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行走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行走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行走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行走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行走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走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表一、基本信息学校课名行走中的数学问题相遇教师姓名学科(版本)数学四年级上册章节第六单元第一节学时第一课时年级四年级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相遇问题的术语,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相遇问题的解题策略,正确解答求路程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模拟相遇问题中两个物体的运动过程,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细致的审题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方法。2、在具体情境中,御用模拟演示等方法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初步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4、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三、学习者分析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借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为相遇问题牵扯到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其中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通过邀请一名学生现场走秀,创设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情境,因此学生要首先复习了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同时、相对、相向、相遇四个词语,通过学生团队小组合作,上台展示等表演,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理解相遇问题的模型,在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相遇问题的解答方法。教学难点: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相遇问题在生活中的运用。解决措施:我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进行突破:(一)、邀请一名学生现场走秀,创设情境。本节课通过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构建数学模型“速度和×时间=总路程”和“路程1+路程2=总路程”。并借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为相遇问题牵扯到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其中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我通过邀请一名学生现场走秀,创设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情境,因此学生很容易回顾起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的关系。(二)、团队小组合作,上台展示,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1、初步感知相遇问题。在寻找到学生知识的生长点的基础上,我又提出了同时、相对、相向、相遇四个词语,通过让学生团队小组合作,上台展示等表演,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理解相遇问题的模型。让学生用语言或者肢体动作来解释这几个词的含义。这几个关键词弄明白了,此处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表演,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表象,理解并抓住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同时、相对、相向、相遇。2、合作演绎相遇问题小组合作把这个题目表演出来。用2只笔分别代表小强和小丽,同时从尺子的两端出发相对而行,只走一遍,相遇了就停在相遇点别动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询问不同的小组)你们相遇在哪里?相遇点离谁家比较近?为什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相遇问题为什么会出现相遇点的不同。通过同桌两人的模拟表演进一步理解相遇问题的运动过程和基本特征,同时学生们也在“相遇点在哪儿”的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理解了:速度不同,相遇点不可能在中间,而是离速度慢的一方较近,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动脑思考的好习惯。(三)、小老师讲解,学生小评委进行点评。1、通过创设以上活动,学生小组团队探究算法,让学生自己动手试试,合作探究算法。2、邀请两位小老师组织自己的语言,上台板演展示不同的思路进行讲解。梁家祥同学做了展示,为同学们讲解了方法1: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高登宇同学展示了方法2:路程1+路程2=总路程,学生之间相互提问解答,学生为学生解惑答疑,从而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其他学生也更能很好的明确两种方法的意义和应用。3、邀请学生作为评委进行对比点评。邀请学生作为评委点评方法一与方法二各自的优点,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思维方式的多样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来解决实际的相遇问题。四、举一反三,拓展应用1、展示例题一(相遇问题在生活中的运用)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每小时行80千米,乙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5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展示例题二(培养学生仔细读题的数学素养,提取有效信息,发现题目中的干扰信息)四年级为准备联欢会,分三个小组折纸花、纸鹤。