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雎》教学设计教学重点:1、一咏三叹读《关雎》2、诗情画意绘《关雎》教学难点: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背诵并能默写诗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课前播放《关雎》,营造氛围。师:好听吗?这是穿越千古的天籁之音,我仿佛嗅到了荇菜的味道,我仿佛看到了……(生答),我仿佛听到了……今天让我们一起追溯诗歌的源头,走进《诗经》,走进远古的歌谣、唯美的爱情诗篇《关雎》。(设计意图:用诗歌导入,希望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增加学习中的美感。尽快入情入境,同时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能迅速的走近文本,激发学习兴趣。)2、出示预习清单:比较字形、字义,明确写法。3、问题聚焦:4、出示学习目标。三、一咏三叹读《关雎》问题聚焦:《诗经》作者是谁?师:《诗经》的作者是谁已经无从考证了,据说孔子编辑。但《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尤为重要。师介绍《诗经》相关内容。1、师配乐范读问题聚焦:为什么以《关雎》为题?本篇选自《诗经》“周南”,是《诗经》全书的首篇。《关雎》的篇名取自开头一句的两个字。《诗经》每一篇的篇名都是用该篇第一句中的词语,一般以用二字为多,也有用一字或三、四字的。因此,篇名不一定有什么实在的意义。你能否给本文加个题目?并说明理由。2、分角色读男女生、师生分角色读。教师点拨,力求有感情地读。问题聚焦:生讨论明确:二二节拍、重章叠句。师:除此之外,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谁有发现?明确:重言、双声、叠韵。师:哪位同学说说有何好处?师小结: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不愧是韵律诗的开山之作!(设计意图:以读代讲,琅琅书声一直贯穿课堂教学始终,以读促品,读书方式灵活多样,范读、自读、指名读、齐读、师生同读、美读相映成趣,特别是老师的范读,声音甜美,感情饱满,如春风拂面,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好地体现了老师的示范作用,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针对学生疑点来教,使整个教学更有针对性、高效性!)3.头两句能否删去?问题聚焦:了解《诗经》兴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三、咬文嚼字品《关雎》你从哪些词句中能感受到君子复杂的心理?资料补充:雎鸠:鹰类水鸟,相传此种鸟有定偶,故以喻男女之恋。因为关雎这种鸟类找了一个伴侣之后,终生不换,非常守节,又称“贞鸟”。问题聚焦:君子是如何追求女子的?四、诗情画意绘《关雎》请选择一个画面,发挥想象,描述画面,可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以及相关环境的一些细节描写。(设计意图:感受诗歌意境,体会美好情感。)五、美不胜收品《见与不见》(设计意图:比较阅读,再次感受《诗经》韵味,回味文字之美。)五、教师小结: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它至真、至纯、至简、明朗,愿经典咏流传,更愿每位同学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再次诵读《关雎》!作品荐读《蒹葭》和《采薇》(设计意图:推荐阅读的目的是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学情分析基于学生问题基础上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释疑的过程必定是一个有趣的过程。为此,课前我设计了“我的预习清单”,检查了学生的背诵默写,从而找到最值得教的问题。“洲”和“州”“舟”的区别,让学生学会了根据字义来辨析字形;“碾”和“辗”的不同,告诉学生,形旁不同,自然意思不同。“寤寐”即可到相同之处(形旁),又看到不同之处(声旁),意思又恰恰相反。同时又让学生提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最终重点问题聚焦在理解诗歌情感和表现手法上,为此我将其设计为本课的重点,为了更好的突破重点,我将教学步骤分为“一咏三叹读《关雎》、咬文爵字品《关雎》、诗情画意绘《关雎》”等步骤,为达成每一个目标,重点以读促品,在品中悟,在悟中思,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情感态度。此外因是学生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到《诗经》,我结合学生的疑问:“《诗经》的作者是谁?”我顺势引导《诗经》的作者是谁已经无从考究了,据说是孔子所编。但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同一般,然后让学生对我国最早的这部诗歌总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诗经》“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对于“为什么以《关雎》为题?”我告诉学生《诗经》题目特点,多数不具有意义,让学生试着给《关雎》添加题目,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初步读懂诗歌内容的过程。总是,基于学生问题的基础之上,教学才是有源之水,焕发无限的生机。效果性从学生学习的情况看,有疑而问,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比较明确,重点在于品味诗歌,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参与度比较高,思维积极,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对于初二学生来说,面对一首情诗,青春期的羞涩让他们比较敏感,课堂上羞于出口,如何让他们放心诵读,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我本堂课的重中之重。从教师指导方面来看,课堂应变能力有待加强。面对一群借班上课的学生,如何让他们迅速接纳你,全身心地融入到你的课堂,教师的亲和力是不可缺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适当的点拨,用鼓励性的语言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手势,一阵掌声,都会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让课堂既保持温度,又保持适当的高度。诚然这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锤炼,我愿毕生而努力。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看,预设资源比较丰富,精心选择拓展材料,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情景的设置,文字的说明,对于学生理解文本,起到很好的作用。生成资源相对较少,这就提醒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多一些质疑,就会多一些生成。当然,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与钻研,运用教学智慧,抓住教学契机,构建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总之,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问心无愧,努力践行就好!教学反思《诗经》二首之《关雎》是一首古老经典的爱情诗歌,尽管其中有些诗句人们耳熟能详,但对于初二学生来说,真正理解起来却并非易事。这堂课,却巧妙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令人耳目一新:其一,教学过程简洁流畅,一唱三叹吟诵《关雎》、咬文嚼字品《关雎》、诗情画意绘《关雎》,环环相扣,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其二,琅琅书声一直贯穿课堂教学始终,以读代讲,以读促品,读书方式灵活多样,范读、自读、指名读、齐读、师生同读、美读相映成趣,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其三,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与学有机结合,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之间其乐融融。好的文学课堂是充满教学智慧的,是师生共同建构的,是有温度和深度的课堂。有疑而教,解疑答惑,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情感”。整节课无论是课前的交流,还是文本的切入,还是画面的想象,还是诗意的朗诵都温暖着每一个学生的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温馨课堂,也是有情感、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整个课堂学生是愉快而幸福的。本堂课我用读来连接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文本世界,用写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和走出文本。