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的诊断与治疗_第1页
双相障碍的诊断与治疗_第2页
双相障碍的诊断与治疗_第3页
双相障碍的诊断与治疗_第4页
双相障碍的诊断与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双相障碍的诊断与治疗第1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双相障碍(BPD)的概念

临床表现为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反复间歇交替或循环的发作性病程形式表现的一类心境障碍第2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双相障碍流行病学

终生患病率

国外资料

1.3~2.6%(DSM-IV);BP-I1%,BP-I与BP-II3%

BP-I与II与环性心境障碍4%(Goodwin1990)

5.5~7.8%(Angst1999)

*5~7%(Akiskal2002)

国内资料

0.042%(国内12地区,1982)

0.7~1.6%(台湾省,1982-1987)

M1.5%,FM1.6%(香港特区,1993)第3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D-D:BPD=10:1~4:1(Winokur1996)=1:1(Akiskal1996)性别患病率:男≈女首发年龄高峰:15~19岁自杀企图

25~50%,自杀死亡11~19%共病:40%BPD患者合并酒或其他物质依赖,使心血管病患者率增加20%BP-II(抑郁发作重)是最多的表现型(Simpson1998)估计在诊断的DD中约有50~70%实为BP-II(Akiskal2002)双相障碍流行病学第4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双相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遗传因素

—BP-I型者一级亲属中患BP-I为一般人群的8~19倍

—约50%BP-I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方患

M-D,且多为D-D—如双亲一方患BP-I,其子女患M-D机率为25%,如双亲均为BP-I,则子女患M-D机率高达50~75%—双生子研究:单卵双生BP-I同患率33~90%,双卵双生为5~25%—索引病例后代患病率逐代减半

第5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社会心理因素:是发病、病情恶化及复发的促发因素人格气质:情感旺盛气质及环性情感气质者易患BPD季节因素:部分BPD发病有季节性,初冬(10-11月)出现抑郁发作,次年初夏(5-7月)转为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双相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第6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现有临床双相障碍分类

——各系统间的差别

第7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DSM-IV系统

—双相障碍双相I型:包括躁狂单次发作及复发性躁狂发作双相II型:

—环性心境障碍未在他处特指的双相障碍,包括:快速循环发作、复发性轻躁狂发作第8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包括:单次及复发性躁狂发作未分双相I、II型在“其它双相情感障碍”中包括双相II型未列出快速循环发作持续性心境障碍中包括环性心境障碍ICD-10和CCMD-3双相障碍分类第9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将单次及复发性躁狂发作列为心境障碍的独立亚型,不属于双相障碍。在双相障碍中列有快速循环发作。CCMD-3双相障碍分类第10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现有分类诊断系统落后于临床研究实际第11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0世纪60年代Leonhard等将MDD分为单相抑郁(UPD)、双相障碍(BPD)•40年来两者发展很不平衡,临床研究和实践中BPD远远落后于抑郁障碍(DD)•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少数BPD研究先驱者的临床研究进展未能反映到国际分类诊断系统中•陈旧的概念一直约束当今BPD的临床实践和研究第12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ICD-10(1992)未正式使用BP-I、II型,也无II型定义,无RC*DSM-IV(1994)将抗抑郁治疗所致M、HM及Mixed均归为药物或治疗所致心境障碍,而非BP-I或II型*HM的病期标准定为4天以上,过严*不重视BP家族史及人格气质在BPD诊断中的重要性*混合性发作概念狭窄及诊断标准混乱现有分类系统中BPD概念的局限性第13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ICD-10标准(1992):存在于BP-I或BP-II

过去至少有一次M、HM或混合性发作;目前或为两相症状都突出,或为D与M或HM的快速转换(每日或数小时间);每次发作持续至少两周*

DSM-IV标准(1994):只存在于BP-I中

符合症状标准的M与D几乎每天都存在;持续至少一周*

CCMD-3标准(2001):仅存在于BP-I中目前发作以M和D症状混合或迅速交替(即在数小时内)为特征,至少持续2周M和D症状均很突出;以前至少有一次发作符合某一型D标准或M标准混合性发作概念及诊断标准混乱第14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双相障碍

