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著《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6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def0568e6b1247edf460b7c8791864/30def0568e6b1247edf460b7c87918641.gif)
![教育专著《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6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def0568e6b1247edf460b7c8791864/30def0568e6b1247edf460b7c87918642.gif)
![教育专著《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6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def0568e6b1247edf460b7c8791864/30def0568e6b1247edf460b7c87918643.gif)
![教育专著《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6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def0568e6b1247edf460b7c8791864/30def0568e6b1247edf460b7c87918644.gif)
![教育专著《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6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def0568e6b1247edf460b7c8791864/30def0568e6b1247edf460b7c879186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专著《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6篇训练专著《致青年老师》读书笔记篇1
一个冬日的午后,暖暖的阳光散满大地,泡上一杯香茗,闲适地坐在阳台上满意的享受着冬日难得的暖和。耳边传来一位长者语重心长的话语,与我探讨一系列关于训练、老师的问题。那些话语发自肺腑,恳切而又不带一丝官腔。那些问题切合实际也符合我们的特点。上面这些是我读了吴非的《致青年老师》后的真实感受。
这次教育叫我在网上买了这本书,自己也顺便捎上了一本,机缘巧合的拜读了这本对我意义深远的书。说实话在未读之前,我看了书名就对这本书产生了抵触。又是一本教训我们青年老师的书,又是一大通关于训练的理论,看着头就大啊!假期中闲暇时我信手翻开了这本被我束之高阁的书。一下子我被他的名目吸引了,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不要由于这样的话而得意、我是来观赏同行的。一个个独特的标题就这样把我带进了这本书里。
通读一遍后真的感觉这本书没有那些高高在上的感觉,就犹如书中说的就是自己的事一样。同时也为我们指出了很多误区和错误。感谢书本让我明白了老师的胸襟能够影响同学的气度。也让我明白了我们现在从事的是训练,它的特征是慢。同时我也知道了如何让同学喜爱我的课、课前紧急是正常的。等等很多往日困在我心里的问题这本书差不多都为我解答了。
读着这本书我也时常反思我过去的教同学活,记得我刚工作的两年我的训练成果可以说是极糟的。现在想想当时的我除了缺教学阅历外我还真的做着愚蠢者的苦干。再想想我现在的教学我更重视同学了,教学过程也流畅了。这些经过挫折而得到的阅历跟书中所说的不谋而合。过去我要求同学一天背单词,他们背不出就是训,就是罚。现在看来这是严峻违反训练规律的,训练的特征是慢。有的时候同学的记忆力有限逼他们有时得到的恰恰相反。
读完书后我也为注意情感和人文关怀而感动。一位德高望重的特级老老师对青年老师的抱负和爱的关怀,怎叫人不感动啊!在书的最终两个特辑不惜笔墨的告知我们要心中有抱负、心中有爱。这循循善诱的话语我真的登记了!
整本书我是用了4天读完的,我觉得我读的不够,我将读其次遍,信任这也不会是我读这本书的最终一遍!
训练专著《致青年老师》读书笔记篇2
最近,有幸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老师》一书。以往,总是觉得这种训练理论方面的书籍太浅显,看得很累但收获甚少。可是,翻开《致青年老师》一书,会发觉它的名目很新奇,都是一些拉家常的话,不禁让我有爱好连续深化阅读。于是,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出现在眼前,这些案例都是曾经或者现在正发生在我身边的。捧着这本书,就好像在与一位资深的老老师促膝而谈,让我一下子就把整本书看完了。
吴非老师主要通过“做个有胸襟的老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同学的心”、“敬重常识”、“不放弃抱负”、“播下一粒和善的种子”这六个方面,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受,阐述了青年老师应当具备的抱负和素养。作为一名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新老师,我边读边对比自己的训练过程,反思自己的训练行为,发觉和吴老师还是有很大的距离。吴老师提出的观点,展现的事例,让我牢牢记住在心间。
读了《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了高一时候的语文老师。他是一名高校刚刚毕业、长相阳光、性格温顺的男老师,他从不向同学们发脾气,即便大家认为他“好欺侮”,在他课上行为放纵:有人吃东西,有人睡觉,有人换座位,有人坐地上听课,老师也从来不发脾气,只是悄悄叹气。直到有一天,老师最终爆发了,他竟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流泪了,我们都震动了,一位男老师竟然会对着同学流泪。老师说,他把对我们的放纵当成了放松,对我们很无奈。那天老师倒出了他的所想所思,后来我们的语文课堂焕然一新,再也不是从前的杂乱无章。这件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这不正是吴老师所说的:不要在同学面前掩饰自己的情感,不要担忧在同学面前流泪,假如这一切有利于他们人性的清醒。如果你竭力掩饰,有可能会被同学误认作是冷漠,也有可能会让敏感的同学也去学习克制和忍耐。把你的爱,你的哀痛和绝望,甚至你的恨,都真实地袒露在同学面前吧!