每一个教学板块,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每一个活动展开的都比较充分,具有一定的学习活动的整体性、学习内容的结构性、学生活动层次性,从而达到文学课堂的深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朱熹曾说过:“凡读书……只要是多诵几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这些都说明“读”的重要性,读可以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读可以浮现出诗中的画面感。读诵古人的诗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高声朗诵”,一种是“密咏恬吟”。高声朗读是为了畅其气,就是把你那种感发的精神提起来;密咏恬吟是小声地静静地吟诵,这是为了得其韵,就是慢慢地体会它的韵味之所在。在朗读中,学生修正了读音,吟出了自己的体会,发现了语言中重章复唱的特点,在复唱中,感情一步步加深,看到淑女,由“好逑”“求之”“友之”到“乐之”,思念在逐渐加深。可谓读中有感,感中有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读写的关系,在读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的写作。叶圣陶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读和写是密不可分的,在读中激活学生写作的潜能,读中有思,思中有写!因借班上课,之前没有试讲,这堂课有很多遗憾之处,教学流程不够顺畅,教学语言不够精炼,时间掌控前松后紧,而且在品读诗歌时,教师的启发诱导不够深入,故而学生体会有失肤浅。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关雎》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关雎》是《诗经》的首篇,编排在新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文章描写一男子对心爱姑娘的思念和追求过程,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他内心深处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追求。其文、义、声、情俱佳,足为“国风”之始,《诗经》之冠。在艺术表现上,文章成功地运用了赋、比、兴和重章叠句的手法,情景交融,给人以丰富的美感。《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读诗歌要“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依据本单元教学重点,要求通过“品味,感悟,欣赏”来完成教学目标。然而对于初二学生而言,对情诗比较敏感,青春青的羞涩让他们不好意思开口诵读。为此我通过《关雎》歌曲创设情境,仿佛是一场穿越古今,让学生入情入境,分角色朗读,又让他们在老师的示范下,通过语速、重音、语调,感受君子的爱慕、焦虑和喜悦,可谓水到渠成。同时为了更好的了解学情,我通过学生“我的预习清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聚焦这些问题,确立学习目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阅读是一次有趣的发现之旅,引导学生探究《诗经》结构和语言的特点以及表现手法,较好地达成了学习目标。评测练习诗情画意绘《关雎》请选择一个画面,发挥想象,描述画面,可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以及相关环境的一些细节描写。设计意图:语文课要做到“堂堂清”是最难的,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积累”,对知识的积累,对语言的积累,对情感的积累。所以评测练习,以读促写,意在突出学生的心灵品悟和个性解读。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以读贯穿全文,创设情境,美美的进;营造氛围,美美的出,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碰撞必将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唤醒他们走近《诗经》的诗情画意,体会诗经至纯至简的美好情愫,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2、作品荐读《采薇》《蒹葭》推荐阅读的目的是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感受诗经在语言和结构上的特点,学习赋比兴的表现手法。附2.开发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议课记录单学校:授课人:学科:语文日期:议课人数:10人负责人:课题关雎班级8、14节次3教学过程评价主要优点1.课堂教学寻求课文的变式,打破传统诗歌的教学思路,问题设计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兴趣。2.把学生推到阅读的前沿阵地。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水平。3.以读促品,读中有感,感中有悟;读中有思,思中有写。4.注重读写结合,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存在问题1、教师语言不够凝练,时间安排不够合理。2、教师应注重语言评价,多一些鼓励性的语言,会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3、教师的引导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情感经历,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课堂的实效性会更高。改进建议注重课堂生成,灵活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善于赏识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本表作为学校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存档必备材料。课标分析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堂教学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和方法的综合”的要求及以上分析,本文的教学目标拟定为:【知识与能力】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了解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3.背诵并能默写诗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师生同读同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了解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一咏三叹读《关雎》2、诗情画意绘《关雎》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背诵并能默写诗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打破传统诗歌教学的思维,课前让学生提出疑问,针对学生的问题而教,我将其归结为理解诗歌情感,了解诗歌表现手法两个主问题。将其他的小问题穿插在主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此外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田灌溉系统建设协议书
- 区块链项目股权合作协议书
- 2024年中国生物诊断试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防静电工作桌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德标角式波纹管截止阀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大型高压水冷电动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中国摩托车把帽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锻制阀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车辆出入LED显示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现场仪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金坛区苏科版二年级上册劳动《08不倒翁》课件
-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课件(项目级)
- 永辉超市门店SOP标准作业流程制度规定(五篇)
- 高边坡锚索试验孔基本试验报告
- 研读新课标“数据意识”的培养策略与评价
- 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做好“双碳”工作心得体会
- 新版GMP变更控制详解
- 制糖蒸发工序操作
- 《中国书法基础知识讲解》PPT课件
- 《逻辑学》第五章-词项逻辑
- 头痛的国际分类(第三版)中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