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美学第六部分-饮食美课件_第1页
实用美学第六部分-饮食美课件_第2页
实用美学第六部分-饮食美课件_第3页
实用美学第六部分-饮食美课件_第4页
实用美学第六部分-饮食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部分饮食美1【学习目标】

1.了解传统美学与饮食的关系。

2.理解饮食美的核心表现特征。

3.掌握茶文化、酒文化的美学价值。2【内容描述】随着美学向着多元化方向的发展,饮食作为一种文化,一种艺术,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进而产生了饮食美学。饮食美学是研究饮食活动中美的规律性的科学。在中国,饮食是人们交流感情、增进友谊不可缺少的润滑剂。自古以来,我们的饮食就讲究礼仪、礼貌,即饮食的美。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美学与饮食【案例】苏东坡出任地方官,发动数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灌田。为犒劳民工,苏东坡吩咐家人将百姓送来的猪肉和绍酒烧好,赠给民工。家人误以为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出的肉反而特别香醇味美,一时传为佳话。人们纷纷传诵苏东坡的为人,仿效他独特的烹调方法,从此以后,以这位大文学家命名的东坡肉,也就成为杭州的传统名菜。东坡肉到底符合中国传统名菜的哪些美食标准呢?45【案例解析】此菜色泽红亮,造型简洁,看似普通,实则蕴涵着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割不正不食”的食用标准,严格要求原料成形必须工整,这可能是当时儒家对饮食文化最基本的审美标准。苏东坡是北宋的儒家大文豪,自然在做人和做事上,以儒家的道德标准来办。红亮的颜色寓意光明正大,方整的造型比喻做人做事要堂堂正正,香醇的味道反映了“火候足时自然美”的做事道理,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祥和之

美、中庸之美。6

【知识要点】饮食美是指饮食活动符合美的规律的现象。饮食活动是人类最早的劳动实践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文明也是起源于这种劳动实践。因为人类的劳动,最初完全是围绕饮食而进行的,只要吃东西,立即会感到食物滋味的美与不美,由此带来对甘美食物的形、色的欣赏。这便是人们最初对自然美和形式美的感受。人类最早的工艺美术品——陶器,绝大多数用作烹饪宴饮器具。而音乐舞蹈的起源也与饮食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始人在烤熟兽肉,围着火堆,品尝美味时,回忆起打猎时紧张的场景,往往会又唱又跳,后来,人们便常以音乐舞蹈贯穿于宴会之中。可见饮食生活与美学有着不解之缘。7一、中国古代“美”字的含义中有“美食”的意味

分析“美”字的产生,我们会发现她一开始就和饮食联系在一起。汉语、英语、法语等语言文字中,美的概念大多包含美味、可口、好吃、芳香等意义,汉语尤为深刻。8二、饮食美和饮食美学

饮食美是指饮食活动符合美的规律的现象。饮食美学是研究饮食活动中美的规律性以及人们饮食审美的学问,揭示饮食活动中美的创造、人们的审美意识与饮食文化背景的内在关系。饮食美是融色彩、造型、滋味以及食用性为一体的独具一格的艺术美。菜点也具有其他艺术所不可比拟的独特的美学价值。9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迅速提高,以及商业、交通、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饮食中的美学要求越来越高。今天的饮食已不是过去那种生产性的,而是文化性的、艺术性的。任何一名当代的饮食企业的管理人员、宴席设计人员,都必须懂得如何美化进餐环境、如何选购饮食器具、如何购置工作人员服饰、如何训练工作人员的谈吐举止、如何安排宴会音乐、如何运用各种礼节和仪式,直至如何设计菜肴造型和餐桌台面布局等。10三、中国传统饮食美学

马克思说:“人也按美的规律来建造物体。”考古发现表明,最能体现饮食美的要数饮食器具。“美食美器”,中国古代的食器,既有辉煌的金银器,也有光洁的瓷器,还有精美的漆木器,更有庄重的青铜器,这些不同质地的器具都十分讲究造型美和装饰美。11【相关知识链接】中国四大菜系美学风格比较12【课后练习】