临床现象学的复杂性第15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I.临床发作形式的多样性

—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

—抑郁发作、轻微(minor)抑郁发作

—混合性发作

—环性心境障碍第16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II.双相障碍病程的复杂性

自然病程

—躁狂或混合性发作约数周至6个月,平均约3个月(轻躁狂可短至1~3天)

—抑郁发作约3~13个月,平均9个月

—不加医疗干预多数可自发缓解

—10%可转为慢性病程,是以其抑郁发作持续两年以上,期间可有与M或HM并存的混合形式第17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发作的方式

—90%以上为反复发作

—终生平均发作9次,平均每年0.5次

—青少年首次发作多为D,连续数次转为M或HM,成人首次发作M与D机会相似

—随发作次数增多,其间歇期逐渐缩短,频率则增多

—间歇交替发作:MI-DI或DI-MI,循环发作:MDI,DMI,约占25%

—快速循环发作(RC):自发或诱发

II.双相障碍病程的复杂性第18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转相及发作变频—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躁狂时可促转向抑郁:第一代>第二代

Hal.为10.1%(12W);Olan.为6.3%(12W)—

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BP-D)时,可转为M、HM、Mixed及RC

—Game等(2004)报道单用ADs治疗:BP-D转躁为84.2%(合用MSs时下降为31.6%)。循环频率增加25.6%,新发生的RC为32.1%

—Bottlender(2001)报道158例BPI—D,单用TCAs转躁率82%,合用MSs则为58%,说明TCAs转躁率很高。

各种抗抑郁剂转躁率大小,依此可能为:TCAs>SNRI、NaSSA>SSRIs>丁胺苯丙酮(Bupropion)

II.双相障碍病程的复杂性第19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快速循环发作

为恶性病程

—定义:在12个月中发作四次以上,不论其发作为M、HM或D,均应达到症状学诊断标准,但不要求达到相应的病期标准

—发生率:国内:RC在MD中约占7.9%,

在BPD中占28.81%

国外:分别为15%与15.2~24.2%—RC多发生于BP-II型中,约占75~83.5%

II.双相障碍病程的复杂性第20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RC发生的易感因素

女性、绝经期甲状腺功能低下(包括临床下甲低)

DMI发作模式者

BP-II型者

情感旺盛气质者环性心境障碍者

—RC发生的危险因素

使用BZDs(尤以阿普唑仑)

酒精滥用饮咖啡使用兴奋剂暴露于白光下睡眠剥夺服用抗抑郁剂

II.双相障碍病程的复杂性第21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临床研究新进展

—扩展BPD的内含第22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Akiskal(1978)发现诱发的HM,其后有自发HM,应属于BP-IISultzer等(1989)复习文献指出:药物诱发情绪高涨均属BPD,患者常有BP家族史HM的病期标准可少于4天Akiskal(1977)证实HM病期可为2天Wick和Angst(1991)研究发现其众数范围为1-3天I.药物诱发情绪高涨应属于BPD第23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有肯定的躁狂症家族史有三个以上一级亲属患抑郁症

(均有患BP-I的危险)

(Akiskal等,1983;Slrober&Carlson,1982)II.明确抑郁症患者家族史在BPD诊断中的意义第24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III.明确人格气质

在BPD诊断中的意义具有环性情绪及情感旺盛气质的抑郁症患者易转为BPD(尤以药物诱发)具有情绪不稳、精力充沛及白日梦三特征的抑郁是发展为BPD的指征(Akiskal等,1995;NIMH)第25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躁狂性混合状态:躁狂发作伴有未达到症状群标准的抑郁症状抑郁性混合状态:抑郁发作伴有一些孤立的轻躁狂症状,如说话迫切感、或观念飘忽、或冲动性或性欲亢进等,见于46%BP-II型患者中(Akiskal,2002)IV.混合性发作概念的扩展第26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BPSD的概念的形成过程

—Kraepelin(1921)提出躁郁症是个连续统,在M与D间有些亚症状群,命名为情感气质

—Tayler&Albrams(1980),Gershon等根据家族史研究提出UP与BP间是个连续统

—Aksikal发展上述观点,提出更为广义的BPSDV.广泛的双相谱系障碍(BPSD)第27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不能谨根据临床现象学将心境障碍截然分成单、双相,特征性气质及BP家族史与DD转躁密切相关