作为老师,我们还应当珍视自己的专业。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都很珍视自己的专业,他们从自己的学科中获得教学的乐趣,也获得生活的乐趣。由于老师这份职业可以让你的成就感得到充分的满意。一个连自己的专业都不爱的老师是不行能成为优秀的老师。优秀的老师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假如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始终发光,始终照射同学前面的道路。我们想要当这盏不灭的灯,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同学一杯水,我们老师就要有一桶水。假如这是一桶几十年不变的水,那必将是一桶死水。要让同学得到一杯水,那必需是一桶常流常新的水。
反思自己的教学,课后间或会习惯性地问同学一句:听懂了吗?有问题吗?同学都会说:没问题。这时,我会很满意地以为同学已经消化了学问,课堂教学进行得很顺当。但是,读了吴老师的书,我在想,同学是真的全部把握了吗,还是他们缺乏问题意识,提不出问题啊?有句话说:没有问题才是的问题。记得以前有位老师,很喜爱同学问他问题,每天的作业就是让同学对他的学科问一个问题。还有一位老师,要是同学问他一个问题,就奖赏一根棒棒糖。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基础训练阶段我们究竟要培育同学什么样的力量呢?莫非仅仅是学会解题和应付考试就足够了吗?明显不是,鼓舞同学发觉问题,这才是正确的训练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没有问题”才是大问题。
通读吴老师的故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用爱换来了爱。他不仅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吴老师很讲究语言艺术,一般老师找同学谈话,都会说: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或者跟我到办公室去。但是吴老师则会对同学说:你情愿到我的办公室来玩吗?这前后两种表达方式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同学听了前者的表达,心里可能会悄悄地紧急,是要到办公室被批吗?心里踹踹担心。而吴老师的问法,不仅体现了师生公平,他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同学的敬重,同学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也就学会了待人接物的方式。吴老师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很敬重同学,心里装着同学的心。
合上书页,悄悄回味着吴老师的点点滴滴,每一个平凡而真实的故事都折射出吴老师的人生观和训练观。融入心中的同时我也被吴老师的抱负深深感动,他的阅历为我们青年老师在训练的道路上做了很好的引导,他的故事是我们青年在成长道路上的珍贵财宝。让我们一起用行动和抱负教着、学着、思索着、努力着、幸福着,和吴老师一样。
训练专著《致青年老师》读书笔记篇3
《致青年老师》是我读过的吴非老师的第三本书,第一本是《课堂上毕竟发生了什么》,其次本是《不跪着教书》。
吴非老师的书,只看到书名或文章题目便能深深吸引我。他的文字酣畅中流露出深厚的真情,淳朴中饱含着一颗真挚热忱的心。有时是痛快、不留情面的斥责,有时是幽默、深刻的讥讽,更多时候是一位长者在用最朴实的话语表达自己最真实的内心,表达对青年老师的亲切嘱咐与殷切期望,表达对训练的责之切与爱之深。
吴非老师在序中说,训练工作,不过是依据常识并教会同学遵守常识,学会学习并养成好习惯。吴非老师在文章中也多次提到“常识”这个概念。阅读整本书,也仿佛是学习、发觉和端详训练常识的过程。
“训练是慢的事业,它的特征最像农业和林业。”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却难免焦急、焦虑、浮躁。我们没有足够的急躁等待一朵花儿渐渐绽放、一粒谷子缓缓抽穗。我们巴不得一棵小树苗明天就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栋梁之才。我们被比作“园丁”却没有园丁的急躁与安详,我们喊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却做着竭泽而渔、毁林开荒的傻事。工业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模式,商业的浮躁与喧哗在训练中却四处可见,充斥耳目。训练何时能够真正“慢”下来?
