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究:基于区域协同创新的分析_第1页
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究:基于区域协同创新的分析_第2页
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究:基于区域协同创新的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世界上高度一体化的创新型城市群正成为各个国家参与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全球竞争的关键力量。发达国家城市群创新发展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各类创新要素集聚于中心城市,扮演区域创新的枢纽地位;城市群逐渐形成空间功能分工明确的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区域内部健全的创新协同合作机制,促进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融合。我国积极探索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当前不断完善区域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和框架,把长三角城市群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各城市联手打造“科创走廊”;发挥上海区域创新龙头的作用,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发展。本文通过梳理发达国家区域创新一体化经验,总结我国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协同创新的模式,提出发挥中心城市创新地理集聚和空间溢出效应、完善区域协调机制、优化区域创新环境等建议。关键词: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创新,协同发展一、问题的提出当前世界面临新一轮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的机遇期,创新已经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获得竞争力的决定性要素、摆脱危机的可能性选择之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新时代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持续作用于区域和城市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各地区通过制定多项旨在鼓励本区域创新的政策和措施,以在未来发展之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李军林等,2021)。区域创新不仅同本地的知识库水平、研发投入以及人力资本等要素有关,还会与外地的创新活动紧密关联。特别是创新活动存在地理空间溢出效应,会通过创新网络形成关联,进行区域之间创新的合作。宋旭光和赵雨涵(2018)研究发现:中国各省份创新活动既具有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又表现出区域之间紧密的相关性和通达性,使得各省份和区域创新活动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共生,整体形成一个复杂的创新网络。在此背景下,我国不同城市正在探索区域间创新合作新模式,助力经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尤其是城市群作为城市发展的成熟空间组织形式,由过去简单的竞争关系转向为合作关系,最终实现区域间协同创新。相关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省级层面或地级市层面,我国区域创新活动都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并表现为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马静等,2018;苏屹和林周周,2017)。地理邻近性使得邻近区域间的相互往来产生经济关系,并存在知识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创新活动频繁交流的现象。程开明和章雅婷(2018)研究显示:创新空间溢出效应在中国城市层面随着距离增加呈现出倒U型特征。赵星和王林辉(2020)对这种倒U型模式进行解释,认为正是限制于地理空间距离的存在,知识会首先从中心城市溢出到地理邻近的城市;当超出一定地理范围之时,知识溢出成本较高,可能性与频率都会降低,呈现衰退趋势。因此,非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会显著影响非中心城市的创新活动。城市与中心城市越近,其创新能力越强(周正柱、张泽安,2020)。叶德珠等(2020)研究证实:高铁的开通会减少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重塑人才这一创新第一要素空间配置,进而为中小城市吸纳创新资源拓宽空间,对于整体提升城市的创新效应具有正向作用。所以,城市群只有构建完善的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多中心网络化,才能够整合创新要素和资源,利用协同发展的方式,弥补单一城市创新竞争力不足问题,有助于促进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并实现协调发展。“网络资本”的概念由Huggins(2010、2012、2017)提出,恰恰能解释网络与创新绩效间存在的显著相关性,认为网络主体可凭借网络关系获取知识、信息等创新要素,从而促进预期创新效益,并且认为网络资本可以成为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城市网络结构层面,如中心性、结构洞等特征,能够间接衡量城市网络资本 (周灿,2017)。与创新活动有关的要素存在空间分异,这使得城市在创新网络中的地位有所差异,形成中心城市和边缘城市。因为存在等级扩散和迁移扩散等作用机制的影响(李丹丹等,2015),中心城市具备的先进知识迁移到边缘城市,产生知识溢出效应。同时,边缘城市也会基于优先连接机制,主动同中心城市合作。中心城市通过知识溢出和学习效应与边缘城市发生网络关系,不断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当城市所处的网络位置不同时,其获取外部知识的能力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城市创新绩效和能力。城市创新能力高低进一步影响中心城市和边缘城市形成的等级体系。特别是由于后发优势的影响,开始的边缘城市也许会成为中心城市。然而,一旦有创新要素不断流失、创新资源投入不佳等情况发生,中心城市也许会降为边缘城市。如前述所言,空间邻近可以给城市群内城市间协同创新提供很大程度的便捷性。但是,其仍然在某些方面存在普遍不足之处。一方面,区域创新要素以及资源的流动不充分、整合难度大。要素市场自然分割严重威胁各种创新要素在城市群内不同城市间有效流动。同时,城市间产业同质化竞争现象明显,不足以实现创新溢出。另一方面,区域协同创新机制不完善。城市间地方政府合作权责不明确,面临较大合作成本。基于此,本文研究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并分析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协同创新的模式,以此探究我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二、国际经验借鉴:城市群在区域创新一体化发展中的主要功能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则离不开区域创新一体化的发展。特别是当前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演进,传统以“中心—外围”的单中心模型转向“城市网络体系”的多中心模型,逐步形成城市群和都市圈。在全球范围内,城市群正在成为区域发展较为重要的空间组织形式,反映的是城市发展进入成熟阶段。所以,区域创新一体化逐渐变为城市群的主要集聚形态。一般而言,城市群表现出的区域创新一体化,即以创新集聚性强的大城市为中枢和引擎,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发展,形成区域内各类城市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的高度分工协同。