丁鱼——较大鱼——鲨鱼这条食物链为()。

A.捕食链B.腐屑链C.寄生链D.混合链

6.下列矿质元素中,属于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的是()

A.氮B.磷C.钾D.铜

7.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减排”成为近年来全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下列属于“减排”对象的是()

A.氧气B.氢气C.氮气D.二氧化碳

8.种群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是()

A.种群动态研究B.种群数量C.种内、种间关系D.种群调节

9.在演替过程中()

A.水生生境变得中生一些而中生生境变得干旱一些

B.水生生境变成旱生生境

C.旱生生境变成水生生境

D.水生型的生境和早生型的生境都趋向于中生型生境

10.旱生植物不具备的特征是()。A.根系发达B.肉质茎肥厚C.角质层厚D.叶面积大

11.种群的个体数量在短期内异常迅速增长(如蝗虫大发生),这种现象称为()。A.种群平衡B.种群大爆发C.种群衰退D.周期性波动

12.北极狐身体大、而尾、耳、鼻端却小。这是适应于

A.低温B.高温C.每日照D.长日照()

13.生物对高温适应的特点是()。A.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可溶性糖

B.降低细胞含水量,减少可溶性糖

C.增加细胞含水量,增加可溶性糖

D.增加细胞含水量,减少可溶性糖

14.通常生活在寒冷地带的哺乳动物,其四肢、尾巴和耳朵明显缩短,这种现象称为规律。()

A.艾伦(Allen)B.贝格曼(Bergman)C.林德曼(Lindeman)D.谢尔福德(Shelford)

15.下列矿质营养元素中,属于植物所需的大量元素的是()。A.锌B.铝C.磷D.锰

16.在热带旱地森林中,开花主要集中在()。

A.旱季B.雨季C.旱季和雨季D.旱季、雨季交替之时

17.判断下面哪个多样性指数高()。A.低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群落B.低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C.高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群落D.高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

18.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越是上面的营养级,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残留浓度越高,这种现象叫做()。

A.食物链的浓缩作用B.食物链的缩短作用C.食物链的放大作用D.食物链的传递作用

19.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A.块状结构B.片状结构C.团粒结构D.柱状结构

20.冬季太阳能蔬菜大棚,主要改善了蔬菜生长的()

A.湿度条件B.CO2浓度C.光照强度D.温度条件

21.在群落中调查了10个样方,油松出现于4个样方中,则油松的()。A.相对密度等于40%B.盖度等于40%C.频度等于40%D.相对盖度等于40%

22.地球环境是指()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和生物圈D.以上各圈层所组成

23.下列属于沉积型循环的元素或物质是

A.CB.NC.PD.H2O

24.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

25.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阳坡的环境特点是()。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26.我国新疆地区瓜果较甜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B.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小C.光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D.光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小

27.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印度B.俄罗斯C.中国D.美国

28.下列不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A.水稻B.黄瓜C.大D.玉米

2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的是()

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

30.一般来说,群落名称应该反映()的主要特性。

A.种群B.群落C.物种D.生态系统

31.硅藻→桡足动物→沙丁鱼→较大鱼→鲨鱼这条食物链为()。A.捕食链B.腐屑链C.寄生链D.混合链

32.下列哪项不是引起生态失调的原因?()

A.生物群落的不断演替B.火山爆发、台风C.人的行为D.雨、雪

33.甲、乙群落各有100个个体,其中甲中90个属于种A,10个属于种B,而乙中种A、种B各占一半,甲、乙群落均匀度的比较结果为()

A.甲高B.乙高C.一样D.无法比较

34.当种群密度增高时,种群内变异性增加,许多遗传性较差的个体存活下来,这些低质的个体由于自然选择的压力增加而被淘汰,于是种群内部的变异性降低了。这个现象说明生物种群密度有()。

A.内分泌调节B.行为调节C.食物调节D.遗传调节

35.生态学的分支科学分类法有()。

A.四种B.五种C.六种D.七种

36.下列生态因子中,属于间接因子的是()

