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自然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第五章第2节《自然灾害—台风》教学设计单位:编制:执教:日期:课题:自然灾害—台风—、教材分析自然灾害台风是2017新课标教材第五章自然灾害第二节的内容,本单元内容在整个高一地理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联系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纽带。与前面四单元相比,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可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教材处理上,我们对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上册教材进行整合,前四个单元主要讲自然资源,这章讲自然灾害,这样做更好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利于学生构建有关的大气的完整知识框架,便于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我国的气候资源,使学生了解到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二.教学重点:台风的危害及防御措施三.教学难点台风的形成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生能了解台风的形成过程、结构、移动路径和台风的分布。学生能说出台风的危害及原因,台风的防御措施和避灾方法。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利用文字资料、视频,台风分布图,结构图,侵入路径图,获得台风的基础知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运用文字资料,视频,具体事例,说出成灾的因素及防御措施。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台风的功过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观。2、通过分析台风的危害与防御措施,加强学生的防灾意识,逃生自救能力。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自然灾害寒潮的特征,危害及防御措施,这节课我们再认识一种自然灾害,请看一段视频《台风的危害视频》,这种灾害是什么造成的呢?学生观看视频,回答:台风自主学习台风的概念我们即将学习的自然灾害就是台风,什么是台风?同学请看课本44页。课件展示,我们了解一下热带气旋的强度等级中心最大风力6-7级8-9级10-11级12级及以上名称热带低气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西北太平洋台风印度洋大西洋飓风台风是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台风的形成过程播放台风形成动画,在洋面温度超过26度的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由于近洋面气温高,大量空气膨胀上升,使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区,受地转偏离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而上升空气膨胀变冷,期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这样近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最后,形成台风。思考:在高纬度与赤道洋面上为什么不能形成台风?高纬度的洋面缺失高温的大气条件,赤道洋面没有地转偏向力,流入的空气不能旋转,不能形成台风。台风的结构台风拥有什么样的结构呢?请同学读台风结构示意图旋涡风雨区是台风的主要部分,在台风眼附近有强烈的上升气流,形成了厚厚的垂直云墙,产生狂风暴雨。台风眼出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平静台风的结构主要有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和台风眼。台风发源地与移动路径我们再来看侵入我国的台风路径图,回答台风的发源地在哪里?路径有几条?哪条路径对我国影响最大?台风盛行的季节?发源地:西北太平洋三条路径,西北路径对我国影响最大,台风发生在每年的夏秋季节过渡以上我们了解了台风的概念,形成,结构和移动路径。那么台风有哪些危害呢?怎么防御?合作探究台风的危害及防御探究一请阅读导学案中的合作探究材料材料1台风在海上移动,会掀起巨浪,狂风暴雨接踵而来,对航行的船只可造成严重的威胁。当台风登陆时,狂风暴雨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尤其对农业、建筑物的影响更大。但是,台风也有为人类造福的时候。西北太平洋的台风、西印度群岛的飓风和印度洋上的热带风暴,给肥沃的土地带来了丰沛的雨水,造成适宜的气候;台风降水是我国江南地区和东北诸省夏季雨量的重要来源;台风使得珠江三角洲、两湖盆地和东北平原的旱情解除,确保农业丰收;也正是因为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才使许多大小水库蓄满雨水,水利发电机组能够正常运转。小组探讨试评价台风的过与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我们小组认为台风过大于功台风的过:危害大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等造成生命伤亡财产损失表现在拔树倒屋、摧毁设施(损坏地面建筑和通信设施)河堤决口、洪水泛滥、淹没农田村镇破坏海堤、淹没岛屿、影响各种海上作业等探究二回答台风灾害灾情严重地区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分布特点:沿海重、南方重。原因:①沿海和南方地区,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经济发达,人口稠密。②台风登陆次数多,受台风影响大。灾害灾情严重。探究三材料31986年7号台风在登陆广东前三天,中央气象台便发出了准确警报。广东三防指挥部通知并招回在南海北部和广东沿海作业的上千条渔船,数千渔民避免了覆顶之灾,使海上未死一人。1989年8号台风,由于在台风登陆前三天,连续发布了警报和紧急警报,政府采取了有效的防御措施,海上未死一人,经济损失也明显减轻。1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台风造成的损失?2假如爸爸妈妈在南方沿海一带工作,暑假期间你去和他们团聚,夏秋季节台风多发,面对台风,你知道该怎么做吗?台风防御利用气象卫星,加强监测、预报搞好宣传、提高防台风意识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应急系统《自然灾害--台风》学情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台风的危害与防御,由于学生生活在内地,对台风比较陌生,台风的危害与防御措施也知之甚少。安排学生在课前查阅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并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台风的巨大危害。提高学生对减灾,防灾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防御。本节课的难点是台风的形成过程,学生很难直接观察到,比较抽象,所以我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和思考题等增强学生对台风的感性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台风这种天气现象的影响。效果分析本节课学生围绕教学的三维目标展开,学生交流的气氛融洽,思考专注,讨论活跃。以视频展示的方式导入新课,将问题层层展开,思维逐步深化。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展示小组之间讨论的答案;通过分析,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最后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提出自己的疑问。这课堂以视频展示导入,创设这样一个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中现将学生的知识障碍扫除,再让学生自学,然后探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自然容易接受。学生讨论交流后基本能自己解决,老师只是稍加点拨和规范。学生在整个课堂中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基本上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去思考,然后讨论,最后规范点评的一个过程。学生们积极融洽保证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得以实现。《自然灾害台风》教材分析 《自然灾害台风》是2017新课标教材第五章自然灾害第二节的内容,本单元内容在整个高一地理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联系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纽带。与前面四单元相比,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可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教材处理上,我们对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上册教材进行整合,前四个单元主要讲自然资源,这章讲自然灾害,这样做更好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利于学生构建有关的大气的完整知识框架,便于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我国的气候资源,使学生了解到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评测练习1、台风带来的主要危害有()①狂风②暴雨③风暴潮④海啸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世界上热带气旋形成最多的海域是()A.北印度洋海域B.西北太平洋海域C.北大西洋海域D.北冰洋海域下表是2003年8月某日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据此回答3—4题时间气温(度)气压(百帕)降水(mm)风速(千米/时)12时前后251002103018时前后309905024024时前后27100410503、该日影响该地区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A.低气压、伏旱B.低气压、寒潮C.高气压、伏旱D.低气压、台风4、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A.狂风暴雨B.阴雨连绵C.高温晴好D.寒冷少雨5、台风过境前后,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B大风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C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D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6、读下面热带气旋图,该气旋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以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气旋在西北太平洋上称____,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称______。(2)A、B、C三区域中,A区域的天气状况是______,最大风速、最强暴雨出现在______区域,C区域称为______区域。(3)该气旋常形成在________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________以上的广阔洋面上。(4)台风灾害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5)对此类气旋的探测主要是利用________。减轻该灾害的重要措施是《自然灾害—台风》教学反思1、本节课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并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主线,体现三个结合,即“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习动机与毅力的结合”。2、本节充分利用了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逻辑推理的一般方法,使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3、不足之处是台风是气旋天气,内容中没有详细介绍。录制过程老师和学生都非常紧张,课堂气氛有待更活跃,学生积极性应该更高。《自然灾害—台风》课标分析知识与能力学生了解台风的形成过程、结构、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