此时,世界上高度一体化的创新型城市群正成为各个国家参与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全球竞争的关键力量,引领全球科学前沿领域、配置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研发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近年来,世界五大城市群,诸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都呈现出来强劲的创新集聚和区域创新一体化的发展特征。因此,本文通过充分挖掘世界级科技创新城市群经验,探寻有益于我国城市群区域创新一体化发展路径,以服务经济的高质量发展。1.各类创新要素集聚于中心城市,扮演区域创新的枢纽地位。城市作为人口主要的集聚地,可提供“共享、匹配、知识溢出”的优势。但是,不同城市的人口规模不尽相同。在全球范围内人口迁移都表现为由低收入地区、中小城市向高收入地区和大城市迁移的规律。在美国和日本的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呈现随产业持续向大都市圈集聚的现实。此时,一方面,城市人口规模与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关系;另一方面,外来人口越多的城市,城市的创新能力越强。移民人口无论在观念和行为上都表现得更自由,创新和创业精神会更高。所以,国际上以大城市和高收入城市为代表中心城市,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创新能力较强。通过梳理十年来世界上创新区域的竞争格局,根据若干的国际指数排名可以发现:有国际大都市作为核心的城市群的创新水平明显会胜过均衡发展的城市群。中心城市可引领区域创新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可以集聚全球最顶尖的技术、人才、金融和信息,可以作为区域一体化创新中的“核心引擎”。2.城市群逐渐形成空间功能分工明确的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当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型城市群逐渐形成包含多个城市及其行政地区的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形成功能分工明确的格局。城市群空间中各个城市扮演的功能分工有所不同。Duranton和Puga(2001)通过设计“孵化器城市”模型认为,产品生命周期处于早期阶段时,需要高强度的技术创新,这容易发生于雅各布外部经济较强的多元化中心城市之中。在2015年澳大利亚智库2thinknow评选的全球最有影响力前100个创新城市中,全球五大城市群(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包含创新城市数量分别为7个、6个、3个、10个、4个。这些创新型城市群大多数分布于发达国家,形成涵盖多个城市的区域创新功能分工格局,具有如下特征:核心城市基本都是大城市,主要以全球创新中心或者科技创新辐射带动强的城市为主,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带辐射带动周边城市,进而形成功能互补和分工合作的区域。同样,都市圈的区域创新一体化也形成较为明显的中心外围城市功能分工格局,以纽约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为例:核心城市集聚创新功能,以创新策源为主;外围城市以高水平制造业为主。3.区域内部有健全的创新协同合作机制,促进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融合。各级政府只有从制度、政策、利益机制等方面出发,强化制度框架和战略规划层面的建设,促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的建设步伐,才能在全球创新竞争中赢得优势。以美国纽约都市圈为例,各个市、州政府之间通过缔结“州际契约”(Interstatecompacts),以便保障创新协同良好运行。这个契约甚至可以超越州法律的效力,要求缔约州必须严格遵守其签订的协议条款。与此同时,纽约都市圈组建专门用于协调跨州合作的非政府组织——纽约区域规划协会(RegionalPlanAssociation,RPA)。以美国旧金山湾区为例,其遵循市场的逻辑自发形成科技创新区域协同模式,顺应市场之势推动湾区协同发展。因此,即便是发达国家在区域创新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既存在市场驱动的功能分工,也有地方政府积极推动的协同合作。三、实践探索:我国长三角城市群在区域协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趋向于以城市群的形态发展为主。因此,如何创新驱动城市群高质量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亟需考虑的关键问题。发展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之一,作为我国发展水平前列的城市群,在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长三角城市群无论是整体创新发展水平,还是内部各城市的创新发展均衡程度都大幅度领先其他城市群,有望率先建成世界级创新型城市群。《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瞄准国际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加快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提高长三角地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和辐射带动全国发展能力。”因此,本文重点关注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模式的发展演进,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以实现科技创新推动长三角协同发展,使其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1.不断完善区域协同创新方面的顶层设计和框架,把长三角城市群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当前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合作模式已由创新主体“自发”转型为整个区域的“自觉”。三省一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积极探索我国城市群范围内区域协同创新的路径,深入推进科技领域的创新合作,建设区域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的保障。早在2003年,苏浙沪就签署了《苏浙沪共同推进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标志长三角在科技创新领域合作开始“提速扩容”。2008年安徽省开始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三省一市联合发布《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正式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此后,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先后签署《沪苏浙皖关于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城协同创新网络建设合作框架协议》、《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与此同时,国家层面陆续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都旨在不断完善区域合作的顶层设计和合作框架建2.各个城市联手打造“科创走廊”以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发展。区域之间的协同创新则是实现区域一体化良性发展、提升区域整体优势的关键。