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因素与消费心理_第1页
商品因素与消费心理_第2页
商品因素与消费心理_第3页
商品因素与消费心理_第4页
商品因素与消费心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商品因素与消费心理第1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学习要点:●商品名称与消费心理●商标设计与消费心理●商品包装与消费心理

第2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一节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知心理与行为一、新产品的概念和分类

在产品整体概念中,只要任何一个层次的创新和变革,使产品有了新的结构,新的功能,新的品种或增加了新的服务,从而给消费者带来新的利益,与原产品产生了差异,即可视为新产品。1、全新产品2、革新产品

3.改进产品

第3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影响新产品购买行为的心理因素1.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需要。2.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感知程度。3.消费者的个性特征。4.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态度。第4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案例】改变消费态度

20世纪的60年代,日本本田摩托车准备进军美国市场,但当时美国市场的消费者对摩托车持否定态度。因为受警匪片和枪战片的影响,很多消费者把摩托车与流氓犯罪等行为联系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消费者接受这种新产品,就必须首先改变消费者的态度。那么本田公司以“你可以在本田车上发现最文雅的人”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广告宣传,出现在广告画面上的骑车人都是神父、教授、美女等,逐渐改变了人们对摩托车的看法,从而打开了销路。第5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问题:以上案例有何启示?分析提示: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新产品的销售,只有迎合或改变消费者的态度,才能使其认可和接受新产品。【案例】改变消费态度第6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三、新产品设计的心理研究(一)新产品设计的心理要求1.舒适2.便利

3.审美

4.个性

5.时尚

第7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新产品设计的心理策略

1新产品功能设计

2.新产品结构设计

3.新产品造型设计

4.新产品个性设计

第8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商品命名心理非常重要。一个知名的商品会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消费者指名购买的对象,商品命名对消费者心理的指示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第9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二节商品名称与消费心理一、商品名称的心理效应(一)商品命名的心理要求

商品名称就是生产企业借用语言文字对商品的主要特征概括反映的称号。它不仅是消费者借以识别商品的主要标志之一,而且是引起消费者心理活动的特殊刺激物。第10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商品名称的心理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反映特性2.便于记忆3.诱发情感4.启发联想第11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易读、易记原则2.暗示产品属性原则3.启发品牌联想原则4.与标志组合原则5.适应市场环境原则6.受法律保护原则

二、品牌命名的原则第12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三、商品命名的类别以创始人的名字命名以产地命名以商品的性质或功能命名自行造字的商品命名以数字命名以字头语命名以动物或植物命名根据外文译音命名第13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案例】

这样的命名合适吗?现在一些商品起名滥用谐音,越起越邪。像“跳跳豆”、“清嘴含片”被谐音成“挑逗”和“亲嘴含片”;有的方便面包装上大书“泡的就是你”。包子和奶茶被个别商家“谐音”成了“仁肉”包子和“二奶”茶。其理由是“仁肉”为虾仁肉,“二奶”即“牛奶+豆奶”。如果清晨出门赶着上班,原本神清气爽,可当你拿着几个“人肉”包子,端着一杯“二奶”茶,那心里是个啥滋味呢?“吃”出的恐怕是血腥,“喝”出的无疑是恶俗!第14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分析提示:显然不合适。在商品名称上做点文章,别出心裁,适当地搞点炒作,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本不置可否。但这种故意使用容易产生歧义的、甚至低级媚俗字眼,给商品起名或者作商店招牌的,靠低级趣味、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做法,实在不敢苟同。对于广大消费者,尤其是直观接受事物的少年儿童,无疑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商家连起码的商业伦理、社会影响也不考虑,那就难免见利忘义。【案例】

这样的命名合适吗?第15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三节商标设计与消费心理一个好的商标是一个企业、一种产品所拥有的一笔永久性的精神财富。一个知名企业或名牌商标是一个企业公认的“无形”资产。先来看看一些著名商标的设计。第16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17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商标命名的原则好说、好念、顺口好记、让人过目不忘能被人从众多品牌之中一眼发现产品的用途和功能及独特性一目了然易引起人的美好联想有创意和特色,不与他人雷同要有格调、有品味能获命名及商标注册权

第18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商标设计的心理策略区别其他商标考虑风俗习惯靠近名牌产品易识、易读和易记

第19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A、具象型又称写实手法,是运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经提炼、概括等处理,直接表明内容。第20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B、意象型又称写意手法,是运用象征、比喻、寓意、暗示等方式,让观者通过联想、会意达到对内容的了解。第21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C、文字型以汉字为型展开的变体,包括标准体与美术体第22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D、组合型以图案或事物的原形与汉字或外文字母组成的综合体第23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商品包装的含义指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依据不同情况而采用的容器、材料、辅助物及所进行的操作的总称。

第四节商品包装与消费心理

第24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商品包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层和中层包装,一般都随商品销售到消费者手中,我们称之为销售包装。另一类是为方便运输、储存而采用的外包装,叫做运输包装。运输包装一般不随商品出售到消费者手中,这里主要分析的是销售包装。第25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商品包装设计的心理要求1.突出商品形象2.使用安全便利3.适合文化环境4.诱发美好联想5.富有美感和时代感2.商品包装的心理功能(1)识别商品(2)引起兴趣(3)便利增值(4)促成购买第26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包装设计色彩形状字体

商标第27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4、商品包装设计的心理策略惯用包装分量包装系列包装配套包装(1)按照消费习惯设计商品包装第28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29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30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31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等级包装复用包装简易包装礼品包装特殊包装(2)按照消费水平设计商品包装第32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33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34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35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男性化包装(2)女性化包装(3)儿童用品包装(4)青年用品包装(5)老年用品包装3.按消费者性别年龄设计包装第36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心理策略类似包装配套包装多用途包装附赠品包装礼品包装纪念包装等级包装简便包装按性别、年龄包装环保包装差别包装

第37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作业:商品包装的调查[实训目标]

培养同学们观察分析商品包装方面的心理策略运用能力。[实训内容]任选1项1.对附近大型超市某一商品包装运用心理策略的技巧进行调查。2.对重大节日中重点商品包装运用心理策略的技巧进行调查。第38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训练操作]1.学生每5人一组,选定一名为负责人、明确成员分工和具体责任。2.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在网上或图书馆搜集有关资料,制定调查方案后实施调查。3.先到附近超市观察了解,进行初步选择,全组同学共同讨论,然后确定重点对某一种商品(或一类商品)包装进行调查。4.围绕该商品的特点、目标消费者的特点、商品包装的特点及心理策略运用技巧和商品现场销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