1.何为饮食美、饮食美学?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就身边的食物或餐厅,你能列举出美和不美的实例各5件吗?13第二单元饮食美的核心表现【案例】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未发迹前,是满族女真部落首领家的一名伙夫。这位首领一向讲究美味吃食,每餐八菜一汤必不可少。有一次宴请宾客时,由一个会做菜的女仆下厨,努尔哈赤做帮手。当做到第七道菜时,女仆突然晕倒,外厅大叫上菜,急得努尔哈赤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他急中生智,抓起一把里脊肉,裹上蛋黄,丢入油锅,三颠两炒出锅,迅速送上。首领一尝,这个少见的菜与平日的味道大不一样,又见宾客吃得津津有味,便问这道菜是谁做的,努尔哈赤战战兢兢走出来,听候发落。首领大加赞赏一番之后,问努尔哈赤:“这叫什么菜?”努尔哈赤顺口答道:“回大人,叫黄金肉!”后来,这“黄金肉”便成为清朝各个皇帝举行盛宴时的第一道菜,以示对祖上感恩戴德。“黄金肉”这个故事体现出什么样的饮食美原则?14【案例解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味在饮食里的位置,努尔哈赤做“黄金肉”之所以备受赞赏,原因是里脊肉加蛋黄的清香使得在宴席上饱食的主人口味一新。中国的美食重视外表形态上的美观,但决不搞形式主义,而是把质地、口味作为食物的本质,放在第一位,达到形态美和质地美的和谐统一。15【知识要点】饮食美既重视“天生丽质”,也主张“浓妆淡抹”,追求“巧夺天工”。以前者为体,后者为用;有主有次,完美结合。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好吃不好看的饮食食品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饮食审美需要。饮食食品给人的第一感受是视觉感受,然后才是触觉感受和味觉感受。因此,外观形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情绪。同样,美在盘盏外,餐饮环境是否适宜也直接影响到人们就餐的心情。所以,饮食美的核心表现在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形态美与质地美的和谐统一、实体美与意境美的有机交融三个方面。16一、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

(一)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客观自然界中自然物的美。饮食的自然美,是指饮食原料所固有的形态、色彩或加工后保持的原形原色原味。许多食物在加工前,其自然形态都是美的,都能给人以美感。1718(二)艺术美

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饮食艺术美是指在物体(原料)自然美的基础上,厨师根据食客的要求,凭借自己的审美水平和技艺,进行艺术加工,使原来就美的食物更加夺目,原来某些方面还不够美的,也变成了美的食品。这些食品不仅具备自然美,而且,具备象征意义,具备了新的美的因素———艺术美。1920二、形态美与质地美的和谐统一(一)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二)味美是质地美的主题,是饮食艺术的核心21三、实体美与意境美的有机交融

(一)美食与美境宜相融

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情景融合和形神统一构成意境,使有限、生动、鲜明的个别形式蕴涵无限、丰富、深广的艺术内容,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和谐统一。22(二)环境美是美餐的重要条件

敞厅雅座,水榭草堂,花前月下,山间水边,得自然清净之趣,皆是进食佳处。环境美,已引起宾馆、酒店的广泛注意,在装饰上,极力凸显出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23(三)善用音乐佐餐

用音乐佐餐要做到:音乐的内涵与宴会的主题相符合,作品的感情和宴会的情绪要一致;注重音乐与环境的“通感”作用(通感作用是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眼、耳、鼻、舌、身各个感官领域可以不分界限),引起联想,使人的神经系统得到良好调剂。24【相关知识链接】一、味的分类

味包括食物给人的口味和口感两个方面。味的种类虽多达几千种,但概括起来就分为基本味和复合味两类。所谓基本味,就是单一味的滋味,这类口味独自存在,无需复制。单从味觉本身特性来看,基本味可分为咸、甜、酸、苦、鲜五种。麻、辣是食物在口腔内引起的特殊感觉,香虽属气味,但习惯上称之为味。所以从饮食角度看,咸、甜、酸、苦、鲜、麻、辣、香等味,就构成了食物最基本的滋味。25二、中国肴点的质地感觉

中国肴点的质地感觉主要有如下分类:

脆———脆嫩、酥脆、松脆、韧脆等;

酥———酥烂、酥脆、酥软、酥松等;

松———松软、松散、沙松、松脆等;

嫩———软嫩、滑嫩、细嫩、脆嫩等;

软———软糯、软烂、绵软、柔软等;

细———细软、细粉、细沙、细毛等;

