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发展阶段范文_第1页
银行发展阶段范文_第2页
银行发展阶段范文_第3页
银行发展阶段范文_第4页
银行发展阶段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银行发展阶段范文

【关键词】银行产业银行产业升级银行产业发展阶段

我国金融体系现阶段属于明显的银行主导型。银行产业是我国的核心产业,银行产业问题研究具有关联全局的影响。广义银行产业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本文所称银行产业特指商业银行。

产业经济学认为产业内部的变动是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的,产业升级是产业演进的一个衍生概念,是指产业演进中主导产业在三次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依次转移,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过程,也指同一产业内部的升级,是指同一产业内初级层次部分通过技术创新向中级、高级层次的转化。本文主要依据后一层含义展开。

当前学者对产业升级的相关表述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为产业替代论,产业升级的定义为用高附加值产业代替低附加值产业的过程。第二种观点为结构效率论,产业升级的定义有两层含义:产业结构的改善与产业效率的提高;内部结构的改善,主要为产业内部组织分工、资源配置协调发展,是三次产业的比例和格局从低级往高级演进并优化完善的过程;产业效率的提高,主要为生产技术水平改进、生产要素优化、产品质量提升,是产业个体从产品技术含量、经营管理到劳动生产率、综合效益的现代化和高级化。第三种观点为技术水平论,同类产业中高技术生产类型比中低技术生产类型的比重增大,或者由于现有产业技术有重大突破,产业在形态上发生变化①,这些都是技术水平论下的产业升级的定义。在产业内升级中产业本身的基本特征是其生产主要依托的经济资源大体不变但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产业内升级主要是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达到的。

综上所述,银行产业升级即是以金融创新为动力,优化组合生产要素,持续提高银行运营效率,推进银行产业内部中、低级层次向高级层次转化的质变进程。

发达国家银行产业升级的阶段划分

自现代商业银行出现至今,由于银行产业内部金融创新的强力推动,为了达到促进银行产业整体绩效逐步提高的主要目标,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金融监管当局的金融监管政策经历了粗放式混业—严格分业—混业监管三个阶段的变化,银行产业也随之经历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发展阶段的演进。

1929至1933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金融大危机凸现出金融监管前所未有的重要性,1933年米国颁布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标志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银行产业初级发展阶段粗放金融混业监管的结束,同样米国《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标志着银行产业中级阶段严格分业监管的结束。而2023年以来米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并没有改变发达国家金融混业经营的态势,主要发达国家金融监管只是将出资银行业务剥离,或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设立防火墙,以期达到将出资银行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隔离的目的,发达国家金融业并没有改变混业经营的格局,银行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没有变化。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在银行产业从初级发展阶段到中高级发展阶段演进过程中,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政策并不只是从混业到分业、又到混业的简单重复,抑或是监管当局的政策偏好,而是为了适应该发展阶段的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当时经济与金融发展的结果,也是商业银行等金融市场参与机构与金融监管当局持续博弈的结果。各国金融监管体制是根据本国和本地区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发展的实际情况实行不同的监管体系,而且随着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②

金融创新是银行产业升级的动力

金融创新理论的基础是金融深化理论、理性预期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银行产业升级的过程表明,金融创新是银行产业升级的根本动力。

当前我国金融分业监管体制限制了金融创新的发展空间。随着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相继进行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各项业务加速发展,其总资产规模在世界银行同业排名大幅提升,但我国商业银行大而不强,除资产总额指标外,盈利和资产质量指标较国际先进银行差距甚远,表明我国银行产业与发达国家银行产业存在整体差距,二者处于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缺乏金融核心技术,缺乏金融综合经营空间,缺乏金融创新,提供的金融产品仅限于存款、贷款、汇兑以及少量中间业务等附加值较低的银行传统业务,提供产品品种单一,在出资银行银行产品营销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欧美跨国银行凭借一百多年来形成的金融核心技术向我国金融市场高端客户提供金融综合经营的一揽子金融产品和服务,尤其是向我国企业提供国际市场IPO、企业并购融资等出资银行服务,在中国市场上处于绝对的竞争优势,据2023年我国各上市银行中期年报分析,我国16家商业银行平均非利息收入不到15%,“衬衫换飞机”的不平等国际竞争屡屡在国际国内金融市场上演,并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威胁我国的金融安全。

表1:上市银行净息差及手续费净收入占比③

在表一中,中国银行的净利息差低于其他商业银行,主要原因是中国银行海外资产占比较大,而海外经营利息差仅1%,这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中国银行产业盈利能力的低下。据第一财经日报分析,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早已摆脱了对手续费收入的依赖,主要依靠咨询服务、融资租赁、并购服务等金融创新业务收入。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主要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而实现经营利润。商业银行作为客户金融市场风险管理者和金融资产管理者,不断适应随息万变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创新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通过出资咨询、交易、金融租赁等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创新不断满足金融市场多方面的服务需求。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受严格的金融分业监管的制约,金融综合类业务尚无法涉足,根本没有金融创新的空间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产品“一站式”服务,经营的利润仍然依赖传统的存贷利差,通过单一的业务争夺客户,而在当前利率市场化整改不断深入、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单单依靠传统业务发展促进企业效益增长已经难以为继。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逐渐显现,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3年居民消费指数上涨5.4%,超过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居民存款负利率成为经济生活常态,构成了对我国商业银行存款稳定性的威胁。从2023年初开始,我国商业银行均出现了存款下降的现象,由于金融创新的限制,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开发能够与直接融资产品结合的负债产品进行应对。据金融时报(2023年2月22日)报道,根据普益财富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达到19176款,较2023年增长了71%,产品发行规模为16.49万亿元,较2023年增长了134%。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银行产业升级是指银行产业以金融创新为动力,优化组合生产要素,持续提高银行运营效率,推进银行产业内部中、低级层次向高级层次转化的质变的进程;第二,当前我国金融分业监管体制限制了金融创新的发展空间;第三,缺乏金融创新的我国银行产业升级动力不足。因此,适度放开我国当前严格的金融分业监管政策,整改金融监管体制,对于加快促进我国金融创新,加快银行产业升级进程,提升银行产业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解释

