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卷(一)-人教版(2019)必修一高中地理_第1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卷(一)-人教版(2019)必修一高中地理_第2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卷(一)-人教版(2019)必修一高中地理_第3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卷(一)-人教版(2019)必修一高中地理_第4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卷(一)-人教版(2019)必修一高中地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上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①与地球擦肩而过的哈雷彗星②中秋节时的月亮③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坠落的陨石④天空中飞行的飞机A.①③ B.①②C.②④ D.③④解析:选B陨石和天空中的飞机属于地球的附属物,不能称为天体;而彗星、流星体、月球、星云和恒星等都属于天然天体。2.下列概念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A.太阳系—木星—海王星 B.地球—太阳系—银河系C.太阳系—地月系—月球 D.太阳—地球—哈雷彗星解析:选CA项中木星和海王星为并列关系;B项虽具有从属关系,但排列顺序为从小到大,与题干要求不符;D项没有从属关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017年2月22日宣布,某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在距地球仅40光年外发现围绕单一恒星运行的7颗系外行星。中心天体Trappist-1的质量和亮度分别只有太阳的1/10和1/200,温度只有太阳的1/2。天文学家认为,这一酷似太阳系的星系,堪称迄今为止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地点。据此完成3-4题。3.推测该天体系统属于()A.地月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4.天文学家推测该星系的某颗行星上可能存在生命,需要从哪些方面寻找论据()①大小与地球相似 ②存在液态水③距离地球较近 ④拥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3.B据材料分析可知,该天体系统类似于太阳系,而且距离地球仅40光年,说明该天体系统属于银河系。4.C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液态水,故②④正确;天体大小与地球相似,会产生适宜的引力,形成恰到好处的大气层,故①正确;距离地球较近与存在生命与否无关,故③错误。C选项正确。2011年3月29日,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器向地球发回了一组高清晰的水星图像,为人类进一步了解和研究水星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读“太阳系局部图”,M是地球的自然卫星,分析回答5~6题。5.关于图示地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美国“信使号”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PB.N、P和Q分别属于类地行星、巨行星C.地表夜晚可能观察到Q星,但不易看到P星D.M与N、P等是同一级别的天体解析:C结合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的远近可知图中N为水星、P为金星、Q为火星,皆属于类地行星。地球上的观测者借助肉眼主要观察到行星面对太阳明亮的部分。M为月球,属于卫星,与水星、金星不是同一级别的天体。6.与P、Q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优越条件是()①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③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④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A.①② B.②④C.②③ D.③④解析:B地球与P、Q相比,宇宙环境是相似的,而自身条件差异很大。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读图,回答7~8题。7.研究古地理环境的主要依据是()A.文字记载 B.考古资料C.标本与化石 D.地层和化石8.与①对应的地层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7.D8.C第7题,地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所以是研究古地理环境的主要依据。故选D。第8题,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其地质年代相同,不同时代的地层所含化石不同。①地层所含化石与丙所含化石相同,故与①对应的地层是丙。故选C。读地质年代图,回答9-10题。9.图中②—⑥的地质年代依次是()A.古生代、元古宙、中生代、太古宙、新生代B.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C.古生代、元古宙、中生代、太古宙、新生代D.中生代、新生代、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10.出现在⑤时期的生物有()①三叶虫②恐龙③蕨类植物④爬行动物⑤原始鱼类A.①③⑤ B.②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解析:9.B图中②—⑥的地质年代依次是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10.B⑤时期为中生代,这一时期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B项正确。三叶虫、蕨类植物和原始鱼类都为古生代时期的生物,A、C、D项错误。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11~12题。11.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12.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A.海平面B.岩石圈底部C.莫霍界面D.软流层中部解析:11.C12.C从图中数值可看出大致东小西大,说明地壳厚度由东向西逐渐增厚。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正是莫霍界面。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13.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① B.②C.③ D.④14.我国发射的“神舟”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A.气温在-50~20℃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C.最低气温约为-80℃D.最高气温约为40℃解析:13.B14.C第13题,①曲线所示对流层的气温变化过于剧烈,最低温过低,排除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排除④;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排除③;高层大气的底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上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②曲线正确。第14题,“神舟”号飞船的运行轨道在高层大气,依据图示读出相关数据即可。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5-17题。15.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A.①—②—③ B.①—④—②C.②—③—④ D.③—④—②16.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A.① B.②C.③ D.④17.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A.大气吸收①较少 B.大气吸收②较少C.地面吸收③较少 D.地面吸收④较少解析:17.B大气的受热过程分为两个过程,即“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图中①为没有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④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它是被大气削弱之后的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形成地面辐射,即图中的②,近地面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后温度升高。