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梅椎管内麻醉专家共识_第1页
陈雪梅椎管内麻醉专家共识_第2页
陈雪梅椎管内麻醉专家共识_第3页
陈雪梅椎管内麻醉专家共识_第4页
陈雪梅椎管内麻醉专家共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硬脊膜外神经阻滞麻醉,将局麻药注射到硬膜外腔,使部分脊神经暂时麻痹,受其支配区域出现麻醉效应。使手术操作部位和相临近的组织、器官无疼痛之感,但病人神志则处于清醒状态。

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椎管内麻醉并发症概述定义:指椎管内注射麻醉药物及相关药物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毒性作用以及技术操作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目的:为明确椎管内阻滞并发症的基本防治原则、降低麻醉风险并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本“专家共识”仅为提高麻醉质量而制定,不具有强制性,也不应作为医疗责任判定的依据。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1椎管内阻滞相关并发症2药物毒性相关并发症3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呼吸系统并发症全脊髓麻醉

恶心呕吐尿潴留

3216异常广泛的脊神经阻滞45椎管内阻滞相关并发症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全脊髓麻醉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异常广泛地阻滞脊神经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硬膜外麻醉心跳骤停的特点主要有三点:

第一,心跳骤停的主要原因是神经反射亢进和血压剧降,在心跳骤停之前患者会出现心率、血压进行性下降;第二,胆道手术当中使用硬膜外麻醉最容易发生心跳骤停;第三,未纠正的休克患者(应禁用)在使用硬外膜麻醉的时候一旦骤停,患者的复苏几率很小,即便复苏效果也很差。而腰麻虽然国内研究较少,但是从国外的研究文献中也能总结出其特点,主要是:发生率高、突然性强、患者自身情况较好、多为小手术、患者的年龄以中青年居多。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椎管内麻醉心跳骤停的机制

已有研究表明麻醉心跳骤停有2/3的患者与通气不足有关,而椎管内麻醉同时需要对患者使用镇定剂,二者同时使用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通气不足,可见通气不足是导致椎管内麻醉心跳骤停的主要原因之一。迷走神经反射亢进也是麻醉中常见的情况,患者基础心率<60次/min、ASAⅠ级、使用β-受体阻滞剂、感觉平面>T6、年龄<50岁、PR间期延长等。主要表现在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迷走神经过敏症”这两种,尤其是“迷走神经过敏症”发病率高达7%,主要表现为苍白、虚弱、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分离等症状,麻醉期间出现这些症状应该足以引起医师的注意。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1椎管内阻滞相关并发症2药物毒性相关并发症3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药物相关性并发症局麻药全身毒性反应马尾综合征短暂神经症(TNS)肾上腺素的不良反应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局麻药全身毒性反应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心血管系统比神经系统更能耐受局麻药的作用。也就是说,在较低的血药浓度水平即可以发生CNS毒性反应,但发生心血管毒性所需的浓度较高。局麻药对于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原因在于药物对血管平滑肌和心肌均有作用。局麻药全身毒性反应

在系统毒性反应早期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等CNS毒性反应的兴奋状态。血药浓度较高时表现出心肌抑制、中度高血压、心输出量下降。最终出现严重的毒性反应,表现为外周血管扩张、严重低血压、心肌传导异常、窦性心动过缓、室性心律失常直至心血管衰竭。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马尾综合征定义:脊髓圆锥水平以下神经根受损表现:不同程度的大便失禁及尿道括约肌麻痹、会阴部感觉缺失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危险因素:1)脊椎麻醉使用局麻药浓度、给药剂量、药物在蛛网膜下腔的分布

其给药剂量是决定蛛网膜下腔神经周围局麻药浓度的最重要因素导致局麻药分布受限,增加在尾端积聚,加重对神经毒性作用的因素:重比重溶液(如高渗葡萄糖)腰麻中选择更接近脊髓圆锥的间隙注药速度缓慢马尾综合征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局麻药的种类:利多卡因与布比卡因和丁卡因相比,有更高的神经毒性;局麻药中加入血管收缩药,如肾上腺素,对神经末梢的损伤作用,是不可低估。因其增加血管收缩,减少血液对神经末梢的血液供应,致神经损伤马尾综合征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神经损伤(包括腰麻)局麻药介导性损伤。局麻药可引起剂量相关性的神经毒性,一般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引起神经损伤的危险是非常低的最危险---大容量局麻药误注入蛛网膜下腔尤其是含高浓度防腐剂的局麻药更加危险如:含防腐剂2%硫酸氢钠的氯普鲁卡因到蛛网膜下腔---脊髓损伤

1%罗哌卡因属高浓度---蛛网膜下腔—脊髓损伤

国产的罗哌卡因—说明书没有标明—用于腰麻—注意马尾综合征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2)机械性损伤:

硬膜外穿刺针接触到脊髓和脊神经---神经损伤目前,做联合阻滞麻醉发生率很高3)非麻醉损伤神经损伤可以发生在许多外科手术和经产道分娩中.