①陈金贤,黄胜端:“资源转换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管理工程学报》,1999年第8期,第33~39页。

②曹凤岐:“整改和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7月,第57~65页。

中小银行;发展;优势

[中图归拢号]F8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页数]1009-9646(2023)7-0013-02

一、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

1.中小银行可以引入贷款选择权

尽管中小企业的经营业绩相对不稳定、贷款风险较大,但是中小企业具有很好的成长潜力。因此,中小银行在对中小企业的长期贷款中可以引入选择权。使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有权利选择将对企业的债权转为股权。这样银行就有机会分享企业快速成长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同时也为银行保留退出的余地,当企业面临经营困难时银行可以选择作为债权人,不必承担或较少的承担企业的损失。

2.中小银行可以灵活的运用资金定价手段

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呈现出数额少、时间短、频率高的特点。银行可以根据各家企业的不同经营状况,资金需求特点灵活的运用资金定价手段覆盖贷款的风险。

3.中小银行可以与保险公司加强合作

中小银行可以将自己的融资业务与保险公司的信用保险业务相结合,通过利用保险公司分担风险的优势扩大企业的融资能力。例如,银行凭借保单、交易单据、赔款转让协议等为企业提供贸易融资。

4.中小银行可以向中小企业提供综合的金融服务

中小银行可以将自己的各种不同的业务(例如,信贷业务、资金结算业务、理财业务、网上银行业务等)结合起来,向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二、注意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中小企业的发展包括四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中小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由于其经营目标,资产状况的不同,对资金的需求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小银行应善于发现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根据这些企业在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选择适合的介入时间,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1.起步阶段

在此阶段,由于企业刚刚成立时间不长,常常缺乏作为抵押和担保的资产,再加上管理水平较低,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风险大,信用评级低。在此阶段,企业需要的往往是资本性资金的投入。

2.发展阶段

在此阶段,企业经过初期阶段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各项指标与成立初期相比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这正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大展拳脚的最好阶段。此阶段的企业已经具备了成为银行优质客户的潜力。银行可以在此阶段与企业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使企业成为银行的忠实客户。

3.成熟阶段

处于成熟阶段的企业已经成为各家银行争相抢夺的对象。此阶段的企业已经逐步发展成熟,经营业绩稳定,但对于信贷资金的需求却已经相对减弱。企业在此阶段的目标是做大做强,扩大产品的销售市场。这时银行往往需要向企业提供营销信贷以及向企业和企业的顾客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为满足这类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就需要银行扩展其服务范围,提升其服务质量,争取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4.衰退阶段

此阶段的企业已经面临倒闭的危险。一旦企业破产,贷款无法收回,银行将会面临较大的损失。因此,银行在对此类企业提供贷款时必须谨慎。

三、加强风险管理

中小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分为四类:经营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其他风险(具体包括: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中小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所面临的主要是信用风险。由于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抵御外界冲击的能力较弱,经营业绩不稳定。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常常面临着比大公司大项目更大的风险。一旦企业发生经营困难甚至是倒闭,银行将无法收回贷款。此外,这些企业通常都是由一个或少数几个人控制的,当企业发生经营困难时,就很容易发生资金抽逃的现象,使得对外借款的归还得不到保障。因此,中小银行

在制定灵活的贷款政策的同时,必须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避免遭受巨大的损失。

1.坚持将风险分散化

银行对每一个中小企业贷款都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但是银行可以运用分散化原则,对冲每一笔贷款的个体风险。尽管中小银行的经营范围往往局限在某一特定区域,不像大型商业银行那样经营网点分散在全国各地,但是,中小银行可以通过选择不同行业的贷款客户、发放不同期限的贷款等方式有效的规避非系统性风险。此外,中小银行应确保其资金并非来源于少数客户,在存款的期限和存款来源上进行合理的分配。同时根据自身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有效的规避那些能对银行造成较大影响的风险。

2.建立有效的内部组织结构和风险管理机制

风险管理对于任何一个金融机构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中小银行与大型的商业银行相比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弱,因此更应该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以保证银行的持续运作。首先,应当突出风险管理部门在银行的内部治理机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次,风险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银行的持续经营能力、风险头寸和潜在损失等进行有效的评估,并保证银行的高层对评估的结果做出及时的调整。为保证风险管理的切实落实,银行必须建立有效反馈机制和治理机制。

3.重视信用风险的控制

由于信用风险难以量化、难以控制,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信用风险的管理一直都是一个难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管理技术的不断成熟,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同时,随着信贷数据的不断积累和模型构建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