A.温度B.光照C.水分D.海拔

37.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

A.山风影响B.季风影响C.谷风影响D.海洋风影响

38.在适宜的条件下,r对策生物的种群增长速度比K对策生物的种群增长速度()

A.快B.慢C.相似D.不确定

39.下列关于优势种和稀有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种的存在决定了群落物种的多样性,从而有利于群落的稳定

B.稀有种由于其数量少,在群落中不重要

C.群落中优势种的数量占绝对优势

D.稀有种在群落中的物种数少,个体也少

40.个体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生物种群B.生物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个体

41.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A.光照B.水分C.温度D.氧气

42.当光合作用强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下降幅度,这表明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A.阶段性B.限制性C.补偿性D.不可替代性

43.下列哪项不是引起生态失调的原因?()A.A.生物群落的不断演替B.火山爆发、台风C.人的行为D.雨、雪

44.由染色体的变化引起生物特征改变的变化是()。

A.DNA突变B.RNA突变C.染色体变异D.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45.()直观地表明了营养级之间的依赖关系,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A.个体数金字塔B.生物量金字塔C.能量金字塔D.年龄金字塔

46.生态演替指的是()。

A.由环境改变引起群落单位能量流稳定

B.物种组成和群落过程随时间而改变,从而引起群落单位能量流稳定

C.生态系统的发展

D.生态系统的发展顶点

47.生态系统的功能是()

A.物质循环B.能量流动C.信息传递D.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48.实验表明,有利于蛋白质合成的是()。A.蓝光B.青光C.紫光D.红光

49.生态系统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有机物质产量称为()

A.生物量B.生产力C.利用率D.周转率

50.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的生产力最高,生物量最大()。A.大型哺乳动物B.小型哺乳动物C.土壤动物D.木本植物

二、填空题(20题)51.反馈控制是生态系统的稳态机制之一,但只有______反馈才能控制种群密度过度增长。

52.生产者除了绿色植物外,还包括光合细菌和__________。

53.依靠风作为媒介传播花粉的植物称为______。

54.生态学的发展时期可分为萌芽时期、建立时期、______和现代生态学时期。

55.在某些地方,乔木常常都长成畸形,树干向背风方向弯曲,树冠向背风方向倾斜,形成所谓“旗形树”,这是受______的影响。

56.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一物种所有个体的集合称为______。

57.马世骏在探讨了大约1000年的有关东亚飞蝗危害和气候关系后,指出是我国东亚飞蝗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58.花费于生产后代和抚育后代的能量和物质资源称为______。

59.微丝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真核细胞中由肌动蛋白组成,直径为_________________的骨架纤维。

60.群落演替以稳定的______为发展顶点,也就是以顶级群落所形成的系统为其发展顶点。

61.根据阿伦定律,通常生活在寒冷地带的哺育动物,其四肢、尾和耳朵有趋于缩短的现象,这是对___________因子的适应。

62.植物定居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63.种群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而上下摆动的情况称为______。

64.摄食效率又称______。

65.种内互作包括种群的领域性和______。

66.______是植物的地上器官垂直投影所覆盖土地的面积。

67.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的年龄结构调查资料而编制的表格称为______。

68.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类型。

69.同一品种小麦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一般比平原地区的千粒重要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70.土壤______对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有重要影响。

三、判断题(10题)71.种群内成员间的竞争常导致均匀分布。()

72.温度低于一定的数值,生物便会因低温而受害,这个数值称为临界温度。()

A.正确B.错误

73.各种物质只有借助于水才能在生态系统中进行循环。()

A.正确B.错误

74.当离子被植物吸收后,土壤溶液又不断从水中吸取离子来补充土壤离子的含量。()

A.正确B.错误

75.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并且耐受性可以人为改变。[]

A.正确B.错误

76.纽芬兰中部冬季的驯鹿常呈随机分布的状态。[]

A.正确B.错误

77.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非生物环境三部分构成。()

78.

