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地理-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地理-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地理-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地理-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以案例的形式,掌握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和区位条件分析方法。【重点】1、学会分析并掌握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和区位条件分析方法。2、能够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并掌握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优点。【难点】能够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并掌握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优点。(教学过程)(导入)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技术)。【视频探究一】《糯娃的家乡》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带着下列问题,结合水稻《简介》找出主要农业区位条件,并作简要分析。(材料一)【水稻简介】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高产粮食作物。在生长季节对热量要求高,最佳温度在30℃-35℃左右,最低不宜低于10℃;生长期内需要降水量在750毫米以上。并且要求田地平整、肥沃,灌溉便利,因此,在其生长过程中对自然条件要求很高。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水稻从选种、育苗、插秧到生长期的灌溉、施肥、最后的收获都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几乎整个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人口,都以稻米为主要粮食。(材料二)【糯娃的家乡】视频旁白贵州加车村的王小整今年58岁,像他这个年龄的人在当地被称为糯娃,这意味着他们是吃糯稻饭长大的,上世纪60年代,为提高稻谷产量,政府曾推广过一种高产的籼稻,后来的年轻一代就是吃这种籼稻长大的。但在王小整看来,只有吃糯稻身上的肌肉才是结实的。山上的梯田不适宜机械化的收割,人们依然沿用着传统的摘禾刀。和平原地区相比,在陡峭贫瘠的大山里种水稻,需要更多的智慧,顺应着山势,王小整的祖先们完全靠着双手创造了这一切。上古,糯稻曾是长江流域吴越民族的主食,秦汉时期,北方民族向南扩张,同时也将糯稻引种在这片区域。但糯稻并不是村民们唯一的收获,水田里还藏着其它的秘密。(视频问题引导)王小整家住哪个省?主要种什么农作物?体现了哪种农业地域类型?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属于什么地形,他们是如何改造的?土壤的肥力状况如何?当地主食?当地主要农作物从什么时候开始种植的?靠什么种植、收割农作物的?(探究结果)有利不利农业区位条件自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农业基础技术机械良种冷藏化肥【深入探究】对比分析贵州水稻种植业和东北商品谷物农业区水稻生产的特点。(材料一)《王小整的辛酸累》王小整介绍说:“我小学毕业就帮阿爸下田种水稻,主要靠祖辈传下来种植经验。我们全家总共有8口人,只有0.5公顷田,又被分在了两个山坡上共6块,种起来很不方便。犁地、耙地幸亏有我们家的大耕牛。今年我家该种了单产较高的籼稻,收成还算不错,一共收获稻谷3800公斤,由于家里人多,我们把3000公斤留作自用,剩下的800公斤到市场上卖掉,还能换点零花钱。前些年就没这么乐观,以前水库、水渠、塘坝少,抽穗期经常浇不上水,2011到2012年西南地区大旱,收成很低,能解决温饱问题就不错了”。(材料二)《王小整的新发现》王小整兴奋地说:“我听收音机上讲的,我国东北三江平原主要种小麦和玉米。因为水稻单产比小麦高64%,比玉米高26%,有些地方改种水稻。一个人能种上百公顷水稻,一年可以收入十万斤稻谷,够我们家吃好多年的。可是人家大部分都卖了,赚好多钱,供娃去北京上大学了。虽然那儿地势低洼,可人家排灌系统发达,下暴雨也不怕。人家还用飞机呢,真想去那儿看看。”(探究结果)贵州水稻种植业和东北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特点比较。生产特点生产规模机械化水平科技水平单产商品率水利工程量贵州东北【小结】【视频探究二】《糯娃的家乡》但糯稻并不是村民们唯一的收获,水田里还藏着其它的秘密。1000年前,王小整的祖先们就发现水稻田里可以同时养鲤鱼和鸭子,鱼和鸭可以帮助糯稻清除虫害,而它们的粪便又能给稻禾提供充足的养分,至今,这里的土壤几乎没有使用过农药和化肥。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思考下列问题。王小整家农田里除了产水稻,还有哪些农产品?②与原来单一种植水稻相比,这种稻-鱼-鸭的生产模式有什么好处?(结合下面题目理解)《侗乡稻-鱼-鸭农业遗产的启示》“稻鱼鸭共作生产模式”是我国黔东南地区侗族、水族的传统耕作方法,在稻田里可养鱼又可养鸭,实现了一块田地稻鱼鸭三丰收。下图示意“稻鱼鸭”农事安排,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侗乡“稻鱼鸭共作”的生态种养模式。其积极意义有_________(选择填空)。A.农民通过种稻、放鸭、养鱼获得较高收入B.鱼、鸭吃掉杂草、害虫,减少稻田病虫害C.稻田为鱼、鸭养殖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D.提高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E.农产品品种多产量多,农业生产效率高(2)“稻鱼鸭”农事安排在时间上有什么好处?(3)“稻鱼鸭”生产模式有什么经济效益?【拓展提升】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点(1)填写合适的农事安排:①

,②

。(2)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点。(课堂小结)(评测练习)学情分析高一四班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但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前积极阅读课本和学案,提前预习,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上节课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方法,为本节课的案例分析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以农业地域类型案例分析,加深对农业区位因素的理解和应用。高一的学生独立思考理性分析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差,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可培养读图、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通过视频引导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比较高。效果分析高一四班的学生课前准备充分,统一着装整齐划一,精神饱满,笑容满面,活力四射,课堂活跃,积极主动,参与程度高,。一、课堂自主探究效果分析1、学生认真、积极参与活动,兴趣较浓厚。