“老师和同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人与人的关系。”
假如每一位老师都能够从心底认同这一“常识”,或许,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便都能够消逝了。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假如能够看到教室里满满坐着的是一个个比我们年幼的人、需要我们关心与指引的人,那么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则可能少一些声嘶力竭,多一些循循善诱,少一些颐指气使,多一些春风化雨。同时,我们也能够熟悉到,作为老师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教会作为人的同学和善美妙的品德和应对生活的常识,为同学补给终身进展的动力,而不仅仅将目光局限于彼此的成果与分数。
“老师心胸博大,同学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视星空。”
有的老师为了0。5分的成果,能够当着同学的面与人争吵。有的老师为了“提高”自己任教学科的成果,“嘱咐”同学“相互关心”甚至亲自给同学递答案。的确有的老师为了他看重的东西,连自尊与人格也丢掉了,而且还是当着同学的面儿丢的。即使他做足了装饰、遮掩的工作,但同学还是能够一眼看穿他那些当心眼与小气量。这样的老师训练出的同学,难免沾染上相像的气质,也变得斤斤计较,不够大气。老师需要给与同学的那一桶水里,不仅应当装着学问点和应试技巧,还得有面朝大海的气度和仰视星空的魄力。
“老师的进德修业应当始终到训练生命的终止。”
当我读到这里时,深深感到自责与惭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只是在“吃老本”,教学校生识字、写字还用得上多少工夫?即使我们能够用热喧闹闹的课堂教学糊弄得了学校生和同学家长,也能用遥遥领先的教学成果蒙混得了同事和领导,但是我们没法哄骗自己。有多长时间没有读过一本书了?多长时间没有写过一篇文章了?讲过很多次的同一篇课文,有些许进步之处吗?较之于几年前的自己,除了年龄和皱纹的增长,还剩下什么?这些问题,只有自己能够作答。当“终身学习”沦为一个熟识的名词而不是详细的行动,我们对着年幼单纯的孩子讲“好好学习”时,会不会感到脸红?当我们真正成为了自己不学习却要求同学学习的人时,“以身作则”被我们置于何地?
作为一名青年老师,能够拜读《致青年老师》,实数有幸。吴非老师对诗意人生的追求,对师者尊严的维护,对同学的仁爱之心,对训练事业的一片赤诚,无不令人动容。读完整本书后的心情并不轻松,也不愉悦,更没有“完成任务”后的潇洒。相反,心中仿佛隐隐有一股力气在压制着自己,沉甸甸的。这股力气敦促着我,让我开头反思:那些关于训练的常识,我留心发觉过吗,深化思索过吗,努力维护过吗?
——或者简言之,我是有常识的老师吗?
训练专著《致青年老师》读书笔记篇4
假期我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老师》这本书,《致青年老师》是吴非老师把他30多年的训练阅历倾囊相授,对青年老师在训练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细致地解答,对大家在教学中可能忽视的一些细节进行嘱咐,最主要的是盼望青年老师们无论什么状况下都不要放弃训练良知,做一些有益于这个民族,有益于家庭,有益于同学的事。
《致青年老师》这本书不像有的训练理论书籍一章章地说些空洞的理论,而是由一篇篇的短文连缀而成。每篇文章也就千字左右,最长的一两篇也不过两三千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训练散文集或者训练杂文集。读这本书并不感到累。书中写了许多训练教学的常识,吴非老师用平实的文字,真实形象的案例,特别贴近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读后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熟悉。
在书的自序中看到“对老师职业生命负责”的话时,有些感慨和惊喜。读了短短几十页,心里就有很多感受,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可以想的更多,只有团结、正气、奋进的集体,才能有我们的进步,只有乐观、向上、阳光的形象,才能让我们有更多进展的机遇。在书中吴非老师坦诚揭示了现代训练中的许多现实问题,每个人的学习过程都很长,成长的环境也不尽相同,或多或少有些体现某些独特共性的同学会影响我们的日常教学,吴老师在书中多次提到“不焦急”,“慢”给同学充分的时间,吴老师启发我们为了我们的同学,让我们的心胸开阔起来,由于训练者的胸襟有多宽,同学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老师的胸怀博大,他的同学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视星空。
《致青年老师》全书共分六辑“做个有胸襟的老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同学的心”、“敬重常识”、“不放弃抱负”、“播下一粒和善的种子”,共计85篇文章。读完这些专心灵浇注的文字,仿佛和智者经受了彻夜的长谈,感受到了训练的另一个境界。怀揣幻想和激情,走上教学的工作岗位。在这些年的实际教学中,我熟悉到只有热忱的教学是不完善的,必需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就如吴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为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训练是一份漂亮的事业,她召唤人的理性追求,召唤建立漂亮的人格。朴实的工作态度和发自内心的话语,就像把一粒种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潜心耕耘,就会开出才智之花。作为一名青年老师,我可以想的更多。训练是抱负者的事业,训练要培育抱负。名贵与卑微的距离或许只有一步,这就是能不能在任何状况下,都保持训练者的尊严。试着在心里装下同学的心,有些事,尽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明确的态度,从小培育孩子敬重、敬重的意识。作为青年老师,要自觉维护老师的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分散的力气。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力,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训练无小事”,“生活即训练”,一位优秀的老师站在同学面前,无需讲话,老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他教给同学的不仅是学问,还有思想、气质和将来。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修炼的是比专业学问更重要的东西。
至于“青年老师”,“青年”说明还有许多东西要去学习,去思索,去理解,去实践;“老师”说明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说明要努力超越,以至拥有精湛的传授技巧和超群的训练艺术。作为一名青年老师应当负责,无论是对同学的训练,还是自己的专业进展。而且每时每刻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自己训练教学业务的锤炼,不只是为同学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价值的呈现。学校为青年老师供应了良好的平台,教艺精湛的师傅,团结友好的团队。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吴非老师的文字,让我在平实的语调中感受到训练的美妙和盼望。指引我在训练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士气去开心地正视训练。作为一名青年老师,我们要做的还有许多,我也会去努力的做到更好!