79.热带草原中典型的食草动物是长颈鹿、斑马等。[]

A.正确B.错误

80.硫(S)属于气相型循环。()

四、简答题(5题)81.简述有关群落演替顶极学说中,单元顶极论和多元顶极论有何异同点。

82.简述土壤组成及其特性。

83.简述物质循环的调节。

84.生态系统及其共同特征是什么?

85.什么是植物的密度效应?简述最后产量恒值法则。

五、论述题(5题)86.什么是初级生产力?论述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因素及提高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途径。

87.试述细胞外被中糖蛋白在细胞内合成、组装和运输的全过程及其对于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88.试述生态农业的特点。

89.论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与转化的规律。

90.论述磷循环的过程、主要特点及其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

六、单选题(0题)91.主要依靠风力进行传播的植物种子的特点是()。

A.花的雌蕊柱头特别发达,伸出花被之外,有羽毛状突起

B.花粉小,数量多,具圆滑的外膜,无黏性,在某些花粉粒上附有一对气囊

C.种子和果实或者很轻,或者具有冠毛,或者具有翅翼

D.种子和果实具有钩、刺等附属物

参考答案

1.B因为酸雨主要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以煤是最容易引发的,煤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2.C

3.C

4.C

5.A

6.D

7.D

8.D

9.D

10.D

11.B种群大爆发是指动物密度比平常显著增加的现象。

12.A

13.A

14.A

15.C

16.A

17.D

18.A

19.C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的腐殖质与矿质土粒相互黏成的小团块,它是土壤肥力的基础。

20.D

21.C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22.D

23.C

24.D

25.A

26.A

27.C

28.B烟草、大豆、水稻、芝麻、牵牛、苍耳和菌类属于短日照植物,黄瓜属于中间植物。

29.D

30.B

31.A

32.D

33.B

34.D

35.C

36.D

37.B

38.A

39.A

40.D

41.C

42.C

43.D

44.D

45.C

46.C

47.D

48.A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红光有利于糖类的合成,蓝紫光与青光对植物伸长有抑制作用,使植物矮化。

49.B

50.D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木本植物的生产力最高,生物量最大。

51.负

52.化能自养细菌

53.风媒植物

54.复合体复合体

55.强风方向

56.种群

57.干旱干旱

58.亲代投入亲代投入

59.肌动蛋白纤维,7nm

60.生态系统

61.【正确答案】:

温度

62.发芽;生长;繁殖

63.种群波动种群波动

64.林德曼效率

65.社会等级

66.投影盖度

67.静态生命表静态生命表

68.气体型;沉积型;水循环

69.昼夜温差大昼夜温差大

70.pH值

71.Y

72.A

73.A

74.B

75.A

76.A

77.N

78.Y

79.A

80.N

81.相同点:(1)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2)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与生境相适应。不同点:(1)单元顶极论认为,气候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其他因素是第二位的;多元顶极论则认为.除气候因素外,其他因素也可决定顶极的形成。(2)单元顶极论认为,在一个气候区域内,所有群落都有趋同性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气候顶极;多元顶极论认为,所有群落最后不会趋于一个顶极。

82.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复合系统。包含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以及特定的微生物区系。土壤的特性:①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母质、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②土壤化学性质:土壤有机质、土壤无机质、土壤酸碱度;③土壤生物性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8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在自然条件下,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就是说对某一种物质在各主要库中的输入和输出量基本相等。大多数气体型循环物质如碳、氧和氮的循环,由于有很大的大气蓄库,它们对于短暂的变化能够进行迅速的自我调节。

84.生态系统就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共同特性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上的最高层次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自我更新能力。具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营养级的数目有限是一个动态系统。生态系统就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共同特性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上的最高层次,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自我更新能力。具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营养级的数目有限,是一个动态系统。

85.(1)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称为密度效应或邻接效应。(2)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在一定范围内条件相同时不管初始密度如何植物的最后产量几乎恒定。(1)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称为密度效应或邻接效应。(2)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在一定范围内,条件相同时,不管初始密度如何,植物的最后产量几乎恒定。

