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俄国的改革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俄国的改革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俄国的改革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俄国的改革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俄国的改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

俄国的改革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战斗民族初长成9C10C13C15C16C建立基辅罗斯(第一个国家)“罗斯受洗”东正教成为国教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两个多世纪莫斯科公国统一俄罗斯国家,伊凡四世正式采用沙皇称号,确立专制统治莫斯科公国与拜占庭帝国联姻。双头鹰标志也成为俄罗斯的象征。

俄国农奴制1649年形成,少数封建领主或农奴主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并部分占有农奴;农奴服各种劳役,并上缴大部分劳动产品。农奴被牢牢束缚在农奴主的土地上,处于社会最低层。

地主贵族庄园上的农民,不管逃亡多长时间,都必须连同他的妻子儿女携带的财产返回,永世不得迁移。地主贵族可以无限期地追捕逃亡的农民以及其妻子儿女。

——1649年法典荷英法俄思考:俄国发展的阻力有哪些?农奴制沙皇专制封闭落后二、挥着鞭子的彼得

彼得的父亲,老沙皇阿列克谢曾经发布诏令说:“俄国人不得离开自己的国土,因为到了国外,他们将学到其他国家的风俗习惯,染上其他国家人民的思想,这是很可怕的。”

“我决不认为俄罗斯是最好的地方,我打算从宫廷侍卫中挑选50个年轻人,到欧洲去看看,到各个国家留学,一切从头学起。”“我是一个寻师问道的小学生”彼得大使团出访欧洲路线彼得出访期间私人印章荷兰赞丹镇造船厂学徒的彼得改革领域改革内容改革影响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教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贵族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强集权废特权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圣彼得堡)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民众素质促进文明开化阅读教材第7页内容,完成表格。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彼得的鞭子简直就像大自然的风花雪月一样常见。他的惩罚措施从小额罚款到没收全部财产,从折磨肉体、流放做苦役,直到处死,应有尽有。

彼得大帝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马克思

不学习,就灭亡。这就是用鲜血写在彼得大帝跟野蛮作斗争的旗帜上最响亮的话。——别林斯基“最忠实的继承者”——叶卡捷琳娜二世阅读教材第8页上方“相关史实”,寻找其采取的措施。

当初我只身一人远嫁俄国的时候,只带了随身衣物,这就是我的全部嫁妆。而现在,波兰、克里米亚、黑海就是我送给俄国最好的嫁妆。假如我能活到200岁,我会让全欧洲都匍匐在俄国的脚下。三、“解放者”沙皇

俄国的木帆船英国的铁甲舰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方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的绝望搏斗。

——恩格斯阅读教材第8面下方“相关史实”,了解相关背景。农奴制农奴暴动频繁,危及统治。设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政治:二、废除农奴制1.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原因)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要喂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奴一文钱也不需要花费。”

农奴制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废除农奴制农奴制怎么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原料自由劳动力资金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要素农奴受压榨,购买力低下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大批农奴束缚在土地上工场主雇佣国家农奴,要缴纳代役租农奴制下俄国社会情况根本原因(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原因)二、废除农奴制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于当时的地价。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列宁

改革是由各地贵族委员会执行的,对土地的估价通常远远高于实际价格。农民分49年偿还贷款和利息;赎金成为农民的终身债务,甚至传给了儿子。为避免赎金和赋税没有着落,村社限制农民外迁或外出不归,农民实际上被束缚于村社。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政府官员宣布农奴解放法令》亚历山大二世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农民暴动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目的:挽救统治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性质: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列宾(创作于1870年至1873年)《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名称

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文教上;社会习俗上废除农奴制(农奴解放、赎买份地)

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封建性质的改革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探究比较俄罗斯啊,你不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