如在硬膜外麻醉/止痛的情况下发生,则神经损伤通常被认为麻醉者应负有责任.

然而,在这些病例中,细致的神经学检查证实,通常是有一根远离中枢的混合性神经损伤所引起---

王俊科主译,使用区域麻醉技术,第四版,科学出版社2011.2马尾综合征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典型病例(引自AtleeJL,2007,ComplicationsinAnesthesia,2nded,saunders.)48岁男患者,右腹股沟斜疝修补术腰麻,L4-5间隙24号针穿刺(坐位),过程顺利,5%利多卡因75mg+7.5%葡萄糖+肾上腺素0.1mg+芬太尼0.1mg注入,5分钟后阻滞平面在L3。病人置右斜侧位后,又注入利多卡因50mg,阻滞平面T10。术后连续12小时会阴区域麻木无感觉,不能排尿排便,肛门括约肌张力明显减弱,反射消失。腰骶椎X片及MRI检查无异常。6个月后复查仍排尿困难,不能自行排便,S3~5区域双侧感觉明显减弱。马尾综合征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1937年Ferguson和Watkins报道

14例马尾综合症---Durocaine

(含15%普鲁卡因等)1980年发现氯普鲁卡因神经毒性亚硫酸盐1991年报道(continuousspinalanesthesia,CSA)CSA导致神经毒性(4例)

3例为5%利多卡因+7.5%葡萄糖---28号细导管

1例为0.5%地卡因+5%葡萄糖---超过正常剂量

FDA宣布废除细导管CSA技术(≤27号)1992年陆续报道了利多卡因的神经毒性利多卡因——局麻药安全性的“金标准”马尾综合征FDA1983,04提出对布比卡因“黑合子”警告,产科麻醉禁用0.75%布比卡因规定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短暂神经症(TNS)TNS临床表现:症状于腰麻作用能够消失后24小时内发生。表现:单侧或双侧臀部疼痛,50%-100%的病人并存背痛,少数有放射至大腿前部或后部的感觉迟钝。6h至4天消失。体查和影像学检查无阳性结果;发生率:脊麻利多卡因发生率可高达4-33%,布比卡因极少。结石位时高达30-36%,仰卧位为4-8%。膝关节镜手术为18-22%;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局麻药特殊神经毒性,穿刺神经损伤坐骨神经牵拉引起神经缺血病人体位小口径笔尖式腰麻针造成局麻药的浓度过高术后早期活动、脊髓背根神经元兴奋、肌肉痉挛。肾上腺素的不良反应对神经毒性,无直接作用。但动物实验显示,局麻药中添加肾上腺素会增强局麻药诱导的神经损伤动物实验显示,肾上腺素能明显减少外周神经的血流。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避免的危险因素尽管大多数的神经机械性损伤是无法预测但仍有一些可以避免的危险因素1.对于肥胖患者,需准确定位椎间隙水平;2.长期鞘内阿片药物治疗的患者,有发生鞘内肉芽肿的风险;3.伴后背痛的癌症患者,超过90%有脊椎转移;4.全身麻醉或深度镇静下穿刺,是否为脊椎及硬膜外麻醉神经机械性损伤的危险因素,目前尚有争议。神经机械性损伤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减少风险的方法