训练专著《致青年老师》读书笔记篇5
在这个假期,有幸拜读了闻名训练家吴非老师的著作《致青年老师》。本书主要写了吴非老师半生在学校,所见所闻,事事与校内有关,所思所想,事事难离训练,所以,本书是对训练的深刻思索,同时,也是为青年同行指引道路,期望我们在训练同学的时候,少走弯路,节约学费!在本书的第三辑中,《的确有很难教的同学》这一节内容引起了我的共鸣,在此浅谈一些自己的拙见。
吴非老师认为,“训练本身是科学,既是科学,就不行能有‘肯定’;既是科学,也就存在血多需要探究的问题,也必定存在我们临时无法解释的现象,也就必定存在目前我们没有力量解决的问题;既是科学,它也将允许失败(虽然全部的失败也是相对的)。”
曾几何时,这句话风靡校内,“没有教不好的同学,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老师会上,教学讲座上,更有的直接成了学校标语消失在校内围墙上,作为老师,家长,同学看到,听到这句话会有何感想。
作为老师,对于这就话的理解我想应当是,家长把孩子交给了我们,不管孩子基础如何,性格怎样,我们都应当把孩子培育成人,如若不然,就是老师的失职,老师的无能。而对于不同个体的每个孩子,因其家庭环境,父母文化水平,对于社会影响的自我掌握力的差异,会消失极其个别同学违反学校纪律现象,更有甚者,消失违法行为,这些都是老师能够掌握的吗?
作为家长的理解:我把孩子交给了学校,老师就应当负责孩子的训练,消失问题就是老师的失职,训练的失败。理性的家长会体会到,一个孩子的训练成长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训练培育方能成才,而不会把全部的责任都推给学校。
同学看到这句话,最多的是给自己开脱责任,我学不好,是老师没有仔细教,没有对我尽职尽责,才导致我没有学好。而自身的问题几乎可以忽视不计。
就像吴非老师所说,“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尽相同,而且每个人的学习过程都很长,在你担负训练任务的这一阶段,同学很可能处在低潮;过了这道‘坎’,他或许意气风发,突飞猛进,你凭什么判定他无可救药呢?”
总之,“没有教不好的同学,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有其乐观的一面,但万事不能肯定,其负面效应也是毋庸置疑的,只有客观的分析、理解,多方的共同努力,学校训练才会尽其所能,最大程度的训练好每个同学,而对于个别的害群之马,也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改造。
除了以上的内容,我还从吴非老师的书中学会了很多其他的道理。《致青年老师》这本书,真的很好。几乎每一篇都有感受可谈,让我们始终记住我们是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导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孩子的成长是老师的职责。读吴非老师的书,很简单被里面一种乐观向上的东西打动着,在这个浮躁的年月,追名逐利的社会,我们很简单迷失自己,的确需要经常读上这样一些书来荡涤自己的心灵,拨开身边的迷雾,知道自己前行的方向。坚持自己该坚持的,改进自己该改进的,然后让自己的心安下来!
训练专著《致青年老师》读书笔记篇6
入职前的新老师培训,雨花区老师进展中心的老师除了给了我们新老师一些培训流程外,还附带了几本书送给我们,盼望阅读这些书能关心我们新老师更好地理解这个职业,找准自己的定位,“聪慧”的处理教学问题。其中就有《致青年老师》这本书。但当时的我只是也许地翻了一翻,并没有太重视,还自以为是认为,只要将高校里学习到的理论学问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就可以了。但经过几个月的教学实践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想法太过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手房按揭买房买卖合同
- 国际公路运输合同范本
- 2025船舶买卖合同书样本版
- 提高创新能力的技能培训
- 提高人际关系的培训课程
- 品牌服务合同范本
- 2024年公共事业领域投资合同
- 吊车零租赁合同范本
- 钢钉铁钉售卖合同
- 2025有限责任公司银行贷款担保合同
- 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报告编制指南
- 管理ABC-干嘉伟(美团网COO)
- 基于视觉的工业缺陷检测技术
- 军事英语词汇整理
- 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章程
- DB31-T 1440-2023 临床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
- 老客户维护方案
- 高处作业安全教育培训讲义课件
- 万科物业管理公司全套制度(2016版)
- 动物检疫技术-动物检疫处理(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 英语经典口语1000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