全体学生针对问题深入进行了探究,能积极思考、专注投入,学生合作积极,探究深入,表现出了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2、学生课堂发言,表达流畅,用语准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认识深刻。3、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思考,能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有条理的表达思考过程,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4、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分工明确,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并且能够确实解决问题或产生新的认识。二、评测效果分析【当堂检测】检测效果优良,基础扎实。【能力提升】部分,学生思考深入、全面,但答案组织能力有待提高,规范作答意识有待加强,也暴露了学生组织答案层面的不足。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地位,让学生参与课堂中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教材分析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内容主要有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农业的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个模块组成,这三个模块的内容之间看起来直接的联系并不是十分的明显,但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讲授说明它们之间彼此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而是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知识,本节课“农业的地域类型”是《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第二课时,它是对第一课时“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的理论基础上的案例应用,教材重点讲解了农业地域类型中典型的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和生产特点。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以“知识窗”的形式给出,主要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要求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来分析农业区位条件。教材通过图文资料重点分析了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放在了教材“活动”中,学生只需简单了解,能够用农业区位条件和生产特点的方法分析即可。教材以案例形式要求学生掌握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区位条件和生产特点的方法,培养收集资料、分析整理资料并加以归纳总结、阐述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的基本观念。农业地域类型(评测练习)【当堂过关】近三年来,我国云南省持续发生旱灾。2011年泰国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图为“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A.商品谷物农业B.水稻种植业C.混合农业D.乳畜业2.两地旱涝灾害频发的共同原因是A.台风活动频繁B.锋面活动频繁C.气温变化大D.季风的不稳定性3.在农业生产中,为防御旱涝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B.培育良种C.加强水利工程建设D.改良土壤读图“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完成4—7题。4.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A.种植园农业B.乳畜业C.混合农业D.水稻种植业5.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A.黄河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D.太湖平原6.该农业的好处是()A.可以少占耕地B.可以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C.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自给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7.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A.地形和土壤B.水源和土壤C.水源和气候D.地形和气候【能力提升】8.读“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1)我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气候优势条件是;不利影响主要是。因此,加强工程建设是实现农业稳产的保证。(2)④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与②地相比,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有。【评测练习答案】1~7BDCCCBD8、(1)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旱灾害频繁水利(2)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课后反思亮点1、本节课以《舌尖上的中国》视频为主线贯穿了水稻种植业和混合农业,设计精巧,过渡自然如行云流水,讲解水到渠成。2、《舌尖上的中国(糯娃的家乡)》视频带领学生走进贵州山区,精美的自然画面和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吸引着学生的眼睛,学生兴趣高涨。3、课堂探究设计精巧,培养了学生的认真观看视频,读图和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组织答题语言的能力。4、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多层次的尝试练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这样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不断提高。5、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把理论的知识结合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目的。改进在授课中,根据学生在尝试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评。虽然我设置了合作探究活动,但学生的参与力度还不够,应当充分调动全班同学参与。在评价上,我总是个别点评,综合评价欠缺,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课标分析【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目标指向: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