对凝血异常的患者避免应用脊椎及硬膜外麻醉;严格的无菌操作、仔细地确定椎间隙的水平、细心地实施操作;在实施操作时保持患者清醒或轻微镇静对已知合并有硬膜外肿瘤、椎管狭窄或下肢神经病变的患者,尽可能避免应用脊椎及硬膜外麻醉放射线引导有利于穿刺针的精确定位,但不能完全避免神经损伤的发生穿刺时如伴有明显的疼痛,应立即撤回穿刺针建议放弃椎管内阻滞,改行其他麻醉方式。神经机械性损伤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治疗大剂量激素(氢化可的松300mg/d,连续3天)严重者甲基强的松龙30mg/kgiv,45min后静注5.4mg/kg.min至24小时。同时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有神经占位性损伤立即请神经外科会诊。神经机械性损伤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产科相关的产后神经损伤并发症数周到数月后神经功能可恢复,但为控制严重子宫出血而进行的血管结扎可能阻断脊髓圆锥和马尾神经的血供,从而导致永久性的神经损伤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感染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病例一女患,62岁,左膝关节硬化症,择期行左膝人工关节置换术。一年前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膝关节置换术,术中及术后经过良好。拟在在联合阻滞麻醉下完成手术。病人入手术常规监测,左侧卧位,选择L2-3间隙穿刺。常规操作,当硬膜外针进入硬膜外腔时,病人出现异感,并见有脑脊从硬膜穿剌针内流出,立即拔除硬膜外穿剌针,请上级医生会诊。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上级医生检查穿剌点后发现穿剌点为L1-2间隙,重新定位L2-3间隙,进行穿剌,硬膜外针顺利进入硬膜外腔,送入联合阻滞针后见有脑脊回流后,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15mg,退出联阻针后置入硬膜外导管。10分鈡后麻醉平面为T6-S1,术中麻醉效果佳,术后经硬膜外导管行PCEA。术后6小时病人右下肢活动正常,左下肢感觉、运动障碍,麻醉医生会诊后立即停用PCEA。术后次日,感觉运动仍无恢复,一周后症状无攺善。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行腰部CT及核磁共振扫描,发现T12-L1脊髓园椎有高信号区,诊断为脊髓损伤。采取激素、神经营养药、高压氧等治疗措施。三个月后,感觉恢复至膝部,运动仍有障碍。一年后,踝以下运动障碍,肌力为三级,CT、核磁共振检查表现为T12-L1部位脊髓有软化灶。医学会组织医疗鉴定,认定为脊髓损伤与联合阻滞选定的穿剌部位过高,且硬膜外穿剌时误入蛛网膜下腔造成脊髓损伤所致,定为三级医疗事故,院方负全部责任。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病例二女患,29岁,子宫肌瘤,择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肌瘤核除术。选择L2-3间隙穿刺,硬膜外针顺利进入硬膜外腔,送管顺利;注入2%利多卡因5ml,5分鈡后无腰麻现象,再次注入2%利多卡因5ml,5分鈡后再次注入5ml;同时经硬膜导管泵入3%氯普鲁卡因溶液,每小时10ml,30分鈡后麻醉平面上界达T2,停用氯普鲁卡因溶液泵入。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术中出现血压下降,上肢发麻等感觉,给予麻黄素处理。手术顺利。术后6小时,病人双下肢感觉运动恢复正常,术后次日,拔除尿管,不能自行排尿,重新置入尿管。三天后再次拔除尿管,仍不能排尿开始。再次置入尿管,一周后排尿功能仍无恢复。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CT腰椎扫描正常。三个月后可自行排尿,但有尿失禁,不能自行排便。一年后,排尿功能恢复,但排便困难依靠人工排便。肌电图检查表现为S2-5神经传导及诱发电位振幅异常。经医学会鉴定认为,病人出现的马尾综合症为椎管内麻醉并发症;本例病人在应用利多卡因后麻醉平面已满足手术需要时,施麻者仍采用3%氯普鲁卡因泵入,缺乏用药依据,是造成马尾综合症的可能原因;因此定为四级医疗事故。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反思1

为什么我们总在L2-3间隙上做文章?

(习惯)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

腰椎水平相当于脊髓末端(圆锥)在椎管内重要的地标建筑

Ⅰ.In3%ofthepopulationthecordendsatL1orabove.Ⅱ.94%ofthepopulationthecordendsatL1orL2.Ⅲ.3%ofthepoulationthecordendsatL3.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提示1

理论上将有3%的病人将要出神经损伤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操作:体位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选择腰椎间隙的误区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脊髓圆锥损伤脊髓圆锥含有植物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主要负责膀胱和直肠的反射及生殖器的功能,即支配膀胱及肛门括约肌和邻近皮肤、阴唇、阴囊、阴茎海绵体、阴茎的勃起和射精。

单纯脊髓圆锥损伤的临床特点为膀胱过度膨胀与麻痹性失禁,大便失禁,性功能障碍,鞍区骑跨形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因位于S3以下,故双下肢感觉,肌力和反射都正常。

成人在L2以下的蛛网膜下腔只有脊神经根,即马尾神经,所以行脊麻时常选择L3-4腰椎间隙穿刺,以免损伤脊髓。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选择L2-3间隙穿刺,会不会损伤到脊髓圆椎?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首选L3/4,次选L2/3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关于保证椎管内麻醉安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指导意见本文档共44页;当前第40页;编辑于星期三\18点46分

(1)

废弃以往普遍使用的、通过注入空气来判断硬膜外穿刺针是否进入硬膜外腔的操作方法,以避免大量气体进入硬膜外腔后造成的脊髓受压或脊髓前动脉缺血综合征。

推荐: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