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湖南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_第1页
2009年湖南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_第2页
2009年湖南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_第3页
2009年湖南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湖南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目录课内外年代地区诗题作者朝代首句形式课外2009湖南株洲小松杜荀鹤唐代自小刺头深草里绝句课内2009湖南长沙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客路青山外律诗课外2009湖南永州游洞庭湖李白唐代南湖秋水夜无烟绝句课外2009湖南湘潭菊秋瑾清代铁骨霜姿有傲衷绝句课外2009湖南邵阳中秋月苏轼北宋暮云收尽溢清寒绝句课外2009湖南娄底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代天街小雨润如酥绝句课外2009湖南怀化淮上与友人别郑谷唐代扬子江头杨柳春绝句课外2009湖南衡阳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词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8.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9.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与字里行间。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时候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参考答案】8、在残夜未尽将尽之时,一轮红日正在从海上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海日升于残夜将驱走黑暗,春意闯入旧年将驱走严冬。)(大意相近即可)9、A(2009湖南长沙)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注:《中秋月》作于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任徐州知府时,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了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26.这首诗写法上由入,抒发了作者之情。(2分)27.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的优美意境。(2分)【参考答案】26.由景入情,抒发了作者不得和亲人团聚的相思27.晚霞渐渐消逝,深秋的寒气笼罩夜晚,袭人肌体,天上的星斗随着夜色加深逐渐旋转,银盘似的圆月也无声的移动。(2009湖南邵阳)菊秋瑾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20.诗中提及一位文化名人,请写出他的名字。诗中提及这个人用意何在?(2分)答:21.从整首诗来看,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菊花?作者描写菊花的目的是什么?(3分)答:【参考答案】20.“彭泽”即彭泽令,代晋代以爱菊而闻名的陶渊明。21.第一问:拟人的方法。将菊花和天桃人格化。(或对比的方法,用天桃的妒忌来反衬菊花的铁骨雄姿)。(答出其中一点即可。1分)笫二问:托物言志,(1分)表现诗人坚强、孤傲、不怕风雨,敢于斗争的精神。(1分)(2009湖南湘潭)游洞庭湖五首(其二)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注】①耐可:哪可,怎么能够。②赊:赊欠。(1)“耐可乘流直上天?”此问句反映出李白什么性格和艺术风格?(2分)(2)迷人的月色,用之不竭,取之无禁,相信你也享受过,作者曾说“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但是诗中第三句诗人却用一个“赊”字,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分)【参考答案】11.(1)意近即可性格:天真超脱艺术风格:想象奇特(2)拟人手法(1分)视月色为无价之宝,格外珍惜自然美景,尊重自然,与自然作心灵交流。(2009湖南永州)小松唐

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释]①时人:指普通的人。

②凌云:直冲云霄。

③始道:才说。27.“刺头”准确地勾勒出小松的外形特点,也写出了小松

的精神。28.联系韩愈的《马说》,诗中“时人不识凌云木”意为时人不识

。【参考答案】27、顽强不屈或自强不息等。28、人才。(2009湖南株洲)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17.“数声风笛离亭晚”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离别场景?(2分)1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参考答案】17.傍晚时分,在驿站离亭中,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远处传来凄清哀怨的(《折杨柳》)笛曲。(意合即可,2分)18.表达了我与友人南北异途的无限愁绪和深长思念以及别后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2分)(2009湖南怀化)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23.词的上、下片各描绘了怎样的场景?(2分)24.“路转溪头忽见”透露出一种怎样的心情?(2分)25.“明月别枝惊鹊”为精妙的写景名句,请体会其妙处。(2分)【参考答案】23.上片写晴,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下片笔锋一转,进入写雨。但写的不是雨中,而是雨前。这首词充分反映了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2009湖南衡阳)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2分)答:1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