故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①—④—②,B正确。18.B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是由于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即图中的②。海拔越高,距离地面越远,地面辐射也就越弱,故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②。19.B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地面温度较低,致使地面辐射(即图中的②)较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较少,故气温较低。下图为北半球某海域洋流分布略图,读图回答20~21题。20.洋流E的流向和性质分别是()A.向北,暖流 B.向北,寒流C.向南,暖流 D.向南,寒流解析:A该洋流分布于北半球,E属暖流,向北流。21.有大渔场分布的海域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B乙处有寒暖流交汇,有渔场分布。如图中的甲地气温低于乙地(甲、乙位于北半球),读图,完成22~23题。22.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B.②地气压低于③地C.①地气压低于④地D.②地气压高于④地23.若图示为海陆交界地带的白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陆地,乙是海洋 B.甲、乙都是陆地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D.甲、乙都是海洋解析:22.D23.C第22题,甲地气温低于乙地,故近地面①地气压高于②地,高空④地气压低于③地,图中四地气压从大到小的排列为①②③④。第23题,白天海洋温度低,陆地温度高,故甲是海洋,乙是陆地。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回答24~25题。24.图中①地貌为()A.峰林 B.孤峰C.残丘 D.洼地25.关于溶洞中石钟乳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是悬垂于洞顶的碳酸钙堆积B.它是洞底往上增高的碳酸钙堆积C.它是散立在溶蚀谷地的低矮山峰D.其形态呈柱状解析:24.A25.A第24题,地表喀斯特地貌有:溶沟、峰林、洼地等,图中①地貌为峰林。A对。第25题,石钟乳由溶洞的洞顶自上而下碳酸钙堆积逐渐增长,洞底的碳酸钙沉积则形成石笋,当钟乳石与石笋相连时就形成了石柱。A对。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26.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F,I。(3分)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图中I的作用有哪些?(2分)

(3)阴天的气温日较差一般比晴天小,其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4)深秋我国北方农民常用浓烟笼罩菜地,以防止寒潮造成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2分)()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5)如果夜晚多云,人工制造烟雾防御冻害所起到的作用将变(大或小)。(1分)

解析(1)由图可知,根据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方向判断,A代表太阳辐射,F代表地面辐射,I代表大气逆辐射。(2)从数量上看,A>D,其原因是由于大气的削弱作用,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图中I为大气逆辐射,其主要作用是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3)阴天的气温日较差一般比晴天小的主要原因是多云(阴天)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高,故气温日较差较小。(4)深秋我国北方农民常用浓烟笼罩菜地,以防止寒潮造成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5)如果夜晚多云,人工制造烟雾防御冻害所起到的作用将变小,因为云层本身就增强了大气逆辐射。答案(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2)受大气的削弱作用影响,太阳辐射被削弱把热量归还给地面,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3)阴天时白天云量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夜晚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所以昼夜温差小。(4)D(5)小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泥石流是我国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常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一批地理工作者对我国华北某省山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划定了该区泥石流的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分布范围。(1)该地区泥石流哪几个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为什么?(6分)(2)判断图中①②③所示区域,哪一个是泥石流高危区,并说明理由。(8分)解析:第(1)题,该地区泥石流发生的时间,主要取决于集水时间,华北地区7、8、9月为一年中降水频度和强度比较大的月份,这段时间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所以更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一年中发生的概率最高。第(2)题,从水源条件分析,该地降水主要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图中①所示区域为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频度和强度大于西北坡;从地形条件分析,①所示区域坡度更陡,易使泥石流形成;从物质条件分析,①所示区域有一断层,且松散碎屑物更多,断层活动更易诱发松散碎屑物失稳,因此更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影响判断①所示区域为高危区。答案:(1)月份:7、8、9月。原因:该地地处华北地区,7、8、9月为一年中降水频度和强度比较大的月份,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这段时间更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因此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概率也较其他月份高。(2)判断:①所示区域为高危区。理由:与西北坡相比,该山脉东南坡坡度更陡,松散碎屑物更多;且东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频度和强度大于西北坡;东南坡有一断层,断层活动更易诱发松散碎屑物失稳,因此更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28.读我国某区域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说出甲地区的气候类型和自然植被类型。(2分)(2)请说出甲地区的典型自然土壤类型及其特点。(3分)(3)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改良甲地区的土壤?(3分)(4)乙平原是该岛主要的水稻种植区,请推测该平原的土壤类型。(2分)解析(1)通过图中海陆轮廓、行政区界和山脉、河流等可以判断出,图示区域主要为福建地区和台湾地区。甲地区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土壤为红壤,高温多雨的气候,致使土壤有机质流失严重,土壤肥力较低,呈酸性,且土质黏重。(3)改良甲地区土壤可采取的措施有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施矿物肥料,丰富、协调土壤养分;增施熟石灰,中和土壤酸性;在土壤中掺入沙子,改良土壤结构。(4)图中乙平原为台湾岛的西部平原,由于长期种植水稻,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水稻土。答案(1)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红壤。特点:有机质含量低,肥力较低;土壤酸性较强;土质黏重。(3)种植绿肥作物,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施矿物肥料,丰富、协调土壤养分;增施熟石灰,中和土壤酸性;在土壤中掺入沙子,改良土壤结构。(4)水稻土。2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喀斯特地貌是水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