—BPSD由“纯UPD”与BP-I作为谱系两端,其间有一组D发作分别伴有程度不同的情绪高涨和/或伴有BP家族史或特征气质者统归于BPD(纯UPD除外),称为BPSD,其中除BP-I、II及环性心境障碍(狭义BPSD),还包括临床上无M或HM的“软双相”亚型

软双相亚型已提出者有:反复抑郁发作经抗抑郁剂治疗诱发HM者;情绪旺盛气质基础上的抑郁发作;在环性心境障碍基础上的抑郁发作;恶劣心境或双重抑郁经药物诱发HM者BPSD的概念及内含第28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上述介绍内容是BPD新进展中主要部分,核心是扩大了BPD的内含,尤以BPII、混合性及“软双相”,受到国际精神医学界重视不是理论之争或专业管理需要,而是改善心境障碍治疗及患者预后新发现对现有分类诊断系统及BPD临床研究提出严肃挑战。也有个别争议需要在更多国家、不同种族中进行深入研究,去印证、修正、发展和实践中应用小结第29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双相障碍的临床诊断第30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诊断率过低

—中国:20世纪80年代前住院率只占1.2~6.5%(包括DD与BPD),11~40%误诊为分裂症。80年代后有一定改善。

—国外:首先BPD症状至确诊平均经过8年,69%BPD患者曾被误诊为DD、Sch、焦虑症、人格障碍及物质依赖(Lewis,2000)误诊为单相抑郁

—40%双相抑郁被误为单相抑郁(Lish等,1994,美国)

—37%患者在出现M或HM症状后仍被误诊为单相抑郁(Ghaemi等,2000)双相障碍的诊断原则早期正确诊断决定着正确治疗;症状学诊断与病程诊断并重;宜用多轴诊断,尤以轴I、II和III双相障碍临床诊断中的问题与原则第31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抑郁发作有下列情况时考虑BPD的可能

—青少年反复抑郁发作,且起病急,缓解快

—有双相家族史者

—有情感旺盛及环性情感气质者

抑郁发作者要认真询问过去是否有躁狂,尤以轻躁狂发作史。除询问患者本人,还应向生活密切接触者了解虽然双相谱系障碍尚未正式纳入分类中,但临床应重视,以便做出合理治疗提高双相障碍正确诊断的设想第32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双相障碍的治疗第33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治疗原则及策略整体疾病观念综合治疗原则:药物、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及危机干预等长程(全病程)治疗原则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原则:疾病知识教育第34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治疗的挑战性为精神疾病中治疗最复杂者心境稳定剂为基础治疗药物所有的精神药物(除兴奋剂)均被用于双相障碍治疗某些非精神药物的增效剂抗抑郁剂的慎用及使用技巧治疗结果的双面性:有效、恶化第35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心境稳定剂(MSs)

—定义:具有下列作用的药物有效控制躁狂和/或抑郁发作,但不会引起转相、变频长期使用可有效预防躁狂和/或抑郁的复发

—传统的MS:锂盐、丙戊酸盐、卡马西平

—候选的MS:

拉莫三嗪、妥泰、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第36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心境稳定剂DefinitiononmoodstabilizeringuidelineofBP(APA);

心境稳定剂是具有抗躁狂和抗抑郁双重作用的药物(1994)WhatIsa"MoodStabilizer"?AnEvidence-BasedResponseMarkS.Bauer,M.D.,andLandisMitchner,M.D.AmJPsychiatry161:3-18,January2004

双极性:治疗躁狂、治疗抑郁阻断性:阻断躁狂和抑郁之间的转换预防性:能预防躁狂和抑郁的复发或发作第37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心境稳定剂——碳酸锂优势:

—对急性躁狂疗效60-80%

—锂预防抗抑郁剂转躁效好转躁率10-12%,优于单用抗抽搐剂或不用MS者(约45%±)

—对双相抑郁有一定疗效,对难治抑郁有增效作用预防双相复发,尢以BP-I首选

—维持治疗中锂的预防自杀用锂时,自杀行为下降85.7%停用锂,自杀危险增加7.5倍

—维持治疗期间血锂也应在0.6mmol/L以上第38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不足之处:

—起效慢,10-14天

—对混合性及RC效不好(分别为35%、25%)

—对双相抑郁急性发作效不如抗躁狂,但维持治疗可防抑郁复发

—过去躁狂发作4次以上者效不好

—对严重躁狂效不好

—安全性差: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甲状腺及肾功损害心境稳定剂——碳酸锂第39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心境稳定剂——丙戊酸钠