第一小组每小时折50朵纸花,第二小组每小时折60朵纸花,第三小组每小时折40只纸鹤,他们共折了3小时,一共折了多少朵纸花?3、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相遇,除了走路能相遇,还有邀请学生一起去寻找生活中的相遇实例,我运用EVC手绘软件为亲自学生制作了生活中的相遇问题微视频,例如:两个同时从两地施工的工程队,开挖隧道问题,两个打字员同时打印一份稿件等都是相遇问题,以此加强新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印象,拓宽学生有关相遇问题的思维。五、快乐总结,一起分享。师生一起体验学习有关相遇问题的快乐。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时间(’”-’”)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一、创设情境,邀请一名学生现场走秀,引发学生学习兴趣。(0’00”-02’56”)我通过邀请一名学生现场走秀,创设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情境,因此学生很容易回顾起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的关系。复习数学关系式:时间×速度=路程一起观看隋博学同学的走秀表演,回答相关时间、路程、速度等相关数量关系式。展示课题“行走中的数学问题”和数量关系式:时间×速度=路程二、团队小组合作,上台展示,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02’57”-09’06”)初步感知相遇问题,在寻找到学生知识的生长点的基础上,我又提出了同时、相对、相向、相遇四个词语,通过让学生团队小组合作,上台展示等表演,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理解相遇问题的模型。让学生用语言或者肢体动作来解释这几个词的含义。这几个关键词弄明白了,此处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表演,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表象,理解并抓住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同时、相对、相向、相遇。学生小组合作用语言或者肢体动作上讲台来解释这几个词的含义。屏幕展示同时、相对、相向、相遇四个词语,为学生理解和揭示相遇问题做好铺垫。1、团队合作演绎相遇问题,探究相遇点位置不同的原因。(09’06”-12’04”)探究相遇点位置为什么会产生三种情况的不同。小组合作把这个题目表演出来。用2只笔分别代表小强和小丽,同时从尺子的两端出发相对而行,只走一遍,相遇了就停在相遇点别动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询问不同的小组)你们相遇在哪里?相遇点离谁家比较近?为什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相遇问题为什么会出现相遇点的不同。通过同桌两人的模拟表演进一步理解相遇问题的运动过程和基本特征,同时学生们也在猜测“相遇点在哪儿”的讨论和交流。展示小强和小丽行走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例题。2、探究相遇点位置不同的原因。(12’05”-18’16”)通过展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通过展示小强和小丽行走中的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出现相遇点不同的原因。学生们也在“相遇点在哪儿”的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理解了:速度不同,相遇点不可能在中间,而是离速度慢的一方较近,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动脑思考的好习惯。屏幕展示小强和小丽同时出发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相遇的相遇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相遇点出现不同情况。三、小老师讲解,学生小评委进行点评。(18’16”-29’11”)学生小老师板演数学方法通过创设以上活动,学生小组团队探究算法,让学生自己动手试试,合作探究算法。邀请两位小老师组织自己的语言,上台板演展示不同的思路进行讲解,并归纳总结方法1: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方法2:路程1+路程2=总路程展示梁家祥小老师为同学们讲解的方法1:(100+50)×4以及高登宇同学展示的方法2:100×4=400(米)50×4=200(米)200+400=600(米)学生之间相互提问解答,学生为学生解惑答疑,从而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其他学生也更能很好的明确两种方法的意义和应用。1、展示例题一(29’12”-31’31”)相遇问题在生活中的运用。相遇问题在生活中的运用。运用两种方法独立解答。展示例题一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每小时行80千米,乙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5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展示例题二(31’32”-34’30”)培养学生仔细读题的数学素养,提取有效信息,发现题目中的干扰信息培养学生仔细读题的数学素养,提取有效信息,发现题目中的干扰信息独立思考理清思路,运用喜欢的方法,独立解答,学生小评委做总结点评。展示例题二四年级为准备联欢会,分三个小组折纸花、纸鹤。第一小组每小时折50朵纸花,第二小组每小时折60朵纸花,第三小组每小时折40只纸鹤,他们共折了3小时,一共折了多少朵纸花?四、运用EVC手绘软件录制的微视频和学生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相遇。(31’32”-37’53”)邀请学生一起去寻找生活中的相遇事例。邀请学生一起去寻找生活中的相遇事例。学生举例说明例如:对飞的小鸟,飞翔的大雁相遇等。展示我运用EVC手绘软件亲自为学生制作的生活中的相遇问题微视频,例如:两个同时从两地施工的工程队,开挖隧道问题,两个打字员同时打印一份稿件等都是相遇问题,以此加强新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印象,拓宽学生有关相遇问题的思维。五、快乐总结,一起分享。快乐总结,一起分享。总结收获总结收获展示自己的收获和快乐。展示谈谈你的收获吧行走中的数学问题--相遇学情分析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付庄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系统的数学学习,已经掌握了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的关系,因此在本节课中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借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了新知识的生长点,讲授本节课会比较顺利。因为相遇问题牵扯到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其中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通过邀请一名学生现场走秀,创设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情境,因此学生要首先复习了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同时、相对、相向、相遇四个词语,通过学生团队小组合作,上台展示等表演,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理解相遇问题的模型,在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行走中的数学问题--相遇效果分析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付庄小学小组合作把相遇问题表演出来。