86.(1)初级生产力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的量。(2)影响因素:①环境条件(太阳辐射、二氧化碳、温度、土壤及水分);②生物群落的自身因素(群落的发育阶段、结构、物种组成);③人为因素(投入、管理、技术进步等)。(3)提高途径:①增加人工辅助能的投入(如灌溉、施肥、地膜、机械);②优化群落结构(如间种、套种)调节密度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如遗传改良)。(1)初级生产力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的量。(2)影响因素:①环境条件(太阳辐射、二氧化碳、温度、土壤及水分);②生物群落的自身因素(群落的发育阶段、结构、物种组成);③人为因素(投入、管理、技术进步等)。(3)提高途径:①增加人工辅助能的投入(如灌溉、施肥、地膜、机械);②优化群落结构(如间种、套种),调节密度,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如遗传改良)。

87.细胞外被糖蛋白又称糖萼,是细胞膜的正常结构组分,是胞外多糖与蛋白的共价结合物,它不仅对膜蛋白起保护作用,而且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这类蛋白主要有胶原、糖胺聚糖、蛋白聚糖、层粘连蛋白、纤连蛋白、弹性蛋白等。糖蛋白首先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然后前体蛋白质在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发生糖基化修饰,最终从内质网的TGN以囊泡的形式排出并运送到细胞膜处,将糖蛋白整合入细胞膜。真核细胞中寡糖链一般结合在肽链的四种氨基酸残基上,由此可分为两大类不同的糖基化修饰,即N-连接(连接到天冬酰胺的酰胺氮原子上)和O-连接(连接到丝氨酸、苏氨酸或在胶原纤维中的羟赖氨酸或羟脯氨酸的羟基上)糖基化。N-连接与O-连接的寡糖在成分和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合成和加工的方式也完全不同。N-连接的糖基化反应起始发生在糙面内质网中,一个14个糖残基的寡糖链从供体磷酸多萜醇上转移至新生肽链的特定三肽序列的天冬酰胺残基上。因此所有的N-连接的寡糖链都有一个共同的前体,在糙面内质网内以及在通过高尔基体各间隔转移过程中寡糖链经过一系列酶的加工,切除和添加特定的单糖,最后形成成熟的糖蛋白。所有成熟的N-连接的寡糖链都含有2个N-乙酰葡糖胺和3个甘露糖残基。O-连接的糖基化是在高尔基体中进行的。随后由于不同的糖基转移酶催化,依次加上一个单糖。同复杂的N-连接的糖基化一样,最后一步是加上唾液酸残基,这一步反应发生在高尔基体反面膜囊和TGN中,至此完成全部糖基的加工和修饰。蛋白质糖基化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比如,糖蛋白是抗体识别位点,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黏着,糖基化增强了蛋白质的稳定性,影响蛋白质的水溶性及所带电荷的性质等等。

88.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其主要特点是:(1)整体性。生态农业是一种整体性农业,它的结构十分复杂,具有层次多、目标多、联系多的特点,构成复杂的立体网络。它按生态规律要求进行调控,把农、林、牧、副、渔、工、商、运输等各业组成综合经营体系,整体发展。(2)层次性。生态农业有多级亚系统,各个亚系统在功能上有差别:有的从事粮食生产,有的从事蔬菜、水果、林木的生产,也有的亚系统是综合性的。所有这些都为人类的食物生产开辟了多条途径.可通过横向联系,组成一个综合经营体。(3)地域性。生态农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环境决定和影响着生物,生物依赖并改造环境。因此,必须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严格按照地域分异规律的要求,才能发挥地区优势,取得成效。(4)调控性。生态农业的调控措施主要有四条途径:①充分利用自然条件;②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③改造生态环节;④把自然调控和人工调控结合起来,有效地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促进农业发展。(5)建设性。生态农业是一种建设性农业,重视统一性规划,并注意运用现代新技术、新成果,努力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