优势:

—混合性:急性80%,预防80%

—RC:躁狂急性70%,预防80%

抑郁急性42%,预防45%

—双相躁狂:41-71%

—对严重躁狂效优于锂

—起效较锂快,5天后达到有效剂量

—预防双相复发有效,与锂相似,但耐受性较好

—有效血浓度应达到有效抗癫痫血药浓度Calabrase,1993;Bowden,1994;1996;Pope,1991第40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不足之处:

—对双相急性躁狂疗效略差于锂

—对双相抑郁效微,不如锂

—不良反应:胃肠道(轻),神经系统有思睡、手颤、共济失调、兴奋不安等,少见。过敏、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稀见。

—药物相互作用:与卡马西平合用时,两者血浓度均降低,与第一代精神病药、TCAs及MAOs合用时,本药效果降低。心境稳定剂——丙戊酸钠

第41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心境稳定剂——卡马西平

临床适应症同丙戊酸钠不足之处:—常见眩晕感、头痛、思睡、共济失调—少见者有口干、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偶见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再障贫血、肝肾功能失常第42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候选心境稳定剂——拉莫三嗪

(Lamotrigine,LTG)优势:

—对双相抑郁疗效51%(200mg/天),优于安慰剂

—对双相躁狂疗效,与锂相似

—预防BPII复发效果与锂相似

—对RC的维持治疗有效51%,优于安慰剂不足之处:

—常见皮疹、嗜睡、震颤、头痛、口干

—Stevens-Johnson综合症:一种过敏性红斑病(皮肤、粘膜、心肌),发生率1‰,有致命危险。

—与Val合用不影响Val血浓度,但Val抑制LTG代谢及延长其半衰期(由29小时延至59小时,与Val剂量有关),除可提高LTG疗效外,也增加24%皮疹发生率。因此,LTG起始量为12.5mg/天Calabrese(单用、双盲、对照),1991;2000第43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美国精神科学会双相抑郁急性期治疗指南第44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拉莫三嗪–治疗双相障碍适应症*拉莫三嗪作为用于双相Ⅰ型障碍的维持治疗,可延缓急性期常规治疗后情感障碍(抑郁、躁狂、轻躁狂及混合状态)的再发作。用于双相急性期症状的控制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指被美国FDA批准的适应症第45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拉莫三嗪被批准治疗双相情感障碍:

第一个用于预防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药物拉莫三嗪被批准治疗I型双相情感障碍,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其明显的治疗心境障碍抑郁相作用而被批准用于临床的药物。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治疗抑郁相症状比治疗躁狂相更困难而且难于预防其复发。FDA批准这个适应症是基于在2002年发表的6周研究报道。报道发现拉莫三嗪在治疗躁狂和混合型情感障碍时,其有效率明显高于与奥氮平与碳酸锂合用用药以及丙戊酸钠单一用药第46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候选心境稳定剂——托吡酯(Topiramade,妥泰)目前小样本、开放研究资料说明:

—对双相躁狂有效率(中度以上)62%

—对双相抑郁无明显效果

—使肥胖者体重减轻不足之处:

不良反应:嗜睡、震颤、静坐不能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口干等第47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包括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等)

—除抗精神病作用外,具有较好心境稳定作用

—单用可改善双相躁狂、抑郁、混合性及快速循环

—与MS合用提高疗效

—可与MS合用于维持治疗,预防BP复发

—转抑郁率低于Hal10.1%,Olan6.3%(12W)第48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

—临时用于伴精神病性症状者躁狂过度兴奋及行为障碍

—可诱发转抑郁,Hal.10.1%(12W)

—不良反应使之不宜用于维持治疗第49页,讲稿共57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抗抑郁剂(ADs)

—ADs用于治疗BP-D是应非常严肃思考和对待的问题

—ADs只能用于严重而病程又长的BP-D者,对于轻度、中度BP-D不宜使用ADs(1)

—混合性发作及RC的抑郁发作原则上禁用ADs,可选用拉莫三嗪、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ADs使BP-D缓解后,是否需ADs维持治疗有不同意见

—BP-D缓解后应及时停ADs,ADs维持治疗增加转躁率,维持治疗只适用于停ADs后BP-D就复发者(约占中的15-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