稠———稠厚、稠浓、稠郁、稠醇等;肥———肥滑、肥腻、肥糯、肥爽等。

这些质地感觉多数情况下是复合应用的。如,柔嫩、酥脆、嫩脆、清凉、枯柔、软糯,等等,或清利软烂、柔脆滑爽、筋韧坚挺,等等,分别应用于不同的菜点。26【课后练习】

1.饮食美的核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选取你身边一所中意的中西餐厅,从实体与意境的关系角度进行美的评价?27第三单元茶文化、酒文化与审美【案例】

在一个儒雅从容的客厅,联合利华中国研究所的博士蔡亚正和几个朋友闲聊。茶几上,屏风间,一盏龙井,袅袅轻烟,为空间增添了一丝淡雅的怀旧,一种大地无形的安详,一款说不出道不明的灵性生活味道。“在英国品茶已经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家在喝茶的时候蛮讲究,很好的杯子,比较好的水,泡出来以后欣赏也是有讲究的。”蔡亚回忆道,仿佛正沐浴在英伦阳光中。如果说,茶是中国人的“生命之饮”,那么,在那片土地上,威士忌则是一样传播久远的“生命之水”。喝威士忌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追求。蔡亚说:“品尝威士忌一定要有个环境,我最喜欢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的冬天,地玻璃窗外面下着大雪,看着雪花,背后壁炉在燃烧,有很好的音乐,拿一杯威士忌,再拿一本自己心仪的人物传记,那个应该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幻境吧。”对于蔡亚品茶间的淡雅,饮酒时的意境享受,我们如何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待?28【案例解析】

茶人的品茶审美过程其实是茶人修身养性的过程,是茶与心的对话,做到物质审美的三品:目品其形,鼻品其香,口品其味,体现出茶文化中虚静空灵的茶道精神和深幽恬明的美学境界追求。而酒,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体系中,具有与“美女(仕女)”同等的审美价值。所以,中华美酒历来都追求和谐、幽雅、柔和、细腻的审美品格。2930【知识要点】

茶文化是指品茶过程中体现出的一种美好意境,它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和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体现在其过程中就是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并成为饮茶活动过程中的一种文化现象。酒文化是指酒在生产、销售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它主要指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和历史等文化现象。它蕴含着人类文明与智慧的长期积淀,是一种多维的社会文化现象。31一、茶文化与美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利用茶的国家,饮茶的习俗至少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茶能提神益思、生津止渴、杀菌消炎、减肥健美,因而饮茶逐渐成为一种高雅的嗜好。无论中国与外国,不仅有以茶为主的茶宴、茶话会、茶馆、茶室、茶楼,而且一切宴会几乎都离不开茶。32(一)茶道美

“道”在中国被视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它包括宇宙、人生的法则和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而日本的“道”则不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学说,它分有茶道、花道、香道、剑道、柔道、跆拳道等。在中国的饮食、玩乐等诸多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33(二)茶艺美

茶艺美学是研究饮茶的技艺(茶的艺术和茶的技术产品)的美学。它的审美,具有群体性、功利性,同时也具有共通性和超功利性。茶艺美学的主要审美范畴和美学范畴,从传统美学至近现代西方美学思想中,可以概括为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审美活动三个方面。34二、酒文化与美

酒文化的美是指进饮时的时、空、人、事等多种因素的协调一致,讲究良辰、美景、怡人、乐事的有机联系,即强调大意境之美;酒的色、香、味、形、器之统一,则构成了饮酒的小意境之美。35(一)酒的美学特征

从事物的系统构成性方面看,任何一种美都包含两个基本层次:一是内在自然向人生成的肯定性意蕴;二是外在节律形式本身。所谓“自然向人生成的肯定性意蕴”是指世间万物,最终朝着人的本质方面生长前进。事物只要表现了人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也就有了朝人自然生成的肯定性意蕴,该事物也就是美的了,表现在酒上的美是指其个性美,结构美。3637(二)酒文化的审美功能与价值

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和层面进行考察,酒文化体现了“中和”、“调和”的基本功能。它通过对人类无数个体潜移默化的审美同化,来实现对人类群体的审美调节,最终实现对人类环境的整体调节。这种巨大的调节功能主要表现为人际之和、民族之和与天人之和三个方面。38【相关知识链接】

一、中国十大名茶

人们对“十大名茶”分法也不统一,但综合各方面情况,以1959年全国“十大名茶”的官方评选为标准,以下为对各名茶的具体介绍。1.西湖龙井2.洞庭碧螺春3.黄山毛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