指导学生用2只笔分别代表小强和小丽,同时从尺子的两端出发相对而行,只走一遍,相遇了就停在相遇点别动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询问不同的小组)你们相遇在哪里?相遇点离谁家比较近?为什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相遇问题为什么会出现相遇点的不同。通过同桌两人的模拟表演进一步理解相遇问题的运动过程和基本特征,同时学生们也在“相遇点在哪儿”的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理解了:速度不同,相遇点不可能在中间,而是离速度慢的一方较近,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动脑思考的好习惯。小老师讲解解题方法,学生小评委进行点评。1、通过创设以上活动,学生小组团队探究算法,让学生自己动手试试,合作探究算法。2、邀请两位小老师组织自己的语言,上台板演展示不同的思路进行讲解。梁家祥同学做了展示,为同学们讲解了方法1: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高登宇同学展示了方法2:路程1+路程2=总路程,学生之间相互提问解答,学生为学生解惑答疑,从而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其他学生也更能很好的明确两种方法的意义和应用。3、邀请学生作为评委进行对比点评。邀请学生作为评委点评方法一与方法二各自的优点,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思维方式的多样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来解决实际的相遇问题。总体来说,本节课通过教师引领学生参与课堂讲解是比较成功的,体现了新课标中所倡导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值得推广和学习。行走中的数学问题--相遇教学反思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付庄小学1、创设情境,邀请一名学生现场走秀,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我通过邀请一名学生现场走秀,创设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情境,因此学生很容易回顾起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的关系。运用新媒体展示课题“行走中的数学问题”和数量关系式:时间×速度=路程2、团队小组合作,上台展示,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初步感知相遇问题,在寻找到学生知识的生长点的基础上,我又提出了同时、相对、相向、相遇四个词语,通过让学生团队小组合作,上台展示等表演,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理解相遇问题的模型。屏幕展示同时、相对、相向、相遇四个词语,为学生理解和揭示相遇问题做好铺垫。3、团队合作演绎相遇问题,探究相遇点位置不同的原因。小组合作把这个题目表演出来。用2只笔分别代表小强和小丽,同时从尺子的两端出发相对而行,只走一遍,相遇了就停在相遇点别动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询问不同的小组)你们相遇在哪里?相遇点离谁家比较近?为什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相遇问题为什么会出现相遇点的不同。运用新媒体技术展示小强和小丽行走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例题。4、探究相遇点位置不同的原因。通过展示小强和小丽行走中的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出现相遇点不同的原因。学生们也在“相遇点在哪儿”的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理解了:速度不同,相遇点不可能在中间,而是离速度慢的一方较近,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动脑思考的好习惯。屏幕展示小强和小丽同时出发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相遇的相遇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相遇点出现不同情况。5、我运用EVC手绘软件录制的微视频和学生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相遇。展示我运用EVC手绘软件亲自为学生制作的生活中的相遇问题微视频,例如:两个同时从两地施工的工程队,开挖隧道问题,两个打字员同时打印一份稿件等都是相遇问题,以此加强新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印象,拓宽学生有关相遇问题的思维。行走中的数学问题--相遇教材分析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付庄小学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借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为相遇问题牵扯到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其中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通过邀请一名学生现场走秀,创设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情境,因此学生要首先复习了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同时、相对、相向、相遇四个词语,通过学生团队小组合作,上台展示等表演,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理解相遇问题的模型,在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通过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构建数学模型“速度和×时间=总路程”和“路程1+路程2=总路程”。并借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为相遇问题牵扯到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其中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我通过邀请一名学生现场走秀,创设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情境,因此学生很容易回顾起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的关系。行走中的数学问题--相遇测评练习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付庄小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