科创走廊是多城跨区域创新合作的一种重要模式,即多个城市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通过集聚科创资源和产业要素、改革制度供给等方式,形成的创新发展重点区域,其在布局上呈现为“廊状”或“带状”。科创走廊被称为是科技创新的集聚区、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区、科产城融合的示范区。科创走廊内涵包含四个方面:一是产业的联动发展;二是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三是创新能级的跨越提升;四是生态环境的优化升级。因此,对于城市群而言,科创走廊可以视为实践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能推动创新要素和资源在地区间相互输送、共享共用,促进产业间的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沿线深受各城市政府高度重视,经历两次升级,联合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等8个城市,从城市战略升级到长三角区域战略。近年来,长三角城市群通过创建G60科创走廊,试图实现创新驱动和辐射效应,已在先进制造业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一定成就。G60科创走廊的建设有益于创新要素在区际之间自由流动,优化创新资源在区域空间合理配置,对于提升区域和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有利于促进城市群创新协同发展。3.发挥上海区域创新龙头的作用,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资源及其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集聚特征,多分布于少数几个中心城市。上海是长三角的核心城市、龙头城市和全国首位城市,更应该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创业人员所熟知的创新资源集聚高地、原始创新产出的首发高地。近年来,上海积极充当长三角创新发展的领跑者,不断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变革大趋势、集聚人才大举措,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上海通过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路径开启卓越城市发展的新征程,深化与苏、浙、皖三省合作,共建世界级城市群,从而依靠创新驱动引领地区的发展,带动整个长三角城市群实现创新发展。上海与南京、杭州、合肥等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积极展开合作,共同建设世界级科学、技术和产业的创新策源地,以在世界范围内建设创新创业极富活力、城市间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密度高、关联强度大的科技创新城市群。四、结论和建议本文重点梳理国际上发达国家区域创新一体化经验和我国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协同创新模式,以期为我国城市群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包括:各类创新要素集聚于中心城市,扮演区域创新的枢纽地位;城市群逐渐会形成空间功能分工明确的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区域内部健全的创新协同合作机制,促进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融合。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协同创新的模式包括: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协同创新方面的顶层设计和框架正在不断地完善;各个城市联手打造“科创走廊”以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发展;发挥上海区域创新龙头的作用,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针对性的建议:1.发挥中心城市创新地理集聚和空间溢出效应。城市群是全球科技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已经形成资源集聚、体系整合、利益共享的创新共同体。当城市群发展趋于成熟时,城市体系呈现出高度一体化特征。此时,各个城市间通过相互间分工协作,加快各种创新要素和资源的融合、交互以及技术和知识的转移、溢出,促使城市群产生和释放出强大的科创效应,推动区域创新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一方面,需要积极做大做强城市规模,增加中心城市规模扩大带来的创新地理集聚;另一方面,谋划中心城市对非中心城市的创新空间溢出,最终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带动整体城市群的创新发展。2.完善城市群各个城市间区域协调的体制机制。应不断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破除当前制约我国不同区域间发展不充分和平衡的问题。尤其要从制约发展活力和动力的体制机制入手。城市群作为未来区域和城市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必须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协调机制,以便于实现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地方政府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成立有效的协调与决策机构。只有这样才能破除城市群内不同城市间的壁垒与助力,实现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和创新资源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市群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和创新差距的缩小。3.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创新环境作为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主体构成的创新网络关系,是支撑创新生态系统的制度安排。区域创新环境是影响创新活动的支撑条件和保障性因素,可从环境要素的多样性视角出发,将其分为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要积极营造兼容并包、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环境。特别是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及创新资源特点等,充分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实行差异化的地区创新政策,形成有利于地区间创新互补的政策环境,以便于激发区域最大的创新能力和活力。参考文献:[1]李军林,许艺煊,韦天宇.创新政策对城市科技创新建设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分析[J].改革,2021,(2):128-145.[2]宋旭光,赵雨涵.中国区域创新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5(07):22-40.[3]马静,邓宏兵,张红.空间知识溢出视角下中国城市创新产出空间格局[J].经济地理,2018,38(09):96-104.[4]苏屹,林周周.区域创新活动的空间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34(11):63-80.[5]程开明,章雅婷.中国城市创新空间溢出效应测度及分解[J].科研管理,2018,39(12):86-94.[6]赵星,王林辉.中国城市创新集聚空间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学家,2020(09):75-84.[7]周正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